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何时开始重裹小脚脚

浅析中国古代女子缠足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浅析中国古代女子缠足浅析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原作者:郭彦华)[摘要] 女子缠足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本文从缠足的由来谈起,逐步演绎缠足的历史发展,并从缠足陋习产生与发展的主客观方面,深入剖析了缠足盛行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简述了缠足的消亡。[关键词] 中国古代 女子缠足思考缠足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正是所谓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缠足可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它历经千年,蔓延广泛。上世纪50年代,这种变态的审美标准才彻底消亡。从古到今,围绕妇女裹足与放足的斗争一波三折,它给中国女性在身体与心理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双重摧残,也使人们对其发生的内外动因产生了深深的思索。一、缠足的由来一般认为缠足起源于五代时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有个名为娘的嫔妃,纤丽善舞,体态轻盈,娇小玲珑。李后主命人作金莲高六尺,用珍宝装饰,并系以细带,中间做品色瑞莲。然后叫娘用帛将足缠绕,穿着素袜,在莲中跳舞,屈身如新月,回旋如凌云,令人耳目一新。有人以诗赞美:“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从此,女子均以缠足为美,并把“三寸金莲”作为一种审美标准。二、缠足的历史发展由于小脚的审美观念和宫中的缠足倡导,传入民间便蔚然成风。宋代,诗人苏东坡《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这说明,在宋代的确出现缠足习俗,发展到南宋时期,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以至南宋末年,“小脚”则已成为妇女的通称。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不但不反对汉人的缠足,相反还持支持的态度。这样,就更助长了缠足之风,在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明朝末年张献忠进占四川,大刖妇女脚小,以至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三、缠足盛行的深层次原因缠足之所以一出现便能迅速流行,有重要原因在内。第一,缠足产生社会条件长期处在封闭状态,在这样的物质前提,并且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是男女分工的自然形式――男耕女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成年男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妇女生产者的而地位显著下降,其家庭地位也不免一步步下降,最终家族的抚养权成为男子专职,妇女在家庭上便成为男子的隶属,丧失了自己的能力。因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使得妇女的发展空间越发窄小,而家务劳动即使小脚也能应付,这就给妇女缠足创造了基本的物质前提。以男性为核心的社会家族共同体,使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生产劳动,同时也减少了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各种机会,严重削弱了女性作为个体而存在的独立性,随着社会其他角色的消逝,女性存在的生存方式也逐渐演化为供家族传宗接代的繁殖工具和性服务的提供者。在以牺牲女性为前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男性统治社会,妇女的权益自然日益受到蔑视,女性除了放弃自我别无选择。在封建社会里男性的眼中,女性也理所当然的,要取悦男性、服务于男性,与生俱来的行为功能因男性的变态需要与赏识而不得不居于次要地位。正是在这样的一块社会土壤之中,才滋生出缠足这样荒诞的的陋俗。第二,封建礼教观念是缠足产生并快速发展的催化剂。缠足与中国封建礼教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封建统治一直是以家族统治为基础,由封建的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归和道德标准,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相对的是男性权益。正如过去的“三从四德”、“妇为妻纲”等就给缠足兴起创造了社会前提。这种封建礼教到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对妇女的身体思想摧残更严重。至明清理学更是达登峰造极,这与缠足风俗的产生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第三,缠足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审美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导因与性有关,便是“足恋”。在记述周秦时代生活的《诗经》中,社会审美关注的是女子的上半身,后来《周易?咸卦》就把抚摸女足当作最初信息,性事活动是先由脚部摸起。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古人相信足能受孕,且生子的缘故。女性美的“下移”,到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响廊”告成,女足终于赢得男性的关注。直至宋代出现了理学,为防止“妇女淫乱”,才有意识地用缠脚来束缚女子的身体自由。四、缠足的消亡缠足裹脚可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摧残妇女肢体的行为,女子幼年缠足时备受苦楚,长大成人后,双足犹如钉上脚镣,终生步履蹒跚,行走不便,严重影响了妇女从事生产和日常生活。缠足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社会认知和社会结构。民国时期,随着女性不断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妇女中间普及开来,直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命令中说:查我们尚有一部分妇女仍存在有缠足的现象,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并且对妇女的身体有害,同时也是妨碍妇女参加生产的绊脚石,所以必须严加禁止。自命令下达以后,大多数年轻女子不在缠足,中老年妇女也纷纷放足,扔掉了裹脚布,缠足终于消失。它的消失,不但是我国生产力的进步,更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参考文献:[1]韩作勇编.中国全史(婚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8.[2]唐圭璋.全宋词.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3]梁宁森.中国古代缠足略说.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古代女人为什么要缠足?_百度知道
古代女人为什么要缠足?
