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打击乐器中传统木鱼的用法,怎样拿是对的、敲打乐器什么部位?

&资源共享&
不管时空如何变幻,书所表达出的温暖与美好,让每个年代的孩子都能感受到不变的浓浓爱意。
仅售99元,最高价值378元DIY蛋糕套餐!优质新鲜原料,尽展个性创意,感受创造美食带来的无穷乐趣!
当前位置: >
幼儿园常用打击乐器的种类
作者:张明红 来源:《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更新: 10:03 标签:,,,,
导读 适合于学前儿童学习和操作的常用打击乐器一般有以下几种: ( 一 ) 碰铃 ( 也称小铃 )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不太粗的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在打击乐器中属高音乐器。
&&& 适合于学前儿童学习和操作的常用打击乐器一般有以下几种:
&&& (一)碰铃(也称小铃)
&&&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不太粗的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在打击乐器中属高音乐器。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 (二)串铃
&&& 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
&&& (三)铃鼓
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颤音的效果。&&&
& &&(四)大鼓
& &&这是用皮革蒙在筒状的共鸣箱上,通过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低沉,音量较大。大鼓用在强拍上,可用力击打,造成一种强烈渲染的气氛;用在弱拍上,可轻轻击打,会产生柔和而绵长的音响。击鼓时,手臂放松,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地敲击。击鼓心,会产生浓厚的音色且有较长的延续尾音;击鼓边,则音色脆、硬而单薄,延续音较短。
&&&&(五)三角铁
&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
&&&&(六)响板(也称圆弧板)
&&&&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其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 (七)木鱼
&&& 这是用木头刻制的、形似鱼状、中间空而头部开口的一种乐器。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
&&& (八)双响筒
&&& 这是一段中间有节的木筒,下端装有握柄,通过另一木制敲击棒的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与木鱼相似,干脆而清亮,没有延续音。通常用来模拟马蹄声。敲击双响筒由节分开的两端会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响,一般两个音之间通常相差约五度。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发出类似于&的笃&、&的笃&的马蹄声。
&&&(九)蛙鸣筒
& 这是由一节毛竹或木头制成的,刻有一道道楞子的筒状乐器。通过另一木制小棒刮、擦筒身而发音。其音色类似于青蛙的呜叫声。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持蛙鸣筒的握柄,右手持棒刮奏;另一种即用棒敲奏,音色接近于木鱼类乐器。
& (十)沙球
& 这是一种用椰壳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内装有细小的沙粒状物体,下端装有握柄,依靠臂的抖动、摇晃而振动发音。其音色轻柔而干脆。演奏方法为双手各持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下振动。可以同时两手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
&&&(十一)钹
&&&这是一对用铜合金制成的圆盘,中间微凸,靠敲击、摩擦而发音。其音色响亮,有较长的延续音,在绳拍上演奏能造成强烈、刺耳的音响效果。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右各持一片,相互撞击、摩擦而发音;另一种是将单片悬挂在支架上,右手持鼓槌敲打其边,可以取得另一种音响效果。如果要止住过长的延续音,可以用手捏住钹的边缘或将钹面捂在怀中即可。
&&& (十二)锣&&
&&& 这是一个由铜合金制成的圆盘,由绳子固定在可抓握的木柄上,通过锣槌敲击锣面引起的振动而发音。一般可以用在强拍的伴奏上,以突出节奏、渲染气氛。锣可分为大锣和小锣两种。大锣音色低沉,共鸣强烈,有较长的延续音。一般用软槌敲击:敲击锣的中心时,声音较柔和;敲击锣的边缘时,声音较毛糙。小锣音色较明亮,也有一定的延续音。一般用硬槌敲击:敲得重,声音尖锐刺耳;敲得轻,声音清脆明亮。要停止延续音,可以用手按住锣面或将锣往怀里一抱即可。
&&& 以上都是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其中适合于小班儿童演奏的乐器有碰铃、串铃、响板、铃鼓(敲击)、沙球(摇晃)等;中班儿童能学习木鱼、铃鼓(抖动、摇晃)、蛙鸣筒、锣和钹等乐器的演奏;三角铁和双响筒一般适合于大班年龄的儿童演奏。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都要求儿童做到手腕放松、灵活,不僵硬,有弹性,能控制手的动作,自然协调地敲击、摇动、振动或抖动,以取得较好的音响效果。
育宝淘淘乐 - 宝宝用品
育宝淘淘乐 - 妈妈用品
1、本网站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受众,不保证所有信息、图片、视频、链接及其它项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及严肃性等,使用者使用这些信息时,需要经过进一步核实;
2、凡本网站转载的部份无法标明来源的稿件,如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标明来源、删除等)。并提供以下资料:一是著作权人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法人执照、营业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二是著作权权属证明,包括有关著作权登记证书或创作原手稿等。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本站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中国育宝网。小雨点—幼儿教育工作室
