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土司杨积庆庆孙子杨扎西

|||||||||||
最新播报:
电影《卓尼土司》在京首映
  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姜潇)一部反映民族风情与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卓尼土司》21日在京举行首映式。该片讲述一位封建世袭土司杨积庆,在关键时刻以民族大义为主导,为支持中国革命而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卓尼土司杨积庆,是甘南地区最大的藏族土司,他生性豪放,刚正不阿。影片以杨积庆为原型,生动再现了1935年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径甘南藏区时,杨积庆拒不执行国民党狙击红军的指令,暗中为红军将士抢修栈道,让道放粮,最终使红军顺利通过甘南地区的真实故事。由于支援红军,被激怒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博峪事变”,杨积庆一家七口惨遭杀害。那年,卓尼土司年仅48岁。
  该片总导演杨韬说:“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动人的革命故事,让杨积庆的精神在今天被发扬光大。”
据了解,影片主创人员深受主人公精神的影响,从策划到完成拍摄历时近3年时间,行程19万公里,克服困难,最终低成本制作了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主旋律影片。该片还弥补了红军题材影片在该类型的一个空白。
  电影《卓尼土司》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据悉,该片将于国庆节后在全国公映。
[责任编辑:||||||||||
最新播报:
电影《卓尼土司》在京首映
  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姜潇)一部反映民族风情与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卓尼土司》21日在京举行首映式。该片讲述一位封建世袭土司杨积庆,在关键时刻以民族大义为主导,为支持中国革命而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卓尼土司杨积庆,是甘南地区最大的藏族土司,他生性豪放,刚正不阿。影片以杨积庆为原型,生动再现了1935年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径甘南藏区时,杨积庆拒不执行国民党狙击红军的指令,暗中为红军将士抢修栈道,让道放粮,最终使红军顺利通过甘南地区的真实故事。由于支援红军,被激怒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博峪事变”,杨积庆一家七口惨遭杀害。那年,卓尼土司年仅48岁。
  该片总导演杨韬说:“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动人的革命故事,让杨积庆的精神在今天被发扬光大。”
据了解,影片主创人员深受主人公精神的影响,从策划到完成拍摄历时近3年时间,行程19万公里,克服困难,最终低成本制作了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主旋律影片。该片还弥补了红军题材影片在该类型的一个空白。
  电影《卓尼土司》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甘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主办。据悉,该片将于国庆节后在全国公映。
[责任编辑:您当前的位置: >
配置您偏爱的颜色:
《卓尼土司》大峪沟开机 主演多布吉现场落泪
&& & &7月20日上午,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甘肃省委宣传部共同出品,中共甘南州委、州政府,卓尼县委、县政府、兰州电影制片厂、深圳市贰零壹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影片《卓尼土司》在卓尼县4A级风景区大峪沟举行了开机仪式。两大华表影帝王霙、刘劲,以及导演杨韬、艺术总监张华山、藏族演员多布杰和土司后人等悉数亮相卓尼,亲临现场参加了电影开机仪式。
 && 甘南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扎西草出席并宣传影片正式开机。
 &&&省广电局局巡视员米发滋,甘南州政协副主席王春华等省州县相关领导出席。
 && 卓尼县委书记杨晓南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韩明生主持开机仪式。
 && 当日,久雨初晴的大峪沟碧空如洗,山花烂漫,清澈的阳光落在杨积庆官坻遗址,折射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影片主创表示,这段发生在卓尼的真实故事让他们十分感动,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和还原了此段历史。影片开拍伊始,备受外界期待和关注。据悉,该片预计于今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仪式。
  影片回顾了发生在卓尼的一段真实故事,卓尼土司罗桑丹增南杰道吉(汉族名字杨积庆),是甘南地区的藏族大土司。他生性豪放,刚正不阿,体恤民生。1935年秋,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九死一生走过草地,来到了卓尼地区。他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定支持红军,并为红军提供了几十万斤粮食,派藏民修复了尼奥栈道,为红军带路一举攻下了腊子口,为红军北上做出了贡献。后来国民党反动政府接到内部命令,策划了震惊甘肃乃至全国的博裕事变,杀害了卓尼土司一家七口人。该片是首部以电影的形式,反映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烈士一生追求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影片。
