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土地解放时期土改没有改动过后来也没分过现在村长党支部带领村民理事会部分村民来争应怎

西南交通大学 学报( 会科学版) 社  2O 年 l   00 2月 第1 卷 第4 期 J U N L O   O(oi TeA sO G U I E S   O R A   FS U H a S iIe) N   N V R nY T c l cJc T S WE   O   S n.Dc 00 e. O  2V0.
  N0 4 11 .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运动 中的左倾错误 廖崇喜 ,许克祥 (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0 3 ) 10 1 【 关键词】 解放战争时期;   土改运动 ; 左倾锚误 ; 纠正 【 要】 解放战争时期, 摘 各解放区大规模地开展 了土地改革运动。在土改运动中, 出现两次左倾错误。 先后  在本文中, 作者考察了左倾错误产生的背景, 分析了左倾错误的特征、 后果及根源。最后 , 作者介绍了中国共产党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并对其意义给予了肯定。  【 中圈分类号】 296  K6.  [ 献标识码】   文  A[ 文章编号】 09 47 ( O) ― 01 0   1 ―44 2 00 04 ― 7 0 O 4On Letla igEro so h   r ra   o e n    h   b r to - rP ro     f- n n   r r fteAg a in M v me ti t eLie ain wa   e id e n UA0 C o gx .   -in     h n -iXU Kexa g(oeef E彻    d oaSe e Su wsJo n nei, h gu 1 3,   ) Cl   胁m 如sn  clcn s ot e atgUirt Ce d 0 1 C l o g a S i  ic , h ti o vs y n 60  Ke wo d : iea/n w rP r d,ln -eom  v me t et e nn   IO ̄,rcic t n y r s Lb rt ? a   ei o o a d rfr mo e n ,lf la i geT I e t ai   ― i f o Ab ta t D r gte Lb rt n Wa  e o ,te ei b iu  e - a ig e O ̄i   eln -eo   v me t s rc : u i     iea o - r P rd h r  o vo slf l nn  I I n t  a d rfr mo e n . n h i i s t e T h m  I  i ril hea to u n t sat e,t  u r mma ie  scr u tn e ,fr ,c u e  n  f c .Ata t hep p rpe e t  e h c h s r si  i ms c s oms a ssa d e e t z t c a s   s ,t  a e  rs n t   l sh C C’  f r  n rci   emitk s P se ot i e tmg t   sa e . s  ̄ h  解放战争时期,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中国面临  着两条道路、 两种命运、 两种前途的尖锐斗争。为  了巩固解放区政权, 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 争取  光明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解决土地问题,  一、两次左倾错误产生的不同背景 自14 96年 5月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以来, 在 实际发展过程中先后 出现了两次左倾错误。这两  不同的特点。第一次左倾错  各解放区相继开展 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次左倾错误具有各 自   9 年< 4 颁布到< 中国土地法  在土改运动中, 不同地区、 不同时期先后 出现了左  误发生在 1 6 五四指示> 颁布前夕这段时期, 在此阶段, 左倾错误已经  的和右的 两种错误偏向, 其中又以左倾错误涉及范  大纲> 有所表现, 但还没有全面蔓延, 当时土改运动中主  围更广 , 持续时间更长, 危害也更大。在全面纠正  要存在的还是右的错误偏向, 所谓右的偏向指的是  左倾和右倾错误以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当时发动群众不够充分 , 没有充分地满足贫雇农的  中国共产党逐步完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指导土改  土地要求。