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染香裙小说作品集,全部都要,各位好心大大施舍有声下吧 免费下载mp3

[转载]通辽净妙寺&衍文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赞》
刚刚我们念过的是赞叹大势至菩萨。今天我们能够在净妙寺成就这一次佛七,可以说是我们诸位宿世因缘成熟,老和尚慈悲我们,昌永法师成就我们。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归于三藏中,经律论三藏所诠释无非戒定慧,再浓缩就是因果。因缘果报,那么此时法会要仰凭因缘成熟,诸善知识成就。所以,我希望诸位也不会白来一回。一切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主要是他了解因果。那么凡夫所畏惧的是果,菩萨所畏惧的是因,菩萨真正发菩提心,起心动念都不能有恶的思想。那么我们在座的诸位有因缘在堂内一定要收摄身心不要一味地放纵。菩萨则不然,真正发菩提心的就是菩萨。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平常生活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护持自己的戒行。思想都纯净哪里还是造恶业。那么有没有发菩提心的菩萨还遭受恶果,有,但这是他过去生造作的恶因。我们会看到有些菩萨修行护持三宝可是生活家庭不见得幸福如意,当逆境向你走来,你要坦然处之,不怨天尤人,安然承受,不以怨心。这样你就明因识果。
中国古代有一位法师叫安世高,他第一世修行为安息国太子,大修行人都能自己选择投胎。这位太子慢慢长大就舍离五欲六尘出家修行,因为宿世修行就很快证得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欠人一条命债,这个人到中国洛阳投胎。他明白要还债,就到洛阳在旷野当中,人家讲,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宿世业债是了不得的。从来没见过,一见到他你就烦恼。所以诸位我们都在承受因缘果报业力牵引。这个人,拿刀就把这个修行人给杀了。所以宿世的果报要还。那太子是修行人,马上神识就回到安息国马上回安息当了太子,当了修行人,证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债还没了干净,所以又到中国,请前世杀他的人做证明,和这个人走在街上,前边有一位樵夫,扁担一歪,斧头就砍到出家人的身上。那杀了人要抓到官府,那前一世杀他的人有良心就讲了前因后果,官家一听证人的话就把樵夫放了。那僧人的灵魂就又回到安息国当了太子出家修行成了著名的安世高法师。古圣先贤都能明因知果,逆来顺受。那现在人,头顶皆有三丈八尺无明烈火,心中早藏七寸九分尖酸刻薄。说的话都是伤人,做的事都是利己。无明火一起烧了你的功德林。
诸位一定要搞清楚,现在每一个人承受的悲乐都是前世因今生果,千万不要在境界上妄生憎爱。如如不动。
所以诸位接下来一定要把心放在道上,那么楞严经我们现在学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节选于楞严经第五卷,这一段只有244个字,楞严经讲由凡夫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理事因果都详细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有很大利益。因为我们这一次讲圆通章,这是前言。给大家做一个交代。那么接下来几天要做三件事,第一要看好你的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认识到好坏分别是邪正。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都能知道,法师所讲的法,里边所包含的义理奥趣都能明了,要听。好肚皮,就像弥勒菩萨一切好好坏坏是是非非装到里边,随缘应机可以度无量众生。我有一布袋,虚空无障碍,展开遍十方,收来观自在。
那么平时诸位出言须出于经典,我们所说的要有出处。刚才我们念了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你要劝别人来。百千万劫难遭遇。法华经上讲,若人散乱心,一入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人生在世几度春秋,无常迅速忽然而已。在这当中有钱的人,在做着贪酒贪色贪财,没钱的人劳碌奔波,各忙其道。有钱没钱的人都身心憔悴。那反过来返闻闻自性,我们是不是都在做着古代沉痛的事情:卖身为奴。房奴,车奴,给子女孙子当奴隶,到老了还落下三个字,老奴才。你想一想可怜不,残忍不,痛苦不,悲哀不。我滴天哪~
