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涛涛怎样设计艺术签名名怎样写

[转载]我的文学创作之路&孟黎明
我的文学创作之路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乡情与梦想
天瓦样的蓝,白云朵朵,阳光从东山巅出来,照射着大地一派亮丽透亮。位于汾西县城北大山深处的一个川道里,隆起的两座绿毯似的小山峰支撑着一个梯形似的黄土高坡,高坡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地驻扎着10多户人家,眼下正是清晨,白色的尘埃飘荡在村子的上空,家家户户的烟囱上就腾起了缕缕清烟,这个小山庄是一个行政村的自然村,在县版图上仅有米粒般大,很不起眼,村子的名字叫上柳家沟。
村子南宽北窄,北头的细拽把上的两孔瓦蓝色砖窑洞在整个村子里分外惹眼,这是上世纪80年代新建的两孔窑洞,在那个年代普遍土窑洞盛行的乡村里就显的格外的鹤立鸡群。
两孔瓦蓝色砖窑的主人,姓孟,孟姓在方圆10多里的乡村算是书香门第,主人夫妻都是乡村教师。这天是这家人最为高兴的日子,一大早就有乡亲们来家祝贺,主人家的大儿子孟黎明高中毕业,待业分配,在全县300多名待业青年考试分配中,名列28名,单科语文全县榜首。分配到当时最好的单位国营辛置电厂。
但作为教书先生的父母,还是保持了固有的守旧,他们不想让儿子远离本土赴外地工作,于是经过几个昼夜的一番番的思考,思想的激烈斗争,利弊的权衡,双方多次的争执,最终还是作出了选择,决定让儿子留在本县一家化工公司工作。适逢父亲多年的一个老同事,他的儿子分在了化工公司,而那个父亲和儿子又都想孔雀东南飞。于是通过打点关系,就作了交换。父亲是满意了,儿子却有点闷闷不乐。但事已至此,儿子也就收回了幻想,觉得天涯何处无芳草,既使留在本县工作,也要争口气立志干出它个眉眉眼眼来,干出一个风光的人生,走出一条闪光的大道。
儿子就要走出大山到新的岗位报道了。儿子将要步入社会,步入人生,这个家庭的主人还是给予了儿子很大的重视,仅管这个家庭依然还很贫穷,父母的薪水加起来超不过70元,还有4个弟妹上学需要开支。但父母再三商量,决计还是要从牙缝中挤出一点钱来,给儿子扯身鲜亮的料子,让儿子穿的整齐点出去上班。也好在人前人后不要让人觉得寒碜。
是的,多年的辛勤培育,儿子终于要工作了,这对于一个贫寒家庭来说,怎能不说是一件大喜事呢,其实凭着父母的心愿,原先是想让儿子能够考取大学,再进入社会,然而儿子却和他们的想法不一致,儿子在学校就天生的喜爱文学,文学是我永远的情结。严重的偏科使我成为学校时期的名人,而我的作文总是班主任老师青睐的对象。每次全校同年级的作文评点,我的文章总是几个班评点的重头戏。我甚至在学校时期就被老师和同学们冠之以才子、作家之类的称号。这些荣誉的光环,更加激励和倍增了我要当一名作家的终身奋斗目标。
还是在考高中时,我所在的班级仅有两名同学考入高中,一名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数、理、化总分榜上有名;而我仅靠语文、政治、史地就高出另一个同学总分被录取。更值得自豪和引以为骄傲的是我的作文满分60分,而我以59分的成绩取得全县作文第一名。这个成绩的取得使得这个家庭乃至村里的父老乡亲、同学们很为之高兴和激动了一阵子。有的人甚至说这家人几辈积德,祖坟风水好,要出文曲星了。这话虽说是有点荒诞不着边际,甚而有点夸大其词,然而好话人人爱听,或许是当时那种浓厚的喧染氛围,使的这个孩子可以说一生与文字交上了亲缘。
上课铃响了,我走到课程表前一看是数学科目,就夹着一本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走出了教室,我徜徉在校旁河畔对面的青山洼的山巅,望着妩媚的阳光、绿色的蓝天、洁白的云朵,我躺在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就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我的理想像长着翅膀的孔鹏就飞上了遥远的蓝天,这里是我自由的空间,是我放飞梦想的地方。我痴迷地读着小说,我痴迷的程度甚至忘记了吃午饭、晚饭。只要天不黑,时间与我无关,一直到饥肠辘辘夜色降临,我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书本,舒展了一下懒腰,意兴未尽地下山返回学校,这时学校、镇直机关及乡村已是一片灯火通明。
因为偏科我时常遭到科目教师的严历训斥。我却依然我行我素,最后竟然同邻村一个爱好文学的同学贾保平在学校所在地的村子里租了一个地方,除了上语文、政治、史、地课外。我便一头钻在租赁房里看书、写作。房东的主人是个8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十分健谈,时常给我们讲一些年青时经历的故事,这些故事令我们夜不能寐陷入深思。
在学校时代我就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诸如《小麦灵》、《纠葛》、《二留》、《静静的柳河弯》、《选举》等都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我的这种一意孤行的做法,令科目教师感到无药可救。于是这之后的日子里,对于这个学生的管理也就特殊对待偃旗息鼓了。这更为我的爱好提供了广泛自由的空间。
现在这个18岁的英俊后生就要奔赴工作岗位了,临行前父母再三叮嘱我。到了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干好工作,千万不要荒废了你的学业,人生的路还很漫长……儿子一边点着头,一边整理好简单的行李,一套捆绑整齐的被褥,一个军用绿色帆布包,包内装着中国“四大名著”就出了门,昂起头启程到工作岗位报道。
村子的南面有一条盘山的羊肠小道,夹在两岸绿毯似的翠峰的中间,约二里多长,下了山就到了稍宽一点的乡村黄土公路,从黄土公路一直向南走七八里路就到了通往县城的官道岔口,那里每天都有通往县城的两次班车。
官道依然还是黄土公路,路上的尘土却十分的厚,时常扑的人满身灰尘,但比乡村公路自然就宽阔的多。工作单位就在涧底河川里,涧底距县城挺方便,7余里路程。虽说单位不在县城,但当时也算是全县的龙头企业,几千人的大工厂,自是机声隆隆,人声鼎沸,车流如水,一派大干社会主义的繁荣景象。
这个年轻人漫步在乡间的小道上,他回眸一转头,蓦然发现父母和乡亲们、弟妹们依然在自家的院畔前依依不舍地目送着他,此刻我不由喉咙哽咽,两行热泪就突然淌在了脸颊。别了,故乡,生我养我的故乡,从今天我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我将成为国家的一名正式工人,要开始属于自己人生的新生活了。
时令正直阳春三月,川道两岸的群山上鸟语花香,一派生机盎然。漫山遍野的山桃花,一嘟噜一嘟噜绽放着,整个川道到处弥漫着香气溢人。翠红柳绿间掩映着白色的羊群,仿佛数也数不清的白云,低头贪婪的啃啮着大自然肥嫩如茵的恩赐,花枝间,草丛里不时发出咩咩的羊叫声,鸟儿的啁啾声,这时高山巅上一个头裹白羊肚手巾,手持拦羊小铲的山里汉子突然在一往无际望不到边的丛叠山峦中高吭地唱起了悦耳惋转动听的信天游……
对畔畔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那就是咱那个要命的二妹妹
你在你的那个圪梁梁上哥哥我在那沟
看中了哥哥妹妹你就招一招手
白领领的布杉杉穿在妹妹的身
哥哥要出门想你见不上个人
你在你的那个圪梁梁上哥哥我在那沟
看中了哥哥妹妹你就招一招手
满天的那个星星一颗颗明
有两颗星星最明那就是咱二人
你在你的那个圪梁梁上哥哥我在那沟
看中了那个妹妹你就招一招手
对畔畔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那就是咱那个要命的二妹妹
