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琪同学凭借哪部画作,获得了光辉岁月曼德拉拉奖?

曼德拉曾被列为恐怖分子 监狱绘画作品卖出天价
腾讯新闻综合
[摘要]你可能不知道的曼德拉:他曾出现在美国的恐怖分子监视名单上,曾称卡扎菲是战友;而曼德拉也从不讳言非暴力主义不是他的信仰;他是一名基督徒,还是北大名誉博士,一名身价不菲的“监狱画家”。来源:腾讯视频
曼德拉原是“官二代”1918年7月,曼德拉生于南非东开普省一个村庄里的一个显赫家庭。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然后进入
哈尔大学(Fort Hare),当时这所大学是专门为南非黑人设立的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他有一位当过酋长的父亲,在他9岁时撒手西去。而后他被托孤于当地土著王国的摄政王,接受良好的教育。曼德拉算非洲黑人高层人士的子女。靠关系当上金矿保安在许多有关曼德拉的传记里,都记载曼德拉是“非洲贵族后裔”,可实际上9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部落摄政王感恩于他父亲当年的无私辅助,把他召到身边抚养。22岁的曼德拉从部落逃婚,去了南非大城市约翰内斯堡。出逃后靠着摄政王的关系找到了一份工作:去白人的金矿上当保安。当时的黑人矿工处境非常恶劣,相比起来,保安工作既轻松,待遇也高。他记述:“矿上给我发了一身保安服、一双皮靴、一顶钢盔、一台闪光灯、一个哨子和一根圆头木棒。工作很简单:站在上面写着‘注意,当地人从这里穿过’的警示牌的矿井入口,检查每个从这里出入的人是否有通行证。”(《曼德拉:漫漫自由路》)曼德拉后来回忆这段日子,自述自己一时也自鸣得意,向别人吹嘘自己如何聪明,如何有本事从部落出逃,如何幸运地得到工头的赏识。最终被妒忌的同族人告发,被赶出了矿山。(南方网)作为基督徒的曼德拉曼德拉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属于卫理公会信徒。但曼德拉不太爱公开谈论自己的宗教信仰,他的信仰并不像他所取得的成就那样为我们所熟知。这位年轻时的“愤青”,在被囚罗本岛20多年间,精神世界经历了深刻的改变。他对敌人的仇恨减少了,对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却有更深的反思。日,曼德拉撰写的《与自己交谈》一书正式出版。在书中,曼德拉坦言:“在狱中有件事深深困扰我,我不经意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错误形象,被人当成是圣人。”曼德拉说,“我从来不是,而是一名不断努力的罪人。”中国宗教评论人士魏德东认为,曼德拉并不是那种“将信仰写在袖子上的浅薄之徒”,而是将宗教的精神升华为超越教派分别的普遍性力量。“监狱画家”作品卖出天价曼德拉曾以自己的服刑地罗本岛为素材,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南非和英国的各大拍卖行及画廊风靡一时。在27年的铁窗生涯中,曼德拉用木炭和蜡笔绘画来打发时间,渐渐形成了独特画风。他最喜欢用画笔讲述自己的铁窗故事,但并不选用“黑暗、阴沉”的颜色,而是明亮轻快的色彩,以此来表现自己乐观积极的心态。其中一幅《触摸曼德拉》以罗本岛为主题,描绘了曼德拉的牢房、监狱的瞭望塔等。他的画作还包括《教堂》、《牢房》、《非洲之手》等。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欧·温芙蕊在访问南非期间,曾以200万兰特的天价买下了曼德拉的另一套5幅画。2004年,曼德拉“斑斓”的铁窗生涯画作成为服装设计的主题,进军时装界。凭借着无双的知名度和威望,这些设计的卖价不菲,所得收入全部注入曼德拉的慈善基金。(综合环球时报、艺术国际网站)曼德拉曾被美国列为恐怖分子作为一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一个自由的国际符号,曼德拉却曾出现在美国的恐怖分子监视名单上。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定为恐怖组织。美国也将非国大列为恐怖组织。如果曼德拉等非国大成员想访问美国,他们就得接受质询,只有得到“豁免书”后才能进入美国。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以强化反恐为借口,仍不愿将曼德拉和非国大从恐怖名单上删除。美国一些议员和政府官员称美国将曼德拉列入恐怖名单是美国的“耻辱”,并一再催促国会采取行动予以纠正。直到2008年,美国参议院才通过议案,将年届90的曼德拉从美国的“恐怖分子名单”中删除。(据)曼德拉曾称卡扎菲是战友1990年代初,当曼德拉同意与南非前白人政权谈判,成功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圣雄甘地第二”的称号不胫而走,很多人误认为他是非暴力主义的信徒。对此,曼德拉委婉而又意味深长地反驳:“尼赫鲁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不同于恪守非暴力信条的甘地,尼赫鲁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曼德拉从不讳言非暴力主义不是他的信仰。他一再强调:“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种神圣不可违背的原则,而应当把它看作一种根据形势需要而使用的战略战术。”