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对一17如果是南北方向呢

【优化方案】2015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课件:第17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优化方案】2015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课件:第17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
大小:2.5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高二地理试卷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二地理试卷卷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高中地理求指导!!!我是高一的_百度知道
高中地理求指导!!!我是高一的
刚读高中,就发现地理好难!而且初中地理都是死背,原理我一点也不懂!怎么办,会不会越来越难
提问者采纳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26、典型的季节现象地理现象 时间季节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正午太阳高度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我国的降水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我国的农业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气象灾害 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北撇南捺”)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①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 秋末、冬季、初春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大风、雨雪、冻雨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29、温室效应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30、绿化的环境效益: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第四单元
水环境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第六单元
季节知识专题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於不同的季节。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3条回答
亲,推荐资料上面的内容,你刚开始需要记忆一下,但是多做题目之后,你就不用记了。因为你已经很熟悉了。那些不需要特意死记硬背的。它们就是一些工具,比如说你吃饭的筷子,难道你每次用都要背一下筷子的使用说明书?然后高中的地理,你还需要增强你的图形分析能力,看地图能力,因为高中地理题目里面很多信息都可以从地图上分析出来的。我深有体会啊。。。。。
推荐的参考答案已经很详细了,但我建议你不要硬背,硬记是记不住的,需要理解...
找个地理家教补一下,很有用的,大学师范地理专业的学生就不错 ,地理理解了就很容易了,若只是死记,那你会吃不消的,而且还会忘得快
把地图册没事就看,书上的也是,看多了自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其实地理很简单,别把自己先吓倒。高中的内容要当做理科来学!
哈哈,这是大多数高一地理生的疑惑啊,培养你的空间思维关系,我是地理爱好者,QQ:你可以加一下,有难题我可以帮你解答一下!希望加分
知识是一天一天积累的,积累的多了就回来,所以要慢慢来。
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
地理就是要多看地图,爱上地图,地理就简单了
一定要跟上老师讲的做题啊,尤其是带图的题,多理解,熬过地球以后就简单了。
重在理解,其实有很多题目的答案都差不多,都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入手
理解的多些,还有空间想象力,其实不难的
理解最重要,看图是关键
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17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8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概况一、单项选择题(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读图1,回答1~3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解析】从图中可知七大洲中G亚洲为4400万K㎡,E为北美洲2400万K㎡,D为南美洲约1800万K㎡,C为南极洲1300万K㎡,B为欧洲约1000万K㎡,A为大洋洲约850万K㎡;太平洋为K约18000万K㎡,I为大西洋约9000万K㎡,J为印度洋,7500万K㎡,H为北冰洋120万K㎡,故选B。
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C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解析】B大洲为欧洲,最大港口为鹿特丹,G大洲为亚洲,其最大港口为上海,从鹿特丹到上海,最短航线依次经过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故选D。
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多1个&&&B.多2个&&&C.少1个&&&D.少2个
【解析】,春分日重庆(107°E附近)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为12点,H大洋(北冰洋)某岛正值日出,地方时为6点,则该岛位于17°E附近的北冰洋上。甲沿17°E南飞至南极点穿越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乙沿纬线飞行一圈穿越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故选A。
4.(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而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中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
)&&&&&&&&&&&&&&&&&&&&&&&
A.印度&&&&&&&&&&&&
B.俄罗斯&&&&&&&&&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情况。俄罗斯主要是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日本主要是黄色人种,沙特阿拉伯主要是白色人种,而印度主要为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5.(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大洲中,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答案】:D
【解析】:从各大洲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水平综合评价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从选项中各大洲对比可知非洲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单产较低,开发利用程度低,故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故正确答案为B。
6.(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世界最大的岛屿位于(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解析】明确世界最大岛屿,区别其所属的国家和大洲。世界最大岛屿是格陵兰岛,从所属国家看,其属欧洲丹麦,但从大洲来看,它应属于北美洲,根据题干要求应选
C。7.(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组语言中,都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不定项选择)(  )
A.英语、德语&&&&&&&&&&&&&&&&&&&&&&&&&&&&&&&&&&&&&
B.俄语、日语
C.汉语、阿拉伯语&&&&&&&&&&&&&&&&&&&&&&&&&&&&&&
D.法语、西班牙语
【答案】CD
【解析】全球大约有
2000多种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属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由此可知正确选项应为
C、D。8.(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
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
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
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
【答案】CD
【解析】:考查世界大洲人口增长情况,需调动课本相关内容回答,注意防止掉入题干图表信息预设的陷阱。9.(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大洲中,都有大面积热带草原分布的是(&&&