所以诸位,痛如刀割。人做人一身学佛一回都不知道解脱。老和尚千里迢迢来这里传道,所以诸位打起精神提起正念。我们都会读心经,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诸位借着我们宿世善根成熟,因缘果报际遇才有这一次打佛七的因缘。所有有五件事要做,一,正是用功办道时,二,正是了脱生死时;三,正是离苦得乐时;四,正是破迷开悟时;五,正是立地成佛时。所以赶快了用功办道。不要把这几天要做的事情当成儿戏,你要为了道而来你就能成功,如果为了凑热闹,那就错过机会了。
我们现在讲的是净土法门,净土从古到今著述很多,大势至菩萨叫我么念佛法门,即身成就二十五圆通。文简而义丰,初机之人不能领会,所以很多人不能据此而修。直到我们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特别注重此经,乃至亲笔书写了许多遍。所以诸位在写经要端身正意。
我们看经题《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表法身无量无边不见影踪,大势至翻译成中国话,简单就是得大势,大精进。此菩萨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令有缘众生永离三途得无上利。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大势至与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肋侍,为西方三圣。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以念佛心如无生忍。大势至菩萨仗乘念佛法门摄受苦难众生。悲华经记载,大势至菩萨为西方极乐世界第二候补佛,佛名善住珍宝山王如来。就像观世音菩萨为正法明如来。法华经有如来授记品,最后一位授记的是楼至佛,就是韦陀菩萨。楞严经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都是以音声做佛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直入耳根,因为念佛才能成佛。净土宗是在中国东晋开示,当时慧远大师组织123位知识分子在庐山莲社念佛,最后这123人往生,净土宗就由此开示,慧远大师为净土宗成立做了最好的榜样。因为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所以叫莲社,当时123人念佛为什么都能往生,这里大家要深思,我们现在念佛还有没有把握。原因有三,第一,现在信佛乃至念佛人态度不明确,将信将疑,信心不坚定,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第二,发愿不够至诚,假发愿,天天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成口号了,所以有口无心了,不真求往生。真要到往生的时候,大夫你让我再多活一天吧。第三,修行方法不得道,古人说宁可千年不误,不能修行错路。修行要修错了方法,你真的是永无出期。到处乱跑就像墙头草。所以现在很多人学佛成了口头,内里边没有学佛的种子,整天忽悠,疏散放逸,心不在道上。
公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
那你也忙,你当下就要修行,身在堂内,你不如暂时清净停止下。咱们修行人就应该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把世间上是是非非都放下。今天能够在这里听经闻法已经是最大的福报了。所以诸位一定要放下。
我们因何做凡夫,我们因何苦恼,我们因何轮回,我们因何修行成佛。不知轮回是病,不知苦恼是病。法能调病,维信能入。今天困扰诸位,你所有烦恼痛苦来源于哪里?
这段经文选自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大势至菩萨之名在因地大愿而得名。在果地利他而得名,此菩萨举身光明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大势至是本段经文启教之人,因为念佛法门而高速我们成就圆通,我们这里就奉大势至菩萨为净土宗初祖。大势至菩萨上与诸佛同于慈力保护救度一切众生,能除一切苦,下与一切有情众生感应道交,悲心恳切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再来大势至菩萨十四无畏,第三大势至菩萨四不思议,用根不用识,只用你念佛你就能成大势至,了义中了义,念佛是无上法门,当生成就,一修一切修。从性起修,非事相杂染。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是禅净双修。念佛是迅速成佛,你能够一心念佛这一个念头起来,就已经超过二乘圣贤。当年裴状元庙里出家,每天一千个和尚的水都是他挑水。和尚吃水状元挑,吃了你也难消。方丈对道,老僧一打坐,能消万担粮。
你千万要跟大势至菩萨一样有慈悲心平等心,大势至菩萨头顶一个宝瓶,就代表一看一切众生平等,平等施护。
本章讲的是大势至还有菩萨,菩萨,菩提萨埵,觉有情之义。菩萨觉与诸佛等。接下来略讲。念佛,是一个法门。众生不相信有这么微妙圆顿的法门,念佛法门同时也是佛教中。所以念佛的时候一定要念自性弥陀。&一定要真心切愿,方可走出娑婆世界苦海到极乐家乡,下面就是讲圆通。
