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票证通产生的原因和故事

改革开放前使用票证的小故事_百度知道
改革开放前使用票证的小故事
六五年发放布票、鞋票、油票领到后,把所有的六口人的票夹到户口本里手拿着往家走,一进门把户口递给老妈,我刚一会退想走;妈喊我,你领的票呢,不在本里夹着吗;我接过户口本一看,傻眼了,光拿着户口本的一头所有的票全飘丢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票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二历史 票证时代产生的原因_百度知道
初二历史 票证时代产生的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国家采取的计划经济的政策,生产资料都是定量生产,因此只能给没人有定额的生活用品,故出现票证时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当时中国经济落后,缺衣少食,为了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为了统一发配中国的资源,施行了政府资源监管制,也就是后来的“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上下每个人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各种生活用品和劳动工具等等。
国民经济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为了实现平稳过渡,国家实行计划经济,限制货币在市场的流通,保障了公民平等的权利,缓解了物资紧张的局面。
票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初二历史 票证时代产生原因_百度知道
初二历史 票证时代产生原因
提问者采纳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 “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票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朱泾83岁李云泉向金山档案馆捐赠3万余张票证 “票证故事要让年轻人知道”
李云泉老人在讲述收藏票证的故事。(资料)
                          ■本报记者  茅冠隽 通讯员 彭晓华
  已有86年历史的烟标,付出饿肚子的代价才换得的外地粮票、从旧货市场上淘来的酒标……家住金山朱泾镇的83岁老人李云泉热衷收藏票证60年,共收藏了3万多张票证。日前,他决定将自己毕生所藏全部捐赠给金山区档案馆。“我年纪大了,精力有限,交给国家可以更好地保存这些票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些票证背后的故事!”
  换一斤粮票 饿几天肚子
  从1955年起,李云泉就开始收藏粮票、布票、油票、烟标、酒标等各种票证。“当时,我还是个‘小年轻’,就觉得这些香烟壳子和布票、粮票等都很精致很漂亮,就开始收藏了。”几十年来,他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搜集了不少珍贵的票证。不少朋友知道他喜欢收藏票证,也会把自己家里留下的一些票证赠送给他。“时间最早的一张票证,是1929年生产的一张烟标,它比我年纪还大,是一位朋友送给我的。”
  李云泉说,为了让这些宝贝不受潮、腐烂,他将这些票证都分类编号,精心塑封好后放在自家的五斗橱里。平时,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捧出这些票证,拿出放大镜细细观赏。“这些票证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每张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比如,上世纪50年代,李云泉有一次去山东淄博旅行,发现那里的粮票非常漂亮,就用自己携带的一斤全国粮票换了一斤淄博的粮票。“当时粮票是每月定量供应,一个月29斤,我换掉了一斤全国粮票,自己当月就少吃了一斤粮食,月底饿了几天肚子,印象深刻。”李云泉说,自此以后,他再看到就算特别精美的外地粮票,顶多也只换一两、二两,再也没换过一斤。
  有人要购买 老人均婉拒
  在金山,李云泉的3万多件藏品曾办过30多次展览。这些年来,有不少收藏爱好者曾向他提出购买一些票证的要求,但都被他婉拒。李云泉说:“我收藏的票证有些是‘绝版’,很珍贵的,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把它们卖给个人,我不放心。上交给国家,让更多人了解票证文化、了解这些票证背后的故事,也算实现了我的一个心愿!”
