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主人公的品质25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从主人公身上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求大神帮助_百度作业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从主人公身上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求大神帮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从主人公身上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求大神帮助
我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的男子汉在我的面前.不屈不挠,在那么大的苦难面前勇往直前,换做是我们的话.可能会在一个小小的挫折面前就会不堪重负.一次一次的不可能都被他创造了奇迹.我很佩服他.我没有他那样的毅力与坚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_百度知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保尔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时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于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年头,保尔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他那种苦干精神和拼命精神,正显示了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崇高品质。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会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
为正义事业和人类的幸福敢于不懈努力,敢于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50字5篇,一篇也可以_百度知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50字5篇,一篇也可以
我有更好的答案
 1.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今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使我油然而生敬意。
  保尔被老师神甫赶出学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与冬妮亚结为朋友。他在装配工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取解放的革命政党。他依依不舍得告别了冬妮亚,逃离了家乡,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俞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瘫痪了。但他并没有不此而沮丧,而且开始了他的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有新生活的良好开端。
  我非常敬佩保尔不畏病魔侵扰和不怕命运挫折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他时刻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伤寒,他凭他那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是一部好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是一部好书
反面观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好书吗?——余一中
金西米的转帖┊金西米的首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自1942年译成中文出版以来,已经在我国流行了数十年。随着1994年漓江出版社所谓中文“全译本”《钢铁》一书的出版,国内大约十余家出版社也都推出了各自的《钢铁》,有几家也是“全译本”。在种类繁多的新书广告上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字句:“用影响过几代人的好书来培养年轻一代”。而在这些新书目(其中有许多是新印的旧书)中《钢铁》往往赫然列为榜首。然而,我们要问:《钢铁》到底是不是一本好书,能不能用它来教育年轻一代呢?
1.关于时代与作品的真实性对《钢铁》这样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来说,真实性当然是首要的标准。让我们首先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一下它吧。
  《钢铁》一书描写的大约是1915年至年间的乌克兰、俄罗斯及苏联人民的生活。这一时期是居住在乌克兰与俄罗斯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经受剧烈的社会动荡,既感受到希望、喜悦又体会到痛苦、灾难,既有进步又有倒退的一个复杂的,具有戏剧性和悲剧性的时代。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使原沙皇俄国版图上的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和千百万群众的自发势力却在破坏法制,破坏文化,破坏生产。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对于乌克兰、俄罗斯等地的人民也是具有悲剧性的)和外国武装干涉,到1920年,俄国的经济几乎成了一堆废墟。1921年初,在列宁坚持下,苏维埃开始执行容许不同经济形式并存的新经济政策,使人民的生活在短时期内得以改善〔1〕。
新经济政策被国际史学界看作“两个紧张时期(即军事共产主义时期与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余一中注)之间的一个文化、思想、社会和经济的宽松时期。”〔2〕。但是,1924
年列宁逝世后开始的共产党内的派别斗争及斯大林路线的节节胜利,使新经济政策越来越难以执行〔3〕。1929年,
私营的商店和手工业作坊被当作资产阶级的企业关闭掉了,从“大转折”的1929年起,用行政官僚体系强制推行的掠夺农民的农业全面集体化和充满强迫命令、突击、浮夸的工业化(1930年召开的苏共十六大甚至提出,今后工业生产每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彻底破坏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形成的经济运作机制和工农业的正常发展。1930年起,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广大农村地区,甚至在有“苏联的粮仓”之称的乌克兰,
发生了严重的饥荒。
在年间乌克兰1600万居民中就有500万人死于饥饿〔4〕。大饥荒使斯大林的整个行政官僚体制面临着崩溃的危险。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斯大林才在30年代频繁地大搞政治运动和党内清洗,以便一方面不断用新的花招转移民众的视线,另一方面不断地排斥异己,任用同道,加强他的行政官僚体制。这是一个进步与倒退并存、文明与愚昧相间、民主与专制较量,无产阶级先进思想与《共产党宣言》里提到的形形色色的假共产主义思想交织的,极其复杂矛盾的时代。
  这一时代在一些优秀的俄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全面的反映。且不说50—70年代特里丰诺夫、帕斯捷尔纳克等人的小说,就是在二三十年代,也有许多直面人生,忠实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杰作:费定的《城与年》(1924,肖洛霍夫的《顿河故事》(1926)和《静静的顿河》(第1、第2卷,),皮里尼亚克的《裸年》(1921)和巴别尔的《骑兵军》(1926),布尔加科夫的《白卫军》(1925)等在肯定历史进程的同时从社会心理上描写了革命与内战中先进阶级胜利的喜悦和兄弟互斗、同族相戮的悲哀,两者互相交织,难分难解,构成了完整的历史画卷;叶赛宁的抒情诗,列昂诺夫的《贼》(1927),左琴科的短篇小说等都对20年代俄国与苏联社会变革的多重意义、盘根错节的矛盾,作了艺术的表现和深刻的思考;扎米亚京的反乌托邦小说《我们》(1924)、皮里尼亚克的小说《永不消失的月亮的故事》(1926)、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剧《臭虫》(1928)等,则对包括官僚主义在内的社会邪恶的横行、党内斗争的残酷等等都作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对俄国革命的未来发展也作出了先知般的预言。这里提到的作品都是在《钢铁》问世前的20年代与30年代初发表的,当时就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并引起了批评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在《钢铁》一书里,革命和内战中双方激烈而残酷的较量及其所引起的思想震荡、感情波澜成了简单的态势转述、白军暴行和小市民心态的漫画式描写;富有活力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成了小说的主人公“理所当然”感到“义愤”和“大粪坑”似的集市盛行、“银幕上争风吃醋”的时期;充满困惑、迷误、阴谋和痛苦思索及悲剧性的党内斗争成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无产阶级”(准确地说,是“左派”幼稚病患者和斯大林路线拥护者)高唱凯歌,节节胜利的过程。
  人们也许会说,这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中所要表现的题材有关,他要写的只是生活的光明面。但是,众所周知,“文学家的社会经验越丰富,他的见解就越高,他的精神的视野就越广,他就能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什么跟什么相毗连,以及这些彼此接近和毗连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5
〕前面所提到的同一时期的那些作品的题材也都不大,但是,由于这些作者思想敏捷,视野广阔,所以他们也就把握了个别事件、个别人物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在他们各自的题材中建构了充满真情实感的艺术空间,全面忠实地再现了特定的时代。还是别林斯基说得好:“在艺术中,凡是不忠实于现实的东西都是撒谎,它所暴露的不是才能,而是无才。”〔6〕很明显,用真实性的标准衡量,
《钢铁》无论如何也算不得一本好书。
2.关于保尔·柯察金的形象艺术用以反映现实和表达思想与感情的形式是形象。那么《钢铁》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又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
