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大智度论论中的四句经典是什么?

略述《大智度论》中“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中国佛学院官网
总第二十七期(2009年)
略述《大智度论》中“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
作者:妙一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日
内容提要:&空&义是佛法不共世间其他哲学、宗教的核心理论,同时在教界也是大乘中观学派、三论宗的根本所依。在阐发&空&义的时候,它不确定性的概念,往往被人认为是一种诡辩式的。尤其在讨论&空&如何能使&罪福因果&之不失,又同时保持&空&的不共性。确是不为一般不熟悉所谓&空&的人能理解和接受的。本文从中观学派的创始者龙树大士的代表作《大智度论》中,揆及这一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一些佛经的原典。从空义的提出、罪福因果说、空与罪福之关系三个部分来论述&空善安立罪福因果&和&二法释其平等&的关系。正式论述之先,就关于《大智度论》的相关信息,如翻译情况和大概内容,作了一个扼要的交待。
关键词:空& 罪福因果& 诸法实相& 二谛& 二道
作者妙一法师,中国佛学院2009级研究生。&&
《大智度论》,尝被称为&佛教大百科全书&。由此可以看作是龙树佛学思想的整体显现。龙树菩萨以《般若经》的&空观思想&树立起大乘佛教的旗帜并且撰文阐扬,《中论》、《十二门论》则首推其先。在《大智度论》中不但一贯强调&空义&,更加补充了前二部论未及详说的部分──空观积极的开展与罪福因果的关系。这一点是全面理解&中观空义&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体会龙树造论的缘由之一──原是&众生处处着,故如来处处破&,菩萨是如实洞见所谓&学空执空&的法爱之病。又者,中观学派传至中土经过关河旧说和摄山学派的宏传而形成三论宗。一般人只知三论宗说空,而不知此空不空,空不离有,善安因果的道理。所以一提到三论宗,则空以盖之,这是不知道于三论之外还有释《般若经》之《智论》的缘故。(以下简称《智论》)在佛教史上,三论与《智论》合称为&四论&。历代研习三论者,必不遗此《智论》,方称空宗具足之学。又者,《智论》汉译有一百卷、足百万字,是不易被学人通读通解的,更鲜有人研究。除了部头大、内容博杂,其中观空义更是难以把握的,使人望典而徒生喟叹!难见《智论》为融贯&空有&的百科之意。鉴于上述几点,故有本文的写作初因。冀为疑此问者释惑,解此惑者证明。
一、内容概说
对于《智论》内容的相关研究,古代出家学者中凡有习中观、三论的,必于此论涉猎不遗。尝有注疏之作,但时代湮远,存世可供参考的多是不见其完貌。近世亦有学者留心此论,也多是从某一角度去研究,很少有详尽、系统的疏理其内容的学术成果。而今欲以鄙薄之思,而妄论其内容概况,实是以斗器之容,而度大海之量!虽海量难测,然欲知其色味,一滴已足。所以不惶浅识,借先哲所发,而为今者释难。
(一)作序者之角度
罗什译完《智论》后,姚兴遣使将论本持往庐山慧远大师处,求师为论作序。慧远大师:
谓《大智论》文句繁积,初学难寻,乃删繁剪乱,令质文有体,撰为二十卷。
这是说明慧远大师对《智论》是重视的,并且以他的佛学观点对其内容进行了通篇的删简。又僧叡法师对《智论》及其经本的翻译都有参加,并且一一作序以明大旨。故以作序者的角度来概述《智论》的内容。
《智论抄序》云:
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
这段文字中,说《智论》的要旨在于&发轸中衢(道)&。中道在龙树菩萨的大部分著作当中是占有绝对分量的,如其代表作《中论》、《十二门论》即是。中道之利用则是&寂以行智&戏论不生,而中道之显总不离&二谛&所说,故能&玄辙一焉&。二谛是诸佛菩萨说法之所依,此论亦不出此义。所以《智论》之旨在于:以二谛为导,而归要于中道。这一点在僧叡的《序》中是更加显见的:
其开夷路也,则令大乘之驾,方轨而直入;其辨实相也,则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其为论也,初辞拟之,必标众异以尽美;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辩,则寄折中以定之。
此中说明《智论》之作乃是&开夷路&、&辨实相&而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开夷路&则息诸若有若无四句之戏论,&辨实相&则中道实相可显。这在《智论》的原文中是可见的。