当前位置:&&&
幼儿园打击乐器的种类与使用
上传: 王珙 &&&&更新时间: 15:59:27
&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想搞好打击乐教学,首先要了解适合于幼儿学习和操作的常用打击乐器有哪些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适合演奏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其特点。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三种:   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一、碰铃(也称小铃)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   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   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   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提绳子的手不能触碰三角铁,否则敲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   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其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或双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六、木鱼   这是用木头刻制的、形似鱼状、中间空而头部开口的一种乐器。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其音色接近于响板。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顶部。   七、双响筒   这是一段中间有节的木筒,下端装有握柄,通过另一木制敲击棒的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与木鱼相似,干脆而清亮,没有延续音。通常用来模拟马蹄声。敲击双响筒由节分开的两端会发出不同高低的音响,一般两个音之间通常相差约五度。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发出类似于&的笃&、&的笃&的马蹄声。双向筒分高低音,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演奏之前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弄清楚高低音,最好做上标记,这样幼儿敲出来的声音才会一致。   八、沙球   这是一种用椰壳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内装有细小的沙粒状物体,下端装有握柄,依靠臂的抖动、摇晃而振动发音。其音色轻柔而干脆。演奏方法为双手各持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下振动。可以同时两手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   九、镲   这是一对用铜合金制成的圆盘,中间微凸,靠敲击、摩擦而发音。其音色响亮,有较长的延续音,在强拍上演奏能造成强烈、刺耳的音响效果。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右各持一片,相互撞击、摩擦而发音;另一种是将单片悬挂在支架上,右手持鼓槌敲打其边,可以取得另一种音响效果。如果要止住过长的延续音,可以用手捏住镲的边缘或将镲的边缘触碰前胸即可。   十、大鼓   这是用皮革蒙在筒状的共鸣箱上,通过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其音色低沉,音量较大。大鼓用在强拍上,可用力击打,造成一种强烈渲染的气氛;用在弱拍上,可轻轻击打,会产生柔和而绵长的音响。击鼓时,手臂放松,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地敲击。击鼓心,会产生浓厚的音色且有较长的延续尾音;击鼓边,则音色脆、硬而单薄,延续音较短。   以上都是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其中适合于小班儿童演奏的乐器有碰铃、串铃、响板、铃鼓 (敲击)、沙球(摇晃)等;中班儿童能学习木鱼、铃鼓(抖动、摇晃)、镲等乐器的演奏;三角铁和双响筒一般适合于大班年龄的儿童演奏。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都要求幼儿做到手腕放松、灵活,不僵硬,有弹性,能控制手的动作,自然协调地敲击、摇动、振动或抖动,以取得较好的音响效果。   除此之外,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中还配有一些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主要有木琴、铝板琴等。它们的音域一般在一个八度以上,演奏方法比较简单,以敲击和刮奏为主,适合于演奏简单的旋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持乐器、用正确的方法来演奏,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打击乐效果。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厂家直销 精品儿童打击乐器
木质八音木鱼乐器
幼儿园优质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收藏到手机
该商品尚不支持在线交易,建议选购支持的商品。若您直接向卖家转账付款,可能存在资金风险。
暂无炫铺分类
公司名称:
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鸣盛乐器厂
联&系&人:
陈亮 &生产部 厂长
电&&&&话:
传&&&&真: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慧聪网上看到的,谢谢!
请输入用于接收短信的手机号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向手机号码“”发送一条短信,请查收!由于使用人数较多,可能会有延迟,请耐心等待!
超过次数限制!
您也可以,让卖家主动找您!