  如同前面分析《钢铁》的真实性时所说过的一样,在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中并没有体现出那个时代生活的各种成分,也没有展示出人物周围的现实。在这一形象身上几乎看不到同乌克兰或俄罗斯文化传统相联的东西。在这一意义上说,只要把作品中的人名、地名改动一下,保尔·柯察金既可以是南斯拉夫的瓦尔特、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也可以是朝鲜的金昌浩、中国的高大全。而事实上,保尔·柯察金只是30年代苏联官方文学理论的一种演绎。
  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之后,对人物精神世界及与之相关的外在行动的关注成了俄国作家们创作的要点和批评家们评论的重要标准。人们要求文学表现出“心灵的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成长和发展。
  应当说,在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塑造中,很少有心理描写。他的精神世界除了与其社会政治活动相关的部分,很少被展示出来,而在第一部第六章之后就干脆完全向读者关闭了。他的性格在小说一开始就已经形成:他勤劳、勇敢、倔强,具有强烈的反抗压迫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能够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但也偏狭,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自觉的生活目标。他童年往神甫的节日面团里撒烟丝的行动和后来同社会上的强盗及党内流氓的斗争,乃至最后写书,都同样是一种反抗。他的偏狭也一直没有改变:他恨一切富人——实际上,只是一切比他富的人,包括车站食堂的堂馆(他们显然是社会下层的劳动者)和年轻的中学生。成为共青团的干部后,他恨那些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做小买卖的老百姓,恨母亲女友的丈夫——后来成为他的岳父的丘察姆(一位富有生活经验的合作社工作人员),厌恶嫂嫂家的人,厌恶冬尼娅和她的丈夫(一位铁路工程师),看不起轻松聚会的青年男女工人。所不同的是,儿时的偏狭是沙皇制度下的贫穷、无权和愚昧造成的,而成年后的偏狭则是由他所接受的流行的极左思想和20年代末已经确立的斯大林路线加以巩固的。总之,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看不到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那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应有的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热爱生活、热爱人们的思想和情怀。
  由于缺乏独立深刻的思考和正确的世界观,保尔少年时代还保有的真挚、朴实的品质后来逐渐被极左思想和斯大林的思想路线消磨殆尽:他出于趋众心理,背叛了恋爱多年的女友冬尼娅;他因为支持党内的斯大林路线而认定曾经同生死、共患难的同事,“反对派”的地方首领杜巴瓦为“坏蛋”。他对社会各色人等的好恶,说明他熄灭了由自己思考判断得出的作为人的爱憎之火,而全盘接受了斯大林路线所制造的用以评价人的阶级阶梯:站在这一阶梯顶端的是目前的党的领袖,往下依次是拥护这一领袖的高中级干部,崇拜领袖的工人,接下去则是“落后”的工人、农民、小商人、会计、工程师等知识分子。被压在阶梯底层的是所谓的“人民之敌”——一切反对领袖路线的人,不管他们以前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农民。
  在《钢铁》之前,俄国文坛上就有过许多描写普通革命者形象的作品。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车尔尼雪夫斯基描写新人的小说《怎么办?》。研究者们早就指出,上个世纪60年代大量出现的“新人”小说中的革命者大多有这些特点:意志坚强、勇于抗争,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热爱事业,崇尚科学、文明,特立独行,克己禁欲,长于思考〔7〕。
按照《牛虻》主人公的模式炮制出来的保尔·柯察金形象虽然也使人想起上世纪60年代的“新人”形象,但实际上已在社会理想、个性发展、独立思考及崇尚科学文明等方面比车尔尼雪夫斯基笔下的“新人”大为退步了。而与高尔基1906年塑造的小说《母亲》中的工人革命者形象相比,保尔·柯察金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理智地处理革命斗争中的问题、自然而有效地影响亲人和周围的人等方面也大为逊色。《母亲》中的巴维尔·弗拉索夫始终是母亲的儿子,是有理想,有激情,也有缺点的人,而《钢铁》中的保尔·柯察金则被炼成了“钢铁”。《钢铁》这本书的书名里的“钢铁”一词有两层象征意义:一是供主人使用的无思想、无感情、冷冰冰的材料,二是斯大林和斯大林路线(斯大林这一姓的词根CTAJIB就是“钢”的意思)。《钢铁》所表明的就是怎样把一个普通人变成斯大林路线的拥护者和“材料”的过程。
  综上所述,保尔·柯察金不能算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他只是当时苏联主流政治路线的传声筒。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懂得了书中许多响亮的口号和话语只不过是听似豪迈,但却没有做到的空话和大话。就说书中保尔·柯察金在瓦莉娅和其他烈士的墓前立下的那段誓言吧。按照主人公的做法,他并没有实践这一誓言。除了年间参加过在乌克兰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战斗外,很难看出保尔·柯察金对共产主义事业还有什么称得上贡献的东西。整个20年代,他所做的就是反对新经济政策,混迹于行政官僚体系之中,与“反对派”作斗争,热烈地鼓吹斯大林的路线。假如他能活到50年代或更晚的时候,而且又能站在新的认识高度,客观、诚实地直面现实,那他“回首往事”时,就必定“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他也无法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种悔恨和羞愧,我们在50年代“解冻”后的苏联人那里见得多了。感到悔恨和羞愧的人往往是对共产主义事业有了较以前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3.关于作者形象、作者及编辑加工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维诺格拉多夫说过,“文学作品从来总是要透露出作者形象的信息。”〔8
〕而研究作者形象恰恰能回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写作的问题。尽管维氏曾经声明,他在研究与勾画作者形象时对“一切有关作者生平事迹的材料……都断然不用”〔9〕,
因为文学作品中的作者形象不仅表现在观念上,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感情上、情感上和审美上,是需要通过具体、细致的文本分析才能准确捕捉到的,但我们在分析《钢铁》一书的作者形象时倒不妨用一下有关的作者生平的材料,因为《钢铁》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一个时代的政治性很强的流行读物,因为体现在《钢铁》的主题统摄、情节架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遣词造句等方面的作者形象几乎与后期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相重合(我们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其间还有一些“错位”,这在下面将会提到),而且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也多次说过:“我在这本书里讲的是自己的生平。”〔10〕“我写的完全是事实,这束缚了我。有时我成了事实的俘虏。但不这样就意味这是在幻想,意味着不再是在讲述发生过的事。”〔11〕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属于“20年代涌现出来的那部分党的实际工作领导人”,他们“身上具有时代的共同烙印——人文科学素养不足,理论上向往简单化、存在空想主义倾向”,他们“思维的这些特点”是产生“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主观主义和社会意识公式化的温床”。〔12〕奥斯特洛夫斯基从12岁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劳动生涯,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19年参加共青团,1924年入党,做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20年代末—30年代初长期住在革命后的新贵们专用的高级疗养院和医院里,在当时的党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斯大林路线一边,宣传这一路线,打击所谓“反对派”,骂他们为“杀人凶手”、“疯狗”〔13〕,并且怀着对斯大林的盲目崇拜写书教育后人像他一样生活,像他一样“锻炼”自己。事实上,奥氏只受过不完全的小学教育,他自认“文化程度不高”,“1924年前不太懂俄语。”〔14〕双目失明前只上过一年函授共产主义大学(其所学内容主要是苏共文件和简化了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失明后“读(应当说是“听别人读”)我们所有的主要报纸和小说”,〔15〕他关于作家使命的理解一直到他成名后的1935年末,仍然是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展示被革命抛到历史的脏水坑里的叛徒和两面派、阶级敌人的代理人以及胆小鬼和惊慌失措者”(这些定义足以包括对斯大林的路线有所怀疑的一切人),“光明地表现生活”〔16〕。这样,他在并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情况下,只是把文学作为打击敌人(实际上并不是敌人,而只是异己),粉饰生活的工具。换言之,我们也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喜欢斗争但不擅长思索的人的生平作为题材,围绕这一人物的“成长”组织情节,按照概念化的阶级分析法塑造各种人物,并赋予《钢铁》现在的语言风格。作者为了发挥其所谓的文学战斗作用,有意识地违背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例如,现实生活中的冬尼娅的原型是一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进步女青年,革命后拥护苏维埃政权,当了人民教师,忠实出色地为人民工作了几十年〔17〕,而奥氏则把她写成了酸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阔太太。又如,曾经为新制度出生入死、英勇奋斗的老共青团员杜巴瓦能够说出“这种党,连老婆都当特务,偷听丈夫的谈话,你以为我乐意当这个党的党员!”这种话,既反映了残酷的党内斗争与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激烈冲突的社会现实,也流露出杜巴瓦本人思想的极度矛盾与痛苦,但是作者却没有对此进行严肃的政治、社会、心理的挖掘,而只是简单化、庸俗化地把杜巴瓦描写成乱搞女人,满嘴脏话(这是所有的政治上与保尔·柯察金对立的人们的共同特点,也是书中所有所谓“反对派”成员的特点)的蜕变分子。
  凭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受的教育和他的思想、艺术修养,是很难写出达到出版水平的东西的,因为他写作的方法是他口述,而由他的秘书们笔录。据他自己讲,他的“所有秘书都是些不太有文化的人。”〔18〕那么,《钢铁》是怎样最后成书的呢?
