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诗经卫风氓 氓 卫风》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塑造氓女的形象?400字

《卫风•氓》教案(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免费教案,教学实录,说课稿,教学参考-新课程教学资料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卫风•氓》教案(高一必修优秀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王宝杰&&辑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早自习预习:
1.字词:
匪:fēi&&愆:qiān&&将:qiāng&&&载:zài&&于:xū&&说:tuō&&
徂:cú&&汤:shāng&&裳:cháng&&靡:mǐ&&隰:xí&&角:jiǎo
2.&阅读、理解并背诵注释①
3.熟读课文:
教师提示: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可按“二二拍”节奏来读,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个千年不衰的话题,那么爱情是不是都是那么美好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从《氓》中感受另一类型爱情情节和主人公形象。
二、检查早读诵读效果,教师指正。
三、教师指导,学生先试译、疏通课文,然后教师翻译:
1.&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的改写模板――《关雎》。然后要求学生尽量用这种方法来译。(余冠英是诗经研究专家,他的版本是诗经最权威版本。著作是《诗经选译》。)
水鸟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菜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教师明确:
那个人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哪里真是来换丝,是来找我谈婚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转回。并非我约期又改悔,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总有岸,沼泽虽阔亦有边。两小无猜多快乐,又说又笑,哪儿有愁烦?不愿回想一下那旧日的誓言。从前誓言都不回忆了(你已是恩断义绝)。那就算了吧!
四、课后反复品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 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板书]  &  
&氓&  &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诗句)&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基调。)
二、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人物:
《氓》是《诗经》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弃妇诗。讲女子为一个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婚后,尽管妻子多年如一日,甘心贫苦、日夜朝老,但是,最终还是被丈夫抛弃故事。&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下列问题,深入品味这首诗。
1.氓初给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个什么样人?
“蚩蚩”,忠厚老实样子。
&氓是如何来提亲?
“抱布贸丝”,假借物物交换买卖来和我谈婚事。&&&&&&&&&&&&&&&&&&&&&&&&
&&女主人公怎样对待他?
深情远送“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婉言拒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时氓是什么表现?&
生气
婚事是否谈成?&
“秋以为期”&(问“以”字在这里是什么用法?)&
2.&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等待中,她有何表现?
&“乘彼”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心理及表现。&&(问“以”字在这里是什么用法?)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思念及深情。
3.结婚前氓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尔卜尔蓍,体无咎言”&&&
4.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男女主人公反映出什么样性格?(由学生讨论)(投放幻灯片)
&明确:
男青年:忠厚老实、急躁、任性、表里不一------&“尔卜尔蓍”说明他刚开始对婚姻态度很郑重其事,认真。
姑娘&:温柔、情深意重、传统、&善解人意、&、痴情&、天真、活泼------&&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女主人公最终被氓抛弃,那她认为被抛弃的原因是什么呢?&氓变心&&观点: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悲剧是不可避免
5.探论他们的婚姻失败除了氓的变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由学生讨论)(投放幻灯片)
明确:
被弃原因:一,男子负心说。二,年老色衰说。三,财富说。(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看,拿的是布,换的是丝,而且空车子来,连人和嫁妆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计挥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气了。恩格斯说:“家庭、婚姻反映出经济关系”,此言不虚。四,社会风俗说。子无良媒“兄弟不知,A其笑矣”&她在无良媒情况下自择终身,在当时已经埋下悲剧,
6.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什么态度?
