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奴书写长相思古诗词常用意象。

古诗趣闻 >>
图片说明:书法课上练习书写的学生。
  【辽宁日报】从周一到周五,每当早晨7时20分,开原市民主小学的校园里就会响起悠扬的音乐,或古筝曲、或二胡曲、或古琴曲。而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全校师生只有一件事:练写方块字。这在民主小学已坚持多年,并成了校园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提起古典音乐进校园、让孩子们练写方块字,校长靳海霞不无感慨。她认为,优美的古乐曲可让人产生联想、陶冶情操,而书法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然而,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应试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人们越来越不重视写好方块字了。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有义务也有责任让孩子们写好中国字,进而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做人从写好方块字开始
  研究表明,书写训练可以锻炼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训练良好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认为,写字教育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开发都大有益处。
  但如今在许多学校,习字课却成了摆设。由于习字课越来越不被重视,国人写字的水平也确实在不断下降。执笔姿势不正确、字迹潦草、倒下笔写字、提笔忘字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
  有鉴于此,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原开原市民主小学校长林群首先倡导,民族小学从1992年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开始,就把习字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课改方案。林校长说,写字要像做人一样,要端端正正地写、踏踏实实地做、做端端正正的人。
  认为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
  抓写字教育,开原市民主小学可以说是一路顶着压力走过来的。为抓好抓实这项课改,他们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展开了习字训练。铅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成了教师定期必考的内容,校方还特意拟定了专门的考试、考核办法,并实施奖惩制度。习惯给学生批改作业的老师,从此有了自己的作业,而且这样的作业一写就是十几年。每到暑期学生放假后,老师都要接受“大考”。考题是100首古诗,现场抽签,现场书写,最后分出七个等级,三等不奖不罚,三等以下的则月工资就要有所“奉献”了。“好在如今受罚的人越来越少,等级也越来越缩小了。考老师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主要是想借此更好地发挥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靳校长告诉记者。
   经过对老师的严格训练,大约自2000年开始,开原市民主小学重点抓起了学生的习字课。但每天早晨增加的一节习字课,却引起了部分学生家长的反对。他们甚至指出,这么好的时间全都浪费在练字上了,有什么用?当时的一个典型观点是:“字写得再好考试也不多给分,而答案对了才给分。”
  为化解社会上的阻力,校方一边通过家长会进行解释,一边将学生的作品反馈到家里,让家长感受孩子的变化。最后,有的家长在反馈意见中道出了心里话:“真没想到,我孩子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还能背出许多诗词、警句了!”
   社会的反对声是越来越小了,可习字课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当部分老师觉得要考试、教学任务紧了,便肆意侵占这一时间。更让校方感到压力的是,一些学生开始感觉练字比较枯燥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校长靳海霞来到省高法办事,中午吃饭时,食堂里放起了美妙的音乐,这给了她极大的启发。返回后,她便让音乐老师找了几本原版的萨克斯和古筝曲,在早晨习字课上进行播放。一个星期的观察表明,占课的现象没了,而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写道:“写字是一种美的享受,配上音乐后,就更是一种快乐的事了!”“老师再也无法占用我们这段练字的时间了!”
