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四年级描写狗的作文小练笔描写心灵美的

该文档关于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名师教学设计,含多个名师设计全集,是教师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名师教学设计全集(第21课)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作指导集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作指导集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1976)|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小练笔:《用心灵去倾听》汤米给苏珊的留言(一)',
blogAbstract:'(叶佳文)苏珊,还记得我吗?我是小汤米啊!现在,你到了另一个世界歌唱,我非常想念您。还记得第一次我们的通话吗?那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是您用悦耳的声音帮助我消除恐惧,指导我实施自救。每一次我有什么问题,您总是非常耐心的回答,一遍一遍的解释给我听,就像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您儿时为我所做的一切是多么重要,您就是我的另一个母亲!
(汪笑钰)您好,苏珊,感谢您从小时候就一直帮助我,让我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砸伤的手指是在你的帮助下恢复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西班牙的首都是你告诉我的;在您的开导下,让我走出金丝雀死亡的阴影……谢谢你,苏珊。谢谢你亲爱的苏珊。',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5,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6,
mainCommentCount:4,
recommendCount:5,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小学生课内外习作的比较研究综述 - 小学生课内外习作的比较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小学生课内外习作的比较研究
&&&& 欢迎光临希望留下宝贵意见指导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科研计算机
博 客 信 息
小学生课内外习作的比较研究综述
17:59:28 | By: 10靳庆华 ]
&&&&&&&&&&&&&&&&&&&&&&&&&&&&&学生课内外习作的比较研究综述&&&&&&&&&&&&&&&&&&&&&&&&&&&&&&&&&&&&&&&&&&&&&&&&&&&&&&&&&&&&&& 邳州市燕子埠镇燕北小学靳庆华&&&&&&&&&&&&&&一、 引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中比重较大的成分。习作教学与习作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的老师认为,语文考核中只靠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张试卷出几道作文题,就足以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准了。而目前。在学生的考核中,习作的分量占30%左右,高考中,作文占的比重更大。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学生的习作在语文素养的评价中占据重要位置。&&&&&& 习作的教学现状却不令人满意。习作教学的一般程式很难让学生表达出让人满意的水准。教师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习作教材的教学设计往往程式化。读读习作要求,讲讲习作注意事项,读读习作例文,就让学生开始习作。很少关注学生习作过程,很少关注学生习作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很少关注学生习作的习惯的引领,学生的真话、真情、真感受无从表白,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往往注重批改,而批改对于教师来说,又很难与学生的习作进行跟进,有的学生的习作往往要等到两周,或更长的时间才会得到教师的评价,即使评价,教师的评语也呈现程式化、公式化,教师的评语很少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激励评价还很难适应学生对评价的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习作的欲望、习作的信心、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学期过后,8篇习作,或者10篇习作,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习作任务,而学生也算完成了老师的布置的习作任务。习作成了一种负担,学生的负担,教师的负担。而考试又必须重视习作的质量和价值。习作的质量和价值呈现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分数上。所以,教师对于习作教学的改进,就只有从猜题、押题、估题等方式做文章,虚假的习作就应运而生,在每次期末考试时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就自然的想到阅卷老师的心思,迎合阅卷老师的心里,不顾学生的习作的起点,无限地拔高或应付阅卷 老师的阅读心里,侥幸地期望阅卷老师的阅读倦怠,侥幸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习作教学的无奈和学生习作的无助,致使习作教学裹足不前,致使语文老师无法有效施教。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就只能日复一日地徘徊在看不见的混沌状态,难怪有的老师说,学生的习作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话虽有些偏激,但是也道出了了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上的不作为,这样,习作成了玄而又学的、说不清道不清的、不可捉摸的无物之阵了。语文教学陷入了循环往复的在原点运动。  再来看小练笔。小练笔,顾名思义,是规模较小,字数较少,要求交底,针对性较强的练习行表达。小练笔的训练与语文教材的习作教材的设置应该互为表里的,小练笔的小字,就体现在随时、随地、随机,跟随习作教材和学生习作的状况而进行的。而我们的小练笔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进程中,却扮演了习作教学的副手的角色,没有针对性,缺少应变性,随意设置练笔,无视阅读教学的进程,无视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无视学生年龄特征,与习作教材分道扬镳,成了你是你,我是我的互不相干的事情。习作教材的教学很难与小练笔进行衔接,学生练笔的资源和资料无法跟习作教材的教学发生紧密的关联,教学效率底下,费时多,效果不高,劳苦而功不高,练笔的指导方向明显缺失,学生尽管进行了练笔的训练,如入习作的大海,无法靠近习作的边沿。学生的厌倦和对习作价值的漠视,严重制约了习作的态度、习惯、价值观的形成。  再来看学生的日记,据调查,日记在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材有所涉及,学生在习作的起始阶段进行必要的言语训练,有利于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进而产生习作的兴趣、自信。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关注。三到六年级,学生能坚持写日记的很少,即使有,也很难坚持,许多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有写日记的过程,就不得不降低日记的要求,把日记变成了周记。即每周写2-3篇,如此,学生的日记也就名存实亡了。  课堂习作、小练笔、日记本属于一家,都是习作,是联系性表达,是学生表情达意、认识世界、展示思想倾向、交流对话的方式,最富有个性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什们这么难,这么苦,这么累,效果这么低呢?我认为,我们还是没有抓只习作和习作教学的根本。“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习作和习作教学的关键就是要“退而结网”,就是要“釜底抽薪”,“网”与“薪”才是习作和习作教学的关键。这里的“网”与“薪”是什么?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小学习作和习作教学目标。  二、分析  (一)从语文教学理念进行分析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素养的全面性,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建构式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习作教学的根本理念。