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的空间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1页免费3页免费25页免费4页免费73页1下载券 2页免费92页1下载券32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18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0页免费18页1下载券25页免费2页免费55页免费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2 土地信息技术基础2013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5页免费134页免费8页免费5页¥10.005页¥10.00 5页¥10.005页¥10.0020页免费13页免费136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5页免费5页1下载券72页免费111页免费32页免费
2 土地信息技术基础2013|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3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Internet环境的土地空间数据共享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土地信息系统第2章_土地信息技术基础1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91页免费91页免费63页免费55页免费57页免费 35页免费58页免费8页免费32页1下载券4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0页免费55页免费72页免费10页免费18页1下载券
土地信息系统第2章_土地信息技术基础12|土​地​信​息​系​统​第章​_​土​地​信​息​技​术​基​础2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1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15武汉大学感信息工程学院考研考试范围指引(2)
895《地籍测量学》考研范围
一、基础理论
1. 地籍的含义、功能、类别及其发展历史。
2. 地籍测量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地籍测量的内容,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技术体系。
3. 地籍调查的定义和内容,地籍调查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地籍调查所涉及的技术,各种技术所解决的问题及其概略的生产工艺流程。
4. 地籍测量学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对象。
二、土地权属调查
1.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含义及其确认方法
2. 宗地、地块、界址点和界址线的含义,土地划分的含义和方法,地籍编号的分类,地籍几何要素的编号,地籍属性要素的编号。
3. 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内容、基本程序,权源、界址以及其他要素的调查等。
4. 土地使用权调查的内容、基本程序,权源、界址以及其他要素的调查以及宗地图的绘制、地籍调查表的填写等。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 土地类型的定义,土地分类的含义和作用,土地分类体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则,分类方法,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原则和程序。
2. 地类调绘的基本方法。地类界线调绘的精度,地类调查的技术要求,地类图斑的调查,线状地物调查,零星地物调查,地物补测。
3. 影像判读的一般要求,影像判读标志的建立,主要地类解译标志。
四、土地等级调查
1. 土地质量与性状的含义,土地等级调查的含义、目的
2. 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必要性及内容,土地社会经济要素调查的必要性及内容。
3. 税收和土地税收的概念、土地税收的依据与功能以及我国现行的土地税收制度简介。
五、房屋调查
1. 房屋调查的特点、内容,房产要素的编号及与房屋有关的概念简介。
2. 共有面积含义、特点及其分摊原则。
3. 不同情况下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地籍控制测量
1. 地籍控制测量的含义与特点,坐标系的选取,精度确定原则,埋石点的密度,基本精度要求等。
2. 地球形体与参考椭球体、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与高程基准
3.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地籍控制点的埋石密度、点之记与控制网略图。
4. 利用GPS定位技术和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布测城镇地籍控制网的方法,一、二级导线网的布设以及图根控制测量。
七、界址点测量
1. 界址点的含义、实测界址点坐标的必要性,界址点的精度选取的原则和基本精度要求等。
2. 图解法和解析法测量界址点的方法,解析界址点坐标和边长的检验方法。
3. 外业实测界址点的准备工作、实施步骤及内业整理。
4. 实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的四种主要方法、适用范围及其公式推导。
5. 用高精度摄影测量方法加密界址点坐标的适用范围、问题及作业要点。
八、地籍图的测制
1. 地籍图的含义、内容、作用、分类,地籍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比例尺、分幅与编号、基本精度要求等。
2. 地籍图测制的技术和适用范围,各技术测制地籍图的方法和概略作业流程。
3. 宗地图的概念、特点和内容及作用,宗地图的测制方法。
4. 其他地籍图编制原则、内容和方法。
5. 房产分幅图、分宗图及分户图的内容、成图方法及要求等。
九、土地面积量算
1. 面积量算的含义、作用、方法等,
2. 简单几何图形法,坐标法,膜片法,求积仪法及图纸变形、高程、倾斜改正方法等。
3. 土地面积平差原则与精度要求
4. 图幅、街坊、宗地与地类面积测算以及土地面积汇总统计等
5. 城镇宗地面积量算的项目与关系
十、数字地籍测量
