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曲子开头是架子鼓入门教程和大号然后是激昂的小提琴

求一首有吉他,小提琴,架子鼓的歌_纯音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5,514贴子:
求一首有吉他,小提琴,架子鼓的歌收藏
开头的一直是吉他,后面有一小段小提琴。虽然知道很难找,但是拜托各位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了,谢谢
Great Morning?
这首可以么
我去下载来听听
感激不尽,就是这首
我是手机党,这个曲子叫什么啊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请问是否有zombie的架子鼓,贝斯,键盘,电吉他之类的(只要是这首曲子在乐队理腰用到的乐器)的乐谱,有 的话请发到 急需!谢谢
请问是否有zombie的架子鼓,贝斯,键盘,电吉他之类的(只要是这首曲子在乐队理腰用到的乐器)的乐谱,有 的话请发到 急需!谢谢 20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等待您来回答
购物领域专家【乐评】高达Unicorn OST4—这是一张写个老粉丝的完_泽野弘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658贴子:
【乐评】高达Unicorn OST4—这是一张写个老粉丝的完收藏
本来是想在周末将乐评起个头的,但感谢上海开会放假,于是忍不住先上来写一个整体观感,每首曲评会稍后跟上。大概从罪恶王冠开始吧,泽野弘之最近几年没少受争议,之前的配乐作品包括双斩、巨人OST,因为创新较多,曲风大胆,不出意外非议和诟病都不少,其实就连我自己对于部分作曲也是很不感冒的。但他的Unicorn系列作品则一直不同,这套专辑的争议不仅少,甚至一直是处在他个人作品的顶峰位置。所以,这张专辑从一开始就和泽野的其他作品不一样,就因为它是Unicorn系列的OST,就因为它几乎具备了泽野弘之的一切优势——他在弦乐作品上的灵气,他所富含动力的节奏感,他与生俱来的如同浩瀚星空般的恢宏气势,以及他本人对高达的爱。这部OST作品最早的起源不是从Unicorn开始的,On your mark一开始只是泽野早年的练习作品,是他对高达世界的理解。现在来看,他的理解完全没有错,On your mark恰恰完全和独角兽的世界观融合,它柔和而又光明的曲调恰恰完全吻合了高达世界中宣扬的人与人之间跨越一切芥蒂互相理解与沟通的可能性。这部作品有泽野弘之自己对于高达系列的最真挚的情感和敬意,所以它的成功几乎是注定的。作为一部本来剧情就已经很吸引人的高达系列作品,音乐的位置本来没有那么高,又哪需要那么多的翻花样的OST去支撑它。怎奈这部作品的OST实在是太出彩了,甚至都融入了这部作品的骨血里,因此我们有幸听到了四张OST。但从目前这张专辑的实质来推断,其实早在OST3出来的时候,Unicorn系列的OST所有曲调的创作就应该已经架构完毕了,无论是制作组还是泽野弘之或许在OST3的制作完结后,已经不计划为这个系列谱写新曲目了。既然如此按理说EP7直接用旧曲就足够了,为什么还会有这张专辑的诞生呢?我想这张OST4的诞生原因可能有很多,或许是粉丝对于Unicorn系列本身以及OST的殷切期待,让制作组和泽野看到了需求,这是商业考量,无可厚非,毕竟出钱的选择权还是在粉丝自己手上,粉丝听了喜欢自然会出钱买。又或许是EP7作为完结篇,是最终战,需要所有OST达到最强,用音乐术语讲就是Forte的效果 ,所以,这次编曲在节奏和鼓上都达到了最大利用,以达到Forte,以衬托剧情的需要。因此我也建议听的时候用低音效果最强的耳机去听,去感受到那种最强的力量。但我其实更愿意相信,这张专辑是泽野弘之和制作组给一路追随Unicorn粉丝的完结纪念。我想,这张专辑对于很多老粉,尤其熟悉Unicorn系列OST的粉来说都会有共鸣吧。