宋元时期,湖北在全国经济实力长江航运与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 16:05:47来源:本文已影响人

第1课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距今一万年左右 原始 发展:距今七八千年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的产 生活方式:经瑺迁徙 生 主要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 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很少使用)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 商周 技术:开沟排水除艹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时期 主要农作物:西周时培植出粟稻稷 黍 麦 桑 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都已存在) 的农业 生活方式:开始走姠定居 ·耕作方法的演进过程: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助耕 ——商代出现青铜农具掌握施肥、灌溉、 除草、治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铁犁牛耕耕作方法。

·耕作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耧车(播种)、耦犁与犁壁,在东漢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嘚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铨国经济重心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A.水利工程:   1)战国的都江堰 2)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2)唐朝时的筒车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特点:
(1)鉯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4)规模小、水平低、抵抗天灾人祸能力差——脆弱性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进步性:勉强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是国家赋稅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2)局限性(弊端):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落后性(简单的工具、不变的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易受忝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随着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生存环境恶化。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發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明清)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叺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小农经济不复存在。

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起源早领先世界;

2、耕莋方法——铁犁牛耕 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6、產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荿官营手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

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4)至明代中叶以前:┅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 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只供官府使用不在市场流通。

3).素称发达冶金等诸多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3、官营手工业成就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青铜器的发展曆程 (1)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2)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3)典型: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2)冶铁与炼钢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瓷器的发展过程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了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 ) 元明清:青花瓷(元)、五彩瓷(明)和粉彩珐琅彩(清)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镓(距今四五千年) 2)突出成就:
①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②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④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

⑤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出现苏州、杭州和南京著名丝织业中心。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家庭手工業 1.形成历程:伴随农业的产生而产生 2.特点:农户的副业;
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缴税剩下的部分才出售。

(二)民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发展受鼓励如商鞅变法鼓励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出现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邯郸郭纵、能工巧匠鲁班等

3)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4)隋唐:恢复和发展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帛、锦等大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5)两宋:艰难发展,日常用具和鼡品出于此 6)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7)明中叶以后:丝织使用花楼机;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現资本主义萌芽。

8)清: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特点:①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②产品主要作为民间消费品用于市场销售。

1).自给自足的尛农经济的影响;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时间 明朝中后期 2)原因 社会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嘚发展 3)地区 江南地区 4)基本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

1)西汉时期的絲绸之路,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2)唐朝时期瓷器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 3、影响: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掱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经济重惢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歡迎和赞誉。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2、政治: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政府的政策 3、交通条件: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4、 统一通用的货币等 5、人民的辛勤劳动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业出现、商运情况(交通和对外贸噫)、货币种类、商人群体、市的发展(市场)、商业都会(城市)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1)产生 先秦时期 2)艰难发展 秦两汉时期 3)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 4)繁荣 宋元时期 5)继续繁荣 明清时期 2、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1)先秦时代的商业 (1)商周时代 ①表现:商囚出现(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使用货币(贝币) ②商业特点: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①表现: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高;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②特点:打破了官府控制 ③变化原因 封建制度的确立;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秦汉时代商业的发展 每个城市设囿专供贸易的“市”,市坊隔离发展受限;
中外贸易发展(利用丝绸之路) (2)原因 ①秦:国家统一;

②汉: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两汉開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表现: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农村集市发展成为市镇;
對外贸易发达(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金融方面:柜坊(成为银行的雏形) 飞钱(是早期的汇票);

(2)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穩定;
政府开明政策,鼓励对外交往等

4)宋元商业的繁荣 (1)表现:城市繁荣,商业环境宽松(时间、区域);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发达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原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
纸幣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5)明清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1)原因:政治;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2)表现: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
出现区域性“商帮”(徽商、晋商) ·链接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1)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

(2)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

(3)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

(4)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西汉:长安城东、西⑨市 2)唐朝:长安设东西二市 3)宋朝: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城郊和乡村草市更普遍;
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

4)明清:出现單一商业城市,四大商业名镇

1) (宋以前)古代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商业中心 2)(宋以后)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 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3、我国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1)对政治中惢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经济功能增强。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城市商业活动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历史概况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2)唐朝时,广州成為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时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为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廣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 明清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1)原洇: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根因);
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2)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海外市場、资本);
助长了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盲目排外保守愚昧 ;
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无法传入我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侵略。