  40年代末,曾有一男一女两名资深的文学编辑在莫斯科的高尔基高级文学讲习班给学员们授课,他们当年曾负责加工《钢铁》一书。他们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谈话与书信中经常怀着感激之情提到的安·亚·卡拉瓦耶娃和马·鲍·科洛索夫。奥氏尤其感激卡拉瓦耶娃。他在给卡拉瓦耶娃的信中称:“我是你引进严肃文学的最麻烦的学生”〔19〕,还感谢她“读了(《钢铁》一书的)书稿,作了指示和修改”〔20〕,并答应按照卡拉瓦耶娃做的“铅笔批注”“将书根本重写”〔21〕。在《钢铁》出版之后,奥氏还致信卡拉瓦耶娃,感谢她对他最后交出的书稿用“剪刀”做了“轻松的修剪”,“公正地剔除了有关大学生匪帮(按奥氏的想法,大学生也不是好东西——余一中注)的段落和其他一些地方。”〔22〕奥氏承认,他并未按照卡拉瓦耶娃的要求将第二部“根本重写”,因为他的体力与精力使他无法完成这一工作。这也是读者和批评界感到第二部写得不如第一部好的原因之一,这还是第一部中作者形象与奥氏形象及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有所“错位”的原因之一。
  据当年文学讲习班的学员们接触,在两位编辑中,卡拉瓦耶娃富有人情味,审美情趣较高,对文学创作的规律、技巧把握也较好,而科洛索夫则喜欢强调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教条,他的教授也显得枯燥、机械。这也是前面所说的“错位”现象的又一原因,同时也是书中一些章节的格调、情趣参差不齐的又一原因。
  回顾苏联20年代后半期和30年代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奇迹”频发的时代:契卡洛夫的洲际飞行、斯达汉诺夫的采煤记录、荒原里的大型钢铁企业、江河上的大型水电站,等等,都出现在这段时间。这些“奇迹”一方面,有人民创造精神的因素;另一方面,更多地包含着刻意制造的因素。其目的是用这些“放卫星”式的成绩和喜讯刺激人们的心灵,使之不断地保持“革命的”亢奋,转移人们的视线,以掩盖斯大林路线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上遇到的重重危机,同时证明斯大林路线的无比正确和“反对派”的错误。在这一时代背景上,我们可以看出,派人彻底加工(如果不是炮制的话)《钢铁》,对《钢铁》及其作者的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这一做法只是30年代所“放”的无数奇迹“卫星”之一。
4.关于《钢铁》的接受有人会问,多少年来,在苏联,在我国,《钢铁》都受到了批评界的好评,受到了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这又怎么解释呢?但是被大众欢迎的书未必是好书。在19世纪初的俄国,布尔加林写的赞美沙皇,歌颂君主制的小说曾拥有比普希金的作品多得多的读者,可现在又有几个俄国人知道布尔加林的名字呢。一种文艺作品的接受取决于作品本身的阅读潜能(即其本身的思想与艺术内涵)和社会环境。这里说的社会环境包括读者的思想与艺术水平、社会的意识形态取向及其实行的文学创作政策、文学批评政策、文学教育政策、文学出版政策,等等。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三四十年代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苏联人对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理解是很幼稚的。〔23〕马克思主义逐渐被斯大林炮制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论列宁主义基础》等书所解释的假马克思主义所代替。1932年由斯大林“拍板”推出作为文学创作与批评基本方法(实际上是唯一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苏联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教育和文学出版政策都做了相应的转折性调整。白银时代文学多元化的气氛被扫荡干净,只有符合新的“基本方法”的文学作品、评论和教科书才能出版。前面说过的那些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都遭到了批判,成了禁书。人们所能读到的大多是一些宣传斯大林路线的类文学、伪文学的作品。这就应了俄罗斯的一句古谚:在没有鱼吃的时候,虾可权充作鱼吃。更何况对这些劣质的类文学、伪文学作品,官方控制的报刊及有关部门容不得批评意见的发表。对这种状况,连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也感到了过分,他说:“关于我的书,评论的人不多,不过也不太责骂。”〔24〕“我们的作家兄弟已经不会说心里话了。”〔25〕是的,当发自心里的“错话”可能危及生存的时候,他们怎么能说心里话呢。而且有关部门也不允许人们说“心里话”。据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书信中的说法,高尔基在1934年就打算写一篇列数《钢铁》的“所有的罪孽”的文章〔26〕。而1936年4月,
奥氏的一位朋友访问高尔基时,看到“高尔基正在写评论《钢铁》的文章”〔27〕。但是我们至今没有看到高尔基评论《钢铁》的文章。而且在现已发表的高尔基的所有作品(也包括讲话和书信)里,我们也找不到有关奥斯特洛夫斯基和《钢铁》的文字。这不能不说是令人深思的,因为当时人们都把高尔基的评论看作是对文学现象的最高权威的意见。倘若高尔基说过一句有利于《钢铁》及其作者的话,那这句话早就被有关人士高兴地传诵了。或许高尔基关于《钢铁》的“所有的罪孽”的文章今天还压在高尔基的档案的底层,有朝一日会公布于众的,如果它没有被销毁的话。不过,销毁“不利”材料的事在苏联是司空见惯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把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的范式来学习。1949年后,在“向苏联学习”的口号下,我们照搬了他们的许多东西。我们曾经用斯大林炮制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论列宁主义基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作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教材和必读书,我们也引进了苏联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教育和文学出版政策,并且不分良莠地翻译了大量的苏联文学作品。与此同时,一次次政治运动及与之相伴的思想改造斩断了我们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上另外一些国家的文化联系,我们的头脑被调整到只能与《钢铁》之类的读物发生共振的频率。而这类读物在我们头脑共振时所发出的声音是:“向左,向左,向左!”《钢铁》这类书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中,这样影响了我国的两三代人,催促他们附和“左”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去反“右派”、反“右倾”、“大跃进”,
去……搞“文化大革命”。
《钢铁》这样的书就像钻60的照射能使昆虫丧失生育能力一样,能使读者丧失独立思考,丧失正常恋爱、交友、与人相处和做有益工作的能力。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以“改革开放”为旗帜的新时期,我们经历了又一次思想解放,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更成熟的理解,因此也就很自然地抛弃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包括其文化、文学模式。我们的有关文学的政策也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了调整。我国的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得到了50—70年代近30年间所不可能有的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及较客观、较科学的文学批评著作的机会。今天,他们的思想与艺术鉴赏水平和70年代末有了巨大的差别。80年代初,有人曾在上海高校的大学生中做过读书调查,《钢铁》排在最受欢迎的书单的前几名之列。而1997年有关人士在上海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中做的读书情况调查则显示,在最受欢迎的17本书中,有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有《平凡的世界》和《围城》,有《简爱》、《飘》、《悲惨世界》等等〔28〕,但是已没有了《钢铁》。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高兴和安慰:青年人也看出《钢铁》是一本缺乏阅读潜能的书。这与我们当年把《钢铁》奉为经典,当作“生活的教科书”相比,真是莫大的进步。
5.关于《钢铁》的中文“全译本”最后,还应当谈一谈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第一个所谓《钢铁》“全译本”的问题。要有中文的《钢铁》“全译本”,首先要有俄文的《钢铁》“全本”。但是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全本”。所谓中文的“全译本”,是将莫斯科1989年出版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里《钢铁》一书附录中以注释形式刊出的过去未曾发表的部分手稿译出,植入正文而获得的。不过,这已不是“根据作者1936年末去世前签署付印的第五版和手稿作了校勘”的“重新整理过的文本”〔29〕了。1989年版《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的编者用附录中的注释形式刊出《钢铁》的被删去的部分手稿,其目的只是让读者对奥氏创作的经过有进一步的了解。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被删去的手稿,即“全译本”的“新增的部分”,我们倒要为当年《钢铁》的编辑说几句公道话了。他们删掉这些段落恰恰表明了他们比奥氏具有更高的文学水平。例如,他们删掉冬尼娅向女友描述自己与保尔·柯察金的恋情的信及其他相关段落,是避免故事落入本世纪初俄国言情小说的俗套;他们删掉大段的大会发言和政治辩论,是遵循了恩格斯关于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应当尽可能隐蔽的论述;他们删掉保尔·柯察金参加“反对派”活动的段落,是因为这种活动不符合全书所形成的保尔·柯察金的性格。俄国《钢铁》的几代编辑,包括1989年《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的编辑都没有把那些被删掉的部分手稿“恢复”进《钢铁》,也都证明他们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相反,把这一部分手稿译出并“植入正文”,却是文学外行的做法,因为它更加外露了《钢铁》的倾向性,增加了《钢铁》中拖沓、枯燥的成分,破坏了《钢铁》所竭力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加在第一部第九章的“新增的部分”道出了保尔·柯察金退出“反对派”的唯一的简单的原因:他被关于他“政治上的死亡”的威胁吓破了胆〔30〕,从此彻底屈服于斯大林路线了)。
  不难想到,一些出版社大印《钢铁》,制造所谓“全译本”,把《钢铁》、《你到底要什么?》等一批苏联不同时期流行的类文学读物当作世界文学名著,并打出“用影响过几代人的书教育青年”的广告,其间有很强的商业考虑。但是在考虑赚钱的时候,我们还要想到社会效益。一般来说,宣传暴力、色情及民族仇恨的东西,比较容易引起我们的警觉,而包着革命外衣,宣传反马克思主义、反历史的极左思想的读物却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这是因为如同邓小平同志生前反复指出的一样,“左”的思想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影响,在思想领域里反“左”还将是我们的一项长期的工作。苏联在个人迷信时期和冷战时期流行的读物是与我们的“改革开放”时代的精神相违背的,是裹着糖衣的毒药。我们的译者、出版者不要再去制造、贩卖这种裹着糖衣但却会使人的心灵失常,精神麻痹的毒药了。
  最后,我们想再明确地回答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说一声:《钢铁》不是一本好书,应当把它送进历史的博物馆,而不是把它介绍给年轻一代。
  注释:
  〔1〕据史学家研究,1927年, 俄国的工农业已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的水平。
  〔2〕维尔特:《苏联国家史》,莫斯科, “进步-科学院”出版社,1994,第173页。
  〔3〕参见阿·帕·布坚科:《苏联历史的现实悲剧》,
载《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第646—647页。
〕这一数字是英国作家罗·康格维新特在记述苏联大饥荒的《大丰收》一书中提出的。据俄国作家索洛乌欣的说法,全苏联在集体化引起的饥荒岁月里饿死了一千多万人。
  〔5〕高尔基:《论短见和远见》,见《高尔基文学论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279页。
  〔6〕别林斯基:《玛尔林斯基作品全集》, 见《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第5页。
  〔7〕《俄国文学史》(四卷本),普鲁茨科夫主编,第3卷,列宁格勒,1982年,第80—117页。
  〔8〕〔9〕转引自白春仁著《文学修辞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50页。
  〔10〕〔14〕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给外国朋友的话》,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莫斯科,
“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53(本文所引此书皆用此版本),第203,213,211页。
  〔11〕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188页。
  〔12〕科洛斯科娃:《论斯大林主义产生的思想心理前提》,见《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第580页。