有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来衡量我们的习作教学,我们的习作和习作教学的偏差就显而易见了。  (二)从习作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习作教学的总目标第八条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习作教学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第二学段: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三学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习作教学目标解读  1、习作教学的三维目标  根据习作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习作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就有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和标准。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关键词是:兴趣、自信、情感、表达。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其次要关注情感态度,再次是关注学生的发展。(2)过程和方法:首先积极参与、重视修改;其次是重视积累素材;第三是恰当表达。(3)知识能力:淡化要求,淡化写作知识教学,降低习作要求。  2、习作教学的理念  习作教学的理念的关键词是:兴趣、习惯、个性、创新、能力、思维。习作教学的偏差、习作文本的质量水平,集中反映在教师对习作理念的解读和学生思维、语感的问题上。  (1)注重激发兴趣,培养习作习惯。(2)发展个性,自由表达,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3)打好基础,培养习作能力。(4)发展语言,培养思维能力。&&& (三)习作教学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了教学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些建议说明了习作教学的实施步骤、教学重点和注意的问题。在习作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努力探索新途径。  1、建立习作与生活的联系。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要结合习作教材的设置,引导学生接触生活,观察实践,积累素材、积淀感悟。  2、注重学科交叉,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思想集中倾注的现场,各个学科的学习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感受最集中、最深刻的资源,多学科的学习生活为学生的习作扩宽了视野。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  3、观察想象。学生的生活往往被学生感知、感受,留有痕迹,学生的在头脑中才会有所印象。观察要养成习惯,想象才会让学生心灵变得生动、美妙、丰富,学生的语言虽然要学习,但是,学生观察得法,感受深刻,想象丰富,学生的言语才会流畅的倾斜。  4、注重阅读积累。思想在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创新的火花,阅读是个性化的、再创造的心里过程,读是对作者的回应,写是对读者的召唤,在文本、作者、读者的对话中,积极吸收,内化,学生的表达就成了理解过程的生活体验,从而学会更好的表达。  5、探究中习作。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是学生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学生好奇、求知欲旺盛,带着问题生活。问题是开启思维的钥匙。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探究的历程,也能培植习作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实践能力。  6、综合性实践。语文是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生活是复杂多样的,学生接触生活感悟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信息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信息对学生的影响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学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复杂多变,社会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实践的途径和机会应该拓宽,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自然,注重人文性和综合性。日记、写话、书信、通知、板报、读书笔记、征文、实验记录和感悟等实践性很强的习作形式跃入了习作教学的视界。  (四)从习作评价的理念进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1.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评价习作和习作教学。  (1).知识能力  关注习作素材的积累和习作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要想生活寻求文章的活水,寻求语言的源头。鼓励学生言语表达,学生的语言是从生活中吸纳、积累的。学生的语言的积累要经历吸收、内化、试用、运用的过程。学生对语言的吸收有一个过程。从接触、感受、理解、运用、创新的过程。所有的语言只有让给学生感受到了,才会从有意运用到无意运用,到创意运用的过程。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就是语言运用过程的体现。  (2).过程与方法  包括素材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习作文本的习作国策很能干和方法。如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再如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拘形式,鼓励创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兴趣和习惯上。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再如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习作评价策略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注重过程评价,关注三位目标的达成。注重积极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五)小学语文课堂习作教学的策略  小学习作教学设计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能力、文化修养、品德情操等方面。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的运用,在交叉、渗透、整合的视野中,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生了学的观念。养成习惯。尝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习作教学设计的过程  学习的需要分析。就一个人的言语表述动机而言,它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另一个外部的诱因。内在需要是产生言语表述动机的“推力”。  学习内容分析。习作教材呈现的内容,习作教材教学的目标、习作教材的教学要求都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指导,如何创设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言语表达的起点是什么,学生原有的习作图式是怎样的,如何重建习作的图式,学生的学习准备,心里状态,个性特点等等都是教师课前研究的着眼点。  2.习作教学设计流程  解读习作教材,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  习作教学设计程序:创设情境导入,研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引领学生与例文对话,指导习作:分层指导,过程评价,展示交流,自主修改,总结收获。  作教材如果不适应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对习作教材进行取舍、改进,情景创设要逼真,有诱导力,习作指导的过程应体现对话方式。修改习作要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引导学生比较修改。通过积极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习作。  (六)小练笔的教学策略&&& 小练笔的设置应灵活多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寻找文本与学生言语表达的冲动,启发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自由表达。在读读背背中训练写话的能力,在综合实践中记录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在探究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在习作评价中表达对习作文本和习作过程的感受,在跨学科的学习生活中展示学习过程,在专题训练中,寻找言语训练的空间。  (七)日记指导的策略&&& 日记指导贵在坚持。写作的过程是锻炼毅力、培养习惯、学会观察、提高修养、发展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日记要在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展开。通过对话,满足学生的需要。摸清学生的内需,创设、提供与之相似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培育表述动机的问题。我们能够提供满足学生和谐相处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学生的内需就能够转化为表述的动机。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八)语文课堂习作教学、小练笔的教学、日记之间的联系&&& 语文课堂习作教学,小练笔的教学,日记的指导具相似性,也有各自的特点。课堂习作教学是习作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培养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习作教学质量的显性表现。小练笔的教学时对课堂习作教学的补充和扶持、纠正。是习作教学的重要做成部分,是读写结合的主要途径,是联系课内为习作的纽带,是打通课内外习作的桥梁。长短结合——一方面致力于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搞一些迁移性小练笔,“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既有专门的习作训练,也有随课文安排的片断练习。体现了对读写结合规律的尊重。日记是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习作的爱好、兴趣、习惯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形式。三者互为补充,互为表里,构成了学生习作素养的整体。我们要在习作教学的系统中把握习作各个侧面的指导。三者相同的渠道是原生态的习作教学和原生态的习作评价。&&& 三、研究结论  (一)关注习作教学和评价的原生态  “生态”一词,原为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原生态”习作是指在习作教学中摒弃割裂语文与自然、社会、心灵的关系的想法与做法,突出习作的真实、真话、真情、真意、真想象、真创造、真体会。真善美是习作的完整生态系统,小学生习作常常违背学生的心智规律,常常向“假大空”靠拢,以致站错了队,跟错了人,走错了路,迷失了方向。  原生态的习作要实事求是,绝不无病呻吟,也不搞虚假的浮夸。低年级是写话,写一句可以,写几句也可以,连贯不连贯不是问题,能写就行。中年级要求写连贯的记叙文。学生写的不连贯,我们叫诗歌,文字多的叫散文。高年级的习作有头、有尾就行了。不要搞得这么复杂。要循序渐进的指导。  作文是自我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活动。写是一种潜在的对话形式,作者对读者的一种倾诉,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学生情感自然流动,情感交流,情感共鸣,情感升华的动态过程。评价作文重要的标准是表情达意,把达意做为第一要求。不管俗雅,只要有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感受去写出文章。我们的目标就实现了。原生态就是真事、真情、真话、真心、真实践。原生态习作贴近生活,有童趣,有个性,有童心,有童话,有想象,有兴趣,有自信,有交流,有创新,有人性,有关怀。原生态习作处处可以寻找到“我”的影子。原生态习作是以“我”的眼光看世界,世界是“我”眼中的世界,是独特的世界,也是共性的世界。原生态的习作是“我思故我在”。原生态习作关注童心无忌,立意的个性化。力避童意的成人化。原生态的习作关注童趣盎然,思维的个性化。力避童真的流失,回归童心。原生态习作关注童笔生化,力避套模式化。原生态习作关注童言无忌,力避童话的僵硬化。  原生态的习作渴望原生态的评价。习作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练习性、草稿性和试验性几种。小学的作文还不是规范的作文,是练习的表达。低段要求写话,中段要求写段,高段要求写完整的几段话,即习作。初中的才叫作文。这是习作教学的顺序,也是评价的依据。原生态的评价要求不高,能明确、文从字顺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进行表达。习作文本并非是习作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的发展及其习作能力的提高才是习作教学关注的焦点。原生态评价以促进学生习作的发展为基础和目的。因此,原生态评价不能只关注习作文本,还要关注习作的过程、习作的态度、习作的方法、习作的习惯。  因此,我们要珍视学生的世界,珍惜学生的原生态。呼唤原生态的习作,更需呼唤原生态的评价。  (二)关注习作评价  习作批改虽然是个老话题,但是,仍然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作文批改观念滞后,形式单调,评语公式化、概念化,缺乏针对性,缺少人文关怀,导致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严重缺失。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研究习作批改的方式和方法,扼制传统作文批改的消极影响,发挥作文批改的激励功能。  及时批改,满足需要。学生的期待心理是习作的动力之一。学生关注教师批改的过程也是学生作为独特生命个体个性展示的过程。教师及时批改,发现习作问题及时指导,就会适应学生的期待心理,批改的作用才会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拖批的时间较长,即使教师批改花费的功夫和精力都很多,那么,学生对老师批改的关注热情却大大降低了,怎能发挥批改的作用呢?  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要恰当指出文章的缺点和优点,准确定位习作的价值趋向,明确指出习作的方向,引导学生逐步找回自信,增强习作和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促进师生的了解、交流。  注重鼓励,童言无忌。表扬和鼓励是激发人们进步的一大法宝。美国教育家卡耐基也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因此,作文评价要褒贬适当,注重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只要学生能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能看懂,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宽容地看待学生的内心语言。积极扶植学生的个性语言。   动情感人,具有亲和力。学生的习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学生情感自然流动,情感交流,情感共鸣,情感升华的过程。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应该注重情感参与,注重鉴赏,走进学生习作的语境之中,让情感渗透在评语的字里行间,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切、和善、严格与勉励,使评语动情感人。如果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情感上无法接受老师的虚假情感,进而产生消极情绪。而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语言,平和的语气,关切的心情,有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解开学生的心锁,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学生才会乐于动脑、乐于动手、乐于动口,真正发挥评语的有效性作用。  习作批改的主体要多元化。不能拘泥于教师的批改,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批改,应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认识到学生批改对习作教学的促进作用。批改的方式应多样化。  对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面批,指出其习作的优点,帮助其发现习作的不足,批改语言应富有鼓动性,简洁明快,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批改语言要点到要害,找准位置,找准参照物,能唤醒学生的习作意识,使学生改有目标,改有方法,改有所乐,改有所学。