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期哪个国家是单声音乐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27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27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476;中世纪音乐(约450―1450年)文艺复兴时期(;第一编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二、古希腊音乐的特点;1.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音乐的体裁有短小的抒情诗、长大的史诗,以及演出规;3.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2.古希腊艺术中所提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3.柏拉图、亚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476年)中世纪音乐(约450―1450年) 文艺复兴时期(约年) 巴罗克时期(约年) 古典主义时期(约年) 西欧: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约年) 东欧、北欧:民族主义时期(约年) 20世纪音乐:(约1900――现在)第一编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 二、古希腊音乐的特点1.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2.古希腊音乐是单声织体,用字母或类似字母的符号来记谱。音乐的体裁有短小的抒情诗、长大的史诗,以及演出规模宏大的悲剧和喜剧。在后期出现了一些器乐独奏曲。3.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古希腊已经有了整套的音阶、音程和调式理论,三、古希腊、古罗马音乐对西方音乐的贡献 1.古希腊音乐是孕育西方音乐的源头。2.古希腊艺术中所提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如“悲剧”),为后世歌剧、舞剧等综合艺术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蓝本。3.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音乐思想奠定了音乐美学发展的基础。4.古希腊时期创立的音乐理论成为后世音乐发展的基础,西方音乐的主体正是在“和谐论”(“美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美学思想 )的影响下发展的。这一时期创立的各种调式成为中世纪教会音乐调式的前身。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 “米兰赦令”,使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从此西方基督教音乐文化拉开了历史的帷幕,西方音乐也开始了漫长的发展道路。第二编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元5――10世纪,基督教音乐初建时期; (2)公元11――13世纪,基督教音乐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世俗音乐也有了一定发展。 (3)公元14――15时期,史称“新艺术”时1.奥尔加农(平行进行)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还有一个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两个声部各自可以分成八度重叠而成为四声部,这是二声部奥尔加农的复合型式。2.第斯康特(反向进行) 三、圣母院乐派的复调1.法国圣母院乐派的两位杰出的作曲家是莱奥南和佩罗坦。莱奥南以擅长写作花唱奥尔加农著称。佩罗坦的复调特色主要体现在迪斯康特。 2.孔杜克图斯12、13世纪教会流行一种称为孔杜克图斯的体裁形式,它既可以是单声歌曲,也可以是复调形式。四、.经文歌1.经文歌是13世纪一种重要的复调体裁,由克劳苏拉演变而来所谓“经文歌”就是指上方声部有独立歌词的复调声乐曲。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是三个声部2.克劳苏拉(替换段) 3.弥撒曲 第三章一、方言歌曲1.最早的一种方言歌曲称之为“英雄业绩歌”。 3.由于强调三度、六度音程,限制不协和音,因而音响和谐、悦耳。4. “福布尔东”一词意为“假低音”,意指其低声部并非素歌的定旋律,而是一个附属的对位声部。三、勃艮第: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 。这些作曲家的活动集中在勃艮第地区的范围内。勃艮第地区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中部、东北部领地。1.迪费()是勃艮第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2.迪费的创作主要体裁是尚松(chanson)是14-、16世纪以法文诗歌谱的复调世俗歌曲的概称。)、弥撒曲、经文歌3.勃艮第时期音乐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就是确立了一种大型的宗教音乐体裁 “ 弥撒曲 ”,即把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 ( 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 )连成一个整体进行创作。创作五个部分最原始自然的方法是:①每一个乐章分别从弥撒曲的相应部分中提取格里高利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迪。期,是从中世纪向文艺复兴时期过渡的阶段。 2.法国游吟诗人歌曲是以爱情题材为主。4.古希腊哲人对音乐的本质、价值、社会道德一、格里高利圣咏概念:罗马教皇格利高利一3.游吟诗人关于爱情题材的歌曲有以下几种形功能等问题已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世(590-604)曾致力于制定统一的教会礼仪,式:三、荷马时代但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它以罗马教①康佐:是以宫廷之恋为题材的歌曲。主要史料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义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②晨歌:表现骑士和他的恋人幽会,清晨时依(又译《奥德修纪》)而命名。 逐渐影响到欧洲其它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依惜别的情景,诗歌常以骑士和守夜人对话的四、古希腊的乐器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形式进行,守夜人不断发出“天已亮了”的告诫。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功能跟特征:是服从宗教③田园恋歌:旋律有较多的民间因素。 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礼拜活动,它严肃、节制,最大地排除世俗的4.较长大的叙事体方言歌曲主要有以下三种 五、古希腊的戏剧感性欲念,其最一般特征为:无伴奏的纯人声①传奇
②叙事歌曲
③莱歌 希腊悲剧的杰出代表人物是三个雅典作家:埃(男生)个擦很难过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二、其他地区的方言歌曲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1.德国的主要歌曲体裁是“巴体歌曲” (bar) 斯。 希腊最杰出的喜剧作家是