  〔13〕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致妻子的信,
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59页。
  〔15〕同前页〔10〕〔14〕。
  〔16〕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我国的作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218—219页。
  〔17〕刘心武1997年秋曾在广州一家报纸上著文回忆60年代初奥斯特洛夫斯基夫人与北京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的会见,她道出了冬尼娅原型的生活经历。
  〔18〕〔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致安娜·卡拉瓦耶娃的信,《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12页。
  〔19〕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致安娜·卡拉瓦耶娃的信,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24页。
  〔20〕〔21〕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日致安娜·卡拉瓦耶娃的信,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04页。
  〔23〕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1993,第139页。
  〔24〕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致日基列娃的信,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296页。
  〔25〕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日致米·肖洛霍夫的信,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61页。
  〔26〕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致安娜·卡拉瓦耶娃的信,《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11页。
  〔27〕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致格·伊·彼得罗夫斯基与多·费·彼得罗夫斯卡娅的信,见《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2卷,第355页。
  〔28〕《上海四所大学读书调查——名著最喜爱,“红楼”居榜首》,见《重庆晚报》,日。
  〔29〕黄树南:译者前言,见《钢铁》,漓江出版社,1994,第4页。
  〔30〕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漓江出版社, 1994 ,第213页。
正面观点:
作者:梅益
文章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第76期
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主编余一中近年在《当代外国文学》发表文章,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称《钢铁》)是裹着糖衣使人服了心灵失常、精神麻痹的毒药;声称《钢铁》对读者来说“就像受钴60的照射,使昆虫丧失生育能力一样能使读者失去独立思考,丧失正常恋爱、交友、与友人相处和做有益工作的能力”;“我们的译者、出版者不要再制造、贩卖裹着糖衣、使人心灵失常的毒药了。”
作者还造谣、诬称:“为了扩大放毒的影响,出版者和译者还采取措施,派人彻底加工(如果不是炮制的话),对《钢铁》及其作者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这一做法只是五十年代所放的无数奇迹‘卫星’之一。很明显,用真实性的标准来衡量《钢铁》无论如何也算不得一本‘好书’。”(余一中《钢铁》是一本好书吗?载《俄罗斯文艺》1998年第二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是一部好书,不应由—家大学出版发行的一份刊物的几个人说了算。这件事表明我国思想、文化的底线正面临来自内、外部更加严峻的考验,在国内50多年前翻译出版的,发行了几百万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现在正面临新的责难。一家看来是有来头的大学出版的学术刊物,竟然—而再、再而三地以“毒害”读者为籍口,企图取消这部书的存在。这件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为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个别崇尚资产阶级道德标准、奉行霸权主义的势力,从没有放弃不遗余力地向我国灌输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以及生活方式,图谋腐蚀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以达到他们很早就预期过的目的。在意识形态理论领域里展开的这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一刻也未停,而且愈来愈激烈了。我们对外来的文化渗透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一些论调要做透彻的分析。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但绝不可以狭隘、偏激,甚至是为了哗众取宠,无视历史,超越时空来极力贬低与侮辱身处特殊年代的那一代人的信仰与追求,特别是他们为了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的压迫浴血奋战,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那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任何作品都有它的局限性,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变化,但人类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与自身命运的抗争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主题永远不会改变。
通过对保尔·柯察金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身上的优秀品质,他的精神具有一种永恒的道德范畴,具有一种普遍的意义。因此,这个形象的艺术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他的精神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所以,就是在今天,理想和道德取向发生了根本变化的俄罗斯,也有不少人呼吁不要丢掉保尔·柯察金、奥列格、密列西耶夫等英雄人物及其革命精神,因为“……劳动人民的子弟们应当知道他们的祖辈、父辈在沙皇时代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怎样为革命、自由而战斗,怎样进行了劳动人民的革命,怎样在自己的国家里建立了社会公正的制度,怎样打败了法西斯!……”
“因此,无论如何,不应当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真正的人》这些作品从现有读物中删掉……。”(见俄罗斯《真理报》日《保尔·柯察金和洛丽达》一文。)
前苏联在个人迷信时期和冷战时期流行的有些读物是与我们目前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相违背的,就是在我们国内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所以我们必须对一些过去的文学读物加以区别分析,但要反对按时期来划分文学作品价值的荒谬做法。尤其是那种不顾历史的特殊性,主张把过去曾经在人民大众中起到巨大作用的革命作品,不分青红皂白地划入“毒品”之列,大加鞑伐,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借此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
余一中所提出的观点并不新鲜,在他之前,任光宣先生的“重读《钢铁》”一文中早有涉及,而且对自己产生“这种看法”的来源表述的更为明确。他在文中直言不讳地向我们表露,俄国近年是如何评价《钢铁》的。他说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界有些人在强调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口号下,对苏维埃时期的文学,尤其是对描写革命者的苏联文学作品,如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加以批判,对主人公保尔形象的评论与从前的评价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他自己也同国外这些同行一样,认为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一部当代神话,是斯大林主义的产物,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也是人为塑造的神话,保尔·柯察金这位红色“使徒”为当前社会所不需。
目前这种观点在俄罗斯文学界还很有市场。所以,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一度从俄罗斯的某些文学史中消失了。就是现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俄罗斯也是被某些编史者极力删减弱化的对象。有些人竭力想通过学校把自己的价值观传给青年一代,把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及其70多年的历史从广大青少年的记忆中抹去,仿佛苏维埃时代是历史的黑洞。现在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已被许多俄罗斯青年人忘却,他的精神被否定。这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它的主人公在今天俄罗斯的命运。这种做法同过去“左”的时代没有任何区别,只是用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方式取而代之,说到底,实际也是在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这种作法不可能创作出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作品,只会更加抑制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理论的混乱、信仰的迷失和对未来的无所适从,这正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从余一中等人所写的文章中,可以看出,现在我们国内有些人也正极力把他国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想不分良莠,特别是一些有害的并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左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不遗余力地贩运到我国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这种极端错误的思想倾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内容中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我们暂且不去品评,单从作者对信仰、事业以及人生不断探索、追求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来讲,就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
残疾人的歌舞,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讲,并没有特别高深的过人之处,但也就是他们那种顽强拼搏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人扪心自问:“我应该怎么做。”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你真正应当汲取的精髓所在。
这里我想引用我1983年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所作的后记中的两段话:“……世上并没有完人,作者也不想把保尔·柯察金写成为完人。保尔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有过大大小小的缺点错误,因为他年轻、无知和缺乏经验,有些则是十月革命后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时期那些“左”的倾向的反映。但是他的奋斗目标始终明确,坚定不移。他一直按照党所指示的道路度过自己的一生,在斗争火热的时期他没有袖手旁观,在争夺政权的残酷斗争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血。一直到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他始终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副精力都献给人民,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伟大的文学作品是超越国界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读者的心中燃烧起革命的激情是合乎规律的现象。根据这部小说的叙述,在十月革命的时候还没有成年的保尔·柯察金,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从英国、意大利和美国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如《牛虻》、《朱泽培·加里波第》、《斯巴达克斯》、《铁蹄》等书汲取精神上的营养,而我国的青年却有幸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作品中得到教益。列宁的党培育出来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有力地鼓舞了我们,这是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无法比拟的。”
