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画鉴定破译,请看看这三个字是是什么字😳?

古代电视剧,剧名是三个字,最后一个是嫖_百度知道
古代电视剧,剧名是三个字,最后一个是嫖
里面有一集里演了有一只猫把一个小主脖子挠破了,后来经太医把脉才知道自己已有两个月身孕。
提问者采纳
《甄嬛传》孙俪主演的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个字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亲,那是《甄嬛传》,不是什么嫖!!
甄嬛传啊亲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统计学破译印度古文字及庄建东《汉字起源新说》
近日,《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约瑟夫·姆吉扎德等考古学家的最新考古发现。在伊朗西部的一个城市吉罗夫特附近,研究者发现了一块石碑。碑上刻满奇怪的符号,考古人员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已经中断传承数千年的神秘文字。
  事实上,发现神秘古文字消息时常可以看到,也有不少研究人员、民间学者不断声称自己破解了某种重要的神秘文字。神秘文字真有那么神秘吗,破解神秘文字的方法有一定之规吗?在古文字学家看来,无论是神秘文字,还是神秘文字的解读方法,其实并不神秘。
吉罗夫特南部的古城遗址,被认为刻有古文字的石碑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考古学家姆吉扎德认为,这块石碑上刻着的,是一种未被释读的古文字
经过古文字学家数十年的努力,甲骨文已经被释读出1000多字。
  伊朗:古城遗址发现新楔形文字
  考古发现往往将遗失的历史文明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的考古学家对伊朗境内的一座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一系列发掘活动,考古学家重新衡量了古代伊朗在古代文明世界内的地位。相当部分科学家认为,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很可能是源于伊朗境内一条偏僻山沟中的一座古城。尽管这还是考古发现的早期阶段,但许多考古学家相信这次的考古发现将重写人类文明史。8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对这一遗址的发掘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
  伊朗考古学家约瑟夫·姆吉扎德(Yousef
Madjidzadeh)在吉罗夫特城的南部还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这个古城面积约2000平方米。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达到鼎盛。”就是在吉罗夫特的这处古城市遗址附近,姆吉扎德发现了一块不大的石碑。在石碑上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发现者认为这些符号是一种文字。该种文字的文明消亡以后,就再没人见过它们。不过,考虑到古城发掘的过程以及周围地区的环境,姆吉扎德也谨慎地表示,当然无法排除这块石碑是后人伪作的可能。
  每一种古文字的发现都带来了颇多的惊喜。在伊朗的吉罗夫特,这样的惊喜并非首此出现。此前,著名的埃兰楔形文字也发现于此地。
  1835年,一名25岁的英国陆军中尉罗林森奉命前往伊朗,出任库尔德斯坦省总督的军事顾问。这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到任不久,就听当地人说驻地附近有一处石刻。他于是前往石刻所在地,贝希斯敦村附近探险,并终于在此发现了一片大型摩崖石刻。
  该片石刻离地面约有100米,石刻本身高约8米,宽约5米。上半部是一个浮雕,下半部是用古波斯语、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三种楔形文字写成的铭文。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然而,古波斯的楔形文字早就随着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的灭亡,而变成了一种无人通晓的死文字。不幸的是另两种楔形文字也早已随着文明的消逝而失传。因此,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文字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经过近12年的研究,英国考古学家罗林森(Rawlinson)才终于在1845年成功地译解了这片摩崖石刻上的古波斯语楔形文字。
  考古研究人员纷纷表示,如果姆吉扎德新发现的真的是一种从未被确认过的楔形文字,那肯定会助于对楔形文字的发展史进行脉络的梳理———毕竟这种类型的文字正是发源于伊朗。
  中国:甲骨文破译靠传承
  事实上,古文字的发现往往随着考古发现渐入我们的视野。而随着古文字的解读,一段尘封的历史也由此揭开。甲骨文就是古文字破译史上的著名案例。
  1899年,国子监祭酒(国家教育的最高行政长官)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据说,当时王懿荣正患疟疾,医书上说一种叫“龙骨”的东西可以医治疟疾,所以他派人到北京菜市口达仁堂购买这种药材。
  王懿荣仔细观察买回来的“龙骨”,发现上面有不少刻画符号。王懿荣有很好的国学基础,对金石学很熟悉。他很敏锐地意识到那是古代的文字。根据这条线索,他顺藤摸瓜找到了殷墟,确认了它的出土地,并因此确定了此种文字与商代古人的关系。王懿荣认定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最终,它被定名为甲骨文,并被追认为现代汉字已知的最早源头。从那以后,中国学者也便开始了对这种文字的释读过程。
  清代收藏家刘鹗是一位著名的甲骨收藏者。1903年,他在金石学家罗振玉的帮助下,从自己的藏品中精选出1058片甲骨,影印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甲骨文的书。1904年,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提供的资料写出《契文举例》一书。在这本书里,他发表了自己破译出的181个甲骨文字。这是中国第一部考释研究甲骨文的专著。
  “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识别出这么多字,是因为汉字与其他地区发现的古文字不一样,汉字流传有序,有自己的系统。”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赵平安教授指出,学者可以通过对字型的比对释读甲骨文,这种方法使甲骨文的识别工作得到了突破。
  这些古文字字型的资料包括金文、石刻文字、小篆等等。它们都是解读甲骨文的参照物。古籍文献也成为一个参照途径,通过文献分析,研究者释读了甲骨文中记录的地理、人物专名信息。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甲骨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并成为我们认识商代历史的基本材料。