秉持六字洪名只管念下去自然会得到好处,解行并重,我们接下来几天还要下功夫。
楞严经中观音势至是上座。在后面发言。那我们佛教往前坐的是以戒腊来分。这里你要思考为什么上座菩萨后发言。第一,大势至菩萨知佛密义,让我们最后汇报,因为末世众生耳根最优。我们听到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圣号,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第二知此方众生耳根最利。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第三,若对多闻阿难,一切惯用耳根,我们众生也靠耳朵来听,在这里告诉我们此方众生要想证得楞严大定,固然耳根为最,但是还要靠念佛的方法。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与其同伦,能够志同道合的是同伦。人伴圣贤品自高。古人一再叫我们远小人近君子,怕你没有那么大的抵抗力。所以还是小心为上。今天诸位在一起我们就是同伦。这里五十二同伦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顶礼佛足,折服我慢。
阿弥陀佛入灭,观世音菩萨接位,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观世音菩萨上半夜入灭,大势至菩萨成佛,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大势至法王子,法王子是所有菩萨的别称。法王之子。王子出生,功超群臣。我们一入佛门永为佛子。法王子要具备四种条件。一,发广大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摄十方无量念佛人归于净土。二,发第一心,誓成无上佛道。三发长时心,历劫不厌。四,发不颠倒心。历劫度生而不着相。
所以做法王子是真的很不容易的,要有担当的精神。我们不能穿佛衣而不行佛事。
五十二菩萨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你想一想,大势至菩萨在礼佛的时候都能毕恭毕敬,而我们怎样?七种礼佛方法,第一,傲慢礼,第二唱和礼,三恭敬礼。四,内观礼,外合掌,内观想,念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五,平等礼,六,起用礼。七,实相礼。
我忆住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要达到忘我。所以诸位念佛一定要收摄住身心。
南北朝有一位宝志禅师,有一天梁武帝邀请宝志禅师看戏,看完戏,梁武帝问宝志禅师,今天戏好不好。宝志禅师说我不知道啊。梁武帝很奇怪,心里想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宝志禅师是观世音菩萨再来有他心通,说为了证明我说的话是真的,我们修行用功的人,念头一时一刻也不敢放松,咱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宝志禅师就让梁武帝从死囚狱里提出一个犯人,头顶一碗水,看戏,说如果从开始到结尾如果一滴水都没洒出来明天就放了你,如果洒出一滴就杀了你。那犯人一滴也没洒出来,看戏什么内容也不知道,因为命悬一线。所以我们是火烧眉毛了。那个囚犯都命悬一线不敢看也不敢听,那么今天在座的诸位佛也念了,小命早就一刀两断了,真的是可怜。所以诸位提起正念,把人我是非五欲六尘种种烦恼放下。
经文里,我忆住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这里我是真我,破四相。圆融无碍通达诸法就是菩萨。本经的主人公已经达到真正无碍所以称之为我。往昔是恒河沙劫。劫数时间很长,一千六百八十万一小劫,二十小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一个大劫,这里恒河沙劫指的是大劫。阿弥陀佛有十二尊名号,(1)无量光佛(2)无边光佛(3)无对光佛(4)无等光佛(5)焰网光佛,(6)清净光佛(7)欢喜光佛(8)智能光佛(9)不断光佛(10)难思光佛(11)无称光佛(12)超日月光佛。
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包揽十二种光明,无量觉,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其实大势至菩萨早已成佛,只是外现菩萨相。我们这个世间以日月为最光明。阿弥陀佛光明超越日月光明千百万倍。大势至菩萨于往昔中见十二如来。最后超日月光交给大势至菩萨最简单圆顿圆通的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得此法门,精进修行。世间暖语佛说尽,那我们为什么没有受益。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不要想我大和尚很有名气,他是把你引进佛门的师长。什么叫师,要具备三点,传道授业解惑。现在师者不好当。所以诸位在这里一定要代佛住世,宣扬正法。一天到晚不要搞鬼怪的事情,给人看事看风水。真有本事,你脚离地两寸走路。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本文大势至菩萨遇到念佛法门是真修行,所以大势至菩萨为我们做了最好模范,今天参加佛七,此身不向今生了,更向何生了此身。
