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诗词在《菩萨蛮》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谁有纳兰性德《菩萨蛮》的赏析_百度知道
谁有纳兰性德《菩萨蛮》的赏析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梦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1 词的上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式?表达了此人怎样的感情?2 上阙与下阙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您好,据我所知菩萨蛮回文①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剪②一丝红,红丝一剪风。【注释】①回文: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即诗或词中之各句皆可颠倒读之并均能成诵,使一句化为两句,又两两成义有韵。对此种修辞手法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南朝梁刘勰,其《文心雕龙·明诗》中云:“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但道原之作已佚;一说起自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诗。②风剪:即风吹。剪,有快速之意。【讲解】“回文”之作大都是游戏笔墨,其价值不大。本篇及以下二首《菩萨蛮》即为这种游戏之作。不过亦可从中看到作者娴熟的文字技巧。【辑评】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这是一阕回文词,每句都颠倒可诵,一句化为两句,两两成义有韵。回文作为诗词的一种别体,历来不乏作者,但要做到字句回旋往返,屈曲成文,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些人把这当作文字游戏,不免因词害义,以至文理凝涩,牵强难通,结果是欲显聪明,反而给人以捉襟见肘的感觉。容若此作虽然并无特别值得称颂之处,但清新流畅,运笔自如,在同类作品中自属佼佼者,故录之以备一格。”(1988年远流出版公司)摘自《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年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菩萨蛮》 纳兰性德[评析]这首词大约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皇帝由北京出发到盛京告祭祖陵,纳兰以一等侍卫扈从。时天气尚寒,本篇即作与此行中,从词中的故园之思,怀人之意看,这首词可能是写给闺中人的。此中流露出厌于扈从等事的心情,这种心情在纳兰其他的一些词中也有表达。
采用一下了 即使不完全对 帮帮忙嘛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mán),又名《子夜歌》、《花间意》、《重叠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jì),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菩萨蛮》就成了词牌名。菩萨蛮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阙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又: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编辑本段]词作列举
菩萨蛮·闺情 (唐) 李白
〔题考〕 【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音癸签】、【南部新书】略同。又【北梦琐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纳兰性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阅读下面两首诗,花,萨蛮纳兰性德.朔风吹散三更雪1,纳兰性德在词中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感情._百度作业帮
阅读下面两首诗,花,萨蛮纳兰性德.朔风吹散三更雪1,纳兰性德在词中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花,萨蛮纳兰性德.朔风吹散三更雪1,纳兰性德在词中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感情.
抒发情感,思想感情【小题1】1)(4分)描绘了一幅春天烟雨迷蒙中(1分),草木生机勃勃(1分),渔翁醉眠桥畔(1分)的闲适自得(1分)的图画。【小题2】(2)(4分)下闺抒情含蓄委婉。一方面借用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自然、田园的渴慕之情((2分);另一方面借问答收束全词,通过“君行到自知”含蓄地表达田园风光美好,向往归隐之意,意味无穷(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解答时结合上阕中的意象“烟雨、春分、花草”等加以适当的想象和联想描述画面。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化度寺①作吴文英池上红衣②伴倚栏,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淡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③屋数间。[注] ①化度寺:杭州一寺院名。②红衣:指莲花。③阊门:苏州西门,吴文英早年居于苏州。【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栖鸦常带夕阳还”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乡梦窄,水天宽”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满江红?江行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注】①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他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姜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卓越军事才能雨爱国热忱。但他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却遭受排挤,经常被调来调去,先后担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作此词时,辛弃疾已年届40,是辛弃疾离开扬州溯江上行将赴南昌新任,在途中的抒怀。②“楼观才成人已去”:此句是化用苏轼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思是说三国时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小题1】这首词蕴含着作者的复杂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小题2】这首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请作简析。