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学永远的唐诗宋词词人文解读前两个单元都有练习吗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适用课程:&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CH902)【访问量:337302】
第九章& 宋词与江南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片辽阔的疆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的特色文化区。人们常以淮河为界,划分为江南与江北两大文化区域。 南北两地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文化差异。一般来说,北方风土浑厚,民风质朴,多豪放之气,南方则水土温润,钟灵毓秀,呈清雅之风。这种地域性的文化差异在文学作品中也相当明显。从以诗骚所代表的不同风格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的海派、京派之争,俱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清孔尚任云:“盖山川风土者,诗人性情之根柢也。得其云霞则灵,得其泉脉则秀,得其冈陵则厚,得其林莽烟火则健。凡人不为诗则已,若为之,必有一得焉。”(《古铁斋诗序》)民间也向来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我们这里所说的江南,主要指宋代称为“两浙路”的江苏南部、浙江全省以及安徽东南小部地区 。江南水土以富饶温润著称。生活在山清水秀之中的人们自然也濡染了这种灵秀之气,而江南水乡又让水的外柔内韧、以物赋形的特点渗入人的性格中,形成了独特的江南人文精神。在论及江南文化之初,我们还须界定一下“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个相当大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包。从文化学的范畴来说,“文化”的概念一般有三个层面:表层的器物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专指人类实践中的精神创造活动长期积淀而成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人伦观念、审美情趣等”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宋词与江南文化,无疑属于精神文化层面,是通过宋词这一文学样式中体现出的具有江南地域色彩的文化特征以及江南文化对词人审美与创作的影响来揭示两者的关系。唐宋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南对于朝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至北宋,已形成“两浙之富,国之所恃”(苏轼《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的局面,江南遂成为国家财赋之中心。经济的迅速发展繁荣了手工业与商业,进而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两宋时期,商业已经非常发达,其程度可通过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窥其一斑。且江南地方自古尚好奢华,据《宋史o地理志》记载,两浙路“俗奢靡而无积聚,厚于滋味”,人们对追求物质生活的愿望明显强于北方,工商业比之于北方则更为繁盛。南宋定都临安,使杭州的繁华更甚于北宋。当时的临安城先后聚集了李清照、朱熹、尤袤、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陈起等一批南宋著名文人。其时临安的雕版印刷技术名冠全国,杭版书籍为现存宋版书中之精品 。发达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也必然使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在唐宋两朝的文学作品中,游记和描写湖光山色的诗词数量甚众,而宋代的许多著名文人更是堪称当时的旅行家。他们利用各种机会纵情山水,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娱乐宴饮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宋代文人尤是辗转其间,乐此不疲。江南城市自六朝后歌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发达,使文人冶游成为当时的风俗。词在宋代都是为了配合歌唱倚声而作,现存的不少传世之词作即诞生于宴饮场合。据研究者对柳永、晏殊、张先、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周密、刘辰翁、张炎等12位词人的词作统计,他们共存词2984阙,其中宴饮词为308阙(包括茶词、酒词与汤词),占全部作品的10%强。 由此可以看出,词业已成为文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江南除物产丰富外,亦产生了不少词人。