  不过,甲骨文的释读依然充满挑战性。现在,人们已经在甲骨上发现的单字约5000个,但能确认的仅1000多字。而且,在这批已经释读出的甲骨文中,大部分是类似“日”、“月”这样的简单象形字。由此,逐一解读出甲骨文,特别是其中比较复杂的文字便成为现今中国古文字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
埃及:罗塞塔的解谜传奇
  早在甲骨文揭开面纱的100年前,埃及古文字就已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古埃及国家的消亡,古埃及文字也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19世纪罗塞塔石碑被发现,并经法国学者商博良深入研究后,古埃及文字才被释读出来。
  罗塞塔石碑是解读埃及古文字的关键所在。1798年拿破仑出征埃及,并于当年的7月攻下开罗,很快征服了埃及。当时随军出征的有175名“有学问的人”,目的是为了研究神秘的古埃及。
  1799年8月,在尼罗河口的罗塞塔城附近,一队法国士兵正在修筑工事。突然,一个士兵的铁铲碰到一块坚硬的东西。那位士兵可能没想到,这块坚硬的东西是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这便是罗塞塔石碑:外形不规则的黑色玄武石碑,全长114厘米,宽72厘米,碑面刻有三段不同的文字。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给人们认识古埃及文化带来了希望。”赵平安指出,最初许多学者对石碑上的象形文字一筹莫展。后来,研究者发现了罗塞塔石碑文字的真实状态。原来这三段文字分别由三种古文字刻成。这三种文字分别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世俗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草写体)和希腊文字。其中第一段为象形文字,共11行;第二段为通俗体文字,共32行;第三段为希腊文字,共54行。
  “在解读埃及古文字时,希腊文字的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希腊文是人们所熟悉的,这就是学者释读埃及古文字的一个参照物。”赵平安指出由已知文字来解读未知文字是破译古文字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1808年起,考古学家商博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古埃及象形文字释读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商博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古埃及人写国王名字时,都要加上圆框,或者在名字下面划上粗线。“罗塞塔碑”上也有用线条框起来的文字。经过不断探索,商博良终于对照着希腊文,读出了埃及国王托勒密和“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CleopatraVII)这两个象形文字。它们可以从右到左,也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拼读出来。“埃及古文字的释读完成,也就带来了埃及学的兴盛。”
  印度:统计原理破译哈拉巴文字
  遵循文字发展的自身规律、对照着另一种文字来解读古文字称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在对哈拉巴(Harappa)文字进行解读的过程中,统计学的方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印度古文明的发祥之地曾发现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哈拉巴文字。自发现以来便困扰着人们。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开始了破解哈拉巴文字的征途。
  令人不解的是,即使是在人类拥有了高度发达的密码破译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后,研究者对古人的区区二十几个符号始终困惑不解。毕竟,学者们仅仅得到了印章上的铭文和陶器上的少量粗糙雕刻,信息量实在太少。相关遗址总共只发现4000枚印章、印迹和陶器上残破不全的铭文雕刻。而且现知的所有铭文中没有一个超过21个符号,每段铭文的符号数通常只有五六个。
  破译这种文字的难点还在于它们是一种未知语言的未知文字,谁也弄不清它们与古代或现今何种语言文字的关系,也没有一块两种文字对照的石碑作为破译的参照,像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和伊朗的贝希斯顿石刻那样。一开始,学者们试图把哈拉巴文字与古代西亚的米诺文字、迦南文字、赫梯文字联系起来,但破译工作进展还是极为有限。好在哈拉巴文字旁边有图画,而这些文字和图画之间似乎有某种联系,这给了人们推演的线索。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罕特就着手收集哈拉巴文字。他确认了396个不同的哈拉巴符号,并逐渐增加至419个。这些符号在2290段铭文中出现了13376次。统计表明,其中有113个符号仅出现了1次,47个出现了2次,59个出现的次数少于5次。而只有约200个符号使用得较为广泛,统计法给出了破译的另一条思路。
  这些发现说明:哈拉巴文既不是像梵文(印度的一种古文字)一样的拼音文字,又不是像中文那样的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的变体。哈拉巴文介乎两者之间,有些符号是一字一词一音的实体文字,有的符号却只代表发音。
  考虑到大部分文字体系中都有表示单数、复数、男性(阳性)、女性(阴性)的一些文字规则,还有一些对尊贵人物的称谓,往往必须放在文章句子的开头,学者们发现一些哈拉巴符号经常出现在句子的中部,而另一些则反复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和结尾。而其阅读顺序是从右到左,这点与古代中文和阿拉伯文相同。
  在这种思路下,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在破译哈拉巴铭文时使用了一种格栅法,它是基于统计原理来分析哈拉巴符号在句子里的前后顺序,从中发现规则并最终破解了这种文字。
链接:如何破译一个古字
  “读出一个古文字,就犹如发现一片新大陆。”一句话已经将古文字的解读难度描绘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在对甲骨文的解读过程中,前人主要以《说文解字》为桥梁,通过字型纵向演化的比较来破译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解读了1000多个甲骨文字和2000多个青铜铭文文字。不过就其总数来说,所解读出的字数尚未过半。与此相伴随的一个问题是,即使我们已经解读出其中的一些字,也无法确知它们在商周时代的读音与意义。由此,探索新的古文字考释手段和研究方法,便成了当前古文字研究中一个迫切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战国文献的不断出土与发现,研究者获得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周易》、《老子》这样的典籍都有了战国时代的版本资料。赵平安指出,目前对甲骨文的解读就可以参照这些文献。然而即使如此,甲骨文的一个字能够解读出来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比如甲骨文中的“达”字,曾经被读作“途”。“途”通“屠”,也就是屠杀的意思。这个在甲骨文中频繁出现的字,在对商王的形象解读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此解释下传达出的历史信息是,当年商王不断地杀人,是典型的暴君。