(二)所引经典之角度
《智论》之所以被称为&佛教百科全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论中广引佛教大小乘经典,以及佛本生、佛传故事、戒律等。对大乘菩萨思想、六度、般若空观、西方净土信仰,以及一系列的佛教名词、修行方法、阶位等均有论释,并保留了大小乘最初交涉的内容。今以论中出现经典的名目来概括其内容之一斑。
《智论》中出现的经典有七十余种。出现并引用部分内容的大乘经较多的有:
出现小乘经名和内容的有:
从上面列举的部分经典名中可以看出,大乘经以《法华》、《净名》、《持心》等经引用的次数最多。在笔者阅读论文的时候,常常看到论主以大乘经义来驳辩小乘的说法。如卷四:论主举迦旃延弟子对如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得种因缘,及只有释迦一佛说。驳以大乘缘起之理,显说佛法不定之相,以例证三十二相所具不同;立有十方三世诸佛说。由此可见本论不但说明中道、二谛之理,对于佛教基本问题的多方位诠释、大乘对小乘佛教的态度都有论及。值得注意的是:论主虽对小乘持有破斥的态度,但于二乘法则说&声闻少说如、法性、实际&,所以亦承认二乘所证的&空解脱分&。只是彼较之大乘菩萨所行不究竟罢了。并不是一任破斥,人法具毁。这里提到的&空&便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关于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便由此开始。
二、空义的提出
&空&义是佛法的核心内容和不共之理论。尤其是作为可以实证的唯一标准,即是对空法的现量体证。由此空义故有诸法实相之所显现。而诸佛菩萨所说法,亦复依诸法实相如实宣说,并令闻者同谙此理,同证此道。故能绝凡圣若有若无之戏论。空复有多名,如《肇论》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一义耳。&
(一)提出依据
1、诸法实相
佛,谓圆满的见到诸法实相的觉者。若得见佛,即应是对缘起诸法&空相&的如实观照。同时更是对诸法实相的究竟认知。如《佛藏经&念佛品》云:
&& &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那么又如何观&诸法实相&?《大品经&四谛品》云:
&&&&&& &云何观诸法实相,佛言观空。
此二经义于《思益经&菩萨正问品》则合说为:
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相。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
缘起诸法的共相即是&空&。能观空者,即是见诸法实相、佛。所以这里说:空能显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故是空。此&空&不但能见佛,更能令菩萨善习般若波罗蜜,不分别诸法,能至圣道。如《大品经》云:&如是菩萨摩诃萨,欲行般若波罗蜜,应观诸法性空。&若诸法性空,是故《思益经》云:
&&&&&& &&一切法平等无有差别,是诸法实相义。
&&&&& &&&若于诸法,无所分别,如是行者,能得圣道。
由此诸义,论主直下便说:
&&&&&& &诸法实相,所谓性空、无所得、空等法门。
诸法空故,能转着心。(转着心故)
不住四句,而证实际。
2、息诸戏论
诸缘生法,其性本空,非圣令空。虽然是法尔如是,却有六十二种不同的戏论见解。&总括这六十二种戏论,则不出有、无二句。着有者,故万法纷然,众生受六道业报,苦无息时;着无者,故诸法断灭,顽空绝因缘有作,拨无因果&。由此戏论,所以不见诸法实相,与空有诤,不顺如来圣教。今所标空,能使一切有所得、若有若无的二边、四句、六十二见戏论皆归寂灭。能令了知如来所说般若深意,论主所申中道正观。如《思益经》云:&善知因缘法,远离二边相,知是烦恼因,亦知是净因。&远离二边见,能知染净因。若住于二边邪见中,即不见缘起法,故不见空,行邪道,与佛有诤。《佛藏经》云:
&&&&&& &乃至于少许得者,皆与佛诤。与佛诤者,皆入邪道,非我弟子&&我法息破一切诸念,一切诸见,一切诸结诸增上慢,不念一切诸所忆念,除断一切种种语言。
论主现见诸因缘法自、共之相,明了其性皆空。故说:&佛法中一切诸法决定无我。&顺如来教,不起二边诸邪见。更于胜慧悲心中说戏论生处,并破彼诸见令归寂灭。如《智论》云:
&&&&&& &一切世间着二见:若有、若无。顺生死流者多着有,逆生死流者多着无;我见多者着有,邪见多者着无&&如是等众生着有见、无见。是二种见虚妄非实,破中道。譬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二边具死;着有,着无,二事具失。所以者何?若诸法实定有,则无因缘;若从因缘和合生,是法无自性,若无自性即是空。