据唐圭璋先生《两宋词人占籍考》,宋代词人有词流传且有籍贯可考者,共734人,其中地属江南的浙江200人,江西120人,福建91人,江苏71人,四地词人所占比例高达65.7%。词人的江南化与南宋定都临安有很大关系,因为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文人活动区域也随之遍布临安周边。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则在于江南风光旖旎、气候适宜,建筑风格雅致精巧。在这个人杰地灵的环境中,文人中盛行清游、冶游之风。且这种小桥流水、花前月下与词的质地相合,适于吟咏 。有台湾研究者对《全宋词》做过统计,发现词人最常游历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和江西,而最常为词人所咏之十大名胜分别是:临安府西湖、建康府城、平江府垂虹亭与姑苏台、镇江多景楼、严州钓台、太平州蛾眉亭、绍兴镜湖与蓬莱阁、鄂州南楼与赤壁、岳州岳阳楼与潭州定王台、隆兴府藤王阁与福州西湖 。这里所谓的“十大名胜”的多数属于江南。
江南文化对文人的创作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江南文化较之于中原和北方文化殊有特色的就是其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发达的商业贸易。初始的人类作为动物,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是在劳动与社会环境中思维不断进化,才与自然渐行渐远,然而人对于自然仍有一种同质异构的天然亲切感。当人们面对自然时,总能引发出内心的归属感。不同的自然风光会令人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广阔雄壮的景象让人产生崇高悲壮的审美情感;清丽柔美的景色则让人产生和谐细腻的审美情怀。江南山水温软灵秀,加之地势平缓、空气湿润,这样的环境很容易唤起人们心中柔婉的温情,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就具有了类似的相对柔和的性格。中国文人对自然山水风光有种天然的亲近,这既源于人的自然性,也与中国特有的农耕文化颇有渊源。作为饱读诗书的文人,他们的审美情感比普通人更敏感也更细腻。面对江南的钟灵毓秀,宋代文人高雅、柔美的审美情调被完全诱发出来,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因这种审美愉悦而勃发的诗兴也催生了众多唯美的诗词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山水的这种特色同时也让文人对隐逸生活渐生向往,这种向往和仕途的通达与否没什么关系,而是基于士大夫阶层对江南风光的深切认同。商业文化对文人的影响主要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上。商业发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两宋时期江南商业的状况前文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建筑在商业基础上的世情文化是以城市生活模式为范本的,宋朝文人身处于多彩的物质生活层面中,日常社交生活频繁,呼朋唤友、宴饮游乐,不自觉地染上了新兴市民的世俗之情。在这地灵人杰之处,山色俊秀、美女如云。投身于这个温柔的鱼米之乡,人的物质欲望和感官刺激都更容易得到满足。对于文人而言,这种欲望与满足更多地以柔婉的方式表现在创作中。需要指出的是,宋代文人的诗歌和散文中这样的俗艳题材并不多见,这方面的主题多由词作涉及。发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一振聋发聩警世之音的欧阳修也颇有“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长相思》)和“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生查子》)的香艳小词,这既与士大夫阶层对诗文的传统定位有关,亦是词的俗世“出身”使然。诗言志、词抒情,这是北宋之前文人对诗词的定位,虽然苏轼将词境扩大到与诗文相类的言志兴寄的范围,不过词与生俱来的艳俗仍是它的主流格调,因为它是与乐舞同气连枝的。到了商业繁荣的宋代,乐舞早已成了街头里巷的平民余兴项目,民间曲子词也早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故后代文人坚持认为“大抵词以婉约为正”(张綖《诗余图谱》)、“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宗”(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论》),实因“词以艳丽为本色,要是体制使然”(彭孙遹《金粟词话》)。在文人的心目中,从民间俚俗的曲子词到文人词是一种蝶变,词到了文人手里,有了名闺的身价。这位“名闺”熟稔琴棋书画、亲近梅兰竹菊,甚至也时而与文人觥筹交错、燕乐声声,她惬意地游刃于风雅与风月之间。比之于传统诗文那冠冕堂皇的道德面孔,词这种施施然的风格更为本色、自然。宋词中清丽、温软的风格和世俗化的题材都与上文所提及的江南气质不无关系。