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世界地图里查到一个地方的经度20°w,这个地方正好处于哪?答应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地图与地球单元测试题
下载积分:680
内容提示:地图与地球单元测试题,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实数单元测试题,整式加减单元测试题,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分式单元测试题,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磁场单元测试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9:43:1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地图与地球单元测试题.DOC
官方公共微信学年度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图_学优中考网 |
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他应该查找(
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人口图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8844米,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低于海平原约400米,两地的相对高是(
3.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B、五十万分之一
D、一百万分之一
4.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漳州市地图
5.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6.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 等高线地形图
7.在二百五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9.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10.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低处死海的海拔-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11.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地图
12.某地图的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二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二十分之一
B、二万分之一
C、二十万分之一
D、二百万分之一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乙地的地形部位是
14. 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15. 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16.绘制一幅重庆市渝中区地图,欲使图上内容最详细,在下列比例尺中应选择
A、五十万分之一
B、1:25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50km
17.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五千万分之一
B、1:25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800km
18.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二百万分之一
B、1:20000
C、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100km
19.读右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地的
方向,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2)C、D两条虚线中表示小河的应是
,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
(3)图中A、B、C、D点表示山脊的是
,表示山峰的是
(4)化工厂和自来水厂,更适合建在甲地的是
20.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平面示意图 D、地形剖面图
2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的是(
22.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中国地图
C、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D、世界地图
23.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A、3000千米
B、300千米
24.地图的三要素是(
A、方向、比例尺、图例
B、图名、比例尺、图例
C、图名、方向、图例
D、图名、比例尺、方向
25.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
(2)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3)经测得,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两个山顶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___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________方向。
(5)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6.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5分)
(1)分别从B处和C处向A点前进,较容易到达山顶的是
处,理由是
(2)图中D点海拔为
米。它和C点的相对高度是
(3)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2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
(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____
(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________方; 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 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 你认为大坝应修在___________处.
28.地图的基本要素:
29.把下列五种地形与其特点配对(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区:在原题上用线连接不给分,5分)
①海拔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②海拔较低,地表有起伏,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③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小,边缘较陡峭
④ 四周高,中间低
⑤ 海拔较低,平坦广阔
30.读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c
(2)A处与B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处,判断理由是:
(3)b、c、d三部位中,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处 。D点的海拔高度为
(4)B在D的
3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自转的周期是
32.地图的三要素:
33.地球上七分是
3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
3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36.亚洲大部分地区属于
37.地球表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
38.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39.点(30°N,116°E)一定在
40.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
六、综合题
41.某中学夏令营开展野外考察活动,请你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_______B 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小河的流向是先向________,再向________。
(3)甲组队员从C处向山顶A进发,乙组队员从D处向山顶A进发,哪一组登山比较容易一些?_______为什么?
42.读下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4分)
(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
(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3)小清河画有两条支流,其中支流
河画错了,原因是
43.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甲位于村庄的____________方向。
(2)B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B点与C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3)下列地形剖面图中,最能反映沿DE线地表起伏状况的是 (
44.读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图中分别用字母D、E、F标出陡崖、鞍部和山谷所在的地形部位。
(2)图中AC线和BC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A点海拔
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45.读下列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1)读出A点和D点的地理坐标:A
(2)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点是___________(填代号);
地处中纬度地区的点是_____________(填代号);
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填代号)。
(3)A点在C点的
方向,B点位于D点的
46.(12分)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 注:地形部位是指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米;A地在D地的____________ 方向;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4)图中小溪的流向是自 _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某徒步旅行者在山区C处迷路,当他发现该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7.读等高线地形剖面图。(每空2分,共10分。)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部位是:山顶是___点,鞍部是___点,陡崖是___点。
(2)图中C、D两点坡度较陡的是:___点,上山较容易的是___点。
48.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每空1分)
(1)、写出图中代表的相应山的部位的名称
(2)、①、②两坡中,陡坡是______ ,缓坡是______。
49.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2)甲地海拔为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3)甲地在丙村的
方向,乙地在丙村的_________方向。
(4)若甲、乙两地的实际直线距离为40km,从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cm,通过计算得出该图的比例尺是
50.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G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D点的海拔高度大约为
米。图中最适合进行攀岩运动的是
。(填字母)
(4)从A处和I处出发,分别沿图中的线爬到D点,哪条登山线路较陡,并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想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应该查阅政区图,想知道一个国家的位置就要查阅世界政区图,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
试题分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4米减去-400米,就等于9244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米),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
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大小判定的规则: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比例尺的特点.
