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什么朝代崛起于重生民国之东北崛起

新朝_百度百科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出现的朝代,为西汉外戚所建立。公元8年12月,王莽废西汉最后一位皇太子()为安定公,改为,取自于其最初受封的新。[1]
又因为新朝为王莽所建,故世称“”,[2]
建都长安(今西安),并更名为。[3]
王莽后进行了多项改革,主要包括:推行,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繁琐,且,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4]
地皇四年(公元23年),被推翻;经历1帝,共16年国祚。历农民战争后,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公元36年统一全国。[5]
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此后一直被中国历代史学家形容为伪君子。整个新朝仅一人当朝,其后有王朝、。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3]
汉朝初年根据说,定正朔为水德,至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因此汉朝又被称为“”“”和“刘汉”。[7]
所创的“新”的含义:的本义是改旧、更新。西汉后期在天人感应的五德终始学说支配下,社会政治涌动着一种新德代替旧德的思潮,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最终完成“”的代汉过程。汉为火德,为赤帝,王莽为土德,自称是“托于皇初祖考之后”,依照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传黄帝,天命授之。[8-9]
西汉自起,刘氏的大权逐渐旁落到以为核心的王氏外戚集团手中。[3]
王政君为的皇后(即孝元皇后,简称“”),生子成帝。汉成帝时,元
王莽——西汉末年外戚
后诸兄弟多任官封侯,只有早卒未及封侯。乃王曼次子,元后之侄。[11]
他的堂兄弟因是将军列侯之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而他因父早死未侯,“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少时受儒家教育,勤身博学。侍奉母亲及寡嫂,抚养孤兄子,都很周到。又结交英俊,侍奉父辈,符合礼仪。[12]
(公元前24~21年)年间,病,王莽侍候甚恭。王凤临终时,推荐王莽任黄门侍郎,王莽于是走上了仕途。[13]
过了几年,及一些名士称誉王莽,成帝便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为新都侯。[3]
在此前后,王莽又被连续提升为、光禄大夫、。他这时“宿卫谨敕”,“节操愈谦”。常以车马衣裘“振施宾客”,交结名士与公卿甚众。所以公卿推荐,游士谈说,“虚誉日隆,倾其诸父矣”。[15]
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三十八岁时升任。[3]
这时,王莽“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请一些贤良为掾史,所得赏赐分给下属,而自己非常俭约,其妻“衣不曳地,布蔽膝”,犹如僮仆。[17]
王莽为大司马一年,成帝去世,即位(公元前7年),外戚丁、傅用事,乃退位,避居新都(今河南新野),杜门自守。[18]
哀帝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去世,九岁的即位,元后,以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二年再为大司马至于身亡,掌握政权达二十四年。[19]
王莽辅政头六七年(公元前1年—公元6年)翦除了丁、傅两家外戚势力,“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说者,莽皆傅致其罪”。同时,拉拢名儒孔光及其婿甄邯,为其所用。[20]
他怕其叔红阳侯在元后面前搬弄是非,就让孔光上奏王立“旧恶”,从而遣放王立回到封国。因王莽颇有胁持上下的手腕,于是“阿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汉平帝元始元年正月,越裳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使以荐宗庙,群臣便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要求赐予王莽安汉公的称号。[21]
于是拜为,号。[22]
公元2年,十三岁,成功地将女儿王(即,后封为)推上了皇后的位置。[23]
与文人张竦写了一份歌颂王莽功德可比的奏章,建议“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公卿方议此事,适值事起。起初,王莽通过元后,将帝母卫姬及帝舅卫宝、等排挤出京师。其子深怕平帝长大后怨恨,与卫宝通书,教他设法还京。王莽不同意。王宇与妻兄吕宽等人私下商议,用迷信的手段想令朝廷归政卫氏。但吕宽夜间在王莽门第上洒血时被发觉逮捕,在狱中自杀。王莽奏请杀了儿子王宇,宇妻因怀孕待产后才杀。王莽因此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连引郡国豪杰素非议己者,还株连(元帝之妹)、梁王立、红阳侯立、平阿侯仁,逼其自杀。“死者以百数”。王莽还为此写书,宣扬治子之罪乃公而忘私,以戒子孙;其爪牙还奏请以此书发行全国,令学官以教授,使官吏能了解此书旨意。[24]
