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击鼓北风的作者和名句

《诗经·邶风·北风》篇新解--《古汉语研究》1997年03期
《诗经·邶风·北风》篇新解
【摘要】:《诗经·邶风·北风》篇新解李运富原诗凡三章,章三句。如下:北风其凉,雨雪其雳。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鸟。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关于该诗的主...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H131.6【正文快照】:
《诗经·邶风·北风》篇新解李运富原诗凡三章,章三句。如下:北风其凉,雨雪其雳。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鸟。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关于该诗的主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冬梅;[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翟燕;[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刘宗迪;[J];民族艺术;2002年04期
赵宗福;[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关长龙;[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刘昭瑞;[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祖跃;;[J];语文教学通讯;1988年01期
江蓝生;[J];语文研究;1998年01期
杨石珊;;[J];语文知识;1998年07期
陆祥;;[J];咬文嚼字;2002年01期
卢海滨;;[J];汉字文化;2006年01期
吴校华;;[J];咬文嚼字;2007年05期
周京;;[J];天下美食;2011年05期
徐尚衡;;[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方芳;[J];阅读与写作;2002年03期
赵久湘;;[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粤汉;;[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周祖庠;;[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吴姗姗;;[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宋红;;[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尹烨;;[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陈岳琴;;[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陈以鸿;;[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于晓鹏;;[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陈芳;;[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王海燕;刁世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天津中医药大学
罗根海;[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黄红军;[N];北京日报;2006年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沙恒玉 沙涛;[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李伟国;[N];文汇报;2008年
尹旭恩;[N];天水日报;2006年
李竹深;[N];闽南日报;2008年
王玉池;[N];中国艺术报;2004年
尹旭恩;[N];天水日报;2006年
陈荣岚;[N];文艺报;2004年
熊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立新;[D];复旦大学;2012年
贾璐;[D];复旦大学;2011年
史维国;[D];吉林大学;2009年
包诗林;[D];安徽大学;2007年
袁靖;[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毕秀洁;[D];吉林大学;2007年
荆亚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马春玉;[D];山东大学;2010年
孔元元;[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潘艳花;[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王耀东;[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姜亚维;[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时宏扬;[D];兰州大学;2007年
高海英;[D];扬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诗经》助读简译(41)——《邶风》《北风》
【助读简译】
北风寒凉,雨雪飞扬。我与好伙伴,携手同逃亡。哪能慢吞吞?已经急忙忙!
北风寒凉,雨雪飞扬。我与好伙伴,携手同归他邦。哪能慢腾腾?已经急忙忙!
狡狐色赤,乌鸦俱黑。好友与我,携手同车。哪能再迟疑?情况已紧急!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诗经》助读简译】说明:
(1)简译诗文忠于原诗,不作引申,不作评论,今人容易读懂的词语及诗句,尽量保留原词原句。
(2)简译诗文尽量保留原诗的韵律,不将古诗改写成现代诗,虽然古今词义语音发生了演变,仍然力求保留原诗韵律。
(3)《助读简译》,只期望让今人初学《诗经》的读者便于阅读,或有所帮助。有关《诗经》的研究,请读者不要问我,我无暇奉告。
(4)不当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作者曾庆煜书于2014年10月8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诗经.风.邶风.北风》解析
【原创作品】
——出逃在风雪弥漫的掩护中
《毛序》说:“《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大意是说:卫国人民不堪其统治者的暴虐,纷纷号召亲朋好友共同逃亡。这的确是一首逃亡诗,但反映的是何人不可确定。
北风其凉⑴,雨雪其雱(p&nɡ)⑵。
惠而好(hāo)我⑶,携手同行。
其虚其邪⑷?既亟只(zhǐ)且(c&)⑸!
