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桧和岳飞后代与秦桧后代之间的恩恩怨怨

岳飞之死与秦桧无关?岳飞被冤死的几条理由
  遇害于风波亭真相:  1142年初的隆冬季节,宋将岳飞遇害于风波亭。这一悲剧使他本人成为汉民族主义的高度象征之一,在身后赢得了仅次于的战神般的地位,并塑造了牢不可破的忠奸对立斗争的神话。这给很多人一种感觉:假如当初朝廷公正,这样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不过事实也许恰恰相反,岳飞之死之所以成为悲剧,乃是因为它不可避免。  南宋初年的军事形势  几乎所有关于岳飞的故事都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假如不是奸臣当道、岳飞冤死,本来宋军是可以收复中原的。这也是后人怀念、推崇岳飞的一个最重要的根本性假设。其中最著名的传说就是在朱仙镇大捷后,迫于12道金牌压力而放弃经营中原。  邓广铭早已证明:朱仙镇以500骑兵败金军10万、12道金牌等均非史实,而是岳飞之孙岳珂虚构出来的。岳飞的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实际上夹杂进了很多汉族人因愤懑而未能满足的愿望。  但历史事实往往更严酷。1140年岳家军北伐的确取得了一些胜利,并罕见地在平原上以骑兵对阵决战的态势击败金军,不过战果其实颇为有限:如颍昌之战金军参战有3万骑兵和10万步兵,而宋军的战果是杀敌5000,俘虏2000多,缴获马匹3000多匹;宋军对阵金军1.5万骑兵,战果仅夺得战马200多匹;小商河之战杀敌2000多。以上还是方面的记录,当时国史大抵夸胜讳败,不可尽信,但即使完全信任宋方记录,金兵的损失看起来也远未达到丧失反扑能力的程度。  而更困难的在于收复失地后能否长期坚守。中原地势平坦开阔,最能发挥骑兵优势,而不利于步兵守卫。宋军几乎90%都是步兵,这在冷兵器时代与骑兵对垒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弱点之一。所以李纲才说:“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以复中原而有西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当时宋军约近20万人,而其中大部分战斗力远不及岳家军,要靠这支军队在野战中彻底击败金军并坚守住收复的失地,其难度是可以想象的。  即使是在严肃的历史著作中,岳飞的悲剧长期以来也被描绘成南宋政局主战和投降两条路线斗争的结果,而忠奸是毫不含糊的价值对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建立于一个假设上:抵抗到底,必定获胜。  然而历史上的困境往往在于,有时使尽全力也不能取胜,那么该怎么办?势弱的一方,通常选择很少。历代诟病急于求和,与共为阴谋,尽管宋高宗的做法有可争议的地方,但作为一个,他首先考虑的是赵氏王朝能一直维持不坠。南宋初年基本被动挨打,岳飞北伐的短暂突击式的胜利,在高宗看来乃是为数不多的可与金人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北伐是手段而非目的。分页:1/3页&&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凡是有人谈起刘备的死党,必然想到关羽、张飞二人。不建安七年,四十一岁的刘备经过三顾茅庐终于寻得了他一大金由女真族完颜部酋长阿骨打于1115年创建的,继位的苻坚(338——385)?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是否就是那个在与乌雅束闻听弟弟在头鱼宴上的遭遇后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阿骨打的二千五百女真战胜了多于自己N多倍的辽兵,阿骨自孙武与伍子胥执掌吴之国政、开始实施疲楚战略以来,大体没有一个男人会喜欢狭隘、阴狠的女人。我们解读武神秘的古埃及曾经有过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他恢弘的咸丰刚刚即位,就于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爆发了太平天光绪帝作为“能够接受新思想”、“颇有作为”的青年皇在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国读书人多以清“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月球未解之谜:月球的十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多少?1.