宋代文人在“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其五)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耳濡目染,心境自与别处不同。此外在政治上,北宋都城东京远在中州,浓厚的政治空气弥漫不到江南;宋室南迁后虽将政治中心移至江南名城临安,然从未真正间断过的边患与党争令朝野上下均暗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的惶惑心态沉溺于现实享乐之中,这种状况一度使南宋时期的江南比北宋时期更奢华热闹,商业也更其兴盛。中国文人与政治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自古使然,有宋一朝亦如此。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政坛不成文的规矩,伴随着交叠更替的政权,文人的命运也浮沉难料。飘忽不定的政治命运令文人对仕途意兴阑珊,心生归隐之意。中国文人的归隐行为中另有一种情况是“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的,形象大使非北宋林和靖莫属。林和靖名逋,他喜恬淡,甘贫困,远名利。他那梅妻鹤子的隐逸生活成为绝俗超逸的归隐范式,他结庐而居的杭州孤山也闻名海内。无可否认的是,林和靖的归隐在客观上为江南山水文化添上了清绝高格的一笔,两宋文人由此对江南产生了一种人格化的认同。人的性格是多重组合的,江南文化正好贴合了人性中柔情似水的一面,而从中衍化出的或清雅或艳俗的格调都是这种文化的内在气质,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到人的思想中,又被人的思想幻化成似花还似非花的宋词,为后人千古吟诵。应该说,宋朝文人对江南文化的接受和传播是人与环境的有机互动,这种互动沿着时与空的纵横坐标不断作用于文人的思想与创作,历久而不衰。
说到江南,很多人会想到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他的“江南好”一首可谓妇孺皆知,语言浅白却韵味深幽,非常具有代表性: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与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不同,南方气候四季分明、空气湿润,且地势低平,多湖河,很适合耕作。这种秀美的风光引发出无数文人的审美意趣与创作灵感。在宋词中,涉及江南风光的作品不在少数。钱钟书在论及唐宋诗时曾说:“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谈艺录》)我们在讨论宋词时亦如此,不囿于词人出生的朝代,只以词调为准。在宋词中,《忆江南》词不在少数。此词牌亦名《望江南》、《梦江南》、《梦江梅》等,白居易题之为《忆江南》,突出了对江南美景的追忆之情。其《忆江南》之二、三: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月中桂子是之灵隐寺中的桂树。据《南部新书》载,灵隐寺多桂树,“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也曾去灵隐寻拾桂子。“看潮头”是今天人们每年还在做的事,对久违江南的白居易来说,这是多么生动迷人的景象啊。第三篇是对苏州欢宴场景的回忆,“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由杭州的景想到了苏州的人和物,“春竹叶”和“醉芙蓉”,灵动地写出了酒的清冽和人的娇美。这三首联章从“忆”起江南美景到盼望“重游”江南故地、“相逢”江南故人,寄托了作者对江南的无比眷恋之情。皇甫松也有《梦江南》二首,现录其一: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江南梅熟日”、“吹笛雨潇潇”,用简洁的写意笔法勾勒出一幅江南梅雨时节烟雨朦胧的中景水墨,空濛氤氲中透出一丝轻愁。《全宋词》收王琪词作11首,其中10首为《望江南》,均为双调五十四字,分咏江南柳、酒、燕、竹、草、雨、水、岸、月、雪,风格柔婉,颇具江南意蕴: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沉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欹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梅雨是江南地方独有的气候特征,“风送满长川”一语道尽江南梅雨的轻细与柔润,与“飘洒正潇然”相对应。“烟昏”点出了梅雨的细密朦胧之态。此篇由梅雨之景写到闺怨之情,细雨情愁,结合自然。次篇写江南岸,其实亦写水,只是上阕的视角是由江岸及江心,下阕则由江心至江岸。“帆去帆来”和“潮生潮落”句有高远怀古之气。“渔市”、“疏雨”则是比较典型的江南景致。“南北别离心”、“行客莫登临”语气沉重,行客自谓“莫登临”,不是因为水乡的“渔市远”与“酒家深”,实是“千古”和“南北”的时空变换引起行客不禁“沾襟”,才产生这种欲登临却不忍登临的矛盾心情。柳永在景祐元年中进士之前的数年中,漫游江南,并写下了不少词作。如下面这阙《诉衷情近》: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烟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早凝睇。