决绝分离态度
第三课时
一、继续用提问教读法,使学生掌握本文艺术手法:
1.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练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
2.女主人公为什么突然想到“桑树”叶落前和叶落后变化,这是什么手法?文中还有哪些诗句用了这种手法?&
看到桑树想到其荣枯前后,如同自身命运&&比兴。
《氓》中第三四章都用了兴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3.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
桑未落,叶沃若---桑落,黄陨&&&&士之耽可说----女之耽不可说&&&&&女不爽---士贰其行&(对比)
桑叶鲜嫩而枯黄--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苦
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叶黄陨----喻女子年长色衰。&&&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比喻)
4.本文在叙事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又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性格特点。
5.小结: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艺术效果。
二、深化探讨&:
1、&从文化视角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进行今昔对比,体会人物特点。
明确:“抱布贸丝”原始的物物交换,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的狭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精神领域的道德方面,尤其爱情观方面,少了更宽泛选择范围,他和她上演了悲剧。她:温柔体贴,情意绵绵,嫁作他妇,任劳任怨,遭受暴虐,失望决绝。他:喜请良媒,娶她为妇,感情变换,虐待其妻。 &
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婚姻悲剧?:&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
三、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是《诗经》中艺术水平最高的部分,《卫风》是其中之一。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现实主义(风)和浪漫主义(骚)文学创作方法的源头,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氓》就是全文用赋。)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修辞形式。
四、古代婚礼知识:&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
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六个阶段,俗称“六礼”。分述如次:
一曰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
二曰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仪式。
三曰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四曰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曰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
六曰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婚嫁“六礼”过后,进入过渡期,新妇回娘家的“归宁”,一直到新妇进入育产期,第二代再行诞生礼。从此,婚礼只作为一种家庆纪念日,按周年庆贺(满一个“花甲”举行隆重庆贺仪式,叫办重婚酒),年年值庆,直至终年。在国外,结婚二十五年做银婚礼。结婚五十年做金婚礼。这些都是婚礼追忆仪式了&。
五、结束语: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们的内心无法平静。2500年的悲恻动人的歌声还在启迪我们要诊视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人。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新课标之诗经《氓》学案新课标之诗经《氓》学案&&新课标之诗经《氓》学案发布时间: 浏览:-&&&&&&&《古诗二首》学案&&&&&&&&&&&&&&&制作人:王伟张健&审核人:赵宗生导入语:爱情,永远是不会变老的话题;女性,永远会给世界一抹温柔的亮色而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妇女始终处于一种附属,一种依附,甚至被欺凌、被侮辱的境地,不管是《氓》中的弃妇,还是《行行重行行》中的思妇,她们的命运都是令人唏嘘感叹关照女性命运,也就是关注自己,关注世界本课关键词:爱情 &女性命运 &弃妇诗&&四言诗&赋比兴&对比一.课前基础检测1. 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诗经》编成于战国时期,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C.“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D.“国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礼的民歌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氓之蚩蚩(chī) 乘彼垝垣(huán)