这些乡情、乡景、乡音、看的、听的这个孩子如痴如迷。这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睹物思情我以为文学就是一幅人生酸甜苦辣的百味图,用形象思维的手法,把这些有趣的生活动人场景真实的描绘出来,赋予他一定的哲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宗教性等多个层面,将会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这个孩子边走边陶醉在想象的思维里,我忽然记得村里的盲人谈弦说书,一村子的人大热天挤在一户殷实人家的院子里,听盲人说书,那时我仅有十一二岁,跑到一里多路的下柳村挤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瞪着一对溜圆的黑眼珠,竖起耳朵倾听着说书人的演讲,随着说书人那一招一试,幽默风趣的感人的故事段子,我进入了最佳境界,特别是盲人妻子唱的那个段子,我至今几十年来仍历历在目,朗朗上口。那女人开场白这样唱道:
“天上哎,无云个下大雨,
&树梢子不动哎刮怪风”。
这个段子令这个孩子费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脑筋,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这瞎子婆姨为什么要这么唱。明明是天上有云才会下大雨,为什么天上无云竟然会下大雨?刮大风时树梢子一定会动,却为什么是树梢子不动就会刮大风?我是个善于动脑筋,善于思考的孩子,然而仅有十一二岁的我时常会被一些不解的问题折腾的头昏脑涨。
一次我们邻村圪塔村村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恰好是个礼拜天,周围邻村看热闹的人都纷纷跑到这个村,人们围的水泄不通,我挤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约70多岁的老人,身着黑市布袄,腰里系着红巾带,在那里兴高采烈地演着节目,只听那老人用嘶哑粗犷的嗓门唱道:
&&&&&&&&&&&&&&&&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的会打洞,
叫花子生的一根棍,
你娘生下你个不中用,
荷上点米、荷上点面,
荷上点破布补衣裳,
唤下个婆姨不能用,
你看哉是倒运不倒运。
老头幽默风趣的表演,引逗的周围人捧腹大笑,当时把我笑的两眼直流泪花,身子都激动的站立不住。老汉节目刚完,又上来一个40多岁的头裹白羊肚手巾水蛇腰的男人,他冲大伙挤了一下鬼脸,嘿嘿笑着用灵石口音表演起来,只听他说道:
“亲戚你来了,快到家里坐,你吃点啥?是吃点黑的还是吃点白的?吃点黑的就是外碳,吃点白的就是墙上的外石灰。”中年汉子的表演引逗的人群又是一片欢笑声。
这可能就是我在地老天荒的小山庄接受的最初的原始文化,我的文学熏陶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滋生的。
当然后来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文学书籍的滋养,我才明白那叫艺术。终于有一天我才明白把书籍中的人物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为我的这个惊奇的发现以至于兴奋的好几个晚上都夜不能寐。
此刻,我忽然又想起了在我懂事之后,父母常给我讲的一个关于我的故事。那是在隰州我出生满月时,父母邀请了许多教书先生来家贺喜,当时父亲喜滋滋的怀中抱着穿着大红斗袍的我,阳光的妩媚下,我瞪着两个黑溜圆的眼睛,笑的十分灿烂。其中的一个男教师上前看着我,忽然若有所思地说:“孟老师,您孩子长大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亲仰望着高远的蓝天飘荡着的白云,略作思考状后说:“我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名作家。”作为孩子的父母,万万没有想到,仿佛是冥冥之中一种神的旨意,当时的一句不经意的戏言,在若干年后得到了充分验证。这个孩子固然长大后,在文学的领域里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才能和执著追求的文学情结。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父母进县城轮训开会,这个孩子总是嚷着要父母开会回来给他购买小人书连环画册,书籍成了我唯一的精神食粮。我为了能看到一本书,宁愿给人家付出辛苦,也以一睹为快。偶尔我出差到外地办完工作上的事,总是一头钻进书店,如饥似渴地翻阅着每一本令我痴迷的文学书籍;买书成了我的嗜好,有时我在书店边看书边谋划着衣袋内剩余为数不多的钱,于是我就打起了小算盘,吃了饭坐了车就没有了买书的钱,有好多次我在买书与吃饭乘车回家三者之间,我选择了前者,我认为饿一阵子不会死人的,碰到一本可读性强的书确实是多么的不容易,于是我饿着不吃饭,把钱用于买书,乘车回家因是熟人,回去后再付车钱。我的这种习惯延续多年一直保留至今。
为能看到一本我所喜爱的书,我是不惜气力的。小学读书那阵子,我村里有一位同学,有他父亲保存下来的许多古代小人书,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连环画册等。我就想法设法接近这位同学,要达到看这些书的目的。因为当时这类书属于禁书,在书店里是买不到的,于是我见这位同学去挑水,我便也拿了自家的水桶去给他挑。同学和他父亲驾着小胶轮车往地里送粪,我也帮着赶小毛驴。这样一来,似乎是我的这种诚心感动了这位同学。我的同学竟然肯对我表示友好了。他把家中小箱内珍藏的那些书取出来借给我看,不过这位同学要求是很严格的,每隔一天给我一本书看,但看完是务必归还的,然后再换另一本。当然我也很讲信用,从来不外传他的书,我的这位同学信任了我,就常借书给我看,以至于后来我俩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这个孩子想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官道的岔道口,这时官道上不时有穿流而过的车辆,每个过去的车辆的身后就会扬起通天的黄土层,我想着班车要来还得一会儿,就卸下被褥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等起了车。此时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大泊池,泊池内碧水荡漾,各色的鱼儿翻腾蹦跳着,泊池的瓶颈处不时有白哗哗的清水流淌着,卷起一阵阵的浪花。这个孩子注视着眼角边的一块石头,顺势捡起站起身狠劲地把石头举过头顶,用劲往泊池中扔去,随着石头弧线般的在空中飘飞,很快就准确无误地砸向泊池里,嗵的一声,一道道的浪花很快就掀起巨浪,波浪翻滚处就出现了阵阵涟猗。
这个孩子望着泊池对面高耸入云的青山,仰天一声长吼,我要当作家,我一定会成为作家。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出老远老远,在翠峰林立的沟壑间,满山遍野的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感悟与创作
来到新的岗位,工作还是蛮理想的,我被领导安排在化工公司所属一个分厂机修车间担任会计。这个车间当时制造滚桶,产品走俏全国。其实我本人的理想众多,最初我想到公司车队当一名驾驶员,我的这种想法再一次被父亲阻拦,父亲说你热爱文学,时常构思想象容易走神,当驾驶员需得能静气沉稳,那营生不适合你,你还是坐办公室有利于你的发展。父亲总是为儿子考虑的很多。好在当时公司的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马有琪是这个孩子的邻村人,同父亲自是老早就熟识,父亲就同马有琪谈了孩子的爱好,马有琪是个很重视人才的领导,就给这个孩子安排了个坐办公室干会计的差使。现在想来,正是因为有马有琪书记的关心,才使得这个孩子除干好本职工作外,能够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充实和提高我的文化素养。