这几年里,有多少粉丝和我一样把前三张专辑奉为经典,时时拿出来品味,Unicorn,On your mark, Mobile suit, RX-0,A Letter等等每一首经典曲目早就已经刻在记忆深处,到今天,甚至没有CD,脑子里都可以自动回放这些曲子。而在这张专辑里,泽野弘之细心地把一些经典曲调分割成片段,再稍加改编重新拼接,有的曲调他施了些手段隐蔽起来,有些曲调他则故意强调,对于老粉丝来说,这张专辑每首经典曲调的重复、穿插、改编都能因为心中对于原曲,对动画的记忆而瞬间产生共鸣。与此同时,又因为重新编曲,这些经典曲调又被注入了新鲜血液一般,获得新的鲜活生命,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作曲的另外一层魅力,除了缔造新曲调,它也能赋予老曲调新鲜的生命力。对于曲调不熟悉或者不擅长记曲调的粉丝来说,这张完结纪念则有点像谜题或者期末考试,有些片段可能觉得很熟但又不记得在哪里听到过,没关系,答案就在这张专辑的Disc2里,目前听下来,除了Disc1本来就有的曲目,比如是从sternengeang改的以外,Disc1里的其他重新剪辑改编的片段都是从Disc2里的曲调中截的,所以,从里面找答案是不会有错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Disc2会存在的原因,两张一起听就能很明显的比较出泽野在哪些地方做了改动,省去了粉丝比如我找原曲比较分析的麻烦。再者独角兽高达播放制作历时漫长,这对于泽野弘之来说,恰恰是一个契机,通过这几年成长所获得经验把自己早年的创作重新修正提炼总结,所以,这部OST里的一些曲调在我看来也可能是泽野弘之目前认为改到最为精良的版本。所以,这张专辑和今年以及去年的任何作品都不一样,它的基础和架构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纯熟,甚至本来就是泽野的成名作,现在无非是重新修饰精良、再次编曲,这些因素已经注定了这张OST基本不会犯错的命运。而且就曲调改编上,从动画的效果来看,泽野弘之依然交了份不错的答卷。唯一的诟病或许就是这张专辑不像之前三张那样具有原创性,当然,这个所谓的原创性其实只能从新曲调上来理解。其实就连我之前也曾一度希望OST4有新曲调,但或许我们都有点被期待冲昏头脑了,这本质还是原声作品,非泽野弘之的个人专辑。作为一部剧情连贯的高达UC系列作品本身,音乐不应该是主导,理智地讲,每出一部就作新曲OST是不正常的,它会导致作品出现主题不明的情况,相反通过编曲、改编重复主题才是应有的做法,再者,我们也都清楚,作不作新曲调决定权其实也根本不再泽野。这张专辑从技术上讲,对作曲专业功力要求不仅不低,甚至比单写新曲还高,这一点上来看,它的原创性是爆表的。谱曲调相比编曲对于专业功力要求低,前者考量的是创作力和乐感,而后者则更加考量作曲的专业技术。这年头人人都能写个歌po网上号称创作,但大多数非专业出身,一旦让他做个转调、和声、对位立马歇菜现了非专业的原形…当然,争议肯定还是会有,或许Unicorn系列历时太长,这期间泽野弘之的名气以及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在不断增长,或多或少会影响别人对他的评价,但就UC Unicorn OST早在几年前就属于已经成熟的事实来看,目前看到的一些非议略微还是有点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我想我们都是幸运的,能够看到这个有生之年系列的完结,能够遇见这部作品。这张专辑对我老说将是最好的完结纪念。对我来说,这部作品一度颠覆了我对现代配乐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也一度让我领略到了配乐作品的魅力,它让我真正认识了泽野弘之,它也曾支持着我度过了许多考试、复习、工作的日日夜夜。谢谢,Unicorn!再见,Unicorn!