修我矛戟(jī)
说怿女美(yì)B.与子同袍(páo) 尔卜尔筮(shì)&&&其水汤汤(tāng) 靡有朝矣(zhāo)C.匪我愆期(qiān)于嗟女兮(jiē)&&&渐车帷裳(cháng) 体无咎言(jiù)D.于嗟鸠兮(xū)&&&将子无怒(jiāng)&&犹可说也(yuè)&&士也罔极(wǎng )3、下列句中划线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来即我谋&其黄而陨&&言笑晏晏B、修我戈矛&咥其笑矣&&士贰其行C、尔卜尔筮&匪我愆期&&士也罔极D、总角之宴&于嗟鸩兮&&隰则有泮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A.为了赶在学术会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B.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C.商店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商店无假货”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大呼:“退货!”5.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非,不是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爽快,干脆C.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嫁妆6.对下列各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终于又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C.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劝说了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召&南&8226;鹊&巢维鹊有巢①,维鸠居之②之子于归,百两御之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④之子于归,百两将之⑤维鹊有巢,维鸠盈之⑥之子于归,百两成之⑦注解:①(维鹊有巢)维,语助词,无实义鹊,喜鹊②(维鸠居之)鸠,斑鸠居,侵占 ③(百两御之)两,同“辆”御,迎接④(方)占有 ⑤(将)陪送,护卫⑥(盈)满、⑦(成)完成这里指结婚礼成周&南&8226;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④宜:和顺、亲善 ⑤蕡:肥大有蕡即蕡蕡⑥蓁:叶子茂盛(1)对诗中有关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之子于归”指姑娘新婚出嫁,找到了归宿B、“百两御之”指迎亲的车队数量之多,可见其富有C、“宜其室家”祝愿新郎新娘有美好的生活D、“宜其家人”是指新娘应该能适应新的家庭生活(2)对两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鹊巢》是一首凄苦悲怨的弃妇诗B、《桃夭》是一首欢乐祥和的颂婚诗C、两首诗在结构上都是重章复唱,各章节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D、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兼起兴的手法,显得生动而有情趣(3)按要求指出两诗中的比喻含义:“鹊”喻指&&&&&&&&, “鸠”喻指&&&&&&&&&;“桃华” 喻指&&&&&&&&&&,&&“桃实” 喻指&&&&&&&,“桃叶” 喻指&&&&&&&(4)由于两诗的流传影响,后来衍化出了两个使用很广的成语,请写出这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常用义《鹊巢》的成语:&&&&&&&&&&&&&&&&&&&&&&&&&&&&&&&&&&&&&&&&&&&&&&&&&&&&&《桃夭》的成语:&&&&&&&&&&&&&&&&&&&&&&&&&&&&&&&&&&&&&&&&&&&&&&&&&&&&&8、写出你记住的诗经名句(写上下句)(1)(2)(3)&&&&&&&&&&&&&&&&&二、自主发现&交流发现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通读一遍,独立感知我们读《诗经》切忌只从表面文字去理解诗的意境,每首诗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及其主旨,否则就会贻笑大方我们除了要了解《诗经》的文学艺术和语言艺术,我们更多是要读懂我们祖先创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文明《诗经》反映的是西周社会的礼教文化,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我们只能试着努力去靠近和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去理解诗歌的涵意在当时,那是怎样一个光辉灿烂的文明社会,以至于我们现在仍在大量的沿用诗中的典故、成语、经典词汇(1)读出诗歌节奏,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2)结合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3)读完后,合上课本,在脑子中形成对文本的整体印象&写出你的整体感知:(本文是叙事诗,所以阅读方法是把握情节,分析人物,体会主旨)用几个词概括情节: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你认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目的何在?