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再元曲连三峰迭起什么肖

元曲三百首_PDF图书下载_慎独居人选注_在线阅读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元曲三百首
出版时间:2001-04&&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作者:慎独居人选注&&页数:287&&Tag标签:,,&&
  唐诗、宋词、元曲,三峰雄峙;华夏文苑,美丽不可方物。后人论及历代合乐诗歌,无不将其连袂标举,以为三美各妍,难分轩轾。  自金元入主中原,受胡乐俚谣浸淫,诗词式微,散曲渐兴。书会才人、无名氏曲家活跃于市井勾阑,一扫前代词人的雕琢头巾气,以笔底波澜写世上疮痍,直陈异族统治下之底层俗世相,为合乐诗歌创作,开出一方崭新天地,融会北曲南歌、俗唱俚谣的散曲,更因之大盛。故,明王世贞云:“曲者,词之变。”不过,曲虽继词而起,西者相较,恰似魏紫姚黄,色彩及芬芳仍各各有别。概略言之,所谓词雅曲俗、词蕴曲露、词庄曲谐是也。有元一代,延祚一百六十余年,曲家辈出,佳制迭现,计有曲人二百三十余家,曲作四千三百余首。论数量,虽难与唐诗宋词匹敌,然芳泽所及,至今绵长不绝。  编注元曲三百首,使之与通行的善本《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配套成龙,作为基础国学的系统经典读本,肇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任中敏先生。任先生雅好小令,筚路蓝缕;后者亦各擅胜场——前贤劬劳,首功难没。选家如今古会元彦,优游曲海,固有见仁见智之个人艺术嗜恶,更旨在集元曲异卉清芬于一握,以此导引读者诸君窥探其神致、体格大要。故特撷出曲人八十余家,曲作三百余首,编注成新《元曲三百首》,以飨读者。  本书遴选元曲,兼顾曲家的代表性与曲作题材的广泛性。入选曲作,以小令为主,兼收套曲;大体按年序编排。为助读者扫除文字障碍,让瓦釜黄钟入耳感心,注文一律以筒约释义为主,兼及出典。曲家介绍,均以生平、成就、影响为主要内容,一般不旁及轶事逸闻。不常见曲牌及有异名曲牌,仅于首次出现时作简要说明。凡俗语、衬字,亦扼要标示,以帮助中等文化水平读者理解。  颂习元曲,神交元贤,乃痛快淋漓之赏心乐事。祈本书化明烛,导你登堂入屋,会“曲状元”。见“四大家”,砥砺摩荡,涵咏吟哦,足蹈手舞,尔后击节高赞:“妙哉,斯曲!美哉,不虚此行!”  心香一辦,谨此敬献!
商正叔(1首)越调·天净沙(野桥当日谁栽)元好问(2首)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中吕·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莱)杨果(2首1套)越调·小桃红(釆莲人和采莲歌)越调·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田)仙吕·赏花时(套曲)(花点苍苔绣不匀)刘秉忠(4首)南吕·干荷叶(干荷叶,色苍苍)南吕·干荷叶(干荷叶,色无多)南吕·干荷叶(干荷叶,水上浮)南吕·干荷叶(南高峰,北高峰)社仁杰(1套)般涉调·耍孩儿(套曲)(风调雨顺民安乐)王和卿(3首)仙吕·醉中天(弹破庄周梦)仙吕·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双调·拨不断(胜神鳌)商挺(4首)双调·潘妃曲(小小鞋儿连根绣)双调·潘妃曲(闷酒将来刚刚咽)双调·潘妃曲(戴月披星担惊怕)双调·潘妃曲(一点青灯人千里)盍西村(4首)越调叫、桃红(1簪金葡露凝秋)越调叫、棒红(万家灯火闹眷桥)越调叫、桃红(绿云冉冉锁清湾)越调叫·小桃红(杏花开候不曾晴)关汉卿(9首2套)南吕·四块玉(自送别)南吕·四块玉(旧酒投)双调·大德歌(子规啼)双调·大德歌(俏冤家)双调·大德歌(风飘飘)双调·大德歌(雪粉华)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双调·沉醉东风(忧则忧鸾孤风单:双调·碧玉箫(盼断归期)南吕—-枝花(套曲)(攀出墙朵朵花)南吕-一枝花(套曲)(轻裁虾万须)胡祗通(4首)中吕·阳春曲(几枝红雪墙头杏)中吕·阳春曲(残花酝酿蜂儿蜜)中吕·阳春曲(一帘缸雨桃花谢)双调‘沉醉东风(锦织江边翠竹)
  王实甫(1首)  王实甫(生卒年不详),约与关汉卿同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著名杂剧作家。传世名作为《西厢记》。《太和正音谱》赞其作品“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现存小令1首,套曲1篇。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 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內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注释】 [十二月过尧民歌]带过曲,由“十二月”与“尧民歌”两曲组成。 十二月曲句句用叠字,如“隐隐”、“粼粼”、“滚滚”等,音韵浑然。尧民歌前四句字面颠倒反复,被王世贞誉为“情中悄语”。 [“今春”三句]形容因相思而憔悴。带宽三寸,典出柳永词《蝶恋花》。  滕 斌(1首)  滕斌(生卒年不详),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人。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入天台山为道士。《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碧汉闲云”。现存小令15首。  中吕·普天乐  淡烟迷,遥山翠,啼。小径幽,茅檐僻,  滕斌  秋天雁唳,夜月猿秋色南山独相对,傲西风菊绽东篱。疏林鸟栖,残霞散绮,归去来兮。  【注释】 [“秋色”二句]化用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意。 [残霞散绮]化用南朝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句意。绮,有花纹的丝绸。 [归去来兮]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朱帘秀(1苜)  朱帘秀(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女杂剧演员。与关汉卿、胡紫山、卢挚等许多名曲家有  交往。后嫁钱塘道士洪丹谷,凡二十年而卒。有弟子赛帘秀、燕山秀等,皆擅名一时。现存  小令2首,套曲1篇。双调·寿阳曲  答卢疏斋  朱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注释】 [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卢疏斋]卢挚,号疏斋。 [玉堂人物]亦指卢挚,因卢曾做过翰林学士,而玉堂是翰林院的代名词,故称。[“倚篷窗”二句]意谓倚窗想念知己,忍受着离别之苦,恨不能纵身大江,随水东去。大江东去,化用苏轼《念奴娇》成句。  刘敏中(2苜)  刘敏中(),字端甫,章丘(今河南章丘)人。幼年即有文才,为同乡前辈杜  仁杰所赏识。元世祖至元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御史台都事,官至翰林承旨。谥文宪。著有  《中庵集》。现存小令2首。正官·黑漆弩  村居遣兴  刘敏中  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伦父。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便直教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注释】 [长巾阔领]指着便服。巾,头巾。阔领,指阔领衣衫。 [伧父】鄙贱的人。南北朝时,南方人讥骂北方人的话。 [自沙翠竹柴门]用杜甫《南邻》诗:“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往事”句]意谓往事如流水一去不返。 [凌烟]题名凌烟阁。典用唐太宗事。  正官·黑漆弩  村居遣兴  刘敏中  吾庐恰近江鸥住,更几个好事农父。对青山枕上诗成,一阵沙头风雨。酒旗只隔横塘,自过小桥沽去。尽疏狂不怕人嫌,是我生平喜处。【注释】 [更]还有。 [好事]指热心助人。  [尽疏狂]犹言狂放不羁。尽,任意。庾天锡(2首)  庾天锡(生卒年不详),字吉甫,大都(今北京)人。历任中书省椽、中山府判等职。《太  和正音谱》评其曲“如奇峰散绮”。现存小令3首,套曲4篇。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 2014带雨字的唐诗宋词元曲_百度作业帮