  当听音乐写方块字成兴趣后
  伴着音量适中、节奏舒缓的古筝《渔舟唱晚》和萨克斯小号等乐曲,在同一个时间,低年级学生在练铅笔字,高年级学生在练钢笔字和毛笔字。
  “写字前,要先琢磨好这个字的字形特点,然后再运笔。通过听音乐练写字,对人的性格都是一种磨炼。”五年二班的魏佳奇俨然成了一名小书法家,“妈妈开始就十分同意我练字,因为她的字写得就不好,现在起码我的字比她的强多了。现在家里来客人,爸爸妈妈都要把我的作品拿出来给人家看,觉得我能给他们争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多年来坚持听古典音乐、练写方块字,开原市民主小学老师们感受最深的是,孩子们的性格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课间追逐打闹的现象没有了,做事也懂得循序渐进而不再毛毛糙糙了。为让孩子们通过练写方块字学到更多的东西,低年级的老师将新讲的汉字打成字头让孩子们练写,高年级的老师则搜集古诗词和名言警句,以使学生们达到集练字、明理、立志于一体的目的。一举多得,学生们自然感到趣味无穷,受益匪浅。
  据了解,在近年来我省举办的“推普杯”硬笔规范化书法比赛中,开原市民主小学参赛的师生几乎100%都能获奖,而且超过80%都能拿到一等奖。而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每年的铁岭市教师基本功验收时,其他学校的老师都不愿意和民主小学的老师同台献技,因为写字也怕比。不久前,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来到民主小学,看到一本本已装订成册的学生们的习字作品集后,便随意找了几名教师进行现场表演,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开原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每当全市联考时,尽管各校间的试卷装订后要混杂在一起,但判卷老师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哪本卷子是民主小学的。练字是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能使浮躁的心情得以平静,使人养成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做事风格。学校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增进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能力,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目前,开原市民主小学的经验正在全市进行推广。&&&
&[1]&&&&&共有4页
古诗词搜索
古诗词大家
诗仙& 诗圣&&诗王& 诗鬼
帝王也风骚
诗骨 诗杰 诗狂 诗家天子
诗佛 诗囚 诗奴 诗豪
元曲四大家
唐宋八大家
江南四大才子
明代三大才子
近现代诗人《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描写的特定景物全小学五年级的诗 很急呀_作业帮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描写的特定景物全小学五年级的诗 很急呀
1.泊船瓜洲》写的是(春)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春风). 2.《秋思》写的是(秋)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秋风). 3.《长相思》写的是(秋)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秋虫、秋霜、孤灯).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教学设计精品B
【字体: 】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案教学设计精品B
作者:&&&&教案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学设计精品B
一、创设音乐情境,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1、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souyw/?
2、指名读。重点读好
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
1、朗读、正音。
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
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改写《长相思》,积累思乡词一首。
教案录入:网友投稿
责任编辑:taobi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分享收藏到:
【】【】【】【】【】
本站资料所有权归资料作者和本站共同拥有,部分资料由本站工作人员搜集自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编号: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五年级上《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思、长相思》教案设计_五年级语文教案_梦幻网络
您的位置:&>>&&>>&&>>&
五年级上《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思、长相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借景的方法,感受诗情。  2、突破方法:充分朗读,讨论。【教学准备】  1、了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乡的古诗。【教学程序】一、学习《泊船瓜州》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呢?生回忆,师总结: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⑵ 揭示课题: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2、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3、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⑴ 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 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4、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⑴ 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⑵ 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⑶ 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⑷ 同桌互读,练说。   ⑸ 指数名学生说。   ⑹ 小结:     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⑺ 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⑻ 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 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⑽ 关于&绿&字还有一个,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   ⑾ 看了这个,你有什么感触呢?   ⑿ 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5、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⑴ 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⑵ 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⑶ 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⑷ 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⑸ 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⑺ 感情朗读。  6、回归整体,深化体验:五年级上《古诗词三首:泊洲瓜洲、秋思、长相思》教案设计 相关内容:寻隐者不遇《二泉映月》(第二课时)《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 村居》《海伦·凯勒》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与7、《祖父的园子》查看更多>> 五年级&&&1&&&&&
相关信息: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莫高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第五组最后一篇课文,介绍的是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
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3、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积累词语,注意易错字,区别形近字。   2、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
一、 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 导语创设情境 同学们,三千多年前,我们勤劳智慧的先人就开始了诗歌创作,他们用曼妙的歌声诉说着内心的快乐和忧伤。从那以后,中国的诗歌就渐渐汇成了一条滔滔不息的河流,它流过古老的先秦,流...()
关键字含有“设计”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诗人”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教案”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朗读”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教学设计”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学生”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我们”的教案:
关键字含有“诗词”的教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辞在古诗词中运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