A.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B.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
【解析】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亚洲及欧洲缺少热带草原。选项B
正确。10.(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国家中,基本上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
A.美国&&&&&&&&
B.新西兰&&&&&&&
C.新加坡&&&&&&&&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知识。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地在16
世纪以前人口特别稀少。 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注意的扩张,掀起了人口迁移的洪流,这些国家的人口才不断增加。科威特属于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不是由移民建立起来的。
11.(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四个流域中,人口最稀少的是(&&&
A.尼罗河流域
B.亚马孙河流域
C.刚果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解析】亚马孙河流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选B。12.(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在各大洲中,占世界国际贸易额比重最高的是(  )
A.亚洲&&&&&&&&&&&&&&&&&&&&&&&&&&
欧洲&&&&&&&&&&&&&&&&&&
C.北美洲&&&&&&&&&&&&&&&&
【答案】 B
【解析】欧洲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其国际贸易额占世界国际贸易额的50%,最大的国际贸易集团是欧盟。13.(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与北美洲相比,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  )
A.极地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结合各大洲海陆位置及气候类型对比分析。&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南北纬 40°~ 60°大陆西岸, 亚洲此纬度西侧与欧洲大陆相连; 不具备此位置条件,
故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故正确选项为 D。 〔注意〕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及对比。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Ⅰ(新课程))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2,回答3—5题。
14.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解析】全球的气温变化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其变化规律应该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全球有两个纬度带是多雨地区,一个是赤道地区,另一个是南北半球60度附近的副极地地区。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和南北纬90度附近的极地地区是两个少地区,所以,全球的降水变化规律应该是由赤道向副热带逐渐减少、再由副热带向副极地逐渐增多、最后由副极地向极地逐渐减少;雪线的高低主要受气温与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影响,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尽管气温高,但降水量更大,因此,雪线较副热带地区低;由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变低,雪线当然也随之降低,综上所述,雪线的变化规律与全球大洋表面的盐度分布规律非常相似。
15.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解析】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16.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解析】高纬度地区是指60度至90度之间,从图中北纬60度至北纬90度之间的气温与降水量曲线分布情况可作出正确的判断。17.(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某天然野生动物园邻近赤道,有斑马、长颈鹿等大型哺乳动物。该园所在地位于(  )
A.刚果盆地&&&&&&&&&&&&&&&&&&&&&&&&&&&&&&
B.马来群岛
C.亚马孙平原&&&&&&&&&&&&&&&&&&&&&&&&
D.东非高原
【解析】天然野生动物园中有斑马、长颈鹿可断定此区应属热带草原自然带。四选项中地形区均位于热带(赤道附近)而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逊平原应属热带雨林区,故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
D。1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当地地貌&&&&&&&&&&&&&&&&&&&&&&
B.可以加速水土流失
C.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
D.增加了灾害危险
【解析】冰川加速融化,使地表径流增加,易造成水土流失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长远看,不会改善灌溉条件。19.(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各大洲之间距离今后将逐步扩大的是(  )
A.非洲、欧洲&&&&&&&&&&&&&&&&&&&&&&&&
B.亚洲、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解析】大西洋、地中海扩大;太平洋缩小;红海将消失。进而推断各大洲间的距离变化。20.(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降水量、蒸发量关系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手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自然状态下,哪一种陆地自然带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最大
A.中国温带荒漠带&&&&&&&&&&&&&&&&&&&&&&&
B.巴西热带雨林带
C.北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俄罗斯苔原带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所属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2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气候与临海性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主要经济产出地分布在
A.热带、亚热带沿海区域&&&&&&&&&&&&&
B.距江海联运水道100公里以内区域
C.世界人口最密集区域&&&&&&&&&&&&&&&
D.温带气候区域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建立正确的联系,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世界主要经济产出地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东亚等地区,这些地区地处温带气候区,并且都位于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23.(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是(  )
A.南亚&&&&&&&&&&&&&&&&&&&&&&&&&&&&&&&&&&
C.亚洲东部&&&&&&&&&&&&&&&&&&&&&&&&&&&&&&
D.北美洲东部
【解析】人口密度即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通过粗略推算,四个地区中,南亚人口超过 12亿,而面积只有约 400万
km2,人口密度远大于欧洲、亚洲东部及北美洲东部。故 A
选项为正确答案。2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解析】回归线和极圈之间有亚热带、温带森林及亚寒带针叶林,亚热带、温带自然条件较好,为世界主要人口分布区,天然森林较少,而亚寒带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现存大片天然针叶林,故
选项正确。2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山脉中,位于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是