又三论宗吉藏大师于《大乘玄论》更加说:&一切有所得无不自死。&可谓深刻之极。有所得又云何自死?《智论》云:
&&&&&&& 有见与无见相违,相违故有是非,是非故共诤,有诤故起诸结使,结使故生业,生业故开恶道门;(诸法)实相中无有相违,是非,斗诤。
论主重申佛法对缘起法的立场说:
&&&&&&& 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
是故诸法实相中四句不生,百非即绝,于空无诤,是佛弟子,堪行佛道。故此空义能息诸戏论,戏论息则惑释,惑释则业净,业净则情空,终因此而得安乐自在。
(二)十喻释空
上所说空,直引空之所显,空之利用。已知于空中,若有、若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皆无施设处。虽提及缘起故空,未详解释。《法华&譬喻品》云:&诸有智者,因譬喻得解&。《大品&七喻品》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所以在诸部《般若经》中常以十喻释空。对这十个譬喻,论主在《智论》第六卷中有详释,今拣其中二喻略而说之。
十喻由来,《大品经&序品》云:
&&& (菩萨)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干达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此十种譬喻,皆说无常、无我,其性无实之意。如幻者,幻本非实。因幻师所施幻术,故有种种所见;幻术若谢,所见皆无,其性归空。如人色身,四大假合,识种托生。随其所生,自有生、住、灭三相。若业尽缘谢,各自离分,终归于空,如是是幻。
如焰者,焰因日光风动尘飞而现,旷野之中,如野马奔腾。愚者见此,则谓是水,世间男女诸相亦如是:
&&&&&&& 结使烦恼日光诸行尘,邪忆念风,生死旷野中转。无智慧者谓为一相,为男,为女,是名如焰。复次,远见焰,想为水,近则无水相。无智人亦如是,若远圣法,不知无我,不知诸法空,于阴、界、入性空法中,生人相、男相、女相;近圣法,则知诸法实相,是时虚诳种种妄想尽除,以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相如焰。
余诸喻具如论中卷六所释。查此所举二喻,并明诸法&自性空故、自性离故、自性无生故&。有人问:为何以此十喻释空?《智论》云:
是十事不久住,易生易灭,以是故,是心不着处。复次,有人知十喻,诳惑耳目法,不知诸法空,故以此喻诸法。若有人于十譬喻中心着,不解种种难论,以此为有,是十譬喻不为其用,应更说余门。
又有难者说:若诸法都空,不应以十喻喻之;若有所喻,是即不空?《智论》云:
我说空,破诸法有;今所说者,若说有,先已破;若说无,不应难!譬如执事比丘举手唱言:众皆寂静;是为以声遮声,非求声也。以是故,虽说诸法空,不生不灭,悯念众故,虽说非有也。
此即《大品经&学空不证品》所说:&譬如有翼之鸟,飞腾虚空,而不堕坠。虽在空中,亦不住空。&据《大品经》中说&空&的种类有十八种,但这些空的意思都超不出&十喻&所表示的涵义。&十喻&是菩萨为众生能方便理解&空&义,而施设的善巧。罗什法师云:&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即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若能应斯照,万象无来去。&之所以以&如幻、如焰&,等来作比喻,是因为此&十事&是世间现见诸法。若能于所缘世间诸法,谛观缘生而有,其性无实,即是善知&十喻& 所说。
(三)作作者空
在诸法实相空中,一切诸法皆归寂灭,无有能所之相。若业、及作业;作及作者,其性皆空。《智论》中多处见有引用《中论》偈,说明涅槃、三时有作、三时有生皆空无所得。关于作作者《智论》卷一云:
&&& 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法佛所说。
此偈说业果皆有,而无作作者,这是佛所说第一甚深微妙之法。以此四句偈,便不能详细的说明如何无作作者;又若无作作者,罪福因果是有是无?下引论主所造《中论》偈说。《观作作者品》云:
&&&&&& &决定业无作, 是业无作者。 定作者无作, 作者亦无业。
&&&&&&& 若定有作者, 亦定有作业。 作者及作业, 即堕于无因。
若堕于无因, 则无因无果。 无作无作者, 无所用作法。
若无作等法, 则无有罪福。 罪福等无故, 罪福报亦无。
若无罪福报, 亦无大涅槃。 诸可有所作, 皆空无有果。