月球金代的皇帝陵以云峰山为中心,埋葬的比较集中。包括真在辽朝统治时期,辽国对生女真(当时称为女直)一共封赏阿骨打称帝对耶律延禧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没想到阿东京的地位在当时的辽国相当重要,当时的辽国共有五京李小龙究何而死?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小龙在一夜之间就离开大而化之地说,中国古代属威权社会,统治者不希望臣民作为刘邦的结发之妻,吕雉勤劳质朴,与刘邦甘苦共担;作这时,魏延献上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建议:自己带5000精兵宋军作战非常勇敢,卖力。几乎消灭了金兀术这一路继而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革命前辈的故事,其中就有“天下侠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吴国大军深入楚境,击败楚一、战争前因说来话长,简单说,晋楚争霸,吴国崛起,阖闾,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公元一九二八年,蒋介石确立他在国民党内领导地位的那一年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白大均、董元夫等主演“勇”如徐帅1930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年仅15岁的安倍发表战后70周年谈话: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4日发表战自古以来,帝王将相降世总会有许多异象,孙坚也不例外世上的事历来如此。有暴富的必然有速贫的,有得意的必诸葛亮当然自己自己的妻子的舅舅蔡瑁一直厌恶刘琦,甚昭烈帝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总揽朝政,凡事必然亲往。建《三国志》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编写的一部纪传体国别史,曹操是三国时期比较大气的军阀,喜欢有才能的人,基本刘备能成就霸业,显然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更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一直被史家诟病为“尊刘贬曹在《孟子·万章下》一文里,记载有“齐宣王问卿”的故曹操这个人的确很了不起,不仅胸襟远大,而且目光如炬夏侯霸的事迹在史书上很是少见,人们了解他更多的是通卫国文懿公主(856年-870年),又称同昌公主,本名不详,许昌庄肃公主(?—?),唐宣宗李忱女,母不详。公主下嫁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宣宗李忱的十一个平原公主(833年—862年),唐宣宗李忱第十一女,母不详饶安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宣宗李义和公主(?—?),唐宣宗李忱女,母不详。相关史料《新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各路军阀割据争雄,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女性美的观念由质朴趋于华丽,从自然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魏晋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发展。魏晋时褒衣博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尤以文人雅士最为导语:说到七夕节,很多人都会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吧,在古诗词中,鸟类们的出镜率可是非常高的。要是按现行中国回族向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他说道僵尸,我们不得不说远古四大古神。也就是女娲、伏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徐树铮(日-日),字又铮、幼铮相传人去世后,先由阴间快捕黑白无常带走三魂六魄,交立身篇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冤家”一词常常用来称呼那些林朝英撰述玉女心经,虽是要克制全真派武功,但因其对《神雕侠侣》的男女主人公杨过、小龙女。这是两个极为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您的位置:
岳飞与秦桧都是民族英雄
发贴人:61.172.108.*发贴时间:【】[]
&& ()&& ()一,岳飞与秦桧都是民族英雄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宋金两国之间战争与和平的历史,是传统伦理文化影响历史进程的最典型历史。&& ()&& ()&& ()&& ()&& ()&& ()   这段历史中,给世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就是岳飞与秦桧    岳飞,因为他英勇抗金的事迹被人们当作民族英雄,更因为他被秦桧加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人们将他的英雄业绩抬到了极高的地位――在杭州西湖边立岳王庙,世代祭祀!    秦桧,因为他力主的事迹被人们当作***求荣,更因为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人们将他当作暗通金国的奸贼,作出了极端解恨的处罚――用黑铁铸成他的跪像,跪在岳飞墓前,永远受到大众的唾骂!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绝无仅有    自南宋以来,对他二人的记述,不论是官方的、民间的,不论是史学家、说书人,纷纷杂杂,不一而足,但主要观点,大致如斯    岳飞是英雄,秦桧是***贼―― 历史的真相是这样吗?  北宋末年,政治极其腐败,苛捐杂税,繁重劳役,支撑着一个日益庞大、穷奢极欲的官僚集团他们互相勾结,买官卖官,贪赃枉法,霸田占地以宋徽宗为首的统治者们,在京城开封大兴土木,修延福宫、造万岁山,并从苏州、杭州等地搜寻了大量的奇花异石,经运河送到开封历时十余年、耗费了千百***的血脂血膏,就是为了粉饰天下太平,为了他们有一个“欲度前规而侈后观”,也就是空前绝后的逍遥场所!  统治者如此腐败,受到残酷压榨的百姓起来武装反抗,是必然的从宋徽宗即位的第八年,即大观二年(1108年)起,至宣和三年(1121年)止,十三年间,武装起义就停止,其中,规模最大的方腊起义,目的就是要推翻腐朽的北宋王朝尽管起义部队被北宋政府派兵镇压下去,却极大的动摇了统治者的根基    这样一个腐朽没落的国家,面对处于原始社会的女真帝国,犹如一头衰老的黄牛,遇见一只饥饿的猛虎,除了让猛虎饱餐一顿外,黄牛是第二个结果的女真人仅用了几***马,就轻而易举灭掉了老朽空虚的庞大帝国,并将徽钦二帝及赵氏宗亲当作俘虏,几乎全部押解到了金国    岳飞、秦桧、赵构就是被这股历史的狂风,吹到了风口浪尖  赵构因其血缘关系(宋徽宗第九子),匆忙之间,组建了南宋政府  南宋政府成立之初,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要钱无钱,要粮无粮更严重的是,人心混乱,造反的、背叛的,流窜的,逃亡的,比比皆是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经济陷于崩溃,加上金国的穷追猛打,南宋政府内外交困,苟延残喘,好比狂风中一叶破败的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要保住南宋朝廷,与金国成了赵构的唯一选择,这更是他父兄徽钦二帝更迫切的愿望,也是他们重返故国的唯一希望  拿什么条件?其实,亡国之人拿不出什么能谈判的条件,唯一的条件就是投降,成为金国的附庸,南宋成为金国的藩属国    宋徽宗在当俘虏之时,就给金国国相粘汗写了求和信(经秦桧改写),信的部分内容如下:  “今若因而存之,(宋)则世世臣属(于金国),年年输贡,比之拿舟交广,驰马闽蜀,蹑足关陕,决大计于金鼓之间,得失可见也……欲所得之利尽归公上,则莫若岁岁受金帛;使他人守疆,则莫若因旧姓而属之,在郎君宜熟计而审处”    从成立南宋朝廷之日起,赵构就多次派人前往金国求和,音信渺无逃到江南后,为阻止金兵继续讨伐,向粘汗写了一封更加明白的求和信,严格说来是求降信:  “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大国之征小邦,譬孟贲之搏僬侥耳……偏师一来则束手听命而已,守奚为哉?……建炎二年之间,无虑三徙,今越在荆蛮之域矣,所行日穷,所投日狭,天网恢恢,将安之耶?是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朝夕惶惶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己也……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无有二上,亦何必以劳师远涉然后为快哉”    就是这样的条件,金国也一概拒绝,金国要彻底消灭赵宋王朝!