超过次数限制!未登录用户仅可免费使用5次。&&快速导航:
&当前位置 >>
>> 亲子儿童>>演出资讯
国家大剧院小剧场
国图艺术中心音乐
儿童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配器|指挥
来源: 日期: 17:31:03
学前儿童打击乐器演奏领域的教育内容主要有:打击乐曲;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以及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一、打击乐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打击乐曲&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打击乐曲,即专门为打击乐器创作或仅由打击乐器来演奏的乐曲。另一类是指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目前幼儿园常见的打击乐作品即是指第二类&打击乐曲&。此类作品一般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歌曲或器乐曲,另一个部分是根据这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专门创作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案,即配器方案。这些配器方案有的是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的,有的是由幼儿教师创作的,也有的是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创作而成的。
二、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
学前儿童可以学习的有关打击乐器演奏的简单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乐器和乐器演奏的知识技能、配器的知识技能及指挥的知识技能。
(一)乐器和乐器演奏
学前儿童可以接触到的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钹、锣、木鱼、双响筒、圆弧响板、蛙鸣筒、沙球等。与此有关的简单知识技能为:了解上述乐器的名称、形状、质地、音色特征及一般持握演奏方法等。
1、大鼓:有皮革蒙在筒状的共鸣箱上,靠用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发音,其声音比较低,用力击打时能产生很强烈的音响。轻轻击打时又能发出柔和绵长的音响。敲击鼓面的中心位置时,声音浓、厚且延续音较长。敲击鼓面的边缘部位时,声音稍脆、薄,且延续音较短;敲击鼓的边框(共鸣箱),还能获得更脆、更硬、更短的声音。演奏时一般用右手持槌敲击。
2、铃鼓:用皮革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圆框上,靠用手敲击或摇晃引起的振动发音,其声音很特殊,既具有鼓的声音,又具有铃的声音。铃鼓可以有多种演奏法,不同的演奏法可使之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击奏鼓心时发音较柔和;击奏鼓边时发音较明朗;用手击鼓面时,鼓的声音比较明显;用鼓身撞击身体(如肩、肘、膝等)部位时,铃的声音比较明显;猛烈地摇动时,所发出的音响容易让人感到激动;轻柔地摇动时,所发出的音响会让人感到安宁。
3、串铃:用金属制成的小铃串在圆形、半圆形或棒形的固定物上。靠敲击、摇晃或抖动引起的振动发音。
4、碰铃: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各自固定在一个可抓握的柄上,靠相互撞击引起的振动发音。其声音清脆明亮,相比锣、钹等金属乐器,音色也较柔和。在打击乐器中属高音乐器,音量也相对较小。
5、三角铁: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靠用另一根金属棒敲击发音。其音色与碰铃的音色相似,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也比碰铃长。演奏时一般是左手提着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棒敲击三角铁的底边。如在三角铁的上端快速左右撞击,或在三角铁内快速转动撞击各边,可以产生激动人心的音响效果。
6、钹:一对用铜合金制成的圆盘,中央微凸,靠撞击或摩擦发音。其声音响亮,延续音长,在强奏时音色比较粗糙、刺耳。一般奏法是双手各持一面,相互撞击,或者以边缘相互摩擦,也可将其中一面悬挂在支架上,用锤敲击。敲击时用力的方法、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如果不需要过长的延续音,可在敲击后将钹面捂在身体上,或用手将其边缘捏住。
7、锣:一个用铜合金制成的圆盘,用绳子固定在可抓握的木柄上,靠用锣槌敲击引起的振动发音。一般有大锣、小锣两种。大锣声音低沉,延续音长:小锣声音明亮,也有较长延续音。大锣一般用软槌敲击,敲其中心时,声音柔和,敲其边缘时,声音较粗糙。轻击时,声音柔和;重击时,声音刺耳。小锣一般用硬槌敲击,轻击时,声音清脆明亮,重击时,声音尖锐刺耳。演奏时,一般是左手持锣,右手持槌。
8、木鱼:用木头刻制,类似鱼状,中空,在头部开口,用木制敲棒敲击,发音清亮干脆,几乎没有延续音。演奏时一般是左手握住木鱼的&尾部&,右手持敲棒敲打&鱼头&的顶部。
9、双响筒:一段中间有节的木筒,下端装有握柄,靠敲击引起的振动发音。其声音与木鱼很相似&&一干脆、清亮,几乎无延续音。与木鱼不同的是,双响筒被节分开的两头各自可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这两个音大约相差五度。当一下一下地连续敲击时,可发出类似马蹄踏地的声音。演奏时一般是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棒的敲击点一般是节到边缘的中点。
