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案课文中李白却仍然伫立在江边凝望着远方……他会想些什么

细读《黄鹤楼送别》_课程整合_创建专栏_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您的位置&& >>
细读《黄鹤楼送别》
一座楼,两个人,一首诗
――细读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课文的开头,“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开元十六年,春已暮,夏将至,万物蓬长,生机焕发。“烟花三月下扬州”,料想,那东南名都扬州城内,必定也是这番烟花锦簇,美不胜收,孟浩然即将东赴广陵。
李白当时正“年轻”,二十八岁。孟浩然长他十二岁,时年四十,已然诗名满天下,是个“大诗人”。
醉人的美景为这场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送别拉开了序幕。
一座楼――积淀出的浓厚文化韵味
“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文中这样描写:“俯临长江,飞檐凌空。”一“俯”一“凌”,传递出的是一弛一张、一合一仰的舒张感,飞檐翘角,凌空欲飞,高耸入云,气宇轩昂。短短八个字,顿觉一种高贵的气势迎面扑来,不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给我的印象不仅是它的气势,还有跟它有关的那些诗歌,那些名字。
崔颢有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相传就是这首诗,使李白也佩服敛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仙人跨鹤而去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
黄鹤楼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三大名楼。广陵即扬州,唐朝最繁华的都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名楼送名士赴名城”,在历史的天空中,虽是一瞬,但却永恒。当我们轻念“黄鹤楼送别”这个课题的时候,积淀千年的文化韵味也便悄悄漾在心头。
一杯酒――盛满诗人深深的情谊
别离的时刻就在眼前。“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会儿……一会儿……”昭示的是诗人一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内心所涌动的不安;“仰望蓝天白云”“远眺江上景色”是顾左右而言他,“有意不去触动”则是强抑内心的情感。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离别前特意营造的安静,他们都不想让离别的时刻到来,都想让相聚的时光再延长些许。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终于”二字,提醒我们离别的时刻并不因为两人的不舍而停止前来,所谓的“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或许是在船家的催促下,或许是在天边太阳的提醒下,或许是千回百转之后的毅然决然,这个分别的时刻必然地到来了。“李白举起了酒杯”,既对应着第一自然段中的“饯行”,又营造出两人告别时的具体场景,把酒送别,情浓意厚。
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每逢喜事,以酒相庆;遭遇烦恼,借酒浇愁;知己重逢,千杯也少;好友分别,酒,也就成了重要的表达情意的东西。所以,此时,李白定然是双手捧着满满的一杯酒,诚挚地说着这一番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从李白的这番话中,我们不难读到李白对孟浩然满怀的敬仰。所以,此时的酒杯中,盛满的不仅是酒,更有对 “孟夫子”的敬意、不舍与祝福:“请您满饮此杯吧!”而孟浩然此时肯定也是情难自禁,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暂时我们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一饮而尽”是孟浩然的豪迈,对李白敬仰之情的珍惜,而借用的王勃的名句和“虽然”一词,又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两个人中的年长者对年轻者的安慰,对两人友谊的充分信任。
但是,再细细推敲,却又觉得这两个人的对话,实在太显直白,太过于程式化。他们当时会这样说吗?两个人都直抒胸臆,再读,这不像是两个情谊深厚的人的依依惜别,倒像是普通的朋友分别时的寒暄客套。也许是我们古老的文化中,“送别”二字浸润了太多的意象:执手相看,无语凝噎;折柳相送,朝雨懦荆惶じ瓒矗钋榕……作为那样一首传世甚广的佳作,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那一天,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这场离别,应该会有更细腻、更深情的场景。
一叶帆――凝聚过一道深情的目光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依依站立的,不仅是杨柳,还有站在岸边的李白,他内心的丝丝依恋就如同岸边的杨柳,枝条摇曳,如挥着的手;飞得高高远远的,不仅是沙鸥,还有远行的友人,身影渐逝,触手不可及。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白帆渐行渐远,朋友也渐行渐远,李白的目光却未曾稍离,直至白帆早已消失。这目光里面是什么?是想象吧,想象繁华的扬州城里烟花迷蒙,美景醉人;是回忆吧,回忆与孟浩然同游月余的知心与畅快;是祝福吧,祝福自己的朋友一路顺风;是留恋吧,留恋彼此之间结下的深深情谊;是深深的牵挂吧,故人此去,唯愿一切都好……
如果没有这些丰富的内涵,又怎么会白帆已逝,还“依然伫立”?如果情谊不深不厚,又怎么会久久“凝视”?如果不是此时心潮起伏,难抑深情,又怎么会“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不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帆“孤”影“远”人已“尽”,不着一字“情意”,不见一字“难舍”,却尽得风流。
是啊,过尽千帆皆不是,唯见天地一沙鸥。长江滔滔,船只穿梭,而在李白的眼睛里,只有那一叶载着孟浩然的白帆。这一叶帆,凝聚过李白深情的目光;这一条江,也见证过两位大诗人的深情厚谊。
两个人――寻求一份灵性和谐的友谊
这是两个在唐诗的天空里熠熠生辉的名字。
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无需赘言,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不得不了解的是两个人相投相知相惜的情谊。