雅典的阿里斯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一种歌曲形式,结构是aab,也叫“巴歌体”)。 托芬(公元前450-385年)。 情绪: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2.意大利的题材“劳达赞歌”。六、古希腊的音乐理论(男声),排斥人世激情。3.西班牙流行一种叫“坎帝加”的单声歌曲。 毕达哥拉斯:是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说明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是第四章、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也是数学家。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一、中世纪乐器由于毕达哥拉斯派的音乐理论不注重实践,公密切的关系。中世纪的常用乐器有弦乐(拨弦、击弦、弓弦)元前4世纪时(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和管乐两类提出了音程、调式、旋律的理论。 抑扬而定。1.中世纪最典型的拨弦乐器是竖琴、琉特琴和七、古希腊的音程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索尔特里琴。四音音列: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它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2.弓弦乐器是维埃尔琴,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诗篇。此外还有雷贝克琴、 轮擦提琴。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唱3.中世纪常用的管乐器有笛类,包括竖笛和横音音阶:诗班分成两部分,诗篇每节的上下两句分别由笛;双簧类乐器,有肖姆管、短号等.a.自然音
b.变化音 c.四分音两个合唱队交替演唱。)、应答歌唱(由一个或4.允许使用于教堂的乐器――管风琴,分大型多个独唱者领唱,唱诗班应合,独唱咏唱完一和中小型类别。节诗篇后,唱诗班重复着一节的前一半。)四种。 二、法国“新艺术”是关于音乐的争论。 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三、费朗科“有量记谱法” 完整音列体系: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 答圣歌、赞美诗。四、马肖是法国晚期新艺术音乐的最重要人物。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主要创作宗教音乐。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 五、意大利14世纪音乐的重要体裁 格里高利圣咏的三种风格:1.音节式
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3.花唱式 1.猎歌 2.牧歌 3.巴拉塔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二、教会音乐理论 4.意大利盲人音乐家兰迪尼)最为著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名。他的作品全部都是世俗音乐。著名的“兰迪音乐理论家:波埃修斯尼终止式”他的理论:他认为音乐分三类:宇宙音乐(包六、中世纪音乐的特点括数字和秩序)、人的音乐(歌唱)、乐器的音乐。最好的音乐诗宇宙音乐,“人的音乐”产生1.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宗教音乐活动的中心。 于人的灵魂深处,最低等级的音乐是“乐器的2.音乐是宗教文化好生活的组成部分,教会统治并且创造了各类音乐的精华。 音乐。这对中世纪的音乐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世纪教会音乐实践可以说是完全忠实于他的3.由单声音乐过渡到复调音乐。 音乐理论。 4.以声乐为主,器乐附属于声乐。三、记谱法5.音乐理论及记谱法、唱名法得以确立。 八、古希腊的调式1.纽姆谱 6.复调音乐逐渐向世俗化发展。调式: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 2.意大利的僧侣规多(约997-1050发明了六声7.中世纪后期,各种民族语言的歌曲流行,世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俗音乐兴起并和宗教音乐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音阶唱名法(ut、re、mi、fa、sol、la)及“规多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手”的视唱教学法。 第三编
文艺复兴时期 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3.记谱法的发展:纽姆谱―四线谱---有量记谱第一章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 法―五线谱 一、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记谱法:古希腊有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以字四、教会调式 母和符号分别来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除了1、和声方面1547年,音乐理论家亨利?罗利斯()有标记音高的记号外,还有表示音的长短和停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又提出了“爱奥尼亚”和“伊奥尼亚” 两种调顿休止的记号 。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式。是大小调的前身。那是还没有大小调。 音乐作品:《塞基洛斯墓志铭》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五、格里高利圣咏继续发展的主要形式: 第二章 2、织体方面表现为两种大的发展倾向:一是横向的扩展,一、古罗马音乐 a.多采用和声式的织体;二是复调的发展。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型b.常将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并格里高利圣咏的“横向”发展形式有三种:1.创造出“福布尔东”(Fauxbourdon)的复调音乐化方面发展,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附加段