现实中很多人,念佛很用功就是不能发起真心切愿,总认为我念佛好事向我,恶事向别人。心就不真,也不是真心修道念佛,就这一个小时中真心念佛的念头有几个,所以诸位怎么样,要有真的慈悲心,念佛,心越念越慈悲。要真有出离心,出离烦恼,你不要认为死亡离我很远,证明你没有紧迫感无常观。你还在慢慢的,佛教讲诸行无常。你对世间的五欲六尘享受功名利禄还没放下。你对于家人子女还没有真正放下。所以当年裴休送子出家。写了八句话。那么我们今天都在高高兴兴来学佛,都是自愿入的佛门,那么从朝到夕时时刻刻都应该种善根。以念佛功德回向四重恩三途,你的大事是成佛,不是贪着于五欲六尘的境界。我们要定位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你想一想,昨天讲了一个打了一个妄想,就送了一桶蚯蚓面。一定要树立起以上种种知见才不枉学佛。
三昧,念佛三昧。三昧翻译成中国话叫做正定正受。那么在这里也是说,显示了我们现在修行的念佛圆通是由浅入深,是最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持名念佛,一心念佛持名,坚持六字洪名不夹杂不间断不打妄想。还有观想念佛,观相念佛,实相念佛。那我们念佛很多人都是妄想纷飞。所以我们要依照大势至菩萨叫我们念佛的方法就能证得念佛圆通。不要打妄想。以后会讲到打妄想会着魔道。我们这里讲了念佛方法和念佛三昧。所以不要辜负大势至菩萨对我们后世众生的苦心。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那么在这里,把念佛而能得到三昧是果告诉我们,那么佛在这里又给我们做了比喻,说一个人专心念佛,另一个人都在念佛,结果是不同的。打妄想和不打妄想结果是不一样的。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在座的诸位一定要依靠善知识老老实实念佛,千万不要谈玄说妙。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只有提起真正的念头,修行路上才能见到阿弥陀佛,所以依止善知识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闭门造车。所以当你听到打佛七,赶快告诉你的六亲眷属,赶快听经念佛,所以诸位,你要是混日子,日子就混你。你要是心不在道上,就永远见不到曙光。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你提起来正念,佛马上相应。我们众生念佛要仗持六字洪名。佛念我们一心一意,我们念佛三心二意。佛本来具有大悲愿力,看我们众生在水深火热,真想救我们,所以佛一心一意怜悯救脱我们众生,时时刻刻想着,而我们现在由于打佛七,这个稀有难得的因缘,你的每一个念头也都要在佛号上,千万不要用你的无明烦恼障碍你今天成就的因。就不可能见到十二光如来阿弥陀佛。所以赶快把束缚你的业障烦恼解脱,千万不要作茧自缚也千万不要无事生非。我们最大的事情是解脱成佛。这一难得稀有如此宝贵的因缘在我们面前,没有理由不珍惜。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的心,千万要做到离苦得乐,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我希望诸位借此念佛因缘,安下心来,断你的烦恼疑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普就是不分别,无选择,普劝当机者发起真心,要信大势至是慈悲,大势至念佛的法门是最慈悲的,那么同时要解弥陀愿海,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如同大海,并能够生起欢喜无尽的心,趁着这个世间还有佛法赶快起修,一旦世间没有佛法,想修也修不到佛法。要通过种种因缘才能汇合到一起,古人说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诸行无常,今天是第四天,昨天是火烧眉毛,今天已经火烧菩萨头,我们出家人受戒的戒场,谁犯错都是一样,打沙弥畏比丘火烧菩萨头。
作为一位讲法的僧人,把道理一点点讲清楚,那么这次法会才是成功。咱么佛法就讲修行,彼此之间增进道业,互相之间,要请法。而不是排斥,所以诸位要信解。趁着念佛的法门还在赶快起修,所以听经闻法你一定要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还要做笔记。这念佛的法门早已超越了我们凡夫所思量的范畴。所以我劝诸位,断疑生信,绝相超宗。今天来到十方讲堂,能够听到这一部圆通章讲解,你与本道场与诸位出家师父要有缘,没有缘你见不到出家人。有一天你没有缘的时候,你想来也来不了。