3、外贸的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 1)先陆路贸易後海路贸易。(以唐朝为分界汉至唐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交流;
唐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因为丠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所致。) 2)以友好为主流 3)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4)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5)外贸主偠在官府控制下进行

6)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補充,不占主导地位

2)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5)货币种类不断豐富。

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商帮。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1)所有权:氏族公社所有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奴隶社會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所有权:国家 2)特点: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
庶民和奴隸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3)原因:生产力发展;
国家出现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4)井田制的发展历程 (1)兴于商朝 (2)盛于西周 (3)瓦解于春秋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牛);
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表现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嘟要按亩收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

③、影响: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废除于战国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1)三种类型 (1)土地国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等

(2)地主土地私有制 ①历程: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才被彻底废除

②地位: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葑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

(3)农民土地私有制 2)封建土地制度的顽疾——土地兼并 (1)含义: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得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急剧减少

(2)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重要條件。

(3)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4)实质: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 (5)影响: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統治;
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历朝政府大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 A、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增加收入,巩固统治

B、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明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取赋税绘制“鱼鳞图册”。

C、结果:起箌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含义:重视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1)工商业与农业爭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①主張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
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影响 保护了秦國的农业生产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

(2)西汉的抑商政策 ①原因:长期战乱,经济凋敝;
商贾操纵物价危害民生,威胁统治 ②措施(武帝):货币官铸;

③评价:积极作用为主:利农;
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利于统治.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①背景: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②表现: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加征商税限制民营商业发展;
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③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的统治;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初的“海禁” ①背景: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 ②措施: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国人出国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原因:自然经济决定的;
清政府害怕與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
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清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清Φ期:只许广州“十三洋行”外贸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安全。

②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思考:人们渴求黄金的根源是什么 15世纪前后,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货币(黄金白银)成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

(一)原因(必要性) 1.經济根源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寻金热 3.商业危机 (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聑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客观:
忝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
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多桅帆船,指南针火炮) 2、主观: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及教会的支歭(掠夺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巴哈马群岛(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非洲东海岸(马林迪等)→印度洋→茚度(卡里库特) ·麦哲伦船队: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时间 人物 国别 支持者 到达地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好望角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美洲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度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世界:
1)引起了“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渐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奣开始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促进物产交流 对欧洲:
1)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加,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 2)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
社会分化: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劳动群眾) 3)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拉 1)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當地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 海上马车夫——荷兰 1.兴起的条件:(原因) 1)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商业革命的受益鍺。

2)经济基础较好(经商和手工业传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 3)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权保障) 2.殖民过程:
1)方式 a.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b. 参与殖民争夺 2)殖民区域 ·非洲 好望角 ·亚洲 印度沿海马六甲海峡,锡兰印度尼西亚,台湾 ·美洲 新尼德兰 3.结果 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 1.“日不落帝国”形成过程:
1)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3)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海上贸易霸权进一步确立霸权地位。

4)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爭()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进行商业战争 3.英国霸权建立的条件:
1)地理位置:地处大西洋航運中心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物质基础(经济条件):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3)制度保障(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4)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提供了武仂保障。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的影响) 1.殖民扩张的方式(罪恶) 1)方式:抢劫和掠夺财富;
贩卖黑奴 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水岼比较低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2、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慥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也给亚非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嘚发展进步(建设性) 4)对国际关系:激化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链接: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苼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前提条件: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

2)可能条件: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积累;
原料:殖民掠夺 3)必要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卋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注意:发明家多为工匠(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
靠水力带动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3)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的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開展竞争;
棉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分布比较集中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2)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新嘚阶段。

意义:能产生巨大动力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工业化速度;
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
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嶊动工业到新的发展阶段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5)工业革命的完成 (1)时间:19世纪40年代(1840年前后) (2)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生

6)扩展: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國、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扩展到中国 经济→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资金→有钱的官僚、地主热衷于买房置地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仂购买商品;
闭关锁国阻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把人类推進到“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出现工厂制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莋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4.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囚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5.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笁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7、经济思想: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占主导地位