3、宗教剧 手法。乐非常普及。军乐是罗马音乐的传统类别。特第二章 色乐器:大号、水压管风琴。出现了大型合唱3.当时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 约翰?邓斯泰布尔一、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 (1390----1453年)。队、乐队,音乐艺术异常繁荣。 多声部复调音乐的产生对于西方音乐历史具有其创作涉及经文歌、弥撒曲等各种体裁,约有二、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划时代意义。一个以上旋律线条的纵向结合给基督教音乐在许多方面集成了犹太教、以及叙70首。音乐带来了一系列具有积极意义的后果:它促作品风格:多为三个声部,突出上声部,节奏利亚等东方宗教音乐的特征。同古代相比,基成了声部协和的对为准则的确立,推动了节奏一致,有大量三和弦结构,风格和谐、悦耳、督教发展出一种新的音乐观:任何世俗的娱乐和记谱理论的发展,唤起了理性的作曲意识。流畅。性的音乐均得到排斥,音乐集中于教堂和修道12世纪以后,单声部音乐的附加段和继叙逐渐二、福布尔冬(复调音乐的技巧)院,成为精神拯救的工具。基督教会提倡纯声走向衰落,多声部音乐蕴涵的巨大价值和潜力乐的仪式音乐,竭力反对使用乐器。在圣咏的1.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却越来越显露,人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复调音乐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演唱方式也有严格规定,由一开始的男女老少新的思维、技术和审美特征所吸引。 句总结束在八度上。都可咏唱,改由经过训练的唱诗班咏唱,以求二、早期的复调音乐2.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圣咏进行创作②每一个乐章开端的高声部采用印个相同的动机以此来联系各个乐章③最常用的一种创作方法是“定旋律弥撒曲,就是各个乐章中都采用一个相同旋律做为定旋律,以此作为音乐统一的“轴心”把各个乐章联系起来。4.班舒瓦是勃艮第地区最重要的尚松作曲家,采用的都是高声部为人声,下面两个声部是器乐声部的形式,其中高声部旋律简洁,优美典雅而富有感染力。四、法――弗兰德作曲家1.主要代表人物:年:奥克冈、比斯努瓦;年:若斯坎、奥布雷赫特、伊萨克等;年:贡贝尔、克莱门斯、维拉尔特、罗勒(若斯坎后的一代);1550年以后:拉絮斯和蒙特。 五、费罗托拉1.意大利牧歌的萌芽―弗罗托拉2.它的歌词多是爱情和讽刺的内容,表达无拘无束。这是一种源自即兴传统的较简单的音乐形式。它是分节歌曲,按音乐谱曲,有明显的节奏和简单的和声,主调的肢体,四个声部中高声部通常有人声演唱,其他声部由乐器演奏,风格与法―费兰德的复调对位有很大的不同。 六、意大利牧歌1.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一种复调歌曲,歌词多为名诗人所作,一般有较高的文学水准,许多是爱情诗,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2.当时著名的牧歌作曲家有马林秋、杰苏阿尔多、蒙特维尔第三位。 七、法国尚松(看课本了解一下法国尚松 P77) 雅内坎()是16世纪30、40年代出现的一位重要的法国尚松作曲家。他的作品有《鸟之歌》、《云雀》、《巴黎的闹市》等。 八、其他国家的音乐 1.德国
利德2.英国
康索尔特歌 3西班牙
维良西科 第二章 16世纪的器乐 一乐器文艺复兴时期管乐器的种类已经很多,主要有竖笛、肖姆管(双簧乐器)、克鲁姆管(双簧乐器)、横笛、木管号、小号和萨克布号(近代长号的前身);弦乐器有维奥尔琴;还有管风琴;还有羽管键琴和楔槌键琴。 二、器乐1.与声乐有关的器乐曲以意大利的康佐纳(康佐纳在16世纪 20年代是一种将法国尚松改编成的器乐独奏曲,在硫特琴、键盘乐器上演奏。风格和法国尚松很接近,轻快、节奏性强,有简单的对位织体。)最为典型。2.舞蹈音乐也是器乐音乐的重要来源。当时广泛流行的舞曲有帕凡; 库朗特;加亚尔德;阿勒芒德;萨尔塔列罗;帕萨梅佐。3.器乐独奏形式有:前奏曲、托卡塔、利切卡农、幻想曲。
第三章一、宗教音乐的改革1.由马丁? 路德 ()发起,他翻译的圣经为推行新规范的德语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德国近代散文,整个德国的近代文学艺术就是从路德的圣咏开始的。2.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音乐的特点: ①新教音乐的核心体裁是众赞歌(chorale),不用拉丁语而译成德语来演唱。②常选用流行的德国古老圣歌和民歌作为曲③吸取尼德兰乐派的复调艺术,使单声部的新教歌曲成为四部和声的圣咏合唱,旋律在高声部,接近后来的主调风格。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有帕莱斯特利那和奥尔兰德?德?拉絮斯。三、威尼斯乐派作曲家:维拉尔特和加布里埃利。四、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八、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早期歌剧。1.法国早期歌剧的主要代表是吕利(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吕利的歌剧序曲被称为“法国序曲”,结构慢――快――慢.2.英国歌剧受到意大利和法国的双重影响。英国歌剧最重要的作曲家是普赛尔。他的歌剧代表作是《迪多和伊尼》。 3.德国第一部歌剧《达夫尼》,曲许茨创作。许第五编
古典主义时期一、“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它包含了两大时段:“前古典时期”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二、对于18世纪新风格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方整性结构,与民间音调及舞蹈节奏的联系更为紧密。 表了前古典时期“协奏曲”创作的成就。 2.J.C巴赫1762年定居伦敦,因此常被称为“伦敦巴赫”。在协奏曲领域里,他创作了近40首独奏协奏曲和15首乐队协奏曲。3.J.C巴赫的协奏曲显示出鲜明的新风格: ①明确确立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已经预示了奏鸣曲式的主要原则,即主题在调性及材料之间的对比并置和变化统一;第二乐章常采用小1.在宗教音乐的织体上,仍采用包含几个相似茨是德国宗教音乐的重要作者。的对位人声声部的典型手法,纯声乐艺术达到九、清唱剧概念:清唱剧又叫神剧,诞生于意高峰。大利,17世纪中叶成为一种类似于歌剧的大型2.纯器乐形式兴起,出现了早期器乐体裁。 声乐体裁,同歌剧一样由宣叙调、咏叹调、二3.音乐从宗教情感转向崇尚理性、追求人性,重唱、三重唱、合唱、乐队组成,其中合唱占世俗音乐得到发展。重要地位,内容是宗教题材,一般在教堂或音4.为了清晰地表达歌词内容,产生了和声性复乐厅演出,与歌剧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没有调思维,成为主调音乐的先驱。舞台表演、服装道具及布景,只唱不演、不需5.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被认为是协和音程,对要上台下台,是一种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 构成三和弦的潜在可能有了更完备的认识。 十、康塔塔概念: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体裁。6.加用了民间流行的爱奥尼亚和伊奥尼亚调它通常有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式,丰富了传统教会调式体系。合唱及管弦乐组成,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7.更自由的运用变化音、转调、小节线、总谱,表演,康塔塔既可以采用宗教题材,也可以采创立了主旋律音乐,奠定了主调和声风格的基用世俗体裁。既可以抒情性的,也可以是近似础。 戏剧性的。 十、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第四编