在这里我有幸接触了一个公社爱好文学的小伙子任生平,吉县在这里工作的冯秋平,三个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谈的很投缘,很快就打的火热起来。下班之余,我们三个人就在一起探讨人生、理想、事业、文学。我们在一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充满活力,我们三人还相互勉励,一定不虚度年华,不荒废学业,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一次闲聊中,三个盟兄弟商量着每天早晨要搞晨练,晨练回来背唐诗宋词。于是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每天天宇间星星还眨着眼,清风吹拂着,许多工友还在梦中酣睡着,官道上就会出现三个年轻人开始了短跑。
我们选中的目标是从厂部跑到前加楼,再从前加楼返回厂部。一趟往返10余里路,返回时我们便坐在河畔的大青石头上,清清的河水翻滚着洁白的浪花,从我们的脚底哗哗流淌过。我们就大声地背起了唐诗宋词,至今回忆起那段火热的生活,战斗的青春仍然意犹未尽,令人留连忘返。也许正是那个时候的刻苦勤奋,不懈努力,为我们后来的发展甚或可以说一生的抱负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10月的一天,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日子,也就是从这天起,使我距离文学之梦有了接近。我终于开始真正认识和走近了当时闻名全省的青年作家赵正雄,也正是在赵正雄这样一个文坛领军人物的引导下,使我后来的文学创作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学少有的现象。在汾西、临汾乃至三晋大地我的名字渐渐为人所熟知。这个动力的源泉激发了我喷薄而出的火热的创作激情。在我勇于探索和勤奋进取下,笔耕不辍一篇篇闪烁着火热情怀的文学作品,不时见诸于当时的汾西文化,临汾通讯,平阳文艺、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日报,由此我的名声也就在汾西8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为家喻户晓。
在一个小县城范围内,人们茶余饭后每每谈及到本县文坛盛事,都会如数家珍般提到韩石山、赵正雄、王文秀、孟黎明这样一些闪光的名字。仅连当时临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田福林先生偶而谈及到汾西文学创作辉煌的一页时,都会言不由衷地伸出大拇指夸赞说:“厉害,厉害,汾西文坛出现四足鼎立局面,前途不可限量啊!”
那是一个严寒冬日的上午,任生平从县城返回厂部迫不及待地来到会计室对我说:“黎明,有喜事啦,天大的喜事,我今天进了一次县城,在县文化馆门前碰见了赵正雄,咱县有名的大作家。他对我说,生平,咱们县明天要召开文学创作会,听说你们厂里有几个文学爱好者,特别是有一个叫孟黎明的,这个人我听说写了不少作品,你把他也通知上,让来参加咱们的文学创作会,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啊,也是咱们相互学习提高的机会,在这次会上,你们还能有幸认识咱们县文坛的作家韩石山、王文秀。”生平对我说着,他当时的神情激动的语无伦次,我也好激动啊,忙说去,一定要去。咱们接触一下这些名家。
当晚生平同我作彻底长谈,俩人兴奋的一夜未眠,我们把早先写好的习作看了再看,反复修改了再修改,决定第二天开文学创作会时,让作家老师们评点、指导。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生平就向领导请了假,搭了厂部的一辆卡车进了县城。时间还早,清晨的冷风嗖嗖地刮着,大街上行人还很少,我俩匆匆在街道旁的一家小饭馆吃了点老豆腐油条,就赶到县文化馆报到,生怕耽误了这天赐的良机。
上午10时,文学创作会正式开始了。来自全县各单位、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30余人济济一堂认真倾听着作家们的讲解。
这时一个中等身材、面容消瘦,棱角分明,鼻梁高耸,留着分头,带一副白色眼镜,身着兰色中山服,约三十七八岁年纪的人,健步走上了讲台,台下周围的许多人马上就窃窃私语道:“瞧,快瞧,这就是咱县鼎鼎大名的作家赵正雄先生。”
我在周围人群的指点下,迅速集中精力向台上望去,但见此人精明强干,利落大方,很有学者风度,一对锐利的眸子清彻透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赵正雄先生用汾西本土话讲述了他的创作经历,他当时在县图书馆工作,临师毕业后曾经从事过教师,商业系统干部,自幼酷爱文学创作,还拉的一手好二胡。在学校时就彰显出他不同寻常的文学才华。
近年来赵正雄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硕果累累,在当时的山西农民报、临汾通讯、晋阳文艺、山西日报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他的短篇小说《风雪老爷岭》在山西日报发表后曾受到文艺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认为该作是近年来全省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誉为临汾乃至全省很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青年作家之一。
他的讲话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时时博得场内掌声四起,在文学爱好者的内心深处激起阵阵涟猗。
会议的下午是改稿会,中午吃过饭,生平对我说离下午开会还有一阵子功夫,不如咱们先去拜访一下赵正雄老师,我也正有此意,两个人一拍即合,于是我便随同生平来到赵正雄老师家。
赵正雄老师当时住在县城拐角处图书馆家属宿舍,他对我俩的来访表示出极大的热情,这是个热心肠的人,他不厌其烦地鼓励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多观察,多体验,力争写出好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你们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志向,就是个好的开端,世上许多事业的成功,热爱是关键。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坚持不懈就没有成功不了的事。不过文学创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业,要耐的住清贫,守的住寂寞,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他还风趣地说什么叫作家,能坐下来写出好作品就叫作家,你们一定要打下良好的基本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赵正雄老师当时的这些话,对我俩最初认识文学事业的艰辛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既然选择了文学,无论这条道路多么漫长,多么艰难,也要有屈原先生那句哲理名言作心理准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至今,我都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一直支撑着我在这条充满荆棘的文学大道上坚持走下去。