  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周恩来亲自给卓尼土司的后人写信表示慰问,对卓尼土司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给以很高的评价和赞扬。
  王霙在现场说,尽管他演过很多版本的毛泽东,但毛主席在甘南卓尼的这段历史不为人知。因此,他是带着使命感来拍摄这部影片的,希望能带大家重温这段历史。
  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表示,来到卓尼是对自己长征情节的弥补。《卓尼土司》是一个藏族戏,当时藏族人民为新中国的胜利取得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来到卓尼实地拍摄,我将把周恩来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让藏族人民以及更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认可我,让大家铭记历史。”他说。
  出演卓尼土司的藏族演员多布吉谈到此次饰演的角色时,几次哽咽乃至泪洒现场。他动情地说:“做为一个藏族演员,饰演好这个角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都知道小叶丹和刘伯承拜过把子,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卓尼,不知道卓尼土司杨积庆以及他对革命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杨积庆是一个有着崇高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才会是一个善良的人。此次扮演卓尼土司,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这位大英雄,记住他和他的那段历史”
  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华山认为,《卓尼土司》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数字电影,该影片的成功拍摄,将是一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也将是对甘南藏族同胞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赞扬和肯定,对激励各族儿女共同奋斗,继承先烈革命意志,维护民族团结统一,都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该剧阵容强大,除了央视原副总编辑张华山任艺术总监,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国家一级导演杨韬任总导演,曾拍摄过《王的盛宴》、《甄嬛传》的国家一级美术师陈浩忠出任美术指导外,演员阵容更是不可小觑,王霙、刘劲让卓尼的影迷们过足了眼瘾。大家熟悉的著名演员张光北、曾在《还珠格格》中饰温柔贤淑的令妃的演员娟子、《花儿朵朵》全国四强选手杨秀措也将在该部电影中扮演角色。
  据悉,该片预计于今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仪式。
  当日,中国日报甘肃分社、人民日报甘肃分社、光明日报甘肃分社、中国经济日报甘肃分社、大公报甘肃分社、澳门华人报甘肃分社、甘肃日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兰州鑫报、甘肃经济日报、甘南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每日甘肃网、中国甘南网等36家新闻媒体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开机仪式上,出席的领导及导演、影片主创人员。王朝霞 摄
华表影帝、影片中毛泽东的扮演者王霙畅谈自己的感受。王朝霞 摄
华表影帝、影片中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说,要铭记历史。王朝霞 摄
开机现场。王朝霞 摄
导演杨韬就影片拍摄背景在现场接受各级媒体采访
文明上网,文明发帖
游客直接发表
 验证码:
(150字以内)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
1134121295卓尼土司开仓让路
新华网甘肃频道( 07-27 10:57:22)
&&&&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八千余众,爬雪山过草地,兵分两路,由四川北部向甘肃南部藏区的俄界进发。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从川西牙隆出发,沿包座河(达拉河)向前行进,于9月5日先期到达甘南迭部达拉沟的俄界。9月1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的中央军委直属纵队和红三军团几乎同时到达俄界,与红一军团会合。红军到达俄界正逢秋雨时节,天气阴沉,多日连降大雨,地面泥泞难行。加之达拉沟沟深谷狭,桥梁栈道残损不堪,大队人马难以迅速通过,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部队在此休整,以便恢复体力再征战前行。