巴罗克时期有关耶稣受难格式的引种古老的体裁。 这一时期开始采用完整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第二章系。一、器乐的发展一、 巴罗克音乐的总体特征有如下特点: 1.巴罗克时期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旋律: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两大类。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2.管风琴曲的体裁主要分三种:①托卡塔②赋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格曲③以众赞歌为基础的管风琴曲。节奏:一种是自由、松散的节奏,带有频繁的3.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急缓变化,常用于托卡塔、前奏曲等体裁中;体裁。另一种是以有规律重复出现的重音为基础,持4.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续律动的节奏,多用于赋格曲、舞曲中。两种调体裁,既严谨又灵活的形式。 节奏常常前后结合。二、协奏曲情绪:音乐的情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内不1.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有:①大会有繁复、细腻的变化,如一个乐章或一首咏协奏曲(器乐协奏曲中的一种最早的形式:是叹调之内基本保持一种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以一组独奏乐器(常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间才形成情绪对比。组成)与整个乐队相竞奏。在巴罗克晚期,大力度:巴罗克音乐在进行时采用一个相当稳定协奏曲的最伟大的作曲家是巴赫。)的音量,一段始终响亮的乐段后面跟上一段始②独奏协奏曲(是以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相竞终低柔的乐段,前后两段形成明暗对比的效果。奏,突出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的对比)。 这种从一个响度到另一个响度的转换叫做“阶③乐队协奏曲。(是一种没有独奏,只有乐队部梯式力度”(terraced dynamics)。分的(弦乐队和通奏低音)的协奏曲) 主要音乐体裁: (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2. 对巴罗克时期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献的是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独唱、合唱曲;(器乐)托卡塔、前奏曲、幻想()。出生于威尼斯,他被称为“红发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以独奏神父”。著名的大协奏曲《四季》,四首分别标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为主)、协奏曲(乐队协奏记为春、夏、秋、冬。 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第三章
第一章一、亨德尔二、通奏低音(又叫数字低音)1.亨德尔是巴罗克后期最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1.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这种音乐织曲家。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高声部和低声部的2.亨德尔最优秀的歌剧作品有英雄故事《凯旋律线条。它有一个独立的低声部持续在整个撒》、《罗德林达》;奇幻故事《阿尔西那》、《吕作品中。纳尔多》。2通奏低音的实现至少需要两种乐器:一种是3.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是《弥赛亚》。 演奏和弦的羽管键琴、管风琴或琉特琴,它对4.亨德尔管弦乐组曲《皇家水上音乐》、《皇家和弦的处理是可以比较自由的,甚至可以不受焰火音乐》。 低音线条节奏的约束。另一种是演奏低音部的二、J.S 巴赫大提琴后大管等低音乐器,它一般较少修饰。 1.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三、情感论的音乐家族。四、歌剧的诞生2.巴赫的器乐作品包括了巴罗克时期所有的器1.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乐音乐体裁。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①管风琴音乐:代表作如《d小调托卡塔与赋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格》、《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g小调幻想曲与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赋格》、一些众赞歌前奏曲等。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②古钢琴音乐:巴赫的《创意曲》包括二部和2.第一部歌剧的产生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梅三部创意曲各15首。拉塔”的活动直接有关。③器乐合奏曲:在小型合奏中,巴赫的主要作3.159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私人集会上演品包括:小提琴和羽管键琴的奏鸣曲、长笛和出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妮》(Dafne),佩里作曲,羽管键琴的奏鸣曲等,多数是三重奏鸣曲。全利努契尼作词。现存最早的歌剧作品是1600年曲象一首组曲,很有宫廷气派,对演奏技巧的他是他们的《尤丽狄西》(即《欧里狄克》)。 要求很高。在大型合奏曲中,巴赫著名的创作五、蒙特维尔第和他的《奥菲欧》是协奏曲,他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他1.蒙特威尔是早期意大利歌剧突出的作曲家。的管弦乐曲中的典范之作。是巴洛克在早期的一位最伟大的作曲家。④巴赫把组曲这个流行已久的体裁也推向了顶是第一个使歌剧戏剧化的作曲家 峰。他共创作有3集组曲,分别是《法国组曲》、2.蒙特维尔第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是《英国组曲》和《帕蒂塔》。佩里的《尤丽迪茜》改编的。是早期歌剧⑤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这一套变奏曲中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赫使“主题加变奏”这种形式达到了一个高度3.在他的创作中,一切音乐手法都服从于戏剧发展的水平。的需要。他主张音乐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要⑥巴赫复调艺术的两部伟大精品:《音乐的奉去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他把音乐作为表现人的献》和《赋格的艺术》。最有力的手段,这个人是指整个的人,包括他⑦巴赫现存的康塔塔有200多首,占他全部作的一切欲望、幸福、失望、愤怒、痛苦等等。品的一半。他的歌剧中的人物都是有真实情感的人物,用⑧23首世俗康塔塔中比较著名的有:《溪水,歌声来表达喜怒哀乐。 清清的淌》、《农民康塔塔》、《狩猎康塔塔》、《咖六、威尼斯啡康塔塔》等,充满了欢快明朗的音调,犹如继蒙特维尔第之后,卡瓦利和切斯第成为威尼音乐喜剧,表现了人民生活中乐观向上的一面。 斯重要的歌剧作曲家。 ⑨《b小调弥撒》是巴赫弥撒曲的力作。 七、那不勒斯⑩巴赫的受难乐:《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那不勒斯歌剧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亚历山德乐》。 ②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明显的终止式,强调更加简洁的和声风格。③从短小动机孕育出丰富乐思的技巧得到蓬勃发展,乐章中主题的对比变化取代了巴罗克单一主题模进展开。④通奏低音逐渐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取代。 ⑤当时常用的体裁是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四重奏等,常用的曲式,除了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及变奏曲式外,奏鸣曲式的发展最为充分。 第一章一、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1.格鲁克()出生于德国的乡村埃勒斯巴赫。2.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3.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是格鲁克的歌剧的创作原则。4.芭蕾舞在格鲁克以前的歌剧中常和剧情相脱节,只追求视觉上的感官享受,甚至为了某一为舞蹈家的特长而临时添加一些特性舞。针对这一点,格鲁克认为舞蹈的表演必须要与剧情、人物和情感相符合一致,要与剧情发展有密切联系,不再为炫耀场景而随意添加。5.格鲁克把乐队的每个声部都记写得很清楚,代替了“数字低音”的写法。6.意大利正歌剧的序曲往往与剧情没什么关系,是孤立的,脱离剧情的整体构思,格鲁克认为歌剧的序曲应该来暗示剧情,使听众预先知道在他们眼前即将要展现的剧情性质,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第二章二、奏鸣曲、奏鸣曲式、交响曲1.奏鸣曲:一种多乐章的器乐套曲,亦称“奏鸣曲套曲”。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如钢琴奏鸣曲)或 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如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小提琴奏鸣曲,长笛与钢琴合奏的长笛奏鸣曲等)。其中各乐章的基本特点和曲式结构如下:第1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2乐章为慢板,用变奏曲式、复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3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用复三段式;第 4乐章为快板或急板,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2.奏鸣曲式: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3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第1部分是呈示部,包括主部、连接段、副部及小结尾。第2部分是展开部,也称自由幻想部,乐思以新的方式不断展开。第3部分称为再现部。这时主部仍在原调上再现,最后为尾声。3.交响曲: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行板、广板,常用奏鸣曲式或主题与变奏形式;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三、C.P.E巴赫()1.C.P.E巴赫是J.S巴赫的第三个儿子。乐史上称他叫“柏林巴赫”或“汉堡巴赫”。 2.在以 C.P.E巴赫为代表的柏林作曲家的作品中,认为表达感情,引起听众的共鸣是演奏的目的,是一种反理性主义的“情感风格”。这种情感风格和德国文学中兴起的“狂飙运动”的精神一致,是浪漫主义的先声。3.C.P.E巴赫的作品中,古钢琴作品占据重要的位置,共300多首,其中包括变奏曲、赋格曲、200多首奏鸣曲。4.他的奏鸣曲通常是快-慢-快三个乐章的结构,增加了奏鸣曲这种体裁的戏剧性因素,奏鸣曲式主题之间的对比度加强,各乐章之间运用了远关系转调的并置手法。C.P.E巴赫开创了近代钢琴奏鸣曲的前河。四、D.阿尔贝蒂(,)意大利作曲家,他在奏鸣曲中,左手常用部不断反复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这种音型被称为“阿尔贝蒂低音”。 五、前古典时期这一时期独奏奏鸣曲的代表作曲家是C.P.E巴赫、D.阿尔贝蒂 六、协奏曲1.协奏曲在巴罗克时期已成为重要的器乐体步舞曲。②华丽风格在J.C巴赫的协奏曲中也很明显,旋律流畅,显得优美从容、灵活敏捷,还融进了苏格兰民歌的流行曲调。 七、交响曲1.作为交响曲的摇篮,是在德国。德、奥地区的交响曲的发展主要以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为代表。2.曼海姆乐派的音乐风格:作品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声部线条十分突出;通奏低音已被替代为明确地谱写乐队各个声部;乐队的编制已趋向完整,其出色的演奏闻名全欧,突出乐队力度渐强、渐弱的丰富变化,使用出其不意的特强,在高潮后会突然全体休止,常出现乐队突然爆发的强奏和休止,打破了巴罗克作品“阶梯式力度”的传统,使之具有激动人心的效果,增强了乐队表达情感幅度的能力。八、北德乐派(柏林乐派)1.代表人物是在“奏鸣曲”一节中提及的巴赫的次子―C.P.E巴赫。“维也纳古典乐派” 第三章“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一、海顿 ()奥地利作曲家。1.海顿最重要的贡献是108部交响曲和68首四重奏。2.海顿交响曲:①海顿被人尊称为“交响曲之父”,他的成就在于把这种原来较粗糙的音乐形式发展到更新、更完美的高度,通过自己的创作逐渐完善了交响曲的基本模式。②集大成的12首“伦敦”交响曲,把交响曲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的结构,并且把各个乐章的不同性质和常用曲式确定下来:第一乐章常常是快板,奏鸣曲式,热情洋溢的;第二乐章是慢板、行板、广板,常用奏鸣曲式或主题与变奏形式,旋律朴素动人、优美如歌;第三乐章是带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性格幽默而活泼的,是很有魅力的音乐;第四乐章快板或比第一乐章更快的急板,常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两者结合起来的奏鸣回旋曲式,比第一乐章更加热烈欢快。③海顿108部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奇迹”、第92交响曲“牛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伦敦”交响曲。 3.弦乐四重奏:①海顿被后人尊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也是他艺术成就最高的领域。②弦乐四重奏是用二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③弦乐四重奏曲代表作《小夜曲》 又名《如歌的行板》,原作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4.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5.作品风格特征:作品旋律朴素、和声明晰、结构匀称,音乐既明快、幽默、轻松,又不乏高贵的气质,呈现出古典乐派的理想境界,这些因素加上他在音乐上的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二、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1.莫扎特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器乐小品等等各类体裁,几乎包含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他的音乐的特征与最突出的贡献,可以通过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来说明。2.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他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意大利正歌剧《仁慈的狄多》、德奥歌唱剧《魔笛》、《后宫诱逃》等。