这是我们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诠释,也是对余一中等人污蔑、诋毁之词的回应。
明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也是这本书翻译出版60周年。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位译者,我并不想过多地去回忆自己当年在战火纷飞、情况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翻译此书的经过,相反,时常自己脑海里涌现的是洪泽湖畔新四军指挥所那间简陋的房子,和彭雪枫师长桌案上的那盏跳动油灯下的《钢铁》;是为了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倒在战场上的将士们,他们身边燃烧背包中的《钢铁》;还有许许多多为了使祖国繁荣强盛而志在四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手中的《钢铁》……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永远坚信,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段朴实无华而又精彩凝练的人生寄语,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被人们淡忘,相反它会更加坚定我们的信仰与追求,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克服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无怨无悔地努力拼搏向上,矢志不渝地去追求人类更高的理想境界。
                                    
二OO三年七月 北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作 者】张捷 从90
年代上半期以来,我国陆续推出了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以下简称《钢铁》)的好几个译本,报刊上也发表了关于这本书的一些评论文章。某些文章
的说法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因此有必要根据事实,对小说的创作过程、它所反映的时
代和所塑造的主要主人公形象的特点、出版和修订的情况等等作一些说明。 一
我们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在国内战争中受过重伤,后又患多种疾病,于1926 年被迫离开
了工作岗位。这是他生活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于是他开始寻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可用来
继续进行战斗的新武器,为争取早日归队而努力。最后决定从事写作,并为此作了多方面的
准备。开头他只打算把自己经历过的事记录下来,写成回忆录之类的东西。后来听从一位编 辑的建议,改为写小说。1927 年 10
月他给友人的信中说,他准备写一部历史的、抒情的、 英雄主义的小说。到1928
年初写完了前几章,把稿子寄给敖德萨的几位战友征求意见。这几
位战友集体给他写了一封回信,肯定他的作品,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不料稿子在
往回寄的途中丢失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因几个月的劳动白费而感到很难过,在一段时间内没
有再写什么。据说,这部分稿子是写作者亲身参加过的科托夫斯基旅的战斗历程的。因稿子
已丢失,现在已很难确定这部小说的整个构思以及它与后来的《钢铁》的关系。不久,奥斯
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完全瘫痪在床。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除了治病外,就是用各种方 式进行学习。1930 年9
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透露说,他拟订了一个写作计划。不久正式开始 写作。经过一年多紧张的工作,写出了《钢铁》的第1 部,
托老布尔什维克费杰尼约夫交给 了共青团刊物《青年近卫军》。很快小说被采用,于1932 年在该杂志上与读者见面。小说的 第2
部于1934 年发表在同一杂志上。 《钢铁》一书具有较强的自传性和纪实性。它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与
作者本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余的许多人物也大多是作者根据自己熟悉的人写的,有的写
入小说时改了姓名(例如彼列德列依丘克改为朱赫来,林尼克变为多林尼克,费杰尼约夫改
为列杰尼约夫,拉雅马秋克改为达雅丘查姆等等),有的则以原名进入小说(例如瓦西里神父、
利锡增、诺维科夫、日吉廖娃等等)。如果把《钢铁》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传记对照起来阅读,
那么就可发现,不仅较大的事件(例如参加战斗和受伤、修筑窄轨铁路、恋爱和结婚等等)
是吻合的,而且有些细节(例如往神父厨房里的面团上撤烟末、在车站食堂里干活时没有关
水龙头而挨打、解救朱赫来等等)也是一致的,而小说中所写主人公在瘫痪和失明后顽强学
习和写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事迹,为奥斯特洛夫斯基所独具,现实生活中别的人未必会有这
样的经历。所有这一切证明保尔柯察金的原型是作者本人,另有原型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但是《钢铁》毕竟不是作者的自传,也不是他的回忆录,而是一部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曾
反复强调过这一点,他说,他在写这部作品时,利用了虚构的权利。确实,他在创作过程中
对情节进行了提炼和艺术概括,虚构了一些人物和事件。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曾先后动 过9
次手术,他所受的病痛的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小说只写了3 次手术,对他肉体的 痛苦没有多作渲染。又如作者未参加1924
年召开的全俄共青团六大,而保尔却参加了。作者 少年时代曾对一个名叫柳芭鲍里索维奇的姑娘有好感。她是车站上的一个普通的值班员的女
儿,后来当了幼儿园保育员、图书馆管理员和小学教师。她同奥斯特洛夫斯基之间的关系也
同冬妮亚和保尔的关系不大一样。柳芭说过:我同柯利亚从未吵过架。我们也没有在窄轨铁
路工地见过面。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在赠书上写道:赠给我青少年时代的亲爱的朋友。另据作
者的同学回忆,他也认识一位居住在谢佩托夫卡的林务官的女儿,常去她家,冬妮亚的形象
可能综合了这两个姑娘的特点。保尔的另一女友丽达似乎没有说得出姓名的原型,她的日记
是作者代笔的。再如保尔的妻子达雅的兄弟乔治被写成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而其原型弗拉
基米尔马秋克却并非如此,他与奥斯特洛夫斯基关系不错,《钢铁》头 5 章的许多内容是他
笔录的。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因此不能把作者与保尔等同起来。 根据著名学者季莫菲耶夫的统计,《钢铁》一书在其不到400
页(约合中文30 余万字)的篇 幅里写了200 多个人物和大小250 多件事;同时又像本书最初的两位编辑卡拉瓦耶娃和科洛
索夫所说的那样,它结构非常严整,人物性格写得惊人地准确和真实,对话听起来新鲜而有
趣。一个只有初等文化程度,而且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过去从未想过要当作家完全是生
手职业是司炉的人居然写出了这样一部篇幅较大、质量相当高的小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于是就有人怀疑奥斯特洛夫斯基是这本书的作者。当年它被译成英文后,一家英国报纸的记
者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其人是布尔什维克制造的神话,而《钢铁》则是一批有经验的作家集
体写成的。有的记者还为此打过赌。经过了解,他们的疑问得到了解决。奇怪的是,60 多年 后,我国居然又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里暂且不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写这本书时克服了多么大的物质条件上的困难,曾经在肉体
上忍受过多么大的痛苦。记得高尔基曾对此作了这样的评价:这是精神战胜肉体的光辉榜样。
现在只讲他如何为写这本书做准备,如何刻苦学习。大家知道,他是一个工人的孩子,没有
受过很好的教育,原来文化水平确实不高。他在接受英国记者罗德曼采访时承认自己文化水 平低,在1924
年前还没有很好掌握俄语。但是紧接着又说:为加强自我修养而进行的巨大工
作使我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学习得最多的是在病例之后:我有了空闲时间。我每昼夜读书达 20 个小时。在全身瘫痪的 6
年间,我读了大量的书。 他在另外几次谈话和给友人的书信里
多次谈到了自己学习的情况。他的妻子和当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回忆录里描述了他
贪婪地读书的情景。而在双目失明后,他只好请别人给他读,但求知的欲望有增无减。他学
习了俄罗斯古典文学名著和苏联当代作家的作品,还读了西欧各国的许多著名小说。同时应
该指出,读书是他从小就有的一种爱好。根据他的亲人、老师和同学的回忆,少年时代他特
别爱读英雄人物的故事,读过关于意大利革命家加里波第的书、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
虻》、意大利作家乔瓦尼约利的小说《斯巴达克思》。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作家当中,他最喜
欢的是果戈理和谢甫钦科。此外,还要指出一点: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小就有很强的叙述能力。 他曾不无自夸地说:我可以一连讲3 个钟头,
能使人们一动也不动地听我讲而听过他讲话的 人也说:他讲话没有任何提纲,能不停地说。根据一些人的回忆,他们曾经听奥斯特洛夫斯
基讲过某些后来写入《钢铁》中的故事。这位盲人作家的出色的记忆力在他的创作中起了极
其重要的作用。他曾说过,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我只好把一切放在自己头脑里来做,想好
整个整个的章节,然后再进行口授,请人记下来。记忆力好帮了我大忙。替他记录的人觉得
他口授时,仿佛是在读书。当时帮他记录的人除家人外,还有七八个热心人。这些秘书们是
《钢铁》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些朋友读过他的手稿,
并为小说的出版而奔走。他们对《钢铁》的整个创作过程是比较了解的,并多次在他们的回
忆录谈到过。所以怀疑奥斯特洛夫斯基是《钢铁》的作者是毫无根据的。#p#分页标题#e# 二 上面说过,《钢铁》分为两部。第1
部在十月革命前后( 年)广阔的社会生活背景
上着重写了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孩子成长为红军战士的过程。故事发生的地点 在乌克兰西部重镇谢佩托夫卡。第2
部则主要写国内战争结束后这位年轻战士的经历, 写他 参加修筑窄轨铁路时的忘我劳动,写他从事共青团的工作和在边境做政治工作的情况,然后
写他患重病后刻苦学习,克服各种困难从事文学创作、最后终于写出一部大受赞赏的小说的
经过。谢佩托夫卡地处边境,国内战争时期经历多次拉锯战,斗争非常残酷,小说真实地描
绘出了当时尖锐复杂的斗争画面。小说中所描写的广大共青团员响应号召、冒着严寒在极其
艰苦的条件下修路的场面也是非常生动和感人的。同时小说写到了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在经济
生活开始活跃起来的同时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写到了对托洛茨基分子分裂党的活动的批判,
所有这些也是符合实际的。有的论者不加分析,说什么小说就思想倾向而言是极左思潮的产
物,它的基本观点是图解斯大林的政治路线等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部小说用将近
40%的篇幅写乌克兰人民反对德国占领者和波兰入侵者以及他们的同盟者佩特留拉匪帮的斗
争,揭露内外敌人的暴行是极左的表现?难道写广大共青团员为解决城市冬季燃料问题,在
天寒地冻而且又有残匪骚扰的恶劣条件下奋不顾身地忘我劳动也是极左?难道一个失去工作
能力的残疾人为争取归队,为使自己能继续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在死神随时都有可能
夺去生命的情况下顽强拼搏,这也是受极左思潮的支配?那些嘴里念叨着人道人性,乱扣极
左帽子的人,撇开别的不说,还讲不讲一点人类的同情心?小说里叙述了党内的斗争,具体 说,在第2 部第5
章里用较大的篇幅描写了与托洛茨基分子的争论。这里反映的是1923 年下 半年到1924
年初党内发生的一场反对托洛茨基分子分裂党的活动的斗争。当时托洛茨基趁列
宁病重不能视事、国家在经济方面出现某些困难、党内生活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之机,公然
违背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提议通过的禁止派别活动的决议,再次挑起争论,企图分裂党。
怎么能把列宁还在世时发生的这场捍卫列宁的路线的斗争与斯大林路线扯在一起呢?怎么能
把建立和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为恢复国民经济所作的努力和主人公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描 写说成是图解斯大林的政治路线呢?
