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百姓生活的古代官员出行

常熟市:深挖内涵让节庆文化活动融入百姓生活
导读:常熟市已连续多年举办江南文化节,每一届都有亮点,每一届都留余音。如何把节日办得“芝麻开花节节高”,既能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又能释放常熟文化气息,提升文化名城魅力?
  “今年的江南文化节仪式简单,文化韵味更浓,也更接地气了。我们老百姓喜爱的就是这样的节日。”10月10日晚,2014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暨沙家浜旅游节闭幕,市民刘仲义在常熟大剧院观看闭幕式演出“梦幻之夜”世界魔术大师展演间隙,与记者交谈。
  常熟市已连续多年举办江南文化节,每一届都有亮点,每一届都留余音。如何把节日办得“芝麻开花节节高”,既能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又能释放常熟文化气息,提升文化名城魅力?
  小县城借助大平台
  “这次选在常熟作为我们第五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地,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决定,这里不但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其文化底蕴更是不得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毫不吝啬自己对常熟的评价。
  今年,常熟市更加注重创新办节理念,提高办节水平,活动项目尤其凸显文化元素。其中,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可谓最璀璨的亮点。常熟这座精致小城,借助两岸汉字艺术节这个高规格平台,在办节中融入地方特色,不仅受到市民欢迎,也放大了文化效应。一大批两岸文化名流、专家学者参与到汉字艺术节中,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汉字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刘兆玄、傅申、杜忠诰、言恭达等知名学者在本市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的演讲座无虚席,两岸学者的互动有效促进了书法、篆刻等汉字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加强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与文化认同。
  其实,今年的节庆亮点并非仅限于此,其开幕式简朴不失精致,充分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设于尚湖风景区的两岸情缘灯会,在选材上注重节能减排,布景上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两岸一家亲”的美好愿望。纪念黄公望逝世660周年系列活动,让观众体味到画坛宗师经典力作的清远气韵,也激发了两岸学者对黄公望文化艺术的研究热情。
  可见,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不仅可以让不同地区的人们从中找到血脉联系,更能激发一座城市的活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但文化不是“炒冷饭”,文化需要创新,就如傅申谈到书法时所言,今人很难超越古人的成就,要想有所突破,就是要结合现代题材来创作。所以,挖掘江南文化内涵也是如此,如果年年停留在展示古代先贤成就上,就难免固步自封。厚积才能薄发,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通过营造氛围、完善制度、设置机构等多种途径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多采他山之石必有益处,我们还应“走出去”看世界,思考其他城市是如何做到古为今用、人无我有的,并将有益经验带回常熟,与民共享。
  旅游搭载文化列车
  江南文化节期间,中国长江游轮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作为节庆主体活动之一在本市举办。论坛上高手论道、启迪智慧,为常熟提升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经验。
  同时,常熟市旅游新项目的推出紧随节庆步伐。连接宝岩、剑门两景区的虞山“剑道”正式开通,为游客游览虞山开辟了全新路径。这条全长1.2公里的“剑道”蜿蜒陡峭,沿途遍布摩崖石刻,成为展示虞山文化、丰富虞山旅游内涵的一道新风景线。
  近年来,常熟市围绕“文化强市、旅游活市”发展思路,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文化与旅游联姻,成果初显。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呈现出人文内涵与生态景观有机结合、产业发展与文化繁荣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近期,本市又获评县级市首家“中国休闲城市综合标准示范市”,在文旅融合方面探索更加深入。
  推而论之,江南文化艺术节要办得更有新意,自然也离不开文旅融合的举措。本届节庆先后举办了两岸汉字艺术节、美术精品展等7项主体活动和20项配套活动,涵盖文化、旅游、艺术、商贸等多个领域,形成文旅融合、商旅融合的格局,放大了节会综合效应,有效提升了常熟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可见,文旅融合创新带来的能量是巨大的。在今后办节过程中,可继续结合本地旅游载体,深挖旅游资源,适时开辟旅游新路线、新景点,多举办专业性强、参与度高的旅游产业发展论坛、旅游产品展示等活动,让旅游搭上文化列车高速前进。
  群众亲身参与办节
  市民刘仲义之所以为今年的江南文化节点赞,不仅因为闭幕式简单但演出精彩不减,更在于今年的节庆更注重群众参与性。最好的体现在于,“我的舞台我的梦”全市文艺社团交流展演等文化惠民大礼包,让市民群众唱主角,更接地气。自此,江南文化节不再是一个只能让普通市民仰望的节庆,而是成了能够亲身参与的自己的节日。
  办江南文化节,当然要整合江南地区各类文化资源。不过,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古代文化遗存、当代名流名品,也应该包括群众文化成果。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鼓励普通百姓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节庆活动中来,重新审视并深入挖掘江南文化内涵,才能打造出高层次、高质量而又深受市民欢迎的区域文化品牌,彰显出常熟这座江南文化名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今后办节过程中,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不仅让市民参与到主体活动中来,更让市民提前“介入”办节准备工作,发动大家以投票、建议等形式选择活动内容的设置,甚至在一些评选活动中多多考虑民意的倾向。群众参与到节庆活动的方方面面,节庆被群众接纳和喜爱的程度也就更高了。(常熟日报 记者 陈燕)
