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兰半枝妍赏析

书画家与兰花--江西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书画家与兰花
  来源:
【字体:&&】&&&&&&&&&
新闻热线:
破盆兰花 李方膺(清)作
  兰花以素洁、高雅、朴实的品格,深受世人推崇,如好的书法称为&兰章&、文静清香的居室称为&兰室&、真挚的友谊称为&兰谊&、高尚的人品称为&兰心蕙质&。难怪不少书画家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之以诗,或绘之以画,或倾之以情,情趣盎然。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鹤,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花中得到启发,创出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根芽暴露,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的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他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空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渐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图,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从诗意看,最后一句显然漏了一个&盆&字。画家虽在诗中没写出,却收到了诗中缺字点题的艺术效果。仔细赏画品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情趣盎然。
  著名书法家任政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兰斋&,其寓意是:古人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书法家欲将事业之路铺成芝兰之道,一路芬芳,从始而终。
&&&&相关新闻: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书画家与兰花
9:37:00作者:佚名来源:转载(0条)字号:
&&& 兰花以素洁、高雅、朴实的品格,深受世人推崇,如称好的书法为“兰章”、文静清香的居室为“兰室”、真挚的友谊为“兰谊”、高尚的人品为“兰心惠质”。难怪不少书画家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之以诗,或绘之以画,或倾之以情,情趣盎然。
&&&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鹅,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中得到启发,创出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和根芽。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以画露根兰寄寓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 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他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 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画,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盆。”
17:03:00 16:15:00 15:49:00 15:22:00 16:53:00
文章评论已有评论(0条)[]
评论加载中...
发表评论loading...
验证码: 点击左侧字符可更换验证码
热点图文123
[]C []C [] C [] C [] C [] C []
举报邮箱:
客户服务专线:400-715-6688
恒谦教育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陕西德伦律师事务所当前位置:
|| | |
王春林画兰
人气:2706 回复:14
王春林画兰李岩& & 从养兰到画兰,名曰“兰香斋主”的王春林信奉“一生兰、半生竹”,他研习兰花几十年,将画兰花作为他绘画的最高境界。他说:“兰文化是历代书画大家推崇和向往的目标,画兰必须有高超的书法功底和作诗的才华,才能真正把兰花画好。”在一幅他精心创作的剑兰画作上,他欣然提诗曰:“年年夏日看剑兰,兰叶坚挺似宝剑。一笔长来二笔短,三笔名曰破凤眼,四笔五笔成棵兰。板桥画兰虽然好,镜海先生不简单”。王春林非常崇尚青岛画兰名家李镜海,他有一本珍藏了多年的镜海先生画集,如获至宝,反复研究揣摩,最近突然醍醐灌顶,画兰花的水准大有长进。& & 王春林告诉我:“李镜海老先生()号老颠,室名养素居。1913年出生于青岛书香门第。幼承家训,博习诸子经史,诗词曲赋。早年收藏特丰,明清字画很多,肖劲光,史树青,王献堂等名人曾登门拜访。镜海先生爱兰养兰画兰,与著名书画家李苦禅,王雪涛,俞剑华,郭味蕖,黄公渚,诸先生切磋画艺,交往甚密。苦禅先生1965年于镜海先生家中月余,朝夕相处,绘画论艺,传为佳话。镜海先生有着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以及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中国绘画有着异常的敏感,理解与卓见,师古人而不拘泥古人,有法而无法。镜海先生不单纯是画画,而是用画兰来挥洒胸中的逸气那是一种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和难以表达的超逸的心态。镜海先生人品高洁,宽厚平易,恬淡温和,善良热情,视名利淡如水。所作兰花经常被邀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被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家收藏。省市电台及多种报刊曾多次介绍。”我们在王春林的工作室边品茶边聊,他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镜海先生画的兰,潇洒自如,超凡脱俗,堪称一绝。目前,镜海先生的兰,在我们这座海滨城市无人能及,我力争将镜海先生的画兰技艺传承下来,逐渐得到专家和书画爱好者的首肯和喜爱。”我想,能收藏到画兰名家的真迹,的确弥足珍贵!& & 偶尔听友人谷宝玉讲起过李镜海,他说李镜海文革前在青岛市中山公园养过兰花,又与李苦禅多有交往,画兰水平自然颇高。王春林说,历代名家画兰花有很多佳话,如文徵明、郑板桥、张大千等大家,他们都是画兰的高手。兰花以素洁、高雅、朴实的品格,深受世人推崇,如好的书法称为“兰章”、文静清香的居室称为“兰室”、真挚的友谊称为“兰谊”、高尚的人品称为“兰心蕙质”。难怪不少名人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之以诗,或绘之以画,或倾之以情,情趣盎然。 & &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鹤,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花中得到启发,创作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根芽暴露,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的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 明代文徵明喜欢养兰画兰。他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空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渐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图,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从诗意看,最后一句显然漏了一个“盆”字。画家虽在诗中没写出,却收到了诗中缺字点题的艺术效果。仔细赏画品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情趣盎然。 & & 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既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中国画中最常见的题材,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 王春林,画兰亦是他一生的追求。