(4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鹧 鸪 天赏 荷[金]蔡松年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注:①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②凌波:曹植《洛神赋》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洛神形容洛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小题1】词中“夜光”指的是&&&&&&&&&&&“醉魂”指的是&&&&&&&&&&&&&&&&。(2分)【小题2】简析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思想情感。(5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7分)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纳兰性德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小题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8分)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小题1】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理?(4分)答:&&&&&&&&&&&&&&&&&&&&&&&&&&&&&&&&&&&&&&&&&&&&&&&&&&&&&&&&&&&&&&&&&&&&&&&【小题2】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4分)答:&&&&&&&&&&&&&&&&&&&&&&&&&&&&&&&&&&&&&&&&&&&&&&&&&&&&&&&&&&&&&&&&&&&&&&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①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②陂(bēi),池。【小题1】请分析王安石《北陂杏花》一诗“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绕”字的妙用。(3分)【小题2】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3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少年游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注]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小题1】请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小题2】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问题。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①恨飘蓬②。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注】& ①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小题1】上片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有人认为下片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阅读答案
发布日期: 13:55:51
《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阅读答案》是有志坤教育()为你整理收集:
&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的,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分)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3分)    参考    1.(1)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1分)又写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1分)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2分)。共4分。    2.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1分)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2分)。共3分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的,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4分)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3分)    参考答案    1.(1)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1分)又写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1分)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2分)。共4分。    2.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1分)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2分)。共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怨王孙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1.这首词描绘的秋景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的分析。2.怎样理解“似也恨,人归早”中的“恨”字?  参考答案  1诗人笔下的秋景清新、淡雅。(1分)简要分析计2分。2.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写鸥鹭之“恨”,写鸥鹭埋怨人回去得太早,实际上是从对面下笔,写自己恋恋不舍,不愿离去,表达了自己对湖上自然风光的热爱。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浪淘沙①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②。垂杨紫陌③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①本词是诗人春日与友人旧地同游而作的游宴诗歌。②从容:悠闲舒缓。③紫陌:京城郊外。1.本词是一首游宴之作,但作者在上片中并未直接描写宴饮的场面,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5分)2.