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王蒙的《越剧双飞翼翼》电子版

论王蒙“李商隐研究”的原创性|论王蒙“李商隐研究”的原创性|瓯网博客|温州日报瓯网 -
温州日报瓯网!
论王蒙“李商隐研究”的原创性
已有 539 次阅读 04:05
|个人分类:|
[ 内容提要 ]
[ 关键词 ]&& &&& &&&
&&&&&&&&&&&&&&&&&&&&&&&&&&&&&&&&&&&&&&&&&&&&&&&&&&&&&&&&&&&&&&&
&&&&&&&&&&&&&&&&&&&&&&&&&&&&&&&&&&&&&&&&&&&&&&&&&&&&&&&&&&&&&&&&&&
&&&&&&&&&&&&&&&&&&&&&&&&&&&&&&&& 李商隐研究的当代性
812--858⑶⑷绹⑸
‘诗史’之称的杜诗和两《唐书》、《资治通鉴》相比,以白居易的《卖炭翁》与《顺宗实录》里类似的记载相比,对此就不难理解了”⑺。
王蒙指出:“李商隐的被贬低,是一个历史现象,并不是自新中国才有的,不完全是左翼文学理论所造成的”,而是“自古就有”,只是解放以后,我们“继承了这样一个传统”。⑻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加入了李商隐的研究,1992年成立了“中国李商隐研究会”,并且每两年举行一次年会,检阅研究成果,探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热点,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意见,这一切说明了学术界能够“用更深刻更宽广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仅重视李商隐诗歌内容,诗歌反映现实功能的研究,也重视对“诗艺上的成就、诗学上的成就,特别是其对仗的工整,用词的雅致、感情的丰富、表现内心生活的浓度和探索诗歌与诗歌语言的可能性方面,予以充分的发掘和推广”。⑼
王蒙认为学界重视李商隐研究,表明当代对于诗歌风格多样性的认同。王蒙指出“中国的传统是重阳刚,进取,乐观”,“但是轻阴柔、伤感”,而李商隐诗歌风格正是阴柔和伤感;重“豪放”、“阔大”如李白的诗,至于像李商隐的“细微”、“悲凄”,理论界则“往往倾向于存其一格,聊备一格,不可没有,也不可多有。”今天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认可和重视,表明”我们的文学观念更加广阔了”。 ⑽
攽笺⑿笺评疏解攽、李颀、计有功、洪迈、胡应麟、冯舒、施闰章等七家之解;二曰:“咏瑟”说,有邵博、东坡、黄朝英、张邦基、胡仔、张侃、方回、姚燧、朗瑛、王世贞、冯班、吴景旭等十二家;三曰:“令狐青衣”和“咏瑟”调和合一之说,有许顗、刘克庄、都穆、屠长卿五家;四曰:“咏瑟以自伤身世”说,有廖文炳、徐德泓二家;五曰:“情诗”说,有元好问、释圆至、胡震享、周珽、钱龙惕、杜诏、胡以梅、陆鸣皋、纪晓岚等九家;六曰:“悼亡”说,有朱鹤龄、钱澄之、朱彝尊、王士桢、钱良择、查慎行、何焯(后转为“自伤身世”说)、杨守智、徐逢源、陆昆曾、孙洙、姚培谦、程梦星、袁子才、王存宽、许昂霄、翁方纲、冯浩、梁章钜(后转入“自伤身世”说)、姚莹、陈婉俊、章燮、程韵篁、张采田(后转入“自伤身世”说)等共二十四家,为清代最多的一种解说;七曰:““自伤身世”说”,有王清臣、陆贻典、何焯、徐燮、汪师韩、田同之、薛雷、姚燮、梁章钜、张采田等十家;八曰:“自伤兼悼亡”说,有杜庭珠、宋翔凤二家;九曰:“令狐恩怨”说,有吴乔、沈雄、史念祖三家;十曰: “诗序或自题其诗”说,有程湘衡、王应奎、纪昀、姜炳璋、宋于亭、邹弢、马长海等七家;十一曰:“伤唐祚或感国祚兴衰”说,有方文辀、吴汝纶二家;十二曰:“寄托君臣朋友”说,有屈复、林昌彝二家;十三曰:“情场忏悔”说,有叶矫然一家;十四曰:“无解”说,有孙绪、胡薇元二家。以上十四解八十八家,约二百条诠释,真是言人人殊,莫衷一是。王蒙“病中凭兴趣”读此诗及有关书籍,自谦“才疏学浅”却深刻地总结了这一聚讼纷纭之现象,提出了“多层次研究”说⒀:
第一层,研究诗的字面上的意思,每个字、词、语、句和上下文行文联结的含意,包括文字的谐音、转义、语气、典故。王蒙认为这是“起码知识和判定”。大约可以说,这是解诗的第一步,也是最表层的不可或缺的一步。但不是说表层就是最容易,其实“字面解释亦殊不易”,如《锦瑟》诗题,末句的“可待”,为什么是从锦瑟写起,为什么归结为“惘然”,更不用说中间二联征典的意思了。只就这一层的诠解,便是一种研究了。
第二层,研究作者的背景与写作触发的动机,从创作及作家的角度来解诗,这就需要许多历史、传记、文化背景、创作资料方面的积累,需要许多考据查证的功夫。王蒙指出,自清代至今,学者们爬梳了许多历史资料及李商隐生平如年谱、传记,确有助于“知人论世”,但“往往缺少过硬与足够的材料”,因此“推测、估计、论者的一厢情愿的想象成分”居多。如说《锦瑟》是政治诗,仅据其一生政治坎坷失意,“兴”到政治上或别的什么失意呢?即使是李商隐死而复生,讲述自己的创作缘起和过程,那也只是传记史事的意义大于文学的意义,而文学是应该作为文学来研究的。当然,王蒙仍认为这也是一种研究,至少对“知人论世”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第三层,研究诗的内涵,诗的意蕴,即对文本作独立的研究,虽然与作家的创作缘起有关,但又独立于作家意图外。王蒙对这一层次的研究发挥得最妙,最是入情入理。他对《锦瑟》文本进行解构之后,引用《文心雕龙•神思篇》关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论述,以自己创作的切身体验,指出从锦瑟之无端,蝴蝶晓梦,望帝杜鹃,沧海月明,鲛人珠泪,蓝玉生烟等意象里如何困惑、失落和幻化为一种“内心体验”,一种无端的惘然之情。指出文学史上不乏创作初衷由于创作过程情感的转化、融渗而变更、弥漫的情况,李商隐《锦瑟》或以锦瑟作为触发的契机,但是创作过程中召唤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感、悼亡之痛、仕途之悲,它有着更加深广的内涵。
第四层,研究欣赏者、诠释者个人独特的补充与体会,或者在某种情况下的特殊发挥。王蒙不无调谐地指出:“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知乐者认为此是义山欣赏一曲锦瑟独奏时的感受”,甚至“可以设想它成为一个旅行家、一个大地与太空的漫游者在他晚年的时候对他的漫游生活的回忆”,“科学家从这首诗中获得做学问的体味-—何自然万物之无端也,以有涯逐无涯,何光阴之促迫”!这就形象地从接受美学的层次去看待和理解学者的阐释,因为“八句话如八根柱子,八根柱子间留下了一片片的空白”,读者可以自由的去填补。
第五层,对《锦瑟》做学问的研究。兹不赘述。
“多层次研究”说不仅指出了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面的去诠释,而且指出李商隐无题及类似于无题的一些具有含蓄朦胧、混茫沌茫的“心灵诗”,其诗歌意蕴必然具有多义性,而在多义之间,应该而且是可以“通境与通情”的。
“诗无达诂”,而“多层次”说或进行多重旨义的解释,诗又可“诂”。《文心雕龙•隐秀》云:“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王蒙对李商隐无题诗之“隐”,之“重旨”、“复意”,有深刻的理解。他指出层次与层次之间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可以一层深入一层。他在论述李商隐的“雨”诗,即以多层次解读法去发现作者的“诗心”。在《雨在义山》一文中,王蒙通过解读,发现“雨”诗“最表层的特点”是细、冷、晚的“自然特征”。第二层即深入李商隐对于雨的“主观感受”,那便是漂泊感、阻隔感、迷离感和忧伤之感。第三层,即深入李商隐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审美形式,层层剥离,揭示李商隐的审美趋向和审美定势在细小、柔弱、寒冷、枯残,在不幸者、失败者,在悲哀和无奈。最后又深入一层探讨李商隐的气质、个性及其身世的性格根源。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李商隐的心迹及其特征⒁。