试题分析:图幅相同的几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据此完成本题.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经纬网,甲乙在同一纬线上,并且甲在乙的正东方向.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方向.
试题分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到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5×00000厘米=125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
试题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定.
试题分析:在经纬网上,无论经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无论纬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方向的判定.
试题分析: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高度的差,即8848米减去-400米,就等于9248米,其算式是:8844-(-400)=9244(米),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
试题分析:旅游地图是显示旅游地区、旅游线路、旅游点的景观、交通和各种旅游设施的地图,它所反映的内容包括游览、娱乐、交通、购物设施等,故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比例尺的计算。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千米,比例尺=1厘米/2 千米=1厘米/200000厘米=00000,所以C是正确选项。
考点:地图
试题分析:
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14. 相对高度是指一点相对应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结合图中的等高线,a地位于5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位于2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b地的海拔为200米,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500-200=300米.B正确。
15.若测得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试题分析:内容详细、范围大小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密切。比例尺大的内容详细、范围小,在四个选项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五十万分之一,所以应该选择A.
考点:地图
试题分析: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线段式、文字式化数字式加5个0,所以ABCD分别是1: 5000万,1: 250万,1: 500万,1: 8000万。B (1:2500000)的分母最小,所以是最大的比例尺。
考点:地图
试题分析: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小,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100km表示的数字比例尺是1:,所以D、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100km比例尺最小。
考点:地图
19.(1)西南
(4)自来水厂
试题分析:(1)这幅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所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甲在乙的西南方向。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50000,即1.5:实地距离=1:50000,最有算出实地距离是75000厘米,即750米。
(2)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D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山谷易发育成河流,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3)C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A处等高线中心高,四周低,所以代表山峰。
(4)甲处位于流经城镇河流的上游,水质清洁,污染少,适合建自来水厂
考点:地形图
试题分析: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考点:剖面图
试题分析:等高线越密集,说明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说明坡度越缓,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说明是坡度很陡的地方,也就是陡崖。
考点:等高线
试题分析: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应该选择这个城市的交通地图,而且内容应该比较详细,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大。所以选择C。
考点: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地图
试题分析: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1000000,所以3厘米:实地距离=1:1000000,可以算出实地距离是3000000厘米,即30千米。
考点:比例尺
试题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而图名并不是每幅地图都有,所以不属于地图的基本要素。
考点:地图三要素
25.(1)鞍部
(5)自西北流向东南
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A为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B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甲山顶的海拔为678米,乙山顶的海拔为62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8米.
(3)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0米,若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1500米.
(4)根据一般判断方向的方法,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
(5)根据一般判断方向的方法,小河E由西北向东南流.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6.(1)C
从C处等高线稀疏,坡度陡
试题分析:(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C出的等高线比B处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所以较容易到达山顶.
(2)从图中看出,D点所在的等高线海拔为500米,C点所在的等高线海拔为300米,则D点和C点的相对高度为:500-300=200米.
(3)根据图中的直线水平比例尺,改换为文字式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7.(1)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自北向南转向东南
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B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G等高线海拔向高处凸为山谷;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F等高线海拔向低处凸为山脊.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BD处等高线密集则坡陡,AD处等高线稀疏则坡度越和缓,爬坡较省力.
(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甲村庄在乙村庄的东北方向,小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转向东南.