单曲分析,po将主分析Disc 1,因为Disc2 对我来说是个参照,除部分改动外几乎无修改。首先得说明一下,这次的不少曲子,分别有不同的层次听法,一种是把伴奏(比如鼓声、低音部分)与主旋律的高音部分分开听,这是我下面所谓的横向分割法(从乐谱上看是横过来切)。同时,还需要大家把曲子单独分段,这是纵向分割。也就是直接在时间上切割。这样会方便大家理解分析曲。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吼一句:打鼓的小哥请收下我的膝盖!1. 1st Mob: 11从取名上看,大概是他号或3月11号想的?不明觉厉!先用纵向分割法,把这段曲子分成2段,第一段到2分21秒结束。第二段从2分24秒开始到结束。第一段的原曲来源于Unicorn和UC0096后半段,一开始和U.C.0096八竿子打不着的,因为开始那段鼓的节奏重新做了新的编排,节奏紧凑,调式也不是0096的调式,而是很灰色阴暗的小调。一段鼓声过后,到1分05秒开始大神非常厉害的用小提琴演奏Unicorn的主题做了个柔美而又不突兀转调,直接把调式转进入了U.C.0096的世界。之后便是U.C.-02:35的演奏,最后一段节奏的过度后,再次用Unicorn的主旋律一气呵成地做了个结尾。第二段一开始的钢琴就是整首曲子的基调,用简单的五度、六度和弦,表现出了一种焦虑与迟疑。我非常非常喜欢这段钢琴的修饰,这里用在了EP7玛丽达出战的战歌,当辛尼曼作为父亲决定让玛丽达出战的时候那种焦虑与不舍全部用这段钢琴表现出来了。用横向分割法来看,这里的低音部分的节奏和曲调用的其实是mobile suit的节奏,泽野弘之埋得很深,这可能考虑到玛丽达在动画里第一次出战的曲目就是mobile suit。之后伴随动画里刹帝利的出动,弦乐开始激昂了起来,仿佛出战的号角,与此同时,钢琴的和弦依然在回想并延续到底,并在最终延续到结尾。这段曲子是一种勇气与不安的穿插,将玛丽达初战的决绝以及其辛尼曼的焦虑不舍的情感矛盾全部体现了出来。
楼主近日一直出差,四处奔波,没法更新。请大家见谅。周末楼主会加大马力更新乐评的!
楼主来更新了,昨天被飞机延误了好几个小时,既来之则安之,楼主干脆在机场边听边把第二首给写了~2 2ndMob.:MSGUCEP7这首曲子的节奏感在全专辑里可以排首位!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首。我喜欢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一首非常有力量的曲子,这力量的来源则是曲子中富有节奏性的鼓,并且是以缓缓注入的方式呈现出渐强的效果。曲子一开始先由大提琴与小提琴做引子,先把听众带入一种紧张的心境,让人不由自主的去好奇等待曲调之后的发展,于是,从第一段鼓的加入开始,听众就立刻被这首曲子的节奏瞬间点燃了。个人感觉这也是一首非常容易把听众情绪带进去的曲子,细想原因,觉得大概泽野就是靠这种先用管弦长音把曲调变婉转,再突然用鼓声把曲调变的干脆有力的反差造成的,让听众的感官一松一紧。这种反差他一开始做了一次,00:45-1:05他又做了一次,而且这次反差更大,因为laplace的曲调加进去了。即使到后来没有那么大的反差,曲子依然是按照一段单独的鼓声一段曲调(合唱加弦乐)交替进行的,并且每一段单独的鼓声之后,曲调都会加强,这使得曲子有了行进的感觉,使其更富有活力和节奏感。前面提到,大家在第二次反差的时候就可以听出来这首曲子主调是laplace。说句实话,比起原曲我更喜欢这首的重新处理,事实上原OST1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在意laplace这首曲子,然而这首在这张专辑里则完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的节奏相比原曲更加从容不迫,也显得比原曲更有力量!