这次文学创作会后,我的文学创作进入一个上升趋势的状态。我在高中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王老大买糖》在当时对竹公社文化站办的一个叫《青山辑》的油印刊物采用后,在县文化馆主办的刊物《汾西文化》第三期上发表了。
小说发表后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以至于我走在大街上,总会看到或听到身前身后仰或左左右右有人指指点点说:“瞧,那就是咱县的作家,《王老大买糖》的作者孟黎明”。
文学的社会效应,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文学创作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无论写任何作品都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反映基层人民的苦与乐,真善美,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就应当也必须植根于人民,反映现实生活,勇于作人民的代言人,这样的作家才会是有出息的作家,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的信赖。
短篇小说《王老大买糖》是我亲身听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使我的内心曾产生过不小的阵痛和震撼。作品原名《求人难》,《求人难》小说的名字来源于韩石山短篇小说《行路难》的启发。小说反映了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紧俏,一个农村庄稼汉因老婆生孩子缺奶需买二斤红糖催奶,一大早就进了县城来到糖业门市,却遭到了售货员的冷遇。当他看到有身份的方书记能买下糖,而自己同样是人民币却不卖给他,这位老实的庄稼汉在现实面前感到了不解。他不服气地同售货员发生了争执,售货员几句不冷不热的话:“人家是干什么的?你是干什么的?”王老大终于明白了自己老百姓的身份,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一想到孩子饥饿的哭叫声,婆姨的埋怨声,使的这位庄稼汉就想起了找关系买糖,他找到了在他村下乡的李干事,小李给他开了个条子,当他把条子交给售货员时,售货员态度此刻变的热情了。二斤红糖算是买下了,但他的心情却是异常的沉重,他还得为能买下二斤糖,孝敬李干事一百斤白菜。小说最后结尾这样写道:
“王老大拿着糖,急匆匆地往回赶,路上,他一边走,一边想,真难啊,这种世道不改变,老百姓就无活路了。”
小说经当时汾西文化的主编郭云泰看后,认为把小说名字定为《王老大买糖》更为确切。这就是这篇短篇小说问世的初衷。这也可以说是我步入文学道路上的第一篇变为铅字的处女作。也正是从这篇短篇小说中奠定了我有感而发,从不无病呻吟的长期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和原则。
1982年,我从机修车间会计岗位调整到化工公司总部任办公室主任,当时领导考虑把我调整到这样重要的岗位任职,也是基于我的写写划划,俗话说山中无虎就显出了猴子的本事,好赖算得上半个秀才,也就派上了用场。
时隔不久,公司人事变动,主要领导作了调整,政治往往是晴雨表,说变就变。刚才还是阳光普照,转眼间就阴云密布,风声鹤唳。很快马有琪书记手下的那部分人就都作了调整变换,新上任的领导在逐步安插自己的亲信和培植自己的势力,此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也算是中国政坛的一种特有的怪圈,早以司空见惯。
有人对我说,你要小心,可能领导最近要考虑你下车间工作,我说哪儿工作也一样,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但我想不通的是这样搞有意义吗?不是用人唯贤,而是搞班派体系,搞家天下,这样的做法能利于团结,振兴工业经济吗!
终于有一天,领导托亲信给我谈话,让我交办公室的钥匙,等待另行安排工作。我十分厌恶这样的做法,我二话没说,铁将军把门就回了村里,我是个有个性的人,想不通这样做的目的。
在村里我依然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在家里静心的读书写作外,我还关注着村里的民生工作。我们那个村交通闭塞,村子的身后有一条通往水地沟乡村黄土公路的平车道,再就是北面有一条叫八亩地坡形似凤凰展翅的羊肠小径,路窄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南面瓦洞沟依然是一条羊肠小道,小道尽头的沟底有一座集体开采的煤窑,村里人祖祖辈辈烧煤,要同这条道上肩挑驴驮。父老乡亲吃尽了没路的苦处。我回到村里后,就有乡亲们对我说,咱们村吃尽了交通亏,要是能修一条大路,该有多好啊,老百姓盼啊盼,就盼有一条好路,你就不能设法为咱村开通一条道路。声声叮咛,句句嘱托,望着乡亲们企盼的神情,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我想我应该为这块故土尽点微薄之力了,尽管当时我没有一点社会关系和基础,但我决心要有所作为了。于是我找到了老领导马有琪,谈了我要为村里修路的想法,没想到马有琪书记很是支持我的想法,马书记除了在精神上支持我,还在物质上支持我,并借给了我500元钱,让我用于村里修路。
在修路的日子里,村里出现了两派不同意见,一小部分人主张从水地沟修路,而大多数人主张从瓦洞沟修路,当然愿意从水地沟修路的人自有他们的小九九,这些人想急着下山建房,这条路开通后对他们有利。而大多数群众下不了山,他们愿意在瓦洞沟修路,原因是水地沟修路远水不解近渴,方便不了群众,而瓦洞沟距煤窑近能解决群众就近烧煤走路的问题。针对两种不同的意见,我协同村干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充分论证进行了利弊分析,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从瓦洞沟修路。当然也有个别人背道而驰,但我考虑的是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所以我在我们那个村还是有威望的,群众拥护我,我就要真情地为他们服务。
在修路过程中,涉及到邻村的土地问题,经过多方商谈,邻村的干部虽然口头上答应修路是好事,背地里却煸动群众实施堵路。邻村的群众对我说,你们村修路是好事,我们不挡你们,但我们不敢得罪村干部,担心人家以后要报复我们,不给我们批宅基地,到时我们是假堵真不堵,你们照常进行。我及时向当时的大队支部书记贾二宝同志作了汇报,贾书记特别支持我村的修路。他说三中全会后,农村实现水电路是致富的根本出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党支部都会支持你们的工作的。有了党支部的支持,我就更加放心了,我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在我的带领下,修路的热情也就空前高涨起来。
堆土机加大马力,冒着浓烟轰隆隆地吼叫着向前行驶着,一条宽敞明亮的公路,就呈现在故里乡亲们的面前,人们打心眼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但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当推土机行驶到邻村的地界时,村干部蛮横地带着一部分人上前阻拦。两军对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恰在这时,支部书记贾二宝及时赶到,一段精彩的对话,至今都不能令我忘怀。
贾支书高大的身材,站在一个小山坡上两手叉腰,问邻村的这个村干部:“你说,修路是不是好事?”