提问者采纳
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称其有凌云之态,李煜看后十分喜欢。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使其呈“新月”状,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穿着素袜。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嫔娘用布帛缠脚缠足现象始于五代时期,后进入民间
这种现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遭到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等人的猛烈批判,此后,才渐渐绝迹!
一、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缠足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女子难以走路。清朝女子并不流行,因此显得大家闺秀,并下旨禁止,但民间已成风气缠脚后脚变小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古代女子缠足十宗“最”
来源:华声论坛&&【 】
  三寸金莲
  古代女人为何要自虐缠足?是出于审美偏好,还是自然选择?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相似,还是跟官府提倡有关?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真实的历史记载来认识,切不可被网络盛传的所谓野史所蒙蔽。
  细数手头零碎的资料,感觉可用十宗“最”来概括女人的脚丫子之诸多疑问,还原其一个真实的娇点。否则,老是把女人追求脚小看作是一种“变态的文化现象,畸形的审美观念,畸形的心理”,甚至无限延伸出“一个民族集体‘患病’千年”,是说不通的,亦有失公允。
  最令人不解的千古之谜。
  按照自然的逻辑,女人应该具有较大的脚才更合理。女人需要孕育后代,怀孕之后身体前部体重增加提高了双脚的重心,向前跌到的可能性因此剧增,大脚无疑可以站得更稳,这对孕期女性的安危尤其重要。此外,孕期的间循环系统会导致韧带松弛,降低了脚的运动能力,因而也需要更大的脚才能保证跟平时具有同等的运动步幅。
  实际上,女性自古以来普遍拥有相对她们的身高来说更小的脚,如《诗经》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一副令人神迷的小脚美人夜行图。这与自然选择的预期完全相反,不能不说是一个千古的谜团。
  最早的正史记载。
  不少历史爱好者均认为,南唐李后主的宫嫔娘,是追求小脚的第一人,依据来源于《道山新闻》的记载,其实这是十足的野史,不可采信。关于女人缠足的起源,其他的还有始于夏商、始于隋,等等说法。赵炎以为,最早的正史记载,应该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先秦临淄歌舞姬。太史公写道:“临淄女子,弹弦,踮缠。”其中“踮缠”二字十分形象地再现了女人缠足的历史。
  所谓“踮”,是指女人走路用脚尖点地,显然是形容脚的形状(想想现代女子穿高跟鞋走路的样子),无论审美效果如何,缠足的最大使命,或许正是为了保证脚的这种形状,以满足男人对于婀娜多姿的审美。当然,太史公的记载,可能仅限于少数风月场中的女性所特有,民间并无此习俗。
  最早形容女人小脚的诗。
  六朝乐府《双行缠》曰:“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这应该是最早的关于女人缠足的诗了。
  至于唐代白居易的《上阳人》恐怕不能算:“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那句“小头鞋履窄衣裳”,是跟女人缠足后的形状颇为相像,但只能说明当时女人的脚很小,穿的鞋子也很小。
  杜牧诗中的“细尺裁量约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刻画的就很清楚了,连裹脚布的宽窄长短情况也说得明明白白,他可真能花功夫。
  最具推广之功的人气帝王。
  前文中提到,最流行的女人缠足故事,当以李后主的宫嫔娘。如果这个故事属实,那么,娘为何要缠足?谁都知道缠足是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成年人缠足更加不易。
  这个话题说起来比较俗,但也不能不说。上有所好,下必行之。肯定是李后主喜欢小脚女人,娘为了争宠,才会“令纤小屈作新月状”,以迎合李后主的性选择。也就是说,李煜对女人追求小脚美的习俗,有着前无古人的推广之功,也最有人气。
  关于李后主的诸多词作里为何不见当时女人缠足的描绘,暂且存疑。南唐及当时的其他王朝,尽管民间女子并不缠足,但宫廷后妃们在从众心理和争宠策略的驱使下,开始竞相模仿,却是不争的事实。缠足在皇宫内流行起来,并被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家眷所模仿,到了北宋时期,已经蔓延到普通阶层,转变为一种日常的惯例或者习俗。
  最早刻画缠足的词作。
