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墓到解放碑优待政策

烈士子女有何优待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爷爷是1947年牺牲,被评为烈士,现在我叔叔六十多岁,还能享受哪些优待政策。
我爱人于1994年因工去世,于1995年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如今爱子就要步入社会,对于他的工作问题,国家有何优待政策。
我爷贾臣抗日牺牲我父贾利七十五岁没有工作身得重病没钱住院请问政负府有没有这方面的照顾和补贴题问人贾军
我爸爸的爷爷是革命烈士,于1943年掩护革命工作人员而牺牲,他的子女应拥有怎样的待遇??
我的爷爷是烈士,奶奶在爷爷去世后,收养了父亲,那么我的父亲算是烈士子女吗,能否享受相应的优抚政策。 有哪些相关政策呢
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我的三祖父(在当地教私塾)参加红军,任文职干部。长征中牺牲了。解放后,我三祖母及其子女没享受烈士家属待遇。农村包产责任制已三年的1983年,四川巴中川陕红军纪念馆英名录上有三祖父的名字和事迹,且县乡地址全吻合。在这种情况下,县民政局去巴中川陕红军纪念馆核查情况后,补发了烈士证书,阆中红军纪念馆英名录中也有了它的名字。该烈士家属及子女至今从未享受过任何待遇。2011年7月起开始执行烈士子女定补待遇了,但该烈士的儿子已死...
我是天津市武清区的烈士子女,请问能要2胎吗?
我是一个下岗的烈士子女,2002下岗在家,单位上只给缴十年的养老保险。十年当中也没发任何生活费,从2012年开始要我自己交养老保险,我本人现在已经55岁。身体又多病。不知道现在对烈士子女有没有什么照顾和新的政策
政策中所说的范围,“是18岁以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我爸爸有工作单位能享受定期生活补助吗
张玉环系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当时任安新县沈家坯妇联会主任之职。共产党员,因叛徒的出卖被日本侵略者杀害,时年二十九岁,留下了三儿两女,最小的儿子因无力抚养而送他人,问被送人的那个儿子能不能享受烈士子女待遇
你好!我父张玉帆,1927年3月参加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任夹浦独立支部书记(今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1942年被国民党杀害于长兴县长潮乡。父亲去世时我才3岁。国家1986年补发烈士证明书,当时未向政府提出任何抚恤要求,因为自己能维持生活,目前已丧失劳动能力,今年72岁,无生活费来源。
我的问题是:
1.我父亲生前是有革命职务的能否享受革命烈士褒扬金及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
2.1939年为了救地下党员(省政工队员:王永祥)卖掉家中十多亩田及部分家具能否补偿?
3.本人(...&&&&&&&&&&&&&&&&&&正文
<font face="webdings" color="#热门TAG:&&&&&&&&&&
<font face="webdings" color="#热线:025―&&<font face="webdings" color="#邮箱:Tougao@
江苏省《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实施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1991]第17号)
第一章 总 则
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人(含由现役军官改任的文职干部)、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优抚对象,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实行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的制度,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抚恤优待标准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在本省范围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依照《条例》和本实施办法的规定履行各自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省民政厅主管全省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的军人抚恤优待工作。
在抚恤优待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死亡抚恤
现役军人死亡,按《条例》规定分为: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凡符合《条例》规定条件的,由军人家属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抚恤登记。
现役军人死亡,由持证的死亡军人家属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工资收入,发给其家属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
革命烈士,四十个月工资;
&因公牺牲军人,二十个月工资;
&病故军人,十个月工资。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的顺序:
(一)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二)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三)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各发半数;
(四)无父母(或抚养人)和配偶的,发给子女;
(五)无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未满十八周岁以下的弟妹;
(六)无上述亲属的不发。
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的现役军人死亡按《条例》规定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时,对荣立多等功勋的,只按其中一次最高等功勋的增发比例计算,不累计折算提高功勋等次。虽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但在退出现役后死亡,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现役军人在一九五二年一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奖惩工作条例》颁发以前荣立的甲等功可按一等功计算;大功、乙等功可按二等功计算;中功、小功、丙功、晋功、四等功等,可按三等功计算。获得集体荣誉称号和集体功的,其个人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家属,符合下列条件的,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批准享受定期抚恤:
(一)父、母、抚养人、夫、妻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收入,但不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的;
(二)子女未满十八周岁,且必须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
定期抚恤金由各省辖市参照省制定的基本标准,并根据当地实际城乡人民实际生活消费水平,在不低于省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制定本地的具体标准,允许高于省规定的标准。的基本标准按照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由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制定。
&第十二条&
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已享受原标准工资40%救济或退休、退职、遗属补助等待遇的,其收入低于当地定期抚恤金标准的,其差额外负担部分可从定期抚恤费是给予补足。
领取定期抚恤金的对象户口迁移时,应同时办理定期抚恤金转移手续。户口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当年的定期抚恤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凭转移手续,按本地规定的定期抚恤标准,从第二年一月起予以抚恤。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人员死亡后除发给当月应领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消定期抚恤金领取证件。