  日前,李云泉已将第一批5099件票证正式捐赠给金山区档案馆,此后还将陆续分批将剩余票证捐至该馆。
  “票证虽小,却能折射出浓厚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每一张票证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票证上的文字、绘画、印刷技术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信息。”金山区档案局副局长沈希忠说,从5月20日开始,金山区档案馆已分批展出这些票证,市民可免费参观。
[责任编辑:国家设置票证的原因是什么?票证起到了什么作用?_百度知道
国家设置票证的原因是什么?票证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问者采纳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关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国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从此百姓生活进入了长达40多个春秋的“票证时代”。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充斥山城,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煤票、烟票、蔬菜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票证渐渐成了城乡居民吃饱穿暖的一种保障。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票证才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或许再没有哪个国家会比中国的票证多,回首当年滋味万般的票证情结,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因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寸纸片,蕴藏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丰厚内涵,浓缩了共和国那段坎坷历史,记载了这座城市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难轨迹。
物资匮乏的清贫日子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里,人们想必不会忘记各大超市的琳琅满目,丰盛至极。而时光倒流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同样的节日,人们所考虑的却是怎样用几张节日里特别发放的票,给餐桌上添些油水。50年代中期,随着粮票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关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种票据也相继出现。
“那个时代,票比钱管用,没票寸步难行。”52岁的陈前荣是原九龙坡区蔬菜公司职工,这是他最初对票证的强烈印象。那时他还是个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个月凭票领100斤粮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那时正是娃儿长身体的时候,哪里够吃嘛!你看我现在恁个瘦,都是那个时候亏了身体的结果。”他打趣说。
孩提时的陈前荣最巴望的就是过年,因为政府会增供粮食、肉油,如此不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会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给他做套新衣裳,“这在当时是件很奢侈的事,因为小伙伴们大都穿着有补丁的衣服”。
虽说日子苦了点,还是有让他兴奋的事。读书时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为此学校奖给了他一张工业票。他兴奋地拉着妈妈去买皮鞋,谁知到了商店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男式皮鞋,于是他委曲求全让妈妈买了双女式皮鞋,照样穿到学校去洋气了一番。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粮票开始使用时,65岁的王新明正在读高中,一月有32斤粮,而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斤。由于母亲在肉店工作,所以每月家里可以吃点油荤。不过好景不长,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开始,那时他已是沙区一家油漆厂木工,每月有些收入,“但没有票还是买不到东西,有钱也不是万能哟”。
记得1960年有天下班后到馆子吃饭,他用二两粮票要了碗素面,谁知香喷喷的面条刚放上桌,一个小孩冲进馆子端起面碗就跑。那时他听说街上有人抢饭,没想到还真遇到了,于是追进一条胡同把小孩挡住,孩子可怜兮兮望着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棉花票对他说:“叔叔,我们换嘛,这个给你。”当时他哭笑不得,虽然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最后还是把面条让给了孩子。
都说当家才知柴米贵,75岁的李开贞婆婆也经历了物资匮乏年代的酸甜苦辣。那时她和丈夫带着4个孩子挤在一间10平米的小屋里,虽说丈夫是单位党委书记、市劳模,收入相对较高,但是当时的“九等十级”分粮制度规定干部的粮食定额更少,所以家里的吃饭问题就格外严峻了。“娃儿多,又有老人要照顾,只有亏自己。”李婆婆眼泪花花回忆。有次母亲生病,她用一斤肉票买了猪蹄,准备炖汤给母亲补补,考虑到孩子,又在汤里加了海带。晚饭时,她发现小儿子不停吐清口水,以为病了,再三追问,才知他看见家里炖了蹄花汤,却又不敢偷吃肉,只好吃了碗海带,哪知很久没沾油水的肚子不受,结果一直反胃。李开贞松口气后,第二天赶紧又拿了半斤肉票给儿子买肉补身体。