  苏东坡的《菩萨蛮》词,应该是历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词中写道:“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他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字标准:瘦、小、尖、弯、香、软、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连苏轼这样的杰出男士都歌咏和欣赏缠足,可见女人缠足确乎充满了美感。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写作,是以习俗的出现(社会现象)为依存条件的,说明宋代女人缠足已经蔚为流行,渐而成为习俗。与此互为佐证的记载有二。一是北宋太平老人所著《袖中锦》:“近世有古所不及三事:‘洛花、建茶、妇人脚’。”把缠足习俗与洛阳牡丹、建州香茗并称为当时天下三奇;二是《辍耕录》:“元丰(神宗年号)以前犹少裹足,宋末遂以大足为耻。”
  最早将“小脚”代称女人的朝代。
  许多人一提到缠足,总冠以“三寸金莲”,其实不对。“三寸”之说,确实始于南宋,如赵令时有词《浣溪沙》曰:“稳小弓鞋三寸罗。”但“金莲”一说就值得商榷。有人说是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但这里的“金莲”并不是指潘妃的脚,而是舞台艺术形象;还有人说,跟佛教的莲花有关系,在前面加个“金”字,表示珍贵和美好。三寸指其小,金莲指其状,都是泛指,二者连在一起,就成了“三寸金莲”,在宋代,这是书面语。
  缠足属于民间行为,因此当以民间用语为准。南宋时期,民间称呼缠足女人,常用的词汇是“小脚”(南方),“小脚儿”(北方),特别是到了南宋末年,“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
  最残忍的历史事件。
  明末起义军首领张献忠进占四川时,曾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残忍至极。
  这个事件足以说明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通过两宋的发酵,元明女子缠足已遍及民间每个家庭。逮至清代,朝廷先是下令禁止缠足,但民间女子集体抗议,于是,抗议有效,朝廷取消了禁令。
  最精彩的倒错比喻。
  西方有学者根据性选择理论设计了一个倒错比喻,他们将雄孔雀比喻为女人,雌孔雀比喻为男人。
  雄孔雀具有硕大美丽的尾巴,这是雌孔雀“选择”的结果:具有美丽尾巴的雄性更受青睐,因而可以留下更多后代。爱江山更爱美人,虽然大尾巴带有种种不便,甚至可能让雄孔雀成为天敌口中的猎物,但具有这种广告牌的雄孔雀更可能成功地完成传宗接代的宏图大业,因而这一不可思议的特征就保留了下来。
  在女性缠足的案例中,古代男性扮演了雌孔雀的角色,缠足女人则是扮演雄孔雀:男人喜欢缠足女人,因此缠足女人繁衍的成功率更高,而缠足女人留下的后代中女性也通常缠足。
  最不足为外人道的臆测。
  古代女人缠足,可能跟男人的“老牛吃嫩草”的癖好有关。
  在古代,六七十岁的老翁纳娶十五六岁少女做妾的例子,比比皆是。女人都希望自己年轻,当然男人也希望自己的女人更年轻。另外,未曾生育过孩子的女人,也更能得到男人的宠爱,如传统贞洁观所隐含的意指,在这里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从脚的绝对大小来看,孩子的脚要小于成人的脚,因此单纯的小脚的确可以跟年轻发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另外,脚的大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已婚女性的脚通常要大于未婚女性,这些也都意味着小脚确有可能作为年轻和未曾生育的有效指标。
  选择年轻女性作为伴侣,对男性来说至少有两样好处:第一,拥有更长的女性生育期,意味着他可能借此留下更多的后代;第二,减少女性之前怀孕带来的后果,或者养育别人孩子需要付出的代价。
  这种臆测当真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女人缠足最矛盾的男人。
  当然数康有为莫属。这位老夫子妻妾成群,个个都是缠足女子,可见老夫子骨子里还是喜爱缠足女子的。但在1896年上给朝廷的奏折中,却对女人缠足习俗大加鞭挞:“最骇笑取辱者,莫如妇女裹足一事。臣窃深耻之。”
  在他的笔下,女人缠足是中国“野蛮”和“落后”的主要象征之一,是“国耻”;在他的床上,缠足的女人,是最让他想入非非的销魂,恨不得天天帮女人洗脚、剪趾甲、磨厚肉、擦干、敷粉,借机搔弄趾间,抚握小脚,“趣味”尽在其中。如此矛盾的学问家,无疑世所罕见!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女人缠足,在追求自身形体美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体现男性中心主义的必然,与落后、丑恶、变态等词汇无关。女子改变形体以求“美”,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存在的现象。非洲有些民族的女子以嘴大为美,设法把嘴唇拉长;有的以颈长为美,用银环把头颈垫高;有的以无牙为美,锉去牙齿;欧洲中世纪的男女都以细腰为美,于是盛行束腰;目前全世界女子较流行的高跟鞋,穿了走路娉娉婷婷、挺胸扭臀,也与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异曲同工之妙。