你的其他感知是:二、再读文本,分条写出你的个性发现我的发现:按照如下格式发现:从—————中,我发现(感受到&认识到&&学到了)和我交流的同学的有价值的发现:我的问题:我的解答:(格式:看法文本依据其他依据)三、研读文本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1、解词:氓:&&&&&贸:&&&&&匪:&&&&&&&&即:&&&&&&&谋:&&&&&&&子:&&&&&涉:&&&&&愆:&&&&&&将:&&&&&&&&&&&以为:&&&&&&&&&&&&&&&&&&&&&&&&&&&&&&&&&&&&&&2、拓展:①匪来贸丝&&&匪夷所思&获益匪浅中的“匪”意思是:②古代经常在称呼中出现“子”,老子、孔子、苏子、杜子美等称呼中的“子”是————而本文中大量的“子”和“君以为如何”“足下意欲何为”“卿言甚合我意”等句中的君、足下、卿等词是————————这样的词还有吗?③即(一词多义)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项伯即入见沛公(&&&&&&&)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闻鸡鸣,即起盥栉(&&&)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3、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译文:&&&&&&&&&&&&&&&&&&&&&&&&&&&&&&&&&&&&&&&&&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译文:&&&&&&&&&&&&&&&&&&&&&&&&&&&&&&&&&&&&&&&&&&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解词:乘:&&&&&&彼: &&&&&&垝垣:&&&&&涟涟:&&&&&&&&&&&&&卜:&&&&&&&&&&&&&筮:2、拓展:以:①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③以尔车来&&&&&&&&&&&&&&&&&&&&&&④家叔以余贫苦(&&&)⑤问征夫以前路(&&&&&&&&&)⑥越国以鄙远(&&&&&&&&&&&&&&)3、固定句式载笑载言(&&&&&&&&&&&&&&&&&&&&&&&&&&&&&&&&&&&&&&&)载歌载舞4、本段中的主要手法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1、解词:沃若:&&&&&&&&&&&士:&&&&&&&&&&&&耽:&&&&&&&之:2、拓展:于:①俟我于城隅//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④而耻学于师(&&&&&&&&&)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说:①说怿女美&&&&&&&&&&&&&&&&&&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犹可说也3、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味):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译文:&&&&&&&&&&&&&&&&&&&&&&&&&&&&&&&&&&&&&&&&&&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解词&&陨:&&&&&&徂:&&&&&&&三岁:&&&&&&&食贫:&&&&&&&&&&汤汤:&&&&&&&&&渐:&&&&&&&&贰其行:&&&&&&&&&&&爽:&&&&&&&&&&&&&二三其德:2、拓展:①女也不爽&&&毫厘不爽&&屡试不爽中的“爽”意思是:②士贰其行&&&忠心不贰&&且贰于楚也 中的“贰”意思是③自我徂尔&&&尔卜尔筮&&尔虞我诈&&出尔反尔&&尔汝之交中的“尔”意思是:④其黄而陨、陨石、巨星陨落等词语中“陨”的意思是&&&&&&&&&&&殒身不恤、殒亡等词的意思是&&&&&&&3、三、四节的主要手法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解词&&&靡:&&&&夙兴夜寐:&&&&&&&&&&&&暴:&&&&&&&&&咥:&&&&&&&&&&躬:2、拓展言:①载笑载言&&&&&&&&&&②体无咎言&&&&&&&&&&&&&&&&③静言思之其: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黄而陨③士贰其行&&&&&&&&&&&&&&&&&&&&&&&&&&&&&&&④咥其笑矣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⑥其孰能讥之乎?&&&(&&&&&&&&&)⑦吾其还也&(&&&&&&&&)&&&&&&&&&&&&&⑧君知其难也(&&&&&&&&&&)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解词:隰:&&&&泮:&&&&&&&总角:&&&&&&&&&&晏晏:&&&&旦旦:2、固定句式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拓展之:①匪女之为美&&(&&&&&&&&&&&&&&&&&&&&&&&&&&&&&&&&&)②美人之贻(&&&&&&&)③氓之蚩蚩//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⑤句读之不知(&&&&&&&&&&)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⑦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静言思之,躬自悼矣(&&&&&&&&&&&&&&&&&&&&&&)4、总结通假字:(1)氓之蚩蚩&&&&&通&&&&,意为&&&&&&&&&&&&&(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意为&&&&&&&&&&&&&(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意为&&&&&&&&&&&&&古今异义:(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今义:&&&&&&&&&&&&&&&&)(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