特殊年代的符号标志
眼下20来岁的重庆年轻人,对于粮票之类的票证往往不知所云,但对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来说,这些票证却能勾起他们对于物质稀缺年代最深切的回味。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即使是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物质也非常匮乏:从1953年11月到第二年9月,重庆开始实行粮食、棉布计划供应。日,国务院下发《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生活在中国的每一个城镇居民,都必须凭所在城镇户口领取购粮证和粮票。日,重庆宣布对食用植物油实行定量分配、凭票供应,农民每人每月定量为5两,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为7两,植物油零售价格每市斤0.48元。
10月2日,市票证爱好者联谊会会长韩孝基对记者感叹说:民以食为天,在票证年代里粮票被人们视为生命票,“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每逢佳节政府还会发行特殊票证,比如糯米只有到春节才作为年货凭证供应一次。全国有通用的全国粮票,有限用于各个省、市、县的地方粮票,还有军用粮票与个别单位发行的单位内使用粮票。需要到异地出差,就要通过手续把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所以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分别有个外号叫‘满天飞和团团转’。”作为上月票证收藏文化展示会的组织者,韩孝基表示:“今天我们集藏票证,不仅仅是为了保留那段艰苦岁月的痕迹,更重要的是抚今追昔,温故知新。”据他考据,从1955年到1988年,由重庆市粮食局发行的各种市内通用粮票有100余枚,“重庆粮票精致大气,其印刷工艺于细微处也一丝不苟,作为主图的麦穗玉米红灯笼、枇杷山与大礼堂、红岩村和朝天门无不充满颂扬与希翼。”
同样喜欢研究票证的收藏家余超伦告诉记者:“票证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之花,每一枚票证都是洞见历史的窗口。”在他收藏的上万张票证中,相当部分是1967年到1974年的语录票,“语录票票面以‘革命圣地’、‘工农兵形象’、毛主席语录为装饰图案,原封不动的政治口号随处可见。有些粮票写着‘打倒苏修’,无非是让老百姓吃饭时也不要忘记批判修正主义。”
从70年代开始,余超伦收藏的重庆票证种类有数十种之多,常见的分为四类:关于吃喝的有细粮票、粗粮票、糕点票、豆腐票、奶粉票、盐票、肉票等;关于穿戴的有布票、棉花票等;关于日用百货的有肥皂票、火柴票、烟票、蜂窝煤票、煤气票等;专用票证则有用于高干、婴儿、产妇和病人按规定之外的特需票证和多在春节额外供应的节日票等。
票证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符号标志,它留给人们的是不堪回首的苦涩。他说,“为了用足票证,人们想尽办法,商业购货券和肉票、布票要集中使用,3年困难时期甚至有人因为饥饿画粮票而获罪。”
悲剧开始以喜剧收场
这样的画面经常发生在中兴路旧货市场:9月30日,一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出现在市场楼外,手里提着个鼓鼓囊囊的皮包,沿着小路逡巡着,最后在一家摆放着各种票证的地摊前停下来,问老板收不收粮票,老板连连点头:“收,收!”中年人打开皮包,内层里整齐叠放着花花绿绿的票证,然后不紧不慢的说:“还有豆腐票、火柴票、肥皂票……”
曾几何时,那些充斥在我们身边的票证已悄然消失,当它们再度出现时,这些曾左右过我们生活的纸片竟成了收藏家们青睐的佳品,历史的沧桑变化,怎不令人感慨万千!“我们又不得不承认,黑格尔曾说在很多时候历史往往是以悲剧开始,而以喜剧收场。”市博物馆史学家庄燕和说,“新中国历史上这段票证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在它悲剧的真实之中,发现一种喜剧的审美效果。”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到1983年,国家统一限量供应的只有粮食和食用油两种,1985年长达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被取消。1992年—1997年间,票证制度终于在全国范围内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代的结束预示着中国由计划经济的短缺时代走向市场经济的过剩时代。1996年间,重庆曾在部分区域发行了最后一套印刷精美的地方粮票,但它几乎没人使用就被直接送进了收藏市场。
沧海桑田,如今悄然走进重庆人新生活的是一系列消费账单。现在,市民已经习惯定期收到一叠账单: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宽带费……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使名目繁多的“卡”成为市民的新朋友。无论是逛街购物、请客吃饭还是出门打的、看病住院,银行卡以及各种衍生卡已成为市民的随身之物,刷卡消费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票证时代”到“账单生活”的转变,折射出的正是重庆乃至中国几十年来社会结构深层次的变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1,物资不足,生产多少物品就发多少票证,有利于供求平衡;
2,按照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共产主义社会的货币是要取消的,票证为取消货币过渡;
实质上,票证是过度公有制制度下的产物。物资没有市场可以流通,物资的转移要相关领导批条,而这票证,就是一种固定格式、固定用途的批条。
作用非常重大,如没有粮票,就会有无数的人没粮吃;没有布票,就会有无数人没新衣服穿。
票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伪造金融票证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