第二次左倾错误发生在< 中国土地法大  运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土改运动的胜利发展, 实现  纲> 颁布以 当时随着土地改革运动在广大地区 后,   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伟大变革, 同时也大大地加快了  迅猛展开, 左的错误蔓延开来, 成了当时主要的错  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步伐。本文试图就此时期  误偏向, 右的偏 向反而退居次要地位。那么, 为什  土改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进行探讨。   么两次左倾错误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呢? 下面我 [ 收稿 日 期] 1 9 2― 7 9 ―1 1  9[ 作者简介] 廖崇喜(96 )男, 1 一 , 湖北公安人, 7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 研究生。   ?4   2?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1 卷 们来看看两次左倾错误产生 的不同背景。   第一次左倾错误产生的背景是 :   1《 四指示》 、五 的颁布 。14 96年 5月 4日,   中3 解放区开展复查 运动 以及 新形 势下 土改政  、策的部分调整。在 以往的土地改革 中, 不但有反封  建斗争不够彻底的问题 , 还程度不 同地存在着侵犯  中农的现象。例 如 , 冀鲁豫 区被斗 中农 一度 占被斗 户 的 1. %至 6 % ; 96年 7月 以前 , 04 0  14 太行 区的 国共产党发出《 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 即《 ( 五四指 示》 , )它是 新 形势 下 我党 土 地政 策 的及 时转 变。   《 四指示》 五 指出 :解 决土地问题 是党 目前最基本  “ 的历史任务 , 目前一切工作 中最基本 的环节。必  是 须以最大的决 心和努力 放手发动 与领 导 目前 的群  众运动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为此 , ”① 指示号召党 的各级领导“ 要坚决拥护农 民一切正 当的主张和正 几个县 2万名 斗争对象 中, 中农 占 3 .% ; 山 38  在   东渤海区 , 土改中打击面达到 2 %至 3% , 0 0 个别地  方达 到 4 %。 0 0由于 上述 种 种 问题 , 解 放 区于  各 14 96年秋冬都提 出了土改复 查 的要求 。14 97年 2   月, 中央明确指 示各解放 区, 在土地 改革不彻底 的  地方 ,必须认真检查 , 填平补 齐 , 无地和  “ 实行 务使 少地 的农 民都能获得 土地 , 而豪绅恶 霸分子则必须  受到惩罚” “ ,如有侵犯 中农 利益 的事 , 必须赔礼道  歉”④ , 正式部署 了土改复查王作。这样 , 14 从 96年  秋冬至 1 7 9月 , 9 年 4 各解放区展开 了土改复查工作。   与此同时 , 国内军事形势 已向有 利于人 民  由于 的方向发展 , 我军 已在几 个战场 开始取得 了主动 。   这同《 五四指示》 制定 时的形势相 比已发生很 大的  变化。各解放 区根据贫 苦农 民要求调整 了一部分 义的行动, 批准农民已经获得和将要获得的土地。 为  ”   具体指导土地改革运动 ,五四指示》 《 还规定 了各项  指导 内容 。其 主要 内容是 : 集 中注意 力 于 向汉  要奸, 恶霸作坚决的斗争; 对中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 纠纷 , 多采取调 解仲裁方式解决 ; 应 一般地 主得以 土地清偿所欠农民在清算利息, 清算霸占, 清算负 担及其它无理剥削后 的债务 ; 一般不变动富农 的土  地, 如不能不有所变动时, 应着重减租而保存 自耕  部分 ; 可侵 犯 中农 土地 , 决不 坚决用一 切方法 使 中  农参加运动, 并使其获得利益 ; 在运动中所获得的  果实, 公平合理地分配给贫苦烈士遗属, 日战士, 抗   抗 日干部及其家属和无地少地的农民; 保护民族工  商业。《 五四指示》 是从 14 96年 5月到 14 97年 9  月间解放 区进行 土地改革的根本文件。  具体政策。各地调整的时间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但是在 以下几个方面有共 同之处 :  () 1 对地 主的政策有三个方 面的变动 。首先 ,  改变 了对 中小地 主和抗 属、 干属 、 烈属必须照顾 的  政策 , 规定对于个别地 主是否照顾 , 出于群众 的  要 自愿 。其次 , 不仅将地主的土地房屋 等公 开财产没  收分配 , 并且对于其埋藏起来 的现金财物也要追查 2土改运动初见成效 , 、 但还存在 明显 的不彻底  性。《 五四指示》 下达后 , 各解放 区的党组织都召开  了干部会议 , 中央这一指示并 总结各地群众运  讨论 动经验 , 定 了实施 中央指示 的计划 , 确 并抽调 了大 出来, 分配给贫苦农民。第三, 分配给地主的土地 ,  一般相当于平 均数 , 也有 的地方先 “ 扫地 出门” 然  ,批干部给予短期训练, 派到各地区进行这一工作。  