今义:&&&&&&&&&&&&&&&&)(3)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今义:&&&&&&&&&&&&&&&&)(4)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今义:&&&&&&&&&&&&&&&&)(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义:&&&&&&&&&&&&今义:&&&&&&&&&&&&&&&&)四、自学完后,请交流学案三、小组交流&班级展示(上课进行)1、小组交流交流要求:(1)各学习小组将个性发现和所探究问题进行交流,丰富知识,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查漏补缺,使个性发现最大化(2)交流中要在个性发现栏目和探究问题栏目记下别的同学有价值的发现,记录越多,收获越大(3)选出小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报告你们小组的个性发现和最值得探究的问题交流完后,由小组书写员迅速将成果写在黑板上交流发现的数量:至少一个2、班级交流交流要求:(1)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交流个性发现(2)合并所探究的问题,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由中选者担任临时教师组织同学探究我所记录的其他小组同学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解答:四、总结发现(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交流完后,请你梳理你的记忆,看看留在你脑子里的发现1、你认为最有个性的发现是:理由:2、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理由:3、你还有什么疑难&&&&&&&&&&&&&&&&&&&五、自学参考资料(一)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赋比兴的手法 &赋是《诗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之一,这种直接叙写的例子多不胜举,《豳风·七月》就集中运用了赋的手法,按照季节物候变化的顺序,铺叙了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其他如《氓》中弃妇的不幸遭遇、《君子于役》中黄昏时分农家小院的情景“兴”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诗经》民歌中借以起兴的物象大都是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如烂漫的桃花(《桃夭》)、和鸣的雎鸠(《关雎》)等这些物象本身就使人感觉优美的诗意而兴的妙处更在于借以起兴的物象和下文之间有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关联,它或衬托,或暗喻,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粗犷尚武的《秦风》中有一首荡气回肠的恋曲《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一唱三叹,诉说着对可望而不可及的“伊人”的向往,而那用来起兴的苍苍蒹葭、清清白露,和主人公忧伤怅惘的心情互相映衬,使全诗都笼着一层淡淡的哀伤王国维曾经赞誉它“最得风人深致”,而这正得力于“兴”的妙用“比”在民歌中也俯拾皆是,比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传神,如《硕人》连用了六个比喻来夸写女子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些比喻把女子的美丽描画地鲜活灵动,使人几乎有耳闻目睹之感,而这些比喻也因此被后世不断沿用,成为描写女子美丽的习语其他如用癞蛤蟆比喻荒淫好色的卫庄公(《新台》)、用美丽的蕣华比喻女子的容颜(《有女同车》)等,也同样贴切逼真《国风》民歌中还经常用比喻把抽象的心情甚至品德具象化,像下面这样的句子: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邶风·柏舟》未见君子,惄如朝饥《周南·汝坟》)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卫风·淇奥》)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魏风·汾沮洳》)这些新颖活泼的比喻,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回环复沓的章法 《诗经》民歌一般由若干章组成,每章之间常常只更换一两个字,例如《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首诗三章之间只变换了六个字,其他的语言全都一样这就是回环复沓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是民歌中独有的民歌大多是即兴抒情之作,它全部的目的只在抒情而《诗经》民歌的语言是洗练的,往往寥寥几句就能表明主题(二)《氓》简析《氓》是卫国的民歌卫的都城在河南朝歌(淇县)一带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也是最好的一首弃妇诗春秋时期,虽然封建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在婚姻中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已经形成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里,妇女的婚姻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氓》就是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叙述了她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过程,表达了她的怨恨和反抗之情,反映了妇女在不平等社会制度下的悲惨遭遇《行行重行行》写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三、品味鉴赏1.