来源:苏州文明网责编:姚丽濛
同地区新闻官员不学无术,品德极差,如何教化百姓?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江山开眼界
风雪炼精神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27:10&)
0字(238/14)
( 10:40:10)
41字(14/0)
( 10:32:26)
19字(12/0)
( 10:31:23)
16字(14/0)
( 10:28:33)
26字(73/2)
( 10:29:31)
14字(13/2)
( 10:32:08)
52字(14/2)
( 10:34:01)
24字(15/2)
( 10:38:12)
36字(23/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中国文明网·苏州站
文明网搜索
常熟市:深挖内涵让节庆文化活动融入百姓生活
发布时间:&&&&来源:常熟市文明办
选择文字大小&&
  “今年的江南文化节仪式简单,文化韵味更浓,也更接地气了。我们老百姓喜爱的就是这样的节日。”10月10日晚,2014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暨沙家浜旅游节闭幕,市民刘仲义在常熟大剧院观看闭幕式演出“梦幻之夜”世界魔术大师展演间隙,与记者交谈。
  常熟市已连续多年举办江南文化节,每一届都有亮点,每一届都留余音。如何把节日办得“芝麻开花节节高”,既能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又能释放常熟文化气息,提升文化名城魅力?
  小县城借助大平台
  “这次选在常熟作为我们第五届汉字艺术节的举办地,是非常有智慧的一个决定,这里不但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其文化底蕴更是不得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毫不吝啬自己对常熟的评价。
  今年,常熟市更加注重创新办节理念,提高办节水平,活动项目尤其凸显文化元素。其中,第五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可谓最璀璨的亮点。常熟这座精致小城,借助两岸汉字艺术节这个高规格平台,在办节中融入地方特色,不仅受到市民欢迎,也放大了文化效应。一大批两岸文化名流、专家学者参与到汉字艺术节中,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汉字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刘兆玄、傅申、杜忠诰、言恭达等知名学者在本市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的演讲座无虚席,两岸学者的互动有效促进了书法、篆刻等汉字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加强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与文化认同。
  其实,今年的节庆亮点并非仅限于此,其开幕式简朴不失精致,充分展示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设于尚湖风景区的两岸情缘灯会,在选材上注重节能减排,布景上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两岸一家亲”的美好愿望。纪念黄公望逝世660周年系列活动,让观众体味到画坛宗师经典力作的清远气韵,也激发了两岸学者对黄公望文化艺术的研究热情。
  可见,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不仅可以让不同地区的人们从中找到血脉联系,更能激发一座城市的活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但文化不是“炒冷饭”,文化需要创新,就如傅申谈到书法时所言,今人很难超越古人的成就,要想有所突破,就是要结合现代题材来创作。所以,挖掘江南文化内涵也是如此,如果年年停留在展示古代先贤成就上,就难免固步自封。厚积才能薄发,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通过营造氛围、完善制度、设置机构等多种途径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多采他山之石必有益处,我们还应“走出去”看世界,思考其他城市是如何做到古为今用、人无我有的,并将有益经验带回常熟,与民共享。
  旅游搭载文化列车
  江南文化节期间,中国长江游轮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作为节庆主体活动之一在本市举办。论坛上高手论道、启迪智慧,为常熟提升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经验。
  同时,常熟市旅游新项目的推出紧随节庆步伐。连接宝岩、剑门两景区的虞山“剑道”正式开通,为游客游览虞山开辟了全新路径。这条全长1.2公里的“剑道”蜿蜒陡峭,沿途遍布摩崖石刻,成为展示虞山文化、丰富虞山旅游内涵的一道新风景线。
  近年来,常熟市围绕“文化强市、旅游活市”发展思路,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文化与旅游联姻,成果初显。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呈现出人文内涵与生态景观有机结合、产业发展与文化繁荣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近期,本市又获评县级市首家“中国休闲城市综合标准示范市”,在文旅融合方面探索更加深入。
  推而论之,江南文化艺术节要办得更有新意,自然也离不开文旅融合的举措。本届节庆先后举办了两岸汉字艺术节、美术精品展等7项主体活动和20项配套活动,涵盖文化、旅游、艺术、商贸等多个领域,形成文旅融合、商旅融合的格局,放大了节会综合效应,有效提升了常熟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城市竞争力。可见,文旅融合创新带来的能量是巨大的。在今后办节过程中,可继续结合本地旅游载体,深挖旅游资源,适时开辟旅游新路线、新景点,多举办专业性强、参与度高的旅游产业发展论坛、旅游产品展示等活动,让旅游搭上文化列车高速前进。
  群众亲身参与办节
  市民刘仲义之所以为今年的江南文化节点赞,不仅因为闭幕式简单但演出精彩不减,更在于今年的节庆更注重群众参与性。最好的体现在于,“我的舞台我的梦”全市文艺社团交流展演等文化惠民大礼包,让市民群众唱主角,更接地气。自此,江南文化节不再是一个只能让普通市民仰望的节庆,而是成了能够亲身参与的自己的节日。