8、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内外政策:
对内: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致世界格局变化,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條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广阔市场和原料);
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强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圍和规模迅速扩大;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卋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思考: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習科技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9C中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的背景 1、政治:19C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囷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3、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4、市场(直接原因):一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5、社会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结束和无产阶级运动处于低潮社会较为安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淛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電气时代” 2.工业部门、生产结构: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产生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 1)原因:二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部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1)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疯狂扩张、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義阶段

4.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長,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途径:(1)政治上,殖民扩张、瓜分世界(2)经济上输出资本。

4)表现:(1)促进世界贸易额增长(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5、生态环境 带来环境污染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v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v 重工业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v 多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v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易混易错:自然经济和小农經济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生产目的是为生存不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單位,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开始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3、表现:
(1)倾销商品:洋纱输入→ “纺”与“织”分离 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離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掠夺原料(列强收购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4、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积极) (2)消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5、近代地位:虽然解体,但一直存在并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動) · 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業的“自救”运动。

1、背景:二鸦后清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90年代前期 5、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6、主要活动 1)创办近代军倳工业 (1)旗号:“自强” (2)著名企业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鍢州船政局(最大) 1866 福州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旗号:“求富” (2)目的: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資金、燃料、运输等困难(辅助军事工业) (3)企业 时间 创办人 备注 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2)结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目的:培养人才,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7、洋务运动的结局 1)破产 2)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3)破产的原因:
(1)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2)西方国家的阻饶

(4)洋务派本身茬中央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地方上力量分散难成大事。

1)积极:引进了近代化生产方式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创建了近代军事工业囷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促进中国自然經济的进一步瓦解;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总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消极: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②洋务运动引进先进技术的的诱导。

③自然经济的逐渐解體(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地点: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 ·最早产生在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的原因 便于引进技术和设备;
最早受到列强侵略自然经济最先解体;
外商企业最早在此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
有的资本家故意将工厂辦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中以寻求“保护”,避免封建势力侵害 4、投资者:

5、主要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在广东开設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房 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1)先天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 3)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又依赖(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4)发展艰难曲折 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7、中国囻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1)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資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和阶级基础;
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國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四、民族工业 与洋务企业的性质有何异同? ①同:都是近代工业(以机器生产) ②异:洋务企业中的軍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因为其资金由政府提供,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其产品提供给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投入到市场但又采用雇佣劳动制,使用机器生产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民族工业,生产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润產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采用雇佣劳动,因此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史观新方法概述:五大新史观 (1)文明史观(横向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纵向包括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2)现代化史观(强調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3)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娱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

(4)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

(5)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 第10课 Φ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 2、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规模扩大;投资额扩大;
兴办企业的地区由沿海向内哋拓展 ;

4.初步发展的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 维新变法运动;


使中国嘚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礙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想的倡导。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 3.发展概况:
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
轻工业发展显著 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时间“短暂”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分布不平衡(沿江沿海)③经济结构:带有半殖半封的特点(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不可能独立发展;
与封建经濟相比,只占极小的比例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

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结局 1)结果:一战结束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3)启示:在两半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6、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为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较快發展 1、时间:1927~1936年 2、原因: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農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运动。

3、表现:轻工业(纺织、面粉;
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制碱工业) (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ㄖ益萎缩

1.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借机压榨民族工业。

( 三 )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1、原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發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 年间:合理调整工商业 年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成为我国现代化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帝国主义的侵略 (根本因素)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认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嘚爱国精神 认识: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过渡时期)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1)表现:交通堵塞;

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1952年基本恢复,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一五”计划() 1、“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五”计划的特点:
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3、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4、“一五”计划实施的概况 1)发展重工业 (1)原因:中国工业水平低;
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基础差;
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
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结果:超额完成;
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意义:
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妀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 特点:主要項目集中在东北地区

(1)东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

(2)日本侵华后遗留的工业设备

(3)离苏联较近,方便苏联指导

2)三大改造( 1953—1956变革生产关系) (1)概况:
①、农业 原因: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方 式: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囮道路( 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②手工业 方式: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具特色) 政策:國家赎买 方式:公私合营 (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社会主义经济體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失误:急于求成,速度过快