柳词多即景生情之作,此篇亦然。雨后伫立江楼,遥望“远水”、“暮山”,又见“断桥”、“幽径”、“渔村”、“孤烟”,不禁“黯然情绪”。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曾赴湖州,经过桐庐七里滩写下了《行香子》: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同样是江南风光,坡词中没有柳词的怅惘与绵柔,“舟轻”实则心境之轻。除了雨、水、舟、渔村等富有江南特色的意象,苏杭两地及太湖、西湖的风光也是被词人广为抒写的江南题材。苏舜钦的《水调歌头》写的就是太湖之景: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此篇是苏舜钦写景明志抒愤之作。“洞庭山”指的是苏州的东山、西山。“扁舟急桨”“载鲈还”是非常典型的太湖一景。太湖与西湖不同,没有水平如镜的宁静,风和日丽时微波粼粼,遇到风雨之时则甚有波浪。太湖的风浪也与词人心中的矛盾痛苦暗合,踌躇后还是暂且在太湖之滨的沧浪亭“寒潭垂钓”、“棹穿芦荻”,远离政治与是非中心。毛幵在登吴江垂虹亭时也作《水龙吟》词抒写太湖风光:渺然震泽东来,太湖望极平无际。三吴风月,一江烟浪,古今绝致。羽化蓬莱,胸吞云梦,不妨如此。看垂虹千丈,斜阳万顷,尽倒影、青奁里。追想扁舟去后,对汀洲、白萍风起。只今谁会,水光山色,依然西子。安得超然,相从物外,此生终矣。念素心空在,徂年易失,泪如铅水。毛幵的这首太湖词颇有气势,从太湖的一望无际到西子湖畔的水光山色,对着亘古未变的山水,不禁嗟叹人生苦短,韶华易失。太湖景到了姜夔眼中又是另一番情致: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点绛唇》)这是姜夔从湖州到苏州见范成大时所作。清人陈廷焯谓此词“通首只写眼前景物……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白雨斋词话》)面对号称“天下绝景”的太湖,竟然“无心”甚而“清苦”,希望以一场“黄昏雨”来帮忙泄出心中郁结。下阕由眼前景渐及身边人,想到国家与国人的黯淡前景,不觉心如“残柳”。姜词不着浓墨重彩,犹如一幅简淡的铅笔画,聊聊数笔即摄入心扉。同王琪的十首《望江南》相似,潘阆曾写过咏杭州诸景的《酒泉子》十首,首句以“长忆”开头: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江南气候多水多雨,山水清新秀美,一向为文人所爱。以上所举描写江南风光的词,不论心境如何,其文辞以清婉为主 。这种清婉源自于江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且与南朝文人的审美取向有密切关联。值得注意的是,宋词中除了直接抒写江南风光的词作外,词风的南方化也相当明显。
在江南诸名城游历过的文人也写过不少怀古词,在这个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地方,很容易触发人的怀古之思。江南素称人文渊薮,这些怀古词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辛弃疾有著名的《永遇乐o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京口即镇江,此篇为辛弃疾知镇江时所写。此词多处用典,也因此被人诟病,但也有人认为此篇为“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明杨慎《词洁辑评》)姑苏古城怀古,莫不与吴越西施相关。吴文英有《八声甘州》词: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厓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本篇原有小题曰“陪庾幕诸公游灵岩”,灵岩山在苏州之西,以吴王夫差的遗迹而负有盛名。吴梦窗从灵岩的苍崖云树间仿佛看到夫差的宫城,那条曾经的“响屧廊”仿佛又随着西施的脚步发出妙响。词人在下阕点出,吴国的灭亡实是夫差自己沉醉宫闱所致,而非范蠡智慧超群。感怀良久,词人回到现实,与诸公“呼酒”“上琴台”了。胡寅的《水调歌头》是桐庐严子陵钓台怀古: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留千丈危石,高出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插钓鱼竿。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驱驰一世人物,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未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星斗,终古照林峦。这是《全宋词》中所收胡寅的唯一作品,是他在富春江怀东汉严光的词作。对严光“一笑两忘身世,来插钓鱼竿”和“林间翮”“飞倦还”的人生选择十分赞赏。宋末陈德武也有《水龙吟o西湖怀古》: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这是南宋灭亡后的作品,是哀声一片的词坛中难得的豪壮清越之声。“东南第一名州”语出宋仁宗“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这是仁宗为梅挚出守杭州送行所写。上阕怀古,“西湖自古多佳丽”,“十里荷花,三秋桂子”是直接用了柳耆卿《望海潮》中的词句,这如画的东南第一名州却“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短短百余年,朝廷上下就被暖风熏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下阕转而伤今。举国上下,无人可雪国耻,只能借助奔腾汹涌的钱塘潮一洗国人之耻,以告慰忠臣在天之灵 。这类怀古词是比较特殊的江南风光词,多有对家国盛衰兴亡有所寄托,从眼前的自然或人文景物中感怀沧桑。