  显然,古代女子修饰身体的特定部位以顺应社会的审美观念(以及其它观念习俗),应当是个人的基本权力。“女为悦己者容”,虽然不平等,却不是罪过。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您的位置:&>>&&>>&古代女子缠足和性有什么关系
古代女子缠足和性有什么关系
  一般来说,女子最能引起男子情欲的地方,并不是裸露在外的部位,而是掩藏的部位,例如隐藏在衣服内的乳房和隐藏在鞋内的双足。&&&中国古代的三大性畸形现象:一是娼妓,二是太监,三是女子缠足。其中,娼妓和太监在国外也有,而女子缠足则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现象。所以,过去西洋人视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时候,总以中国男人的长辫子和中国女人的小脚作为中国愚昧、落后的象征。  一、女子缠足的由来  中国女子缠足之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法不一,较常见的说法是,南唐后主有宫女嫔娘,纤丽善舞。乃命作金莲,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璎珞,中作品色瑞莲,令嫔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以后,此风从宫内传向宫外――有些人认为这就是女子缠足之始。  到了宋代,女子缠足就逐渐从宫廷推广到了民间,到了宋朝末年,社会上还兴起了一股“以大足为耻”的风气。到了明代,女子缠足的风气更盛,都认为这是时髦,坊曲中的妓女无不以小脚为媚男子之具。  可是,到了清代,却禁止女子缠足了,因为满族统治者认为这是一种陋俗。顺治元年(1644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顺治二年后,民众所生女子禁缠足。以后,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却对女子缠足开禁,于是缠足又风靡全国,不仅汉族女子缠足,连不少满族妇女也纷纷学样了。  女子缠足以后,她的三寸金莲就变成了一个最隐私的部位,绝不可让陌生男子看见。除了丈夫以外的男子,如果不小心碰了女子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胸部)还不大要紧,如果碰到小脚是万万不行的。中国古代有许多春宫画,有的画是男女双方全裸交合,身体的一切都可以裸露,但是从未见到女子裸露双足的,即使在性交也穿着三寸金莲鞋,可见这个地方是最大的隐私。  《金瓶梅》中描写西门庆看上了潘金莲,去求王婆拉皮条,王婆说:“她有没有这个心思,实在不好说。你可到我家来吃饭,我请她也来,吃饭时你可以假装把筷子掉在地下,然后俯身去捡,顺势捏一下她的小脚。如果她发作开来,老身也没有办法了;如果她不言语,这事就成了。”西门庆照此去做,结果成了。  女子缠足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民国初年才逐渐禁绝,但是直到全国解放后,少数边远地区仍有存在。  二、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女子缠足当然是十分痛苦的。女子沦为娼妓,固然十分痛苦,十分悲惨,可是那毕竟是少数人;寡妇守节,埋没青春,也只是一部分女子;而女子缠足则带有更大的普遍性。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女子缠足是要蒙受极大痛苦的。据记载,女子缠足约从四五岁开始。讲究的人家一般挑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这天给女孩裹小脚。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卷八中说:“(八月)二十四日,煮糯米和赤豆做糍团,祀社,谓之黏团,人家小女子,皆择是日裹足,谓食糍团缠脚,能令胫软。”缠时先将脚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条裹紧,取其涩而不易松。等脚型固定后,穿上“尖头鞋”,白天家人扶之行走,以活动血液,夜间将裹脚布用线密缝,防止松脱。到了七八岁时,再将趾骨弯曲,用裹脚布捆牢密缝,以后日复一日地加紧束缚,使脚变形,最后只靠趾端的大拇趾行走。缠到“小”、“瘦”、“尖”、“弯”、“香”、“软”、“正”,才算大功告成。  在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展示了一个陶器叫“不倒翁”,实际上这是缠足女子的专用溺器。缠足幼女双脚疼痛难忍,不能下地,白天有家人搀扶,夜间小便只有用这种溺器了。它的重心很低,放在床上不易打翻,故名“不倒翁”――由此也可见缠足幼女的痛苦。  