对于习作水平较好的学生应该注重鼓励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使其明白自己的位置,懂得自己应怎样习作,怎样努力,怎样发展。 有时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批或互批,有时可以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批改,还可以开辟优秀习作园地,将每次习作中的优秀作文,有进步的作文及时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评价,鼓励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发表看法,写鉴赏式的评语,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激发二次习作的欲望。  (四)关注儿童表达能力的诗化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文学的精华,是人类精神的伴侣,是天籁的声音,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之一。童诗是诗歌王国里的一朵奇葩。读诗、赏诗、写诗就是生活在自由的精神王国,徜徉在美好的诗意之中。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特定的环境和情景能够触发儿童的诗情。诗意的生活能让儿童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创造美好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要引领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 。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因此,培养儿童诗的表达能力,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感受诗,喜爱诗,欣赏诗,写作诗,用诗歌来倾吐自己的心声,用诗美来熏陶孩子的心灵,陶冶孩子的情操,用诗的语言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提高表现诗意的言语表达能力。?第二学段目标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儿童的语言诗化,是语文教学的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精神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语文教材中,诗或儿童诗或接近诗歌的文字占据语文教学较多的篇幅。诗的文本和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位置和作用。  儿童的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有很多相似之处。不管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都需要情景创设,都需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都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生阅读的积累和感悟。都需要兴趣、自信心的培养。对话是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杠杆。评价是表达和交流的助推器。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家长或老师要从细节处尊重、理解孩子,在鼓励的基础上适时的引导,智慧地纠正,在民主、平等的环境里为孩子的言语成长搭建发展、展示、激励的平台。  1.接触儿童诗作品  & 儿歌、童谣靠口传诵。山川、树木、村庄、房屋、动物、器物、天气、人的心情等融为了一体。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在词语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在表现形式上注重音乐感,追求幽默、机警的谐趣,适宜于歌唱游戏。因此,儿童最容易接受和喜爱。我们要根据儿歌儿童诗教学,为儿童推荐金波、圣野等一大批著名儿童诗人的儿童诗、儿歌、童谣,让孩子初步感受童诗的乐趣。  2.提高理解、鉴赏能力   语言---形象---生活是理解鉴赏的一般途径。这个过程不是直线发展的。对诗歌作品的理解、鉴赏,要通过文字感受诗歌的意思,运用形象思维理解、解释诗歌的形象,认识把握诗歌的情感。儿歌、童诗、童谣结构简单,用词通俗,意象丰富,清新活泼,适宜儿童阅读,吟唱,游戏。在童诗的教学中,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读、说、背,有时还可以表演诗歌。在活动中细细咀嚼、品味、运用,就会拉近诗歌与儿童的心理距离。儿童的生活与诗歌是融为一体。在熏陶感染的过程中浸润在诗的氛围之中,理解能力就会在诗歌的学习和运用的中逐步提高。  3.营造诗的氛围   教师要关注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呵护儿童的言语表达,倾听儿童的心声,欣赏儿童的诗歌表现行为和心理,营造读诗、说诗、讲诗、赛诗的文化氛围。让儿童诗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家庭。浓浓的诗意生活必将带来儿童浓浓的诗意感受。?p89??7?儿童充满想象,他们的语言有着质朴天然的美。或许他们语言不详,或许他们只是只言片语,或许滑稽、可笑,或许充满矛盾,但是,处处洋溢着孩子的童真、童趣  4.依托教材仿写&&& 从仿到写,范文引路。这是习作教学的规律,也是诗歌教学的规律。亚里斯多德说:“诗,都是出生于人的天性。人从孩提的时候起都有模仿的本能,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这就为诗歌的写作提供凭借。在教学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写诗。  如:在苏教版二年级的读读背背教学时,引导学生表达诗的语言:  出示词语:细雨蒙蒙、细雨如丝、斜风细雨、好雨知春、细雨如织、细雨沙沙  通过朗读背诵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些描写春雨的词语,想一想,你读着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同时表达了诗性的语言:我读这“细雨沙沙”这个词仿佛听到了春雨姐姐在轻轻地唱歌;沙沙, 沙沙,我要下雨啦。/小草探出头,野花开笑脸。/ 杨柳梳小辫,田野披绿毯。/ 醒了,醒了,世界变得真美呀!  有的学生说:我读着“细雨沙沙”这个词仿佛听到了春雨姐姐在轻轻地唱歌。她想让花儿开放,想让柳枝发芽,想让小草变绿,想让小草变绿,想让小麦更绿,想让我们更快乐。有的说:这些句子写出了小雨姐姐的想法,写出了春雨多么善良多么美好的品格。有的说:读了这些句子,我仿佛真的听到了春雨姐姐的歌声了,我还体会到了春雨姐姐的心情了。  在课的结尾笔者说:同学们,这可是我们全班同学集体创造出来的句子,希望我们记住这些好词语,还要记住这些好句子,记住我们的聪明与创造吧。那么,小朋友想不想把春雨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呢?学生齐声说:(大声)想!笔者鼓励说:好的,拿起我们手中的铅笔,把春雨写下来吧。  教师抓住词语的核心——“雨”字,引导学生发现、感悟、体会,继而品读词语,然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激活学生的言语储备,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现自己新奇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交流、运用,词语教学与诗诗歌训练水乳交融。  5.专题训练  古老的文字蕴含着古老的历史,而每个词语都蕴含着属于每个人独特的意义。承载着我们成长的痕迹,埋藏着很多的神奇的故事。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个梦,汉字组成词语,带来的想象更有意思。教师把《我学写字》呈献给儿童:当我写上“小绵羊”,/ 一下子,/树啊,/房子啊,/栅栏啊/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都弯卷起来了,像羊毛一样。/当我拿笔把“河流”,/写上我的小练习本,/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花/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当我的笔写好了“草地”,/我就看见在花间忙碌的蜜蜂/两只蝴蝶就旋舞着/我挥手就能把它们全兜进网中。  这样的词语多有意思,这样的诗歌多有意思。我们也可以试试的。引导学生仿写诗歌。燕北小学四年级刘威同学仿写的《梦想》:当我写下“梦想”,一下子,/飞机呀,汽车呀,星星呀,/一切能看得到的,/都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乘坐宇宙飞船,/飞到了太空。&&& 介绍优秀儿童诗歌、民歌童谣,引导儿童仿写。如仿照金波的《其实我想》,燕北小学四年级张雨仿写了《小鸟》:其实我是一只鸟/当我飞到田野/看见很多害虫/我想这样告诉你/其实我是一本书/当你打开我的时候/我可以把知识一点一点地/献给你/我想这样告诉你/  6.