他有深厚的国画功底,作画时,善于选择独特的视角,尤喜淋漓的笔墨,其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享誉海内外。尤其是最近一个阶段,他独具匠心、妙笔生花,创作出了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兰花佳作,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从石缝中生出兰草,有的是盆栽的兰花,更有挺拔的剑兰。他画的兰花,像纷飞的小蝴蝶,惟妙惟肖。王春林告诉我,其实,他一生绘画,将画好兰作为目标,爱兰如痴,画兰如痴,在墨兰创作中竭尽全力,画出的兰花逐渐出类拔萃,同时养成了他画兰必写字,写字必画兰的习惯,而且有些诗是他亲自作的。他画兰草时,做到每一幅都不尽形同,笔笔有生意,幅幅有创新,运笔挥洒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在墨色的处理上颇富独创性和新意,以淡墨画石、浓墨画兰,使整幅画更显示出墨彩缤纷和富有层次的曼妙,让人不知不觉地走进他的兰草绘画的高雅氛围和芬芳意蕴。& & 王春林告诉我:画兰要有“气”和“势”,要表现出兰花的高贵气和君子气,没有相当的绘画功底是表现不出来的。兰生幽谷,清雅幽香,质朴无华,被文人喻为孤傲、超凡脱俗的高尚品格,其体态较小,著名诗人屈原赞美兰花曰:“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王春林喜欢兰花叶姿的柔美和清幽的兰香。他画兰花构图简洁,舒展饱满,笔法简洁苍劲,笔墨浓淡润秀,墨色鲜活富有情致,他画兰花一气呵成,一幅画在疾速中大致半小时完成,把他的情感、挚爱、心绪柔在画里,展示在方寸之中。王春林为人仗义,善心交友,以德处事,待人温和,平易近人,为人谦恭,恒修国画几十年,更擅长研习兰草绘画艺术,他经常去名山大川采风,并研习名人名画名帖,形成了自己的兰草绘画风格。& & 我亲眼看见过王春林画兰,他画兰花的花瓣时,寥寥几笔,就像蜻蜓轻轻点水,用最简单的“三点式”,就将兰花一叶上的花瓣画好,看上去,更像百花园中的彩蝶翻飞舞蹈,妙不可言。画兰叶也是运好气一气呵成,不粗不细形成螳螂肚,显得自然随意,天然浑成,与扎根的泥土或山石浑然一体,相得益彰。配上他自己作的小诗,用独具一格的字体提上去,更使得整个画面妙趣横生,淡雅清新,牢牢抓住了鉴赏者的跃动之心。& & 衷心希望王春林在画兰的艺术道路上渐行渐远,在中国画兰的传统绘画艺术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下面,请大家欣赏王春林画兰的最新佳作——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色行天下,独往独来......
请大家鉴赏并评说~~~~~~~~~~~~~~~~~~~~~~~~~~~~
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色行天下,独往独来......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报名网友 即有机会获得高尔夫活动体验新闻网网友可享受促销价:第一个月7折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社区客户端
用其他账号登录:股票/基金&
名人与兰花
  兰花以素洁、高雅、朴实的品格,深受世人推崇,如好的书法称为“兰章”、文静清香的居室称为“兰室”、真挚的友谊称为“兰谊”、高尚的人品称为“兰心蕙质”。难怪不少名人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之以诗,或绘之以画,或倾之以情,情趣盎然。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鹤,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花中得到启发,创作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根芽暴露,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的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他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空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渐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清代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图,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从诗意看,最后一句显然漏了一个“盆”字。画家虽在诗中没写出,却收到了诗中缺字点题的艺术效果。仔细赏画品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情趣盎然。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缪士毅)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 & & & & & & & & &
第C04版:艺术博览
&&&&&&&&&&
书画家与兰花
  破盆兰花 李方膺(清)作
  □&缪士毅  兰花以素洁、高雅、朴实的品格,深受世人推崇,如好的书法称为“兰章”、文静清香的居室称为“兰室”、真挚的友谊称为“兰谊”、高尚的人品称为“兰心蕙质”。难怪不少书画家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之以诗,或绘之以画,或倾之以情,情趣盎然。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爱兰花。他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鹤,也得益于养兰。相传,他从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花中得到启发,创出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了神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善画兰,尤其擅长画露根兰。所画兰花,刚劲挺拔,疏花简叶。有趣的是,他画兰时,不画泥土,根芽暴露,人问何故?答道:“土地为人夺,忍者耶?”寥寥数语,道出了画家的殷殷爱国之情,令人顿生敬意。  明代文征明喜欢养兰画兰。他在诗中写道:“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空时有蝶飞来。”画家栽兰、赏兰的情景跃然纸上。他喜爱产于福建的兰花名品建兰,并赋诗道:“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吹香玉两丛。”正因如此,文征明不断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以致成为驰名画坛的画兰大家。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喜画兰,在《折枝兰》中写道:“多画春花不值钱,一枝青兰半枝妍。”在他眼中,画遍多种花不如画半枝兰花。他所画的兰花,秀劲绝伦,脱尽时俗,时人评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郑板桥弃官归乡后,家贫如洗,女儿出嫁时,因无钱购置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作为嫁妆,并在画上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渐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清代李方膺是画兰大家,他的《破盆兰花》图,独具情趣,画面上的花盆既破且坏,就在这破盆中,竟长出春兰数枝。画家在画中题诗云:“买块兰花要整根,神完气足长儿孙。莫嫌此日银芽少,只待来年发满……”从诗意看,最后一句显然漏了一个“盆”字。画家虽在诗中没写出,却收到了诗中缺字点题的艺术效果。仔细赏画品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情趣盎然。  著名书法家任政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兰斋”,其寓意是:古人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书法家欲将事业之路铺成芝兰之道,一路芬芳,从始而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国家的钱最不值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