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证就是房产证吗有名就一定有份吗?

夫妻离婚房产证是一方父亲名子!别一方有份吗?_百度知道
夫妻离婚房产证是一方父亲名子!别一方有份吗?
那要看你这房子是什么时候买的,如果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买的虽然只有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也是共同财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新的婚姻法重新定义了共同财产:双方的奖金(工资除外)、房产增值的部份,结婚后所得,或者购置的房产(不管是谁的名字)
看你们的房产是婚前还是婚后买的
没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位置:
法律咨询热线:400-676-8333
房产证有名字 就一定有份吗?
假如房子是男方父母在我们婚后买的,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房产证上有我的名字,就一定有份吗?要是离婚了,这房子又该怎么分?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网友咨询:
  和老公拿结婚证2年多了,现在要买房子,写上我和我老公的名字,就一定是夫妻共有财产了吗?钱的出处来源于,公婆还有我和老公共同经营的一家公司,钱大家一起挣,一起花的。说不清算不算是公婆出的钱。但如果我们自己两年内肯定是存不了这么多钱的,如果算公婆出的钱是不是就是赠与?就算写上我的名字,这当中会不会有什么变数?是不是房产证上有我的名字就一定是夫妻共有财产了吗?
  法律人士回复:
  1、产权证上无论写你们夫妻谁的名字都是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家庭的任何收入和购入的财产以及产生的债务都是你们夫妻共同拥有的;
  2、如果公婆出钱,只要公婆没有特别说明给谁出的钱,那就是给你们夫妻的赠与;
  3、&会不会有什么变数?是不是房产证上有我的名字就一定是夫妻共有财产了吗?&你是不是担心万一有什么情况了,房子又没你的份了?房屋是以产权登记为准的,只要产权证上有你的名字,你丈夫无论是想转让、赠与、抵押、更名都必须经你的同意。如果没有你到场签字画押或者出书面的同意书,他什么也做不成的。他对该房产的任何处分,都必须征得共有人你的同意。
  对于这个问题,找法网小编进行一下补充: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因此,也就是说,以你们目前的情况来看,男方父母为购置房屋出了全资,如果男方父母没有明确表示房子是赠予你们夫妻二人的,那么房子是赠予男方一人的,你没份。
  房产证上有你的名字,房子也未必就是你的!
  但是,如果是婚后男方父母全资买房,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予男方一人的话,房子是赠予你们夫妻二人所有,为夫妻共同财产,你有份。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七条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房产证上有你的名字,房子也未必就是你的!
  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房产纠纷频道
(人)|(个)|(条)
下一步您可以:
热门搜索: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最新知识推荐
按地区找房产纠纷律师
房地产纠纷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新闻热线:3
下载手机生活帮
便民微信二维码
您的位置: &
& 房产证是老公一个人的名字,妻子有份吗?
回复时间: 09:01:07
相关问题:
填写追问描述:
|切换至邮箱注册
手机验证码不正确
密码需至少6个字符
2次输入密码需一致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
|切换至手机快速注册
我已经看过并同意遵守请先勾选服务条款
直接登录&&隐藏侧栏 &
第八章 诉讼过程应具备的知识
第五节 房产证上有名,离婚分割有份
离婚案件中,房产分割一向是法院处理的难点,同时也是诉讼当事人最为关心的事。近期,我们代理了一起因离婚引起的析产案件,争议标的额虽然不是很大,但房屋争议过程却一起三折。通过这个案件,可以看出上海法院系统对待产权证作用的认定,对于各位网友及律师同仁,应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案情简介(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涉案地址、人名均为虚构)
张明(男)与李梅(女)1995年自行认识,1997年登记结婚。婚后,为有稳定的居住环境,张明与李梅决定购房。由于二人经济收入不高,储蓄有限,在与男方的父母商议后,男方的父母决定共同出资购房。
1999年8月,张明之父张海与子张明及儿媳李梅作为买方,与上海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预售合同,三人共同购置位于上海某大道某滨江小区的商品房一处,该房建筑面积101平方,总房价款暂计45万元。签订合同当天,张明之父张海并未到场,系张明替其父亲在预售合同上签的字。
总房价35万元支付组成是:
其一、订立合同时,张明与李梅向房产开发公司支付了5万元房款,发票开具的缴款人是张明、张海、李梅三人名子。
其二、张明之父张海将自己名下的1997年动迁所得的特种存单10万元汇入房地产公司。
其三、剩余30万元,以张海为借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为贷方签订了个人住房借贷合同。