带雨字的唐诗宋词元曲
带雨字的唐诗宋词元曲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南北朝·何逊【相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来自子话题:
捡些生僻但看着很美的讲吧~&br&&br&&br&【二字】&br&&br&合欢。&br&佳色。&br&秋霁。&br&疏影。&br&&br&【三字】&br&&br&踏莎行。&br&玉壶冰。&br&望江梅。&br&苏幕遮。&br&花溪碧。&br&卷珠帘。&br&试罗香。&br&点绛唇。&br&懒画眉。&br&露华慢。&br&&br&&br&【四字】&br&&br&云淡秋空。&br&沉醉东风。&br&晚香时候。&br&烛影摇红。&br&疏帘淡月。&br&&br&&br&【五字】&br&&br&扶醉去春寒。&br&明月逐人来。&br&采茶煮春碧。&br&春夏两相期。&br&缺月挂疏桐。&br&&br&【我个人最爱的TOP3:踏莎行。烛影摇红。扶醉去春寒。】&br&&br&&br&看到这个题实在太激动。忍不住想说几句题外话。&br&&br&对词牌的喜爱,始于百度曾经名声鼎盛的“醉花葶”这个复古贴吧。&br&纵然外界对它总有种种恶意的揣测和评价,它始终是我心中的一块净土。很长时间,当身边的小伙伴们埋身于鸡兔同笼的时候= =,我却在醉花对着对子,猜着灯谜,看着别人对诗写词,了解了各种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文化……醉花给了我对于古典文学最初始的启蒙。&br&&br&收集在这里的每一个词牌,都曾经被吧里的一些人用作自己“房间”的名字。每一个,都是一段故事。我看着它们时看到的不仅是词牌本身,更仿佛能看到曾经用过它的那个人,那是一种文字带来的温暖和熟悉感。比如说我总是会记着用过“明月逐人来”的那个姑娘性格总是温温和和的,处理起事情来却那么的干净利落手起刀落。比如说那个用“春夏两相期”的念文学系的姐姐,言语里总能自成一片山河。比如说“晚香时候”这个词牌被那个萌哒哒的妹子选到时吧里一群人都羡慕得不行,比如说……&br&&br&是这些让我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学的边沿,并仍在努力亦步亦趋地走进边沿之下对它拥有更深的了解。&br&&br&真的是一段特别好的回忆:)&br&&br&&br&汉语太美。词牌太美。且用且珍惜。
捡些生僻但看着很美的讲吧~【二字】合欢。佳色。秋霁。疏影。【三字】踏莎行。玉壶冰。望江梅。苏幕遮。花溪碧。卷珠帘。试罗香。点绛唇。懒画眉。露华慢。【四字】云淡秋空。沉醉东风。晚香时候。烛影摇红。疏帘淡月。【五字】扶醉去春寒。明月逐人来。采…
来自子话题:
卓文君的《白头吟》、《诀别书》。&br&&br&司马相如飞黄腾达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欲弃糟糠而慕少艾,卓文君作了一首《白头吟》,并附书《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了当年的患难相随,将卓文君接到自己身边。&br&&br&&br&附:&br&《白头吟》&br&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br&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br&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br&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br&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br&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br&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br&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br&&br&《诀别书》&br&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br&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br&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br&&br&用“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来表明自己决绝的态度,而“努力加餐勿念妾”,表达出你要负心移情我无法控制,但我还是关心你哒嘤嘤嘤,这又给彼此留有余地。&br&&br&&blockquote&&p&她并不是一味隐忍、只懂得哭泣的女人。&/p&&p&想和一个人白头到来的愿望简单质朴,并不是过分的奢望。所以如果你做不到,就请离开。&/p&&br&&p&古代女子少有的决绝之美,毫不顾忌地从她的身体内迸发出来。这种美为世所稀。自她之后,女子的决绝竟也成了一种壮烈。&/p&&/blockquote&&br&&br&&p&这是最后的一搏。&/p&
卓文君的《白头吟》、《诀别书》。司马相如飞黄腾达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欲弃糟糠而慕少艾,卓文君作了一首《白头吟》,并附书《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了当年的患难相随,将卓文君…