1961年6月,曼德拉果断放弃了非暴力信条,创立了非国大军事力量“民族之矛”并担任总司令。成立一周以后,民族之矛在约翰内斯堡、伊丽莎白港水电站、邮电局、市政办公室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在接下来的29年,这个组织还带来无数起流血冲突、汽车炸弹事件,非国大也就此被美国政府列为恐怖组织。1962年1月,曼德拉离开南非,在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接受两个月军事训练,学习内容包括移动射击和进行爆破。这一年,曼德拉搜集和研究了多国游击战资料和关于武装斗争的著作,当他读到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时,他说,“中国革命真是一部杰作,是真正的杰作。如果你了解到他们开展革命的方式,就会相信所有事情皆有可能。中国革命真是个奇迹。”被捕后,曼德拉在狱中熟读左翼著作。而他的民族之矛战友们,则在监狱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暴力行动,爱尔兰共和军为民族之矛提供炸药制造技术,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西”则为其提供了训练支持,曼德拉当时的妻子也因为与几个“行为野蛮”的组织过从甚密而受到牵连。直到曼德拉本人重拾非暴力并走上政坛后,他依然忘不了那些和老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1990年6月,当曼德拉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时,他向欢迎的人群表示利比亚上校卡扎菲等人是“我的战友(comrades in arms)”。(案据)曼德拉监狱中成立“足协”曼德拉曾经说过,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使他在20多年的牢狱生活中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而足球正是曼德拉在服刑期间最热衷的体育项目。他曾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团结人民去打破种族樊篱。”在狱中,曼德拉带领囚友们经过不懈的斗争,争取到每周半小时的踢球权利,还成立了“马卡纳足协”。曼德拉对足球充满热爱,就在2010年开幕前一星期,92岁的曼德拉还穿着4号球衣接见了南非国家足球队全体成员。()曼德拉坐牢30年没挨过一次打除了早年的一次警民冲突事故,曼德拉从来没有挨过打。根据《曼德拉自传》中的记录,这个反政府50年、坐牢近30年、长期倡导武装斗争的人,落到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者手里之后,从没挨过打。有一次几乎被打了。那是1963年5月,曼德拉刚进卢本岛监狱时。狱警要求这些新来的犯人跑步前进,曼德拉对一个狱友说:这可不行,一旦开了这个言听计从的先例,以后就任人宰割了。于是他和这个狱友走到队伍的前面,不但没有开始跑步,反而放慢了脚步。狱警勃然大怒:“听着,我们可以杀了你,你的家人不会知道这里发生了些什么!”曼德拉答道:“你们有你们的职责,我们也有我们的。”边说边慢悠悠地走到了牢房里。狱警只好灰溜溜地跟了进去。另一次情况更奇特。1975年,曼德拉关押在卢本岛的第12年。那天他和监狱长Prins为其妻Winnie来访的事发生争执。争执中,Prins对Winnie出言不逊,把曼德拉给惹火了。“我从座位上站起来,绕过桌子向他走去。Prins向后退去,但我及时控制住了自己,忍住了没有用拳头而只用言辞教训了他,我是个反感说脏话的人,但是那天我违背了自己的准则。”在这段描述中,曼德拉是那个几乎动手打人的人,而监狱长则在惊恐中“向后退去”。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后,曾邀请当初看守他的3名前狱卒出席总统就职典礼,并向他们致谢。他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时性子很急,脾气暴躁,正是在狱中学会了控制情绪才活了下来。(摘编自文章《底线时分》、中国日报)曼德拉曾获北大名誉博士1992年曼德拉曾访华,在10月5日,北京大学授予南非非国大主席纳尔逊·曼德拉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在2002年,曼德拉还曾获得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曼德拉或听过《光辉岁月》beyond为曼德拉创作的歌曲《光辉岁月》广为人知,但曼德拉是否听过呢?有网友称,南非世界杯期间曼德拉出席某活动期间,中国大使馆驻南非代表无意中聊起在中国香港有个叫beyond的乐队有创作以曼德拉为素材的音乐。曼德拉很是好奇,就让代表代为翻译歌词大意,曼德拉听后黯然泪下!CCTV5做南非世界杯前瞻节目里用到的《光辉岁月》在2:19处也有说曼德拉知道《光辉岁月》。 不过编辑查看了这段视频后,发现节目中用的也是“据说”,因而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另外号称“中国最资深的beyond歌迷”的网友也表示:没有确切资料显示曼德拉听过这首歌。网上说的潸然泪下都是早期歌迷自己想像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jujuwei]
