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国浪费的食物有多少,可供多少广东贫困山区区的人来食用

900名同学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200人食用,估算,该校18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_百度知道
900名同学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200人食用,估算,该校18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错的刚刚好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食物浪费超乎想象:一年倒掉两亿人口粮
  今天是“世界消除贫困日”。贫困这样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是有不同的标准的,比如说在我们国家就是6.3元过一天。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我们不妨看一下,根据这个新的贫困标准,是中国农民年收入2300元钱,然后除以365天得出来的每天是6.3元,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那6.3元这样一个标准可能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几乎是不能生存一天的,或者说勉强过下来的话,也会觉得很憋屈。比如说我们在网上,根据网上的调查就可以看到,有很多人觉得是勉强度日,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觉得是会严重超支。但是,6.3元一天这样的标准,对于1点多亿人,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能够达到这样6.3元一天的标准,对他们来说就已经实属不易。有一些生活在城市的人,选择去体验一下6.3元生活一天,体验归体验,体验之后,我们又能做一些什么呢,今天我们的节目就一起来关注。
  解说:什么是贫困,在中国、在世界,还有多少人每天就挣扎在这样的状态中,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起的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体验一下那些贫困者的生活,用6.3元过一天。
  市民A:只能上顿吃馒头,买包榨菜就着吃。
  市民B:不可以。
  记者:为什么呢?
  市民B:因为现在物价上涨。
  解说:在北京,用6.3元过一天却不容易,而有的人,真就这样体验了一回。
  刘剑涛 “6.3元过一天”活动体验者:可能很多人都一看这个题目就肯定是不可能,6.3元生活一天肯定是不可能,有的人就说,这简直就是开玩笑的。
  解说:刘剑涛,商贸公司经理,是一家媒体从百名报名者中挑选出来的体验者,他的体验涉及到方方面面。昨天一早,刘剑涛先在路边花一元钱喝了碗小米粥,平日里开车上班,昨天也改成了公交,上下班费用总共需8毛钱,这意味着他还能剩4块5毛钱解决这一天。
  中午,刘剑涛婉拒了朋友共进午餐的邀请,选择在员工食堂吃饭。钱,只能选三个韭菜馅包子,两碗汤,共记花费3块6毛钱。
  刘剑涛:吃还是能有些吃饱的,因为昨天一天的活动量也不是太大,交通就是太堵了,你猛地去挤公交和站什么,可能是会挺累的。
  解说:下午下班,回到家里的刘剑涛把剩下的一些水果及坚果当成了晚餐,经过一天的体验,他共计花费5.4元。
  刘剑涛:我觉得它的意义能够去唤起,比如说超出这一水平的人,能够关注生活在低水平的这些人的这样一个意识,能够去从自己做起,能够该节约的节约一下,该低碳的低碳一下,能够去环保的环保一下,这个能够去给大家一点点这样的一些启示或参考。
  解说:而除了刘剑涛,面对有限的6.3元钱,推掉饭局赶快买便宜菜,怎么没有5毛钱的火腿肠,成了其他体验者不得不精打细算的考虑。今天,我们也看到了一项“6.3元过一天你可以吗”的网络调查,近2万网友参与,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可以勉强度日,三分之一表示严重超支。在中国,以每天6.3元为界限,我们还有1亿多人口就生活在这个水平线以下。
】【】【】央视:中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 够2亿人吃1年_国内财经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央视:中国每年浪费粮食800万吨 够2亿人吃1年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以下为《新闻1+1》日完成台本
  ――奢侈的垃圾!