  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因为“途”的对象往往是殷王室的亲眷、重臣、领地诸侯。对这类人群,殷王室绝无大规模屠戮的道理。“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词汇学的整个流变过程,因为‘屠’字出现得很晚,所能见到的用例基本上是战国以后的,而且屠后面多接牲畜名,本义为屠宰牲畜。”赵平安解释说,在对一个甲骨文文字的解读过程中要应用到多种方法,其中形体分析法,辞例校勘法,文献比较法都是常用的方法。辨别这个字是否解读得准确也要通过上述方法。
  而对古文字的考释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找到可靠的足以沟通古今文字的有关文字资料。在对甲骨文“达”的释读上,楚简的发表至关重要。不过,文字资料的获取也带有偶然性,因而历史性分析必然存在着较大的死角,致使相当一部分古文字无法释读。
  1995年,江陵九店楚简发表,这对甲骨文“达”字的解释提供了新的文献资料。这时文献比较法便派上了用场。当时,古文字学家李家浩在其文章中援引楚系“达”字字形。相比之前,“达”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主要称为秦系“达”字字形。
  将对甲骨文中的这个“途”字和战国时楚系“达”字比较,赵平安等古文字学家发现这两个字之间有着明显的形体联系,这时,形体分析法又派上了用场。
  赵平安认为楚文字“达”就是在甲骨文所谓“途”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所以,甲骨文所谓“途”应该释读为“达”字。
  延伸1:神秘文字:传说还是历史?
  “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其产生的根源,我们都可以找到与其相关的语言和文字。”清华大学历史系李学勤教授表示,尽管古文字与现代我们熟悉的书写文字已有了一定的距离,但都不是空穴来风,总能找到相应的依据。无论是中国的古文字,还是埃及的古文字,古文字学家总能找到解读的途径。
  然而,还是有一些神秘文字流传了数百甚至上千年,依然无法被释读。在中国,至少有8种这样的文字符号,被称为中国的“八大神秘文字”。它们分别是仓颉书、夏禹书、红岩天书、巴蜀符号、东巴文字、岣嵝碑、夜郎天书和仙居蝌蚪文。除了这8种文字之外,研究人员还陆续发现了四川凉山地区尔苏的沙巴文,湘西地区的女书等神秘文字。这些神秘的文字,始终吸引着解读者的目光。
  延伸2:红岩天书
  红崖山距黄果树瀑布约7千米。在它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巨大的浅红色绝壁,壁长100米,高30多米,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红黄横幅悬挂在晒甲山顶上。山崖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文字符号。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著作中曾经提及此处文字,称之为“白水红岩”。清光绪年间,日本学者德丸作藏和法国学者柏拉如雷·弗海尔曾前往考察,但都无功而返。
  围绕这处流传数百年的神秘文字,存在很多传说,其中三种比较有代表性:一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时留下的遗迹,故又名“诸葛碑”。红岩碑文所在的晒甲山传为诸葛亮南征时的屯兵晒甲之处,明清时的文人便认为是孔明南征时得到彝族默部首领济火的辅佐,在平定西南各族后,结盟修好的纪念碑。二说是蜀汉时爨族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南征有功,此碑就是用古爨族文字书写的济火“纪功碑”。三说是殷高宗伐鬼方时的纪功碑。
  最近有一些民间学者提出,这是明建文帝在失位之后刻下的讨伐篡位者朱棣的诏书。
  延伸3:岣嵝碑
  而对原刻于衡山岣嵝峰的“岣嵝碑”,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岣嵝碑字形如蝌蚪,不同于甲骨和钟鼎文。有人猜测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至于内容,古代多认为是记录大禹治水的内容,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岣嵝碑”与大禹并没有什么关系。中国现代最重要的古文字研究专家郭沫若曾经对此进行过仔细分析,但只认出了其中的少数几个字。
  对于这样的神秘文字,赵平安指出,相关的传说多是人们附会的结果。比如著名的“大禹碑”,其实宋代就有人摹刻,后来有人附会是大禹作的,解读时也便出现附会大禹的各种说法。而这种附会的结果则将这种文字越说越神秘。“我们现在还不好说这些文字就是后人伪造的,但因为相关资料的缺乏,我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存而不解,等到有更多资料出来了再解释。”
  延伸4:巴蜀符号
  与其他并未广泛流通,缺乏系统性,仅仅作为密写工具的神秘文字不同,巴蜀符号曾经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内被普遍使用。
  巴蜀符号,又称巴蜀图语或巴蜀图形文字。上世纪,四川省出土的战国至西汉初的文物上,发现有150个不同图符。古文字学家研究后认为,这些巴蜀符号主要是古巴蜀土著民族铸印或刻在器物或印章上的一种定型化的象形文字。研究者钱玉趾指出,这些图符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种拼音文字。“目前国家正立项有关巴蜀符号的社科基金。”赵平安指出,对这种神秘文字的解读成了古文字学家的一大心愿,希望能像甲骨文的释读一样,尽快找到突破口。
庄建东:&&&
——“仓颉”: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期的记事方法&
(2009年3月为新乡学院文学院学生举办的讲座的讲稿)
汉字是我们古人的一大创造,对我们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对东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维系和国家的统一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后,汉字解决了数字化输入电脑的难题后,更显现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汉字形音意相统一的全息性特点、记录语言的超时空特点,超强的新词汇生成能力特点(不用创制新字即可构成新词),在信息的储存和传播、大脑智能的培育和开发等方面所显示出来的、其他拼音文字所不能比拟的优点,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汉字是世界上使用的人最多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的、从上古时期产生一直使用到现在的、仍然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汉字的创制也是世界发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它的起源究竟是怎样的?一直是一个世界文化史上没有彻底解决之谜。