其后经历了十来年战乱,宋金两国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金国才勉强答应了(内部分歧极大,以至后又翻悔)  所以,真正要求的是赵家父子,能作出决定的是金国  在宋金这一历史事件中,秦桧只起到协助、支持赵家父子的作用    秦桧是全力支持吗?  秦桧是全力支持有四点可以证实:  其一,秦桧被押送至金,被金国皇帝的兄弟挞懒用作参军秦桧利用随军南征的机会,冒险带领全家逃离挞懒,返回宋军驻地涟水他也许料到,一到涟水,险些被宋军当作“细作”将全家杀害在当时,宋军对从金国逃回宋地的汉族官吏百姓当作“细作”杀害,是司空见惯的秦桧甘愿冒如此大的风险逃回南宋,就是为实现宋金目的  其二,秦桧第一次出任南宋宰相,就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纲领由于金国已在河南陕西等地建立齐国,立汉人刘豫为皇帝,使得赵构无望,只好与齐国作战为了表明不与齐国的决心从而鼓舞人心,赵构罢免了秦桧的宰相职务,并“张榜超堂,终不复用”秦桧遭受如此打击,仍未改变与金国的决心  其三,宋金第一次(1139年)前夕,反对者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支持的秦桧(已再次担任宰相)等人,公开散布秦桧是金国的“细作”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赵构,声明“义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秦桧、孙近、王伦三人之头面对巨大的压力,秦桧虽然有所犹豫,但最终未改变的决心.  其四,宋金达成的条件之一,是赵构以大臣的身份,三叩九拜,接受金国的“诏书”为维护赵构作为皇帝的尊严,也可以说是为了维护南宋朝廷的尊严,秦桧甘愿代替赵构跪接“诏书”实际是代替赵构***,代替南宋朝廷***(按照常识,细作做不出这样的事来)这件事,真实反映了秦桧甘愿为作出牺牲的精神   以上四点,可以证实秦桧是全力支持,是正大光明的支持但他与赵家父子一样,并不是心甘情愿,显然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秦桧曾说:“我欲济国事,死且不避,宁避怨谤!”可见秦桧推动并私心,前后发生的事实也证实了秦桧说的是真话    秦桧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秦桧想的真实目的是“济国事”,具体有二点:  一,安定天下,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从金伐北宋(公元1126年)起,至宋金绍兴和议(公元1142年)止,十六年间,宋金两国之间的战争几乎停止(即是金对宋的掠夺和占领,其中只有一年多的时间)长期战争给汉民族带来的灾难是难以言表的,无论帝王将相,穷苦百姓,无一能逃脱这一浩劫要结束这一浩劫,唯一的办法就是结束战争在宋金两国都能力以武力结束战争的情况下,就成了结束战争的最好办法,也就是结束百姓灾难的最好办法,也就是安定天下的最好办法  二,保赵宋王朝  金国灭宋后,要彻底消灭赵宋王朝,想在宋朝的地盘上建立大楚国,立张邦昌为帝是秦桧带头反对,要求仍立赵氏为帝,为此获罪于女真人,被押解到金国秦桧从金国冒险逃回南宋后,不顾个人得失,力主提倡:“中国人担当着衣啖饭,徐图中兴”就是想挽救岌岌可危的南宋朝廷如果战争持续下去,南宋朝廷必将内外交困,很快被金国消灭(这一论断,历史学家的看法各异,但元灭南宋,清灭明,就是这一论断的最好佐证)    达到这二个目的吗?  基本达到了这两个目的  宋金绍兴和议后,为金国带来了近九十年的和平,为南宋带来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和平在这之间,尽管两国出现了几次短暂的南征北伐,但都造成大的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基本稳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南宋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在1234年,南宋终于与蒙古人联合灭亡了金国    给秦桧带来什么好处?  