  节目导视:
  北京,每天产生1.8万吨生活垃圾,浪费惊人。
  声音来源:
  北京市西城环卫裕远达清洁服务中心员工 冯世波:
  这大馒头,这当垃圾扔,都没怎么动过,多可惜呀。
  解说:
  一个仍处在发展中的大国,奢华浪费之风却开始蔓延,学者警告仅餐饮业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冯世波:
  甭管干什么,甭管富与穷,咱们都应该去珍惜,珍惜所拥有的。
  解说: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食物浪费,面对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准备如何破解?《新闻1+1》今日关注――食物浪费一个严重的警告。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昨天我们的节目名字叫“奢侈的废园”,说的是如果我们有一些地方领导的决策不够科学的话,可能就让成千上万的投入打水漂了,整个一个漂亮的园子晾在那儿了,真是一个浪费。今天我们节目的标题还有“奢侈”两个字,不过叫“奢侈的垃圾”。这又要说什么呢,我先跟您说一个数吧,咱们每年在拥有一定规模的餐饮里头消费的餐饮,最后倒掉就能够最少养活两亿人,您一定觉得自己听错了,这是事实,我们在餐饮业里倒掉的那些东西就能养活最少2亿人,咱们真富到了那个地步吗?如果昨天的节目是在敲打有些不够科学决策的领导,今天非常有可能你、我都在其中,不信往下看吧。
  解说:
  没有吃过的面包、三明治、快餐,整块的鱼、肉、还有成袋的大米,在北京每天产生的1.8万吨生活垃圾里,有不少就是这些好端端的食物。
  北京市西城环卫工人 冯世波:
  面包、三明治、这是鱼和肝吧,猪舌头,这是鸭翅,你看,大整条鱼全是,炸完了的这是,都是好东西,这不是都是吗,这不是糟践吗,是不是?大米,这还半袋呢,多好啊,长粒香米还是,你看见没有,这得有十斤,看,哎呦。
  解说:
  北京市西城区环卫工人冯世波负责清理社区、街道、胡同里的30多个垃圾收集点,其中主要是居民的生活餐厨垃圾。他干这份工作已经五六年了,每当看到这些完好的食物被当成垃圾扔掉,冯世波的心理都不好受。
  冯世波:
  你看这馒头、肉,看见没有,这大馒头,这当垃圾扔,让人感到特别那什么(难受)。
  解说:
  相对于这些日常的浪费,冯师傅还告诉我们,更严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
  冯世波:
  鹿茸片、那小人参,那都能扔出来,人参多贵啊,能不揪心吗。
  解说:
  在老冯所在的清洁服务中心,像这样的车共有八辆,负责北京西城区198个居民社区的垃圾收运。另外还有九台收集车,负责清运196个社会餐厅的餐厨垃圾。近年来,让这些环卫工人感受强烈的是,不仅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浪费惊人。
  北京市西城环卫工人 邢芫:
  剩菜剩饭吧,都没怎么动过,多可惜。这有时候看着确实挺心疼的,没怎么吃,我估计就是整盘整盘倒进去了。现在老百姓生活也好点了,可能吃的方面都好。
  解说。
  工资不高,生活节俭,大家每天在单位吃大锅饭,每人每天交两块钱饭钱,虽然伙食单一,味道也一般,但大伙却从不浪费,不剩饭。不难想象,当环卫工人们面对这些奢侈垃圾时,他们的心情。
  环卫工人:
  没剩过饭。
  环卫工人1:
  剩全剩在锅里头,晚上接着吃。
  北京市西城环卫工人 马玉涛:
  现在跟十年前比都不一样,是不是,以前没有这么多东西,没有这么多物质,你想扔,扔什么,确实没得扔。
  解说:
  在北京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就有30座,平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1.8万吨,载重2.5吨的卡车能排满北京三环路整整一圈。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总工程师 王维平:
  这是一个大型填埋场,整个海淀区的垃圾都运到这儿来处理,你看那边那土堆,那都填的垃圾,这个厂子也用不了几年了,马上就要封厂了,填满了。
  解说:
  生活越来越好,浪费就开始蔓延,这成堆的垃圾在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真实。
  冯世波:
  比如上饭馆浪费,就是一面子,铺张浪费,点点点,吃吃吃,那可不,点多了吃不了,面子的事,没怎么动就不要了,谁也不打包走,谁也不拿走,那就是垃圾了。我觉得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我来说就是我很知足,甭管干什么,甭管富与穷,咱都应该去珍惜,珍惜所拥有的。
  白岩松:
  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在罪名当中有贪污犯,还真没有浪费犯,但是真应该有。我觉得潜在的我们都是犯罪嫌疑人。从另外的角度说,看完这个片子真不觉得中国的GDP是世界第二,我觉得早就是世界第一了,要不没法这么去造。是不是该提醒一下我们自己有些事是要改变了,接下来我们听一位专家的说法吧,这可是真正的一位专家,他长期就在第一线,就是刚才短片里头我们已经认识了的环卫工人冯师傅,冯师傅您好。
  冯世波:
  您好。
  白岩松:
  您看您做这个行业已经五六年了,是这五六年您刚一开始做一直就是这样,还是这几年愈发严重了?
  冯世波:
  这几年愈发严重的。
  白岩松:
  你看,一开始的时候,您看到这种景象的只有特心疼,我不知道天天都能见到这样的状况,您的心情还是那么难受吗?还是慢慢瓶了,习惯了?