通过对汉字起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即使不能彻底解决汉字起源之迷,但只要能描绘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比较科学的研究思路,对于我们继承和宏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对于汉语言文字在全球化浪潮中面对强势语言压力下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们纠正一些思想观念和研究思路、方法上的一些偏颇,对于我们创新、发展、丰富和繁荣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人不是专门研究汉字的学者,也不是考古的专家,只是偶尔涉及到这个领域,涉猎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产生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并且形成了一篇论文,发表在新乡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第四期上。今天不揣浅陋,把我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希望批评指正。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统说法
甲骨文被发现之前的几千年间,中国历代有一些学者就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有“结绳”说、“书契”说、“仓颉造字”说、“八卦”说、“河图洛书”等说法。这些说法,大都是对古代传说的记载,有些也加上了自己的推理和判断。文献中关于汉字起源的记载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前文字时期的传说,另一类是关于创造文字本身的传说。
1.前文字时期的传说主要集中在“结绳说”:
《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庄子&
箧qie篇》:“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留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文心雕龙&练字》:“文象立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
2.关于创造文字本身的传说主要集中在仓颉造字说
&& 《世本.作篇》:沮诵、仓颉作书。
《荀子.解蔽篇》: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五蠹篇》: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已知之矣。
《吕氏春秋.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gaoyao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a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二、近代以来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
1.甲骨文发现之后,汉字起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体上可以分为“大众造字说”和“宗教、巫术生成说”两类,其中“大众造字说”占主流地位。它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一些古代传说例如前文字时代的结绳记事、契刻记事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一是,殷商时代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是,学者们通过使用现代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字学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多种新的说法,“其中较有影响的说法,归纳起开大致有起源于图画说、刻划符号(或陶文)说、民众造字约定俗成说、巫术生成说、巫师整理说等”(何崝)。
三是,证明了一些古代传说的合理性和可信性,例如,对前文字时代的结绳记事、契刻记事的传说就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肯定看法,认为“在没有文字以前,契券就是绳结”(唐兰)
但对传统的、文字创制时期的“仓颉造字说”大多持否定或怀疑态度。尽管在一些新考古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片上发现了一些刻画符号,但由于数量较少,这些符号是否就是文字仍存在较大争议。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的初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千古之谜。
2.现代学者对“仓颉造字说”大多持否定态度
这些学说的基本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大众造字说”和“宗教、巫术生成说”两类。
(1)持大众造字说的学者较多,占主流地位:
鲁迅:“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门外文谈》)
杨择令:“在族徽与其他图形的启示下,在表音字使用的促使下,出现了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全民造字运动”。
沈一清:认为,仓颉造字的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荀子和韩非的著作里,出现时代教晚,因此“仓颉造字之说,实无信史可据”。(《我国古代文字起源初探》
陈炜湛:“(仓颉造字说)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在文字起源问题上的表现”,“无非是为了给方块汉字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以便垄断文字,愚弄人民,维护其统治地位罢了”。“即使真有其人,也只不过是做了一些收集整理工作而已”
《汉字起源试论》
(2)持宗教、巫术生成说的较少,但也占有一席之位。主要是一些研究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和研究东巴象形文字的一些学者。由于东巴象形文字是由纳西族东巴教祭司所掌握和传承,因此成为这一观点最主要的支撑点。
商中:“这种简单的贸易活动是不需要专门用文字的。只有到了物质资料足够丰富,人们有了精神的某种渴望以后,才为文字的创造准备了社会条件。”
&& “精神的某种渴望”就是“原始宗教活动”,
“汉字产生的动力,应该是精神的需要,而非物质生活的需要”。《巫史文化与汉字创制的自觉》(《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二辑)
3.在汉字起源研究问题上,众多学者的不足之处