从《 四 指示 》 五 开始 的 解 放 区 土地 改 革 运动 , 在 后 由群众 民主评议 , 分给地主一些坏地坏屋 。  () 2对富农的政策, 改变 了“ 一般不变动富农 土地 ” 的规定 , 出: 可以而且应该从 富农 手 中取  提 “ 得部分土地 , , 牲畜 工具去满 足农 民要求 , 避免  但应 发动专 门反对 富农 的运 动。 “ ” 就是说 , 不是完全消 14 年底内就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 , 96 晋冀鲁豫 解放区 , 在十月 间已有 20 00万农 民获得土地 , 苏皖 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都有 10 50万农民获得土地。   到 14 97年初 , 各解放 区已有三分 之二 的地方解决  了土地问题。 经过初步的土地改革 , ④ 农村各阶级 占  有土地和收入的差额 , 大大缩小 了。但 是 , 已经 各  阶层的土地产量相差还很大 , 如陕甘宁解放区绥德  县义合 区黄宗川村 ,97年春完成土地改革后 , 14 地  主每人平均 9斗 8 , 升 贫雇农为 6斗 6升。地 主的 灭经济, 在每一乡, 每一区应该保存几 家富农不动。⑨ ” ( ) 民获得 土地的方法 , 了以清算 为主  3农 改变 的办法 , 遍 采取 “ 普 中间 不动 两 头平 ” “ 或 打乱 平  分” 的办法 。并且批评干部 、 、 民兵 积极分子等多 占   多分土改果实是受富农路线 的影响 , 要求他们拿 出  多占 部分参加平分。分配时以贫苦农 民程度为标  土地 7% 以上是好地和较好 的土地 , 0 贫雇农 的土地  准 ,填平补齐” “ “ ,铲土坡 填塘”普遍拉平 。 ,   5 %是坏地 ,8 2 1%是较 坏的土地 。  这些 情况说 明,   () 4 对待地 主所经营 的工商业 , 多地 方改变  许 封建剥削制度还没有彻底 消灭 , 改革还存 在着  了“ 富农及地 主开设的商店 , , 土地 对 作坊 工厂 , , 矿山 不  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   要侵犯, 应予以保险” 的政策规定, 而是主张对“ 地  第4 期 廖祟喜 试论解放战争 时期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 3? 4  主 的工商业和一般 的工商业要 区别一下 , 地主剥削  农 民在城市兼营工商业 , 的土地财产和商店要让  他纲》 的颁布 , 各解 放 区土地 会议 的召开 , 区、   各 地、 县、 乡层层贯彻 ,平分土地 ” “ 迅速成为家喻户晓  老 百姓皆知 的大事情 。在很短 的时间 内, 呈现 出“ 举 农 民搞他干干净净” “ ;地主工商业中没有清查 的地  方, 还应继续清算 了。  ” 上述政策的基本趋 势是对地 主的斗 争更加深  人彻底 。这些政策有利 于彻底消灭封建 土地制度 ;   有利于在战争环境 中照顾贫苦农 民的利益 , 使他们 国艳说新 民主 , 土改 狂潮遍 地来 ”  的新 形势 。东  北嫩江省 自 14 97年 1 2月开始 , 不到 一个月 , 即发  动 了全省农村人 口的四分之三 , 群众称之 为全面展  开, 这使得 8%以上的村庄和贫雇农户 卷入斗争 , 0  大家动手抓地主 , 起浮财 , 分  得以从事生产, 支援前线。但是其中一部分做法反  群众敢于批评公家人 , 送公粮 ; 地主普遍挨 斗 , 甚至被逮捕。与以往  映 了农 民的绝对平均主义要求 , 如侵犯地主富农所  土地 , 经营的工商 业 , 拉平 富农 的土地 , “ 在 铲墩填 塘 ”  、 “ 填平补齐” “ 、 平分 一切” 口号下 侵犯一部 分 中 的   农 的利益等等都是错误 。此外 , 对地主“ 扫地出 门”   的做法反映 了农 民起来斗争 的过激举动 , 虽然在群  历次土地 斗争 比较 , 次平 分 土地 的斗争声 势最  这 大 , 围最 广 , 范 消灭封 建 土地 制度 更加 普遍 彻 底。  运动以后, 农村各阶级所 占有的土地大体平均; 贫  雇农基本上得 到了相当 于平 均数 的一份土地 和其 并且在斗争 中迅速成长为农 村各阶级  众运动的高潮中难以避免, 但是在政策上应加以分  它生产资料 , 的骨干; 贫雇农的进一步翻身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  析而不能一概肯定 。  争, 壮大了主力部队, 这个成绩是显然的。   然而, 与此同时, 由于这次斗争存在着急躁 冒   中 , 克服土改不够彻底 这种主要倾 向的同时 , 在 各  加之党的各级组织对可能出现的左的偏向  地在土改政策和具体做法上开始产生盲 目扩大打  进倾向, 于是在平均土地的热潮中, 复查时  击 面的另一种错误倾 向, 这就是左 的偏 向。这些错  没有给予重视, 没收地主  误偏 向包 括 : 收地主 全部 土地 , 没 将地 主 “ 地 出 扫   部分地区曾出现过 的诸如侵犯中农利益 , 不 门” 让地主给贫雇农 当长工 ; 了追底财 , , 为 出现 了   经营的工商 业 , 给予 地 主富农 生活 出路 等等 过  左”   非刑拷 打; 对大 中小地 主不加 区别 , 普遍平分 富农  “ 的错误倾 向进一步 向各解放区蔓延 。