Hi,首先严重感谢下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让我倍感荣幸,差点感动的直接尿了。&i&(注:刚重新看了下,我看见楼主是想更多看优势的,好吧,对不起楼主了,我劣势写多了,不过还是补充一句,真的没什么优势。)&/i&&br&&br&进入正题——&br&&br&&b&先说现代人写古体诗词的三大劣势:&/b&&br&&br&&b&1、意境的缺失。&/b&中国古诗词的最大魅力,我认为在于意境。所谓平仄,韵律都是可以轻松掌握的,尤其现代有人曾经用遗传算法,用计算机写《清平乐》这个词牌,电脑写出来的词光从美感竟然比我写的任何一首词都要美,所以古诗词在格律方面的美感对于现代人来说毫无障碍,只是规则的教育而已。然而,意境是不可复制的,意境是中国文化最博大精深的地方,也是被很多中国人自己最诟病的地方。何谓意境?有句话说的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真的是这样。而为何现代就没有这种意境了呢?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回答只能说是:一个成天活在肮脏的天空,发臭的水沟,周围都是混凝土,上班都是车水马龙,成天活在电子设备的辐射之下,即使来到旅游胜地,也多是蚂蚁人流,人造痕迹过重的建筑,你说,现代人哪来一种美感的意境?&br&&br&而事实上,环境是古人写诗词重要的意境灵感之一,辛弃疾北方人的粗犷与柳永南方人的委婉,我认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无论北方南方,污染,机械,肮脏,粗糙都是一样的。所以,现代人的孩子们如果让他们再去读很多古诗词,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将会一代不如一代,这跟孩子们的智商无关,跟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br&&br&除此之外,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也完全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我们古人的诗词除了环境的影响以外,所处时代的生活节奏与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与现代上班族的生活节奏差异太大,天天吃着各种人工添加剂,地沟油,温室催肥的食物,也跟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饮食差别过大,这些无形之中都会破坏现代人对古诗词意境的美感认知。&br&&br&你的生活环境,生活节奏,生活习惯都是违背古诗词的自然意境的,无认知无体验,当然再有天分也很难写出那种味道的。是的,这种味道的体验对于多数的现代人都是绝望的。&br&&br&&b&2、文言的缺失。&/b&显然,谁都不可否认,文言对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带来多么大的影响。我个人对文言的美感是非常认同的,它就像一个图腾,对于这个国家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古诗词本身的语言结构就是建立在文言文上面的,文言就像古诗词的沙石,没有这些优雅的沙石累建,大白话的古诗词根本没有诗词本质的委婉,朦胧美感,最重要的是,很多深远的意境也只有用这些美丽的文言才能更好的传达释放出来,白话文是根本没有这个功力的。&br&&br&近代以来,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衰落,所带来其一最大的影响是,自身的文化,文字被大大低估,白话文的出现虽或许是自然衍变,但是全盘西化的其一影响是英语学习的普及。白话文的好处对教育普及的重要性这里不提,同样,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对自身文化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越来越轻视,这点也不予评价,但是这两点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中国文言文弱势地位江河日下,越来越式微了。即使现在还有很多大学的中文系存在,学古汉语的专业存在,但是,我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对中国文言文的处境是比较悲观的,所以文言的缺失是一种必然,这导致古诗词的基石早就没有了,一种文体没了基石,再怎么样,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的,不是么?&br&&br&&b&3、审美的缺失。&/b&懂点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在民国时期,还是有些文化大家的,这里有三点原因,一是那时民国政府再不济对国民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尤其对自身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二是繁体一直保留了中国文字最正统的美感与文化图腾,三是统治者本身不是土人,对于文化上的审美有一定的水准,这点有心的人去南京对比下民国建筑与我朝建筑的文化品味,就知道两个政府在审美上的巨大水准差异。很显然,本朝我国国民小到诗歌审美,建筑审美,城市审美,大到文化审美是彻底土鳖的,这当然不能怪我们国民,而显然是统治我们并给予我们强迫性劣质教育的执政者的罪责,这个政党即使过了六十多年,到现在你都能闻到井冈山那股浓浓的土包子气息,最主要当然是本朝的创始人是反文化的。而虽然此人对古诗词情有独钟,但是他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审美却是极度扭曲甚至畸形的,所以别看他喜欢古诗词,但是此人对古诗词的审美却是相当狭隘的。&br&&br&一个国家的教育是劣质的,对自身文化的教育都是有扭曲欺骗的,你怎么可能奢望我们的现代国民对中国文化有正常的审美?不立足于自身文化的审美,我认为也是不可能有世界的审美观。因为,真正的审美一定是人类共性,是相通的,所谓东方西方,艺术一定是无国界的,包括诗词。只有彻底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有对本土文化正常的审美观,才会有确确实实的认知去审美世界的文化。&br&&br&于是,审美的缺失,也是现代人真正难写出好诗词重要的原因。你去看看那些离退休的老干部,什么作协人士,号称喜欢中国古诗词,号称写新韵诗与时俱进的,时不时风骚一下的“文化人”,写的都是些什么烂诗?一个神九飞天,写出来的粪便可以滋养地球所有牛羊十年。他们根本都不知道,月亮被人类征服对真正的古典诗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冲击,这种审美的破坏不亚于一颗原子弹在长崎投放,包括长江三峡大坝对于真正古典诗人的毁灭感是有多么剧烈!古典诗人不一定与科技相背离,但一定是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相伴而生,只有自然的美感才是古典的生态。他们也能算诗人?抱歉,给小草们施肥吧。&br&&br&&b&现代人写古体诗词的优势: &/b&&br&&b&&/b&&br&好像都是不好的,那么现代人写旧体诗词还有优势吗?我认为基本没有,甚至现代人超越古代人写出绝美的古体诗词概率几为零。&br&&br&唯一还有一点点优势的是,是言志诗,也就是有价值观评判,古今观点认识方面的诗。为什么?毕竟,现代人超越古代人除了科技以外,很多是一些思维观念上的超越,现代人在某些问题上的思考方式更加大胆与前卫,而这些现代思维反映在诗词上的论点确是可能超越古人言志的局限性。&br&&br&&i&补充: 还有一个可能的优势,现代人就是将科技与自然的结合形态如何以一种古典的美感传递表达出来。嗯,这个还真可能可以。我看宇航人员,程序员有这个能力,我估计是不行了~ &/i&&br&&br&除此之外,令人绝望的是,我们这些酷爱古诗词的同好们,自知之明吧,除了自娱自乐,别指望超越古人了,这是属于他们的高规格游戏。哎。&br&&br&当然,这不妨碍我们这些喜欢古诗词的拥趸们,继续学习与自娱自乐,若有人想学习旧体诗如何写(不包括词),可以参考我以前写的一个入门教材,共同切磋学习。如下:《怎么写旧体诗的入门级分享》&a href=&/archives/1688.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chives/168&/span&&span class=&invisible&&8.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Hi,首先严重感谢下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让我倍感荣幸,差点感动的直接尿了。(注:刚重新看了下,我看见楼主是想更多看优势的,好吧,对不起楼主了,我劣势写多了,不过还是补充一句,真的没什么优势。)进入正题——先说现代人写古体诗词的三大劣势:…