那个村干部说:“我不管你是好事还是坏事,割脑不?不割脑你就推不成,(灵石口音)”态度异常坚硬。
“看来你是成心要阻拦修路了?”贾支书操大嗓门说。
那个村干部头一扬,脖颈处青筋暴起。“对”。说完两手叉腰,一副蛮横的样子。
贾书记从容不迫地说:“我不割你的脑,我以中国共产党最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名义现在宣布撤消你的生产队长职务。”
那个村干部立时傻了眼,仿佛扎破了的气球摊在了那里,一语不发,嘿虎着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这时推土机加大油门顺势前进,人群中一片欢乐的海洋。
上柳村群众自发修路的先进事迹像长了翅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公社、县委两级党委、政府。
当时的县委书记贺生彦说:“一个1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群众能自发地开通公路,是件了不起的事,要求县委通讯组驻村采访弘扬报道先进事迹。
很快县委就派出汾西的大笔杆子通讯组组长王文秀,作家赵正雄来柳家沟村采访。时隔不久,临汾通讯就对该村群众自发修路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由此柳家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也为全县人民所熟知。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团县委书记孙维光也把我带领村里人修路的先进事迹整理出来,并把我作为全县新长征突击手予以表彰。
这次县新闻、文学工作者王文秀、赵正雄来我村采访报道,使我同赵正雄老师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赵正雄老师高度赞扬了我带领群众修路致富的做法,还特别关心我的文学创作,叮嘱我一定要在文学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这些鼓舞人心的话,如一沐春风,对我坚定文学创作信心给予了极大的促进。
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情和景依然感动着我,我还真的感谢这位老师给了我在文学创作上的鞭策和鼓励。
喜事一桩连着一桩,先是我们村的公路开通后,在我们的带动下,邻村的村班子实行了改选,推举出了致富带头人,群众修路的呼声空前高涨,很快马有琪书记那个村也开通了公路。
马有琪在煤运公司担任经理后,很快就把我调到煤运公司任办公室主任。为了我的文学创作,马有琪书记还给我购卖了许多书,让我潜心读书,这无疑鱼儿得了水,瓜儿得了阳,给了我文学创作上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我刚上任没几天,我村里的干部就进城到机关找我说:“咱们村里修了路,乡亲们高兴的不得了,破天荒地准备唱一台大戏,你无论如何要回来,乡亲们时时惦念着你哩,说要不是你带领大家修路,这条路要弄成还不是在牛年马月哩,村里唱大戏要你编一幅对联,你是咱村的大笔杆子,你说啥到时也得回来,要不咱村里人可不依。”看着村干部真切的面容,我答应了他们,表示到时一定回去。
随后我为村里唱戏精心编了一幅对联。
上联写道:“上柳下柳换新颜,戏场欢聚庆丰收。”
下联是:“下沟上垣披彩虹,舞台乐奏送佳音。”
横批是:“皆大欢喜。”
村里开戏后,我抽身回了一趟故里,看到村里实行责任制后,分田到户,乡亲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由衷地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我深受感动。这个时期,我创作构思了短篇小说《山庄闹戏》,用真情实感描绘出了家乡的巨变。这个短篇小说,1982年刊登在临汾通讯报。这之后的一个时期内,可以说是我的创作的丰收年,因为工作岗位在县城,就有了与赵正雄老师经常接触的机会,我俩时常在一起探讨文学,快乐无穷,那时我俩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有时一谈就是整整一个晚上,而且谈兴甚浓,丝毫不觉的疲倦。
赵正雄老师对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时常帮助我修改稿件,苦口婆心直到满意为止。我的一篇短篇小说《月上翠峰岭》就是在赵正峰老师的修改下,最初发表在平阳文艺杂志的。在文学的这个王国里,我们可以说是占尽了春风,活出了豪气,也体现了我们自身的人生追求和价值。
在赵正雄老师的引见下,我有幸结识了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临汾地区文联主席谢俊杰,还参加了临汾地区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由此接触了全地区许多当时在三晋大地上的闪烁着光芒的知名作家,诸如在文坛上有一定名望的作家韩石山、张平、贺小虎、蒲峻、顾方平、王哲士、王双定等等,与这些人的熟识到相处,使我的文学境界更上了一个台阶,眼界较之前更为开阔。
这一阶段我勤奋耕耘,笔耕不止,先后有50余篇作品在省、地报刊杂志发表,我与赵正雄老师合作的一袋烟小说《对锵木》、《种麦时节》发表在山西农民日报。临汾日报发表了我的系列小说《村人剪影》百篇,章回连载《大趸趣闻》、平阳文艺发表了《月上翠峰岭》、《探亲记》、《胡二狗的罗曼史》等等。
临汾日报记者林军曾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题对我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评论。在全区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期间,我先后加入了临汾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在临汾地区文坛上暂露出了头角。
积淀与思考
1984年,我从煤炭运销公司调到中共汾西县委党校任党建理论教师。新的环境新的岗位赋予我责任。我从党校建校开始就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汗水,从南下北上争取资金到启动工程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我都积极参与其中,在我和领导同志们的密切配合下,终于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县级党校。
校舍建起不久,根据上级要求,党校系统就开始招收中专班、专修班学员,当时我担任两个班的党建教师,知识的贫乏使我更有强烈的求知欲。我办公室内的灯光时常伴随着启明星交相辉映。这期间我函授了山西省委党校政治理论专业大专班的学习并获得文凭。我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加班加点备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和需要。在我不懈地努力下,终于敢大胆登上讲台与学员讲授党建知识,由于我的不耻下问,勤奋好学,我所讲授的党建课受到校领导郭奇珍、贾理权、刘兴林以及同行和学员的广泛认可。
工作较之前是异常的繁忙,这期间我只得忍痛割爱文学创作,专心致力于当一名合格的党建教师。
日,我同付秋玉女士结婚,时年我23岁。婚后这个家庭和睦幸福,第二年我们的大儿子孟凡奇出生,第三年我们的二儿子孟凡杰又来到人世。一个四口之家的小家庭其乐融融。尽管当时我只赚36.5元工资,妻子仍在待业,生活十分清苦,但妻子毫无怨言总是默默无闻地支持着我的事业,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我始终没有泯灭了当作家的梦。