依托精美课文进行创作。&&&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应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感悟、体验、表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田园诗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然安静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就像一首田园诗。在课文拓展时,引导学生以学过的诗的方式表达对荷兰的看法和感受。燕北小学四年级张冰源创作了《荷兰》:当我写下“荷兰”/我马上就可以看到/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打呼噜/成群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安闲地欣赏美丽的草原/挤奶的人们/默默无语/美丽的晚霞染红了西天/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7.在观察、想象的世界里自主创作诗歌  儿童的天性犹如璞玉浑金。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感觉生活在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草虫鱼、鸟兽山水都会成为儿童对话的对象。一切都是儿童眼中的童话世界。因此,观察、想象的世界是儿童诗情的触发点。不观察、不想象是诗歌习作的一大障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教会儿童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离不开想象,要敢想,理清先想什么,再想什么,接着想什么,最后想什么。把事物和体会联系起来,想象才会丰富。儿童的言语表达才会有诗意。如靳鹏在月圆之夜的庭院的创作《月亮、星星、祖国》:天上有一只月亮,/十五的月亮很圆。/天上的星星亮闪闪。/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也是他们的朋友。/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祖国是我们的家。  8.用积极评价推动写诗的热情,  小学的诗歌言语还是不规范的,是练习性的表达。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要用积极的评价推动儿童写诗的热情。低段要求写话,中段要求写段,高段要求写完整的几段话,即习作。初中的才叫作文。这是习作教学的顺序,也是评价的依据。能明确、文从字顺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进行表达。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看得懂,是衡量的重要标准。关注童趣盎然,思维的个性化。力避童真的流失,回归童心。关注童笔生化,力避模式化。关注童言无忌,力避童话的僵硬化。创造交流的情境,鼓励儿童自由表达;创设发表的空间,为儿童言说确立诗意的平台;建立成长档案,进行发展性评定;评价主体多元化,进行拓展评价。孩子的言语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孩子就会在品尝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感受诗意的快乐!   海德格尔说:“思想家的使命是言说神圣,而诗人的伟大使命是为神圣命名。”教师就要用诗性语言的“神圣”去撞击和开启儿童的心灵,去充实和美化儿童的心灵,唤醒灵魂,重塑性格,提升思想,美化精神。塑造充满人类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天意君须会,人间有好诗。”愿天下成人为儿童营造诗的乐园,愿天下儿童生活在诗的海洋里,追逐诗的梦想,成就诗的未来。  (五)关注虚假作文,寻求教学对策  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太普遍了,小学生毕业会考、中考、高考的作文也有许多离奇虚假的案例。有的阅卷老师说,有些学生不惜把自己的父母写死,来迎合阅卷老师的心理,还有的考生仅仅写一些老掉牙的谎言,如帮助盲人找路,帮助孤寡老人提水,帮助人推车等等,你一看就知道是假的。还有的整篇文章词句华美,结构严谨,实质上没有什么真情实感,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不痛不痒的大话、假话、空话,似乎没有几句实话,什么无私奉献、母爱伟大、乐于助人等等,就是没有写自己感动的事情。当然也很难感动别人。我不喜欢写假话的文章,我也不喜欢写假话的同学,我对苏教版教材设置的习作教材经常进行取舍,选择适合学生表达的话题教学,对脱离学生目前接受能力的训练,一律进行改造。  1.调查研究  学生对虚假的问题有什么态度和感受呢?  我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1)你觉得假的事情好写,还是真的事情好写?(2)为什么假的事情好写呢?(3)为什么真的事情就不好写了呢?  调查结果反映:学生普遍认为假的事情好写。学生认为写假的事情好编造,不受限制,想怎么想就就怎么写。很随意。学生普遍认为,真的事情不好编造,没有机会编造,不好写清楚,对真人真事不太敢编写,有的不方便写,写了之后,恐怕被别人看见,被别人看见了就不好意思。  调查数据显示:70%的学生认为假的事情好写,同学们喜欢写假的,不喜欢写真的。20%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也不会写。10%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写假的,要写真的东西,但是,真实的内容却不好写,只好写假的内容。  2.深层分析  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一直从事习作教学的语文老师心里为之一震。虚假古已有之,但很难根除。撒谎与虚假是一家。真与假本是孪生兄弟,但有时假与真也是很难分清。因此,虚假的问题就成了大家不说自知的问题。但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真假难辨。假与丑是相互联系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是对比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与假恶丑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获得的。而一直被关注的反映学生美好心灵、感受、体验的习作,却往往被假恶丑的形式承载着,这难道不是悖论吗?陶西平先生曾抨击中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他呼吁别让孩子从作文开始“第一次撒谎”,教育活动一定要重视价值观教育,否则社会将承担没有进行这种教育的后果。  卢梭认为儿童之所以撒谎是有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儿童思维想象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的程度;另一方面应归咎于成人处置不当。是成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卢梭认为儿童本身没有错,错在成人无知的教导,是成年人教会了儿童撒谎。细细想来,也很难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学生的见识反映了真实的生活。你看,社会上说假话的比比皆是,造假的更是多得很,如假烟、假酒、假奶粉,假公安,假交警,假冒伪劣产品等等,无不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教育本身处在社会生活之中,社会本身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假的作文是生活中的假象的反映,也是家庭、社会、教育生活中的假象的反映。假的作文是假的心灵的反映。  3.对策  应当怎样解决学生作文虚假的问题呢?  (1)我们应把作文教学的视野拓向各个层面,与时俱进,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注重思考能力,开拓他们的社会视野和知识视野,让他们感悟生活,逐步提高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做个有心人。(2)积极创设情境,倡导真实"生活作文",倡导学生做真人写真作,培养良好的文风。(3)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立足应用,面向实践,面向未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通过作文教学使学生具备未来工作与生活所必需的写作能力。(4)注重批改策略的研究。在作文批改上要针对性进行指导,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5)扩大阅读视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没有阅读教学的渗透,那么作文教学就会出现语言和精神的断裂。