在老 区、 土地, 侵犯地主所经营的工商业; 侵犯中农; 以为杀  半老区的许多地方发展很恶性 的地步。这就是第  二次左倾错误 , 它给土改运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严重  人不必拘泥于法律手续等。  在这种背景下 , 一些地区在开 展复查运动过程 下面, 我们看一下第二次左倾错误产生的背景。  的影响 。  1《 、 中国土地法大纲》 的颁布。为了总结《 五 四指示》 以来实行土地改革的经验, 借以更广泛、 更 彻底地推动这一运动 , 4 7月至 9月 , 1 7年 9 中共 中   央在河北省平 山县召开 了党 的全 国土地会议 。会 二、 左倾错误的主要特征及其后果 土改运动中, 左的偏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l阶级划分标准紊乱, 、 把劳动阶级划为剥削阶 级 。在平分土地 的热潮中, 干部 不了解 土地革  多数 命时期 的经验教训 , 在强调 贯彻 阶级路线 的同时 ,   党对于划分 阶级 的标准没 有给予充 分 的说 明和具 议制定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 经中共中央同意于同 ,   年 l 月公布实行。《 O 中国土地法大纲》 进一步明确  地提出了实行土地改革的 目的是“ 除封建性及半  废 封建剥削 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 度。对土地分配 的原则 和方法则重 申“ ” 乡村中一切  地主的土地及公地连同乡村 中其它一切土地 ,   按乡体的政策指导, 加之工作中一度盲 目提倡“ 群众要  怎么办就怎么办” 使阶级划分标准受到绝对平均  , 主义和狭隘关门主义的影响, 造成了严重的偏差。  具体表现有 :  村全部人口, 不分男女老幼, 统一平均分配, 在土地 数量上抽多补少 , 上抽肥 补瘦 , 质量 使全乡村人 民   获得 同等 的土地 , 归各人 所有。∞ 并 ” 此外 , 区别  对() 1 把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作为标准。对于过  去曾是国民党员的, 或对新政权态度不好的, 干部  中贪污腐化、 欺压群众的, 就提升其成分, 定为地主  当过社首、 村长或给日 本人当过苦力头, 欺侮老百姓。   因此划成地主富农的有 7 , 户 占全部错划户的 1%。  6 ∞对待地主富农, 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照顾中   农利益, 保护工商业, 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中国土  的根本文件。  2平分 土地 掀 起高 潮。随着 《 国土地法 大  、 中地法大纲》 是解放战争中后期指导解放区土改运动  富农。如 山西省 阳城 县汉 上村 有些农 民在 旧社 会  ?4   4?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1 卷 () 2 查三代 , 查历史 。农 民本 人虽在新政权建  立以前即已从事主要劳动 , 并且一直劳动到划阶级  活, 就被认为有封建根子 , 称之为地主或破产地 主、  5 %左右 , 多数是地主富农兼营 的, 少数 涉及 面  也有 更广的。据冀中八 、 、 九 十等三个分 区的调查 , 在全 时, 但是只要他的老辈曾是地主或本人曾过地主生  部 8 万余户工商业中, 被侵犯的有 40 00户。而其 它侵犯工商业较严重的地区, 被侵犯户占到 3%以 0  上的, 造成了极为恶劣 的影响。  下坡地主等。还有的在贫农队伍 内部“ 强调三辈 穷, 把三辈穷 的定 为一等 , 两辈穷的定 为二等 , 一辈  穷的定为三等 , 还有划分七等的”@ ,增加 了基 本群  众 内部 的矛盾 。   () 3 对剥削和劳动不作数量分析 。把靠 自己劳  动为生 , 只雇个把放 牛娃或放羊娃 的中农或富裕 中   代 和缺乏正确的数量界限是错划成分的主要原因。   据鲁 中南地 区莒县坊前乡 8 个村统计 , 在错划 为地  主富农的 1 户中, 3 2 因查三辈错划的5 户 , 24 , 6 占4.%   因有轻微剥削错划的 7 , 5.%。  6户 占 76 凹() 4 对地主、 富农不加 区别 , 排斥知识分子。在  平分高潮 中 , 一度对 大中小地主及开 明士绅 , 主  地 与富农 , 旧富农与在民主政权下劳动致 富的新 富农  不加 区别。有 的地 方对 其 一律 “ 扫地 出 门” 少 分  ,田, 分坏田, 平分其牲畜、 大家具, 清算掉其油坊、 粉 生产资料的处理上不加 区别 。对 于党外人士 、 三三 农定成富农; 把富农定成地主。在许多地方, 查三  坊。还有的地方仅在处罚的方式上有所区别, 而在  制政权中的开明士绅一度也不加区别地斗争。晋 绥 区于 14 97年 89 、 月份 由兴县的工作团汇集群众 将著名的开明士绅刘少白押回其老家进行斗争 , 当  并抄家, 没收公章文件 , 将家属扫地出门。  @ () 4 单纯以田地和财富的多少, 生活水平高低  场撤职, 作为确定 阶级成分的标准 。如晋察冀 区盂县 , 定襄  ( ) 打乱杀 , 生于追逼地财或敌 我拉锯  5乱 多发县有 的地方规定土地产量适合平均数者为 中农 , 超  过平均数者为地主富农, 低于平均数者为贫农。  