A.安第斯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昆仑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地理分布状况。昆仑山是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26.(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各大洲中,占世界国际贸易额比重最高的是(  )
A.亚洲&&&&&&&&&&&&&&&&&&&&&&&&&&&&&&&&&&
C.非洲&&&&&&&&&&&&&&&&&&&&&&&&&&&&&&&&&&
【解析】亚洲、非洲经济相对北美洲、欧洲较落后,对外贸易额低。而北美洲随经济发达但与欧洲相比国家数目少,且欧共体经济实力雄厚,占世界国际贸易额比重最高的应为欧洲,故正确答案为
B。(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2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27.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解析】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X轴,自左向右依次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的过渡,说明水分减少,干燥度增加。28.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解析】可从图中植被的演变判断出正确答案,沿着Y轴方向,自下向上依次是针叶林、温带阔叶林、M、热带雨林的过渡,说明M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我国江南丘陵有广泛分布。
〖借题发挥〗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有: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表现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的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图1是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1,完成第1题。
29.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解析】图中三个观测站均位于西经170°附近,所以应该都在太平洋上。由图中读出①、②、③三个观测站的表面海水温度分别是T1=20℃、T2=25℃、T3=15℃,依据“低纬度海区的水温一般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特点,可以判断②的纬度位置最低。③观测站能观测到水深5km的水温,则其不可能位于水深不超过200m的大陆架上。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影响,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明显递减,但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在海深1km以下的水温基本上差别不大,保持在3℃~5℃左右,所以海水表面温度越高的海区,0~1km范围内的水温变化越大,②表面海水温度最高,0~1km范围内的水温变化也最大。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3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解析】本题组结合南美洲地形剖面图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首先从题干和图中提供的经纬度确定该地位置在南美洲,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b是安第斯山脉,c拉普拉塔平原,d是巴西高原,e是太平洋,f是大西洋。a处位于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应为热带沙漠气候;B项具体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六大板块划分,对考生的识图、记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c位于巴西高原以南地区,非亚马孙平原;d所在地形是巴西高原,而非东非高原。
31.流经e海域的洋流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
【解析】具体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南美洲西海岸为自南向北流的秘鲁寒流。32.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
A.Te>Tf;&
Se>Sf&&&&&&&
B.Te>Tf;& Se<Sf
C.Te<Tf;&
Se>Sf&&&&&&&
D.Te<Tf;& Se<Sf
【解析】具体考查海水的物理性质,e、f都处于同一纬度,且e处是秘鲁寒流,f处是巴西暖流,暖流的温度和盐度都比寒流高。
〖借题发挥〗用综合归纳法将影响盐度因素表示如下: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重庆卷(新课程))图2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7-9题。
33.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解析】本题组考查了陆地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甲大陆南北方向上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南北对称分布,赤道为对称轴,符合此条件的只有非洲。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34.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与⑤ &&&&
B、①与⑥
C、③与⑤ &&&&
D、③与⑥
【解析】非洲大陆赤道处①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②为热带草原带,③为热带荒漠带,④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大陆东西方向由于降水条件的差异产生了⑤、⑥、⑦三个自然带,⑤自然带范围很广,⑥、⑦范围较窄,乙大陆为澳大利亚,故⑤为热带荒漠带。
35.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解析】本题考查了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①纬度处于赤道附近,海水温度高,但由于降水丰富盐度较低;⑦东侧处于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盐度最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读图1,回答1~4题。
36.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解析】长城站所在经度为 60°W(西 4 区),当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1月 20日 9时,比长城站早
12个小时,则此时长城站所在区时应为 19日 21时,即正确选项为
C。37.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解析】已知 1°纬度间隔大致 111 千米,中山站到南极点相距纬度 20°多,经计算可知 B 选项最接近,故正确选项为
B。38.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解析】由于长城站所在纬度比中山站低,此时又为
11月份,故两站相比长城站自转线速度大于中山站,正午太阳高度长城站较大,白昼时间中山站更长,故正确选项为
D。39.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解析】中山站出现极昼时,为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湄公河处于热带季风区冬季为枯水期,莱茵河流经温带海洋区,亚马逊河流经热带雨林区水量变化较小,赞比西河处在南半球热带草原区,此时为洪水期,故正确选项为
A。二、综合题40.(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世界三大人种中,人数最多的是&&&&&&&&&
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答案】白&&&&
汉41.(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除南极洲以外,&&&&&&&&
洲是岛屿面积最小的大洲;&&&&&&&&
洲是半岛、岛屿、海湾最少的大洲。
【答案】南美&&&&
非42.(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Ⅱ(新课程),36)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
(1)图5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加快或减慢)。
(2)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可能受此影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增温增湿(降水量增加,增加其冬春的降水量),上升水汽随西风(带) 进入欧洲(亚欧)大陆 新疆北部地区(或西北地区)
【解析】(1)A处于挪威西侧的北大西洋暖流,根据题意,流速减缓。
(2)B位于40°N~60°N的中纬度大西洋东岸,若这里的北大西洋暖流蒸发量增加,则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将使其东岸的亚欧大陆气候变得更加温暖湿润,增加其降水量。因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少有高大山脉阻挡,这股暖湿气流将可影响到我国西北新疆地区。