  办江南文化节,当然要整合江南地区各类文化资源。不过,这些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古代文化遗存、当代名流名品,也应该包括群众文化成果。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鼓励普通百姓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节庆活动中来,重新审视并深入挖掘江南文化内涵,才能打造出高层次、高质量而又深受市民欢迎的区域文化品牌,彰显出常熟这座江南文化名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今后办节过程中,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度,不仅让市民参与到主体活动中来,更让市民提前“介入”办节准备工作,发动大家以投票、建议等形式选择活动内容的设置,甚至在一些评选活动中多多考虑民意的倾向。群众参与到节庆活动的方方面面,节庆被群众接纳和喜爱的程度也就更高了。(常熟日报记者陈燕)
责任编辑:姚丽濛【】&&【】&&【】&&【】
每日一经典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摘自诸葛亮咨询电话:(0571)  报料QQ: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让宪法融入百姓生活 教育部要求开展宪法晨读
卢梭有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宪法的&宪&字,古已有之,悬法示人曰宪。但对于宪法,民众大多依然感到陌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林来梵说,很多人对宪法的认识仅仅是文本的理解&国家根本大法&,设立国家宪法日正是让宪法从文本走入生活、融入社会,成为人民手中的法宝。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宪法日的出现,宪法将更快地从文本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就像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人博教授的愿望:宪法像毕业证,它记载了学业的结果,拿在手里若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那这个民族就毕业了。
  教育部要求开展宪法晨读
  2007年一份关于公民宪法意识的调查中,当被问及与公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法律时,76%的被调查者回答为民法,3%的人选择是刑法,7%的人回答为行政法,10%的人回答是宪法。
  对于宪法,中国民众大多依然感到陌生。
  但是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教育部此前规定,中小学要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还鼓励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的测试范围。
  12月1日清晨的升旗仪式对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的学生来说多了一项特别的内容--教授&思想品德&的老师许珂明在仪式上讲授了宪法知识。&很多中学生都觉得宪法是国家层面的,离自己生活很远,&许珂明说,&其实,宪法和他们息息相关,比如,他们正在接受的初等义务教育就是宪法规定的。&
  不仅要让宪法走进歌曲、走进学校、走进生活,更重要的是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激活宪法的功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学专家廉希圣说。
  法院直接用宪法保护百姓权利
  中国宪法历经四部,用60年时间逐渐融化2000多年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如今,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
  林来梵说,设立国家宪法日与其说是制度建设,不如说是文化建设。让人民充分相信宪法、主动运用宪法,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最终社会将形成一种宪法文化。
  这些年,用宪法来捍卫自身权利的例子已经开始出现了。
  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这个以古代雷池所在地而闻名的小城,52岁的农民宋新元因为迈出了&越雷池一步&,以民告官而闻名中国。一个初中文化的农民,为了维护家乡环境不受污染而将安徽省环保厅告上法庭。他认真学习宪法。他说:&我只是在拿起宪法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作为一个尽到应尽义务的中国公民,我没有什么好怕的,更不会退缩。&
  2001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沿用宪法有关公民教育权的规定,让被盗用名字上学的普通女工齐玉苓向当地教育部门讨回公道,成为中国第一起将宪法性权利直接作为法院裁判依据的案例,被看作开创法院引用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先例。
  在宪法的阳光下体面地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表示,&宪法的实施不只是一套技术,更是一种价值和理念。通过宪法的实施,要构建一种公共生活,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宪法的实际意义,能够在宪法的阳光下获得尊严的、体面的生活。&专家表示,设立宪法日本身,就是一种宪法实施的具体体现。
  近日,各地司法部门将举办多种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比如舟山市定海区司法局在&新浪微博&上发起&参加网络普法有奖知识竞赛赢取50元话费&的活动。
  &拉近宪法和老百姓的距离,一方面要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廉希圣说,&另一方面,要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盘点:2014年,这些教育新闻抢占了头条
2014年浙江省首届亲子博览会
一张图了解浙江教育改革30年
教育即时报
考试直通车
【职能部门】
【媒体合作】
【院校合作】
联系我们 
总监:徐嫣嫣
联系电话:7
副总监:吴文建
联系电话:2
内容主管:何俊
联系电话:7
活动主管:成竞
联系电话:0
编辑:余新花
联系电话:2
记者:吴俏婧
联系电话:7
记者:刘千
联系电话:7
策划:茹亿
联系电话: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官员等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