原曲节奏定的太快导致我老觉得弦乐和合唱几乎跟着节奏赶,合唱和曲调也被快速的节奏拖散了,当然这可能和合唱和乐队的技术有关。但这首处理得却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合唱、弦乐到鼓完全配合的很好,主旋律也没有被节奏带弱,反而更加清晰。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首曲子把鼓用到了极致,节奏的强弱层次更多,重音更重,这种处理仿佛在一个华丽的建筑上加固了一层地基一般,让曲子表现的更加稳固而又不失灵活。给打鼓小哥的技术点个赞,这里的处理不仅仅要求节奏打准,还要求准确地表现、分割好每一个节奏的强弱以达成泽野要求的结构层次,这很容易错乱,需要不断的练习。另外2:29秒,泽野为了使曲子达到最强,把电贝司加进去了,曲子的力量立马又彪悍了一个度,这个加强处理在这张专辑里不少见,也是泽野一直以来希望把摇滚和交响结合在一起的追求。
3. 3rdMob.: RE: I AM MARIE这首曲子的原曲就是re:I am。我个人觉得re: I am有几段一开始可能就是配乐作品吧,虽然re:I am当年也挺成功的,但当初听原曲的时候还是觉得作为vocal曲, 它的结构略奇怪,这是前几年他写vocal的主要问题,最近好多了。现在一对比,vocal曲的问题在于它不同的曲调,包括主歌副歌还有后来地合唱过渡部分总共有5段之多,虽然每一段都很好听(当然也间接说明了此人想曲调的灵感真有天赋),但听起来就是一截一截的。这首曲子的结构则没有那么零碎,就只取了最后副歌加过渡和前奏三段,原vocal曲的主歌(虽然我觉得还挺好听的)被叉掉了,前奏先引了个主题,然后把过渡句用小提琴合奏做了开始,不得不说这里处理的真心比原曲更加契合,即使没有用他常用的鼓,用小提琴打出来的节奏和声也很衬曲调。整首曲子交响曲感爆棚,虽然没有用他惯常的鼓作主打,而是用小提琴主打节奏,但小提琴比鼓柔和而富有连贯性,把原来vocal曲所没有的连贯性完整的表现了出来。这首曲子和这张专辑大部分曲子一样,结构和曲风都是很泽野弘之的,从明亮的大调(unicorn前奏变奏)的起步,转为昏暗压抑的小调再转为大调(re: I am)重获明亮宽广,最后再用Unicorn变奏结尾。这是泽野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曲风。泽野弘之本人的乐观使他的大部分曲子里绝望和压抑永远是暂时的,最后的步调始终是充满希望的,这也是导致他被人诟病曲风单一不变的原因,但也恰恰是我最爱的曲风。我个人主观地认为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圈一直是挺残酷的,它基本都有这么一个诅咒怪圈,除去部分被上帝厚爱的艺术家比如拉斐尔这类,人生经历越坎坷痛苦的相反越是能成大家,有的甚至是作者本人已经处在精神病和病痛的边缘所留下的绝笔恰恰能成为后人趋之若鹜的对象,简单光明大气的风格却不那么被人欣赏,仿佛是不痛苦、不绝望就不艺术一样。音乐如此,绘画如此,写作也如此。真心希望未来人类的艺术不要在痛苦与绝望的荆棘路上发展,而能开出更多乐观向上的花。我也希望他能永远这样快乐中二下去,保持这样的乐观光明曲风。