在汉字起源研究问题上,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在思想观念上,片面地、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成了只有“大众造字说”才符合唯物史观思维定势,妨碍了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更细微的思考去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不能因为大众创造了供我们衣食住行的物质财富和供我们创作、创造的材料,使一部分人能够腾出精力来专门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工作,而把某一文学作品、某一发明创造直接记在大众头上。
(2)在立论的基本概念上,混淆了一些界限。一是在“什么是文字”这个概念上,混淆了前文字时期和文字创造时期的界限。如果我们把文字定义为语言的一种载体的话,前文字时期的一些记事方法例如图画、结绳、契刻、八卦等也是信息的承载体,但是,这些载体不能和语言中的词或词素对应起来,因此不能认为这些载体就是文字,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文字就是大众发明的。二是在文字系统的原创和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这两个概念上,混淆了文字创制时期和文字发展时期的界限。把后人客水相续,完善和丰富这一系统与这一系统的原创混为一谈。
在研究方法上,受各自专业所限,各偏一隅。没有从更广阔的角度、用更多的方法去进行综合研究论证。
汉字起源由于年代久远,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考古发掘除了甲骨文以外,没有更多的更有价值的发现,而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它的时代距离汉字起源的时代大概也有一两千年了。因此汉字起源问题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也不能打开的黑匣子,我们将永远不能确切地了解文字创制时的具体情景。但是,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尽管它不发出任何信息,我们也不能准确了解它内部运动情况,但是科学家们可以运用多种手段,通过了解它周围天体与它的互动情况,经过计算、推理、论证,证明了它的存在和大体情况。也像数学理论上的求“圆”,用什么方法制造一个最接近圆的“球”呢?就是用直线切割法,用尽可能多的直线全方位地去切割一个物体。
研究汉字起源也一样,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手段,多学科、多维度地交叉研究论证,才能比较准确地描绘出它的轮廓。因此,研究汉字的人,在学识结构方面,需要是个杂家,兴趣广泛,他对各科知识的了解不一定专深,但对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都知道一些,都能从宏观上把握;在思维结构方面,他应该是综合型的,既擅长严密的推理、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感悟,又擅长广泛而本质地联系、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能将社会学、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文化史学、心理学、发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于该研究。
三、庄氏新说
&& (一)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是基本可信的
1.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点来看。中国进入农业文明很早,农作区域广阔而且发达。很早就形成了“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的生产方式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亘古不变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我们的先民重历史、重传统、重经验、师法祖先、敬畏大自然、少奇思幻想的心理特点,形成了讲究位、序的理性思维方式和务实、保守的性格特征。这种农业民族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不发达,没有对历史传说造成太大的干扰,因此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基本保证了古代传说原始形态的长久保持。
我们和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观念意识不同,西方文化中,人的一切都是上帝或众神创造的,而我们认为是祖先创造的。例如:人们使用的“火”,西方是普罗米修斯从上帝哪儿偷来的,而我们是“燧人氏”用石头敲击出来的。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国古史传说,虽也不免有些神话成分之羼杂,但到底是极少的。我们现在叙述中国古代,也不必拘拘以地下发掘的实物作根据。因为在中国最近数十年来地下发掘的古器物与古文字,大体都是用来证明而不是推翻古史记载的。”
2.从甲骨文的研究来看。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对甲骨文的研究成果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问题:甲骨文的发现才有100多年,那么2000多年前司马迁写作《殷本纪》凭据的是什么?
推论1:要末凭借典册资料:那么,殷商及殷商以前的时代一定有典册资料流传后世。
推论2:要末凭借民间传说:那么,民间历史传说确实是信传。
3.从文字记载的历史与民间口头传说的关系来看。如果把历史流传的形式比作河流的话,上游是口头传说,结绳、契刻是口头传说的辅助形式。后来分出文字记载一条支流。文字记载的历史和口头传说的历史,就象平行流淌的两条河流。在没有文字以前的阶段,口头传说是主流,文字产生以后文字记载成为主流。两条河流之间并非没有联系,有些文字记载取之于口头传说,但经过了史官和学者的考察论证、推理想象;有些口头传说源于文字记载,是文人将文字的记载转变为故事流传于民间。
口头传说见之于文字记载时间的早晚:一,取决于口头传说流传广泛的程度;二,取决于口头传说和史官、学者相遇的时间。;三,取决于史官、学者的个人眼光、价值取向、取舍尺度等。;四,取之于最高当权者的态度。是否有利于统治。例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正史里就没有记载,如果不是沈括听说了这件事情,把他记在《梦溪笔谈》中,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宋朝有毕升这个人,顶多知道大约在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因此,并不能将传说见之文字的早晚,作为衡量传说可信度的唯一尺度。
(二)中国古代关于仓颉造字传说也是可信的
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错误的;但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是错误的。在生产力低下、非常朴素的人类早期社会,人类和大自然几乎浑然一体,人们接受教育和获取食物财物的机会接近均等,是人的天性保留的较多、教育的作用和刻意雕饰的成分较少的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严酷,自然选择的成分占了绝大的比例。