  冯世波:
  现在就是习惯了。
  白岩松:
  但还是经常会有揪心的时候。
  冯世波:
  对,揪心的肯定多,扔的就是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看得多了。
  白岩松:
  经常让你感觉触目惊心的还会有什么,除了刚才您说过的一些东西之外。
  冯世波:
  有米饭、馒头、画卷、包子,什么得有。
  白岩松:
  而且经常是整个的。
  冯世波:
  白岩松:
  包括那菜,好像好多也是没怎么吃就倒了。
  冯世波:
  菜可不就是,现在有的餐厅,有的那个什么全是这样,全是就跟那个好好的全给倒了。
  白岩松:
  没怎么动过呢。
  冯世波:
  对对。
  白岩松:
  冯师傅,特想问您一句,我估计您跟同事经常也会去聊,你们在想希望怎么样?解决之道是什么?
  冯世波:
  希望大家都应该节制一下应该是好的。
  白岩松:
  咱今天节目也算一个开始,谢谢您冯师傅。
  冯世波:
  没关系。
  白岩松:
  谢谢,您辛苦了。
  冯世波:
  没关系。
  白岩松:
  其实除了刚才冯师傅给我们带来的,关于餐饮业里的一种浪费的情况之外,咱们到学校的食堂里,您会觉得大学生了,那应该素质非常非常高了,这玩意不一定成正比。我们看一个数据,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武维华说的,根据对北京数个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各位正在给自己的孩子掏大学费用的家长,一定要请注意了这个数据。如果按照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每年大学生们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又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地方。刚才说的是北京,要不咱接下来再去外地看看。
  解说:
  餐厅、食堂还有富裕的家庭,食物的浪费正在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月初在青岛,记者就在一些自助餐厅发现,有些顾客浪费的食物竟然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的一顿正餐。
  画面解说:
  记者在餐厅里转了转,发现不少食客走后的餐桌上放着许多动也没动过的鱼、肉串和蔬菜等食物,对此服务员表示很无奈。
  餐厅服务员:
  这样就属于挺浪费的,因为我们这边是自助式的,也有少量的顾客吃不了,就这样比较浪费。
  解说:
  自助菜品越来越丰富和精美,不管胃口好坏,顾客们取餐时的盘子永远会堆得满满地。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变吗?
  某西餐厅前厅经理:
  肉类的食品,像牛肉、猪肉这些食品浪费得多一些,因为可能这些食品,可能看着胃口挺好,真正吃下去不是太多,浪费的还是比较多,大约是六七个人能浪费一个人的量。
  解说:
  在浙江宁波新象路(音)上的美食一条街,正值午餐时间,记者拍到了同样的画面。
  记者:
  师傅,饭吃好了,这菜是不是还有很多,让他打包好了,不要了,菜没有吃完呢。
  服务人员:
  是的。
  餐厅服务员:
  那些大客户来吃饭都不怎么打包,有的菜他们几乎都没动,他们也没说要打包,就放在那里。
  解说:
  仅仅在这一条美食街,像这样的浪费每天都在发生。而宁波电视台播发的一组数据则让我们更为担忧。
  画面提示:
  主持人:
  去年我们宁波的餐饮消费总额是137亿元,以餐桌上的浪费平均值7%―8%来计算,一年就要浪费10亿元左右,而且饭店的规模和浪费的数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小饭店小浪费,大酒店大浪费。
  解说:
  与那些浪费的场面相比,发生在今年2月份的一条新闻则显得有些刺眼,47岁的李红在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当了四年洗碗工,去年11月,因为她留下了客人吃剩的一些食物,想给正在读大学的儿子补养身体,被发现后李红被酒店开除。
  李红律师:
  根据员工的手册里面有一项,不得盗取公司的财物。
  解说:
  原本以为把吃不完的剩菜带回家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李红,丢掉了自己的工作,而此前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过去四年她常为倒掉食物而心疼,“东西还好好的,就叫我端去倒掉扔了,作孽啊!我留下来想带给孩子尝尝鲜,怎么就成了盗窃?”有人食不果腹,有人暴殄天物,去年2月22号的《人民日报》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而在今年两会,人大代表陈代富曾说,各类餐厅的宴席上,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私家宴请,宴席散时总是吃的少剩的多,公务接待剩下的就尤其多,为此陈代富建议,国家急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制止和防范浪费行为,使浪费现象无处可存。
  白岩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杜甫写当时的唐朝的,对,写的就是当时的唐朝跟现在没什么关系。不过有一点,我们现在一定比唐朝的时候更凶猛,那就是我们倒掉的食物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来说,都一定比唐朝要多得多得多。因为我们现在人口多了,物质也极大的丰富了,看样富裕之后也有一些后遗症必须抓紧要治,要不问题就越来越大。一个调查,社会上哪方面的浪费比较严重,排在第一位的公款吃喝92.6%,公车滥用等等,粮食才排到第六,我们再看对当前浪费现象普遍的原因,是炫耀消费成风占79.4%,对浪费的道德批判太弱了59.6%,是现在吃不了兜着走,甚至被人瞧不起,觉得我就扔了反而显得特阔气。我们究竟怎么了,中国人以前不应该是这样吧。接下来我们还是把视线回到北京,北京的这个片子这两天给我们触动特别大,拍摄它记者是王小节,来听听她的看法。小节你好。
  王小节:
  你好岩松。
  白岩松:
  其实我知道,你最初做这个选题的时候,不是要做垃圾当中的食品浪费,你是要做它减量的,是什么事情触动了你最后把方向转到了这个方面了?