3.莫扎特共创作了41部交响曲,其中以《第35交响曲“哈夫那”》、《第36交响曲“林茨”》、《第39交响曲“布拉格”》、《第40交响曲“维特”》、《第41交响曲“朱比特”》最有代表性,至今仍是音乐会上的重要曲目。 4.协奏曲: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7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他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模式,,成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 莫扎特协奏曲优秀作品:《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3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等。5.奏鸣曲:莫扎特创作了有17首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即《土耳其进行曲》K.331)6.室内乐:①23首弦乐四重奏中,最优秀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②莫扎特在室内乐创作上的天才更多地表现在五重奏上,最为突出的是《g小调弦乐五重奏》、《C大调弦乐五重奏》。 7.小型器乐合奏:代表作品有《安魂弥撒》 、《c小调弥撒》、《加冕弥撒》。8.小夜曲:莫扎特一生共写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87年8月创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或称《弦乐小夜曲》它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三、贝多芬 ( ) 1.交响曲:贝多芬一生中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最具代表性的典范之作:《第三交响曲 “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 “合唱” 》 2.钢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32首,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第17首“暴风雨”、第21首“黎明”、第23首“热情”等钢琴奏鸣曲成为中期作品的代表作。 3.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创作了5部钢琴协奏曲,其中后三部作品在精神内涵、风格、技法上都(40-80年代),晚期或浪漫主义之后:布鲁克纳、马勒、理夏德?斯特劳斯(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间还穿插了法国、意大利歌剧,以及与此相并行或独立的欧洲民族乐派的线索。除此以外,有些作曲家所处的时期或流派归属还可以做其他方式的划分。一、浪漫主义时期的有音乐特点:浪漫主义音乐的强调对主观情感,尤其是对爱情这最强烈和个性化情感的表述中,自传性的、偏重心理变化的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如何获得公众的理解也是作曲家的追求。他们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符合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如多乐章或单乐章的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序曲,但与张的叙事曲、谐谑曲、狂想曲、幻想曲,小品式的器乐或声乐作品(即兴曲、音乐瞬间、前奏曲、练习曲及多种风格的歌曲),还有以若干首小曲构成的套曲形式(声乐套曲、器乐套曲)等。即使是传统的体裁形式,如古典交响曲或奏鸣曲式也被赋予了更为浪漫的气质和个性化的处理。 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6卷48首小曲。器乐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四、芭蕾的发展 早期芭蕾:意大利 浪漫芭蕾:法国(十九世o初萌芽,183O到185O年代最盛)古典芭蕾:俄国(十九世o下半叶最后二十五年最盛)现代芭蕾: (20世纪后)当代芭蕾: (20世纪70年代后) 五、有关芭蕾发展简史基本知识要点:1.整套芭蕾美学规范及动作术语是用法语来表达。2.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与法国,鼎盛于俄罗斯,从俄走向世界。3.芭蕾先后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美国、英国学派。4.芭蕾经历了“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当代芭蕾”五大时期。5.“浪漫芭蕾”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发端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巴黎。6.西方芭蕾史学家称法国芭蕾大师马里于斯-位手法统一起来。康佐纳和利切卡尔一起成为赋格曲的前身。通奏低音(又叫数字低音)1.是巴罗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这种音乐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高声部和低声部的旋律线条。它有一个独立的低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2通奏低音的实现至少需要两种乐器:一种是演奏和弦的羽管键琴、管风琴或琉特琴,它对和弦的处理是可以比较自由的,甚至可以不受低音线条节奏的约束。另一种是演奏低音部的大提琴后大管等低音乐器,它一般较少修饰。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清唱剧概念:清唱剧又叫神剧,诞生于意大利,17世纪中叶成为一种类似于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同歌剧一样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合唱、乐队组成,其中合唱占重要地位,内容是宗教题材,一般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与歌剧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没有舞台表演、服装道具及布景,只唱不演、不需要上台远远超过了海顿、莫扎特的同类体裁作品。五部钢琴协奏曲中最富有贝多芬个性的是《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也称“皇帝”协奏曲。4.重奏作品:贝多芬一生的几个时期都写有室内乐作品。早期重要的有钢琴三重奏、为钢琴和管乐的五重奏等。重要的四重奏体裁他一共写了16首,代表作有“竖琴四重奏”。作于1806年的3首弦乐四重奏体现出对古典传统风格的突破,称《拉苏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5.声乐作品:贝多芬在声乐领域的创作设计歌剧、清唱剧、弥撒曲、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费德里奥》是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贝多芬贡献:贝多芬的创作集德奥优秀音乐传统之大成,自巴赫、亨德尔到格鲁克、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成就在贝多芬这里汇集,并融入了时代的音响与德奥民间音乐的养料,从而使贝多芬的音乐成为古典时代的最后高峰。 