例如:发明耒耜si、教民稼穑的后稷,名叫“弃”,一生下来就被抛到荒野,因为生命力强才被拣回来喂养。再如,尧考察接班人舜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就是把他带到深山密林中去,让他一个人走回来,考察他辨别方向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更多地取决于他先天的禀赋——即先天获得的智能、体能、性格特征等,能者为师、强者为尊、崇拜英雄是普遍现象。禀赋高的,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新性强,他们所创造的新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就成为文化的一个个新的起点。即使从现代人来看,人与人之间智力和能力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任何一项发明创造的起点都是非常个性化的,必定是异于常人的,这一点在人类的早期社会一定更为明显。
&&&&世界各民族历史上在由蒙昧时代向文明门槛迈进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个英雄时代,中国也不例外。不过,中国英雄时代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出现的时间早,二是产生的英雄不是力量型而是智慧型的。他们不是力大无穷战无不胜的英雄,而是贴近生产、生活,为解除人民疾苦而战胜自然、创造幸福的英雄,如发明指南车的黄帝、发明丝绸的螺祖、发明文字的仓颉、发明车辆的奚仲,发明耒耜的后稷,治理洪水的大禹等等。有一个力量型的英雄但是个失败者,那就是怒触不周山的共工。
不管是力量型还是智慧型的,他们的先天禀赋一定在某一方面超出常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历史长链中一个个闪光的点。因此,我们研究历史问题不但要关注当时的社会形态,也要关注历史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个性特征。承认“能者为师”很容易,但是,要让大家都认可历史上的某项发明就是传说中的某某
所发明的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这牵涉到一个历史观的问题。
在我们引进、接受了马克思的学说并把它作为主流思想意识之后,特别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有意淡化个体的发明创造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这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对于扭转轻视劳苦大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和片面的历史观是正确的。但是,过犹不及,如果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任何领域成为一种极端的倾向的话,也就成为片面的了,影响了我们真实、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错误的,同样,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是错误的。就拿仓颉造字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仓颉这个人的存在。虽说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但是文字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人为推行的。
从发明创造的外部条件来看:复杂社会管理工作需要才是产生文字的根本动力。因此大众造字说和巫师造字说都是不能成立的。古今学者公认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结绳记事的时代:《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结绳和刻契是前文字时期的记事方法,这个时期是汉字发明的准备时期。这种方法是大众性质的,是汉字发明的土壤和基础。尽管绳结和记号也是信息的承载体,但是,这种载体不能和语言中的词或词素对应起来。如果我们把文字定义为语言的一种载体的话,我们不能认为绳结和记号就是文字,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文字就是大众发明的。
笔者承认上古时代可能存在一个“造字运动”时期,但是,这个“造字运动”决不是杨择令先生所言的全民造字的群众运动,而是集中在少数人中间的、带有个人发明性质的一种造字的过程。因为,“社会需要”才是发明创造的最大动力。
结绳和刻契记事不能满足更加复杂的记事的需要的时候,符号(文字)记事才成为可能。最初的象形文字的主要功能是记事而非记言的。从记事到记言有一个过渡期。汉字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因记事需要,象形不足而表意,表意不足而形声和意音,是汉字系统形成的内在规律。如果结绳和契刻记事能够满足一般的物质生产和交换需要,从事一般物质生产劳动的人有必要去创造文字吗?结绳和契刻记事能够自发地向字符记事发展吗?如果在物质生产和交换中创造文字是普遍现象和规律的话,那么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历史很悠久的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
最需要有复杂记事方法的是哪类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吗?如果从生产力发展阶段去考虑的话,这些问题的回答一定都是否定的。正如商中先生所言:“历史告诉我们,在原始时期,纯粹的经贸是不需要文字的。原始时期,人们贸易的主要方式是以物易物,中间是没有等价物的。”
“这种简单的贸易活动是不需要专门用文字的。只有到了物质资料足够丰富,人们有了精神的某种渴望以后,才为文字的创造准备了社会条件。”
那么,文字是商中先生所认为的,是从事纯精神劳动的人(如巫师、祭司)创造的吗?如果是,那么很多处于原始状态下的少数民族,都有巫师或祭司却没有文字呢?对于商中先生所认为的,这种“精神的某种渴望”就是“原始宗教活动”,“汉字产生的动力,应该是精神的需要,而非物质生活的需要”的说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结绳和刻契记事不能满足更加复杂的记事的需要的时候,符号(文字)记事才成为可能。复杂的记事需要产生于复杂的社会管理;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才是产生文字的根本动力。复杂的社会管理工作产生于国家初具雏形和大规模战争的出现,而战争的出现源于阶级的产生。阶级的产生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剩余、对女性和财富的争夺和分配。因此,用一句过时的话来说,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产生于阶级斗争的需要。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