该房购买后,于2000年5月验收交房。
2004年1月,李梅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且分割该套房产。2004年4月,法院判决准予离婚,但鉴于系争房产可能有案外人即张明之父张海的产权份额,故未对该套房产进行分割,告之当事人另案提起析产诉讼。
2004年11月,张明与张海作为原告,以李梅作为被告,向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析产诉讼,要求分割该商品房,将该商品房判归张明与张海所有,张明张海补偿李梅人民币20万元。
审理过程中,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委托上海市某区价格认证中心对系争价格进行了评估,结论为100万元(包括装修)。
根据庭审举证,法院查实截止日,张海尚欠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22万元人民币的本金。
二、 争议焦点
原告张明张海认为,系争房产预售合同为张明、张海、李梅三人名义签订,且产权证为三人共有,因此,现张明、张海主张产权分割,于法有据。
被告李梅认为,系争房屋虽然名义为张明、张海、李梅三个共同购得,张海在签订预售合同时根本没有到场,只是其子张明带其签字。且张海的配偶曾陈述首付款中的特种存单支票部分为张海赠与张明与李梅,因此,该房应系张明与李梅共有,张海不应分得。
三、 一审判决
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相关政策,被拆迁人持有的特种存单仅能用于购置本市空置商品住宅,被拆迁人在使用特种存单购置房屋时,必须是购房合同中标明的购房人。在本案中,原告张海的配偶及其代理人在诉讼中程中,均明确表示属张海份额的特种存单之钱款赠与给张明与李梅,因此,系争房产应判归张明与李梅共有。故,一审法院据此驳回了原告张海要求分割系争房产份额的诉讼请求。
四、& 二审判决
一审判决后,一审原告张海与张明均不服判,提起上诉。上诉状称,张海作为系争房屋产权证记载人从未表示过其所支付的首付款及期及其拥有的房产份额属于自己的部分赠与了张明与李梅,一审法院对该节事实审查不实,故以此事实为基础作出的判决有失公平。
被上诉人李梅辩称,张海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示其已将首付款赠与张明与李梅,现在反悔,二审法院不应予以支持,请求二审予以维持一审判决。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当事人张海、张明、李梅三人共同名义签订房地产预售合同,并按履行支付了房款,从而取得了系争房屋之权利,且依法办理了产权证,即不动产权利登记手续。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对于不动产所有权的设立、变更、转移等行为,均应以登记公示为生效要件。且物权一经确立,即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现本案系争房屋的所有权人,已经国家房地产权利登记部分登记确认,属于张海、张明、李梅共同共有,故该三人均为系争房屋的共同所有人。由于房屋系不动产物权,其权利的确认主要以登记公示为生效要件,故系争房屋的首付款是否属于张海赠与张明、李梅,与确认张海是否属于系争房屋的权利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且共有人在购买系争房屋时,没有就各方的出资份额及应得的所有权比例作出约定,因此,共有人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为购买系争房屋而支付的购房款,可视为共有人共同的支付行为。依据法律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鉴于张明与李梅已离婚,张明、张海系父子关系,确认系争房屋的产权归张海、张明共有,由张海、张明向李梅支付房屋折价款26万元。
二审法院还指出,一审法院所查明的事实基本属于,但对于房屋所有权人的确认尚有欠缺,故据实予以更正。
五、& 此案体会
此案中,笔者是张海的诉讼代理人,官司下来,代理人可谓感觉一波三折。在一审诉讼前接受委托时,笔者可谓信心百倍,但一审的失利,着实让代理人大吃一惊,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虽然此案存在一些曲折因素,但当事人仍表示上诉。二审法院的判决代理人仔细研究后,得出如下几点心得:
1、 产权证是房屋权利归属的法定依据。除非另有协议,法院在认定房屋权利人时,非常强调应当以房产证记载的权利人为准。
2、即使某一共同共有的权利人,在购买房屋时没有出资,但由于其名子记载于产权证之上,因此,其它共有人也不能以该共有人在购房时没有出资为由,在共有关系终止时,剥夺其房产分割的权利。比如,某男女在婚后夫妻出资购房时,在房产证上加有某男之父的名子,即使某男之父一分钱也没有出,但因为其为产权证记载的权利人,因此,在析产时,某男之父仍有分割到该房1/3左右房产份额的权利。
3、即使某一共同共有的权利人,在购买房屋时出资时,表示其出资已赠与另一共有人(并不是指本文的案例)但由于该共有人的名子仍登记在房产证中,因此,该共有人仍然对房有份。比如,某男女在婚后出资购房时,某男之父也参与出资,即使某男之父表示其出资部分是赠与某男与某女,但若某男与某女仍同意将某男之父的名子记载于房地产权证上,就应视为某男之父仍为房屋产权人之一,即区分债权与物权,若分家析产时,某男之父仍有产权份额。
4、共同共有的产权人在共有关系终结进行析产时,若无其它约定,一般会按等分原则处理,兼顾财产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产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