我们昨天讲到,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佛想着我们有两种意义,佛具大悲故,观一切众生与我同体尚在轮回不了生死,故运大悲力度化众生。第二佛具平等心,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沟谷有高低,人心不平故。人心不能平等地对待,佛法因地念念不舍众生,何况今天成佛了,视我们一切众生为子。而我们,因为业障重,我们不想佛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众生,障重有烦恼疑惑业力,这三种障,让我们不能够解脱,让我们不知道真修行,所以这个障重就想不起来念佛。这里念佛听经大脑不知想谁去了。第二,我们众生智慧黑暗,佛想的一切都是善的,咱们想得一切都是恶的,自私自利,所以这两种原因就障了我们横超三界立地成佛。所以我们生不起信心也不愿意往生就不能往生。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众生不念佛,佛再游化世间也度不了我们。在这里,我们佛教里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典故就是阿弥陀佛化现为丰干比丘,文殊普贤化作寒山拾得。
所以我们来到一个道场千万不能轻视任何一位众生,指不定就是佛菩萨化现的。
我们一定要学佛,别佛学,佛学是当成了知识去研究,学佛是学他的行为,思想。所以诸位在这里说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可见佛菩萨真把我们当亲人,形影不离。我们众生念佛必定能见到佛,可惜我们众生不念佛,若真心念佛,那么现前当来必定会见到佛。佛不局限于身后的佛像,那是外在的三宝,还有自性三宝。我们带的佛珠,也是代表三宝。佛头代表佛,线代表法,佛珠代表僧。菩萨苦心处处示现,我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我们一定要存感恩心,念大势至菩萨。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每次看到这一段经文我都想到哪一首《游子吟》。所以这里指的母,是十方如来,十方如来是我们的母亲,那么子就是我们,如果诸位有去过东北,在我们东北,有个景区叫望儿山,这个山的名称有个很悲催的传说,当时是一片汪洋,望儿山是孤岛,岛山住着母亲儿子,母亲靠织渔网供孩子读书,儿子读书读满了一屋子,等到儿子十八岁的时候就学业有成,就要到京城赶考,临行跟母亲拜别,第一拜不忘十八年来母亲养育之恩,第二不忘母亲含辛茹苦教我做学问,第三母亲嘱托将来有成好帮助打鱼的父老乡亲。儿子就走了,儿子走后,母亲望海年年盼子归,年年不见子归来。那么到后来,时间迁移,心成石头,人也就变成石头。那子去哪里,有两种传说,第一孩子被淹死,第二孩子落海被郑成功救起来带到台湾,所以台湾有一个望母崖。
我们最大的母亲佛念我们的心比钢铁还坚硬,而我们做儿子不念佛的心却残酷无情。若我们一心念佛,我们就是孝子。所以诸位你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孝顺,你一定要孝顺你的公婆。那么在这里十方如来,都给我们化现出慈母的样子,而我们与母本是一体,能否生起一颗儿子想念母亲的心。母亲想你的心十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你想母亲的心有没有三分?十方如来都现出最伟大的母爱精神,我们顽迷的众生不知道回家。如果儿子不听从母亲的教诲,母亲也不会舍下儿子,即使自己的儿子是忘恩负义无德的人,她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十方如来,十方诸佛亦如此,佛念我们众生的心是没有尽头的,比海还深,生生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无论我们到哪一道去都不舍弃,虎毒不食子。所以诸位,诸佛菩萨的大慈悲心就是母亲,而苦难众生忘恩负义的心就是我们。母亲一心一意念着儿子,就像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念着我们娑婆世界苦难众生就是如此。讲堂内你所见到的都是佛像,垂下右手。所以诸位我们今天能够学佛真的是最好的一桩事情。二人一专为忆就比喻阿弥陀佛,而我们众生却不能念佛,不愿意回归到佛的怀抱中,所以如游子到外面宁可要饭流浪也不愿意回家。这里所说的十方如来有两种含义,一指的是阿弥陀佛一佛十方三世,十方三世皆有阿弥陀佛的影子化身法身应身。第二通指十方三世一切佛,虽然名号不一样,但是慈悲愿力却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们最肮脏的灵魂洗净,洗出我们本来的面目。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比喻众生不念佛,一定会去三恶道受极大的苦,佛念众生单忆&没有用,只有我们念佛才能心心相映,母子同时做想,才能见面。如果不想佛,佛出现在你面前,你也如同不见。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只有母亲也想儿子,儿子也想母亲,心心相契,母慈子孝,这是一种善因。如果恶因就是母慈子逆。只有我们心中常想佛,心里有了佛的影子,有了母爱的伟大。我们才不会继续在六道继续轮回继续受苦继续孤独。