3.从仓颉所处的时代和所从事的工作看:“仓颉造字说”是可信的。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有了大规模的战争呢?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以及现代学者的考证,比较公认的说法就是黄帝时代。学者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在中国古史传说里,最早而比较可信的,有神农、黄帝的故事。”黄帝和炎帝的阪泉之战、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就是大规模的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据历史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而史官是专门从事记事工作的人。因此,笔者认为,仓颉创造文字的传说和结绳说一样,从仓颉所处时代和所从事的工作来看,是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三)“仓颉”即“仓结”:结绳记事向符号记事过渡时的一种记事方法
那么,从结绳到书契是怎样的情景呢?中间有没有一个过渡的形式呢?“后世”又是哪一个时代?“圣人”又为谁?是“圣人”发明了书契呢?还是“圣人”提倡推行了别人发明的书契呢?古书语焉不详,考古也无确凿的发现,我们只能靠已经掌握的材料去作合乎情理的想象和推理。
多方联系,综合推理。如果我们把古代的结绳记事、仓颉造字、黄帝蚩尤的传说、文字产生于阶级斗争的学说联系起来相互印证,是不是可以作如下推理:
在远古时期,中国存在一个结绳记事的时代。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结绳记事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记事的需要。从事记事工作的人亟需要有一种新的记事方法来弥补结绳的不足。从结绳到书契中间应当有一个过渡的形式。这种记事的形式、方法也是从记事到记言的过渡时期。这种过渡的形式和方法应当就是汉字产生温床。
弄清了这种形式和方法是什么样的,就弄清了汉字产生的源头。
多维想象,还原情景。如果我们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字学、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多种材料相互印证,是不是可以用情景还原法对以上推理作如下想象:父系氏族公社的时代,中国黄河流域形成了众多的农耕部落,这些部落互相通婚,有亲戚关系,逐渐形成了两大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就是两大联盟各自的共主。每一个小部落都有公共的土地、山林、墓地和议事的场所,当然也有公共的谷仓。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家族世代为渭水流域的一个部落管理谷仓,擅长结绳记事。
古代人习惯以职事得名,大家都叫他“仓”。“仓”从父亲那儿继承了结绳记事的职务和本领。“仓”有绘画的艺术天赋而且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很强,对于线条特别敏感和感兴趣。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多,两大部落联盟之间因为争夺土地山林等生存资源发生了摩擦纠纷,因为经常要征集人员、粮草用于战争,部族的事务越来越多和繁杂,负责征集供应粮草的“仓”打的绳结越来越多,即使把每条绳子染上不同的颜色,用不同颜色的绳子代表不同类的事物,有时也不能准确回忆出某一个绳结所代表的意思。部落首领对“仓”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复杂的记事需要。
为了适应复杂记事需要,“仓”在记事的绳结下面系上一个小竹片或小木片,在上面刻或画上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来补充或解释这个绳结所代表的意思,使他能够比较准确详细地说出这个绳结所代表事、物和情景。部落首领对“仓”的工作非常满意。由于他是管理谷仓的,就把他这种新的结绳的方法称之为“仓结”。“仓结”可能还有一种解释:像谷仓一样的“结”,是“结”的一个集合。不管哪一种解释,都应当和这种新的记事方法有关。部落联盟的首领听说了,把“仓”选拔到自己身边担任专门记事官员,即史官。
部落联盟已是国家的雏形,已经初步具备了国家机器的主要职能。事务更多更复杂。在解决记事需要的强烈愿望下,“仓”以极大的兴趣和全部的精力研究和创造这种刻画在竹(木)片上的符号。发明创造是有规律的。如果从发明创造一般规律的角度来看仓颉造字传说的话,笔者认为“仓颉”所处的时代、地位、从事的工作以及他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使他具备了创造文字的条件和可能。
人在解决需求的强烈愿望下,很容易将思维集中到一个方向、一个点。而在这种状态下最容易产生灵感。一旦思路、方法对头就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就会欲罢不能地集中全部精力去从事这项工作。
在解决记事需要的强烈愿望下,“仓”以极大的兴趣和全部的精力研究和创造这种刻画在竹(木)片上的符号,睡思梦想都在做着这件事情。前人即兴随意的刻画给他提供了创作的基础,鸟兽的蹄爪印迹给了他创作的灵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说文解字&叙》
他的这种创作逐渐进入了颠峰状态,灵感不断涌现。每琢磨出一个符合物理的象形符号或符合事理、情理的指事、会意符号,他都如痴如醉,欣喜若狂,手舞之,足蹈之。
由于结绳记事是分条、分类打结的,这些符号自然也是分类的,同类事物符号的形状也相类似。如,与雨有关的事物带雨形头,与手的动作有关的事物带“手”形旁,等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说文解字&叙》
他用这种不断丰富的符号来记事,并且向记录言辞发展、向语言靠拢,由指事、象形、会意到形声,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最基本的字符。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创造出了多少个基本字符,而在于他创造了“仓结”这种结绳和符号相结合的记事方法,在于他创造符号时所使用的合乎物理、事理的思路(指事、象形、形声),以及他使用这些字符的方法(假借、转注)。当然,他在创造和使用这些字符的时候只是循理而行,并没有意识到其中蕴涵的指事、象形、会意、形声的造字方法和假借的用字方法,那是后人研究汉字构成规律时总结出来的。
“仓”创造出来的这种记事方法和符号比较符合物理和事理,对于记载事件、传递信息不但准确而且容量大,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使他能够很好地完成为黄帝记事备忘和传递信息的工作,成为从事这一工作的佼佼者,受到黄帝的褒奖和众人的尊崇,并以“仓结”这种新的记事方法来称呼他以示尊敬和纪念。
“结、颉”同音。“颉”是个后起字,甲骨文词典中我们找不到这个字。“仓颉”应该就是“仓结”。“仓结”之所以变为“仓颉”,可能是后人觉得“结”字太简单直白了,用以称呼“圣人”不够神圣,就换了“颉”字以表尊崇。“仓结”的这种结绳和符号相结合的记事方法可能逐渐被同族的同行所模仿,但是他们所刻画的符号是否相同却很难推定。他有可能传授给族内同人,也有可能秘不外传只传子孙后代。如果是后者,就会有多套符号出现,他们之间谁也不能完全看懂、释读别人刻画的符号。这就需要强力人物——如黄帝的介入。在强力人物的干预下,这些符号以仓颉为主,其他人“客水相续”,完成了这一符号系统,完成了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造。