谢邀。&br&目前为止,蘑菇叔写得最满意的对联是以下几副:&br&&br&题蓬莱阁&br&触景易生情,登黄鹤则欲诗,临岳阳则欲仕,入桃源则欲隐,据太白则欲狂,恍此间楼阁虚空,且哭且歌思羽化;&br&举世谁知己,为我摇徐福桨,为我炼葛洪丹,为我举赋鹦才,为我解烂柯局?更那堪烟云变幻,仙人仙岛两茫然。&br&&br&题“坐看云起时”&br&古君子济善因时,似当今天下太平,尚遥思南海东瀛,奇变风云看世界;&br&劝诸公努力实事,抱广厦布衣情结,莫漫夸逋梅陶菊,不食烟火即神仙。&br&&br&题青年节&br&时尚艰难,思先哲举罢工罢课罢市之功,乃有斯节日;&br&勉为纪念,为国家立民主民权民生之义,其在我青年。&br&&br&题儿童节&br&体任自然,有一二愚顽,不伤大雅;&br&天真未远,见六七童子,如沐春风。&br&&br&题华佗庙&br&尔心中自有慈悲,济世而来,但医得满地疮痍,哪管他武圣关公,权奸曹贼;&br&今天下尤多创痛,登堂下拜,欲唤起回天手段,好与我开颅巨斧,刮骨钢刀。&br&&br&题寒山寺&br&江枫渔火,吾意萧然,今来故地重游,似亦得张祠部几分神气;&br&月落乌啼,钟声宛在,如此妙才偶得,尚须借寒山寺一点禅机。&br&&br&题峨眉山&br&峨眉天下秀,看无数佛国烟云,到此无虚,莫为艰难嗟蜀道;&br&妙手古来多,只一门学士文章,至今不废,终究灵气重名山。&br&&br&题扫叶楼&br&金陵古帝都,有几多名利浮尘,以是老僧频扫叶;&br&铁壁当年事,竟如此清凉结果,信乎尊者笑拈花。&br&&br&题某人签名:晚上彻夜难眠,白天哪儿都能睡着……&br&革命百余年,痛兹仍混沌旧乾坤,尚妄说开辟之功,什么是清者为天,浊者为地;&br&人生一弹指,誓打破政权铁壁垒,为创造大同世界,牺牲我热的鲜血,硬的头颅。&br&&br&题岳阳楼&br&登斯楼此乐何极!剧可怜杜老飘零,空余涕泪;范公先后,枉费劬劳;块垒久消磨,呼喇喇推倒古人,如许胸怀方不负;&br&&p&穷远目大江东去,试饱看洞庭秋涨,翔集沙鸥;衡岳春深,勾留云雁;湖山凭指点,苍莽莽收来一处,倚栏风物更何奇!&/p&&br&&p&题唐古拉山&/p&&p&天意尚多情,使西域边陲有此奇峰,其气象精神,在海则蓬莱,在地则岱岳; &/p&&p&化工原不朽,经上古鸿蒙留兹余脉,故蜿蜒磅礴,血液为江汉,骨骸为昆仑。&br&&/p&&br&&p&咏云&/p&&p&一身翻覆竟何如,依然魂魄归霞,精神在水;&/p&&p&天意苍茫不可测,所以慈为雨露,怒作雷霆。&/p&&br&&p&说蘑菇叔没干货的以后可以闭嘴了。&/p&
谢邀。目前为止,蘑菇叔写得最满意的对联是以下几副:题蓬莱阁触景易生情,登黄鹤则欲诗,临岳阳则欲仕,入桃源则欲隐,据太白则欲狂,恍此间楼阁虚空,且哭且歌思羽化;举世谁知己,为我摇徐福桨,为我炼葛洪丹,为我举赋鹦才,为我解烂柯局?更那堪烟云变…
来自子话题:
苏轼&br&&br&清夜无尘,月色如银。&br&&br&酒斟时、须满十分。&br&&br&浮名浮利,虚苦劳神。&br&&br&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br&&br&虽抱文章,开口谁亲。&br&&br&且陶陶、乐尽天真。&br&&br&几时归去,作个闲人。&br&&br&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 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泻药&br&&br&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
泻药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罗隐
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fbe53a9c3fce74a26e11fcdcbb337fb& data-hash=&cfbe53a9c3fce74a26e11fcdcbb337fb& data-tip=&p$b$cfbe53a9c3fce74a26e11fcdcbb337fb&&@siyi fan&/a& 邀。&br&&br&所谓禅诗,尤其是宋朝以后批量凑热闹的部分,在诗艺的评价上是不太高的。沈德潜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以禅论诗的《沧浪诗话》也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可知历来诗评者的关注点多在理趣上,不以禅语为贵。&br&&br&题主所列举的几首禅诗,确实较有诗味,不过,依我看都算不得上品。一来,禅诗以绝句为最多,留白、余韵等美学法则,也正是继承自绝句,此种套路写的人很多,写出妙处才算是厉害,这些诗落在唐宋绝句里是很难选出来的。如“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一句,元稹便有“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还有“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王昌龄有“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李约有“秋夜洛阳城,明月照张八”,赵嘏有“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白居易有“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连不知名的太原王氏也有“汰王滩下相思处,猿叫山山月满船”,这些句子意境是相似的,好的禅诗也未见有更高明处,只能勉强跻身其中,很少出现“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一流妙句。&br&&br&二来,诗歌讲究有感而发,写诗也要知行合一才显得珍贵。禅诗大多像是片段,缺少前后因果,我以为这是此类禅诗的局限处。刘希夷在看到“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之后才发出“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的感叹,张若虚也是先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才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问询,这些参悟,因有前面的铺垫而水到渠成,自然呼之而出。如果在《春江花月夜》中截取四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或者将李白的《把酒问月》截取四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岂非就和禅诗相似?只是读起来直头直脑,像海市蜃楼,只见形势而不见纹理,像名人格言,虽有道理却不够痛快。&br&&br&虽然写作不必只遵循一套法则,但是论起来,还是提倡“兴观群怨”的人群偏多,禅诗着于禅语的片段化议论风格自然往往不被主流所取用。此类禅诗,开门见山,毫不遮掩,往往会少些虚实相间的妙处,确实称不上一流,不过,也算是风格独立了。和个人审美相关,禅诗正如咏史、边塞一类,可作为一种题材来看,有人偏好也是自然,不必纯以水准论之。&br&&br&另外,如题主所说,文人诗中带禅和僧人禅中有诗,一是有心为诗,一是有心为禅,确实可以分开来看。不过,既然都是诗,总还是要看妙趣之高下。何况,很多诗人也参禅,不过是在家的居士而已,佛理也许有深浅,禅心上并没有分别。&br&&br&如寒山写过“蚊子叮铁牛,无渠下嘴处”,历来为各公案所引用,为何?取其譬喻之妙。但是东坡居士另有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相比之下,我看还是东坡生动、贴切、有转折,更胜一筹。僧人毕竟是修行的大拿,若论对文字的敏感和驾驭,恐怕终究不如在家修行的文人。