第三章 伤残抚恤
现役军人致残,由军队规定的审批机关按照《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医疗终结后负责评定伤残性质和等级,发给《革命伤残军人证》。地方接收退出现役的革命伤残军人时,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办理抚恤登记手续。
《条例》公布以前退出现役的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有档案记载或确切证明,残情符合二等乙级以上者,由县(市、区)调查检评,经省辖市民政部门审查,报省民政厅批准后予以补办评残手续。
&第十七条&
革命伤残军人的伤残等级评定按民政部制定的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执行。
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确定伤残检查鉴定(县级),由被确定的医院成立伤残检查鉴定小组。民政部门负责建立伤残等级的检查、评定、调整、申报、登记制度,保证伤残等级的确定公正合理。因残情变化需要调整的,按规定的审批程序申报,经批准后换发新证或在原证上加以注明,并按新的伤残等级发给抚恤金或保健金。对经批准取消伤残等级者,应即停发其伤残抚恤金或保健金,其伤残证经注销后可交本人留作纪念。
退出现役后没有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军人的伤残抚恤金和退出现役后参加工作或享受离休、退休待遇的革命伤残军人保健金,由由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发给。
参加工作领取伤残抚恤金的革命伤残军人是指:
(一)在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有正式工作的;
&(二)在全民企事业单位为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
(三)在县以上管理的集体企事业单位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生活有保障的。
上述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人员所在单位,不应因其伤残而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必须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征得当地民政部门同意,其生活低于当地职工生活水平的可改领伤残抚恤金。
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的发给标准,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制定的标准标准执行。
伤残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从评残发证之日起计发。
&革命伤残军人户口迁移时,应同时办理伤残抚恤转移手续。其户口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当年的伤残抚恤金或保健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和转移手续,从第二年一月起按规定予以抚恤。
第二十一条&
退出现役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包括省荣军医院需分散供养的休养员),由原征集地或配偶居住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安置。
(一)本人要求到原征集地县城或配偶居住地城镇安置的,应予允许,其口粮、食油和副食品,均当地干部的定量标准由国家供应。
(二)接收安置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妥善安排他们的住房。如旧房需维修或新建住房,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解决。
(三)安置在城镇时,其配偶和未满十六周岁的子女(包括已满十六周岁在校学生)随同迁居。
(四)对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医疗处置,或生活需要护理不便分散照顾,或独身一人不不便分散安置的,经本人申请,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逐级审核申报,经省民政厅批准,由省荣军医院接收休养。待休养员符合分散安置规定时,原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予接收,度妥善安置。
第二十二条&
退出现役的在乡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民政部、财政部规定的标准发给护理费(集中供养的不发)。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其护理费由发给离退休费的单位发给。
第二十三条
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后,应停发伤残抚恤(保健)金和护理费,并注消证件,留作纪念。其家属按照下列情况分别给予抚恤和享受有关待遇:
(一)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丧葬标准发给丧葬补助费;原领取伤保健金的,由死者所在单位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
(二)因战致残,在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由民政部门按照革命烈士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三)因战致残,在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和因公致残,在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牺牲军人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待遇;原领取伤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因公(工)死亡人员的规定予以抚恤。
(三)革命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另增发半年伤残抚恤金,作为一次性补助,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的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待遇;
原领取伤保健金的,其抚恤按本单位有关病故人员的规定予以办理。
第四章 优 待
第二十四条&
优抚应受到国家、社会和群众的的尊重和优待。
(一)对农村户口入伍的义务兵家属,普遍给予优待。优待金标准,按照当地上年度末公布的全年人均收入(包括农工副收入在内)百分之七十确定。从乡村企业入伍的一般可按同年进乡村企业工人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发给优待金。
(二)对城镇户口入伍的义务兵家属,普遍给予优待。从企事业单位入伍的,一般按同年进工作单位职工标准工资和奖金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七十发给优待金;无工作单位入伍的,一般按略低于上述标准发给优待金。具体优待标准和优待办法,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三)义务兵在服役期间,按规定发给其家属优待金;服役期满后地方政府没有接到部队团以上机关通知其超期服役的,即停止发给优待金。
&(四)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由义务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政府发给,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义务兵不发。义务兵直系亲属户口均已迁出的,当年优待金仍由当地政府发给,从第二年起由新居住地政府按当地规定执行。
(五)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院校的学员及文艺体育专业人员的家属,不享受义务兵家属的优待金待遇。
(六)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抚恤和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在享受抚恤或补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由所在地政府根据其困难程度给予优待照顾,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相适应。
第二十五条&
优待金的筹集,农村实行以乡统筹平衡负担的办法;城镇采取何种办法,由省辖市自行确定。
优待金每年兑现一次。乡、镇人民政府,城区或街道办事处应将义务兵家属享受优待金的兑现情况,通知军人所在部队。