《氓》第三,四段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分析其作用探究结果: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喻初婚爱情生活的美满;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爱情衰冷后的凄凉,这两句同时又是兴的手法的运用,作者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使诗 歌更有韵味和形象感染力;2.《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例子具体分析探究结果:(1)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对比3.讨论: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确;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4、《氓》中两人自由恋爱为什么竟以悲剧收场?(1)、士之变心说(前有伏笔,“不见复关”,他到哪去了?后有照应“士二其行”)(2)、伦理道德说(家人反对自由恋爱本来已经给你找好了勤劳忠厚的王老五,你偏偏不要好了,现在被你抛弃了吧?“兄弟不知,歙其笑矣”有点幸灾乐祸哦)(3)、社会制度说(经济落后的社会,男子骗情其实为骗财,看,拿的是布,换的是丝,而且空车子来,连人和嫁妆一起搜刮了婚后估计挥霍得差不多了,就不客气了)(4)、年老色衰说(用比的句子)5、诗歌的开头“行行重行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四、诗经中的“弃妇”婚姻是人类追求爱的美好精神家园,天长地久的爱情是人们不懈努力的目标患难与共的真情固然感人心霏,而能共享天伦之乐,富贵携手,白头偕老的夫妻却是人间最真挚的爱情古今中外的夫妻却多是经历了磨难和穷苦,在生活安逸的时候却劳燕分飞了中国春秋时期的诗经《氓》与《谷风》便是这类的典型代表《氓》与《谷风》的女子都是奴隶社会男权下的受害者她们善良贤淑,在家对丈夫言听计从,在外辛勤劳作,常常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女子年轻貌美是,艰难的生活没有打退她们高涨的热情,反而因爱更加勇敢她们相信互相扶持,好日子总会在她们的努力下来临的但是生活没有善待她们,生活在她们的努力下也真的是好转了,女子却年老色衰,无情的男子喜新厌旧,一张薄薄的休书就把她们所有的努力否定,把她们的那么长久的努力抹杀,她们就像被人打入冷宫一样可怜的古代女子纯粹是男人和权势的附属物,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性命,更何况是婚姻的自主权恋爱都是盲目的,《氓》中女子热情勇敢地自行选择自己想要爱的人,坚决反抗家庭的阻拦,表明了非君不嫁的决心,显示了那个时代女性对自主爱情和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她又同所有热恋中的女子一样被心中的男子牵制着情绪起伏思念使她患得患失,中日如泣如诉或载笑载言而《古风》种的女子却是含蓄温婉的,在恋爱中被动地接受,轻易地相信男子的誓言但她也是勇敢的,以乐观的心态接收了一贫如洗的男子婚姻本是一辈子的,但是她们无辜的成为弃妇,在奴隶社会中女子没有地位,人们排挤,社会遗弃了她们即将来临的孤苦生活是无法想象的在这艰巨时刻《氓》与《谷风》的女子心情却有着天渊之别《氓》的女子严厉地控诉了丈夫的暴行,她痛恨丈夫的情谊不专,她敢爱敢恨的性格使她无法维持那变质的婚姻,再苦也不回让自己受委屈,她提醒未婚女子“于嗟女兮,无以士耽”她是开怀的《谷风》的起伏却是迟迟不肯离去,忆往昔美好与今昔对比,无比凄凉悲伤但她仍爱着无情的丈夫,仍希望维系这破败的婚姻,她怨而不恨,娓娓说情,企图挽回丈夫那铁石之心《氓》与《谷风》的弃妇因不同性格,导致她们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未来,也为现代化女子塑造了两种模型《氓》的弃妇正视自己前半生不幸的命运,发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感叹,决心与男子一刀两断,从此“反是不恩,亦已焉哉”,她理智又聪明,勇敢地挣脱了婚姻的枷锁,她是现代自立自强自爱女性的先驱者《谷风》的女子仍沉溺于往事中,把背弃视为人生最大不幸,她不懂自己没有过错却要面对如此悲凉的下场她以夫为天,这片天却塌了,她的人生就咋顷刻间失去了意义,没有了目标与方向她似水柔情,如菟丝花般要依靠现代女子把丈夫当做长期饭碗,磨失了自己的棱角,丢失了独立能力,遭受丈夫的抛弃时一哭二闹三上吊,却始终留不住他渴求向外发展的心,更何况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次成功了,往后他依旧是逃不掉外界的诱惑《谷风》的女子便是这类可悲的女子的原型爱他人,我们应该学会爱自己,善待自己,被弃是幸或不幸,未来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俗话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是美好的,莫让眼睛误导了心女子也是主宰者,只要你愿意,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好【附】: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墍【译文】:和熙东风轻轻吹,阴云到来雨凄凄同心协力苦相处,不该动辄就发怒采摘蔓菁和萝卜,怎能抛弃其根部相约誓言不能忘,与你相伴直到死出门行路慢慢走,心中满怀怨和愁路途不远不相送,只到门前就止步谁说苦菜味道苦,和我相比甜如荠你们新婚乐融融,亲热相待如弟兄有了渭河泾河浑,泾河停流也会清你们新婚乐融融,从此不再亲近我不要去我鱼梁上,不要打开我鱼笼我身尚且不能安,哪里还能顾今后过河遇到水深处,乘坐竹筏和木舟过河遇到水浅处,下水游泳把河渡家中东西有与无,尽心尽力去谋求亲朋邻里有危难,全力以赴去救助你已不会再爱我,反而把我当敌仇你已拒绝我善意,就如货物卖不出从前惊恐又贫困,与你共同渡艰难如今丰衣又足食,你却把我当害虫我处存有美菜肴,留到天寒好过冬你们新婚乐融融,却让我去挡贫穷对我粗暴发怒火,辛苦活儿全给我从前恩情全不顾,你曾对我情独钟(五).