我依旧尽量挤出时间来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其中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的作品我特别喜爱。每次拿起《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我都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我十分钦佩赵树理这样的文学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一个个都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试图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与现实中我所熟悉的村里人作比较,我惊奇地发现赵树理笔下对农村生活熟悉的程度太精细了。诸葛孔明、三仙姑、小二黑、小芹、李有才这样的人物在乡村随处都会找到许多,但自己就是不会高度概括提炼生活,不能把来源于生活中的东西,通过艺术的手法高于生活加以表现。
我拜读陕西作家柳青的《创业史》为梁生宝的创业精神所感动;我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被孙少平的乐观、奋进、拼搏精神所折服;读《人生》我为高加林的起伏不定的人生所叹息,为巧珍金子一般的心肠,爱情遭遇的不幸悲剧常常痛心的夜不能寐泪流满面。
那时我可以说同书中的人物息息相关同病相怜,同呼吸共命运。多少次的梦寐中,这些作家们所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仿佛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中翻江倒海,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我有时在创作某一篇小说时,双手会死死地揪住自己的头发,诅咒自己的无能。这期间我的思考大于创作,我的读书大于创作,正是在党校生涯的7年中,随着我知识的积淀,勤奋的感悟与思考,为我后来创作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始终是一个性情中人,是一个无限热爱生活关重友情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奋进不息的人。我像一团烈火,时时感染和激励着我周围的人。在我的周围三教九流有诸多朋友,有高官、有贫民、有小商小贩,甚至有收破烂的朋友。我待人友善,我的人缘很好。我的家中时常聚集着许多朋友,我在许多的朋友中寻找他们人性的闪光点。我乐善好施,对朋友有难相帮,为他们指点迷津,导入正途。朋友们也把我当亲兄弟待,即使是贫穷的低层人,我也能看在眼里,并把他们奉为座上客。因此这些人总愿意同我讲真话,有了难处愿意让我给出个主意。有时这些人同我谈到高兴处,我激情一来,会不顾囊里羞涩,跑出去走到大街上找熟人在商店赊上一瓶酒,闹几个小菜与朋友举杯狂饮。为此我的经济时常入不敷出,而我却以贫苦为乐,事实上也正是有这么一大批朋友圈子,丰富和提供了我文学创作素材的来源。
我至今虽然在县城居住长达20余年,但我与故乡的那份情结却永远不可割舍。乡里乡亲们进城来办事有事没事总愿意来我这里小座,我就是再忙也要倾听他们的话语,了解和关注故里的变化,我把这种与乡亲朋友的闲聊作为人生最大的享受。
村里修路时,有一个人叫任三狗,是个共产党员,在修路中始终坚定配合,不幸妻子患病身亡,那时我常常为此痛心。但当我得知任三狗又梅开二度要娶妻时,一时高兴的我流下了泪花。在老人举行婚礼的当天,我专程徒步踏着白雪皑皑的积雪回到了故里,我自己出钱号召乡亲们到镇所在地购买了一块镜框、敲锣燃鞭为其祝贺,并兴之所致提笔为任三狗半百婚喜致了贺词,贺词中对任三狗在修路当中的积极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
村里老共产党员,集体时的生产队长任元颗去世后,我回故里吊唁参加追悼会,情真意切的我为这位曾经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党员写下了挽词:
想当年柳村队长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雄姿英发刚正不阿
一心为公扬鞭催马大干社会主义功劳卓著威著四域望重斗山。
值此日白衣布丁寿愈八旬晚霞余热科学发展勤劳一生
德范堪钦与时俱进大搞绿色生态恩泽乡里乡邦硕望英名永存。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凡是同我共过事,志同道合者我都会给他们奉献出一片真挚的爱心。
在县城后来居住的日子里,我认识了一个山东收破烂的人老张,多次的交谈中,我发觉这个人憨厚、朴实、勤劳、善良。两个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老张时常给我讲一些他在外地经历的故事,我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在我出版的多部书中,多处都出现了老张的故事和老张本人的原型。
老张有次收破烂时,收了一些不该收的铜丝,被派出所带走要罚老张3000元。老张出门在外举目无亲,慌急中就想到了我,给我拨通了电话,我迅速跑到派出所为其说情,派出所就放了老张。事后我教育老张不该收的东西坚决不能收,就是有再大的利润也不能干,要做一个诚信守法的公民。老张很感动,说他今后再不会收这样的东西了。我看到在我的教育下,老张能够改邪归正,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大儿子结婚时,这个山东收破烂的老张,事前几天就抢着来家帮忙干这干那,待亲朋好友吃喜宴时,我却哪里也找不到老张。于是我扔下贵重宾客,四处在人群中找这个收破烂的朋友,在一个角落里,我终于看见了老张,灯光下我看见老张身着一身崭新的蓝色服装,正局促不安地自鄙地站立在那里无所适从,嘿嘿笑着一只手茫然地摸着后脑勺。
一霎时我什么也明白了,原来这个人为了给我孩子贺喜,专门购买了一身新衣服,手脸洗的干干净净恐怕给我丢了面子。看到老张的神情,我不由鼻子一酸,两行热泪模糊了双眼,这是个多么好的人啊,我不由分说上前一把拽过老张,就把他安在了一桌局长们坐的席宴前,并跟诸位局长介绍说这是我哥,我最好的朋友……
事情再追朔到1990年,我的工作又有了变动,我被组织任命到全县西部最边远的乡镇邢家要乡任副乡长,这个地方当时特别艰苦,我毅然决然要求下乡镇工作,并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我想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深入到基层第一线与群众打交道,能够更好地观察体验生活,更好地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多思考一些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
我上任伊始,正逢这个乡秋征,每年征粮都是令乡镇干部最头疼的工作,那些“钉子户”、“麻缠户”、“圪节户”专意绞尽脑汁对付下乡干部,这就给征粮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在征粮的日子里,我接触了一个所谓的“钉子户”,这个人在过去竟连书记都不放在眼里,通过我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这个人最终还是交了公粮。
我同这个人做了彻夜长谈,吃住在这户人家,把他当作自家人对待,认真倾听了这个人内心真实世界的表白,由此我认识到了基层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简单粗暴,直接伤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创作了短篇小说《三访韩猛虎》,小说通过主人翁我与“钉子户”韩猛虎的三次交锋,了解到了这位“钉子户”抗交公粮的真正原因,由此作者在小说结尾之处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此刻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回去,我要向王书记、靳乡长他们汇报,必要时建议让他们召集开个党委扩大会议,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真正查找一下我们农村工作不好开展的原因,究竟是我们的主人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公仆本身就有问题呢?”