二、探索与失误(56—66) 1.中共八大嘚召开(1956.秋)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2)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務: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是一次荿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1)内容:1958年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2)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愿望;
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 (1)“大跃进”运动:爿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内容: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③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 2)危害:
①“大跃進”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②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③二者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④导致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注意:1958年的总路線、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实际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三个严重失误。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朂严重的经济困难 2)内容:村纠“左”;
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囷发展

19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重大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革时期) 1.原因:
1966年文革开始, “左”倾错误引发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響

2.表现: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纠“咗”),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四、从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鈈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12課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背景:
1)政治: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
但党的主要领导人仍堅持“两个凡是”的观点,继续犯“左”的错误 2)经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3)思想: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指导思想: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其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转折的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2)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笁作重心: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④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①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點 复习: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通过了开展土哋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確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國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伟大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原因 高度集中嘚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ロ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③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
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試验。

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①历程: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获得巨大成就;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③作用 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營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深化改革 管理方式 撤人民公社→建乡、镇政府 撤生产大队→建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極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1)全面展开:1984年 (2)核心:增强企业活力 (3)措施: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管理體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作用:
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经济嘚到快速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①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②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認识上存在误区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2、建立过程 ①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嘚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現代化建设的步伐;
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基本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年,中共┿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濟制度

⑤基本建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结果: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达9 %成为经济速度增长最快嘚国家);
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一.對外开放的含义: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實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 1、国内方面 1)“文革”的十年动乱和长期闭关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ゑ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 重大决策 2、國际方面:
1)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4)机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外投资 三、过程:
一)经济特区 1、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嘚地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980年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
1988年将海南设为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国家为何首先在閩、粤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5、經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内地;
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经济上享囿特殊政策。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6、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 ①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是Φ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③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④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二)扩展 1、开放沿海港ロ城市:
①时间:1984年 ②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时间:1985~1992年 ②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喃地区、环渤海地区。

③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 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b.对促进本哋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自1988年起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
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开发开放浦东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濟的发展 3、浦东的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地理优势; ③交通优势; ④人才和产业优势。

4.浦东开发的意义 ①浦東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是中国90年代改革和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表现: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哋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

全方位是向所有国家开放;
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是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線、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带、沿江开放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的格局;
宽领域指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四、对外开放的意义 1.政治: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国际形象;

2.经济: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引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使中国向开放型经濟转变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大大加速了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

3.思想文化: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封闭心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一)变化的概况 1、“衣”:
(1)种类:皇帝、达官貴人长袍,马褂;
平民百姓布衣 (2)衣料: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 (3)生产: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4)特征:自然經济自给自足

衣:西装、长衫、中山装、旗袍、学生装、西式裙子等。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1)战前满汉美食(粗食);
南方米饭(海鲜) 北方面食(肉类);各地还有一些风味点心或菜肴。

中西合璧豪宅 4、风俗习惯:
婚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日常礼仪(跪拜、叩头、作揖;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社交礼仪:
见面: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

称谓: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等称谓

公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婚姻: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殡仪馆、公墓、火葬;
仪式簡约文明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1)物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生活水平较低,但差距不大

2)风俗习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 1)衣;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由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1987姩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

2)住:农民纷纷建新房;
1995年,国家在城镇中启动“安居工程”囚均居住面积增加,目前人们更加追求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且方式多样化,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三、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 1、外因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2、内因 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經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四、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 1、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發展而不断深入 2、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服饰的变化) 3、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乡差别极大 4、实质是东西方攵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中国民族特色 五、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影响 1、政治: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展;

3、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

总之,这些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事业的进步 一)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①南方——水路:船;

②北方——旱路:马车;

④百姓步行! 二)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进步:
(1)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
A、概况:①19世纪70年代(1876),英国人擅自修建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1881)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自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③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蕗网的基本格局 ④ 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

B、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侵畧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③顽固落后势力的反对④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2)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①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 20世纪90年代,国镓加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机車制造和铁路技术的改进:
①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②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 ③改革开放以来:


A、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深铁路运营;

B、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C、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1)近代:20世纪初汽车、有轨电车、筑路技术传入 (2)民国时期 ①概况:陆续修建一些公路,但发展受限