值得注意的是,宋词中除了直接抒写江南风物的作品,还有不少作品带有明显的南方化倾向,比如周邦彦的《苏幕遮》,词作写于开封,却完全是一种江南情致: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再如欧阳修在颍州曾写过十首《采桑子》,是描写颍州西湖景色的。颍州即安徽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永叔词首句的末三字均为“西湖好”,现选录三首: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这些词作的风格及意象均与前述叙写江南风光的作品无甚区别,是词人以江南化的笔调描写景物,而被写之景未必确实如此江南化。这实是词人心态的江南化。宋词以集清丽美与俗艳美于一身的独特型态而成为一代之文学,其城市化、商业化倾向比以往任何一种文学样式更为明显,而宋词与江南文化的渊源也是前所未有的。唐诗宋词第一单元考试题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免费3页1下载券5页1下载券8页免费3页免费 3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12页4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2页1下载券8页免费3页2下载券6页1下载券
唐诗宋词第一单元考试题2|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唐诗宋词讲座
最耀B【正传节目】 第七期 TOP YB Vol.7 【唐诗宋词随口噏】
最耀B工作室2011年8月份作品
儿童唐诗宋词朗读教程全集下载,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动画片
儿童唐诗宋词朗读教程全集下载,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动画片,加微信互动平台shibeisu,体验更多精彩,或者进入秘密学习通道观看精彩视频
邓丽君深情演绎唐诗宋词
邓丽君深情演绎唐诗宋词
邓丽君深情演绎唐诗宋词
《锄禾日当午》 唐诗宋词
宋词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名句 唐诗宋词txt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下载 61aoe识字
宋词是当时流行歌曲
上海交通大学《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李康化 课程片花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秉承知人论世的文学评论原则,以诗论人,以人论诗,由史言诗,借诗读史,把历史的情怀与个人的际遇融会在诗词之中,讲述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诗人,阐释独特诗人怀抱中的历史,将唤醒人们心中的诗意,激活诗词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古朗月行. 唐诗宋词
宋词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名句 唐诗宋词txt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下载 61aoe识字
最耀B、唐诗宋词随口讲
朗诵《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
文/朗诵:玉点为
绝世骚客 舞文弄墨
留给后人 神话传说
唐诗宋词三百首
一篇篇绝唱千古
铭志抒情
谁吟过 可有泪流
琵琶古筝
谁拨弄 弦音可懂
烟花细雨 柳巷酒红
可曾留下影踪
岁月入梦 多少人醉
可知晓其中味
官宦人田园士
赋比兴风雅颂
朝朝更替几人留
世世轮回谁重生
榭舞莺啾瑶池曲
阳春白雪太平歌
花鸟鱼虫龙为首
山水草木凤偲头
蓬莱境
人间情
谁能超越仙圣李杜
看红尘
上庭阁
谁敢臆断贤圣孔孟
红男绿女何人才是知己
高山流水何人才是知音
乾坤日月 神鸦设鼓
大河奔涌 涤荡魂魄
金戈铁马 隽秀春秋
剑胆英雄 千古风流
浩浩汤汤中华民族一脉相承
扬扬洒洒古老文明万代传颂
绝句古韵 唐诗宋词
可惜可叹可悲
物欲横流拼命去争
浮躁不安心神不宁
人浮一世上下求索
无论怎么脱胎换骨
也改不了骄奢淫欲
终了全都化为乌有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诗宋词伴你终生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10812《唐诗宋词鉴赏》意境幽远老师.