结合诗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诗人不写酒筵之盛,也不写宴饮之欢乐,而是述说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离去,停留下来,一同欣赏大好风光;(2分)也是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1分)同时也以游宴的地点指出此行是故地重游,回忆了往昔的游赏之乐,同时为下文抒怀铺垫。(2分)2.“今年花胜去年红”既有希望友人尽情赏玩之意,又与上片“当时”句呼应,道出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及久别重逢的喜悦;(2分)“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虚笔想象,明年此处花朵将更加繁盛,但自己与友人又将天各一方,突显出了好友相逢,不能久聚的痛苦;(2分)此二句呼应前文“当时”句,将三年之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惜花来写别情,以新颖的构思,抒发好友难得聚首,见面旋即离别的伤感。(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秋波媚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这是陆游48岁在南郑担任军务时所作。此时他助川陕宣抚使王炎为“干办公事”,身着戎装,往返前线,前方有利的形势和军队壮阔的生活,使他触景生情,作者于是写下这首词。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色?    2.这首词的下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上片分别描写了瑟瑟秋风、漠漠边城、哀切角声、冲天烽火、耸立高台等景物;作者抓住了边陲景物的特点来描绘,使整个画面具有苍凉悲壮的色彩。    2.从下片看,作者主要运用想象和拟人的手法,比如将南山月、灞桥柳、曲江馆进行丰富联想并赋予人的多情与期待,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
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①,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杷疏狂图一醉②,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①危楼:高楼。②图:考虑、打算。    3、作者为了抒发春愁之情,他描写了哪些景物?    细风、草色、烟光、残照――黄昏春望图    4.作者观景的立足点在哪里?有何特点?    伫倚危楼――极目远眺    5.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景”和“情”联系起来的呢?    春愁、凄美、伤感――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    6.面对孤寂无奈,作者想用什么来排解心中相思的痛苦?结果如何?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    7.“春愁”令人如此痛苦难熬,作者后悔了吗?词中哪些句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后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思考探究一:柳句源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柳句与原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同:都表达了相思之苦,写相思使人消瘦    异:原句写恩爱夫妻间相思,柳句写情人间相思;原句只写想瘦了人,柳句则说想瘦了也不后悔    9思考探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的精神结合现实,这两句还可以表达什么?    例:对理想、学业、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鉴赏提示]    柳永这首《风栖梧》(亦作《蝶恋花》),是怀念远方恋人的作品,上片写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由望远而怀远。下片写为消除相思的痛苦,打算借酒浇愁,强自宽解,但又觉强乐无味,最后痛下决心,执着地追求他思念中的伊人,为了她,可以不惜一切,宁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感皇恩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1.上片用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本词体现出的作者心情是矛盾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1.上片用“秋空”“江渚”“漠漠孤云”“雁声”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开阔的意境。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先写视觉所见的“秋空”“江渚”“漠漠孤云”,接着写听觉,并由“雁声”引出作者的联想阅读题及答案    2.下片前两句说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去担当大任,后两句又说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实际上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被迫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所以前两句只不过是愤激的反语罢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曲折、更为深沉的感慨,后两句也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罢了,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送叶梦锡①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②,平生豪举少年场③.十千沽酒青楼上④,百万呼卢锦瑟傍⑤.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⑥君归为报京华旧⑦,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①叶梦锡:词人的朋友.②东吴:今浙江东部绍兴一带,为古吴国东部.帝乡,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③平生句:一生最豪放的举动是少年结伴欢游.④沽酒青楼上:在妓院饮酒作乐.青楼,妓院。⑤百万句:美人陪伴一次赌博输赢百万也毫不在乎.呼卢,古代一种睹博方式.锦瑟傍,锦瑟旁.锦瑟,琴之美称.此代指歌女.⑥尊前句:借酒浇愁更觉凄凉.尊前,酒杯前,此指借酒浇愁.⑦为报京华旧:请为我告诉京城的老朋友.两鬓霜:两鬓斑白.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2.词人说“限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答案:对比(2分,    3.“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好事近陆游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酢!    