给秦桧带来好处  为了回到自己的国家辅佐朝廷,秦桧夫妇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逃离金国;为了,秦桧丢掉了宰相官职;为了,秦桧受尽人间的屈辱;为了,秦桧遭受了天大的人身攻击他占地捞钱,他养姬纳妾,他也排挤反对的人(如果反对的人受到排挤,那是赵构的决定)他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平安的日子,让祖国能够繁荣富强,可是,人们却在咒骂他,祖国却在践踏他  以上事实证明,秦桧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而且是心灵高尚的民族英雄    认定秦桧为***贼的理由是什么?  认定秦桧是***贼的主要理由是:就是***,就是将汉民族的国土出卖给异族人  其实,持这种理由不是出于媚权,就是出于媚俗,或者兼而有之  我们知道,八百多年前,任何国家都举世公认的边界(法定边界)谁的武力强大,谁就可以依仗武力夺取地盘;谁的武力弱小,谁就只能依附于他人,甚至失去地盘    枪杆里面出政权,就是那个时代天经地义的真理(这与狮子、老虎等动物遵循的是同一个森林法则当然,动物的法则是:爪牙里面出政权)    金国抢过去的地盘大宋当然应当抢回来,抢不回来,就让给金国,并非什么***,等待武力强大时再抢回来甚至抢占更多的地盘也是天经地义的  何况,更希望的还是赵家父子,他们才是国家的元首,国家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国家作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元首承担主要责任,这条至今都是举世公认的基本法则  如果真是***的话,赵家父子才是***的元凶骂秦桧是***贼的史学家、说书人为何只骂秦桧而不骂赵家父子,可见这些史学家、说书人的骨髓都被奴性腐蚀,在强权面前,全身的骨头都是软的    岳飞是秦桧杀害的吗?  岳飞,从相州(河南安阳)从军起,就一直处于抗金的最前线,南北转战八千余里,身经二百余战,从一个士兵,成长为一个战区的统帅他所率领的“岳家军”,是南宋最具战斗力的一支军队,也是抗金最英勇的一支军队,也是最令女真人害怕的一支军队他为抵抗侵略,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中国封建时代军人的楷模他是不容争议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为了祖国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  就是这样一个英勇抗金的英雄,却被南宋朝廷亲手杀害  岳飞究竟是赵构杀害的或者是秦桧杀害的?赵构或者秦桧为何要杀害岳飞?历史学家是有一些争议的,但正统的、主流的观点是:秦桧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秦桧等四人才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这就是为何要用黑铁铸造成秦桧等四人的跪像,放在岳飞墓前的原因    认定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才是真正的污蔑、栽赃秦桧  根据史料记载:岳家军里有个叫王俊的将官举报,岳飞从庐山(岳飞当时已回庐山  闲居)指使他人送了书信给鄂州(武汉)的张宪、信中要张宪举兵造反,以迫使赵构恢复岳飞的军职  张宪、在张俊的枢密行府(镇江)屈打成招,承认了此事    赵构听说此事大吃一惊,秦桧奏请赵构,宣岳飞到临安(杭州)与张宪、对证  由于事关重大,赵构特派御史中丞何铸到大理寺审理此案岳飞、张宪、先后进入大理寺,何铸与大理寺官员共同进行了审理    在审理中,何铸等查到岳飞三人的任何造反证据,不能构成犯罪  何铸向秦桧反映了审理结果秦桧告诉何铸,是赵构要何铸查到岳飞等人造反的证据但何铸认为,为了国家的利益,不应乱杀国家的栋梁之才,故而拒绝再审    赵构只好改派右谏议大夫万俟审理此案  由于仍然查不到岳飞等人造反的证据,万俟只好另外找了几条理由,判岳飞、张宪死刑,流放三年  这一判决,遭到大理寺官员反对,认为依法判决,全部拒绝签字    万俟只好如实上报赵构,经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并依军法施行”结果,张宪、被押至刑场斩首,岳飞在风波亭饮毒酒身亡  这里,任何证据证明秦桧直接或者间接作出了杀害岳飞的决定,作出决定的是赵构,是赵构将改判为死刑(依据:岳飞一案的判决书)  所以,认定秦桧杀害了岳飞,完全是憎恨秦桧的人凭借三条“莫须有”的证据:    一,王俊受秦桧、张俊暗中支使,伪造事实举报岳飞,从而陷害岳飞  二,张俊与万俟都是秦桧的死党(张俊与万俟的跪像也放在岳飞墓前)  三,秦桧伪造杀害岳飞三人的圣旨(矫诏)    这完全是将说书人的编造当作了事实前二条,任何历史记录作为证据第三条,既无证据,也违反基本逻辑如果真是秦桧伪造圣旨杀大臣,这可是死罪即使秦桧如何权高震主,赵构如何害怕他,在秦桧未死前不敢治他的罪,但秦桧死后赵构总会治他的罪,这才符合逻辑可是,秦桧死后,赵构对秦桧的评价是最高的而且,岳飞的平反,是孝宗请示赵构,并得到赵构同意的(赵构已是太上皇),当时秦桧已经死了七年,赵构并认为秦桧矫诏,把杀岳飞的责任推卸给秦桧    当然,说书人的编造难以自圆其说,所以,故事就越编越远,越编越离奇:  ……秦桧与王氏在东窗下围炉烤火,秦桧不知道如何处置岳飞合适“王氏看他犹豫不决的样子,不免笑他太缺乏果断,便向他发出警告般的语言,说道:‘老汉竟这般缺乏果断吗?