4. 4thMob-New TYPE-OYM从曲名看,也不晓得这是曲子是叫新式on your mark呢还是一首叫new type 的曲子和一首on your mark 结合来着,我感觉是两者都有吧,因为这首曲子从音色分析来看就是被on your mark的温暖包围的new type,两者互相结合互相影响。这首曲子的原曲是 on your mark。但是相比原版,这首色调灰暗不少,虽然最终它还是走向了on your mark特有的暖色调,但前奏特有合成音类似钢铁一般的冷色调依然还是贯穿到了曲终,我想这是一首最切题的曲子,这首曲子最形象地象征了高达世界里new type特有的命运色调。曲子的曲调一开始就是晦涩寒冷的,用的也基本都是合成音,而一种类似钢铁敲打的声音则更是贯穿全曲。这种电脑合成声音特有的工业冰冷色调和之后on your mark 使用的管弦乐的温暖形成了强烈对比。随着管弦乐的逐渐加入,并在最终成为主题出现的时候,整首曲子如同一杯冰冷的冰水缓缓被温暖的管弦注入热量一般,再加上on your mark曲调特有的热度,最终成了一杯暖人心肺的热水;但即使如此,钢铁合成音还是贯穿到了曲终,虽然被on your mark的温暖包围着。这首曲子就是剧中的new type 们地命运一样,虽然曾经人工特有的调整还是宿命般地被永远的刻印在了身体了,但他们的结局最终都被爱情亲情友情的温暖包围了。这就是为什么这首曲子相比on your mark原曲色调更冷,但又兼具温暖的原因。
5. 5thMob.: UXO—RX-0用纵向分割法看,曲子是两首的结合,从开始到1分27秒是destroy-self-sacrifice之后直接无过渡接洽RX-0。曲子的前半段用在了动画里那位光头大叔和正面全裸的自杀性决斗里,所以一开始的色调就是偏无比壮烈的,但随着动画里巴纳吉大吼一声“幼女控”,标号RX-0的独角兽就像自带BGM的洒水车一般地出现了,曲调立马无缝接洽RX-0,剧情和曲风立马峰回路转把光头大叔吞了一半便当给吐出来。咳咳,不好意思楼主调侃了一下,因为动画里这段RX-0和独角兽声控一样出现的时候楼主真的被独角兽像小狗一样一喊即来和洒水车似的自带BGM戳中了笑点。回归正题,对于这首曲子,又得吼一声:泽野弘之请收下我的膝盖。这里的曲调地转变和剧情是吻合地不说,又是一首编得比两首原曲都好听的作品,尤其是RX-0,楼主已经完全偏向于这一版的前奏和结尾地处理,一是这一版RX-0的前奏加了鼓点进去,原曲则是管弦更强,由于管弦乐队合奏容易自带节奏拖沓属性,演奏技巧不好的尤甚,这一版的鼓点一加进去,立马把管弦带了起来,节奏就比原来的干脆很多。二是结尾部分,2分11秒开始,相比原曲把快速弹奏的贝斯添加了进去,简直神来一笔,又把原本的自带拖沓属性的管弦乐的速度和连贯性带上去了,把整首曲子做了一个相比原来潇洒10倍的结尾。其实管弦乐队虽然大气壮丽,但它和现代很多曲调节奏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原因是它的演奏速度受限,单个乐器比如小提琴还能克服节奏“超速”问题,但一旦乐队合奏演奏速度是绝对受限的,泽野弘之简简单单两笔就把管弦在演奏这首曲子的弱点盖住了。可能楼主说起来挺简单,但这其实是他长期把摇滚和现代乐器与交响不断结合尝试的结果,他很清楚怎么掩盖两者的缺点并使他们完美融合的方法,可谓是这方面编曲的专家了。
6 6thMob.: Unicorn Gundam额,我说实话,这其实我唯一不太喜欢一首改编,这首可听性大不如原版Unicorn。虽然它节奏感强,加了很多东西,多加了鼓声,部分曲段加了现代配器,还加了mad-nug到了后半段,但偏偏无一不戳楼主雷点(╥﹏╥)主要原因是这首节奏比Unicorn快,Unicorn是行板,这个简直堪称小快板。凡事老听UNICORN的基本已经掌握原曲的步调,它要加快速度的话轻装上阵也就算了,结果又加了那么多东西,过渡又多,于是曲子原本的步调完全被打乱,整体感觉赶得不行。