李商隐心灵场的混沌性
王蒙借用物理学的磁场、电场,提出诗人存在一个复杂的“心灵场”的理论,并将李商隐归属于一种叫“混沌的心灵场”。
早在1991年,王蒙就将《红楼梦》称为“伟大的混沌”,可见其“混沌”理论从酝酿到提出经历了一个缜密思辨的过程。他从《红楼梦》创作方法的难以单一归属,题材非一人一事一景的“全景式”,主题思想的复杂性和多重性,结构的弥漫型和发散性,而作者和读者均迷失在曹雪芹自身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他创造的艺术世界的所谓迷失性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混沌”的小说。
从《伟大的混沌》到《混沌的心灵场》,王蒙的“混沌”理论似乎是指一种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亦此亦彼,非此非彼;似真似幻,亦真亦幻;混混茫茫,朦朦胧胧;可名无名;既明确可解,又模糊似不可解;可以强解,而又不可以一解或确解;它是主体的,多维的,非单一的,非线性的;说不尽的,无稽崖的,无限丰富性的……等等,等等。《红楼梦》确实称得上“伟大的混沌”,那么李商隐的心灵场的混沌,是否亦呈现这样一种迷离扑朔的迷宫似的灵府呢?原王蒙之意,应该说是相近的,相似的。他说:“李商隐的这一类诗,称之为‘混沌诗’要比朦胧诗贴切得多。朦胧是表面,而混沌是整体是主体也。人的内心,被称之为内宇宙,确实是扑朔迷离,无边无际,无端无底,只有用‘混沌’二字才好概括。” ⒂“内宇宙”,极妙!“宇”者,四面八方,无边无际;“宙”者,古往今来,无始无终。他借用道教养生关于“小周天”、“大周天”的理论,来说明人的内心是一个“内宇宙”,是客观世界的“移入”。下面一段阐发和比喻。非常重要⒃:
心灵是能量的源泉,意象与典事是心灵能量的对象、载体与外观。心灵的能量受到外界即身外之物的影响,宠辱祸福,人们是无法全不计较的。但人的心灵能量又不完全是外界的投影,他还包含着人类固有的与生命俱来的欲望与烦恼,快乐与恐惧。而且这种能量是长期积累乃至无意识积淀的结果,常常是自己也不自觉,自己也掌握不住。说它是一个场,是由于场的本质是一种能量,而能量在没有遇到接受能量的物质对象的时候它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例如电磁能,谁能看得见呢?但是如果有铁屑,一切便排列起来了,图案化了,图形化了,从而清晰可见---有了它自己的风景了。同时众铁屑毕竟不是一个整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不具备不可入性。正如这一类诗,道是无形却有形,道是有结构却又似无结构,非此非彼,亦此亦彼,它们的风景具有极大的灵动性奥妙性。这里,心灵是能量的来源,而各种形象意象典事则是可见的“铁屑”,是风景的表层对象。
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论述,是王蒙对文学的深刻认识,是王蒙对机械反映论的一次重大突破。王蒙指出诗人有三个世界:一是“心灵场”或称“内宇宙”的心灵世界,这是能量的来源;二是“外宇宙”,即自然与社会构成的物质世界或客观世界;三是客观世界因映象而成的“心象”所展示的“图案”、“图形”、“现场风景”即艺术世界。王蒙通过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形象、意象、典事等“现场风景”的解读与多层次分析研究,直指其心灵世界,发现其心灵场的混沌性,从而形成了无题诗艺术世界的混沌性。它具有“一是贴切,二是距离,三是无(主)线无序又恍若有线有序,四是放射而又回归,五是纯粹”等五大特征。⒄