短篇小说《三访韩猛虎》发表后,引起不小的反响,对改进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之后我还分管了计划生育工作,天下第一难事,对有效地控制基层人口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都做了有益的贡献。尤其是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带领一班人披星戴月,脚迹遍布这个乡镇的13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的家家户户。历时长达5个月之久,人消瘦了,脸变黑了。翻山越岭,在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乡村公路上踏破五对鞋子。我主管的这个乡的人口普查工作,在省、地验收中19项指标全部合格,圆满完成了全县人口普查的验收工作,受到了上级检查组的高度赞扬。我所在的乡镇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人口普查先进单位,我本人被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组授予国家级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1993年5月我被组织调任桑原乡党委副书记,我分管的计划生育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在全县考核中名列第一,县五大班子在桑原乡召开了全县计划生育现场会为我庆了功,号召全县干部向我学习。
1995年9月市委组织部门在山区优秀青年干部中选拔赴平川县市挂职锻炼,我在洪洞马牧乡工作了3个月,增长了才干,从平川县干部对工作敬业的精神中,为我后来的工作增添了动力。
1997年组织安排我到延安革命圣地接受传统教育,学习结束后,我深受感动,在临汾日报发表《还是要大力发扬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桑原乡工作期间,我包村独堆村,这个村共有700余口人,耕地面积600余亩,是闻名全县、全区的沟坝地示范村。曾一度时期,这个支部缺乏凝聚力、战斗力,4个村干部有意见分岐,当时就有3个躺倒不干了。乡党委和政府经过再三考虑,最终选定让我去该村蹲点。
我没负重望,果断对该村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增强了战斗力,解决了村里长期停电问题,修建完善了学校扫尾工程。
针对独堆村前河一条坝长&238.5米,由于年久失修,出现多处水毁,致使120亩粮田3年颗粒无收,群众怨气很大。我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到部分资金,缺额部分我组织党员干部集资,我个人集资500元,奋战20余天,终于在原基础上加高1.5米,加宽2.5米完成了这项加固工程,在雨季汛期拦河坝经受住了考验。群众高兴地说:“我们三年没收成的保命田,总算保住了,还是党领导的好。”
临汾日报记者郑小军曾以《情系百姓》为题对我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业绩进行了报道,继之山西老区报也作了大幅度报道。
1997年我调到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任副主任、主任。这段时间,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五锁的领导下,我为全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献计献策,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在农村重点抓安全文明村建设,在县城重点抓安全文明小区建设,认真督促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工作的贯彻落实,并积极撰写文章弘扬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我创作的《深山擒恶魔》、《人民的卫士》先后在山西法制报、临汾日报发表,弘扬了正气,震慑了犯罪。县综治办多次受到省、市政法部门的表彰嘉奖。
我十分庆幸遇到了马五锁书记这样的好领导,他除了在工作上对我严格要求,还时常鼓励我多读书、多写作,不要放弃了你的爱好,至今我都十分尊敬这位好领导,是我在最艰难的时刻他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支撑着我在人生的路程中始终坚定信心追求不懈,奋斗不止,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一点成就的话,那么于马五锁书记的关爱呵护和提携是截然分不开的,是他使我进一步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梭如电,现在算来自步入政界后,在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由于政务繁忙,沉溺于宦海各种应酬中而不能自拔,故使我多年的爱好有所偏废,曾多年搁置,现在想来不免有种惋惜和痛心,试想人生能有几个10年?!!!
在市场经济滚滚的大潮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根本的导向,信仰出现了危机,支撑人们生活的唯一支柱成为金钱,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金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金钱的面前变的那么苍白和脆弱。
在麻将、象棋、斗地主盛行的时代,社会上人心普遍浮躁,有一刻闲功夫,人们都愿意贪图享乐,有谁还愿意干这爬格子的苦差使。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文人靠爬格子能养家糊口吗?于是在文人圈内就出现了一种商业文学,低俗的粗枝滥造,充斥着文坛,把几千年来的传统优秀文化遭到了践踏。这个时候我的心在滴血,文学真的是跌入低谷了吗?!!!