Copyright & 1998 - 2014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在线期刊
67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浏览,请选择相应的日期。订阅,请参考
( 17:20:16更新)
总点击 483 次 |
&&& 在上期的曼德拉传奇人生内容中,蚯蚓给大家讲到他结束了自己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回到了大家庭中。这期再给大家说下去,我们先从一部传记类的电影说起吧,电影也是从曼德拉获得自由后开始叙述的,影片的名字可能有些Fans们知道——《成事在人》。&&& 影片讲述的是曼德拉(摩根o弗里曼饰演)在27年的牢狱之灾后,成功竞选总统,因南非被选为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东道主,他决定支援南非的英式橄榄球队,跳羚队,这支队伍的队员除了一名黑人队员外,其他都是白人。跳羚队曾因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而被国际赛事拒之门外,大部分的黑人一向将跳羚队视为排外的符号,在当时黑人们的心中“跳羚队”意味着种族隔离的意思,是不愿被提起的。曼德拉最希望的是这个国家首先得破除种族隔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发展。他邀请了队长(马特o达蒙饰演)来办公室喝下午茶,鼓励队员,让这支白人队伍到黑人社区中去和孩子们互动,教他们打橄榄,让整个国家,不论肤色的人种都关心起这场世界杯。后来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跳羚队打赢了新西兰队,赢得世界杯冠军时,黑人与国内白人的隔膜亦随之消失,他们拥抱在一起,欢呼在一起。&&& 这部大作中的强大精神留给Fans好好去品味、感悟,如果没有欣赏过,很可惜的。蚯蚓在这边也提一下片中的演员,扮演曼德拉的摩根o弗里曼,可能大家对他也不陌生了,这位黑人老演员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他和曼德拉也都拥有务实的精神,又足智多谋。&&& 这部影片根据约翰o卡林的作品《与敌人战斗周:纳尔逊曼公德拉和一场改变国家的比赛》(Playing the Enemy: Nelson Mandela and the Game That Made a Nation)改编,在今年的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摩根o弗里曼获得“最佳男主角”,马特o达蒙也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影片也被提名金像奖。&&& 这是现实中的曼德拉,于1995,给南非国家橄榄球队队长颁奖&&&& 关于影片和曼德拉的介绍:
&&& 从日曼德拉被获释后,到次月2日,他当选为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副主席。再有日和1994年12月,曼德拉两次当选为南非非国大主席。他的主席生涯直到1999年的6月。他为政治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就在去年,也就是他91岁时,曼德拉正式退休了。下面来看这些年中,曼德拉的劳碌,他的一些功绩。&&& 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授予他和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以表彰他们为实现南非各种族人民和解做出的努力。&&& 1992年10月,曼德拉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日,曼德拉获得美国克林顿总统授予的费城自由勋章。&&& 1993年7月底到8月初,访问中国台湾,李登辉曾颁特种大绶景星勋章给曼德拉。不过曼德拉表示,他访问台湾并不意味着非国承认台湾,非国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1993年10月,被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做出的贡献。同年,又同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日,曼德拉被国际田径联合会主席内比奥罗授予国际田联金质奖章,表彰他在发展世界田径运动上做出的杰出的贡献。&&& 日,起任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主席,到1999年8月辞去该职。&&& 日,在非国大第50次大会上他辞去了非国大主席职务。&&& 1998年9月,担任不结盟运动主席。&&& 日,曼德拉在美国访问,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 -7日,他以总统身份应邀访华,期间曼德拉授予江主席一枚一级金质好望勋章,这年是我国成立50周年。&&& 日他被大湖地区国家任命为布隆迪和谈调解人。&&& 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日曼德拉和德克勒克一起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总统府,被授予南非最高国家勋章。