TOP YB Vol.7 唐诗宋词随口噏
书展2013:从唐诗宋词漫谈传统文人的私人感情
中国80后作家安意如,虽然脚有残疾,但依然坚持写作。2004年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翌年2月写作《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以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为当年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她出席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从唐诗宋词漫谈传统文人的私人感情。
她认为,宋词比唐诗充满更多个人情感,描写更多细节,不但有关于忧国忧民的传统思想,还表露爱情和私情的一面。然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也会跟他的性格、经历、所处的时代和儒、释、道三家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有所分别:「杜甫就没有李白和王维那么潇洒。」
讲座新闻稿:/sc/Media_PRPage.aspx?id=4972
安意如: .cn/anyiru
香港书展: /sc/
书展活动日志: /sc/Events.aspx?qall=1&yr=2013&n=786974
唐诗宋词—将进酒—(闽南语朗诵)
作为厦门首家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餐饮项目,“荷音轩”将其独特的文化性融入精致中西餐饮的经营理念中,集闽南饮食、戏曲曲艺、文学艺术等元素为一体,设计了许多消费亮点,更是首次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福建南音引入高端餐饮场所,具有特殊的精神意义,将为来自各地的雅朋嘉客提供一个社交聚会、闲暇休憩、静享珍肴的绝佳场所,引领新的时尚生活潮流和消费体验。
宾客在用餐的同时,将欣赏到千年古乐——福建南音的现场弹唱,餐厅还提供了专门的设备,让宾客在餐位上对现代化的闽南文化视频点播系统进行操作,了解、观赏闽南戏剧戏曲、音乐曲艺等文化精髓。餐厅内还设计了南音文化知识墙展示、闽南文化代表性书籍展阅、以及闽南特色的礼品展售。饮食方面,“荷音轩”则是融入中华老字号餐饮名店“好清香”的美味佳肴,除了提供正宗闽南小吃、招牌名菜,还兼有精制中、西式餐点、名茶、名酒品鉴,营造一种既古典又现代、既深思又随兴的闽南文化气息,旨在为各界宾朋雅士打造一场全新的味觉、视觉、听觉盛宴。
来自台湾的“南管才女”林素梅女士和“琵琶圣手”卓圣翔先生对荷音轩的南音表演倾力指导并创作了大量的新南音作品,著名闽南语词作家土地(涂堤)老师更是不吝赐教,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作家陈慧瑛女士为该项目赐名、题撰“荷音轩”并赋予佳义 :“荷花即莲花,莲花是观音菩萨之花,因此,‘荷音’即菩萨之音、吉祥之音、盛世之音;‘荷音’的谐音为‘和谐之音’。千年古乐在走进现代生活的同时,也传递着吉祥和福音,传递着时代的和谐精神以及闽南文化的历史与精粹”。
唐诗宋词精选
桃花源记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 咏鹅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名句 唐诗宋词txt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下载 唐诗宋词论坛 唐诗宋词选读 61aoe识字 幼儿识字
最耀B 第七期 TOP YB Vol.7 【唐诗宋词随口噏】
稍后补充视频简介
唐诗宋词精选
咏鹅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记承天寺夜游
唐诗宋词精选
记承天寺夜游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长歌行-汉乐府 唐诗宋词精选
长歌行-汉乐府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唐诗宋词欣赏
制作人:峥嵘帅
于逸夫图书馆
送东阳马生序
唐诗宋词精选
送东阳马生序
唐诗宋词精选 本辑收录的是中国古典唐诗宋词、唐诗宋词精选、唐诗宋词下载、唐诗宋词三百首等,希望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启迪智慧、陶冶修养。
悯农 诗歌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胡令能-小儿垂钓 唐诗宋词精选
胡令能-小儿垂钓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唐诗三百首 唐诗宋词 唐诗视频 长歌行-诗歌-唐诗动画片
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61aoe识字
幼儿识字 长歌行-诗歌-唐诗动画片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唐诗宋词精选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朗读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 唐诗三百首全集下载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300首 全唐诗61aoe识字
游子吟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精选 本辑收录的是中国古典唐诗宋词、唐诗宋词精选、唐诗宋词下载、唐诗宋词三百首等,希望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启迪智慧、陶冶修养。
静夜思-静夜思儿童学习-静夜思儿童知识-儿歌网
宋词 唐诗宋词精选 唐诗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名句 唐诗宋词txt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下载 61aoe识字
唐诗宋词朗诵-将进酒(李白)唐诗三百首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诗宋词讲座最近更新视频
唐诗宋词讲座更多类似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远的唐诗宋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