吕宽案件结束后,王舜又重提陈崇之建议。爪牙们煽动“民上书者八千余人”,都要求照陈崇建议办。于是元始四年(公元4年)四月,拜王莽为,位上公。王莽还刻了“宰衡太傅大司马印”,高踞于公卿之上,出入威仪与众不同。[25]
这时,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召经学人材,及懂得逸《》、古《》、《》、《》、《》、天文、、钟律、月令、兵法、《》文字之人。“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谬,一异说云。”[26]
群臣奏请加赏。允,诏议九锡之法。元始五年(公元5年),官民因王莽不受新野田之赐,“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要求加赏王莽。王莽上书说,自己德薄位尊,力少任大,常恐不能称职,天下“治平”乃元后之德,同列之功,非自己之能,拒绝加赏。但他还是受了九锡,权势大异于群臣。[27]
乐陵侯刘庆上书说,现皇帝年幼,应让王莽“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都说应如此。这时平帝病,王莽作策,愿以身代,藏策于金縢,置于前殿。这是诈依周公为武王请命而作金縢的故事。不久,平帝夭亡,[28-29]
要选继位者。这时元帝世绝,便在玄孙中选了个最小的,[30]
年仅二岁,“托以为卜相最吉”。
这时有人奏说武功长孟通浚井得到一,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31]
公卿上奏元后被呵斥说:“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王舜从中斡旋,向元后解释说,这事阻挡不了,王莽不敢有其他想法,“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元后无可奈何,只好应许,诏令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于是群臣奏请王莽“皆如天子之制”,并于次年改元“居摄”。[32]
不久,王莽便以刘婴为皇太子,号曰“”。[30]
元年(公元6年)四月,安众侯鼓动刘氏宗室起而反对王莽,从者百余人,进攻,不得入而败。天下反莽自此始。刘崇的族父诣阙请罪,获赦,[34]
乃奏颂王莽功德,骂刘崇为乱,而肯定王莽对刘崇镇压。王莽大为高兴,封刘嘉为帅礼侯。这时群臣又说,刘崇谋逆是因为王莽“权轻”,应提高王莽的权位才能镇服全国。于是元后命令进见她时自称“”。[35]
居摄二年(公元7年)九月,王莽镇压 [36]
后,自以为威德日盛,获得天人之助,“遂谋即真之事矣”。这年侯刘京等人奏符命“摄皇帝当即真”等,说是天意所归。于是王莽对元后说:我向您报告时,自称“假皇帝”;而我号今天下,天下向我言事,就不必言“摄”了。十一月,改为初始元年,以应天命。这时官民都知道王莽奉符命的旨意,都开始认真议论和建议,王莽“即位”提到日程上来了。
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皇太子(),,改为“”,[37]
史称“”,即“新”,也称为“新朝”,简称。西汉灭亡。[3]
王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托古改制”的新政:他下令天下农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
赤眉绿林起义
“私属”,禁止买卖;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受田,一户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900亩)者,分余田给九族或邻里;设立五均,管理工商业,严格管制物价和加强税收,实行经济垄断;屡次改变币制,货币名目繁多,换算复杂,造成社会和经济的极大混乱;更改官制名称,滥加封赏;又发动对匈奴和对东北、西南边境各族的战争。沉重的赋役徵发,残酷的刑罚,使人民怨声载道,加上连年灾荒,物价腾贵,终于引起全国性的农民起义。[4]
新末民众起义首先发生在北方边郡地区,接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爆发了农民暴动。
4至5年(公元17-18年),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在三个地区爆发:
在今湖北西北有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因以为基地而得名);新莽荆州军被绿林军击败后,王莽遣司命将军守豫州,派纳言将军、秩宗将军进入荆州平乱。隔年绿林山瘟疫爆发,、率兵转入,称下江兵,[40]
王匡、王凤率兵东进,称新市兵,并北上攻打。途中于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获得、率众加入,即平林兵。下江兵被严尤击败后,也北上南阳会合新市兵。南阳当地豪强、也举兵响应,称舂陵兵。23年二月,绿林联军击破新莽军、梁丘赐等将,包围宛城,占领昆阳,史称。绿林诸将拥护为更始将军,最后称帝,建元更始,史称,[41]
即玄汉。王匡、王凤、朱鲔、刘縯等人被封将相。[4]
在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有等领导的赤眉军(因义军均将眉毛涂红而得名)[42]