我们这个佛七已经打了第五天,前天火烧眉毛,昨天火烧菩萨头。今天做了包子,包子有三种名字。第一开悟的包子,大家念佛都开悟了,不糊涂了,有成就了,第二欢喜的包子,不同地方来的道友,今天在老和尚的鞭策下,证道了,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祥。第三还债的包子,这几天你用了多少功,有没有收获,拿个账本算账,你要交差。在世间我们每天急急忙忙,求到的都是苦,寒寒暖暖度春秋,身不由己,九孔流脓浑身冒汗。朝朝暮暮营家计,每天忙来忙去都是徒自奔走,大限来的那天还是自己走,再好再亲再放不下也得放下。昧昧昏昏白了头,颠三倒四到今天把头发都颠倒白了,糊涂一生,一生糊涂。是是非非何日了,每天你的心就住在是非烦恼中,每天六根六识都在无事生非。制造是非寻找是非。你若每天心都在道上,怎么能有是非呢?烦烦恼恼几时休你不知道断烦恼修智慧,这几天在堂内锻炼你成就,所以你时时刻刻要警惕小心,一心在道上你才能见到佛。明明白白一条路就摆在我们面前,这是一条解脱成佛的路,你怎么就不上道?完完全全定要修。诸位只有修行才能念佛,你认为还有个更好的方法等你,没有,只有老实修行你才能见到佛。咱们修行人作为道友,眼睛都往外寻找完美,那你永远也找不到完美不如当下收摄你的身心,成就你的菩提心来念佛。有三件事情你不要挑剔,从挑剔别人的眼中你走出来,从挑剔别人的心中你走出来,从挑剔别人的行为中走出来。这才是走一条真正解脱圆满的道路。我们今天在这里以最圆顿最直接最方面的念佛法门来成就我们每一位道友,那我们能念佛的心就是开始觉悟。你坐在这里接受大家这么大的加持力,大众熏修殊胜行,十地顿超无难事。你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由始觉而念到本觉。始本不二,不二法门,当仁不让。把所有的妄想都念好了,把自性当中的佛性把他念出来。
上节课给我们比喻母子相忆,佛不舍离我们每一位众生,生生世世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教我们一个妙法就只要念佛就行,可是我们就是不能去做,可见我们的根基有多么暗顿。我们末世的众生不真心来念佛,就六个字还不真心去念,所以诸位你要能以一颗念佛的心,念佛,就是观照般若来完成实相般若。所以昨天我们在上面念佛的佛号也非常好。你只要张嘴你嘴里就放毫光。人家张嘴是人家的功德,你不张嘴是你的业障。告诉你,我们都能够成佛,都一定要成佛,所以净土法门就是一个大般若的法门。我们修行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妙法。古人说,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塌遍岭头云,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你的妄想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诸位你一定要利用般若的智慧来截断你的生死烦恼。截断生死流,打破妄想海,扯破无明锁,撕裂生死网。所以你来到这里就能真正发起金刚不坏道心。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在本章,大势至菩萨乃至阿弥陀佛给我们做了种种比喻,核心就是这十六个字。佛陀所言不虚,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见佛,关键就在我们心上,没有一颗虔诚的心。第二你用一颗往外攀求的心念佛,也不是真正念佛,人在堂内,心在堂外,内心当中是真的忘记了佛的存在,如果能以这十六个字的准则,那么久久自然而然就能提起佛号,妄想自动消失。你经常这样想,你的心就和佛心在一起。心佛不二,你心要离开了佛,佛真的是没有办法度我们。
我们在座的诸位。好多事情放不下,心里没有佛的影子,就被这个给束缚了。所以诸位,阿弥陀经讲,支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阿弥陀佛即于梦中现在其前,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功夫是水滴石穿,要一点点修才能得到。说到这里有些人,还想学佛,还想吃肉喝酒,还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当年的济公说的,那么古人从来说话不说半截,这只是前两句话,有人一叶障目,掩耳盗铃。那么还有两句话,世人莫学我,学我下地狱。道济禅师是再来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这么讲,就是有些人颠倒了,做了不如法的事还要找理由来掩盖。心要颠倒即得投生地狱饿鬼畜生。人家平时用功心不颠倒到极乐世界,那你不用功你会上哪里去。所以在这里就是提醒诸位你不要颠倒了,赶快提起正念来念佛。我们念佛是因,将来必定见佛。第三,你每天都念佛就能见到佛的法身,道理上明白了,事相上要去做。道理讲出来了,你自己不去实践你肯定见不到佛。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该堕哪道你还堕哪道。该进哪门还进哪门,自寻死路。所以一定要放得下你的身心,放不下你就真的很痛苦。所以去佛不远不加方便,自得心开,你既然道理上明白了,你就提起正念一心一意念佛,必然能上品上生。佛不会欺骗我们的,你就相信,那么我们念佛的心,和佛念我们的心,自他不二。这样才能究竟成佛。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日香光庄严。