其所谓“贴切”,体现在无题诗建构了可以感知的人生场人生风景,既是客体物象的移入,又是“心生万象”的外化,虽“貌离神合”而“传心传性”。这就指出了无题诗的可读性与可解性。
所谓“距离”,第一是作为客观世界的“人生风景”与内心世界的“心灵场景”的距离,亦是亦非,亦此亦彼;第二是风景、典事、形象、意象之间的距离,故能言不言之意,抒不言之情,得意而忘言,得心灵而失“风景”,手电其情而遗其象。这就指出了无题诗之可解而又不可强解,可强解而不可划一以解的混沌性。
所谓“无线无序非矢量”,指的是无题诗的非线性结构,它是一种“活质”,意象之跳跃,诗句之跨度大而无序,具有可“重组性”,可以顺行,亦可以“倒背、横插,皆有无比的情致”。如王蒙对于《锦瑟》的重组,一种仍然是七言体,一种是长短句,一种是对联体⒅:
其一七言体。锦瑟蝴蝶已惘然,无端珠玉成华弦。庄生追忆春心泪,望帝迷托晓梦烟。日有一弦生一柱,当时沧海五十年。月明可待蓝田暖,只是此情思杜鹃。
基二长短句。杜鹃、明月、蝴蝶,成无端惘然追忆。日暖蓝田晓梦,春心迷。沧海生烟玉。托此情,思锦瑟。可待庄生望帝。此时一弦一柱,只是又珠泪,华年已。
其三对联体。此情无端,只是晓梦庄生望帝。明月日暖,生成玉烟珠泪,思一弦一柱已。
春心惘然,追忆当时蝴蝶锦瑟。沧海蓝田,可待有五十弦,托华年杜鹃迷。
如此这般,绝妙的重组,最好不过地说明无题诗的“& 无线无序非矢量”,它是一种“活质”,它是一种情绪性的,情感性的,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正如许多乐章,只有音阶的高低,旋律的跳动,节奏的快慢、起伏、强弱,听众在一种和谐的情感中可以作各种各样的联想和组合。
所谓“放射与回归”,即潜气内转。有放射后直接的回归,景象投射为心象,又虚转为心象中之景象,所谓往复回环如“巴山夜雨”,如“一寸相思一寸灰”;放射之后有间接的回归,往往是首联的放射与尾联的回归,尾联与首联又“联结直通”,形成首尾贴切、明白,而中间的句“心生万象”而混沌。
所谓“纯粹”,指的是“洗干净了语言的心灵之隔”,有诗歌“本事”而不须“本事”,也找不出诗之“本事”,只能在言外、象外去寻觅诗人混沌的心灵世界,超越语言的世界。
王蒙分析了李商隐混沌的心灵场,指出读无题应“拥混沌而拒凿窍”,“得潜气而弃明白”,始能不损诗情诗意诗美。他说:“混沌是抓不住的,动不动企图为混沌做出明晰的考证,便如给一个深度精神病人作出简单的气质性病变判断,然后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皮肤科或外科手术,也恰如《庄子》里的混沌故事,为混沌凿出了七窍,也就把混沌杀死了。”王蒙之解读义山无题,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极神妙的感悟境界。他认为种种分析,既可有又不必一定有,在诠释史上,某种分析解读自可备一格,然在感悟作者之诗心诗情诗美上,实不必有。他说:“以感觉体贴徜徉于义山的心灵风光之中,转此一念,去去皆活,应能如行山阴道上,美景应接不暇也。而到了彼时,种种分析,连同这篇旁门左道的文字与图形(按指《混沌的心灵场》及《锦瑟》心灵场结构图),对义山的极生动极有味的诗篇来说,便都如佛头着粪,弃之如敝屣可也。⒆”这使我们很自然想起闻一多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评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在这种诗的面前,一切的议论都是饶舌!”