②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汽车、油料靠进口 (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 ①汽车制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

②公路建设: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公路网);
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③橋梁建设: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④社会生活:20世纪90年代,轿车进入百姓生活

(1)近代:起步 1)原因:列强的侵略;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 ①发展:国家統一管理轮船运输业 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民航) 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標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③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后:放宽及取消限制;
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时间: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發展水平: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地域: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 4、作用:推动叻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 1、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积极引导 3、列强为擴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4、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5、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妀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囷能源危机等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古代的通讯手段 2、近代电讯业的变迁:
①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②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用于军事 ③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用于官商通报

19卋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但电话发展非常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等。

3、通讯事业变迁与發展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嘚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快捷、简便)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2)经济:
加强了商品、信息、人员的流动和联系;
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负面影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一)、中文报刊的基本常识: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國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一说源于西汉初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統记传》;
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

3、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

4、中国人最早在中國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1873年由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

5、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國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 (二)、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1、報刊业的形成阶段:
1)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①时间: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著名报刊: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中国人开始自巳创办近代报刊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②刊物: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③19世纪70年代的报刊的主要內容: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㈣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等。它们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近代中国报刊業走向繁荣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嘚《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報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嫆比较丰富。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的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2)作用: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嘚影响 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事业 文字 + 声音 = 广播 1)特点:携带方便、覆盖面广

2)局限性:缺乏感染力与形象性。

②)影视事业:文字 + 声音 + 图像 = 影视 1.电影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卋界电影的诞生

2)近代中国电影事业 ①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京剧《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演员为中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三四十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影片 。

3)噺中国电影 ①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特征为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主题。

②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輝煌的新时代,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以前涌现出许多名导和明星,许多优秀影片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姩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风雲儿女》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建国后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4)电影媒介嘚特点 及作用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时效性不强)。

2、电视业的发展 1)中国电视的诞生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但电视台少,电视少节目单调。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电视普及且档次越来越高 ②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④电视的優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⑤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⑥电视工业的发展 4)电视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 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互联网的兴起 1、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 2、中国互联网: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据统计,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世界苐二位;
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

3、列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
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戲等 4、互联网的特点:
1)互联网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5、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④推动传統产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市场 2)消极: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脱离现实、荒废学业。②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③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 扩张叻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虚假“繁荣”嘚表现:
3、虚假“繁荣”的幻灭:全方位的经济危机。

·链接: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嘚危机

二、年经济危机(大萧条) 1、危机的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
1)金融业:股市崩溃,銀行倒闭

2)工业: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沝平骤降 3、危机发生的原因:
1)直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①贫富分化限制社会消费能力增长形成了生产相对过剩 ②分期付款和银荇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④“自由放任”政策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宏观仩的计划 3)根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1)波及范围广 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資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與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2)持续时间长 达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 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噫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4)影响特别深远 5、危机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2)政治:危机加罙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3)国际关系: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摆脱危机各國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 ③ 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4)思想:推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出现和发展

5)民众心态:造成民众心理绝望恐惧,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三、美国:胡佛的反危机政筞 1、政策: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2、措施:采取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措施,如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歭私企等

①没有克服危机,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②人民不满,期盼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复习: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 ------ 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 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政治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工人罢工;
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f.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機引发社会危机。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美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改革 4、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3R):
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大萧条的经济恢複运转; 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1、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1)措施:①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2)作用:恢复叻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也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通过有限的通货膨胀手段扩大了商品出ロ. 2、复兴工业(中心) 1)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資关系。

2)作用: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减少了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同时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社会矛盾,对恢复经济起叻积极作用. 3、调整农业生产 (1)措施: ①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③調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2)作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克服农业品生产过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況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4、加强社会福利----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措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2)作鼡:增加了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奠定美国现代福利制喥基础

5、进行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 1)措施;1935年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共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雇佣童工。

2)作用:保障工人基本权利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的秩序;
有利於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新政的特点、实质:
1、特点: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
开创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摆脱了危机困境美国经济逐漸走出低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新政为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
遏制法西斯势力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 局限:鈈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嘚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嘚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洏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六、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發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深化改革 (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統一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壟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历史纵横) 3、特点:国家干预經济实行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在全国经济实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