&&& 2007年的7月18日,89岁的他,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与南非大主教图图(右一)、中国前外长李肇星(右二)、美国前总统卡特(右三)、曼德拉夫人格拉萨o马谢尔(左四)、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左三)、爱尔兰前总统罗宾逊夫人(左二)以及孟加拉国经济学教授穆罕默德o尤诺斯(左一)合影。他发起创建的国际长者会也于当日宣告成立。这个独立的智囊机构旨在汇集这些前任领导者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为一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他的功绩估计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作为一个著名的反种族隔离民主斗士,曼德拉用行动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而他的家庭,他的儿女们在曼德拉心中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位老人的家庭。&&& 下图为曼德拉与孙辈们一起庆祝90大寿&&& 曼德拉一生中曾娶过三位妻子。&&& 1941年,23岁的曼德拉经人介绍认识了反种族隔离人士西苏鲁,并与他结下深厚的友情,西苏鲁不仅是曼德拉的引路人,还是“月下老人”。曼德拉的初恋情人,也就是第一位夫人,伊芙琳o梅斯,是西苏鲁的表妹。&&& 1944年,他们结了婚,婚后生下了四个孩子。但是由于婚后曼德拉全身心的投入到反隔离民主斗争活动中而没有顾及到家庭,使得两人矛盾日益增加,最终分道扬镳,这场婚姻持续了13年。而中间由于曼德拉长期生活在牢狱之中,两人的子女几乎是由伊芙琳独自抚养成人。&&& 2004年,这位结发妻子因呼吸道疾病不幸去世,享年82岁。为了缅怀曾经的爱人,曼德拉亲自出席了她的丧葬仪式。除了前夫曼德拉以外,还有曼德拉的第二任和现任妻子,温妮和格拉萨。&&& 到了1958年,曼德拉与他的第二位爱人,温妮结婚,他的第二次婚姻最受人关注。曼德拉与年轻漂亮的温妮一见钟情,不久就走入婚姻殿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温妮o曼德拉”是南非家喻户晓的响亮名字。她曾不顾个人安危,站在反种族主义斗争的最前线,支持狱中的丈夫与种族主义政权进行斗争;同时她东躲西藏,含辛茹苦地抚养几个孩子。在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温妮以战斗、忠贞、母爱的形象赢得了广大黑人的爱戴,在南非曾享有“黑人母亲”的尊称。&&& 后来,与丈夫分别太久的温妮慢慢变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个人威信逐步扩大,温妮性格中专横跋扈、野蛮霸道的一面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她的政治观点变得激进,崇尚暴力,生活腐化,还发生了婚外恋。曼德拉出狱后,原本以为能和妻子团聚,却发现南非报端充斥着温妮的丑闻。曼德拉多次苦心相劝,却无法挽回妻子的心,他曾痛苦地表白,自从出狱后,在与温妮共同生活的那段时间,他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曼德拉一脸严肃,对温妮的居功自傲不满&&& 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两人离婚。2003年4月,66岁的温妮因犯有盗窃和欺诈等共计68项罪名而被判入狱5年,缓刑1年。时至今日,谈起这位“前国母”,南非人民依然感慨万千。&&& 接下来述说第三位夫人,也是现任老婆,莫桑比克前总统马歇尔的遗孀,格拉萨。&&& 先介绍一下格拉萨,她是个聪明而有雄心的人,她精通葡萄牙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在殖民主义时期受过教育,并在里斯本大学获得文凭的少有的非洲妇女之一。莫桑比克独立以后,她还是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执政的头11年里担任部长职务的唯一女性。1975年9月,她嫁给了莫桑比克解放阵线领袖、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o莫伊塞斯o马歇尔。1986年10月,萨莫拉o马歇尔在南非死于一次飞机失事。&&& 1996年,在法国巴黎的一次正式宴会上,曼德拉一语惊人:“我再次坠入了爱河,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曼德拉满脸幸福地公布了与格拉萨的恋情。两人深深相爱,经常相拥合影,或者当众亲吻,不避闲言。&&&