10、圆弧响板: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连接构成。靠敲击引起的振动发音,其声音与木鱼、双响筒很相似,但由于共鸣腔较小,所以声音也更脆,更亮,更短。演奏时可用单手捏合的方法使两板撞击发音;也可将其放在左手手心,用右手向下拍击发音。
11、蛙鸣筒:一段带有握柄的木制圆筒,筒的表面刻有若干沟槽,靠竹或木制小棒刮、擦发音。用刮擦的方式演奏蛙鸣筒,其音色类似青蛙叫。强奏音响刺耳,弱奏音响柔和。蛙鸣筒也可用敲奏的方式演奏,此时音色与木鱼等乐器类似。演奏蛙鸣筒时,一般也是左手持蛙鸣筒的握柄,右手持棒。
12、沙球:用椰壳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内装细小粒状物,腔体全封闭,下端装有握柄,靠摇晃或抖动发音。其声音轻柔,有微弱毛糙感。演奏时一般是双手各持一个沙球,用臂带动手腕上下震动。可左右手依次震动,也可双手同时震动。
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
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美好的音色;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二)配器
在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中,&配器&主要是指:教师引导、组织儿童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以及合适的乐器,为儿童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设计伴奏的一种活动形式。与此有关的知识技能主要有:按音色分类;儿童按表现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节奏型、乐器以及演奏方法;用简单的图形、语音、动作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等。
1、知道如何按乐器的音色给乐器分类。如碰铃、三角铁等音色都较明亮、柔和,通常分为一类;圆弧响板、木鱼、单响筒等,音色都较干脆、坚实,通常分为一类;串铃、铃鼓等,摇奏时都有一定的毛糙感、波动感,通常分为一类;大鼓音色沉着、厚实,锣、钹、镲等音色较为尖锐、粗糙和带有撕裂感,通常单独使用。
以上这些乐器及音色特点,是幼儿园打击乐器学习中音色知识的主要内容,而且幼儿一般只要在感性上知道怎样利用它们就可以了。更细致的内容一般不在幼儿园阶段进行。
2、知道如何利用乐器的搭配制造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如要制造强烈的效果,可以用较多的乐器齐奏,也可用大鼓、大钹或其他可摇响的乐器持续猛烈摇奏等。如要制造轻快、柔和的效果,可用较少的乐器演奏;用有较长延续音的乐器柔和地弱奏;用有较短促声音的乐器轻快地弱奏;用可摇响的乐器轻柔地持续摇奏等。
3、知道如何通过集体讨论等方法,为指定的歌曲或乐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及音色安排方案,并能用简单的图形、语音、动作等符号记录设计好的配器方案。(详见第二节之三:配器方案)
(三)指挥
幼儿打击乐演奏活动中的&指挥&和&看指挥演奏&内容的学习,对幼儿的音乐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些意义与成人在专业音乐活动中指挥的意义有较大的不同。
在这种活动中,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如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人相互协调。因此幼儿指挥者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必学习专业性的起势、收势和划拍,而只是学习如何自然地开始、结束、轮流、交替和击打出所要求的节奏型,必要时还可用相应乐器演奏方式的模仿动作作为指挥动作,如在指挥小铃演奏时,教师可以用两手食指轻轻相触的方式指挥。
与此有关的知识技能主要有: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做出反应。
2、在指挥时应将两腿稍稍分开,站稳,以便于灵活地将身体转向任何声部。
3、在指挥时应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亲切、热情地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4、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5、在声部转换之前,提前将自己的头部和目光转向下一个将要演奏的声部。在组织建立声部时,尽量使用手势和眼神,减少语言指示。(这一点不对幼儿提出要求)
上一篇:&&
版权所有 北京演出购票网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艺辉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21看台2092室。热线:010- 京ICP备号-1小小 小青春--关于奥尔夫打击乐中乐器选择的几点策略
January 2015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暂无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blog名称:小小 小青春日志总数:76评论数量:19留言数量:0访问次数:36841建立时间:日
甜心elsa 发表于