邀。所谓禅诗,尤其是宋朝以后批量凑热闹的部分,在诗艺的评价上是不太高的。沈德潜说,“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以禅论诗的《沧浪诗话》也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可知历来诗评者的关注点多在理趣上,不…
&a data-hash=&a84bbc21f92c87e35aeb070bc0752521& href=&///people/a84bbc21f92c87e35aeb070bc075252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孔鲤& data-tip=&p$b$a84bbc21f92c87e35aeb070bc0752521&&@孔鲤&/a&让我来,那我就来说道说道,他说的其实差不多了,我在这里算是做一个补足。&br&&br&在我看来,用回目谈深意完全不必。中国传统小说,从话本到成熟的章回体,是有脉络可循的,说书先生今天开讲了,先给今天的内容概括一下,就是回目,开场要定场诗,中间动不动就有诗为证,最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这么个路数。清亡之后,依旧有很多人用这种成熟的模式。金庸一开始,其实并无旧体之根底,是心向往之,有意要效仿的,《书剑恩仇录》的回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最初的时候,他没有要太讲究,单纯的想用这个形式装装逼而已,后来一深究,旧体还真是深,自己搞错了那么多,汗津津的修改,乃至于夺了陈家洛的功名。&br&&br&&blockquote&……对诗词也是一窍不通,直到最近修改本书,才翻阅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一书而初识平平仄仄。拟乾隆的诗也就罢了,拟陈家洛与余鱼同的诗就幼稚得很。陈家洛在初作中本是解元,但想解元的诗不可能如此拙劣,因此修订时削足适履,革去了他的解元头衔。余鱼同虽只秀才,他的诗也不该是这样的初学程度。不过他外号“金笛秀才”,他的功名,就略加通融,不予革除了。&b&本书的回目也做得不好。本书初版中的回目,平仄完全不叶,现在也不过略有改善而已&/b&……---------------《书剑恩仇录》(后记)&/blockquote&&br&所以我一直很佩服的是金庸先生的态度,后来有很多很多作家,爱在书里写一些狗屁不通的诗词,但很少有人能觉得自己是狗屁不通,更不用说去花功夫学习修改了。&br&&br&以上可以明白,金庸初始只是图形式,而并无深意。不料以此为契机,学习了旧体诗词的知识。在此之后,金庸余下十四部书的回目,有用传统回目样式的,也有不用的甚至无回目的。总体的趋势是,越往后功力越深,但除了少数几部说得上精彩外,大部分依旧只是中规中矩。金庸是个修改狂魔,如《倚天屠龙记》,和射雕三部曲前两部一样,本是四字回目,后来应该是心血来潮改成了现在这样子;《天龙八部》的回目类似,在我看来后来修改成词的样式,炫技的成分就特别浓。&br&&br&下面说 &a data-hash=&a84bbc21f92c87e35aeb070bc0752521& href=&///people/a84bbc21f92c87e35aeb070bc075252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孔鲤& data-tip=&p$b$a84bbc21f92c87e35aeb070bc0752521&&@孔鲤&/a&关心的诗词水平问题,我来随便说一点,金老功夫在小说,而并不以此名世,我黑黑也就黑黑吧,铁粉当没看见,我身板弱,怕挨打。&br&&br&首先,十五本书前后跨度很大,必须要站在动态的角度谈这个问题。初期很糟糕,这个不必我多说,后期水准远超前期,但除了一些回目经营卖力,其余也不是很上心,《笑傲》令狐冲上来一首七律都出韵了,起码说明了他花的心思不多,也比较随手。&br&&br&第二,金庸诗词,不是诗人之作,而是为了配合小说。这和后来的仙剑一类游戏中的诗一样,是为了一个拟定的虚拟场景而写,而丧失了歌咏自身情绪的功用。所以这样的诗词,是没有根基的东西,只是好看的花瓶。&br&&br&第三,仅诗词而言,文字功夫,其实是不足的,只是面子好看 。金庸诗词和后世的仙剑等诗词一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花大力气在场景的描摹上,明面子上看,是漂亮的,唬人的,但是却是走偏了的,往深究,其实很虚浮。其实后世所谓古风歌词之弊,在金这里就见端倪了。比如我们来看一首,是《天龙》回目中的一首,粗糙,浮夸,水准大抵可知矣。&br&&br&&blockquote&《天龙八部》·水龙吟&br&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br&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敝履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blockquote&&br&第四,金庸搞这些,其实大抵只是为了一个形式,而并不是如诗人写诗寄托个人情绪感慨。所以看来看去,挖空心思搞出来的回目,还不如另一些很随手的能曲尽其妙。至于天龙的回目,很多小清新说好,其实我看来为了炫技而炫技,远不如《连城诀》的乡下人进城来的熨贴。&br&&br&&blockquote&《连城诀》&br&乡下人进城
落花流水&br&羽衣
“梁山伯&祝英台”
《唐诗选辑》
大宝藏&br&&br&《侠客行》&br&玄铁令
少年闯大祸
长乐帮帮主
雪山剑法&br&白痴 大粽子
关东四大门派&br&真相 凌霄城 自大成狂 有所求 腊八粥
“侠客行”
“我是谁?&/blockquote&&br&我真的觉得这两本书的回目比天龙高到哪里去了。&br&&br&两者之间的,形式规整的,如《笑傲江湖》的回目也让我觉得很好:&br&&br&&blockquote&《笑傲江湖》&br&灭门 聆秘 救难 坐斗 治伤 洗手 授谱 面壁 邀客 传剑&br&聚气 围攻 学琴 论杯 灌药 注血 倾心 联手 打赌 入狱&br&囚居 脱困 伏击 蒙冤 闻询 围寺 三战 积雪 掌门 密议&br&绣花 并派 比剑 夺帅 复仇 伤逝 迫娶 聚歼 拒盟 曲谐&/blockquote&&br&潇洒干练,恰恰符合本书的气质。&br&&br&第五,《鹿鼎记》的回目倒是不错,一生造诣尽在此,我所谓的不错,是指用质地沉重的回目,配合韦小宝荒诞的故事,效果绝佳。抑或是说,用集祖上句这种传统的方式写回目,然而配的是后现代气味浓厚的荒诞小说,这种奇妙的对比,很给劲。&br&&br&&br&以上。
让我来,那我就来说道说道,他说的其实差不多了,我在这里算是做一个补足。在我看来,用回目谈深意完全不必。中国传统小说,从话本到成熟的章回体,是有脉络可循的,说书先生今天开讲了,先给今天的内容概括一下,就是回目,开场要定场诗,中间动不动…
来自子话题:
&img src=&///b1ecb6fe_b.jpg& data-rawheight=&90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b1ecb6fe_r.jpg&&&br&&br&转自网易评论
转自网易评论