咀刻焯常刺焯ㄉ剑圆僬戎2撸凑取U然谩逗蠛菏?费长房传》事。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酰《扔铩柏萁呓凇钡囊庖耄接玫恼取!   1.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2.这首词有着怎样的艺术风格?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    1.这首词,写神游华山,其主旨是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雄奇豪迈的,它强烈地放射出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于中好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华①如梦水东流。人间②所事堪惆怅,莫向③横塘问旧游。    【注】①“华”:繁盛的花朵。语出《诗经?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唐棣之华”。诗中以兴的手法赞美王姬的美色。这句取其衍深意,谓繁华如梦,流年似水的意思。    ②“所事”:所有的事,事事。    ③“横塘”:地名。江南多有横塘,所指不一。词中泛指江南,且以横塘代指记忆中曾一起走过,拥有过美好回忆的地方。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作者秋日登楼因眼前秋景而惊讶于节序变换、时光流逝;感叹身世浮沉,繁华不再;忆起旧日游乐而心生惆怅。    2.(6分)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的小词。短短一阕词,表现手法多样,有视觉:残阳小楼;有听觉:玉笛偏幽;有远景:一行白雁;有近景:几点黄花;有心理活动:惊节序,叹沉浮;也有秉怀直呼:人间所事堪惆怅,作者将所见所感交错纷呈,身世之感与眼前景致互融,收放自如,很是清丽婉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节令是一种命令毕淑敏  ①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的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摞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坚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    ②老人很明显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吃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老人说,那是温室里做出来的,先用炉火烤,再用药熏。让它们变得不合规矩的胖大,用保青剂或是保红剂,让它们比画的还要好看。人里面有汉奸,西红柿里头也有奸细。冬天的西红柿就是这种假货。    ③我惭愧了。多年以来,被蔬菜中的骗局所蒙蔽。那吃什么菜好呢?我虚心讨教。老人的生意很清淡,乐得教诲我。口中吐钉一般说道――记着,永远吃正当节令的菜。萝卜下来就吃萝卜,白菜下来就吃白菜。节令节令,节气就是令啊!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阳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你是冬眠的狗熊,到了惊蛰,一定会醒来。你是一条长虫,冷了就得冻僵,会变得像拐棍一样不能弯曲。人不能心贪,你用了种种的计策,在冬天里,抢先吃了只有夏天才长的菜,夏天到了,怎么办呢?再吃冬天的菜吗?颠了个儿,你费尽心机,不还是整个瞎忙活吗?别心急,慢慢等着吧,一年四季的菜,你都能吃到。更不要说,只有野地里,被风吹绿的菜叶,太阳晒红的果子,才是最有味道的。    ④我买了老人家的西红柿,慢慢地向家走。他的西红柿虽是露地长的,质量还有推敲的必要。但他的话,浸着一种晚风的爽凉,久久伴着我。阳光斜射在网兜上,那略带柔软的银粉色,被勒割出精致的纹路,好像一副生长的印谱。    ⑤人生也是有节气的啊!春天到了就做春天的事情,去播种。秋天就做秋天的事情,去收获。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乐的时候欢笑,悲痛的时分洒泪。    ⑥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是用了植物催熟剂,早早定形,抢先上市,或许能卖个好价钱,但植株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从根本上说,该归入早夭的一列。老年太轻狂,好似理智的幼稚症,让人疑心脑幕的某一部分让岁月的虫蛀了,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入生。    ⑦世上有句话――您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年轻,听的人把它当作一种恭维或是赞美,说的人把它当作万灵的廉价礼物。我总猜测这句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就分明是好的,美的,值得庆贺的吗?    ⑧小的人希冀长大,老的人期望年轻。这种希望变更的子午线,究竟坐落在哪一扇生日的年轮?与其费尽心机地寻找秘诀,不如退而结网,锻造出心灵与年龄同步的舞蹈。    ⑨老是走向死亡的阶梯,但年轻也是临终一跃前长长的助跑。五十步笑百步,不必有过多的惆怅或是优越。年轻年老都是生命的流程,不必厚此薄彼,显出对某道工序的青睐或是鄙弃,那是对造物的大不敬,是一种浅薄而愚蠢的势利。人们可以濡养肌体的青春,但不要忘记心灵的疲倦。    ⑩死亡是生命最后的成长过程,有如银粉色的西红柿被摘下以后,在夕阳中渐渐地蔓延成浓烈的红色。此刻你只有相信,每一颗西红柿里都预设了一个机关,坚定不移地服从节气的指挥。    13.从第①段来看,老人买的西红柿有着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描绘出这些特点的?(6分)    14.第②自然段中,老人将冬天的西红柿比作“奸细”,意在揭示其什么特点?(4分)    15.作者在第⑦自然段中写道“我总猜测这句话的背后,缩着上帝的一张笑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阅读题及答案    16.以简练的语言表述你对本文的标题“节令是一种命令”的理解。(4分)    答案:    13.(共6分)特点:“小”而“青”。(2分)以“乒乓球”来描绘其“小”的特点(2分),以“银粉色”“柿蒂部羽毛状呈绿色”以及“很坚硬,硌手”等从颜色和质地来描绘其“青”的特点(2分)。    14.(共4分)通过使用火烤和药熏等作假的方式变得又大又红。(答“采用虚假的非正常的方式来生长”和“徒有西红柿又大又红的虚假外表,却无西红柿的真实特性”亦可。答案要点要落脚在“非正常的作假的生长方式”上)    15.(共4分)表达了对人们希望超越正常生长状态的否定和讥讽。(答案的要点要落脚在“思想情感”上,具体要交代清楚“思想情感”针对的对象――“希望超越自然规律的不正常的生长状态”和“思想情感”的类型――“否定”或“讥讽”)    16.(共4分)节令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要像执行命令一样地遵循自然规律行事。(答案能体现出对“节令”与“命令”的正确理解即可)&
????????????
?05-13?05-13?05-13?05-13?05-13?05-13?05-13?05-13?05-13?05-13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兰性德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