凹 战的形势下 。有些地 区在满足贫下 中农雇农 要求  的 口号下 , 过于注重清查浮财 。这些东西往往被埋 于是发生肉刑追逼甚至打死人的事件。在  2 孤立 自己, 、 扩大打击面。全面内战刚刚爆发  藏起来, 群众为了报复敌  时,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解放区的前期土改中十  个别军事上敌我反复争夺的地区,实行斩草除根, 造  分注意扩大统一战线, 分化瓦解封建势力。一年以  人的屠杀迫害并担心以后反复, 后, 当战争和土改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时, 土地斗争  成 打人杀人 。   中出现了盲目扩大打击面, 缩小甚至孤立革命队伍  上述这些错误在全部 土地改 革运动 中是次要 的错误倾向。   () 1狭隘的贫雇农路线 。“ 平分 ” 热潮中 , 一些  的, 陈毅曾将其比做黄河主流中被风浪激起的几个 浪花。但是如不予 以重视 , 及时 纠正 , 会造成 巨  也地区不是宣传依靠贫雇农, 稳固地团结中农, 消灭  大危害。平分 中几个月的左倾错误 , 已经使解放 区  封建制度的路线, 而是孤立地宣传贫雇农路线。 遭受了很大损失。     “ 孤立地宣传所谓贫雇农 打江 山坐江 山” “ ,这是严  首先是生产受到影响。许多农民――包括贫  重的原则性的错误”∞这种提法不符合老区半老  。 雇农在内, 不敢生产发家, 以为发财要被斗争、 被均  区的实际情况, 片面强调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造成  产。一部分农民把斗争果实铺张浪费掉, 不肯积累  了贫农团的关门主义倾向。   生产资金。如 14 97年底, 黑龙江克山县一家农民5   () 2 侵犯中农利益。在平分热潮中, 被侵犯的   口人, 过年吃了3口猪; 有的农民把分到的马活活  中农一般 占中农 15到 14 / /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  锇死; 农民们害怕土地分了又分, 要地劲头不大, 大  况: 第一种是将中农错 划成所谓 “ 生产富农 ” 破  或“ 部分农民心里没底。这样, 农业生产一度陷入停滞  产地主” 加以侵犯; 第二种是在“ 平分” 号下实  的口   行绝对平均主义 , 将高于平均水准的中农 土地抽 出   状态 。 其次是社会秩序不安定 。中农 恐慌 , 贫农也有  来; 第三种是办事不要中农参加 ; 第四种是加重中 一 农负担。这些做法严重地挫伤了中农斗争和生产  戒心 。如辽 南省农 民反 映, 般 群众 顾虑 最大 的  是 :一怕 不分 内外 的升级 ( 阶级成 分 )二怕 不  “ 指 , 的积极性 。   三怕不分情况的均产 。@ ”  () 3 侵犯了部分工商业者利益。在“ 平分” 热  分是非的乱斗 , 同时,左” “ 倾错误严重地损害了群众运动中的  潮中, 不少城镇与一些县城的工商业者被斗, 财产 被没收分配。各地被侵犯的工商业户占其总数的  正气, 泼凉了群众的政治热情, 损害了党的威信。   第4 期 廖崇喜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 5? 4  误。无产阶级政党在 土地改革 中发挥领导作 用 的  三 、左 ” “ 倾错 误 的根 源 恩格斯 曾指 出 , 研究 革命 成 功 和失误 的 由来  时 ,这些原 因不应该只从几个领袖 的偶然 的动机 、 “   优点 、 、 缺点 错误或变节 中寻找 , 而应该从每个经历  了震动 的国 家 的总 的社 会 形 态 和 生活 条 件 中寻  找。凹‘ ” ”‘ 平分 热潮 中“ ” 左 倾错 误 的发展和蔓延也  不是偶然的 , 自主客观多方面的原 因。 来   l对老区、 、 半老区的情况缺乏全面调查和正确  估计 。毛泽东后来在 总结晋绥 区这个时期 的错误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正确对待农 民的平均主义要求 ,  通过各项政策坚决支持其革命的一面, 抑制其反动  的、 落后的一面。正如毛泽东在 中共七大上所 阐明  的:作 为党的指导思想来说 , “ 我们要 同农 民分清界  限, 不要与农 民混同”“ ,与农 民分清界限 , 是要把农  民提高一步 。@ 是 , 平分” ”但 在“ 热潮 中, 彻底满  在“ 足贫雇农要求” “ ,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 等错误  口号下 , 们 的部分 干部 没有 努力 去领 导 自发运  我 动 , 自发运 动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尽可能地 变成 自 使   觉运动 ; 而是盲 目推崇 自发运动 , 片面地强调运动 ,  不 , 需要 乱 多 少就 乱 多  时指出 :我们所犯 的错误 , “ 研究其发 生的原 因, 都  认 为为 了运 动 “ 要 怕乱 ” “ ,没有大乱 我们 的手 就放 不开 ”甚 至把党 的  , 是 由于我们离开 了当时当地 的实际情况 , 主观地决  少” “圈子” “ 、 绊脚石” 从而  等, 定 自己的方针。