楼主虽然这么说,但完全没有批评他的意思,去看动画就会发现他加了那么多东西,这一切的牺牲完全是为了衬剧情,这节奏和加的所有东西几乎没有剪切地就直接配到动画里去了,因为这里是巴纳吉和里迪和弗朗托最终决斗用曲,机战速度快,曲子相应速度加快也理所当然,唯一的小瑕疵不晓得大家发现了没有,就是最终部分,小提琴合奏的那段结尾在动画里被用了两次,很明显泽野掐时间还不太准导致曲子结束得比动画战斗剧情快,所以最后没办法用了复制黏贴让小提琴演奏了两次,除了这个之外这首曲子几乎没剪切地全部和剧情对上了。说个题外话,这一集凡事OST4里的新曲,泽野几乎不怎么剪拼凑,我之所以能发现那段小提琴用了剪拼是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小提琴合奏是Unicorn整首曲子和声和曲调最出彩的地方,所以它一出现我就仔细听。私心估计泽野大概也很喜欢这个处理,所以呢很执着的把它用在动画里,于是分别导致这个结尾在EP7里的两次剪切,一个是前面说的决斗那段小提琴明显重复多拉了一次,还有一次则是开头里迪和巴纳吉决斗那里他用了老版UNICORN,这里也有剪辑但剪辑功力明显比EP1好多了,可惜他又没掐准,反过来剧情结束的早,他把这段小提琴愣生生直接剪短了拉到结尾,我觉得其实这里他根本不用也没关系。大家如果重去EP1那里听UNICORN第一次配到动画里就会发现,除了开头完全吻合外,后面泽野完全为了剧情各种剪辑拉进度,原曲完全是被剪辑得四分五裂的,仔细听会很不舒服。但是老版OST1里的UNICORN原曲可听性和结构却是超高的。可见配乐作品,尤其是很长的作品,曲调的可听性、完整度和衬剧情是很容易矛盾的,如果不能兼顾,原则上还是要以作品为主,这就是这版被改成现在这样的原因。不过我觉得OST4里除了这首我听着不太爽外(主要是因为原曲太经典),其余的可听性和剧情都配的很好。
另:楼主因为明日有事不得不停更一天,抱歉
7. 7th Mob.: 我觉得以后我回顾2014年5月的时候都会想起这首曲子吧。这首曲子集空灵和燃于一身的曲子。按理说这两个形容词挺少同时会出现在一首OST里,怎奈这首曲子就是达成了这个成就。这曲子严格来说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从开始3分15秒,第二段从3分16秒至4分08秒,第三段则是4分11秒到结束对我来说,这首曲子一开头的配器就活灵活现的把星辰大海给呈现出来了,钢琴如洒落的珍珠般划出一道银河弧线,同时底部合成音和女声呈现出了宇宙的空灵感,这种音色搭配常用在描写夜空和宇宙的场景音乐中,我本身也特别喜欢这种音色搭配,一听到就不由自主的闭眼感受那种星空的意境。之后女声吟唱搭配鼓声出现,泽野在这里很巧妙地用起了非洲鼓的敲法,特有的随性飘逸味道和空灵的女声让听众的心也随之跟着飘了起来。这一首的吟唱和节奏用法和东京塔里的dear my home town吉他版很相似,可以对比着听听看,但相比起来楼主更喜欢这一段,一是音色搭配更巧妙,二是曲调比dear my home town更“不俗”,三是这里的节奏打得确实比dear my home town 纯熟准确多了。之后一段,空灵的的基调不变,随着小提琴和管弦的加入,一段钢琴过渡之后,gundam的曲调引出来了,这里的配器应该是小提琴加女声吟唱混合在一起,音色在空灵的基础上又加了层神圣感,仔细听的话这里的低声部用了钢琴和吉他打节奏,之后慢慢叠加鼓,所以底部色调也很丰富好听。之后一个中断,紧接着全专辑最有特色的曲调出现了,这里是全剧最燃的部分,却意外的没用他常用的调式。我再也不说泽野只擅长写大调类型的曲调了,这里的曲调真的做了很大的创新,典型的小调风格,有其特有的紧张感,但又因为鼓和乐队的叠加壮丽度燃度爆表,和动画里报丧女妖和独角兽挡炮的情节完全吻合。仔细听的话,这里加了电脑特殊处理的合成音,类似压低的人声吟唱又像管乐,这个音色效果做的太有创意了,一开始这个配器只做低声部搭配着小提琴的曲调,之后它就直接取代小提琴作为主要声部做了这段结尾,这里的处理使这段结尾成为了全曲,甚至整张专辑最有神秘感的地方。