语言思维的外壳,学生的有些语言并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思维,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不是同步发展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遏制学生习作语言的欺骗性,实现习作语言的客观、合理、合情、感人、真实性。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实现习作语言和习作思想的转变。  教师要善于探寻“虚假作文”的根源,控制虚假的源头对学生思想的干扰,要树立正气,求实际,做善事,讲诚信,这是培养学生美好品格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从成人的角度搞好作文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以虚假作文为耻,以诚信作文为荣,知耻明德,与作文中的歪风邪气做长期的斗争。教师要创新习作指导,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向生活开放,向诚信开放,向真实开放。让我们的作文远离虚假,走向真实。  (六)关注读书征文的指导  1.读书征文的理性认识  (1)读书征文的概念  读书征文活动是完整的体系。读书征文活动是社会实践,包括活动的组织主体、活动的参与主体、活动过程、活动的物化成果、活动的精神成果。活动的组织主体是实施活动组织单位及其管理的成员,一般指教师。活动的参与主体指参加读书征文活动的个体,指教师和学生,一般指学生,即活动的对象。活动过程指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实施活动方案的进程。活动的物化成果包括组织主体的活动设计方案、宣传活动、宣传讲稿,经验总结、记录活动的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学生的征文等。活动的精神成果指实施主体的认识、经验总结、学生读写的经验、体会、感受、征文。主要指学生在读书征文活动中的征文。  (2)读书与征文的认识&&&& 在读书征文活动的体系中,读书和征文只是读书征文活动的两个侧面,我们在使用“读书征文”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在使用它的偏意,即读书征文活动的成果之一——学生读整本的书之后创作的文章。在没有特别强调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在使用它的偏意,即征文。读书和征文是显性的,可操作的过程,是活动对象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内在的因素。教师的指导相对于活动对象来说是隐性,是外在的影响。是客观的因素。主客观因素相互积极作用才会促进读书征文活动目标的达成,否则,就会产生低效或无效劳动。  ①读书  人的心理品质、精神因素的变化往往决定于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读书是终身学习的必要途径,是获得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通过读书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萨特尔认为阅读是一部作品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没有阅读就没有完成了的作品。“阅读是预测和期待的过程。”“人们预测他们正在读者的那句话的结尾,预测下一句和下一页;人们期待它们证实和推翻自己的预测。” 这是一种积极地心理活动,通过猜测、假设、证实、推翻、希望、失望才完成了作品的真正价值。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不亚于创作的创造活动。  ②征文  征文是命题作文,是按照一定要求和标准来写文章。征文是学生通过阅读吸收文本语言、构段方法、技巧、感受人物、情境的精神境界运用自己的习得语言、习作体验、习作主题思想进行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征文的内容正在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学校生活领域学生精神领域延伸。征文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和表达。吸收可以理解成听和读,表达可以理解成说和写。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征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听书读写在内的语文素养是有机的、联系的整体。习作和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教学目标。是语文素养的体现。  ③读书与征文的关系  读与写从来就没有分开过。读是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写是创制式的劳动,它更多的反映人类思想、智慧和感情。读中有写的因素,写中包含了读的成分。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每一件艺术文本都是艺术家的精神、经历的写照。都蕴藏着对读者的心灵召唤,召唤的实现最终取决于读者的阅读实践。萨特尔认为,写作是为了召唤读者以便把我借助语言着手进行的揭示转化为客观存在[2](p2)。读书与征文是密切联系的创造性活动。离开了专注地阅读,就无法认识、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和精神力量,感动就只能是肤浅的。离开了征文,就无法检验阅读的成果和习作的能力。只有充分地进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才能提高阅读质量。才能积蓄写作的素材和经验。只有自由地写,有创意地写,无拘无束地写,真诚地写,才会充分展示习作主体的人文价值和实用价值。&&& 2.读书征文的指导方法  教师应该怎么做、做什么才能有利于学生读书征文的能力、兴趣、质量的提高呢?必须要遵循习作的规律: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仿到创,从放到收,从部分到整体,从课内到课外,从积蓄到倾吐。这些构成了小学生课外习作训练应该遵循的基本途径。这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习作的训练途径符合小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①坚持写日记。日记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写日的兴趣,养成写的习惯,增强写的能力,不断提升写的质量。  ②读写结合,渗透习作方法。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语言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寻找训练的着眼点,把握训练的时机,适时进行言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言语积累和感悟、表达能力。③读书笔记的指导应与课文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完课文之后,我们启发学生进行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人物或事物的特点、表达的感情、好的词句、段落等方面进行反思、讨论。还可以让学生选择性地动笔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抄下来,抄录的同时,进行分析,谈谈体会。④创新读书征文的表达形式。新鲜有趣的表达形式能诱发学生对读书征文的兴趣,呼唤习作主体的回归。例如:角色转换。以书中的人物的口吻讲述书中人物的经历和感受。进入情境。给书中的某个人物封信,给他提提自己的建议。采访书中的人物。想象续编。以作者的身份续写。以作者的思考角度猜想书中人物的前身和后世的故事。材料嫁接。根据书中表现的主题用上书中的例子写一篇短文。图文链接。根据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画一张画或图表,为图画或图表配上相关的信息。表达、评价。回顾整本书的内容,用书中的例子给出你对这本书的评价。⑤培养学生的观察的意识、能力、习惯、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拥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在观察实践中养成观察的意识、能力、习惯、方法。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以三维目标为衡量标准。自我评价面向全体,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主性。互读互评能够有效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点评要注重鼓励和启发,要有针对性。家长评价是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和能力的有效手段。社会评价能促进学生的习作增强社会实践性,做到有所作为。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⑦跟踪观察、指导,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作文。