4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6-30)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
图一: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图二: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图三: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
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⑴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⑵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 &&&&&&&&&&&&&&&&&&&&&&&&&&&&&&&&&&
⑶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⑷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⑸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项选择)(&&&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答案】(1)平原(或平原、盆地)
(2):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4)低平&
中低(或中)沿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世界人口分布相关知识。
(1)由图 7-17 可知世界 56% 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
米以下,即平原(或平原、盆地)地区。
(2)由图 7-18 可知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小纬度带为 40°S~ 90°S
之间,人口少的主要原因为:①海洋面积大(或陆地面积小)②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由图 7-19 可知距海洋 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
30% 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其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北美洲。
(4)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中低(或中)纬度地区和沿海地区的趋向性。
(5)属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ACEH。〔注意〕世界人口分布。
44.(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61-64)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⑴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
&#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
⑶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
⑷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6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1分);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位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1分)。
6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2分)。
63.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1分)。此事,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1分)。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1分)。
6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球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1分)。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1分)。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1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等值线的描述、分析能力,以及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大致呈纬向分布,原于我国我国东南部气温的纬度变化。4
月1 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由于此低为相对内陆的平原,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由图可知,6 月1
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体现出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特点,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呈半球状分布,体现的是非地带性因素地形的作用。
45.(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38-42)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6分)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⑴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⑵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列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
⑷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__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⑸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
38.位于热带(1 分);东濒红海(1 分);非洲东北部(1 分)。
39.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2 分);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1 分)。
40.从中部流向四周(1 分);A、B、C(1 分)。
41.旱作(1 分);小麦(或大麦、高粱、玉米等)(1 分);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2
分,任答两点即可)。
42.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2 分。任答两点即可)。
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鱼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2
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读图描述和分析能力。位置描述根据位置图,应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所在的大洲位置等方面考虑。从地形图分析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列西北部气温变化情况。由于该地地势中部高因而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A、B、C
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还有旱作农业,限制性因素是主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要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高粱、玉米等。属于自给型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该国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因此要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利,由于经济落后需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
我的更多文章:
( 07:27:49)( 07:52:23)( 08:34:48)( 08:01:17)( 07:35:43)( 07:36:51)( 08:35:20)( 08:35:51)( 10:35:44)( 09:52:4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一对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