(4)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D处位于两山脊之间,是盆地的最狭窄出口,该处修建大坝时工程量小,省工、省时、省财.故D处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8.比例尺
试题分析: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地形与其特点;平原特点是海拔较低,平坦广阔;高原特点是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小,边缘较陡峭;山地特点是海拔高,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特点是海拔较低,地表有起伏,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特点是四周高,中间低。
考点:认识地形
30.(1)鞍部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试题分析:
(1)两个山头之间的部分称为鞍部。等高线向下突出的是山脊。陡崖是高度不相等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地形特征是近于垂直的山坡。
(2)A处与B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B处。B处等高线稀疏,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b、c、d三部位中,易发育成河流的是b处,b处是山谷,河流多发源于此。图上每一条等高线的度数相差200,所以D点的海拔高度为400米。
(4)图中无指向标,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顺序定方位。B在D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和地图,地图
32.比例尺
34.格陵兰
35.大陆漂移
36.温带大陆性
试题分析:3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32.地图的三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
33.地球上七分是海洋,79%的海洋,三分是陆地,21%的陆地。
34.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3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36.亚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季风气候显著。
37.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8.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9.根据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0W和1600E经线圈,点(30°N,116°E)一定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40.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只有山谷处才可能有小溪。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的知识。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主要为一些记忆性知识,这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积累,在记忆的基础稍微加以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最大”“最小”等关键的知识。
41.(1)鞍部、山顶、山脊、山脊、陡崖
(2)南 、东
(3)乙、因为D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C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根据一般地图判定方向的方法判定,在小河上任取一点做出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据图判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先向南再向东。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所以生活中如果想爬山旅游,要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比较缓和.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2.(1)西南
甲河画在山脊上,山脊为分水线,不可能形成河流。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认识。
(1)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方向的辨认。黄村位于杨村的位置,需要把杨村的东西南北的方向标示出来,再判断黄村在杨村的位置标出来,就可以判断黄村位于杨村的西南方向。
(2)根据图上判断,A、B两地海拔分别是600米、100米,所以相对高度是600-100=500,所以相对高度为500米。
(3)河流主要发育在河谷里,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判断甲河的位置为山脊,因此是错误的,乙河位置主要是在山谷里面,是可能存在的。
考点:地图
43.(1)山峰
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定,沿直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应是选项A.
44.(1)D陡崖;E鞍部;F山谷
(2)BC;因为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3)150;150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地形部位等高线的认识能力。陡崖是等高线重叠的部分,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山谷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部分。因此判断,D为陡崖;E为鞍部;F为山谷;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BC线等高线比较密集,图中AC线和BC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BC
(3)由A处于等高线的位置,可以判断A点海拔是150米,B点海拔是300米,AB间的相对高度为150米。
考点:地图
45.(1)(60°N,20°W);(40°N,40°E)
A;D ;A、D(3)西北;西南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经纬度的判断,及其中低高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方向的判断。
A所在经线度数20°,变化的趋势是向左增加,所以经度为20°W;A所在纬线的度数60°,变化的趋势是向上增加,就是纬度为60°N;即A的经纬度为(20°W,60°N);D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40°向右增加,所以是东经40°(40°E)
A、B、C、D的纬度的度数分别是60°N、20°S、0°、40°N,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所以低纬度的是B、C;位于中纬度的点为D;位于北半球的点是A、D.