上面说过,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小喜欢读书,除《加里波第》、《牛虻》、《斯巴达克思》等外国
作品外,还读了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谢甫钦科的诗集《科布扎歌手》和抒情长诗《海
达马克》等作品。这些抒发爱国主义感情、描写乌克兰人民反对波兰统治者的英勇斗争的小
说和诗歌对他的性格的形成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他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又广泛阅读
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托尔斯泰等俄罗斯古典作家的作品。在苏联作家当中他
推崇的是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富尔曼诺夫。他在读了高尔基的《鹰之歌》后赞叹说:写
得多么好啊!这是对有着坚硬的翅膀、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满怀着实现过自由和美好生
活的最大愿望的青春的颂歌!由此可见,奥斯特洛夫斯基受过俄罗斯和乌克兰文化的熏陶,
这一点必然会在他的创作中反映出来。以作者自己为原型所塑造的保尔的形象既具有作为一
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新的品质和特点,又体现了那种向往自由、不畏强敌、为捍卫国家的
独立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感情,那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怕艰险,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
不罢休的顽强斗争精神。在他身上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的影子。因此,否
认《钢铁》这部作品与乌克兰和俄罗斯文化传统的联系是不对的,不符合事实的。
根据法捷耶夫的说法,像保尔这样的新的英雄人物的突出特点是:忠诚于劳动人民的事业,
具有革命战士的热情,仇恨敌人和热爱战友,以同志式的热诚态度对待异性,具有组织性和
纪律性,意志坚强,勤劳谦逊,有自尊心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智慧等。此外,保尔还是一个国
际主义者,他的奋斗目标是肃清全世界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人民大众的共和国。
他反对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首领彼特留拉及其匪帮,同情遭到虐杀的犹太人。他在和人们交
往时看重阶级和立场,不看民族和血统。他在疗养时与俄罗斯人、德国人、爱沙尼亚人、拉
脱维亚人友好相处,别的病人叫他们共产国际执委会。根据目前看到的作者在修改时删除的
材料中,并没有写保尔支持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段落。至于马赫诺,他是自诩为农民利益保
护者的富农流寇部队的首领,而班杰拉()则是二战期间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的头
子,把保尔和他拉到一起,就成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了。 《钢铁》一书中的保尔并不是天生的英雄。他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他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使
他从小就有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和自发的反抗精神,后来在朱赫来和多林尼克等布尔什维克
的引导和教育下,开始懂得一些革命的道理。不过他不是一下子成为一个有高度自觉性和纪
律性的战士的。甚至在参加红军后,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这具体表现在他
擅自从科托夫斯基的部队转到了布琼尼指挥的第一骑兵集团军上。经过严酷的战斗的考验和 实际工作的锻炼,他才逐步克服了这个缺点。在1923
年秋季民兵举行演习时,他虽然两腿全 都肿了,走路很困难,但坚决服从不准骑马的命令。保尔从小富有正义感,爱憎分明,疾恶
如仇,但是有时不免有些偏激。后来他虽然不时提醒自己和克制自己,但他的这个毛病一直
未能完全改掉。例如他听到一个叫法依洛的人绘声绘色地讲他如何玩弄和侮辱女同志时,忍
无可忍,动手打了他,但又为自己的这种游击作风而痛责自己。他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但是
也曾有软弱的时刻。例如他在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后,思想上一度产生过为什么
还要活着的问题,出现过自杀的念头。然而他立刻认识到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决定顽强地活
下去。作者没有把保尔写成完美无缺的人,他既是一个英雄,又是一个普通人。这个人物有
血有肉,栩栩如生,使人感到亲切。保尔有他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生活,作者通过对他的
行动的描写来揭示他的内心世界。不过小说中也有一些直接的心理描写的段落。例如他在烈
士公墓的那段思考生活目的的内心独白以及他在城外海滨公园漫步时内心的思想斗争的描写,
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后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和即使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
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等警句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p#分页标题#e#
保尔对待爱情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少年时代他曾与冬妮亚有过一段恋情。但是从一开始就
可看出,两人具有不同的思想和志趣,这就预示着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能会出现波折。国内战
争结束后,保尔曾想吸引冬妮亚参加他们的工作,但是这位小姐不感兴趣,他们之间发生了
第一次冲突。后来冬妮亚的个人主义表现使得保尔愈来愈难以容忍,他们的关系终于破裂了。
小说中对感情破裂的原因作了明确的说明。保尔对冬妮亚说:你有勇气爱一个工人,却不能
爱我们的思想。跟你分手,我感到遗憾作者完全有权作这样的处理,因为这是符合人物性格
发展的逻辑的。保尔和丽达乌斯季诺维奇可说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彼此都有好感,保尔
甚至产生过一般恋人常有的猜疑。为了避免爱情带来的不安和痛苦,他借口现在不是谈恋爱
的时候而主动把他们之间的桥梁烧断。当他们再见面时,丽达已经结婚,事情已无法挽回了。
保尔后来自己也认识到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对丽达的感情是荒唐的和令人遗憾的。至于他同达
雅的结合,可以说友谊的成分多于感情,已没有少年时代的那种浪漫色彩了。但是总的说来,
保尔对待爱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符合当时的革命青年的总的生活态度的,因而小说的描写 是比较真实的。 三 上面说过,《钢铁》的第1、2
部于1932 年和1934 年先后发表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责 任编辑分别为该杂志的副主编科洛索夫和主编卡拉瓦耶娃。尽管他们在30
年后联名写的文章 里说:手稿只需作很小修改,当时确实几乎没有作多大改动,只在某些地方删掉了一些漂亮
的字眼等等,但是实际上并不如此。科洛索夫对第1 部提了许多意见,几乎要求重写,后来
在送稿子去的老布尔什维克费杰尼约夫和作者本人的反对下,才同意只作文字上的润色。他
还擅自把女主人公的名字改为冬妮亚(原稿中为伊拉),并要求把这本书的书名《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改为《保尔柯察金》,理由是以免引起读者误解,把它当做一本讲炼钢技术的书,最
后因遭到作者的反对而末成。为了压缩篇幅,这位编辑对小说作了较多删节,甚至删掉了人 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名言。在第2
部发表前,作者根据卡拉瓦耶娃的意见, 对工人反对派 时期作了更加深入的揭示(后来这个部分完全删除了),对批判托洛茨基分子的情节以及列宁
逝世和为纪念列宁而吸收党员的场面进行较大的修改,此外压缩了对主人公患病的叙述和丘
查姆家的家庭纠纷的描写。卡拉瓦耶娃在加工时,作了进一步的删节。作者在读了杂志上发
表的这一部的前几章后给这位编辑写信说:我觉得你的剪刀剪得我稍微有些疼。他承认有些
地方删得对,删得有理,而对有些章节被剪掉真觉心疼,因为只是为了节省纸。可见作者对 编辑的修改并不都是同意的。
小说全文发表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青年,热情更高。图书馆里借阅这部小说的
人排起了长队,各地自发组织起学习小组,召开学习会和讨论会。由于中央出版社的印数满
足不了需要,某些地方出版社便自行出版发行,有的编辑擅自进行了修改和删节,弄得小说
遍体鳞伤,整段整段的话被去掉,而接缝又没有填上,由此出现了情节的跳跃。于是作者决 定作一番校订工作。1935
年春夏之交,他邀请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编辑戈林娜到他在索契的住
处,和这位编辑一起,花了两周的时间,根据手稿对小说全文进行了一次核对。根据戈林娜
的回忆,这不单纯是校读和核对,而是一种创作。奥斯特洛夫斯基有时改变某些说法,使其
更加确切,恢复了由于不同原因未进入初版的文字,增补了在小说初次发表后添写的东西。
与此同时,也对某些情节和场面作了压缩和删节。在这次核对时恢复了已在1934 年的乌克兰
文版本里恢复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段话,不过文字上作了个别的变动:在乌克兰文版本
里这段话的结尾是为共同事业而斗争,现在改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作者把这次校订后出 版的版本称为俄文第3
版,并建议以后这部小说一律按照这个版本刊行。他在逝世前正式确 定1936 年出版的第5 版作为定本,
同时又提出小说中的一些应再作修改的地方(共11 处),
并在赠给他的妻子的书(此书保存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的扉页上标明了应作修改的地
方的页码。由此可见,《钢铁》一书的定本是经过作者几次修改最后确定下来的。他特别强调 要自己亲自修改, 不允许他人干预和包办代替。
有一件事可说明这一点。1935 年《文学报》 发表了批评家代列吉耶夫的文章,其中建议请著名小说家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替奥斯特洛夫
斯基修改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得知后非常生气,马上给《文学报》发了一份电报,说要砍
它一马刀作为回答,并给该报编辑部写信表示不同意文章作者的建议。他在信中承认他的书
有很多缺点,离完美还差得远,表示将根据老作家们提的意见,亲手作修改。如果这本书由
尊敬的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来重写,那么这将是谁的作品?是他的还是我的?