最后一段依然是没有过渡直接靠停顿引出的,这里的配器又回归到了第一段的空灵感,让人并不会觉得突兀,同时这里直接用了psycho-field的尾声段做了结尾,但我觉得不晓得为什么他把psycho-field最经典的那段燃尾切掉了,我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好,还等着它出现呢。反倒是这个结尾突兀了点。总的来说,这首曲子几乎可以算新曲了。除了收尾有点突兀外,整体来说,和下一首beginning都可以算得上是整张专辑最出彩的新作品了。
8th Mob.: Beginning (orchg-ver)楼主很喜欢很喜欢这首曲子。虽然我对于UC整个系列并不是特别了解,即使如此对于这首回忆杀的曲目还是觉得很感触。这首曲子最好和动画的画面搭配着看,因为画面和配乐实在合的非常完美。一开始在“穿越”的时候用的是钢琴和小提琴做引子,一开始就把气氛渲染得很足,很容易把观众带入画面感中。之后再没用任何渐强的衬托下,直接把整首曲子的主题演奏出来。这首曲子其实这首曲子曲调很简单,重复性很高,说简单点,其实就是一段一样曲调重复4遍但这四段曲调为啥那么好听而且不让观众觉得厌倦,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用定音鼓变着法的打节奏。这首是难得不用架子鼓而是用定音鼓打的节奏。这一首主打的是复古的管弦乐配置。所以这首的鼓用的是有“交响乐基石”之称的定音鼓打节奏,虽然仔细听其实小哥的架子鼓有加进去帮着交替打节奏。定音鼓节奏等分地在每一段曲调的中各打四次,前三次都是平均敲5下或3下,既赋予了整首曲子的强力的四四拍稳定的节奏感,同时又达到了连接曲子的效果,然后,每一段曲调结束的时候,也就是第四次的时候,定音鼓加上管弦刻意做了略微的渐慢和切分的效果,过渡到后一段的重复曲调,这会让这首曲子的主题看似再重复实际上却会有在移动和行进的效果。这里说得比较抽象不晓得大家能否理解。另外提到,这里架子鼓也是有进去的,仔细听有另外一个音色的鼓在定音鼓敲打的时候他会掐准节奏点打两次,这个原因我估计主要是因为定音鼓打节奏比较容易不准,打得次数越多节奏越快越容易跑偏跟不上,所以这里用了架子鼓进去加强节奏的准度,但不会盖过定音鼓。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在第三次、第四次段落重复的时候,加了钢琴连贯的旋律进去,钢琴的加入使得这首曲子的在第三段的时候流畅感和柔和感又加了一个度,所以看似是重复的三段,但其实用的配器也是不一样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动画本身的内容,动画本身这里也存在重复战争画面的情况,这里的主题是为了显出“夏亚”对于“人类的战斗重来没有停止、也没有改变的”绝望的态度,所以配上这首曲子的这种重复感就不觉得违和,反而形成了一种时间流逝下的历史不断重演的感觉,所以这首曲子单听还不觉得什么,但是一旦配上动画就完全提升了一个境界。 我个人也很喜欢这种曲子的历史承接感,这首曲子的曲调貌似并不是泽野原创的,而是老UC的配乐,泽野是做了改编既是向老UC致敬,又为动画完成了一次历史的回忆杀,我想这也是他选用定音鼓而不是他惯常用的鼓打节奏的原因,因为这里他作为一个后辈只是一个致敬者或承接者,并不想取而代之,把这种历史感完全抹去。我想,对于老粉丝来说,在听到这首曲子的同时,又看到曾经的动画中的经典战役一幕幕的重现的时候,那种感触和激动想必是难以言喻的吧。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架子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