李白,生性洒脱自由,毕生都对隐逸之士特别敬重、神往;孟浩然被人描摹为“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据说,他在离开长安隐居襄阳时,常常骑着驴子,带着小书童,携书袋和酒漫步山间。既有清誉,又有诗名,这正为李白所倾慕。所以,当他千里迢迢,慕名而至,在襄阳鹿门山谒见了孟浩然之后,两人即一见如故,结为莫逆之交,共游江夏,诗酒同欢。
饮酒唱和、携手遨游之外,他们更是在寻求一份心灵契合、志道同一的友情。“笑傲王侯,超世之心”,是他们友谊的基石。
《赠孟浩然》可以做一佐证: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一首诗――传达穿越千年的情思
读《黄鹤楼送别》,核心就在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意境开阔,余味悠长。一点点伤感,一点点怅惘,一点点洒脱,载着许许多多的深情。28个字的诗,竟有力贯千钧的分量,重过了前面所有的铺排。在所有的送别诗中,这一首,是流传最广的之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更是被古人誉为“千古丽句”。透过这首诗,你分明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峨冠博带的年轻人,站在长江边上,遥望着天边那一叶越来越小的白帆,久久地凝望着,凝望着……这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将历史永远定格在那一幕遥望的场景,为我们传递着一份穿越千年的情思。
“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除却诗本身的魅力,虽穿越千年,但却依然能够直抵我们内心的,大概就是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那一份友情了。
责任编辑:ywz
?没有相关文章
?专题2信息无选词填空。屹立  伫立1.李白依然(
 )在江边,凝视着远方。2.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
 ),或_百度知道
选词填空。屹立  伫立1.李白依然(
 )在江边,凝视着远方。2.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
选词填空。屹立  伫立1.李白依然(&& )在江边,凝视着远方。2.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 ),或斜出,或弯曲。全心全意  一心一意  孜孜不倦3.雷锋的一生都在(&& )为人民服务。4.爱迪生毕生(&& ),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5.上课了,同学们(&& )地听老师讲课。
提问者采纳
1.伫立&&2.屹立&&3.全心全意&&4.孜孜不倦&&5.一心一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千姿百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孟浩然的船早已远去,李白却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他_百度知道
孟浩然的船早已远去,李白却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他
会想些什么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李白大概会想:孟兄走了以后,这一去一路平安吗,会不会想我呀?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浩浩荡荡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会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
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我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是:___百度知道
我会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
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我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是:__
我会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1.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我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舍笔下的猫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写出它很尽职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幸福是什么&&一文中,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去年的树》一文中,我想到了很多,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读了《小木偶的故事》,我还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学期我还在课外读了《&&&& &》《&&& &&》等童话作品。
提问者采纳
1.“略”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3.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意思对即可)童话作品“略”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李白现在心里想着什么?150字._百度作业帮
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李白现在心里想着什么?150字.
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边.李白现在心里想着什么?150字.
林兄此去扬州,一路上要多加小心,保重身体期待来年烟花满眼之时你我再把酒言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鹤楼送别阅读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