A在C点的西北方向;B在D点的西南方向。
考点:地球与地球仪;地图
46.(1)山顶
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常常有人居住。
试题分析: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根据等高线不同形状判定山体的不同部位: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据图中字母的位置可得:A地是山地的海拔最高点即为山顶;B地是多条等高线的重合部位即为陡崖;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
A地的海拔是670米,D地的海拔是100米,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570米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千米;
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此做法的理由是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图分析,A为山顶,B为鞍部,E为陡崖.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坡度越缓上山越容易.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试题分析:
(1)A是越往中心等高线数值越大,所以是山峰,C的等高线向高处凸,所以是山谷,D的等高线向地处凸,所以是山脊,E处有陡崖的标志,F是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所以是鞍部。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比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比较平缓,所以陡坡是②。缓坡是①。
考点:地形图
49.(1)A山脊
(2)900米
(4)1:1000000
试题分析:
(1)A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所以是山脊,B等高线像高处凸出,所以是山谷,C等高线处有一个陡崖的符号,D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所以是山顶。
(2)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等的,从图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出两条等高线之间相差100米,所以甲地的海拔是900米,乙地是300米,所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600米。
(3)这幅地图有指向标,指向标指向北方。凡是判断方向的题目,首先确定中心点,一般后者是中心点,然后再把指向标平移到中心点上,就可以判断出甲在丙的正西,乙地在丙村的西南。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即4cm:40km=4cm:4000000cm=1:1000000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
50.(1)山脊、山谷、陡崖、山顶(山峰)、鞍部
(2)200、100、400<D<450(取值范围内即可)
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定不同部位表示的地形为: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等高距是指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据图分析,此图的等高距是50米,故G地的海拔是200米,H的海拔是300米,D位于400等高线以内,所以应大于400米小于450米.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陡崖的地方适合攀岩.
(4)等高线排列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排列稀疏表示坡度较缓,所以我们推断从I处登山线路较陡,因为I线路,等高线排列密集.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本文档由会员 阳仔在线 于
11:52:39 上传频道:学科:年级:九年级地区:全国类型:新课标版本:中考复习只看标题相关资料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图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他应该查找(
) 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势和地形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连线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崎岖不平
B.东北平原——雪峰连绵C.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D.塔里木盆地——“鱼米之乡”2.下列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球和地球仪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球的运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2.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大洲和大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板块,全球共分为11个板块
B.板块是固定的,不运动的C.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A. 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巴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所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a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B.b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原C.人口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北部的平原地区D.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但工业发展水平较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澳大利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所示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C.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中部地区D.袋鼠是该国特有的动物之一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轴 对 称 变 换
想一想对称轴在哪里? 链接几何画板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 轴对称变换。 记住啊! 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轴对称变换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不变:形状、大小。
改变:位置、方向。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已知对称轴 l 和一个点A如
何画出点A关于 l 的对称点A’ ? 3、点 A轴对称
变换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观察下面的图案 (1)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2)分别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是 (3)轴对称有哪些性质? 答: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例2.用代数式表示
(1) a、b两数的平方和减去他们乘积的2倍;
(2) a、b两数的和的平方减去他们的差的平方;
(3) a、b两数的和与他们的差的乘积;
(4) 偶数、奇数. 解: (1) a? +b?–2ab
(2)( a+b)? –(a–b)? (3)(a+b)(a–b) (4)2n,2n+1(n为整数) 巩固练习: 教科书P92练习1,2,3. 说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 20﹪m,
(2)3×105x?y
写出一个单项式,使它的系数是2,次数是3 写出一个多项式,使它的项数是3,次数是4
请在下面图片设计一个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单项式表示,并且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A.
0次 D. 无法确定 下列关于24的次数说法正确的是(整式的乘法 复习回顾: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am.an=am+n
(m,n均为整数) (am)n=amn (m,n均为正整数) (ab)n=an.bn
(n为正整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单向式与单向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掌握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
3、通过对比体会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之间内在联整式的乘法 整式的乘法 问题 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 ×102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
(3×105) ×(5×102)千米. 讨论 (1)怎样计算(3×105)×(5×102)? 计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及运算性质? (2)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 比如ac5obc2怎样计算这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练习: (1)
3x(-x+y) = 2.
(a+b)(m+n) = 第2题的特点是什么?
(a+b)(m+n)=? 把(a+b)作为一个整体,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a+b)(m+n)
=(a第二十四章 圆的复习
圆的有关概念 切线 圆的有关计算 圆的内心与外心 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位置关系:①点与圆,②直线与圆,③圆与圆 ①概念②切线性质③切线判定 ①弧长及扇形面积②圆锥侧面积、全面积 1、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例1、如图AC=BC,D、E分别是半径OA和OB的中点CD与CE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 ⌒ . A C B D E O 例2、在⊙O中ABβ α α β
余角和补角 1.理解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2. 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及它们的来源;
3.学会使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
海塘大坝要修复加固,施工前要求先测 大坝的倾斜角(即图中的∠1),坝底是石块 堆积而成,量角器无法伸入大坝底部测量,聪明 的你有什么简单的方法? 1 活动一
海塘大坝要修复加固,施工前要求先测出大坝动动手画一画 已知点A和一条直线MN,你能画出这个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吗?