北风其喈(jiē)⑹,雨雪其霏(fēi)⑺。
惠而好(hāo)我,携手同归。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⑻,莫黑匪乌⑼。
惠而好(hāo)我,携手同车。
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北面来的风,最为寒冷。喻乱世的气象悲惨。
雨(y&):下雨,亦喻如雨下。雨(y&)雪:下雪。雱(p&nɡ):雪大的样子。
⑶ 惠:仁慈。好(hāo):喜欢,知心。
虚:通“舒”,从容。邪:通“徐”,缓,迟缓。虚邪:迟疑不定的样子。
既:已经。亟:紧急,急迫。只(zhǐ):语助词,表示决定兼感叹。且(c&):通“徂”,往,此处为“逃”的意思。
⑹ 喈(jiē):狂风急吹的样子。
⑺ 霏(fēi):雪盛密的样子。
莫:无。赤:红。匪:通“非”。狐:狐狸。周代尚赤,贵族统治者都穿大红。喻统治者如同凶狠狡猾的狐狸。
乌:乌鸦。黑色的衣服称作“缁衣”,是卿大夫居私朝之服。喻统治者如同凶佞讨厌的乌鸦。
凛冽的北风刮得透骨凉,
漫卷的鹅毛大雪纷纷飞扬。
仁慈善良而知心的好朋友啊,
携手搭伴一起逃亡。
容不得迟缓来不得磨蹭,
情势紧急只有出逃这唯一希望。
怒吼的北风刮得呼呼响,
漫卷的鹅毛大雪密密落降。
仁慈善良而知心的好朋友啊,
携手搭伴一起逃亡。
容不得迟缓来不得磨蹭,
情势紧急只有出逃这唯一希望。
没有一个赤红的不是狡猾的狐狸,
没有一个漆黑的不是凶佞的乌鸦。
仁慈善良而知心的好朋友啊,
携手搭伴一起逃亡。
容不得迟缓来不得磨蹭,
情势紧急只有出逃这唯一希望。
出逃在风雪弥漫的掩护中&
北风呼呼,朔雪漫漫。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村人们,或猫躲在舒适的茅屋里,或相聚在熊熊的火炉旁,以抵御这滴水成冰的严寒。黑黢黢的村庄里一片寂静,阴瘮瘮的田野里茫茫一片,万籁俱静突然被两个闯入黑暗的不速之客击破了,她们相互搀扶着拖拽着,抗击着迎面的冽风,跌跌撞撞地在齐膝的雪窝窝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挣扎。呼啸的寒风不忍心侵凌,仿佛要助她们一臂之力,改变了风向从背后吹来;鹅毛大雪更加起劲的怒吼,为的是填平她们的脚窝。两个行色匆匆的人似乎并没有体味到老天的怜悯,她们的心里一遍遍地默念着:快点快点再快点!容不得迟缓来不得磨蹭,情势紧急只有出逃这唯一希望!啊!风雪弥漫夜,一双出逃人,读诗人也在心底为你加油喊好:只愿你们逃得越远越好,在异方他乡寻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天堂!
在某种特定的境遇下,出逃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之所以出逃,必然有着不可解决的生存危机和生死烦恼,或为避免战火的生灵涂炭,或为躲避暴政的苛捐杂税,或为既便丧失生命也要与之抗争的包办婚姻,或为不能被人理解、容忍和接受,或为回避某种可恶的尴尬,或为躲避某种近在咫尺的灭顶之灾……总而言之,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出逃是人们在迫不得已时的一种选择,也是唯一的求生出路。
选择在风雪弥茫的恶劣天气下出逃是明智的。这就如同选择“月黑夜杀人,风高天放火”一样明智。这是一幅多么悲壮感人而美丽浪漫的图景啊:凛冽的寒风,漫天的雪花,心中的煎熬,两人你拽我拖携手同行的相依相偎……空气似乎凝固了,生命似乎停止了,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在为两个可怜的人儿焦急担忧。
对于柔弱者来说,出逃是一种暂时的解脱。身不在其中,情不受所困;人不见其境,心不思其忧。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情还是原来的事情,只不过暂时脱离其中,烦愁的忧惧丝毫没减。他们的出逃只是闪躲其锐,俟情势稍有缓转,还指望待风弱浪稳之后重归故里,继续那种孜孜眷恋的平淡而恬静的日子。从此种意义上说,出逃在外、避避风头只可暂解燃眉之急,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和被动的行为。
&对于觉悟者来说,出逃就意味着反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瞎家雀”,“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赖在一棵树上吊死”等等。这种出逃是义无反顾、一去不回头的,他们对过去的那种生活已经完全厌倦,甚至已经完全绝望,没有丝毫的眷恋,而只有深恶痛绝。等他们再重新回来时,就不是再心甘情愿地将原有的枷锁重新套在脖项上,而是要彻底地打碎砸烂曾经束缚过自己的桎梏了。从反抗的意义上来说,出逃就不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成为了自觉的主动的行为。
出逃是美好的,但出逃的道路是坎坷的、前途是未卜的。有逃就有追,纵然你跑到天涯海角,你的头顶上总罩着一张无形的网,满世界都张贴着“海捕文书”,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时候,“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更是逃脱不过的最终结局。孙悟空再有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但既然抱定了逃的决心,就不应再向邪恶俯首称臣。吴琼华逃跑之后又被南霸天抓获,问她“还跑不跑”,回答是“打不死就跑”。有了这种坚定的意志,就不会再有从此甘愿就范、不再另谋出逃的打算。即使不能从根本上跑掉,还是要前仆后继地做这样的努力,哪怕失败到最后也心甘情愿终身无憾。有时候,出逃也会误入歧途,雪上加霜。才出虎口,又入狼窝,这也是常有的事,尤其在世风卑陋弱肉强食的年代,人人睁着泛绿的凶眼赤睛视弱者为腹中美餐时,出逃者会处处荆棘,一不小心便会堕入捕猎者预先设好的陷阱之中。今之年轻小辈离家出逃之遭遇足以可证。出逃不能徒逞一时之气,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要学会从挫折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只要不气馁,就能吃一堑长一智,就会踏平坎坷渡过艰难,总会找到光明的前途。
出逃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出逃的道路是曲折的。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里,出逃已不再是面临困境者唯一而最佳的抗争选择了,你大可不必效仿诗中的主人公,踏上这条坎坷而漫长的“风雪弥漫出逃路”,而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以捍卫自己的利益和尊严,公允的法律,必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doc】《诗经·邶风·北风》主旨考正考正,北风主旨,doc,doc】,【doc】,诗经邶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doc】《诗经·邶风·北风》主旨考正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的更多文章
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经.邶风.北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