在西方音乐史上,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对奏鸣-交响套曲结构形式的发展和创新上。贝多芬将奏鸣曲式广泛运用于自己的各种体裁与套曲的各个乐章中,将它的篇幅和内涵极大地扩充以适应宏大的构思,不仅奏鸣曲式各部分的独立性与对比性加强,而且将展开部作为动力性发展最集中、最强烈的部分,动机的作用真正得到了发挥,成为生成印章的戏剧性冲突的种子核心。套曲的各乐章,无论是慢板乐章还是谐虐曲或终曲更突出了各自不同的特性与作用,乐章间形成了既对比并置又彼此关联的辨证关系,音乐材料的互相渗透与贯穿,使整个套曲达到高度的完美和统一。贝多芬特点:贝多芬也使音乐的具体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和扩展,他的旋律简洁朴实而含蓄深情,建立在和弦音上的线条严重粗犷,动机式旋律富于紧张的冲击力量,而柔版旋律又令人悲悯沉思;节奏鲜明突出,经常带有进行曲、送葬曲或其他舞曲式的特性节奏,破坏规律平衡性的切分式节奏或突换重音的运用,是造成贝多芬顽强果断与冲突紧张风格的重要手段;和声调性的作用在贝多芬的扩充等形成了强大的动力特征,扩充了自巴赫以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调和声体系的内含量;在管弦乐队的配置上,贝多芬显然受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乐曲的影响,重视铜管和打击乐器的作用,而且从《第三交响曲》开始增加乐队的编制,管弦乐队不同的音色和表现力也得到了新颖而恰当的处理。贝多芬作为18-19世纪之交的作曲家,代表进步的世界观、伦理观和新兴阶级的审美理想,适应当时社会与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变革,将人类友爱的最高憧憬以他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述出来并被大众所接受。贝多芬的创作虽然保持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体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但,“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人生目标。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气势,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这成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潮的启蒙精神。“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的音乐至今让人震撼,正是发自贝多芬内心的声音找到了同乡人类心灵的路,使后辈从中领悟到艺术与人生同样原无定轨,而独立前行的足迹终会累积成众人追随的大道。第六编
浪漫主义时期各阶段代表性作曲家:音乐上的浪漫主义经历了兴起、繁荣与衰颓的过程,贝多芬作为横跨两个时期的人物,其创作已经体现出向浪漫主义过度的~向,而一般音乐历史将浪漫主义分为早期:韦伯、舒伯特(19世纪10-20年代),盛期: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30-40年代),中后期: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像同主音大小调的自由转换及三度远关系调的并置、节奏或重音的变化及混合的不断探索和突破,将巴罗克时期以来的功能和声体系推进到极致。对管弦乐队肺腑印象的开掘和发挥,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重要的贡献,钢琴由于乐器的普及和音乐音质的飞跃进步,使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对钢琴音乐的创作情有独钟。 第一章一、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韦伯(1786――1826年)1.韦伯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厄丁。2.韦伯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钢琴作品等,并以钢琴家的身份到各地演出。1820年,完成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自由射手》。3.韦伯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是由他的一歌剧代表作《自由射手》(剧情)确立的,这部歌剧标志着欧洲德国民族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这部歌剧的最大贡献在于反映德国的民族气质。此外,《欧丽安特》、《奥伯龙》也是韦伯的两部歌剧代表作4.《猎人合唱》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 5.《邀舞》又名《华丽回旋曲》,是韦伯在1819年为新婚妻子生日而写的一首标题钢琴曲,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二、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年)
1.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2.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致音乐》,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3.艺术歌曲:舒伯特被后人称为“艺术歌曲之王”,15年的时间里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形式可分为三类:①分节歌(如《野玫瑰》)、②通谱歌(如《魔王》)、③变化分节歌(如《鳟鱼》)。题材广泛,4.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提高到了与声乐部分同等重要的地位。舒伯特大大的推进了“声乐套曲”艺术形式的发展。5.舒柏特的钢琴曲分为“小型”作品和“大型”作品两类。小型作品包括一些以圆舞曲、连德勒舞曲和进行曲等形式为基础创作的钢琴小品。六首《音乐的瞬间》和《八首即兴曲》是其中的典范之作,相当于钢琴中的艺术歌曲。 在大型钢琴体裁方面,舒伯特写了11首钢琴奏鸣曲和一首《c小调幻想曲“流浪者”》 。 6.交响曲:舒伯特共创作9首交响曲。其中《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第九“伟大”交响曲》,是最具个性化的作品,也是浪漫主义风格交响曲的代表作。三、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年) 1.出生于德国汉堡2.门德尔松的创作目录也很丰富: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部清唱剧及赞美诗、经文歌等宗教作品,为钢琴而作的《无言歌》8集,为钢琴、小提琴而作的数篇协奏曲、以及许多奏鸣曲及室内乐等。3.交响曲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交响曲》和《苏格兰交响曲》。4.标题性序曲:代表性的作品有: 《仲夏夜之梦》; 《赫布里群岛》; 《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船》; 《美丽的梅露辛娜》; 《路易.布拉斯》。5.《无言歌》和其它器乐作品门德尔松首创了小型钢琴体裁《无言歌》,包括彼季帕()为俄罗斯“古典芭蕾之父”。7.第一位在“脚尖上起舞的”芭蕾明星是玛丽-塔里奥妮,于1832年在〈仙女〉歌剧中,首次出现了脚尖舞技术。8.1661年,由法王路易十四,率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芭蕾教育机构――皇家舞蹈学院。9.