可是俄罗斯文学界却有人无视事实,散布流言蜚语,对作者进行中伤。那位自称非常不喜欢
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小说《钢铁》的作家阿斯塔菲耶夫在他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文里
说,许多年前他在彼尔姆负责一个青年作者讲习班时,听当年担任过《钢铁》一书的编辑卡
拉瓦耶娃和科洛索夫说过,他们两人曾受共青团中央派遣,到索契去帮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工
小说,他们不只是作简单的修改工作,而且进行了补写,有不少片断是他们写的。接着阿斯
塔菲耶夫进一步加以发挥,说人们在读这部小说时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其中枯燥乏味的东
西和富有特色的段落并存,前者是科洛索夫写的,后者则出自卡拉瓦耶娃的手笔。他还说,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里和他的档案里想必保存着这两位作家的手稿。值得注意的是,阿
斯塔菲耶夫不早不晚恰恰在这两位编辑都已去世(卡拉瓦耶娃和科洛索夫是先后在1979 年和 1989 年去世的)后的 1990
年回忆起他们的话,大概他认为这样可以死无对证。但是谎言总
是要被戳穿的。首先,根据记载,共青团中央并未派那两位作家去索契,科洛索夫在奥斯特
洛夫斯基去世前根本没有到索契去过,卡拉瓦耶娃也只是在去高加索时顺路去了一下,停留
的时间不长。其次,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负责人为澄清事实而发表的文章,他们那里
完整地保存着作者的经过司法鉴定的手稿,根本没有两位编辑写的任何东西。可见,阿斯塔 菲耶夫完全是信口开河。#p#分页标题#e# 1989
年出版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第1 卷(此卷为《钢铁》)的正文后面,作为注释刊 印了当年作者删去的部分内容,总共约合中文4
万余字。这样做是符合常规的, 把过去删节 的文字发表出来主要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和研究小说的创作过程。但是漓江出版社在出版《钢
铁》的新译本时却把上述原文版本中作为注释刊登的东西直接植入正文之中,甚至在注释中
列出几种异文时也毫不客气地替作者做主,选择其中的一种插入正文,最后把这样拼成的译 本称为全译本。上面说过,作者生前已确定1936
年的第5 版为定本, 任何人无权进行增删 和修改,也无权恢复作者自己删除的东西,这应该说是一般的常识。因此这个出版社的做法
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欺骗,这是很不恰当的。可以设想,假如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世,这个译本的策划者和译者们恐怕要挨他一马刀。还有,1989 年版本的注释中发表的材
料也并不是手稿中被删内容的全部(该书出版说明中明确地说,这只是手稿的一些片断,而
且有几个注释只注明某处作了删节而没有列出具体内容)。根据我们了解,《青年近卫军》杂 志1956 年第3
期曾发表过由作者的夫人和索科洛娃整理发表的一些被删的段落,约5000 字; 1964 年在作者60 岁诞辰时,《十月》杂志第9
期又刊登了5 万字左右的被删材料,其中有些 段落当时还在《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晚报》和《莫斯科共青团员报》上登载
过。在这两次发表的材料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未收入1989 年版本的注释。如此说来,那些喜欢
越俎代庖的人所炮制的全译本,也并没有包括初稿的全部内容。
我国的个别论者把《钢铁》的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增删修改的正常创作活动说成是迫于政
治形势而作出的妥协,蛊惑人心地说书中被删的部分是书中主角保尔柯察金从英雄到叛逆的 悲剧之精华,以欺骗不明真相的读者。
这位先生所说的被删去的部分指的大概只是 1989 年版本里的注释里所列的内容。这一部分被删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小说中人物的生
活经历有关,例如作者对保尔与冬妮亚的关系的描写进行了压缩,去掉了冬妮亚写给女友塔
尼亚的一封长信;对丽达与谢廖沙相爱的描述也作了简化。再就是缩减了保尔与丘查姆一家
的关系的描写等等。另一类与政治斗争有关。小说的定本完全删除了关于保尔参加工人反对
派、反对新经济政策、后来在同志们的帮助下认识了错误回到了党的怀抱的描写,同时压缩
了与托洛茨基分子的分裂活动进行斗争的场面,精简了关于托洛茨基分子杜巴瓦的表现的叙
述,去掉了关于新反对派的情况的具体介绍。上面提到的那位论者所说的精华大概指的是后 一类材料,特别是有关保尔参加工人反对派的部分。
上面已对作者修改小说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关于迫于政治形势而作删节的说法,是一种毫
无根据的猜测,何况被删的某些段落(例如描写揭露托洛茨基分子的章节)恰恰是符合当时
政治斗争需要的。作者进行修改,主要出于使小说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变得更加完美的考虑。
作者的朋友和他的评传的作者特列古勃曾说:作者之所以作那样的删改,有各种原因,其中
包括对小说的结构、情节、文体的关心,作者力图做到思想宽阔、语言紧凑。这些话有一定
的道理。举例来说,据批评家安宁斯基估算,小说定本中的各种讲话、发言、报告、书信、
日记、公文、告示之类的材料约占总篇幅的十分之一,如果再加上占被删材料的大部分的同
类材料,那么比例还要大得多,因此作者对此类材料作大量删节是有道理的,这使得小说的
结构变得比较合理,文体变得比较统一,从而提高了总的艺术水平。根据作者自述,他是根
据许多布尔什维克的建议去掉保尔参加工人反对派这一情节的,因为没有必要让一个坚强的
共青团员与反对派搞在一起。这种说法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不过初稿中的那种写法也不无生 活依据。1921
年列宁提出实行新经济政策,这是一个大的转折,当时思想不通的大有人在,
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老布尔什维克。像保尔这样的政治上尚不成熟的青年因缺乏认识而起来反
对,并不奇怪。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一旦认识了错误,能够坚决改正。所以手稿里那样写,
既不违背保尔性格发展的逻辑,也不破坏他的性格的完整性。把一个年轻人犯错误和改正错
误的表现说成是叛逆,真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什么逻辑。散布这种无知妄说的目的,无非 是想否定保尔这位英雄人物。 四 《钢铁》的第1、2
部发表后在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热烈欢迎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批 评家们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正是文学界的变动时期。1932 年4
月23 日联共(布) 中央通过了《关于改组文艺团体》的决议,解散了各种文学团体,筹备召开第一次苏联作家
代表大会,成立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作家们的注意力都为这些事件所吸引。而更重要的是,
在职业批评家看来,《钢铁》一书似乎只是对个人经历过的事情的忠实记录,艺术上的优点并
不突出,因此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基本上保持沉默。斯塔夫斯基虽于 1934 年 8 月在第一
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作《关于我国文学青年》的报告时提到了《钢铁》一书,但仍强调其 中有许多缺点。在这之后情况并没有多少变化。
但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却受到了一些独具慧眼的老作家的关注。绥拉菲莫维奇曾前去看
望奥斯特洛夫斯基,给他讲述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并给《钢铁》一书提了不少意见。奥斯特 洛夫斯基在1934 年5 月 14
日的信里说:绥拉菲莫维奇曾3 次到我这里来。 老人对我的错
误和成绩作了详尽的分析。这次见面对我非常非常有益。他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他 又多次怀着感激的心情提起这位老前辈。
在《钢铁》发表时,高尔基正好在注视青年作家的创作,发现了他们思想上和作品中的一些
问题,发表了《论语言》、《和青年作家的谈话》等文章加以引导。他收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赠书后,曾打算写一篇评论。而奥斯特洛夫斯基对高尔基极为尊重。他在高尔基提出关于文
学作品的语言问题后,立即响应,写了《争取语言的纯洁》一文,并对照高尔基的意见,检 查了《钢铁》的第1 部,
看到了什么地方写得不好,于是把许多不必要的和装点门面的词毫
不吝惜地去掉。因此当他得知高尔基要写评论《钢铁》的文章时,心里非常激动。他在1934 年4 月1
日写给卡拉瓦耶娃的信中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接到了你的信和另一封信,得知高
尔基近日将发表一篇评论你的学生的所有过失的文章。我要受责骂了,安娜同志,因为我在
第一部习作里搞错了不少。我承认自己有点不安:因为这位大师恰好此时正在赏给某些躺在
荣誉上的人以沉重的打击。诚然我并不觉得自己有这个毛病;但是想到高尔基会提什么意见,
我心里仍然很不平静。这段话表达出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当时的心情。根据一位记者回忆,高
尔基十分赞赏奥斯特洛夫斯基顽强拼搏的精神,曾对他说:你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个作家
吗?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是却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写成一本关于共青团的书的伟大力量。
而且是一本多么好的书啊!我们这里有人对他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是他们讲不讲良心的问题。
而依我看来,大家都应该向奥斯特洛夫斯基学习!我建议你到他那里去一趟,他病得很厉害,
也许说不了话,但是即使看他一眼也是很必要的。那时你就会懂得什么是生活和斗争高尔基
想了想后又接着说:我也在仔细观察他,正在再一次读他的书,手痒得想写一篇关于他的文
章。等我病好后,我要亲自到他那里去向他致意,因为这是英雄,这是新世界的文学家,新
文学的文学家,未来是属于这种新文学的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高尔基一直没有写奥斯特洛夫 斯基所企盼的文章。1936 年 4 月,
在高尔基逝世前两个多月,上面提到过的特列古勃去看 望他时,高尔基仍说文章还没有写,但表示一定要写。高尔基逝世后,曾有过关于高尔基已
写了关于《钢铁》的文章的传说,可是高尔基研究专家们在他留下的各种材料里并没有发现
这样的文章。而在高尔基亲笔写的文字材料中只有一处提到《钢铁》,他在1934 年写给《共
青团真理报》总编的信中说,这本书的开头部分编辑工作做得不认真,很粗糙。根据以上的
所说的情况可以断定,说高尔基要写文章列数《钢铁》的所有的罪孽是一种曲解,至于说这
样的文章可能压在高尔基档案的底层,那只不过是一种猜测罢了。#p#分页标题#e# 1935 年3
月,《真理报》发表了著名记者兼作家柯里佐夫的特定,报导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生活和创作情况。他写道:瘦小而苍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一动不动地仰躺在遥
远的索契的陋室里,为人们所遗忘,可是他勇敢地登上了文坛。他推开了较差的作者,在图
书橱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给自己占了一个位置。难道他不是一个有巨大才能和无限勇气的人?