1. 数字地籍测量的含义、特点、方法及其作业流程
2. 全野外数字地籍测量的原理
十一、日常地籍调查
1. 日常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含义、内容、作用和特点。
2. 土地权属变更调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3. 界址恢复与鉴定的方法
4.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含义、特点、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环节。
十二、3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 3S技术的特点及其集成方式
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图测绘、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3. 遥感在地籍测量中应用于地籍测量的优势和作用、几种适用于地籍测量的遥感影像、调查底图(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4.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加试科目考试范围
1、 计量地理学:要点:
计量地理学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各自特征
计量地理学的主要应用方面
二、地理数据采集及其预处理
地理数据类型
地理数据几种常用的统计指标
三、计量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
几种相关系数:pi系数、卡方系数、皮尔逊系数、斯皮尔曼系数
回归分析基本原理与步骤
马尔科夫预测基本原理与步骤
四、空间统计分析
探索性统计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
地统计分析:区域化变量概念、变异函数(协方差函数)概念与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普通克里格插值
五、空间优化决策分析
线性规划方法的原理与基本步骤
层次分析法(AHP)的原理与基本步骤
六、地理网络分析
地理网络的图论描述
地理网络的测度指标
最短路径分析与选址
2、 现代地貌学: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地貌体
&第二节& 地貌类型与结构
第三节& 地貌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四节& 地貌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
第二章 地貌发育
&&& 第一节&& 内动力作用
&&& 第二节& 外动力作用
&&& 第三节& 人类活动---第三地貌动力
&&& 第四节&&& 内外动力相互作用
第五节&& 地貌发育基础理论
第六节&& 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 外动力地貌
第一节& 坡地重力地貌
&&& 坡地系统、崩塌及其地貌、滑坡及其地貌、坡地蠕动及其地貌
&&& 第二节& 流水地貌
&第三节& 冰川地貌
&&&& 冰川和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形体
&第四节& 风沙地貌
&第六节& 海岸地貌
第七节& 人工地貌
第四章& 岩石地貌
第一节& 砂质岩石地貌
第二节& 岩浆岩和玄武岩地貌
第三节& 可溶性岩石地貌
&&&& 岩溶分布、岩溶地貌发育条件、岩溶地貌形体、岩溶地貌空间组合
&&& 第四节&& 黄土地貌
&&& 第五节& 生物岩地貌
第五章& 构造地貌
第一节&& 水平构造地貌
第二节 单斜构造地貌
第四节&& 褶皱构造地貌
第五节&&& 断层构造地貌
&&& 第六节 岩浆活动构造地貌
第六章 区域地貌
第一节& 山地与丘陵地貌
&& 第五节 大陆边缘地貌
&&&& 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岛、大陆基
&& 第六节& 洋底地貌
&&&&& 洋底地貌形体
第七章& 数字地貌模型
数字地貌模型概念
&&& 数字地面模型、数字高程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的形式
第八章& 地貌制图
& 第一节& 地貌图的类型
第二节&& 地貌分类原则
第三节& 地貌形体类型数字分类
&&&& 基本地貌类型划分
第五节 地貌制图程序
&&&& 地貌制图内容、制订地貌图编制计划、 地貌图编图准备工作
3、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
(1)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方法
(2) 模拟地图到数字地图的转换方法
(3) 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
(4) 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
(5) GIS 数据库的设计
(6) GIS工程的管理方法
(7) GIS工程的设计技术和设计书
(8) 地理元数据作用与管理
(9) 网络GIS设计方法
(10) 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
4、 空间分析:
(1).空间分析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
(2).空间数据的基本特性及表示方法
(3).空间坐标计算方法
(4).空间分布类型及参数描述方式
(5).空间聚类的方法
(6).空间物体的形态分析
(7).空间插值和拟合
(8).空间曲面的形态参数
(9).曲面结构线的计算
(10).空间距离的计算
(11).基于栅格数据的欧氏距离变换
(12).基于距离的分析
(13).空间拓扑关系及其计算
5、 环境化学:
要求考生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与方法;了解四大自然圈层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与联系,了解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课题与研究内容;掌握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主要化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反应。主要考试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环境化学
第二节& 全球变化研究与环境化学