这一点, 应当引起全体 同志的教  政策看成是阻碍运动的“ 度造就和纵容 了绝对平均主义的蔓延 , 这是造成  训 。圆 ” 一在形势急剧变化 , 中央机 关长途 转战 , 讯装  通“ ” 左 倾错误的重要原因。  备差的条件下, 对以往土改的成绩肯定不够, 对土 改的问题估计过重 , 对过火 斗争估计不足。因此造  成在大部分基 本完成 土改 的村庄重 新平分一部分  土地财产 , 平分的矛头主要指 向了新富农 和富裕 中   农, 背离了反封建 的方向。   同时 , 种种主观 因素也导致 工作 的脱 离实 际。   党的领导机关 内缺乏民主作风 , 听不得也就听不到 一3政策制定上的偏差。由于政策是革命政党  、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 , “ ” 因此 左 倾错误的上述两 个原因都同政策制定上的偏差分不开, 这是一个最  直接的原因。正如列宁所说 ,群众的自发性要求  “我们社会党人表现 巨大 的 自觉性 ”群 众 的 自发情  , 绪越增长 , 运动越扩 大 , 于“ 对 党在理论 , 政治 和组  织工作方面表 现巨大 的 自觉性 的要求也就会无 比   迅速地增 长起来”,在平分热潮 中, 管 就更需要无产 不同意见, 于是很难了解到全面的情况; 部分党的 界限分明的政策” 。但是,   机关和干部中存在着轻视理论的倾向, 对于什么是  阶级政党及时制定各项“ 一方面对不 同地 区 、 不同阶级  新民主主义经济, 什么是封建剥削, 如何对待地主  在全国土地会议上 , 富农的工商业等问题缺乏明确认识; 某些干部受整 党 中的过火行为及历史上遗 留的“ 左倾 比右倾好 ”   的错误认识 的影响 , 不了解极“ ” 左 是机会主义 的另 一缺乏界限分明的具体政策; 另一方面对以往土地斗  争中制定的正确政策既未公开宣传, 又未系统说  明。同时上面的政策不够具体、 明确, 或者检查落 实不力 , 面执 行肘 就往 往 各行 其 是。毛泽东 于  下种表现形式 , 在工作 中宁“ ” 右, 左 勿 以至放弃领 导, 作少数群众 的尾 巴, 就难 以了解事物 的本质 和  照顾多数群众 的长远利益 ; 的同志缺乏农 村工  还有 作特别是领导大规模土改运动的经验 , 在工作 中犯  急性病 , 也影响了对实际情况 的认识 。  14 年 3 6日写给刘少奇的信中, 98 月 就此作了详尽 的分析和总结。他指出 :无论作 什么事 , “ 凡关涉群  众 的, 都应有界限分 明的政策。我感 觉各地所犯 的  许多错误 , 的( 主要 坏人捣乱一项原 因不是主要的)  2绝对平均主义作崇。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滋  、生起来 的平均主义思想在我 国农 民中间长期 、 普遍 是由于领导所规定的政策缺乏明确性, 未将许可做  的事和不许可做 的事公开明确地分清界限。 “ ” 其  次, 是由于领导者虽然知道划分政策的界限, 但只 存在着, 在民主革命时期它具有革命和反动的双重 没有作系统的说明。“ ” 又其次 , 是  性质。平分封建阶级的土地和财产是革命的; 平分  作了简单的说明, ” 又其次, 是领导方法上有错误,   封建阶级以外的其它阶级的土地财产则是落后的、 政策本身就错了。 “  倒退 的、 动的 , 反 又被称 为绝 对平均 主义 。农 民在  没有受到无产阶级思想 引导和教育时 , 不能识别和  即时上下联 系不够 , 能迅速 了解运 动的情况 , 未 迅 速纠正下面的错误” 罾 。 区分两种作用及其不同结果。所 以往往在充分发 动群众 , 深入开展斗争 时 , 出现绝对 平均主义 的错 4 客观上在敌我残酷斗争 中, 、 敌人的血腥屠杀 激起 了群众 的愤怒报复 , 和平时期看来偏 激的举动  ?4   6?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第1 卷 在战争时期则难 以避免 。   综上所述 , 土改中扩大打击面的“ 倾错误是  左”一群众及下 级 干部彷 徨不 定 , 结果 必使 自己陷 于被  动”。 据此 , 固 各解放 区于 14 9 8年 3月 都陆续在报  上公开发表中央有关指示和典 型经验 , 并结合本地  区的具体情况 , 补充 了有关 内容。结果 , 的政 策  党 迅速成为群众的实践 。  2 改正错定的阶级成 分。根据 中共 中央指示 , 、   各地纠正“ ” 左 的偏 向一般从 改正错定 的阶级成分  人手 。只有正确 划分阶级 , 才能分 清敌 我, 落实其  它政策。但是划错成分的情 况相当普遍 , 大部分为 个综合症 。既有领导 上对形势分 析和估 计上 的 偏差 , 政策制定 上的失误这些 直接的主观原 因, 也  有深刻的社 会历史 原因。后 者主要 由于当时正值 国内革命 战争的决 战阶段 , 了发动贫雇农支援 战  为争, 一度对农 民固有的绝对平均主义观念盲 目造就 所致 。历史表明 , 无产阶级科学 的革命 原则 同农 民 墨   }  固有的传统观念之间的界限不能混浠, 盲目崇拜或  放纵 自发运动, 革命事业就会蒙受损失, 误人歧途。  “ 划高了”即把 中农 划成 了富农 、 , 地主 , 扩大了打击  面。各地从解决干部思想问题 , 提高群众政策觉悟  人手来纠正错划的成分 。