A A’ M N ∴
A’就是点A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 O 然后延长AO至OA’,使AO=OA’. 过点A作AO⊥MN于O, 探究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你能画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吗? · 3 1 4 2 5 -2 -4 -1 -3 0 1 2 3 4 5 -4 -3 -2 -1 A (2,3) · A’(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 新课导入
问题:为了参加学校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初中二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数据如下: 158
1用扇形图表描述数据 问题:上面是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的数据。你能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各种受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吗? 分析:用扇形图能有效地表示各种受教育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根据上表中资料,需要把圆分成面积不同的6个扇形。 问题
如何把一个圆分成 6个扇形?使它们的面积分别代表各种不同受教育人口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受教育类型 大学 高中 初中 小学 文盲 其他 设计意图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如何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的结果.通过掷骰子游戏激发学生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此题用列举法和树形图法求解较为繁琐,列表法是较好的方法,其目的使学生对何时用列表法、何时用树形图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思考: 把“同时掷两枚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的结果有变化吗?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本题中的3个用列举法求概率(2) 复习引入 等可能性事件(古典概形)的两个特征: 1.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2.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列举法 1、有100张卡片(从1号到100号),从中任取1张,取到的卡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为( ) 。 2、某组16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一半,把全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则分得每小组里男、女人数相同的概率是( ) 3.一个口袋内装有用列举法求概率 问题2.掷一颗普通的正方体骰子 求: (1)”点数为1”的概率
(2)”点数为1或3”的概率 (3)”点数为偶数”的概率 (4)”点数大于2”的概率 问题1.用列举法求事件A发生的概 率的条件是什么? P(点数为1)=
P(点数为1或3)=
P(点数为偶数)=
P(点数大于2)= 这个游戏对小亮和小明公平吗?怎样才算公平 ?
一元一次方程 (1)
13x - 15x + x= -3 (2)
9–3y = 5y + 5 解方程 你能解这两个方程吗? 3x - 7x(x-1) = 3-2(x-3)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 * * * * * * * * * * * * * 相似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组图形 E B D C A D C E B A B D C A A B C D A B C B C A
我们把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 说成是相似的图形。
你认为下列属性选项中哪个才是相似图形的本质属性?
A、大小不同
B、大小相同
C、形状相同
相似三角形
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相似多边形. 2、
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A B C D E F 如: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就记作: △ ABC∽ △DEF 注意相似三角形
1.若x是6、3、2的第四比例项,则x =_____;
若2:(a-3)=(a-3):8, 则a=________. 2.已知:2x-5y=0,则x:y=_____;
3.如图:AD∥BE∥CF, 则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C、BD相3.如图,在ΔABC 中,边BC=12cm,高AD=6cm,边长为x的正方形PQNM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AC上,则边长x为(
D 、6cm B A B Q D E C P M N 4如图,矩形FGHN内接于△ABC,FG在BC上,NH分别在ABAC上,且AD⊥BC于D,交NH于E,旗杆
影长 练习:
在某一时刻,有人测得一高为1.8米的竹竿的影长为3米, 某一旗杆的影长为30米,那么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
例. 古代一位数学家想出了一种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为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OB,先竖一根已知长度的木棒O′B′,比较木棒的影长A′B′与金字塔的影长AB,即可近似算出金字塔的高度OB.如果O′B′=1,A′B′=2,AB=274,求金字塔的高度O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课前复习 新课探究 例题讲练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前复习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课前复习 如图:如果三角形⊿ABC和⊿A’B’C’相似,则定 义可用数学符号描述为: A B C A’ B’ C’ ∵∠A=∠A’,∠B=∠B’,∠C=∠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小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