俄罗斯天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为“古典芭蕾”的辉煌成就体现在他作曲的“三大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中。概念格里高利圣咏:罗马教皇格利高利一世(590-604)曾致力于制定统一的教会礼仪,但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它以罗马教义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欧洲其它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奥尔加农(平行进行):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还有一个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两个声部各自可以分成八度重叠而成为四声部,这是二声部奥尔加农的复合型式。第斯康特(反向进行在12或13世纪初,兴起一种新的复调形式,定旋律声部和对位声部以反向进行为主,是一音对一音的演唱风格,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与奥尔加农即兴式的松散结构有很大区别。2.孔杜克图斯12、13世纪教会流行一种称为孔杜克图斯的体裁形式,它既可以是单声歌曲,也可以是复调形式。.经文歌1.经文歌是13世纪一种重要的复调体裁,由克劳苏拉演变而来所谓“经文歌”就是指上方声部有独立歌词的复调声乐曲。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是三个声部福布尔冬(复调音乐的技巧)1.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句总结束在八度上。2.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往未写明。 3.由于强调三度、六度音程,限制不协和音,因而音响和谐、悦耳。 4. “福布尔东”一词意为“假低音”,意指其低声部并非素歌的定旋律,而是一个附属的对位声部。尚松:歌词大部分是爱情诗,常采用突出上声部的三声部织体,一般上声部是独唱声部,下面是两个器乐声部,风格抒情、细腻、典雅。 弥撒曲:迪费创作的大多是定旋律弥撒曲,他首次以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并在弥撒曲中采用了经文歌常用的四个声部的织体,首次把对应声部置于定旋律声部之下。(四个声部由下向上依次为:低对应声部、定旋律声部、高对应声部、旋律声部)费罗托拉1.意大利牧歌的萌芽―弗罗托拉 2.它的歌词多是爱情和讽刺的内容,表达无拘无束。这是一种源自即兴传统的较简单的音乐形式。它是分节歌曲,按音乐谱曲,有明显的节奏和简单的和声,主调的肢体,四个声部中高声部通常有人声演唱,其他声部由乐器演奏,风格与法―费兰德的复调对位有很大的不同。 意大利牧歌:.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一种复调歌曲,歌词多为名诗人所作,一般有较高的文学水准,许多是爱情诗,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 康佐纳(canzona):意大利的康佐纳在16世纪 20年代是一种将法国尚松改编成的器乐独奏曲,在硫特琴、键盘乐器上演奏。风格和法国尚松很接近,轻快、节奏性强,有简单的对位织体。到16世纪后半叶,康佐纳演变成复调性的器乐音乐 ,供管风琴等键盘乐器演奏,大多将一个主题、或性格相似的几个主题以模仿对下台,是一种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康塔塔概念: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体裁。它通常有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合唱及管弦乐组成,没有舞台装置和戏剧动作表演,康塔塔既可以采用宗教题材,也可以采用世俗体裁。既可以抒情性的,也可以是近似戏剧性的。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格式的引种古老的体裁。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既严谨又灵活的形式。协奏曲(器乐协奏曲中的一种最早的形式:是以一组独奏乐器(常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组成)与整个乐队相竞奏。在巴罗克晚期,大协奏曲的最伟大的作曲家是巴赫。)室内乐是一种由几件乐器合作的小型合奏形式,起源于17~18世纪初的欧洲,最初是皇宫贵族在客厅中表演的音乐,以别于那些适合在教堂内演奏的音乐,故称为“室内乐”。因此,它也不同于演奏员人数众多的交响乐队。从种类上分,室内乐包括器乐曲和声乐曲两种;从音乐特点看,室内乐的性格是亲切精致的,它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演奏水平,能独当一面,又相互配合,共同创造美感。弦乐四重奏:①海顿被后人尊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也是他艺术成就最高的领域。②弦乐四重奏是用二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27等内容。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  西方音乐史 复习资料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复习资料(呕心历血啊) 不用买书了! 西方音乐史 复习资料(呕心历血啊)全了 不用买书了! 来源: 来源: 倪培雯...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8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8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音乐史一 古...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汇总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第一编、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约公元前 12 世纪――公元 5 世纪) ? 第二编、 中世纪音乐(约公元 450―...  《西方音乐史》复习精髓 西方音乐史》一.古代希腊与罗马音乐 1-古希腊音乐 比较重要的乐谱残篇:《俄瑞斯忒斯》、德尔斐赞美诗、塞基洛斯歌 比较重要的乐谱残篇...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家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韦伯 韦伯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地位,是由他的一部歌剧代表作《自由射手》 (剧情)来确立的,这 部歌剧...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北大,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 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教材: 《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 授课教师:余志刚 上半学期学习概况:一、古希腊和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二、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三;巴 罗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