在审定成分过程 中 , 各地 四、 中国共产 党纠正 “ 倾偏 向 左”  的努力 平分高潮 中, 中共中央与毛泽东及时发现了左 倾 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14 9 7年 1 , 2月 中共 中央在 注意听取群众意见, 作风较以往民主了, 并创造了   些好的经验。如晋冀鲁豫区沙河县城在改正成  分中, 采取 了自报公 议 、 三榜 定案 的方式 。 许 多地  ④一方给予农民 申诉权 利。如吉林省 委规定 : 凡认 为  “自己阶级划错者 , 人有权在贫雇 大会、 民大  其本 农 会上 申诉 , 如再不服 可向上级政府 申诉 , 到东  一直 北政委会” 以减少划成 分 中的错误 。经过 14  , 98陕北召开正式会议 , 研究新形势和党的工作。任弼  时就土地改革问题作了重要发言。任弼时明确指  出, 当前土地改革“ 倾错误具体表现在: 左” 侵犯中  农利益、 破坏中小工商业、 对地主乱打乱杀。他要 求各地立 即纠 正这种错误倾 向。任弼时 的发 言得 年重新审定阶级 , 各地基本实践 了党的划阶级政  策, 平分” 与“ 高潮时比较 , 农民群众的队伍扩大了,  打击面缩小了。据几个解放区的统计 , 面都基  打击 本上 占农村户口的百分之八 , 人口的百分之十左右。  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 会议作出决定,   指明土  地改革中主要倾向已经转移, 纠正“ 倾偏向是今  左”后一段时期党的重要任务 。会议要求 , 已经发  对于生的“ 过左 ” 问题 , 必须坚决予 以纠正 。  3补偿被侵犯的中农和工商业者。为了安定  、社会秩序 , 团结各阶层发展农业生产 , 各地于 14  98 年分别补偿了被侵犯 了中农 和工商业者 。   需要补偿 的中农 , 主要是在“ 平分” 高潮中被侵  犯以至生 活 困难 者。其数 量各 地 农村 情 况不 同。   根据冀 中统计 , 改 中被侵 犯 的 中农 约 占总 户数  土根据中央的指示 , 各解放 区相继开展了纠“ ” 左   工作。纠左工作主要有 以下几个重点 :   1向群众 公开党 的政策 。中共 中央关 于在 老  、区半老区进行土 改和整党工作 的指示及其 它有关  4 %左右, 占中农户数 8 %左右; 据晋冀鲁豫区 1  够 O 文件下达后 , 一部分 干部和积极分子思想上发生矛  个村的调查 , 被斗户 占全村总 户数 的 2% , 中被  3 其 盾 。一方面对 于脱离 群众 , 响生产 的 “ ” 错  影 左 倾 斗中农占全部 中农 的 3.% 。 各地对补偿 中农工  22 ∞误, 认为“ 按政策, 按公心, 应该改过来”另一方面, ;  怕丢面子 , 主富农钻 空子 , 东西 , 怕地 怕退 怕报 复 ,   不愿公开承认错误 , 了当去改正。 . 直截   中共 中央认 为 , 干部和群 众 中的混 乱思想 , 只  有通过认真学 习和领会 中央精神才 能够澄清 。因 作作了具体的部署, 要求有步骤、 有分别地进行 , 特  别注意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14 年, 98 各地纠正错  定成分、 补偿中农的工作普遍开展。据晋察冀区 7  月份统计 , 纠正错误较 彻底 , 补偿较好 的村 占全区  8%左右 , 2% 左右还 须继 续纠 正 和补偿。 晋  0 有 0 ∞此, 决定公开发表中央的有关指示, 并指出,任何  冀鲁豫 、 “ 华中、 华东、 东北等解放区也结合救灾工作  政策的决定或改变, 任何政策中之正确的部分或错  补偿中农, 工作进度同晋察冀相似。  误 的部分 , 必须适时地不但向干部而且 向群众公开 在补偿中农的同时 , 各地还按 中央指示补偿被 指出 , 才能得到群众 的了解或拥护而成为力量 ”领  ,侵犯的工商业。这些工商业大部分为地主富农的 产业 , 被侵犯 的情况有 以下几种 : 已被清算 斗争但 导者才能够得到工作的主动权; 相反,因为过于小  “心, 许多有关政策问题 , 仅限于少数干部知道 , 弄得  未被分配的; 仅将股份转到群众手中继续经营, 没  第4   期廖崇喜  试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运动中的 左倾错误 . 7. 4  有分散掉 , 即所谓 “ 换神不换庙 者” 或虽 已分配给  ; 群众但 尚未损坏者 ; 已分散了的。补偿工作一般从  学习十二月会议精神提高认识开始 , 然后针对不 同   情况采取不同做法 。总的原则是工商业不 能停业 ,   并要发展 。通过补偿及各项政策的落实 , 各解放区  工商业恢复 、 发展得很 快。如晋冀 鲁豫区 , 14  到 98 年 8 , 阳县 比 3月时恢复 和增加 工商业 4 月 濮 O余  家 , 城工 商 业 由解 放 时 的 16 聊 08家增 加 到 14  29 家。   @ 4 安置被“ 、 扫地出门” 的地主 、 富农。在复查和  “ 平分 ” 热潮 中, 些 地 区对 部 分地 主、 有 富农 采取 巨大胜利 , 中国的土地制度从此发生 翻天覆地 的变  化 。同时 , 通过纠“ ” 左 的努力 , 各阶级情绪安定 , 生 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解放区的农业、 工商业迅速恢  复和发展起来 。  注释 ①②<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1 册 , 14页。 