日,曼德拉80岁生日那天,53岁的格拉萨成为曼德拉的新娘。&&& 格拉萨为曼德拉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他重新感受到拥有一位体贴入微的爱侣是多么快乐。格拉萨说,她同曼德拉的关系并非始于一见钟情,而是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建立起来的。曼德拉开玩笑说:“从今往后,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两个,第一个是格拉萨,第二个是到莫桑比克吃大虾。”&&& 哈哈,曼德拉这位为南非人民的种族平等与解放奉献一生的斗士,命中注定会拥有幸福美满的归宿。&&& 我们再来说说曼德拉的儿女,他一共有6个子女,4女2男。&&& 他与首任夫人共生下两男两女,大女儿在出生后就夭折了,这也是曼德拉人生中首次经历丧女之痛。大儿子马迪巴o桑贝基勒于1969年死于车祸,当时正被囚禁在监狱中的曼德拉,甚至没有被允许见儿子最后一面。二儿子马克贾托o曼德拉于2005年的1月6日死于艾滋病,终年54岁。二女儿梅姬存活了下来。&&& 记得当时86岁的曼德拉面对自己小儿子的噩耗时,在约翰内斯堡住宅对记者说:“今天把你们召集到此,我要宣布我儿子死于艾滋病。我有时说,‘让我们公开艾滋病,而不是隐藏它’。唯有这样做,艾滋病才能被当作一种普通疾病。”他与第二任妻子温妮生有两个女儿。在两人的婚礼才进行到一半时,曼德拉就被带回法庭受审。1962年,曼德拉被判入狱,当时温妮刚怀上小女儿。&&& 另外,曾传说德高望重的曼德拉,65年前曾与一名女子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恋情,后来生下一个女儿。到了这个女儿已步入中年的时候才被家人告知,自己的父亲是曼德拉。曼德拉基金会近日也承认,曼德拉确有一个私生女,不过仍有待验证DNA。可惜这位名叫普莱的“私生女”去年年底中风死去,而她的子女发表示也会继续寻求真相。&&& 图右为普莱(Mpho Pule),大家看像不像呀。&&& 还有最近的一次事件,相信大家都清楚,蚯蚓在第一篇内容的开篇就提到过,2010年的6月11日凌晨0时30分,曼德拉13岁的重孙女观看完于约翰内斯堡奥兰多体育场举办的音乐会后,在乘车回家途中遭遇车祸身亡的。这件事也直接导致曼德拉缺席了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曼德拉遇害的重孙女,穿绿色衣服。&&& 能代表曼德拉的元素有很多,人们追崇他的还是他的伟大精神,也因为小儿子的过世,他对防治艾滋病也很关心。他发起了一系列的国际慈善音乐会,并以他的监狱编号46664作为活动标示。现在是纳尔逊曼德拉基金会的网站地址。&&& 这是2008年,南非开普敦,艾滋病慈善音乐会前的最后一场彩排,笑脸的曼德拉。&&& 同年,在约翰内斯堡的亚历山德拉镇,人们摆出了一幅巨大的纳尔逊o曼德拉的肖像。&&& 这是今年的6月11日,一名南非球迷掀起自己的T恤,展示胸口的曼德拉头像纹身。&&& 另外还有一个“曼德拉国际日”,日,第六十四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纳尔逊o曼德拉的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及自由所作出的贡献”。&&& 日,葡萄牙头号球星C罗与球队主帅奎罗兹以及葡萄牙足协体育总监戈迪尼奥拜见了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身体欠佳的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家中接待了C罗一行,蚯蚓真羡慕C罗啊,在家中接待,多么荣幸啊。C罗还向91岁高龄的曼德拉赠送了一件写有曼德拉名字的91号葡萄牙国家队球衣。&&& 不过C罗并不是第一位向曼德拉赠送球衣的足坛巨星哦,小贝作为一名纯种的白人,就曾将球衣敬赠给曼德拉哦。&&& 大家都希望现在已92岁高龄的曼德拉与世界之约所剩的时光能一直延续下去。蚯蚓记得前不久的世界杯闭幕式上,一袭黑衣的曼德拉同格拉萨坐在一辆特制的小车上出席当时的闭幕演出。现场球迷不约而同地起立鼓掌,向伟大的纳尔逊o曼德拉致敬。因为身体的原因,他越来越少在公开场合亮相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留在家中与家人度过。&&& 前阵子,蚯蚓关注到一副据说是描绘已死亡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进行解剖的画作,在南非引起公愤,惹来很多争议。而绘制该画作的南非艺术家达马索(Yuill Damaso)表示,这幅画是要向这位偶像领袖致敬。&&&& 画作中的曼德拉裹着腰布躺下,被南非各界著名领袖,包括大主教图图、前总统姆贝基和现任总统祖马等人包围,看着已去世的曼德拉,手持手术剪刀的是艾滋病小斗士约翰逊,他正在对曼德拉进行解剖。&&& 这里给大家提一下,其实这幅画临摹的是1632年,林布兰(Rembrant Van Rijn)创作的油画《杜普医生解剖课》。&&&& 那副“死亡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约翰尼斯堡的一家高档购物中心展示,引发南非执政党“非洲民族议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简称ANC)的强烈谴责,甚至还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巫术。&&& ANC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感到毛骨悚然,且强烈谴责这幅‘死亡曼德拉’画作。这幅画的品味低俗且失礼,冒犯和侮辱我们的社会价值。”他们认为该幅画“种族歧视”,批评画家不该把曼德拉描绘成已死亡,并表示这在非洲社会被视为巫术行为。&&& 但达马索说,他对这位南非反种族隔离英雄绝无不敬之意。表示:“这幅画描绘出曼德拉的血肉之躯,显示他是一个常人,就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他一再解释,画作是要向人们展示曼德拉也是血肉之躯,藉奋斗不懈而有伟大成就,但南非未来始终要面对其逝世的现实。&&& 到底怎么看到这幅画作的意义,仁者见仁,总之蚯蚓希望曼德拉健康长寿,晚年同格拉萨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吧。对于这位巨人,我们一起祝愿他健康,平安!&&& 最后给大家来欣赏一段视频:
附件下载:&(969.0 KB)
( 15:41:39更新)
总点击 1242 次 |
&&&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打弹子的游戏吗?今天这个游戏跟它有点类似。游戏玩法,鼠标拖动弹珠去击同一直线上的弹珠,将所有弹珠都击落就可获胜。注意游戏只能击直线上的弹珠,对角线上的弹珠不可以击落,相挨着的弹珠也不可以击,自己也不能主动滑落下去,否则游戏结束。赶快动起脑筋来吧。&& &&&& &&& &&& &&& &&& &&&
附件下载:&(92.0 KB)
( 16:44:53更新)
总点击 659 次 |
&&& 最近蚯蚓在网上看到一条美国的法律,叫做堡垒法(Castle Law)。这是保护私人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的一条法律。关于私人住宅,西方有谚语云“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 蚯蚓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个法律吧。&&& “堡垒原则”(Castle Doctrine),也叫做“堡垒法”(Castle Law),或者“住宅防卫法”(Defense of Habitation Law)。该法律规定:对非法侵入和暴力袭击(illegal trespassing and violent attack),主人、租户、委托保管人等,有权使用致命武力(deadly force)来保护其“堡垒”。住宅“堡垒”包括院子和车道(driveway)。有些州的法律更进一步将工作场所和私人车子都归入“堡垒”范围,不可侵犯。&&& 不过,也并不是每个州都采纳了“堡垒法”(Castle Law),有的州就规定房子主人遇到非法侵入时要采取逃脱行为,同时采取口头武力警告。而在其他一些州,则规定公民“无撤退义务”(No Duty To Retreat),同时可采取口头武力警告。这些州的这条法律叫做“Stand Your Ground(呆在你的地盘上)”,或者“Line In The Sand”,“No Duty To Retreat(无撤退义务)”。怎么样,是不是颇有点“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意思?很多枪支控制组织谴责这条法律为“先开枪法律”("Shoot First" laws)。&&& 下图是各州采纳Castle Law和Stand Your Ground这两条法律的情况,绿:都采 蓝:Stand Your Ground;黄:Castle Law;红:都还没采纳。&&& 有此强大的法律保护,平民百姓不用害怕小偷破窗撬门(当然美国也有小偷和强盗),明星名人也不用担心狗崽队潜入花园了。使用致命武力,可用铁棍、尖刀、枪支等,一下子就能要了命。私入民宅的后果不是被打两下,而是极有可能白白送命,谁还敢冒此风险?&&& 当然,堡垒法有许多具体的条款,不能滥用。比如:将一个仇家骗到自己的“堡垒”然后“做了”他。那样的话,就是谋杀了。&&& 不过虽然这项法律有利于保护美国公民的私宅不受侵犯,但是这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正如枪支控制组织所说的这是“先开枪法律”那样,美国在这方面曾发生过一些意外事件。& 这里可以先举一个日本留学生被射杀事件的著名案例。&&& 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的日本留学生服部刚丈(Yoshihiro Hattori,时年16岁,刚到美国两个月),与朋友Webb Haymaker前往万圣节派对,当时服部身着晚礼服,模仿《周末夜狂热》中约翰o屈伏塔的装扮。两人由于地址错误,走到一间他们以为是目的地的民宅按铃,但无人应门,于是两人返回路边停车处。当两人正要离开时,屋子的侧门开了,民宅女主人Bonnie Peairs出现在门口,当时约为晚上8:30;两人很高兴,以为找到正确的派对地点了,于是迅速向女主人接近。此举惊吓到她,以为两人有犯罪意图,猛然把门关上并锁住,并告诉她丈夫把枪拿出来。&&& 民宅主人Rodney Peairs(时年30岁)于是拿着.44马格南手枪打开车库门,并站在车道上想找出骚动的原因。这时服部从屋主的卡车后面迅速走向他并向他挥手。Peairs看到一个陌生人说着他听不懂的语言并迅速向他移动,以为这个人要对他不利,警告“Freeze”(别动),Heymaker看到了武器,向服部大声叫喊,但服部(可能由于语言问题,以为Peairs在说“please”)没有意识到危险,仍继续向前,并说“We're here for the party”(我们是来这里参加派对的),结果服部在距离屋主5呎(约1.5米)处被射中胸部。&&& Peairs以为他射中了入侵者的肩膀,迅速把门关上锁住,叫他的妻子打911。之后他们不理会外面发生的呼救和骚乱,全家在厨房内祷告,直到警察和救护车抵达。Peairs的一个女儿后来告诉警察,她妈妈问她爸爸:“你为什么要开枪打他?”&&& 数分钟后,服部在救护车上由于左肺被贯穿而导致失血过多死亡。&&& 本地警方很快询问并释放了Peairs,拒绝认定其行为属于犯罪。他们认为“Peairs有权向擅自进入者开枪”。知道路易斯安那州州长以及日本领事馆抗议后,Peairs才被控以过失杀人罪。&&& 日,Peairs被以过失杀人罪的罪名起诉。