本章重点: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分支学科与研究的方法,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进展。
第二章& 全球环境概述
第一节& 大气圈
第二节& 水 圈
第三节& 岩石-土壤圈
第四节& 生物圈
本章重点:气溶胶,大气组分浓度表示方法,太阳辐射, 主要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大气散射的原因与类型。水圈的结构,天然水的化学组成。土壤的化学组成,土壤矿物质的分类、结构与类型,有机质的分类,腐殖质的分级与官能团,土壤胶体的分类与性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三章& 化合物在环境介质间的分配
第一节& 化合物在环境介质间的分配平衡
第二节& 化合物在空气-水之间的分配
第三节& 化学物质在水-悬浮物(沉积物)之间的分配
第四节& 化学物质在水-生物之间的分配
本章重点:化合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分配平衡。亨利定律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分配系数,影响分配系数的因素与计算,分配系数与其它性质参数 的关系。生物富集研究的意义,KB及其与其它分配系数的关系。
第四章& 环境介质中的化学平衡
第一节& 环境介质中的酸碱平衡
第二节& 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氧化还原平衡
第三节& 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水解平衡?
第四节& 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配位平衡
本章重点:碳酸盐平衡及计算,SO2的平衡与计算,含氮无机物的酸碱平衡。氧化环境与还原环境,环境中重要的氧化、还原剂,p?的概念与计算,氧化还原平衡对化合物存在形态的影响,p?-pH图,logC- p?图,天然水中不同形态氮的计算。能够水解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影响水解速率的因素,水解速率常数的计算。配位平衡的基本概念,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及配合物的分布系数,天然有机配位体的类型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第五章& 酸沉降的化学过程
第一节& 降水中酸性物质形成的化学过程
第二节& 酸雨的监测与污染控制
本章重点:SO2对光的吸收、气相的自由基氧化,大气液相重要化合物的初级光化学过程,SO2的O3、H2O2、自由基氧化,金属离子的催化氧化。NOx的气相氧化,大气液相中NOx的主要光化学过程,生成HNO3的主要反应,气相与液相中重要有机化合物氧化为有机酸的机制。降水主要的离子成分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降水pH的背景值,影响降水pH的因素。我国的&两控区&。
第六章& 环境中的微界面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天然水体中胶体的性质
第三节& 天然水体中液-固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
第四节& 天然水中胶体粒子的吸附作用
本章重点:胶体粒子的种类、表面性质,表面羟基与表面电荷形成的机制。液-固界面的表面配位模型,羟基化表面的物理化学过程粘土矿胶体粒子的表面配合作用。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如何从实验数据确定吸附等温式。
第七章& 环境中化合物的光化学过程
第一节& 光化学基础
第二节& 对流层中的光化学过程
第三节& 平流层的光化学过程
第四节& 水生系统中的光化学过程及污染控制光化学
本章重点:光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光对分子的作用,分子对光的吸收,分子的电子组态、氧分子的电子组态。大气组分的源与汇,化合物的寿命、半衰期及其计算,分子的吸收截面,重要组分的初级光化学过程,大气中重要的自由基及其来源,NOx、CH4、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对流层臭氧产生,光化学烟雾产生的机制、主要产物及其形成的机理。平流层太阳辐射的特点,平流层臭氧损耗的机理。天然水重要组分的初级光化学过程及其产生的活性物种,直接光解速率常数,天然水中一些典型化合物的光氧化机理,光化学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第九章& 环境中元素的化学形态
第一节 化学形态与效应
第二节 不同环境介质中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
第三节 形态分析方法与模拟计算
本章重点:化学形态的基本概念,形态与物理化学性质,形态与效应,影响化学形态的因子,土壤中重要重金属元素的形态与区分方法。天然水中金属元素形态的划分与方法,溶解态与颗粒态金属元素形态的划分与方法,形态分析方法,形态分析的类型与特点和模拟计算方法。
6、 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归宿。外源化学物的毒性效应。遗传毒理学。污染的种群生物学效应。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归宿与效应。环境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7、 数字地图制图:
数字地图的概念、特征、应用领域;数字地图的数据加工处理、存储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的特征、数据结构、数据分析;矢量地图数据的表达、数据结构、数据分析;栅格、矢量数据的相互转换方法; 矢量数据的压缩、尺度变换方法;数字地图符号化过程、符号设计;DEM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数据结构、及其地形分析方法;数字地图的更新、信息服务发布; 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结构、功能、应用。
8、 地图分析:
地图分析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地图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地图量算的基本方法,位置、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特征的量算分析等;地图数据质量分析评价。