;乱军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和卒史等名称,[43]
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赤眉军收编吕母部属后,在山区扩大势力。21年王莽派太师牺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出兵讨伐,但在隔年被赤眉军击溃而死。王莽再派王匡、更始将军率十万兵东征,所经之路都纵兵掠夺。关东人民都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双方爆发,最后王匡惨败,廉丹被杀,赤眉军扩张到青、徐、豫、兖等州(约今山东、河南与江苏北部)。只有翼平连率率领百姓守卫青徐部分地区,一度阻挡赤眉军入侵。[44]
在今河北一带则有大小数十支起义队伍,[45-46]
其中最大一支称为。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二月,在中,绿林军大破官军乡(今河南泌阳境)的一次袭击战。
是年十一月,绿林军、平林、舂陵三部联合攻克棘阳(今河南南)等地,后因率舂陵兵急欲攻宛,被南阳郡守、属正梁丘赐军击败,被迫退保棘阳。甄阜、梁丘赐留辎重于蓝乡,乘胜率精兵10万南渡潢淳水(位于今河南城西),临近沘水(位于今河南泌阳境),在两川间扎营,企图一举扑灭义军武装。是时,由王常等率领的下江兵5000余人,已从南郡(郡治,今属湖北)转战到宜秋(今河南唐河东南)。十二月,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部合兵,士气大振,对甄阜、梁丘赐军发动全面进攻。义军兵分,乘夜袭击蓝乡,一举劫获甄阜军全部辎重,并堵住其退路,从东南、西南两面夹击其主力,甄阜军败逃。义军追至潢淳水,歼灭2万余人,斩杀甄阜、梁丘赐。此战,义军大获全胜,使绿林军的反莽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在赤眉农民起义中,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西)击败王匡部10余万人的作战。[47]
是年,义军已发展至l0余万人,直接危及王莽的统治,王莽不得不筹集兵力加紧镇压并把重点指向东方。四月,王莽遣太师、更始将军率精兵10万进剿樊崇义军。[48]
王莽大军东进,沿途烧杀掳掠,民众义愤非常。当时流传的歌谣“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指更始将军廉丹)杀我”,[48]
真实地反映了群众对赤眉军的支持和对莽军的仇恨。十月,王匡率军进抵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击败据城举兵响应赤眉军的部万余人。是时,赤眉别校部正活动在无盐西南的梁地(今河南东北部)。王匡恃强急战,率大军南下,欲一举击破董宪部。恰在此时,樊崇所率赤眉军主力已进至无盐附近的成昌。莽军出无盐不久,即与赤眉大军相遇于成昌。首次交兵,王匡、廉丹被歼万余人,惨败而逃。赤眉军乘胜追击至无盐。王匡仓皇逃奔洛阳,廉丹拼死顽抗。赤眉军斩杀廉丹及其部下20余人,大获全胜。
绿林军于公元23年拥立汉宗室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史称。[49]
公元23年,新朝皇帝的大
军与汉朝宗室、以后东汉的开国皇帝在昆阳(今河南叶县)爆发了一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决定着未来历史进程的战役——。
以司徒王寻、司空为大将,征集大军四十多万,号称百万。同时征召通晓兵法的六十三家为军吏.以身长一丈、腰大十围 的巨人为垒尉,又驱使诸多猛兽虎、、犀、象等助威,其余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之。”真是倾全国之力,试图一鼓而平天下。[51]
而刘秀方面,守昆者八九千人,加上所调援军不过一两万人,二者军力悬殊。[52]
但是战役中,刘秀利用王寻、王邑轻敌懈怠的弱点,以精兵三千直接突破王莽军队的中坚,乘锐猛击,大破敌军,王寻被杀,王邑仅与数千人逃回洛阳。于是关中震恐,海内响应,旬月之间遍于天下。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以少胜多,歼灭了王莽军队主力;九月,更始帝派遣王匡攻洛阳,申屠建、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53]
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以求天救。秋天,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杀死于未央宫的渐台,[54-55]
从而结束了新莽政权的统治。[4]
新朝亡后,进据洛阳,派刘秀巡视黄河以北,刘秀始得脱离险境。刘秀遂在河
王莽后再一次统一天下的汉光武帝
北积蓄力量,日益壮大,被刘玄封为萧王。刘秀率、等手下大将,继续在北方大破等割据势力,被关西人号为铜马帝。[57]
由于刘秀与刘玄心生二意,自此刘秀手下便不断劝进。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立为傀儡皇帝,建元”“,史称”“。[58]
得知赤眉入侵时,还杀害、、等将领。同年九月,赤眉军攻陷长安,更始帝不久被杀,[59]
玄汉亡。光武帝乘机南下洛阳,并定都之(改称雒阳)。赤眉汉政治混乱,诸将跋扈,刘盆子与其兄练习投降的词说。27年关中缺粮,赤眉军引兵东归。光武帝率军与东归途中的赤眉会战于华阴,赤眉军大败,刘盆子与樊崇投降。[4]