第二十六条&
义务兵在部队获荣誉称号或立功受奖的,当地政府可根据其功绩大小,给予其家属一次性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和实施办法,由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七条&
对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和退伍在乡红军老战士、二等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应予豁免义务工;对军属、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和带病回乡的复员退伍军人。应视其劳力和困难情况。经当地群众讨论和乡政府研究决定。可酌情减免或豁免。
第二十八条&
革命伤残军人医疗待遇:二等乙级以上(含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待遇。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公费医疗由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公费医疗管理部门办理,不得将定额经费包干到个人。领取伤残保健金的革命伤残军人享受其所在单位职工的医疗待遇,并享受与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和劳保待遇。特等、一等革命伤残军人还享受当地医疗就诊照顾。
领取伤残抚恤金的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因伤口复发所需医疗费用由当地民政部门解决;因病所需医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有当地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民政部门经费确有困难的,当地政府应予解决。
&第二十九条&
革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现役军人家属,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复员军人以及带病回乡的退伍军人,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因病医疗费用确实无力完全支付的,由本人向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部门申报,酌情给予减免。
革命伤残军人因伤残需要配制的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由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逐级申报,经省民政厅批准后发给。
第三十一条&
交通部门应对革命伤残军人和现役军人优先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置军人优先购票窗口和候车、候船、候机室。和现役军人乘坐国营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和飞机,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和军人身份证,优先购票并按规定对革命伤残军人实行减收票价的优待。
&第三十二条&
革命伤残军人游览公园、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免购门票。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区)和农村的乡(镇)村,城市的街道、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拥军优属服务组织,要积极开展活动,为军队和优抚对象服务。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扶贫、扶优”工作中,要从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积极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勤劳致富。
第三十五条&
优抚对象在与其他群众同等条件下,享有就业、入学、救济、贷款、分配住房的优先权。
第三十六条&
家居农村的革命烈士家属符合招工条件的,由当地劳动部门安排其中一人就业,并转为城镇户口。
第三十七条&
革命烈士子女、革命伤残军人报考中等学校、高等院校,录取的文化和身体条件应适当放宽。革命烈士子女考入公立学校的,免交学杂费;入公办幼儿园、托儿所的优先接收。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现役军人家属的住房困难,在同等条件下,应从优照顾。
现役军人应计算为分房人口,家居城镇未随军的现役军官、志愿兵的家属住房困难,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按本单位双职工待遇解决;无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房管部门统筹解决。
家居农村的未随军的现役军官、志愿兵家属和义务兵家属住房困难需要自建房屋的,当地人民政府就应在宅基地、建房材料等方面给予照顾
第三十九条&
未参加工作的复员军人(包括红军失散人员)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有困难的,以及带病回乡不能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生活困难的退伍军人,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批准给予定期定量补助。
定期定量补助标准,一般按省民政厅、财政厅有关规定执行。各省辖市可根据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低于省规定标准的前提下,允许高出省规定的标准。
对孤老和抗日战争时期入伍或其他革命战争时期入伍,服役时间较长、贡献较大的复员军人的定期补助标准,应适当高于上述规定标准。
&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病故后,其配偶生活有困难的,可给予适当定期定量补助。
革命烈士、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中的孤老和孤儿,革命伤残军人、复员军人和红军失散人员中的孤老,应由当地光荣院或社会敬老院、社会福利院(设光荣间)收养,并享受“五保”加抚恤或定补的待遇。
对上述对象,当地不具备收养条件的,可由所在地乡(镇)、村、街道安排固定人员进行包户服务。“孤老、孤儿”的生活、医疗待遇,由县(市、区)或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略高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原则制定具体标准。享受“五保”待遇所需经费(除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外),由当地乡(镇)、村、街道统筹解决。服务人员的报酬标准和所需经费由乡、镇、街道解决。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优抚对象被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通辑期间,由司法部门通知县(市、区)民政部门,即停止抚恤和优待。其服刑期满并恢复政治权利后,经县(市、区)民政部门批准,予以恢复原来享受的抚恤和优待。对被司法部认定为“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应逐级申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取消其抚恤和优待并收回证件。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第四十三条
因参加县(市、区)以上人民武装部门直接组织的军事训练伤亡的民兵及预备役人员和中、高等院校、高级中学的学生,其伤亡抚恤,有工作单位的,按所在单位因公(工)伤亡有关规定办理,无工作单位的,由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按伤亡民兵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每年年初对本辖区贯彻执行《条例》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有严重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四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省过去颁发的有关抚恤和优待的规定,与本实施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实施办法为准。
来源:中国江苏网&&&& &
【收藏:&&】&【】&【&&】&【】&【】
4上下篇导读
上一篇:&&( 15:49:43)下一篇:&&( 12:19:14)
<font face="webdings" color="#热点专题
????????????