上来五颂大意是:&作与作者&是缘起相待的,二者均无有自性。若&作&有自性,则不需作者更作;若&作者&有自性,则不需作而称作者。若不如是,则作作者皆归于断灭,无因无果。因为没有一个实在的作法,所以罪福因即无,业因既无,业果报亦无;既无生死业,故无大涅槃。如此看来,一切有所作,其性皆无有。总括之,因为能作业的人和所作的业都是空无自性的,所以承结的业果报也同样是空无自性。
三、罪福因果说
前文直说诸法皆空,乃至作作者空,罪福报亦空。那么佛法又如何随顺安立世出世间?针对此问,在《智论》第五十三卷中有关于&破与不破有二种误解&;第七十二卷中以&虚空不障诸法喻&来说明缘起不断。又《智论》卷七、卷三十二分别说:
&&&&&&& 佛法相虽空,亦复不断灭。 虽生亦非常,诸行业不失。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 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若有人念空,是则非道行。
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无有一法定性可取故,则不可破。以众生着因缘法故,名为可破。譬如小儿见水中月,心生爱着,欲取而不能得,心怀忧恼!智者教言:虽可眼见,不可手捉;但破可取,不破可见。
诸法虽是无自性空,但不同断灭。犹如譬喻说:但破诸法自性可取;不破缘生可见。依然有三界、五道差别,《智论》卷十六说:
菩萨得神通力,以天眼见三界、五道众生,以失乐为苦;无色界天,乐定心着不觉,命尽堕在欲界中,受禽兽形。色界诸天,亦复如是,从清净处堕,还受淫欲,在不净中。欲界六天,乐着五欲,还堕地狱,受诸苦痛。见人道中,以十善福贸得人身,人身多苦少乐,寿尽多堕恶趣中。见诸畜生,受诸苦恼,鞭杖驱驰,负重涉远&&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受如此罪。
若都无所有,菩萨云何见此六道,及苦因缘?如是佛法中亦有罪福因果,那么所谓(诸法实相)&空&与&罪福因果&之间又如何会通前后,各不相违?
四、空与罪福之关系
《观作作者品》所说的作与作者是无自性的,这种无自性便是空。此空又名第一义空、毕竟空。依龙树菩萨的观点,只有毕竟空才能使一切法得以安立。罪福之因与果,同样也是如此。
(一)空善安立罪福因果的道理
1、&第一义空&与罪福因果的关系
有人问:若法都自性空,则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如今学道则无益?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得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
因为法是从因缘生的,故是空的。只有是空性,才有作法的成立。诸法若各有自体,有别于别,故不能于别和。若不能和,便不能作业,更不能感果。法性是成立诸法生起的必要条件,不可破坏,不待因缘而有。反之,若无此法性,则诸法不能生,故无有灭,从而罪福业无。
如是全面认识第一义空,乃是于缘起法不偏二边的中道观。如是&虽空亦不断,虽有亦不常,如是法佛说&。故《净名经&佛国品》云: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又菩萨说法所言决定,亦常说诸法无我乃至罪福业不失。正如《中论&观四谛品》所说:
&&&&&& &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2、正观空而知有罪福
空法无为,菩萨正观空而不断有漏之福善,是名不住无为事。《净名经&菩萨行品》云:
何为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而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诸法虽自性本空,但修学过程中,亦不昧罪福。如《智论》卷五十三云:&初闻般若,不得便说一切法空。&菩萨大智慧生,恐人闻空入断灭,故而特别强调:
观真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
这才是正观空的人,与不是正观空的人区别在于:
邪见破诸法令空&&同无智人,闻空解脱门,不行诸功德,但欲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
与之相对正观空的人:&知诸法真空,不破不坏。&从此可以看出:只有正确观空的人,才能如实地了知罪福因果安立的道理;反之,不知空,也就不知罪福因果的安立。空同时亦善成罪福之果报。
3、以空成立罪福之报
⑴不破世间果报
佛说空法,不破世间相。世间相谓有罪,有福之报。以有空故,诸法非断非常。以非断,故罪福不失;以非常,故法无自性,非为破后世故说空。如《智论》云:
佛法中诸法毕竟空,而亦不断灭;生死虽相续,而亦不是常;无量阿僧祗劫业因缘,虽过去亦能生果报而不灭,是为微妙难知,若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应说往生。(《大品&往生品》)何有智者,前后相违?若死生相实有,云何言毕竟空?但为除诸法中爱着,邪见颠倒故,说毕竟空,不为破后世故说。
如此中意:佛说空法,不为破后世,亦不破罪福之果报。只是为了去除众生于诸法上生起的爱着。众生若能如是认识空法的意义,便是智慧。是智慧,即是世间正见。如《智论》卷三十四云:
&&&&&& &智慧是世间正见。世间正见中,说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后世,有阿罗汉。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阿罗汉故,能善持戒、善禅定、善梵行;得正见力故,能善不扰众生。世间正见,是无漏智慧根本。
由此义故空不但能引导世间正见,亦能成就世间果报,以不破后世故。
⑵成就出世间之圣果
有云:&三乘同坐空解脱床&,只是各自的观智深浅不同。若观空者,不分别二边,实是真佛弟子、行圣道、可得授记、终至涅槃。空法能如是成就出世间圣果。此诸义如经等说,《佛藏经&净法品》云:
&&&&&&& 若有众生闻如是经第一义空,无所有法,心欢喜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
&&&&&& &若于诸法,无所分别,如是行者,能得圣道。
(网明菩萨得佛授记)思益问曰:于何事中而得授记?网明言:随业受报,随业授记&&离诸法二相故,是授记义;不分别生灭,是授记义;离身口意,是授记义。
&若离法性,虽行布施、持戒、行慈,悲等善法力故,虽不堕恶道,生天福尽,还堕恶道,如本无异。行性空法,亦不着性空,即是涅盘。
&实际品》云:
过去十方诸佛道所谓性空,未来、现在十方诸佛道亦性空。离性空,世间无道、无道果。
一切法性空,是诸佛真法,若得是法,则名为佛;若说此法,名为度众生,三世诸佛皆亦如是;离是性空,则无道无果。
凡夫人虽离欲行慈悲心,不得实法相故,不得作无量福田;须陀洹虽未离欲,分别诸法实相故,福田无量。诸法实相,得有深浅,是故菩萨深入实相故,一念中福德无量无边&&若菩萨虽观毕竟空,而能起诸福德,是名不离般若波罗蜜行。若菩萨常不离般若波罗蜜,渐得无数、无量、无边功德。
(二)二法释
& &&&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舍利弗,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
&&&&&&& 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不但说空,不但说有;为爱着众生故说空,为趣相着空众生故说有,有无中二处不染,如是方便为众生说法。
&&&&&&& 世人不可但为说诸法实相,闻则迷闷,生于疑悔,是故以第一义为心,用世俗语言为说。
又人言:虽知此二谛,又与罪福有何关联?今说若知第一义谛,则无凡圣可得,故无罪福业及果,如是平等无差别,此是法尔如是;若知世俗谛,不住空相中,而有诸世间。此处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空本不生诸法。若说空,乃是空即缘起,缘起即空;所以罪福业不失。此二谛是正观空与罪福因果的关键,如《大品&四摄品》云:
世谛故,分别说有果报,非第一义;第一义中,不可说因缘果报。何以故?是第一义,实无有相,无有分别,亦无言说。
&&&&&& &第一义中无身行、无口行、无意行,亦不离身、口、意行得第一义。是诸有为法,无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义。菩萨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第一义中不动,而行菩萨事,饶益众生。
&&&&&& &佛言,得第一义,度一切法,到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
&&&&&&& 若众生自知诸法平等毕竟空,佛无恩力;若病人自知将适则药师无功。
&&&&& &&佛言:菩萨摩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耶!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如,以是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
一切法虽无所有,而凡夫众生颠倒覆心故,不知不见;我亦当以自相庄严,得一切智,为众生说法。若一切法空,我以实庄严,是不相应。若诸法空,庄严亦空,是则相称;为众生说法亦如是。