三、缠足和性有什么关系  女子缠足是封建社会对女子实行性压迫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和性欲及满足男子的性兴趣有很大关系。  男子既然要求女子为夫守贞,就要限制她的行动,不让她对外多接触,剥夺她和其他男子交往的机会,为此,缠足是一个“妙法”。《女儿经》上说:“为什事,裹了足?不是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  可是,女子缠足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为了满足男子官能的感受和性兴趣、性要求。  一般来说,女子最能引起男子情欲的地方,并不是裸露在外的部位,而是掩藏的部位,例如隐藏在衣服内的乳房和隐藏在鞋内的双足。古人认为,女子的足小不盈握,惹人怜爱。由于足小,走起路来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也会使男子浮想联翩,可以“昼间欣赏,夜间把玩”。  女子的小脚还是一种性感带。对此,国内外一些学者从生理角度做过一些研究。有的日本学者发现女子缠足后,为了正常站立行走,两腿及骨盆肌肉需要经常绷紧,所以,她们阴部的肌肉较紧,男人和她们性交,有与处女性交的感觉。清末的中国学者辜鸿铭说:“裹脚能使血液向上流,这使臀部变得丰腴性感。”他认为欧洲女子穿高跟鞋和裹小脚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有许多人,尤其是文化人,都是“拜足狂”,对三寸金莲大加吟咏。例如宋代的苏子瞻写过一首吟咏女子缠足的《菩萨蛮》词,被认为是最早歌咏女子缠足的词: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处行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明代的唐寅也写过一首《咏纤足俳歌》:  第一娇娃,金莲最佳,看凤头一对堪夸。新荷脱瓣月生芽,尖瘦帮柔绣满花。从别后,不见他,双凫何日再交加。腰边搂,肩上架,背儿擎住手儿拿。  中国古代有些男子简直可说是成了“拜足狂”、“金莲癖”。在宴席上,有些男子常用女子的金莲小鞋盛上酒喝,称之为“金莲杯”。以后,有些人干脆把瓷酒杯制成三寸金莲状以“过瘾”了。有些人还专门研究女子缠足,著书立说,还把三寸金莲分为“九品”48种。有些地区还召开“比脚大会”,有些类似现代的“选美大会”选出“××小姐”等。  在这种对三寸金莲如痴如狂的情况下,居然还出现了一些“研究”金莲的专家,其中最有名的是清朝的李渔和方绚了。根据李渔的“研究”,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子的喜爱及方便爱抚。他认为三寸金莲可以刺激男子的视、嗅、触、听觉,爱抚的方法用口有6种,用手有28种,用脚有4种,用肩有2种,用身体有4种,一共44种。然而,即使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对三寸金莲的生理分析是符合事实的,也是多么令人恶心。它充分暴露了中国古代的男性为了满足自己的性需求,把女性摧残、扭曲到什么地步!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在男权社会中,女子受压迫和摧残是全世界都有的普遍现象,可是为什么女子缠足为古代中国所独有呢?据一些学者分析,实际上,女子改变形体以求“美”(当然各个不同的民族对美有不同的标准)是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存在过的现象。例如,非洲有些民族的女子以嘴大为美,于是设法把嘴唇拉长;有的以颈长为美,于是用环把头颈垫高;有的以无牙为美,则锉去牙齿;欧洲中世纪的男女都以细腰为美,于是盛行束腰;目前西方女子较流行的高跟鞋,穿了走路娉娉婷婷、挺胸扭臀,也有与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异曲同工之妙。至于为什么她们不缠足,而中国女子缠足,这可能与中国人崇尚纤巧的审美观有关(唐代女子尚肥是个例外),也可能与中国男子特别强调妻子是“内人”,不应出远门,而缠足则便于控制有关。凡此种种,都有待深入研究了。
古代女子缠足和性有什么关系
&&&&请您评论
最新故事关键词
联系我们:&&QQ:&&免责声明:本网站(老泗州 )所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程序等均来自互联网上。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
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相应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邮箱: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经济开发区
技术支持: 合作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裹小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