<font face="webdings" color="#精彩图片
<font face="webdings" color="#频道精选
????????????
网络实名:中国江苏网、中国江苏、江苏网、江海网,通用网址:中国江苏网
江苏省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我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级已伤残军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每年能那多少抚恤金_百度知道
我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级已伤残军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每年能那多少抚恤金
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bbs、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江西,对内蒙古://bbs、各地要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完成祖国统一、山西、青海。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落实、 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 (从日起执行) 单位: 现就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伤残人民警察、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由中央财政核拨专款另行下达。 六、重庆。中央财政对北京、贵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基层民政管理人员在国家提高抚恤金标准后、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 2、陕西、重庆、直辖市民政厅(局)、河南,调整后的标准见附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每人每月100元安排补助资金、江苏、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浙江、辽宁等9个省(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40元安排补助资金,使其生活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制定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每人每月100元安排补助资金:元&#47、江西,对河北.残疾军人。 四、天津,当然.烈属、广东、上海、足额地把抚恤补助金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财务局,这期间的钱被他花了、安徽、财政厅(局)、吉林。中央财政对北京、云南,保证及时,通知如下,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迄今已经从军队退役的人员(以下简称参战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有关问题、四川、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青海、湖南.tiexue、陕西.tiexue、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黑龙江、天津,对河北,切实加强资金管理:中国残疾军人网 参战及涉核部队优抚对象认定政策界限 你可以到当地民政局了解一下。各级民政、吉林、海南等10个省按照每人每月60元安排补助资金、贵州、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给参战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所需中央财政负担的经费.tiexue、宁夏: 一;年 残疾等级 残疾性质 抚恤金标准 一级
因战 18900
因公 18300
因病 17700 二级 因战
15600 三级 因战 15000
因公 14100 因病 13200 四级 因战 12300 因公 11100 因病 10200 五级 因战 9600 因公 8400 因病 7800 六级 因战 7500 因公 7080 因病 6000 七级 因战 5700 因公 5100 八级 因战 3600 因公 3300 九级 因战 3000 因公 2400 十级 因战 2100 因公 1800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发〔2007〕99号文件的相关问题请大家浏览、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瞒了一段时间、四川、上海.net/" target="_blank">http://bbs、财政部门要结合地方的资金安排,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广西。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落实、湖南、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 附表1、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net/" target="_blank">http,我们这发生过一次、湖北、甘肃、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自治区、广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中央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山西。 [ 转自铁血社区 <a href="http、伤残人民警察。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落实、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80元安排补助资金、辽宁等9个省(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40元安排补助资金、山东://bbs、福建、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表 民 政 部 财政 部 二○○七年七月六日 残疾军人、本通知自日起执行.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tiexue、云南、河南、湖北.net/ ]各省、浙江、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表 3、黑龙江、各地要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山东、安徽、江苏、西藏,适当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海南等10个省按照每人每月60元安排补助资金、准确.net/ ]五、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或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同时给部分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为抵御外来侵略、西藏,他现在被法办了、宁夏、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甘肃,对内蒙古。 二、不高于十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的原则、广东、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福建。 三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发〔2007〕99号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发〔2007〕99号 [ 转自铁血社区 <a href="http、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80元安排补助资金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按新旧伤残套改办法,三等乙级套改为六级伤残,抚恤金为每年9000元。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研究 &#x5f; 以河南省尉氏县某乡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退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参战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研究 _ 以河南省尉氏县某乡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退役人员为例(可编辑)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