  王小节:
  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原来在垃圾中有这么多被浪费掉的食品,起因我们是策划一个缓解垃圾围城的走基层的系列报道,我们就约了北京市政市容委的相关负责人座谈,当时大家在咖啡厅吃一个简餐,我印象特别深,是因为市政市容委的相关领导就说,今天一定得吃多少点多少,剩的菜必须得吃完,因为他们多年从事垃圾治理工作,养成的习惯就是不能剩饭。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每天浪费掉的饭菜竟然会产生多大的垃圾量,而且这些餐厨垃圾又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财力去处理,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有多大,是无法弥补的。那顿饭我感触非常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吃的非常干净,我觉得每个人其实都是垃圾的生产者,也必须对垃圾的处理负责任,所以由此引发了我一定得跟着一个环卫工人,去看看到底浪费有多严重,结果我发现在拍摄垃圾时,我们发现了根本不应该成为垃圾的东西,而且触目惊心,而这种现象又跟我们每个人消费习惯间紧密相连,所以必须把它呈现在屏幕上,来触动更多的人。
  白岩松:
  小节在采访过程中,自己也会去想,也会跟别人去聊天,不一定现在有清晰的答案,但我问你,你有没有去感觉,究竟这样的浪费更多的人是谁在为它买单呢?
  王小节:
  怎么说呢,因为跟这个环卫工人老冯一路上收垃圾的地方有餐厅、学校、有社区,我们发现其实社区是非常大的,像我们刚才拍到的很多画面,整条的炸鱼、三明治、打包回来的面不吃的,都是从社区垃圾桶里翻出来的。那么而且不光是高档社区,即使是一些很普通的社区都是这样子,所以我也在想,中国人是怎么了,现在是真的这么有钱吗?还有一点让我非常痛心的就是学校的食堂,我觉得好的习惯勤俭节约,应该是从学生做起的,但是小学、中学的食堂竟是那么大量的浪费,因为老冯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可能刚才连线的时候他说不了几句话,但他跟我们说,真的,他觉得特别痛心,因为现在孩子都是一个孩子,家里条件都很好,可能食堂买了饭吃的不可口,吃一口就全部倒掉,所以这是很大的一个量,这个问题绝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白岩松:
  没错,谢谢小节,我觉得一年之后你可以沿着这个线路再拍拍,看究竟是更严重了,还是维持不变,还是的确人们开始有点自律了,真希望一年后带来的片子能够带点希望、带点温暖。
  王小节:
  我也希望是。
  白岩松:
  好谢谢小节。
  王小节:
  好的。
  白岩松:
  其实刚才小节的回答有一点也是出乎我的预料,就是谁在买单呢,我们直觉可能马上就是公款消费,而且我也相信公款消费当中浪量是极大的,这个不用去说,我们到餐馆里一看能够感觉得到,但是没想到在学校的食堂,在社区里头浪费同样严重,我们在指责别人,我们在一门心思说都是公款消费闹的时候,原来我们也参与其中,原来咱们也都是犯罪嫌疑人,我们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这话说的还真没错,来接下来看看外国吧。
  声音来源 日中国之声:
  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者部分仍可食用的食品的价值高达2160万欧元,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年扔掉235欧元,也就是将近2000元人民币。
  食物浪费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德国每年被当做垃圾处理掉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在英国这两个年轻人几乎每天都会像这样,在垃圾箱里捡食物,他们从不在超市里买,因为在英国垃圾箱里的食品也很丰富。
  市民:
  各种各样的蔬菜,看起来都很新鲜。
  市民1:
  英国和西班牙,还有爱尔兰的蘑菇,印度的葡萄。
  解说:
  当垃圾箱人已经在英国、德国等国,成为青年中的一种时尚,他们在垃圾箱里捡吃的,并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社会上的浪费现象表示抗议。据统计在英国每天有700万片面包,440万个苹果、160万根香蕉、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55万只鸡、30万包土豆片和44万份熟食被人们丢弃,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食品还没有变质,甚至还没有动过就被扔掉了。
  据调查英国人每年浪费的食品价值超过100亿英镑,每天浪费的食品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要多花420英镑,浪费食物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而且处理食品垃圾所释放出的甲烷气体会产生温室效应,也破坏了环境。为了鼓励和帮助居民减少浪费,英国政府开通了专门的网站,介绍各种便民的小窍门,比如把临近保质期的食物放进冰箱冷冻室可以延长保质期,合理利用量杯,避免烹饪过量等。另外,在食品包装上大包装改小包装,避免出现在货架上陈列时间至某日,而统一标记为此日前食用这样的做法也在英国被推行。除了个人浪费,英国超市每年也都会产生大量的食品浪费,浪费额高达人民币260亿元,那么英国超市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浪费问题呢,对于一些卖向不佳或者即将过期的食品,英国一家大型超市的办法就是送给慈善机构。