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吧。&br&&br&&br&大体上诗的种类,除去一些广义上的诗体(比如流行歌曲,广义上也算诗的一种。有人说整个艺术都算诗。诗乃文学之祖。看个人观点吧。我这里只是想要除去一些在主流诗体之外的诗体,如总体艺术造诣并不算高的流行歌曲之类的)。有史诗、戏剧诗、宗教诗、哲理诗、抒情诗等分类。&br&&br&在西方,大体是以史诗开始的,接着是戏剧诗,再是抒情诗。即,诗歌的发展有一个脉络。&br&&br&而中国古典诗,从最开始的如《诗三百》开始,就是抒情诗的天下。&br&&br&在中国,抒情诗成熟的非常早,说理诗和戏剧诗成型远在抒情诗出现之后。&br&&br&以上一些观点在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中可见,钱钟书先生说,早熟的代价就是早衰。这个观点我曾经十分赞同,听起来也十分有道理,现在想来,却不是这么简单。中国诗,真的衰了吗?&br&&br&衰?如何定义衰。衰有几个意思?&br&&br&我认为衰有两个意思:&br&一是诗歌的艺术价值上衰落。&br&&br&二是关注的人少了。&br&&br&从艺术价值来看,其实可以明确的看到,只是一种诗体的完善,或者语言的演变,导致了这种诗体的发展空间被压缩,举步维艰但绝不是死亡。&br&&br&诗经过后,语言、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便写不出诗经里那样的东西。之后楚辞亦是,楚辞发展到巅峰,发展空间变小了。这个时候便出现了乐府、古诗(古诗十九首里那样的古诗)等等,到之后的律诗、绝句,艺术造诣达到顶峰,后人举步维艰,再到词……&br&&br&我们可以看见,中国古代的诗歌,是经历了许多阶段的,如果以“衰”而谈,诗经衰了,楚辞也衰了,乐府也衰了,古诗也衰了,律诗绝句也衰了。&br&&br&但联系到一起,则是一种体制臻于化境了,另一种体制便崛起。所以把各朝各代的诗体连成一条线来看,中国诗是从没有衰过的。反而百花齐放,分外繁荣。&br&&br&楚辞和律诗的差异,可以等同于律诗和我们现在白话诗的差异。从总的发现线路来看,中国诗只是在&b&“变&/b&”,&br&&br&(这里得说说很多人对于诗的两个错误观点。一是说诗就说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以为宋词是词的总称。二是觉得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总称,这没错,错误在于觉得古代所有诗歌都是一个体裁,即为古诗,这是错的。如我所说,律诗的差异和楚辞的差异之大,和律诗和白话诗的差异一样大,完全不是一个体制。白话诗内部都有流派的。)&br&&br&从单一体裁来看,中国诗的确在衰,而这种衰,我认为并非是早熟便早衰,只不过是自然的进化罢了。花开到烂漫,必然要憔悴。人过了青壮年,必然要步入老年。沧海过后是桑田。一种诗歌体裁,发展到难以变化,便有另一种诗歌体裁来接替他的位置。理应如此,这是自然的规律,亘古不变。岂能用早熟早衰来言其畸形?甚至空中楼阁?&br&&br&很早出现抒情诗也是好事儿。中国抒情诗繁盛千年以上,且艺术造诣长时间居高不下,这是十分值得骄傲的成绩。退一步说,就算是空中楼阁,那美轮美奂,西方人很长时间费尽心思,想修建出来,都修建不出来呢。&br&&br&只是有的体裁巅峰后,立马有另一种体裁来接应,有的体裁却经历了几千年,到宋之后,到了民国后,才有白话诗来接替律诗、绝句、词的位置。到了现在也无法完全接替,甚至在风气上依然压不过诗词。&br&&br&&br&总而言之,中国诗的发展过程,不能把白话诗排除在外,都是中国这块大地的孩子,不能说白话诗不是自己的娃。&br&&br&&br&说到这里,却要搞清楚一件事。如我所说,中国诗总体上只是在&b&变&/b&,而并非在衰。那么,你不能说楚辞就远超诗经,律诗绝句就远超楚辞。虽然也有一定高下之分,但不能绝对的说后来者就一定比之前的好,也不能绝对的说说古人碾压了后人。唐代诗歌中的歌行就不比律绝差。李白也不以律绝为巅峰。&br&&br&白话诗现在还在发展阶段,有了一定成色,可成熟度还是远远比不上古代的那几个体。&br&&br&这点来看,不但诗歌如此,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是,包括音乐、绘画。&br&&br&古典小说也经历了好多阶段的演变,到今天,还在演变。西方的小说也是如此。&br&&br&举个现代通俗一点的例子。往几年网络YY小说,网游类的小说风靡各大网站,达到巅峰后,就换另一种体裁风靡了。又有盗墓等体裁来接替,现在盗墓也不行了。穿越类体裁从最初如《寻秦记》开始,到后来也演变出好几种模式,如穿越到另一个已创造的世界观(如穿越到金庸的世界),东方穿越、西方穿越、穿越未来。&br&&br&西方的推理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从起步到巅峰、从巅峰到演变这个过程。&br&&br&都是从一种体裁达到巅峰,演变到下一个体裁。&br&&br&&b&总的来说,这是在进步。而不是在衰落。文学变得更多元化。这是好事。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亦不能厚古薄今。&/b&&br&&br&&br&&br&那么现在来谈另一个延伸出的问题。纵然律诗、绝句、词,在宋之后,是大不如前,除去明清两代因为政治、社会等影响产生的一个比较真空的时期,在清到民国这一段时间,律诗、绝句和词,都并不能说真正的衰败。清的文艺之繁盛,是盛况空前的,诗和词都经历了一次再生,虽然从艺术上来看,还达不到唐宋的高度,但也仅仅只是比不上唐宋,并没有“衰”那么悲观。&br&&br&清的大诗人,大词人也并不少。同光体放在唐宋,也能占一席之地。浙派亦是。不能坐前面的交椅罢了。&br&&br&到了现代,为什么会给人以诗衰落之感。&br&&br&这就要谈到第二点。&br&&br&也就是关注度。&br&&br&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古代的中国,从可见的夏周一直到清帝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域,比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更重视诗。&br&&br&这个重视,不是我们今天的重视那么简单,不单是指从文学上重视。&br&&br&而是说,诗歌在古人当中,成为了士大夫生活必需品,这已经跳脱出了文学的范畴。包含了交际能力(拍马屁,谏言,拒绝,同意,表决心等等)&br&&br&以世界历史以及现代的角度来看,没有一种艺术像中国古代诗一样这样奇葩。小说不能、电影不能、绘画不能。&br&&br&原因何在我也不知。但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中国古诗在古人生活中所占的地位。&br&&br&古人科举,要考诗歌写作。学好诗歌,是进入仕途的前提之一。&br&&br&古士大夫应酬、交际、表达自己的思想、志向,也用诗。&br&&br&古人在酒筵歌席上用诗交际,诗是交际的必需品,是增进人与人、官与官之间关系的媒介。李白因为诗写得好,能被太宗赏识入朝。哪怕他除了写诗在为官上没什么本事。&br&&br&在现在看来,是不是不可思议?古时候的歌席上大家喝酒喝得高兴,一才子写诗,写得好,上司高兴了,说不定你就时来运转了。放在现代,除了送礼,可能么?&br&&br&古人,诗写得好,能够扬名,能受到大家尊重。哪怕是地位比你高的,也会对你竖起大拇指。放在现在是不是不可想象?&br&&br&古代的诗,哪怕到了清、民国时代,都是这个样子。哪怕民国后白话诗的出现,也没有完全撼动这个地位。虽然鲁迅也是白话的先驱者,不也写古体诗?我以我血荐轩辕,于无声处听惊雷,都是好句子。&br&&br&清词清诗盛况可见,诗所带来的唱和、应酬的形式,还为满汉文化的融合做出了贡献,出现了纳兰容若那样的满族大词人。放今天,可能么?&br&&br&梁启超以诗明志……&br&&br&太多例子,不胜枚举。&br&&br&(当然,这些都根植在中国古代整体的文化氛围上,但要说到文化氛围的问题,恕我能力低微,怕是写不好、写不对、写不全)&br&&br&古体诗的地位真正崩坏,是在建国后。这是好事。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到现在,古典诗歌的关注度大大下降,但白话诗歌的关注度就很高么?