要知道捉虎容易放虎难呀!’”于是,秦桧“恍然大悟,随手扯了一张纸条,写了不多的几个字,送往大理寺狱中”    这段说书人胡编乱造的故事,原载于野史《朝野遗记》,既载于正史,也载于岳飞之孙岳珂收集的有关岳飞详细资料的所有著作,居然成了王氏是秦桧帮凶的唯一证据,这就是“东窗事发”这一成语的来源这一故事,不但在中国说书人中广为宣传,就连宋史权威、北京大学教授邓广铭也在他的著作《岳飞传》中对此不作任何考证而加以引证――真是将历史研究当作了儿戏    这就是王氏在岳飞墓前跪着被唾骂了近五百年的唯一“罪恶”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有“冤枉受害”之最,那王氏毫无疑问将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成为永远无人打破的纪录(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有“精神折磨”之最,那秦桧四人毫无疑问将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成为永远无人打破的纪录)    说书人的故事仍然编得符合逻辑在宋代,就连皇帝都不允许轻易杀大臣,秦桧一个宰相,为何能杀枢密副使岳飞(相当于军委副***)所以,有几个问题不能回避:秦桧为何能杀岳飞?秦桧为何能伪造圣旨?秦桧为何能凌驾于赵构之上?    陷害秦桧的人自然会找到自以为是的答案:  南宋大儒、理学大师、道德君子朱熹咬牙切齿的咒骂最具权威:“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者,正以其始则唱邪谋以误国,中则挟虏势以要君”  秦桧“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者”的罪行,高度概括起来就是:起初提倡邪谋祸害国家,待到成为的全权代表后,就依仗金国的势力要挟赵构,任秦桧为所欲为  这就是秦桧为何能杀岳飞,秦桧为何能伪造圣旨,秦桧为何能凌驾于赵构之上的答案  真是丧心病狂、荒谬绝伦的答案!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金国的君臣、南宋的君臣都是白痴才有可能  事实是:赵构从坐上皇位起,经历十余年的痛苦磨练,已经是一个有主见、有心计、心如铁石,集生杀大权为一身的君王别说秦桧根本不可能“挟虏势以要君”,就是别人废赵构的皇位、甚至要他的命他都不会屈服,杭州“苗刘兵变”就是证明何况,与秦桧有私交、共同促进宋金第一次的金国左都元帅挞懒,因为“与宋交通,倡议割地”罪名,被全家抄斩,秦桧与金国失去了直接的联系,并得罪于金国(南宋特使王伦就是因为之事与挞懒联系而被金国所杀)因此,秦桧根本就条件、也不可能“挟虏势以要君”      反之,金国完全必要用秦桧“挟虏势以要君”,金国想,还用得着派“细作”去逼迫赵构答应吗?!这就像一个富人,派一个“细作”到乞丐那儿,要挟乞丐去向富人讨钱讨粮一样荒唐    以上事实说明,朱熹的论调完全是颠倒黑白,为赵构推卸责任,从而嫁祸于秦桧(假设“”是祸)当然,敢任意辱骂、责难大臣而不敢辱骂、责难君王的行为,乃是儒家忠君思想所决定(所谓唯尊者讳)朱熹这个道德君子真是彻头彻尾的伪道德君子!    赵构为何要杀害岳飞?  二种可能:  一,赵构怀疑岳飞要造反  岳飞是否写了书信给张宪,已经无确凿的证据可考但他有写这类信的动机――他想回到抗金的第一线是合乎情理的这种事毫无疑问犯了封建帝王的大忌无论这事有(莫须有),赵构都不会放过岳飞君疑臣死,这是封建***的本质决定,所以,赵构必杀岳飞“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造反的人)”,即使是封建帝王,也同样知道这个道理    二,金兀术逼迫赵构杀岳飞  金兀术痛恨岳飞、(杀死其女婿),是理所当然的岳飞确实是金国统治河东、河北、中原的最大障碍(岳飞派了大量的游击队到这些地方)因此,于公于私,金兀术都有杀死岳飞、的动机他很有可能利用之机,逼迫赵构杀死岳飞父子,以达到安定河东、河北、中原的目的如此推理,有几条线索,可供参考:    1, 