&&&&俄界位于甘南迭部达拉乡西部,亘古至今是藏族人民的聚居地,世世代代的藏族同胞在这里生息繁衍,不断发展。俄界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藏族村落,隶属于卓尼土司的势力管辖范围。这里原始生态环境良好,山间河旁五颜六色的经幡猎猎飘扬。红军在俄界停顿休整,是在人困马乏、粮草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同前面的长征路途一样,甘肃境内同样危机四伏,并不平安。甘肃军阀鲁大昌的新编十四师驻防岷县、甘南,卓尼土司杨积庆的两万藏兵也常年在此防守巡视。如果双方联合起来对红军进行夹击堵截,腊子口天险不仅不能顺利取得,而且将使红军的处境更加艰难,前进的道路将面临极大的危险,长征的得失成败也难以预料。先期到达俄界的红军深知宣传民众的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因此,红军一到藏区就首先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申明红军“对回番民族不压迫”,红军要“北上抗日,夺回失地”的宗旨,让藏族头人和民众了解红军是“路过”,不是来抢占他们地盘的等等。
&&&&卓尼土司杨积庆是位世袭第19代的土司传人,其势力虽然在上一代土司杨作霖时期受到过较大挫伤,但当时手中依然掌握有48旗的辖地。分别辖东至岷州归安里交界60里,南至西固四川松潘交界400余里,西至洮州户口六哨库130里,北至洮州作盖交界110里。属民520族,约11600户。在藏区边防方面,原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七员,把守暗门五座,隘口二十五处。
&&&&第19代土司杨积庆,藏名为罗桑丹增南?道尔吉,号子余,生于1889年。1925年刘郁芬主持甘肃政务时,委任土司杨积庆为洮岷路游击司令,其长子杨琨为警备司令。孙蔚如任甘肃省主席的时候,又将杨积庆的游击司令部改为保安司令部,杨也随之成为洮岷路的保安司令。杨积庆思想开明,善于审时度势。时任《大公报》记者的范长江对杨土司这样评价:“他虽身居僻壤,未迈出卓尼一步,但每天都看全国各大小报纸,及时掌握国内外形势。他在上海、天津等地设有商行,他们之间常有书信来往。他的思想激进,易于接受新事物,推广先进技术和文化,时逢国难当头,日寇发动了侵华战争,他很关心政治时局,忧国忧民感慨激愤。”为了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民族人才,他积极筹措资金,于1922年创办了“卓尼高等小学校”(后来改名为“柳林小学”),自己亲自担任学监。
&&&&由于杨积庆世代固守卓尼、临潭,在藏区有着深厚的民族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这样就直接构成了对甘肃军阀鲁大昌在洮、岷地区扩充军政势力的威胁。因此,鲁大昌对土司杨积庆心怀不满,而杨积庆对鲁大昌的军阀作风和霸道行为也很反感。两人常常貌合神离,在对待红军的问题上,态度也有所不同。鲁大昌驻防岷县,重兵固守腊子口,以阻击准备跨越天险的红军。鲁大昌命令杨积庆的藏兵从后路堵截,实行坚壁清野,进而将缺衣少粮,人困马乏的红军先遣部队一举消灭在腊子口的深山峡谷之中,以绝后患,态度很是坚决。
然而,知道红军是“抗日反蒋”,是“不压迫番民”的土司杨积庆对身处绝境的红军却十分同情。为了在夹缝中保存实力,求得生存,他一方面响应命令,调兵遣将准备出击,以掩人耳目,一方面冒着风险,暗中派心腹与红军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帮助红军,支持红军打败鲁大昌。他写信指示自己的亲信和部下――下迭部仓官杨景华,说:“如果红军来了,不要堵击,将已破坏的达拉沟栈道、尼傲峡木桥尽快派人修复,让其顺利通过。严饬群众不得从林中向红军放冷枪,并派人设法暗中与红军取得联系,粮食不必坚壁清野,开仓避之。一切需要在保密中进行,以防走漏消息。”
&&&&此时的红军方面也已经了解了鲁大昌和杨土司屯兵布防的情况,正在认真研究作战部署。同时,不断打听土司和头人对待红军的态度和信息。当得知土司愿意帮助红军的消息之后,就提出要求,希望土司让路,不要在后路拦堵阻击,并帮助红军解决粮食困难。杨景华及时地将红军的要求报告给了土司。土司兼保安司令杨积庆接到报告,同意在红军进攻腊子口的时候给红军让路,当得知红军粮食特别紧缺,正在靠吃草根树皮充饥之后,便立即给自己的队伍下令:“不要打,不要抢红军,(给红军)开仓打粮!”杨景华接到司令的指示,立即赶到崔谷仓,开仓接济红军。正好毛泽东率领队伍从旺藏经过白龙江仙人桥,翻越卡拉尼巴等两座大山,于9月16日来到了崔谷仓。杨景华遵照土司的命令为红军开仓放粮,及时地接济了红军,将一仓囤积50万斤的小麦全部开仓放完,又打开另外一仓,放出半仓,让红军全部装上了新粮食,充分解决了红军粮草不足、人困马乏的燃眉之急,为红军突破腊子口,顺利长征过境作出了巨大贡献。
&&&&红军总政治部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在粮仓的仓板上写到:“此仓内粮是杨土司庄稼粮,希望各单位节约用粮”,并在仓内留下江西苏维埃纸币两捆,作为粮款。
&&&&1936年,张国焘南下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与二、六军团于7月问在甘孜会师,将二、六军团改编为红二方面军,以朱德、徐向前、董振堂为首,分左、中、右三路向甘肃进发。蒋介石闻讯以后,命令朱绍良指挥鲁大昌的新编十四师在岷县、洮州(今临潭)和西固(今舟曲)严加防范,遂调劲旅胡宗南进入陕甘,胡又调川军兵将进入甘南围堵红军。
&&&&红军长征千辛万苦,克服各种困难,突破重围,于8月5日到达杨土司的辖区――迭部沟。土司见到身处合围之境的红军,便再次让路给粮,援助红军。他主动撤除所辖迭部的防卫,同时秘密派人为红军引路,让红军与当地喇嘛、头人达成默契,顺利地沿着去年9月红一方面军的路线向前进发。由于杨土司的出面帮助,红军自达麻寺沿白龙江畔到鹦哥花园,一路上得到了土司几百石粮食的接济。杨土司屡次为红军长征让路给粮,援助红军北上抗日作出的历史贡献功不可没,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间。不幸的是日,杨土司因“私通红军,借粮让道”,在博峪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杀。红军将领杨成武得知这一噩耗后非常惋惜,亲自为“杨积庆支援红军纪念碑”题写了碑文,予以缅怀红军长征途经甘南藏区时杨土司给予红军的无私援助和他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卓尼土司杨积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