也不见得。白话诗其实也是小众群体。网络上很多人看各种文,看诗的有多少?白话诗多是出现在文学杂志、报纸的角落。&br&&br&(PS:别以为很多论坛,还有贴吧一些地方很多人写些小句子,或者随便胡整几篇就算是会写现代诗,喜爱现代诗了。现代诗诗人也不是那么好造就的。世上哪来这么多诗人。这么好做诗人,读书何用?)&br&&br&这里得说说,诗歌哪怕古代,虽然地位稳固高端,却也是小圈子。士大夫的圈子。到现在,算上白话诗,也是小圈子。&br&&br&诗,由于阅读和写作的准入门槛相对于其他文体太高,太特殊,还需要悟性,到了现在,无论是哪种体裁的诗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大到世界,诗歌都是小圈子。高而冷。&br&&br&因此从关注数来看,不能说诗歌衰了。只是时代演变了,让诗歌从奇葩状态回复到了正常状态。我们之所以有诗歌衰落了的感觉。便是因为古人对诗歌过于重视,甚至这种重视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所以我们今人对比起来,就有了失落感。&br&&br&但时代是进步的啊!这真是好事!&br&&br&纵然在当代中国人看来,中国古典诗歌也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现在白话诗也没有完全追赶上。因为白话诗才起步不久,潜力还挺大,要发展完善,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br&&br&现在依然有一大批人坚持古典诗歌体裁的创作,他们的创作有很多创新,不比古诗人差,也算是在古典诗歌那个举步维艰的状态中迈出了艰难却坚实的一部。从这点来看,古典诗歌也并没有衰。&br&&br&从古典诗歌的作者来看,名声响当当的作者,一直都没有断代,明有刘基高启陈子龙,清有龚自珍黄景仁朱彝尊散原纳兰鹿潭,到了近代,毛爷爷也姑且算是一个吧。&br&&br&&b&只不过古典诗歌再也达不到中国古代那样的文人皆吟诗作对的盛况了。 不但中国古典诗歌如此,小说、电影、白话诗,也达不到古典诗歌那样的地位。除非,时代退化了。&/b&&br&&br&&br&&b&我们要做的,不是想着怎么去复兴。而更应该注重:继承、保全,在继承保全的前提下,再谈写作上的创新、演变。这个过程,连白话诗都免不了。路是在脚下,我们不忘历史的同时,往前走。&/b&&br&&br&如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等在白话诗领域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从古典诗歌中吸取了很多养分的,他们哪一个不是饱读古典诗歌?&br&&br&&b&最后,只要有人,有世界,有生活,诗,永不衰。&/b&&br&&br&&b&以上。&/b&&br&&br&&br&转载注明出处,可以的话告知作者。
我来谈谈这个问题吧。大体上诗的种类,除去一些广义上的诗体(比如流行歌曲,广义上也算诗的一种。有人说整个艺术都算诗。诗乃文学之祖。看个人观点吧。我这里只是想要除去一些在主流诗体之外的诗体,如总体艺术造诣并不算高的流行歌曲之类的)。有史诗、戏…
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
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
来自子话题: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br&————————————&br&老教授上课时心血来潮吟了这麽一句。。。当即眼眶湿润了55555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老教授上课时心血来潮吟了这麽一句。。。当即眼眶湿润了55555
&p&出自明代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p&&blockquote&&p&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p&&p&诗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p&&/blockquote&&br&&p&大意是&/p&&p&序:哥们吴序看老子穷,可怜老子,劝老子去黄山齐云山(投奔许国),老子不干。&/p&&p&诗曰:徽州多土豪,世人都趋附。老子死心眼,不稀得一顾。&/p&&br&&p&总之这是汤显祖一面发牢骚一面显示自个儿清高狂狷的一首诗。&/p&&p&可惜老被用作徽州旅游广告。&/p&
出自明代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诗曰: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大意是序:哥们吴序看老子穷,可怜老子,劝老子去黄山齐云山(投奔许国),老子不干。诗曰:徽州多土豪,世人都趋…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br&&br&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br&&br&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br&&br&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很多人喜欢玉,但很少人能鉴赏玉的价值。&br&&br&欣赏诗词的门槛没那么高,但也要有些基础。有人喜欢古风的词句,多是因为喜欢某种意境,某些词汇。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用华丽的词,渐渐地就会发现,真正的好文章,用词往往很克制。这就是欣赏水平不同了。有人喜欢古风句子,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用鄙视。&br&&br&但是,写古风句子的人,应当尽量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要为了押韵,什么都往上面堆,像这种“风铃如沧海”,“你无声黑白”之类语言不通,表意不明句子,还是应当少一点。
很多人喜欢玉,但很少人能鉴赏玉的价值。欣赏诗词的门槛没那么高,但也要有些基础。有人喜欢古风的词句,多是因为喜欢某种意境,某些词汇。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用华丽的词,渐渐地就会发现,真正的好文章,用词往往很克制。这就是欣赏水平不同了…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br&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br&&br&朝发渭水桥,暮入长安陌。&br&不知今夜月,又作谁家客?&br&&br&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br&&br&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br&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朝发渭水桥,暮入长安陌。不知今夜月,又作谁家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来自子话题:
&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95& src=&///35a00440a0cdc7b53509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5a00440a0cdc7b535098_r.jpg&&&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29& src=&///eec8342ef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ec8342efe_r.jpg&&&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1& src=&///fed234bc6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ed234bc6a_r.jpg&&&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353& src=&///b852eab87e96c82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852eab87e96c825_r.jpg&&&br&&br&侵删,转自微信微信公众号guoguanjiu 国馆酒。
侵删,转自微信微信公众号guoguanjiu 国馆酒。
&br&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br&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br&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br&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br&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br&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br&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br&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br&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br&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br&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br&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br&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br&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br&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br&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br&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br&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br&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br&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br&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br&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br&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br&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br&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br&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br&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br&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br&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br&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
最喜欢杜甫两首诗&br&《赠卫八处士》&br&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br&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br&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br&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br&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br&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br&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br&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br&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br&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br&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br&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br&&br&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br&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r&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r&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br&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br&&br&&br&小时候看杜甫的这些诗,老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直到现在,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身世之感,有的句子,是一读起来就要掉眼泪的。语言精练又平实,充满了漂泊别离人生无常的悲凉,对生灵涂炭的现实的悲悯和感慨,感情真挚深刻又不浮夸,小时候读不明白,长大了才逐渐懂得。
最喜欢杜甫两首诗《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诗宋词元曲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