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歌唱活动、音乐欣赏、韵律活动、打击乐、音乐游戏等。在如此繁多的教学内容中,打击乐是比较令人耳目一新且富有活力和生命的。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打击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幼儿园的乐器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无论是从身心发展,情操陶冶还是智能的开发,都起着重要的最用。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玩声音,能发出声音的物体似乎充满着魔力。而乐器正好符合幼儿这种本能和兴趣,也将发出声音的物体进行了规范化。乐器的种类丰富多样,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和作用。不同的乐器能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打击乐活动中乐器的匹配是活动成功的一把钥匙,乐器的适合与否对整个活动的开展起到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
1.乐器认知精细全面
&&&& 要能够合理匹配乐器,选择乐器,首先必须得认识并熟悉各种乐器,幼儿打击乐常见乐器有:铃鼓、串铃、三角铁、碰铃、双响筒、沙锤等。对于这些乐器的认识应该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如: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让孩子有多种机会去认识去接触。除此之外,应该从小就开始渗透,在小班时就可以带领幼儿接触乐器,可以引导幼儿敲打、摇动、振动、抖动,感受音响的效果及其带来的愉快感。幼儿在刚进行节奏乐训练时,只要按照一定的速度拍打,与音乐节拍一致即可。对于中班的孩子,可以逐步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奏乐活动。如:击鼓传花时,哨子、铃铛、口琴等等乐器的应用,不仅熟悉掌握了乐器,获得了快乐!也练习了手的动作,发展了节奏感的辨别和控制手腕肌肉的能力。进入中班下学期,可以逐步进入分声部、创新的玩乐器,可以根据各乐器的音色特点分声部演奏,并且尝试玩玩听音猜乐器的游戏等。在进入大班后,可根据需要认识特色乐器如大鼓等。
2.乐器匹配谨而慎之
乐器的选择对于一个打击乐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打击乐器通常分为三种:金属乐器、木制乐器、散响乐器。金属乐器,如撞钟、三角铁等,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木制乐器,如双响筒、蛙鸣板、木鱼、响板、打棍、单响筒等,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散响乐器,如铃鼓、串铃、手铃、响铃等,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
&&& &打击乐器没有固定的配器模式,由于它是听觉艺术,其配器原则以好听为前提,由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性质来确定如何配器。它是在了解音乐的基础上对它的一个提升,既然是提升,我们就要使其对音乐有帮助。所以在乐器的选择上必须三四而后行。经过实践发现选择乐器要考虑以下几点:(1)为了帮助幼儿记忆选择与音乐形象相近的乐器。(2)金属乐器和木管乐器的比例要恰当。(3)乐器发出的声响需与音乐节奏匹配。(4)铺垫乐器和独立形象的乐器需对比分明。另外要注意的是,所用乐器的多少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及乐曲的需求来确定,而不是越多越好。同时,也不是所有乐器同时敲击一种节奏,要能根据音乐的性质充分发挥出各种乐器的特色才会使音响效果更加丰满。
3. 乐器使用恰到好处
打击乐器是最好的练习节奏的器材,但对于打击乐必须“慎用”。这个“慎用”不是不用,相反应该常用,关键点在于什么时候用,怎样用。纯粹的为了节奏而进行打击乐活动的,相信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是很难接受的,所以把打击乐活动分解,让打击乐活动成为孩子们巩固节奏的最后手段,通过乐器的不同音色来达到和声的效果。
欣赏活动《瑶族舞曲》这首乐曲不同于歌唱活动,它没有歌词只有旋律,想要理解它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要给乐曲配器!所以让孩子充分理解音乐是配器的首要条件。在活动前我先让孩子们感受乐曲的气氛和速度。活动一开始就以声势动作让孩子们在看、听、模仿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乐曲的速度、力度和变化。在这中间我也注意到了声势叠加的顺序,先用固定节奏,在熟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变化节奏。最后才加上配器!由于我随时在做变化,活动中孩子们无时无刻都紧紧的跟着我,既不觉得挑战太大又有一定的变化,而我的变化时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变化的同时也复习上一环节,难度不是很大,在模仿过程中就能自行解决,不需要老师手把手告之究竟应该怎样拍,教师语言也不是在费力的数拍子,取而代之的是哼唱优美的旋律。而一些能力稍强的孩子也会随之跟上。这样旋律和节奏都会慢慢被幼儿掌握。在此基础上的配器也一定是有效的。
一门课程的建构需要长期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幼儿打击乐教育的改革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乐器的选择只是打击乐活动的一个方面,活动中对音乐灵感的寻求、对演奏状况的把握、对作品的处理,也都要进一步去思索。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23 second(s), page refresh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手工制作乐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