他的辩护律师的辩护策略主要是服部“以一种很不寻常的方式在移动”,让任何人看了都会觉得“可怕”,同时强调Peairs 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和陪审团的邻居一样的人,一个“喜欢在他的燕麦粥里加糖”的人。&&& 审判时,Peairs在法庭上作证说:“一个人,从车后出来,很快地移动。那时,我拿枪对着他大叫‘不许动!’。这个人不停地向我移动,动作很奇怪。那时,我叫他停下来。他没有,还不停地往前移动。我记得他在笑。我当时吓死了。这个人不会停下来,他会要伤害我。”&&& Peairs作证说,他在这个年轻人离他还有五英尺左右的时候向他的胸部开了一枪。“我没有选择,”他说,“我希望服部的父母能够理解我对发生的一切很抱歉。”&&& 地区检察官Doug Moreau提出,Peairs是一个6英尺2英寸(1.88米)身高,携带武器的人,对一个有礼貌的、和气的、未携带武器的、体重只有130磅(不到 120斤),且敲了他们家门的男孩感到害怕,是非常不合理的,即使那男孩在车道上出乎意料地向他走来。不过,Peairs使用致命武力是具有正当理由的。Moreau说:“一切是用按门铃开始,没有面具,没有化妆。按门铃的人不是在进行非法进入。他们没有走进你的后院,也没有从窗户往里窥视。”&&& “你当时很安全,不是吗?”Moreau在大陪审团面前问Peairs,“但是你没有报警,不是吗?”&&& “没有,先生”Peairs说&&& “你听见有人试图闯入你的前门吗?&&& “没有,先生”&&& “你听见有人试图闯进你的车库门了吗”&&& “没有,先生”&&& “你当时就站在车库门口,对吗?拿着一把大枪”&&& Peairs点头&&& “我知道你对于杀了他感到很抱歉。你很抱歉,对吗?&&& “是的,先生“&&& “但是你确实杀了他,对吗?&&& “是的,先生”&&& Peairs以一种平缓的的语调作证,并数次流泪。一个警探作证说Peairs曾对他说:“孩子,我闯祸了,我犯了一个错误。”&&& 辩方强调,Peairs主要是对其妻子的惊慌进行了合理的反应。Peairs的妻子也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作证,期间数次落泪。“他快速向前,我脑子里立刻想到他要伤害我们。我使劲关上门并上了锁。我向起居室走了两步,那里Rod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他。我叫他去拿枪。”Peairs没有犹豫,也没有询问她,而是从卧室的一个行李箱里取出了一把带有激光瞄准仪的手枪。他说“这是最容易拿到的一把枪”。&&& “当时什么都没有想。我真希望我当时能想一下。要是当时想一下就好了。”Peairs的妻子说。&&& 日,在经过7日的审讯,东巴吞鲁日郡地方法院全体12名陪审员经过3小时15分钟的讨论,对Peairs作出了无罪的裁决,理由是正当防卫。根据路易斯安那州当地的法律,为了保护身家财产的安全,可以对屋内侵入者使用致命武力。&&& 7月,服部的亲属向Peairs发起了民事诉讼。在稍后的民事审判结果,法院认为Peairs有过失责任,并判决Peairs需赔偿服部的亲属 650,000美元。服部的父母用这笔钱成立了“YOSHI基金”用作两种用途,一是鼓励美国高中生访日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另一用来游说枪支控制。服部刚丈生前照片&&& 服部父母的律师提出,Peairs夫妇的行为是很不合理的:Bonnie Peairs对于屋外的两个青少年的出现明显反应过度;Peairs夫妇之间也没有就到底有什么威胁进行合理沟通;他们没有采取最佳的安全措施,即呆在屋子里并报警;他们错误地用攻击性措施取代了防御性措施;而且Peairs过快的使用了武力,没有对情况进行评估,没有鸣枪警告,也没有仅仅击伤对方。再有,个头明显高大的本可以很容易支付个子矮小、身材瘦弱的青少年。使用的枪支也明显超出了保护家庭的限度。与Peairs说的服部以奇怪的姿势很快向他移动不同,法医鉴定结果表明,服部当时走的很慢,或者根本没动,他的手臂在身体侧面,显示出没有任何威胁动作。因此,武力完全被滥用。赔偿的65万美元中,保险公司仅仅支付了10万元。
附件下载:&(239.0 KB)
( 16:29:17更新)
总点击 433 次 |
(本文来源:陪你笑到地老天荒的博客)&&& 生孩子是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事情,是女人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在创造美丽的生命奇迹的过程中,女人除了要承受歇斯底里的痛苦,更要面临许多难以启齿的尴尬,无处可逃。 (1)只脱衣不跳舞:回归原始森林,亚当呀,给我来一片树叶啊?&&& 要说“脱衣舞”,怎么都算个前卫品牌,生孩子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脱光光了再说。甭管你是总统夫人还是当红明星,进了产房哪有“尊严”哪有“身份”?统统赤裸裸地乖乖躺在产床上,“任人蹂躏”。没办法,到了人家的地盘,就只能老老实实听人家的啊!哎,当我光着屁股从待产室连滚带爬地冲进产房,多么向往亚当的那一片树叶。 (2)最丑陋最狼狈的惨样:面目狰狞,披头散发,疯狂嘶吼。&&& 女人爱美,天经地义;但是,生孩子的过程,与“美丽”无缘。生孩子多痛呀,无论多么端庄多么优雅多么温柔多么贤淑的女人,一旦进了产房,都毫无姿态可言。扭曲变形的面容,披头散发的样子,苦不堪言的表情,张牙舞爪的动作,撕心裂肺的惨叫,鬼哭狼嚎上窜下跳恨不得把锅碗瓢盆都砸了……哎,真是人不人鬼不鬼,像个疯子。我那树立了二十多年的“光辉形象”啊,就这么毁于一旦了。 (3)男大夫接生:你把人家当男人看,人家可没把你当女人看。&&& 一直搞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大老爷们儿,钻进产房干嘛呀?女医生都上哪儿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老公密切地接触最真实的自己,现在却要我光着身子在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男人面前躺这么久?如果不是因为肚子里的宝宝我真想挖个地缝钻进去。OK,放松放松,不要觉得自己被侮辱,不要把医生想象成色狼,他们都是白衣天使,呜呼。 (4)“理发”:最尴尬的理发店,最陌生的理发师,最统一的发型。&&& 此理发,非彼理发,专业术语称为“会阴备皮”,就是下体毛毛要全部剃光。因为容易滋生细菌,胎儿经过会阴时可能会被感染,而且,剃光后方便进行会阴伤口的消毒、缝合。哎,一个素昧平生的“理发师”,在私处糊弄来糊弄去,你说是啥滋味? (5)肛检和内检:医生那出神入化的“一阳指”,真不是盖滴。&&& 医生为了确定胎儿的位置,了解宫口开的情况,一般都会进行肛检和内检。别看她们外表都挺和蔼可亲的,撮起屁眼儿来可狠了,痛得我直哆嗦,还每隔十几分钟就撮一回。妈呀,宫口开全了没有啊?一指,二指,三指……五指山……黎明前的黑暗,怎么这么漫长啊? (6)拉臭臭:哪个孩子不是从粪堆里捡出来的?&&& 生孩子的时候肯定要用力,一用力,会怎样?地球人都知道。宝宝离“它”,那么近,简直就是“并肩同行”啊。尴尬吗?恶心吗?现在站着说话不腰疼了,禁不住瘪瘪嘴捂捂鼻子,当时那痛得水深火热,谁还顾得上恶心,巴不得翻江倒海,早点解脱。 (7)侧切:最珍贵的地方,最温柔的一刀。&&& 为了避免会阴发生撕裂,顺产时一般都要进行侧切。本来以为选择顺产可以免除剖腹产的挨刀受宰之苦,没想到还是难逃此劫啊。生孩子已经够痛了,你们还要在我最珍贵的地方赐上温柔的一刀,我辛辛苦苦守护了二十多年的“完美”,就这么轻易地破坏了。&&& 女人无论受了多少苦多少累,在听到孩子哇哇大哭的一瞬间,就什么都忘记了。那个时候,心里满满的只剩下幸福。
( 16:30:58更新)
总点击 506 次 |
&&& 在教育最前线,我们看见一位最不凡的老师。一个小处罚,感动到孩子掉泪,一句鼓励的话,带给孩子前所未有的改变。他更是最“懂”孩子,最擅长“激励”孩子的老师。有了他,父母放心把孩子交给他,有了他,全台老师都向他取经。这位老师叫苏明进,两届全台湾创意教学优等奖及特等奖的获得者。他说:“每个孩子对我而言都是独一无二而珍贵的,每个孩子也都有他自己最优秀的地方,我们大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看见他们自己的优秀,并且激励他们好好发挥,让他们走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未来!”&&& 让我们看看苏老师是怎么做的。&&& 班上一些孩子最近的行为表现进步很多,很想让全班也感受到他们的进步,于是我们玩起了“优点大轰炸”这个游戏。这是个还满老掉牙的老游戏,却十分有教育意义。游戏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黑板分成三个区块、全班分为三个小队,锁定一个“需要被发掘优点”的弱势孩子,每个人轮流出来写一个被轰炸者的优点。哪一个小队通过的优点最多,那一小队就获胜。&&& 为了避免混乱,各小队每次只能有一个人出来写优点,其它人必须乖乖坐在椅子上,秩序列入评分中。而且每个人也要轮流上台写优点,不可以只有一个人代表。突然间,找寻别人的优点,变成了有时间性的竞争游戏,于是大家都拚命的挖出脑袋里对这个人的好印象。&&& 评审当然是老师啰,真实的优点就会被留下来,乱写上的就会被擦掉。&&& 检验每一条优点的同时,也是对这个孩子再一次的赞美!满满的黑板上,都是大家对这个同学提出的赞美。&&& 只有一个被轰炸者,大家显得意犹未尽,于是我们再换另一个主角,大家再来疯狂轰炸这个人的优点吧!&&& 隔天,在孩子的联络簿里,出现了关于“优点大轰炸”的短文。就如同孩子小青说的:他们都感受到这个游戏的意义了,原来,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 “今天下午第二节上课时,老师让我们玩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游戏。游戏内容是:每一个小队都要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指定的人的优点。我们写了同学的优点,老师最后下了一个结论:再怎么文静的人,都有他的优点。”&&& “这句话,应该是老师让我们玩这个游戏的重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但它告诉我们的知识可不小:不管再怎么可恶或再怎么坏的人,都有他们的优点!”&&& 孩子阿嘉也说:“能看出别人的优点,会相处得比较好,因为就不会常看到别人的缺点。”&&& 不过呢,这游戏的过程中也出现挺爆笑的对话,其中一位女同学被形容成“天使脸蛋、魔鬼身材”孩子阿伯说。&&& 真诚的希望能藉由这个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也能对自己更有自信;同时也希望藉由这个游戏,每个孩子都能学会去尊重别人、不排挤别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尔逊曼德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