不管是哪种情况,掌握这套符号系统的,起初只有一个或几个人,以后逐渐传播到部族极少数上层人物。只用于部族的大事,例如组织战争和人与上天、鬼神沟通的祭祀、占卜。不然考古发掘出的古陶片上就不会极少有这类符号出现,因为这些符号没有专门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是从事制陶的一般人根本就看不懂甚至见不到的。所以,这些符号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具有非常神秘和高贵的色彩——它的产生惊天动地,以致于“天雨粟,鬼夜哭”。
对以上推理想象的一些论证
(1)“系辞”:“仓结”这种记事方法在典籍中留下的痕迹:《周易》中“系辞”一词本身,就是这种记事方法在汉语言中留下的痕迹,明白形象地表现了在占卜结果(木棍上的刻契或绳上打的结)上“系”上一则解释符号的事实。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周易&系辞上·第七章》。
朱熹解释说:“系辞,本谓文王周公所作之辞,系于卦爻之下者”。按朱熹的说法《周易·系辞》可能是文王周公所作之辞,但作为一种记事的方法,要更加久远得多。
(2)“典、册”:“仓结”这种记事方法在汉字中留下了痕迹。“仓结”这种记事形式发展的结果,就是绳上打的结越来越不重要,大量的信息是靠刻画在竹(木)片上的符号记载下来。后来干脆不再打结,直接用绳子把一个个刻有符号的竹(木)片穿起来这便是“册”。“册”字就很形象地表明了当时的“书本”的形状。把“册”双手捧着就是“典”。我想,这样的“册”是记有重要事务用来告祭祖先或上天沟通的。画有符号、不用绳子穿、单独使用的竹片,我想这就是“策”,是用来记事备忘或传递信息的。
(3)“仓结”这种记事方法表明:最初的象形符号已经具备了记言的功能。系在绳结上的符号是用来解释绳结并帮助结绳者回忆说出绳结所代表的事物的内容的,主要功能应当是为记事服务的,但已经具备了记言的功能。符合汉字“象形不足而表意,表意不足而形声”的记言功能逐步形成的内在规律。从记事到记言有一个过渡期。汉字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中国文言文与当时的口头语言并非完全一致,也是汉字起源于记事的一个证明。
(4)山东丁公龙山时代的陶文:汉字起源于黄帝时代的旁证。另外,笔者之所以在上文中强调“仓颉”的这种记事方法可能被“同族的”同行所模仿,是因为笔者认为,既然文字产生于大规模的战争,交战的对方也必定有自己的记事方法。冯时先生在《试论中国文字的起源》一文中指出:“《世本&作篇》:‘沮诵、仓颉作书’。‘沮诵’也即祝融。这种祝融与仓颉共同造字的记载其实已经暗示了中国文字起源的多源性特点。显然,如果仓颉被视为汉字的创造者的话,那么祝融以其在古史系统中所代表的文化传统来看,应该可以被视为夷文化的创造者。”
据冯时先生考证,山东丁公龙山时代的陶文,即属于东方夷(彝)文字系统。这就是说,以蚩尤为部落首领的东夷也有自己的记事方法,只是没有夏族的先进而已。“仓颉”这种记事方法的先进性可能使得它在当时对敌方保密,应属于当时的“国家机密”。很可能黄帝一族就是因为掌握了先进的记载和传达信息的方式,并用之于作战时的指挥、联络,才使得他们的组织工作更加严密有效,从而战胜了军事上占优势的蚩尤一族。文字作为一种强化统治管理的工具,黄帝必定会对其进行“垄断”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强力推行。因此,中原文字的统一,当在黄帝战胜炎帝、蚩尤之后。
(5)仓颉故里:汉字的发明当在黄帝战胜炎帝之后,战胜蚩尤之前。据传说,仓颉故里在陕西白水县阳武村,其墓葬处修有庙宇。据庙中最早的碑刻记载,庙是东汉时修的。如果仓颉故里确在此处,那么,仓颉创制汉字的时间当在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之后,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之前。因为陕西渭南是炎帝一族的地方,仓颉起初应当是炎帝一族的仓官,成为黄帝的史官应当是炎黄两族融合之后。他成为黄帝的史官后,才可能进一步完善这一符号系统,并教人认识这些符号,以用之于与蚩尤在涿鹿作战时的指挥、联络。因此,汉字的发明当在黄帝战胜炎帝之后,战胜蚩尤之前。
(6)以今天的情景推之:汉字的发明权没有归到黄帝名下,亦足以证明历史上有“仓颉”这个人。据历史传说,指南车是黄帝发明创造的,而传说中同一时代发明的文字却没有归到他的名下。以今天的情景推之,这么大、这么重要的发明,一定不会没有领导的事。如果汉字是集体发明的,归到黄帝名下是理所当然的事,至少黄帝也要挂一个名,而且还得排在第一位。以此推之,要么仓颉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很大,大家都知道了是他发明创造的文字;要么黄帝还没有今天领导身上那种“见名誉就上,见困难就让”、搞政绩工程博取虚名的坏毛病,群众身上也没有拍马抬轿、阿谀领导的坏习气。足见当时古人思想的单纯、民风的纯正,让我们今天的人想回到那个时代去。
(7)为什么极少发现甲骨文之前的可以真正称之为文字的东西?由于“册”的材质是竹木的,容易腐烂和虫蛀,当时又没有防腐、防蛀技术,因此没有给我们留下丝毫痕迹。只是到了殷商时代,敬事鬼神、用甲骨占卜的风气盛行以后,才把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写在占卜用的甲骨之上,这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甲骨文字。当时,文字的载体除了甲骨和钟鼎之外,还应当有简册。甲骨文中已有“册”和盛放“册”的祭器的字符。《尚书&多士》中也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结合文献记载推测,商代及商代以前就应当有简册留存,周代早期王室史官可能还能看到,经过西周之后几百年的战乱特别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后代是永远见不到了。西汉学者孔安国在他所作的《尚书&序》中即秉如是说。埋在地下的商代及商代以前的简册可能也有,因为年代太久远,早已和泥土毫无二致了。流传世上的烧掉了,埋在地下的烂掉了,古代陶工不掌握文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极少发现甲骨文之前的可以真正称之为文字的东西,一下子就出现了甲骨文这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
(8)东巴文字:对于研究汉字起源不足为据。一些现代学者在研究和论述汉字起源时,往往把东巴文以及类似的文字作为某种立论的依据,如图画说、巫师说等。如果关于东巴文字的问题不解决,将会给汉字起源研究造成一定的干扰。例如,文字起源于复杂社会管理工作需要的说法就不能完全成立。笔者认为文字从起源上可以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类。原生文字是不受强势文化和文字影响,在本区域本民族内部运动产生的文字;次生文字是受强势文化和文字的影响,模仿或受其启发,为保持本民族特色、保守本人群或本行业秘密而创造的文字。东巴文字即属于次生文字,类似的还有水书、女书以及已经失传的西夏文字等等。此类文字可以作为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但对于汉字起源研究不足为据。仅此一说,为前文论及的复杂社会管理工作需要的说法(或阶级斗争说)作一点补充。(来源:)
释“蜀”(刘翠翠)
“鹏”为“凤”说补义
再释“家”(刘庆俄)
(刘恒友 陈顺芝)
《说文解字》“祖”字释义考辨(童琴)
(张新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字画鉴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