难道他不是一位英雄,不是我们国家可引以自豪的人之一?这篇特写发表后,如同一位批评
家所说的那样,像爆炸了一颗炸弹,从此奥斯特洛夫斯基名声远扬,批评界改变了对他的态
度,开始发表有关他的文章,他的书才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普通读者和职业批评家对《钢铁》的接受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受
作品主人公的巨大精神力量所吸引,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他们不是进行一般的阅读,而是
进行钻研,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而批评家们则以通常的文学标准来衡量作品,比较重视艺
术性方面。一般说来,一部好作品应该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而从艺术性的要求来看,
《钢铁》,尤其是它的初版,确实存在着不少缺点。作者自己也承认这一点。这主要是由于作
者缺乏写作经验和技巧不够圆熟造成的,而编辑工作的粗疏也是原因之一。奥斯特洛夫斯基
在老作家的帮助下,很快认识到艺术性的高低对一部作品的重要性,在进一步学习艺术技巧
的基础上,从语言、结构等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不断的修改,最后使得它的艺术水平有 一定的提高。
然而话又要说回来。决定一部作品是不是杰作、有多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不只是艺术技巧,
或者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技巧。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前后的创作可作为例证。大家知道,他
在总结《钢铁》的写作经验和进一步提高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创作了另一部小说《暴风雨所诞
生的》。在这部小说的讨论会上,绥拉菲莫维奇肯定他的技巧有了长进,但是觉得《钢铁》读
起来更温暖和亲切些。也就是说,他认为《暴风雨所诞生的》的感染力不如《钢铁》。法捷耶
夫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钢铁》在技巧上虽然不如《暴风雨所诞生的》,但是有后一本书
所没有的一个大优点,它像一支歌,有较多的抒情味。他还举自己的创作为例,来进一步说
明《钢铁》优于《暴风雨所诞生的》:大家都说我的《最后一个乌兑格人》写得好些,另一些
人则说《毁灭》好些。这有什么办法呢?后一本书像是一个人的初恋。这里有时突然出现那
种保持本来面目的东西,而在前一本书里这是由于经验的积累而来的。自然他也把《钢铁》
比做初恋。他的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艺术创作中珍视的是初次、首创、开拓、独
一无二和不可重复,讲究写真情实感而不追求过多的雕琢。从这一点来看,《钢铁》要高于《暴
风雨所诞生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一次谈话中说:我的第二本书在文
体和情节结构上都和第一本不同。也许故事和带有浪漫色彩的内容会使它很有趣和吸引人,
但是它未必会有《钢铁》那样的影响。事实确实如此,在读者当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有望成
为传世杰作的是《钢铁》,而不是那部技巧有了长进的《暴风雨所诞生的》。因此借口《钢铁》 艺术技巧不高而否定它的文学价值的论调可以休矣。
近年来我国在对待《钢铁》一书的态度上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不同出版社接连出版了
七八个译本、广大读者对它仍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的同时,知识界的少数几个人却对它进行
攻击,大有要把它抛进垃圾箱之势。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这是由于苏联和俄
罗斯自由派所宣扬的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革命和建设成就的思想观点被当作新发现被
贩运到我国,影响了一部分人;另一方面,我国文学界和学术界的极少数头面人物在鼓吹资
产阶级自由化的同时提出了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告别革命、躲避崇高等口号,他们否定理想,
宣扬个人本位,搞乱了一部分人的思想。于是有的人或因受两者的交叉感染,或因受趋时心
理的驱使,对歌颂革命、宣扬无产阶级远大理想和顽强拼搏精神的《钢铁》发起了攻击。马
克思曾经说过: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对一本书来说也是如此。
确定《钢铁》是不是好书的将不是少数几个人,而是广大人民群众。 【责任编辑】有耕
保尔·柯察金形象的生命英雄特质&
一、保尔并未被今天的青年所抛弃&
  随着苏联历史的终结,一些人审视这一历史的目光越发狐疑起来。&
表现在文学方面,在“重写苏联文学史”的口号中,其中众多曾经名&
重一时,也可谓顶天立地的人物形象,现在需要为自己存在下去而辩&
护了。引人瞩目者之一,即保尔·柯察金。这位“钢铁”般的英雄人&
物,在半个世纪屹立于中国文坛乃至中国文化、教育界之后,如今在&
一些人眼里,已“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了,因为“他只是&
当时苏联主流政治路线的传声筒。”在个别学者心目中,“保尔的形&
象已经黯淡了,冬妮娅的形象却变得春雨般芬芳、细润,亮丽而又温&
柔地驻留心中”。由是,这些论者自然发出质问:“《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以下简称《钢铁》)是一本好书吗?”&
  显然,保尔遭遇了进入中国以来最激烈的非难。但与此同时,对&
他的这种否定,也遭遇到否定。而这后一种否定,不仅来自专家,也&
来自读者。不仅有老读者,也有新读者。笔者近年来在高校讲授“外&
国文学名著选讲”这门课,课上并未讲到《钢铁》。课后只要求同学&
在其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任选题目写一篇短文。出乎意料的是,在&
两次交上来的共500多篇作业中,竟有50多篇是写《钢铁》的。更让人&
意想不到的是,这几十个青年向我倾吐的,全都是发自肺腑的对这部&
作品特别是对保尔这一形象的由衷肯定。他们对保尔的赞赏,绝非盲&
目、空泛的英雄崇拜。这些青年将汲取精神力量的目光自觉地投向保&
尔,是发现了这一形象所载负的人生理想,所具备的现实价值。&
二、革命英雄与生命英雄,保尔形象的双重性&
  认为保尔不是一个成功形象的同志断言:“只要把作品中的人名、&
地名改动一下,保尔·柯察金既可以是南斯拉夫的瓦尔特、罗马尼亚&
的安东内斯库,也可以是朝鲜的金昌浩、中国的高大泉。”&
  果真如此吗?那就意味着这些形象的本质是同类的。惟其如此,&
他们才可共享一个名字,即“无产阶级英雄”或“社会主义英雄”。&
但只要稍加思索,读者均可看出,保尔还有着这些“英雄”所阙如的&
人生历程,即,他因身患绝症被迫退出社会舞台后,在生命的舞台上,&
经过彷徨,摆脱颓唐,自行奋起,向生命的极限挑战,并且最终超越&
了这一极限,从而取得了超越生命意义上的新生。这不仅是上述人物&
所不具备的经历,也是整个人类文学史上的英雄所罕见的经历。正是&
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保尔的性格塑造具有了他人所不具备的合金化流&
程。联系这一事实去考察保尔与那类人物,可以说,即使将他们共有&
的社会政治外衣除祛,保尔仍然具有英雄的光彩,而且是方显出英雄&
  以往的评论均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保尔的形象性质具有双&
重性:他是集革命英雄与生命英雄于一身。而其本质,是生命英雄。&
  文学中的所谓“生命英雄”,其使命是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
困难、挫折、失败,病痛、绝望与死亡是他们的敌人。生命的极限是&
其挑战并超越的对象。他们人生的目标,不仅是创造生命的辉煌,而&
且还要再造一次生命。因此,不管出于何种必然,他们总能够在生命&
的常规极限处发起向生命禁区的冲击。他们的意义在于,于文学中异&
常强烈地展示了人类向死亡做不屈不挠抗争的巨大勇气与非凡能力。&
他们的价值在于,不仅体现了文学家对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理性思&
考,还在文学之外,给人类增添信心和力量。这才是保尔形象的永恒&
价值。只要人类存在下去,人类还需要对自己懦弱的意志做淬火、锤&
炼,还渴望打破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保尔精神就会给人以力量。保&
尔形象的现实价值也就在于此。&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外国文学界,乃至苏联以及俄罗斯文学界,&
长期以来均未能从生命英雄这一理念高度解读保尔。何以至此?笔者&
以为,这是由于我们一直忽略一个很重要的阅读角度,即不能贴近保&
尔后期的生命形态。这恰是我们这些生命处于常态的读者所难以保持&
的理性。其实只须换个角度,只要我们站在生命为不幸所羁绊的人的&
立场,就不会无视保尔精神所具有的弥补生命缺憾的感召功能。&
三、一点思考&
  重新审视苏联文学史,以及保尔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必要的。但&
在这种审视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过分的怀疑。这并非理性的质疑,&
而是一种情绪。究其本质,这是源于对往昔政治热情置换文学创作冲&
动那种反文学现象的反驳。不幸在于,这种反驳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
而更加不幸的是,这种现象,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已然成为一种&
亚规律。究其成因,主要在于,我们在积聚对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现&
象的批判热情时,尚未做好必要的理论与实践之准备。至少,我们的&
理论工作者尚未具备与这种热情相匹配的一种价值判断体系、尽可能&
全面的解读角度,以及多重的美学标准和多样性的审美趣味,亦即把&
握作品与人物的能力的统一。&
  这一反科学规律的客观存在,于笔者心头渐成一种隐忧,即忧虑&
我们从否定庸俗社会学性质的文艺动机出发,却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早&
已应当否定、而且使用者主观上也意欲否定的庸俗社会学批评。&
  隐伏在笔者心头挥之不去的另一隐忧,是在否定文学中的理想主&
义时,我们的一些批评也在否定着人类的理想。保尔遭致非难的原因&
之一,无疑是他身上载有太多的理想。也许我们吃了“假、大、空”&
太多的苦头,那也不应放眼望去,一切反映人类美好向往的豪言壮语&
都是“乌托邦”。退一步讲,保尔所言的“全人类的解放”,即使在&
冷战结束的今天,当我们目睹世界强权政治的种种劣迹败行时,谁又&
能否认,这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话,而是非常实际且又任重道远的全人&
类共同使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