教师只有对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进行跟进,根据观察和指导的反馈信息,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问题、思考习作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沿着问题----探索----表述的层次不断递进。⑧构建课外习作课内指导、课外实践、综合评价的体系。课内习得的经验只有不断地经过课外实践活动的检验,才会形成能力和习惯。而学生习作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只有靠严格的训练、长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课外习作是习作教学补充和延续,也是对课堂习作教学效果的检验。对课外习作不能放任自流,要形成检查、展示、评价、再检查、再展示、再评价的动态管理。综合评价以习作教学的总目标以及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以三维目标为标准,参照多元主体的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表扬、尊重、理解为手段,促进学生更加自信、愉悦地习作。&&& 读书征文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习作习惯、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读写结合的最佳方式。教师要创新读书征文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形成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提升孩子的综合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小学作文训练,课内是基础,课外是延伸。两者结合,相辅相成。  (七)学生习作态度、兴趣、倾向的调查研究  同学们对日记还是比较喜欢的,不喜欢和特别不喜欢的共2人,占5.41%。绝大都数学生都喜欢日记,可见,日记是学生喜爱的训练形式,也是最能表达学生平时的语文水平的基本方式。学生喜欢日记,就会喜欢与日记相关的语文训练和实践,喜欢才能实践,喜欢才能出效率,喜欢才能乐于学习。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好的辅助形式。&&& 同学们对作文教学,有10人不喜欢,可见,学生喜欢的成都远远低于日记,也说明了习作教学的偏差,习作教学的教材的编写注重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但是,学生所处的地域有差别,学生的文化氛围和习惯有差别,我们对习作教材的解读和设计要因地制宜。进行取舍。  同学们对对语文教学,不喜欢的有4人,占10.81%,有一成的学生不适应语文教学,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理解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态度,而不喜欢的学生中语文成绩比较差,从统计数据看出: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习作、日记、语文成绩的提升。  因此,进行习作和日记教学研究是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但是也不能否认其他途径。  (八)三、四年级小学语文研究抽测数据比较  1.三年级语文研究抽测数据  样本数据显示:语文平均分为67.875,平均分人每天写日记字数为224.8个字,平均每人每天日记积分19.67分,字数与得分比为12.1:1,得分率为8.52%,上缴日记率为87.84%,学生的习作习惯基本养成,语文成绩基本合格,学生对习作的态度较端正,但是两极分化严重。语文教学要重视赔优补差。长期坚持,督促学生完成练笔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语文成绩的标准差是15.9413,学生上交日记的标准差是0.202911,语文成绩与日记上交率的相关关系是0.462505,从数据得知,学生的语文成绩接近分化的边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注意培优补差,因材施教。相关系数为中等相关。日记字数的标准差是107.721,日记与日记上交率的相关系数是0.658129。相关系数为中等相关。全班语文成绩的标准差是16.3131,平均数是64差异系数是0.25503,分化严重。语文教学要重视赔优补差。长期坚持,督促学生完成练笔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2.四年级语文研究抽测数据  样本数据显示:语文平均分为62.625,平均分人每天写日记字数为191.8211个字,平均每人每天日记积分13.93534分,字数与得分比为15.54:1,得分率为6.81%,上缴日记率为73.56%,学生进入四年级,学习习惯较好,能够主动写日记,进行练笔。学生语文成绩和习作得分两极分化严重,对差生没有很好得进行辅导。学生的成绩基本合格,语文教学和习作教学还要细化指导,分层教学,跟进学生的学习。语文成绩的标准差是30.72429,日记的上交率的标准差是0.3776,可见,样本之间的差别较大,上交率的偏差相对于语文成绩来说,偏差也很大。语文成绩与日记上交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母是74.81188,分母是92.81192,相关系数是0.806059。可见,学生语文成绩越好,学生越能产生荣誉感,成就感,上交日记的积极性越高;上交日记的积极性越高,也会积极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反之,则相反。相关系数大于0.8,成为强相关。日记平均字数的标准差是78.6357,学生日记与日记上交率的相关系数是0.77514,由此得知,学生的分化严重,但是,学生对日记的态度直接影响日记的上交率。相关系数为中等相关。全班语文成绩的标准差是19.50469,平均分是67.07609,差异系数是0.290785,表示分化相当严重。 & 3.对比分析  三年级的数据明显高于四年级的数据,个别学生的数据分化严重,差距较大,两学期,本班语文成绩都在全镇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这说明,作文教学研究对于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本班在一二年级的学习水平都处在全镇的下游,由此可见,对日记的指导,记录,积分评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习作热情。两个学期的日记和习作指导有所不同,三年级的习作指导主要是靠教师的及时鼓励、评价、总结,四年级的习作指导就进行了改革,一方面放手让小组长进行记录日记分数,记录、评比日记水平高的文本,另一方面,进行了随课文教学设计的小练笔,让学生的精华文章表现在小练笔上,习作教材的教学进行了技术处理,适当地进行改造。所以,四年级的语文数据明显低于三年级的数据,但是,四年级学生的整体语文和习作水平却高三年级。&&& 从标准差和差异系数来看,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化越来越严重,平均成绩有所提高,可见,习作研究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力抓手,但是,很容易引起成绩分化,甚至严重分化,如果不采取有利措施,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养。教师教学、指导容易关注优生,对后进学生关注不够。指导方法和指导策略还需要改进。四、研究成果  四年级进行了诗歌教学,多数学生都会写童诗,都会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童诗创作,本学期,组织了三次征文比赛,一位学生的读书征文在《小海燕》上发表,一位学生在《语文报》发表,两位学生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荣获金奖,一位学生获得了邳州市优秀通讯员称号,一位学生在读报征文中获得二等奖,两位学生获得三等奖,三年级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考试总评分别居全镇第一名。本人撰写的研究论文,获得徐州市评比一等奖一篇,邳州市二等奖一篇,五篇论文分别被《小海燕》、《作文教学研究》、《学园》、《教育与教学研究》刊用。积累了大量的学生习作文本和案例,对三年级第二学期和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习作和日记进行积分记录和评比。对于习作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五、体会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从写日记、平日记、写作文、评作文等环节抓起。坚持抓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课文读不熟,我就不讲,让学生花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家庭作业也有读书的任务。学生不会读,我就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直至都会了读对了,读通了,读懂了,我才进行新课,虽然教学进度慢了许多,可是学生学得扎实了,基础逐渐牢稳了。在练习的教学中,我创造性的进行写话、写作文训练。比如在教读读背背时,我就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然后说话、写话。