若菩萨摩萨萨,闻说般若波罗蜜时,不疑不难,当知是菩萨摩萨行菩萨道;行菩萨道者,,心不舍一切众生,以无所得故,是菩萨常应不离是念,所谓大悲念。
菩萨事者,空道,福德道。
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门;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为福门;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菩萨入福德门,除一切罪,所愿皆得。若不得愿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二事一故。
&& &&&&&般若波罗蜜智甚深,世间人智慧浅薄,但贪着福德果报,而不乐修。福德着有则情勇,颇有则心却;本所闻习邪见经书,坚着不舍,如是人常乐世乐。
菩萨亦如是,有二道:一者悲;二者空。悲心怜悯众生,誓愿欲度;空心来则灭怜悯心。若但有怜悯心,无智慧,则心没在无众生而有众生颠倒中;若但有空心,舍怜悯度众生心,则堕断灭中。是故佛说二事兼用,虽观一切空而不舍众生,虽怜悯众生不舍一切空。观一切法空,空亦空故不着空,是故不妨怜悯众生;观怜悯众生,亦不着众生,不取众生相。但怜悯众生,引导入空,是故虽行怜悯而不妨空;虽行空亦不取空相故,不妨怜悯心。
&&&&&& &若行者初入佛法,用众生空,知诸法无我;今用法空,知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诸法空二因缘故,能不惜内外所有,利益众生,不起难行想,苦行想,一心精进观喜&&通达如是相者,则能行般若波罗蜜道,所谓救度一切众生,令离世间忧恼;大悲心故,不舍一切众生。菩萨常不应离大悲及毕竟空念,毕竟空破世间诸烦恼,示涅;而大悲引之令还入善法中,以利益众生。
有二因缘故,魔不能坏。一者观诸法空;二者不舍一切众生。以日月因缘故,万物润生:但有月而无日,则万物湿坏;但有日而无月,则无万物焦烂。日月和合故,万物成熟。
菩萨道有二种:一者,般若波罗蜜道;二者,方便道。&&菩萨得是般若波罗蜜实相,所谓一切法性空,无所有寂灭相,即欲灭度;以方便力故,不取涅证。是时,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是涅亦空,我今于菩萨功德未具足,不应取证,功德具足,乃可取证。是时,菩萨以方便力,过二地,入菩萨位。
佛道中有二种正见:世间正见,出世间正见。
福德有二种乐因缘:世间,出世间。出世间者,诸法无漏,虽无果报,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无漏,通名福德。复次,福德是菩萨摩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无智人所毁訾,智人所行处,无智人远离。是福德因缘故,作人王、转轮圣王、天王、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
。关于《智论》内容概说的部分采用了&作序者之角度&、&所引经典之角度&进行概括性。其原因有二点:
一、慧远大师曾作《大智度论抄》二十卷(已佚),所以尽管今天看不到这部著作,但从他的《序》中是还可以看到一些他对《智论》的认识和总结。另外,僧叡法师是罗什门下&四圣&、&十哲&之一,随学有年,且每译出新经论,辄为之作序,以发明经论大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概括是必要的选择。如云&其为要也,发轸中衢&&二谛同轨玄辙一焉&;&其辨实相也,&&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辩,则寄折中以定之。&皆是中观要义,性空无得之言。
二、《智论》所引经典赅罗大、小乘,其中多引大乘经义,用来阐发不共小乘教义。破析有得小教,树立大乘中道性空法门。以此为概括的对象,实在是能体现当时龙树菩萨释经造论的本意。在&《智论》的相关介绍&一部分里,并没有对译者罗什法师进行介绍,还有在概括内容时应从《大品经》的角度来展开,恐文繁义多,故而从略。
以整体佛法的观点作为介绍,简要的说明了&因果定律&&二种因果&,并提及《智论》第五十三卷、七十二卷有相关内容说明缘起不断的因果观。引用《智论》卷七、卷三十二的内容说:诸法虽是自性空,但不同于断灭空。仍有世间罪福因果业报,出世间观空断惑的解脱道。这样前文说&诸法实相(空)&与这里&罪福因果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如何会通而又各不相违,即随顺世出世间的因果律,又不障&诸法性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