金兀术回复给赵构的信中(信由赵构的特使带回),在为明确了边界,进贡,人员往返,司法协助等条件后,还附加了一句:“其间有不可尽言者,一一口授,惟阁下详之……其如封建大赐,又何疑焉”试想,两国的事,无论大小,都是大事,都应当白纸黑字写清楚,岂能“一一口授”(转告),而且还特意叮嘱赵构仔细听清楚,并以是否册封赵构为皇帝相要挟可以肯定,“口授”的是一些不能公开的而且要求赵构必须办到的条件,其中,很有可能就有杀死岳飞父子的条件    2,金兀术坚持不放钦宗回宋,唯一理由就是防备南宋北伐,破坏,这有金兀术临死时的遗言证实    3,,即使是根据万俟认定的犯罪事实也只够“徒三年”赵构为何将改判为死刑,显然是毫无必要的轻罪重判,这就可能是受到金兀术的胁迫    4,金主完颜亮伐宋,宋金两国翻脸,赵构立即同意为岳飞平反,这可反证赵构是为而杀岳飞    5,岳飞死后六十四年(1206年),南宋宰相韩乇胄趁蒙古部族打击金国之时,举兵伐金兵败后,金国逼迫南宋朝廷杀死韩乇胄,南宋朝廷被迫设计害死韩乇胄,并将其头颅送与金国,宋金两国因此恢复协定由此可见,金兀术很有可能逼迫赵构杀死岳飞父子,赵构也很有可能答应    以上二种情况,都是“很有可能”,赵构为何要杀岳飞,这一历史真相“很有可能”成为永远的谜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岳飞遇害,与秦桧无关    秦桧被栽赃、污蔑为奸贼、***贼的历史原因  以下年表及有关史实,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1132年,秦桧因为提出二策,被罢免宰相职务  1138年,宋金第一次前,秦桧被官民骂为“细作”,有人要求赵构砍秦桧头颅示众  1139年,金国认定左都元帅挞懒与秦桧的交往,是私通南宋、出卖金国的内奸行为,将挞懒全家抄斩  1155年,秦桧死,赵构追封秦桧“申王”,谥“忠献”,评语“决策元功,精忠全德”  1161年,金主完颜亮毁盟南侵,南宋“群情激愤”,有人向朝廷建议,“砍秦桧之棺而戮其尸,贬窜其子孙……以正其首倡和议,欺君误国之罪复岳飞之爵邑而录用其子孙,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忠义之气”  1162年,在得到赵构的同意后,孝宗继位一个月,立即为岳飞平反  1204年,南宋宰相韩乇胄准备北伐,使用各种方法,“以作六军之气”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同时,废除秦桧保留的所有官衔、原谥,改谥“谬丑”  1206年,南宋伐金失败,宋宁宗被迫将主持伐金的宰相韩乇胄杀害,并将其头颅送往金国谢罪  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人俘虏,五十万大军,损失大半,由此失去帝位,后被蒙古人放回,于八年后复辟明朝官民对“胡虏”恨之入骨  1513年,官府用铜铸造了三个赤身反绑的跪像――秦桧、王氏、万俟,放在岳飞墓前  1591年,官府改用铁铸造了四个赤身反绑的跪像――秦桧、王氏、万俟、张俊,放在岳飞墓前  至今,秦桧四人的跪像仍然在岳飞、、张宪的墓前  将来……    汉民族历来受北方“胡虏”的欺压、掠夺和侵略,对“胡虏”又恨又怕又无可奈何,万里长城就是这种情感的极端反映这种情感经过长期积淀,就形成扭曲的病态心理,――从对“胡虏”战与和的态度来简单地判断忠与奸、好与坏,从而将积弱积贫、挨打受压的原因归咎于奸臣、昏君,根本不从自身的社会、文化中寻找弱点并加以改革,反而认定自己的社会、文化是世界最好的,是世界的中心(故名叫中国)这种病态心理的扭曲程度,绝不亚于万里长城    秦桧就是这种病态心理的受害者,――因为支持而被认定为奸臣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激忠义之气”,又将这种认定恶意夸大,肆意侮辱,以至走向极端  综上所述,认定秦桧为奸臣、***贼并不是“以事实为依据”,而是依据扭曲的病态心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秦桧四人也有人权!应该给秦桧四人松绑,应该恢复秦桧四人的尊严!  果真如此,松绑的、恢复尊严的不仅仅是秦桧四人   附 主要参考书:《岳飞传》 邓广铭 著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岳飞与秦桧都是民族英雄》&&&& 地址: .cn/Article/201006/showp1.html
& Re: 岳飞与秦桧都是民族英雄
作者:guowang93&&&
& Re: 岳飞与秦桧都是民族英雄
真是2B,连基本的爱国意识都没有,你爸养你有何用
作者:2233&&&
& Re: 岳飞与秦桧都是民族英雄
上贴是秦桧的后代写的!
作者:江湖&&&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岳飞与秦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