王蒙以其诗人的特殊敏锐,在李商隐研究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他是“中国李商隐研究会”的名誉会长,除一次,他每届必与其会,并提交论文,做了精彩的讲演。窃以为王蒙的李商隐研究具有六大原创性:以爱情失意和政治失意的“内心体验同构”说,取代清人的“无题寄托”说;指出李商隐政治抒情诗见识卓绝,清醒冷峻,但急切有余而从容不足;揭示李商隐心灵世界(心灵场)的混沌性;发现无题诗结构的无主线、无序、非矢量及诗句的可重组性;提出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的多侧面、多角度及多层次性;指出李商隐研究之成为热点标志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和对文学传统挑战的当代性。以上六论皆为王蒙先于其他学者首次提出(查阅论文索引可知)。而在李商隐研究方法论上,王蒙给予学界许多有益的启示:他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并举,感悟与理性的和谐,传统与当代的相融,语言与意蕴的直通;文字的解读,美学的审视,心灵的曲探,环环相扣,层层剥离;摒弃学院式的繁琐考据又不离文献,引进新方法论又自出机杼;纵谈阔论,意趣横生,使人有会心如悟之妙。
⑴&&&&&&& 王蒙:《双飞翼·双飞翼小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目录后一页。
⑵&&&&&& 《双飞翼》之外,王蒙又有《心有灵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⑶&&&&&&& 张戒《岁寒堂诗话》:“唐李义山、本朝黄鲁直乃邪思之尤者。”王士祯《居易录》:“尝戏论唐人诗……韩愈英雄语,李贺才鬼语,卢仝巫觋语,李商隐、韩偓儿女语。”吴旦生《历代诗话》:“《无题》诗自唐李商隐而后,作者代有其人,然不伤于诞,则伤于淫。且词诲旨幽,使人读之茫不知其意味所在。余以伤淫者,乃其本质使然。”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李商隐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8、347、348页。
⑷&&&&&&& 王蒙:《心有灵犀· 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一些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238页。
⑸⒀&&&&& 王蒙:《双飞翼·一篇锦瑟解人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本,第3-14页
⑹&&&&&&&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⑺&&&&&&&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总绪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卷第3页。
⑻⑽&&&&& 王蒙:《心有灵犀·李商隐的挑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⑼&&&&&&& 同上,第172页。
⑾&&&&&&& 同上,第173-178页。
⑿&&&&&&& 黄世中:《李商隐&锦瑟&笺释述评及悼亡说新笺》,中华书局《文史》第30辑,1998年版,第195-212页。收入《中国古典诗词考证与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104页。
⒁&&&&&&& 王蒙:《心有灵犀·雨在义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186页。
⒂⒃⒄⒆& 王蒙:《心有灵犀·混沌的心灵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216,221页。
⒅&&&&&&& 王蒙:《心有灵犀·重组的诱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页。
&&&&&&&&&&& *本文刊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评论 ( 个评论)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热门日志导读
瓯网客服1号
瓯网客服2号
论坛专用客服价格(元)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初版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二次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小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36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其它
开本:32开
装订:其它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其它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读书文丛双飞翼到页您要找的页面不存在或者已经转移
  孔夫子旧书网是一个为书友们搭建的旧书交易平台, 这里汇集全国各地的上万家书店,展示多达5000万种古旧书。您可以在这里买书、卖书、交流旧书知识。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您要找的图书:
您也可以浏览以下栏目查找您想要的图书:谁有王蒙的《双飞翼》?_百度知道
谁有王蒙的《双飞翼》?
我有更好的答案
vip是图文,文件发送中……若不在收件箱请查看垃圾箱
查收后记得及时采纳答案
(*^__^*) 下载不了带着问题地址百度Hi联系我 请到~百@度~搜@索~下
其他类似问题
双飞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剧双飞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