念佛的法就是无上妙香,念佛的人,念佛就是庄严极乐净土。我们凡夫心性与佛的法香结为一体,念佛断我们无量劫生死烦恼,让我们一生成佛,佛就是香,念佛即是染佛香。近佛所染的香会越来越香。念佛的人,身心都在长时间染佛香。上根,染佛心香,中根染佛身香,下根染佛名香。上中下皆得成就。智慧光明显现,不生不灭,今天我们在这里念佛,香光庄严。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大势至菩萨没有成佛以前,在于因地,我们也是一样,你能来这里,你与这个道场师父都得有缘分,没有缘分你好事记不住,坏事全记牢就是这样颠倒。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修行以念佛心,来成佛因。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此界,就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叫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净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摄受众生。大势至念佛法门是方法,所摄的就是当下的念佛人,我们每一个人照着圆通的念佛法门修行,肯定就会成就。念佛具信愿行。那有些人,麻木了,嘴念心没念,你要比什么,你对经教了解的层次你的深浅,念佛的过程你少打了几个妄想。你信,念佛的法门,你才能念,不信,念了也枉念。念佛是因,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果。念念不倦。光嘴上信愿行,怎么信怎么发愿实践都不了解,那很可怜。闻说念佛法门心不宜二,其他再好的法门也不修了,就一个念佛法门。信之后要去解了解,才能愿意,明白发愿,才能精进去行。所以念佛,不要小瞧念佛,完全具足了闻思修三慧。所以念佛是时时刻刻需要人考验你的。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这里佛问诸弟子,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这里要证圆通,要都摄六根,转六贼为六大将军助你成道。所以就不会被外在境界污染。所以诸位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降伏六根,得三摩地。梵语三摩地,在这里叫等持。就像大势至菩萨头顶宝瓶,代表,我们修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绝不输给其他法门。法无高下,应机为上。我们末世众生的根基更适合修行念佛的方法。大势至菩萨头顶宝瓶,意为持一切法平等,第二,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你只有修行念佛法门才能跟大势至平起平坐。所以往往你看造佛像有说法的,像大雄宝殿,阿难合掌,迦叶抱掌。迦叶为什么抱拳,因为,迦叶尊者的修行,外现罗汉相,内已经成佛的果位,身上已经有了无量光,他的光和佛光等持,那迦叶就要抱拳把身光含摄在手里。
所以诸位,咱们每一个修行的人,我们既然在这个时期与念佛法门有着特殊因缘,那你不要舍近求远。所以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释迦牟尼佛问大势至法王子,大势至菩萨,我无选择。所以你要净念相继,诸位你坐在这里,师父我平时挺精神,我一上去我就打瞌睡流眼泪,那是杂念相继,这里说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而且我们末法众生,耳根是最利的。紧接着就是观世音菩萨,这两大菩萨轮番上阵,这就是在二十五圆通为什么把大势至观世音放在最后。
诸位咱们在这里念佛修行,你的心一定要与佛心相应。我们念佛为什么没有成就,四种颠倒执着,佛说观身不净,你执着自己身体是干净。观受是苦,你还觉得挺好,观心无常,处处都是变化。观法无我,你处处计较是我,其实哪有一个真我。所以诸位时时刻刻要记住自己的真心。在这快要结束的日子,再加一把火,少还包子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觉下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