9、 化工原理:
绪论-质量衡算;能量衡算&
流体流动-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边界层理论;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管路计算;
热量传递-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传热过程的计算;量纲分析
质量传递-基本概念;分子传质;对流传质
吸收-吸收的定义及类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传质速率方程;物料衡算;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吸收塔的操作型问题;塔板数
1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如生理、生化、遗传、生态;典型环境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学在水、大气、固废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11、 土地信息系统:
第一章& 绪论
土地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土地信息系统构成及功能;土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第二章 土地信息技术基础
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土地信息的空间参考系。
第三章 土地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技术
土地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数据的测量尺度;土地数据的主要来源;土地数据获取途径;属性数据输入及其与空间数据的连接;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第四章 土地数据库
土地数据库的基本内容;土地信息的概念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设计;土地信息的数据结构。
第五章 土地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坐标系、坐标系变换;图幅接边与分割;空间数据开窗处理;空间数据的编辑;土地信息的空间分析;土地信息空间查询;空间内插方法。
第六章 土地信息分析模型
土地评价数学模型;土地利用规划模型;人口、土地需求预测模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
第七章 土地信息的表示与可视化
土地信息表示概述;土地信息的专题信息表示;土地信息的可视化。
第八章 土地信息系统工程与标准化&
土地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土地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步骤;土地信息系统的网络工程;土地信息的标准化。
第九章 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
12、 土地评价与规划:
第一章 绪论&&&
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原则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规划后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内容、方法&
规划后评价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第五章& 土地质量评价
土地质量评价目的与作用;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土地利用潜力估算 :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潜力的估算
第六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基础数据预测:人口、城市化水平、食物消费水平、农作物单产。
农用地需求预测:耕地需求量预测
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用地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定量方法:趋势预测、回归预测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供需平衡的方法
第七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法:土宜法 、综合平衡法、线性规划法
土地分区的意义、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第八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第九章 土地评价
土地估价的原则方法、土地定级的概念、原则、定级体系与方法;土地定级与估价的关系;土地定级因素分析;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成本法;基准地价概念、特点、评估程序与方法
1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参考890《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考试范围
14、 土地利用规划:
参考加试科目《土地评价与规划》
15、 环境工程原理:
参考加试科目《化工原理》
(责任编辑:文彦考研)
------分隔线----------------------------
友情链接:
(www./shtml/)
(bbs./shtml/)
(bbs.jooyoo.net/shtml/)
/sitemap.html
http://awww.shdog.net/sitemap.html
http://www.4151z./sitemap.html
http://rnr./sitemap.html
武汉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2号樱花大厦A座501(武汉大学正门斜对面)
ICP备案证书号:
7*24 小时热线:
QQ专线咨询:
考研QQ交流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动参考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