在教名言名句时,我反复让学生读句子,练习生活谈体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这些名言名句写文章。  在习作教学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指导。第一,做好习作教材的教学,第二,做好小练笔的指导,第三坚持不懈地抓好日记的指导和评价。  学生写日的总字数是493423个,总得分是33953分,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写日记的字数是131个,每人平均每天得9分,基本上达到了每天写100字的日记的要求。得分率是6.88%,应缴3760次,未交752次,未交率是20%,上交日记率是80%。全班学生的整体写日记的能力、习惯基本形成。但是两级分化严重。最高字数是31037字,最低字数是2293字,最高得分是2258分,最低分是73分。全班分为六个组,第一组、六组上交日记的概率是92%,第四组上交日记概率是87%,第二组得分概率是70.6%,第三组得分率是70.3%,第五组得分率是68.3%,每组日记的平均字数分别为:第一组写了31037.0,第二组写了10301.0,第三组写了8540.3,第四组写了17988.1,第五组写了4721.3,第六组写了9482.1。第二组日记的平均字数最高。每组平均写日记的得分分别为:第一组得881.8分、第二组得493.0分、第三组得570.4分、第四组得1573.8分、第五组得194.0分、第六组得607.1分。总评第一组得分优秀。每组日记字数与得分比分别为:35.2,20.9,15,11.4,24.3,15.6。第一组的鼓励分较高,说明第一组的日记质量高。通过日记评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积极性,基本上养成了习作习惯。具备了一定的习作能力。我还组织了三次征文比赛的辅导工作,为三至六年级上了五节作文辅导课。辅导有质量的征文50篇,促进了燕北小学的作文能力、质量的提高。  小学生课外习作评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小学生课内外习作的比较研究在3月份被徐州市教科所立项。主要研究课内习作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课外习作的文本质量,写日记的习惯,日记的能力,寻找课内外习作的临界点——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训练。撰写教学论文100多篇。数据分析30篇。数据分析的论文还有15篇没有上传课题博客。今年3月在凤凰语文网安了家,建立了个人博客,撰写习作、阅读、写字教学论文100多篇。基本上形成了反思的习惯和反思的能力。对案例分析、研究有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阐述能力。确立了下学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除了做好课题研究,还要向阅读教学进行追问。解决文本解读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强化阅读教学的研究意识和倾向。&&& 阅读教育期刊200本,教育专著10本,重点阅读了《面向没来的母语教育》、《新课程解读》、《语文案例评析》、《给教师的建议》等,学习了评价理论,发展理论、需要理论,结识了许多语文教育名家。曾向高林生老师请教论文的主题提炼的问题,向老同学——魏星请教论文的修改问题,向无锡的书香飘飘——朱丹梅老师交流过教学研究的问题,学习和研究让我扩大了研究视野,提高了研究水平,增强了研究能力,养成了研究的习惯和思考的意识。  今年3月,我第一次在邳州实验小学给全市个人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做课题研究报告,主题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一名科研型乡村教师”。我从三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是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二是课题研究有哪些常用的方法,三我是怎样搞课题研究的,最后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200多人的会场,我是第一次有了话语权。与名家接触才感到自己的水太浅了。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实验、总结、反思,我们一线语文老师才会走向语文研究的高原地带,长久地研究下去,才会越过教育研究的高原期,走向自由的教育研究境界。&&& 学生的日记研究要有针对性,分层指导,通过比较、欣赏、展示、征文等活动激励学生习作,感受习作和日记的乐趣,体验成功感。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的思想、习惯密切联系,开启学生的思路,创新习作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提升习作的水平,养成写的习惯,锻炼评价的能力。  日记的写作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既要有针对性,有要有阶段性,放手让学生参与日记内容选择,日记评比的谋划,优秀日记的评定。  小练笔的指导要与课文结合,与教学进度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结合,与习作教材结合,与阅读教学结合,形式要多样,字数要求要宽泛,质量评价标准要多元,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习作的指导要与日记的写作,小练笔的习作相结合,从练笔和日记中获取素材,充实习作教学,为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放大习作选材的范围,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发表看法的机会,阅读与习作应相互联系,重视基本表达方法的训练,重视修改训练,重视对综合评价。  原生的习作和原生态评价,尊重学生的表达和习作习惯,鼓励,说真话,讲事实,懂真情,表达和思维并重。  习作的完成要有适当的弹性,鼓励探究和实践,用文字记录生活实践的心得、体会,鼓励阅读课外书籍,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搜集处理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善于思考,善于积累,善于表达,善于习作,善于运用。善于实践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写的乐趣。  六、不足和努力方向&&& 学生习作实践和习作能力两级分化严重,学生成绩差距较大。习作的数量较多,缺少对习作质量的关注,缺少对学生习作能力和习作的承受能力的关注和研究,对学生习作心理的认识模糊,对习作的过程缺少科学的衡量标准,三维目标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善,对每个学生的习作指导不具体,在评价中有对差生的消极评价,对课内习作的研究还不深入,对日记和小练笔的设计和评价缺少一致的准则,对课内习作、小练笔、日记的分类还有模糊地倾向,三者之间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要细化习作教学的环节的设计,深入开展习作文本的解读,阅读文本的解读,理清课文中蕴含的习作训练点,小练笔的研究和设计模式要逐步确立,日记的指导要有收有放,日记的次数能否安排少一些,质量要求是否要逐渐提高。习作的字数和次数的安排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对习作的研究要细化,方向还需集中,要通过习作教学中的一点进行展开,问题要实际,对学生的素养要有根本性的帮助,深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思想活动,继续点差研究,交流合作,在学校内乃至全镇推广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魏怡.诗歌鉴赏入门[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1~254 . [2]朱学坤、徐武汉、魏星.语文的诗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3]陈国安.文学写作教程[M].桂林:中南大学出版社,.[4]韦宏.儿童诗的艺术美研究[J].艺术教育,2008(6):138~139.[5]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0.[6]俞鹏玮.童诗曼曼舞课堂[J].学生之友,2009(12):33.[7]陈玉峰.让童诗的种子在校园发芽[J].商情,2009(1):89.[8]刘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山曼.山东民间童谣[M].济南:明天出版社,5.[10]刘洁.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6
阅读全文(316) |
标签: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9,C407 电话: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练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