有关《古诗十九首》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良非虚言例如《青青陵上柏》写作者游戏宛洛,意在仕途然而他发现这个宫殿巍峨、甲第连云,权贵们朋比为奸,苟且度日的都城,井非属于他的世界在诗人貌似冷峻的态度中,蕴含有失去人生归宿感的迷惘有从政理想被亵渎的忧愤《明月皎夜光》则抒写了诗人的另一种失落,那就是一些文人在为共同利益的斗争中,标榜气节和忠义,而一当他们在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层开竞争,原先的交谊就发生了变化侥幸者和失意者的沉浮异势,使原来的友情徒具虚名,诗人一度笃信的伦理道德,也就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顿时现出虚妄;这就使诗人所说的“昔我同门友,弃我如遗迹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驱车上东门》说:“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个体生命面对滔滔的时间长河,既弥足珍贵,又卑微渺小诗人力求超越旧有的价值观念,作出新的人生选择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总之是丧失了屈原式的执着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洁身自好,寻觅精神上的永恒《回车驾言迈》就说:“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这里所说的“荣名”,已超越了以爵禄为标志的事功,而是追求精神的不朽尽管这种不朽在当时尚乏具体内涵,却预示了诗人企望功业不朽、文章不朽的建安时代即将到来《古诗十九首》还有一类作品更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汉代的养士、选士制度,驱使文人不得不背乡离井,长期漂泊在外这些文人或在仕途作无望的追求,或在异乡逃避政治的迫害,更渴求有爱情、家庭的温馨,以慰藉孤独而屈辱的心灵极写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遂成为《古诗十九首》的一大主题《涉江采美蓉》写了一位漂泊异地的失意者怀念妻子的愁苦之情:涉江采英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不少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首先,这是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细腻,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物相交流,又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为动人的物化形式,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汉末文人则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古诗十九首》之多从女性角度写相思之苦,并能由此获得普遍而久远的艺术蛙力,原因便在于此例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牛郎、织女的传说,形象地表现相爱的人可望不可即的情状良有新意机声札札,不成纹理,写尽思妇借助单调往覆的劳作排遣愁苦的用心及其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又如《行行重行行》,写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虽然蒙上了唯恐被弃的阴影,她最终还是搁下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转而向对方致以一往情探的祝愿没有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悉,是无法开掘出如此幽微的情感层次的《古诗十九首》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比较古代诗歌中的女子形象,探讨她们共同的命运,关注现实和人生&&&&&&&&&&&&&&&&&&&&&&&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 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六、高考链接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⑦之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礻颉: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答:&&&&&&&&&&&&&&&&&&&&&&&&&&&&&&&&&&&&&&&&&&&&&&&&&&&&&&&&&&(1)赋(2)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3)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10/3010/1009/1809/0108/2908/2908/1307/1607/1507/0302/2702/1902/1902/1801/1712/2006/3009/0212/2505/1109/1209/1809/2603/1312/0610/1605/1102/2603/2503/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经卫风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