第 0 第 0   ③< 中国农业经济史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30   . 第 3 页。 ④< 人民日报》 14 年 3 1日。 , 8 9 月   ⑤晋冀鲁豫民运部编.工作通讯》 < 第四、 , 4 年 1 月。 五期 1 6 0   9 ⑥太行二届群英大会丛书. 翻身运动与翻身英雄> 14  < ,97年1 。 月 “ 扫地出门” “ ,赶大院” 等错误做法。使这些地主、 ⑦渤海区党委编. 工作通讯> 1 期,97 4 2     < 第 6 1 年 月 0日。 4 富农一部 分被集 中扣押 或组成劳役 队, 住庙 , 大  ⑧⑩①< 吃 毛泽东选集>第 11、1510 . 1217、23页。   锅粥 ; 一部分讨乞流浪甚至逃亡为匪。在结束 土改  ⑨< 朱德、 刘少奇关于彻底完成冀东土改运动给冀东区的指 时, 党教育干部 、 群众认识 :扫地出门” “ 就是重 复了  土地革命时期“ 地主不分田” 的错误, 既不符合农  @ 民的长远利益也不符合土地改革的 目的。因此 , 除 示> 14 5   ,98年 月。 ⑩<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1 册, 6 第 1 第 5页。   ⑥< 陈毅诗词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13   . 第 2 页。 @< 人民日报> 14 年 5 2 ,98 月 6日。  经法庭判决 由政府加以管制者外, 其它特殊管制,  为农 民无偿 劳动 , 解散农 村 中所有 的劳役 队、 反省 晋察冀 日报>14 年 1 1   , 8 9 月 8日。 如臂章、 牌号标志等均予取消 , 禁止使用地主、 富农  @< ⑩鲁 中南区滨海地委. 关于纠偏工作的报告> 1 9年 1 < , 4 9  月1 3日。  院与拘留所, 并给予其一份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产 资料和生 活资料 ; 在那些 组织 了互助组 的地方 , 还  将他们组织到互 助组 中督促其生产 。   .   同时, 中央重 申政权建设 中的“ 中共 三三制” 政  策仍应执行 , 要落实对 “ 三三制 ” 政权 中民主人 士 ,   包括开明士绅的政策 。根据这个精神 , 晋绥边 区副  参议长刘少 白等开 明士绅恢复了职务。  0 纠左 的努力使得解 放 区社会 秩序 开始趋 向安 ⑥< 太行区党委给各地党委的信》 14 年 1 1   , 8 9 月 4日。 ⑩《 人物> 18 , 2年, 1   9 第 期。 ⑩杨英杰. 准备春耕的几个迫切问题》 1 8 3 7日。 < , 4 9 年 月2  @恩格斯.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 。◎杨献珍. 边区民教处和公安管理处是怎样整党的> 1 7 < ,9   4年 1 月。 2  ②< 列宁选集> 第一卷 , 28页。 第 6  ②<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 252627页。 . 第 9、9、 9   @《 人民日 , 8 报>1 4年4月 2   9 5日。③< 人民日 ,98 报> 1 年4月 2 4 9日。   ⑤嫩江省委. 关于打击面的调查材料> 1 8 3 3 < , 年 月 0日。 4 9  定, 不少逃亡户被争取 回来。如冀鲁豫四分区至  @< 周恩来选集> 上卷, 31   第 0 页。 14 年4月, 98 返回的逃亡户有3万多人。大批敌伪  组织人员也 自动来到解放区, 如太岳区据 14 年 5 98   月至 8 的不完全 统计 , 月 到解放 区来 的有 4O OO多 @冀 中区党委. 对土改、 < 整党、 战争的检讨> 14 8月 ,98年  人。国民党军队、 政府人员向解放军投诚者 日益增  1 日。 0   多 。他们 认 为 : 共 产 党 政 策 变 了 , 定 要 得 天  @冀鲁豫区党委.1 8 6 “ 一 (9 年 月综合报告>  4 。下 。9 ’  ’ @聂荣臻.关于晋察冀 土地改革工作的检讨> 1 8 7 《 ,9 年   4月1 2日。  纠左 的努力 , 也使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与农业  生产走上正轨 。在纠 “ ” “ ” 左 防 右 的基 础上 , 中共 中央提出了党在 土地 改革所应 坚持 的总路 线和总 ⑦@薄一波. 关于晋冀鲁豫 区纠正“ 倾及发展生产情  < 左” 况给毛主席的报告> 1 8 8月2 ,9 年 4 7日。   @< 刘少奇在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4 年 7 1日。 ,8 9 月   0新华社( 晋绥)98 3 8日电。 1 年 月 4  政 策, 依靠贫农 , 即“ 团结中农 , 有步骤 , 区别地消  有 灭封建剥削制度 , 发展农业生产 。 由于有 了这样一  ” 个正确的指导纲领 , 土改运 动在各新老解放区取得 
论解放战争时期土改运动中的左倾错误―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改杀地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