  慈善机构工作人员:
  我们每年可以收集3000吨食物,其中不到1%还能食用,看这些数据我想人们都得承认,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多。
  解说:
  对于快要过期,或者少人问津的食品,这家超市还通过再加工做成熟食再销售。
  超市工作人员:
  超市应该训练得力厨师来对付浪费,这也许费时、费力、费财,不过,他们应该这么做。
  解说:
  买一赠一是超市常见的促销策略,不过买得多也可能会造成浪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一些超市的促销战略,从买一赠一改为买一稍后再赠一,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在食品吃完后,再凭证到超市领取赠品。对于那些已经过期不能食用的食品,常规的处理方法都是垃圾掩埋,不过一些超市和相关机构达成协议,定期输送废弃食品用以发电或者用于其它的能源生产等等。
  白岩松:
  这个段落首先听一下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十年砍柴写的一段话。从对食物的珍惜程度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现在许多人包括一些有钱者、有权者浪费粮食严重,在我看来他们的文明程度不如一个连桌上饭粒都要捡着吃下的老农。我同意他的看法,接下来我们关心怎么办?听听一位研究浪费的专家,他的对策。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晓群:
  一方面浪费奢侈,一方便还有很多地方吃不饱,或者吃的营养不良,这个情况也说明了不平衡的问题,食品浪费就是一种资源浪费,同时浪费的粮食和食品也污染了环境,对这种粮食浪费现象,我认为应该过立法来解决,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因为有些事情不容易办到的,这个应该是把勤俭、节约粮食方面这个传统做起来。我想这个事情咱们从家庭做起、从单位做起、从一个社区和城市做起,这件事情应是能够逐渐解决的。
  白岩松:
  好多人可能会觉得,今天我们这个选题跟我们以往节目的一些选题比较起来不大,很小,甚至非常小,但是我觉得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大的选题。
  (来源:央视网)
&&|&&&&|&&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中国人每年浪费多少口粮?_百度知道
中国人每年浪费多少口粮?
什么都有。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小三类城市。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相当于2.3亿人一年所需.6亿人一年的所需,心里确实不好受,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中,还有成包的麦面等等。
2012年,相当于1,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3亿人一年所需  “没有吃过的馒头,保守推算、整条的鱼、密封完好的肉制品,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每天看到那么多食物被当成垃圾扔掉。”张顺芳(化名)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相当于2,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与此同时,浪费粮食现象依然触目惊心,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  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保守推算、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谁会挨家挨户统计每家你一顿会扔多少粮食啊,说。那不是找骂嘛。 倒是有个讽刺性的说法: 每年仅仅官员喝掉的白酒,就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的水量没人统计过,也无法统计
中央电视台广告都啦!1000亿斤粮食价值2000亿足够2亿人食用。
2012年浪费的粮食,可供2亿人一年的粮食。谢谢
1000亿斤粮食价值2000亿足够2亿人食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中国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贫困山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