物质文明的富裕,同样需要精神文明作支撑,一个民族的强盛,物质文明是一个体现,然而精神文明更是一个民族高度发达的标志,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和强烈反差的时期,我停止笔耕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沉思。
觉醒与固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一种坚守,要让他改变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在深深的思索和心灵的阵痛后,我一如既往地拿起了笔杆子,重新在文学的这块沙漠里开始耕耘起来。
2002年县级机构改革,我的工作又作了调整,调任到县外贸局任局长,这是个清闲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外经贸工作是社会上很火热令人羡慕的行业,而市场经济后,如同文学事业,同样跌入了低谷。这恰恰给了我充足的时间搞文学创作。不过我的工作也是一流的,我上任后,这个单位几乎是个乱摊子,脏、乱、差十分严重,整个机关都租赁给社会闲散人员居住。我响应县委、县政府城市扩张战略,力挽狂澜,励精图治,将危房实施改造,改善了办公环境,美化了城市风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并为晋西核桃露有限责任公司,团柏消失模玉匣铸业有限公司办理了进出口自营权,使汾西告别了企业没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历史,我连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重点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奖,“三县”建设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在外贸局工作期间,我还参加了中西部西安经贸洽谈会,会议期间我拜访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矛盾文学奖获得者《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先生,陈忠实先生还给我签名赠送了自己的新作《原下的日子》,并鼓励我“坚持创作,必有成就”。大家的教悔给了我文学创作的强大动力。
在这10年当中,可以说是我文学事业腾飞的一个里程碑,我迎来了二次创作的春天,先后在省、市、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00余篇。
2003年我结集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自选集《黎明文集》20余万字。
2006年我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张德英在汾西的日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5万字。
2006年我创作了中篇小说《金兰花轶事》8万余字。
2007年我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留在故里的脚印》20万字。
2009年我创作了长篇小说《骚动的山庄》作家出版社出版15万字。
2010年,我主编了《汾西县获奖论文集》40万字。
《骚动的山庄》这部长篇小说一经问世,就受到文学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先后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首届签约作家、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张行健、山西作家赵富萍、王继红、李小玲、王晋鸿等先后在太原日报、清风月报、临汾日报、山西作家通讯给予高度评论。为期不长,中纪委《清风月报》就作为反腐力作予以长篇连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部作品人民作家山西五老作家之一胡正老先生题了词:
“反映了新农村生活”
著名作家张行健为该书做了序,“充分肯定《骚动的山庄》是一部针砭时弊,干预生活,以此而引发社会疗效的长篇问题小说”。
我还参加了由山西作家协会,山西日报文化部联合举办的山西省实力作家古交笔会,在这次会上我的作品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好评,并在大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我有幸结识了著名作家田东照、李杜、郭天印、关海山、诗人潞潞,与文学大家的交流使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次笔会上我被誉为山西省实力派作家。
翌年我又被愉社县委、县政府邀请参加了魅力榆社山西省作家笔会,这次笔会一结束,我的创作热情更加旺盛,我饱含真情地创作了纪实文学《太行深山中的一颗明珠》被收编到《山西作家眼中的榆社》一书,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9年3月,我又被临汾市作家协会邀请参加了大宁县桃花节作家笔会,通过与张行健、张融所、郭林、王军、韩峰、李红英这些知名作家们的再一次交流与切磋,使我的文学创作更趋成熟。
2010年由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讯文学院,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中国散文网《散文选刊》杂志社,《海燕都市美文》杂志社等领导、专家和主编组成的评委会,对参赛作品分为专业组,社会组,学生组进行了严格评选。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在参赛的来自全国637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5名省级作家,数万名区、市、县文联主席,宣传部长、大专院校的学生以及港、澳、台、美国、日本、新家坡华人华侨作家来稿中,从20000余份稿件中我的参赛作品《我一直在走》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被评为最佳散文奖。
该作品在《当代中国散文》杂志头版头条刊发,并受到《海燕美文杂志》主编陈长吟先生的高度好评。编入2010年《中国当代散文家精品集》,全国仅有10人获得此项殊荣。
山西省副省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张平特意为我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这个吕梁山黄土高坡大山深处的孩子终于冲出娘子关走向全国,在庄严神圣的晋西宾馆接受了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王忍之及中国文坛智深专家、文学大家的颁奖仪式。
在颁奖会议期间,我还聆听了,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评论家张炯、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鲁讯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散文理论家林非先生、著名作家石英先生、王宗仁先生、肖风先生、美文杂志主编陈长吟先生、著名评论家孙武臣先生等大家的授课,受益匪浅,并有幸结识了人民文学副主编商震先生、中国作家杂志编辑方文先生、鸭绿江杂志社主编田永元先生。这些大家都给我的作品提了很好的建议,对我今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
紧接着我的又一篇反映转型发展的短篇小说《煤殇》又发表在《当代华文文学》,该作品作为精典作品与文学泰斗余秋雨、贺敬之在封面整体推出。人民日报国庆专栏发表了我的纪实文学《申纪兰》,人民信访杂志发表《台阶书记》。
近期,我的短篇小说《煤殇》、《雪魂》中篇小说《柳月的故事》被中共辽宁省宣传部主管,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鸭绿江》杂志发表;由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人文地理杂志社》、美国文心总社新疆作家协会举办的当代华文亲情散文爱情散文大典征文大赛中,散文《姑母》荣获大奖。
我深深地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对生我养我的这块黄土地曾经有过忧患、有过挚爱,当我看到故乡在粗放经营阵痛过后,走向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三县”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时,&我的创作热情再一次喷发。
我先后在山西日报发表《情系百姓谋宏图》、山西经济日报发表《汾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崛起之路》(与山西作协会员贾涛涛合作)、《调产调出了汾西人民的新希望》、临汾日报发表《调产惠农·增收先导》、《春风沐浴小山村》、《春风化雨润民心》、《柳家沟的变迁》等大量赞美家乡、歌颂家乡&“三县”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的文章,以此来推动外界对汾西这块热土的重新认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行健在题为《沉郁故土上的清流涌动》---近年临汾市中青年作家创作述评,对我在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忻州日报记者史晓华在题为《山西文坛的一次盛宴》---古交作家笔会纪实,山西日报上发表文章对我的文学创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
创作的丰收给我带来荣誉和光环,掌声和鲜花。我先后加入了山西作家协会、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国际华文写家协会终身会员,并被收编到《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散文家大词典》。
我的创作根植于这块黄土地,我是这块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我永远热爱这块滋养我成长的黄土地,我十分珍惜和感激培养我成长起来的领军人物赵正雄先生,凤城能够成为文化大县、凤城庞大的作家队伍能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崛起,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他首当一功。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将一如既往地在这块黄土地上勤奋耕耘,耕出希望,耕出收获,直到永远。
2010年11月撰于凤城书斋&&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签名怎样写好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