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城称帝,改元建武,国号仍为汉,史称东汉。[4]
九月,赤眉军击败刘玄,刘玄投降,同年十二月被杀。
次年刘秀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刘秀先后荡平赤眉、、、等割据势力,于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十九己卯日(36年12月25日)吴汉攻克成都,东汉统一天下。[5]
新朝王莽在地方上的行政区划大致与西汉末年相同,最大的特点是为复古,改了
许多新地名。王莽同时将中国先改为十二州,后改为九州,且将某些州改为部。新设了(郡治龙耆城,今青海民和县)而已。辽东地区撤消了、二郡。在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部分西南夷成半独立状态,放弃了海南岛与。西域诸王与新朝中断关系,使得新朝势力退出西域。这些疆域直到东汉前期才陆续收复领土。[61]
新朝的行政区划大致与西汉后期相同,但由上加州牧,并且与结合。王莽推行复古改制,乱设行政区划,改了许多新地名。并且网罗汉宗室功臣后裔、封建官僚,改郡封国。在设置行政区划方面,王莽修改西汉十三部,据《》分成,裁撤朔方、司隶部,改凉州为雍州、交趾为交州;后又据《》改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最后又恢复旧称。地名的混乱,十分困扰人民。9年更改地方官制的名称为古称。[62]
14年后大规模更动,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郡县首长与受有的诸侯二合一,将郡太守(新朝称大尹)分成(侯爵)、(伯爵)与等。地方军事单位的,分成(子爵)、属长(男爵)等。[63]
在官职的部分,14年设立州牧、部监以监督地方各郡,地位等同三公。设监,地位同上大夫,监督五郡事务。[64]
更置,秩,冠,行事如汉。[65]
随着、六尉等的建立,新朝也派出监察官员对这些队、尉进行监察。17年,王莽选用能吏等分督六尉、六队,如汉刺史,与三公士郡一人从事。[63]
郡(新称)
(保忠信乡,或作保忠信卿)
郡(九疑)
    (就新)
    (桓合)
楚国(和乐)
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立国将军鉴于原汉朝刘氏在各地作乱,建议“诸刘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其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王莽曰:“可。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唯国师以女配莽子,故不赐姓。改定安太后号曰黄皇室主,绝之于汉也。”[66]
始建国二年(10年),更始将军之子(时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因为不满父亲封赏过低,“即作符命,言新室当分陕,立二伯。以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如周召故事。”[67]
王莽即从之,拜甄丰为右伯;随即因甄寻作符命妄称黄皇室主为其妻而收捕甄寻,符命案爆发,甄寻逃亡,甄丰自杀。[65]
寻随方士入华山,岁余捕得,辞连国师公歆子侍中东通灵将、五司大夫隆威侯棻,棻弟右曹长水校尉伐虏侯泳,大司空邑弟左关将军堂威侯奇,及歆门人侍中骑都尉丁隆等,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尚书·舜典》说: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王莽仿照舜罚共工等的旧例,“流棻于幽州,放寻于三危,殛隆于羽山,皆驿车载其尸传致云。”该年“以初睦侯姚恂为宁始将军”,而已自杀的甄丰的更始将军一职则无人接替。[66]
由于新朝正值王莽改制,而官制亦为改制的重点,故新朝官制多变,官名及职责也十分复杂。新朝官制上承西汉官制,下启东汉官制。[68]
禅让帝位、改元易号以更始等主张在西汉由来已久。眭弘早在元凤三年(前78年)便曾借泰山大石自立及上林苑卧地枯柳自立生而附会称“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冝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汉成帝时,又有“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说的是“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69-70]
忠可以教重平夏贺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中垒校尉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到了时,甘忠可弟子夏贺良等陈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乆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冝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于是汉哀帝改元太初元将,“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后因无嘉应,汉哀帝遂诛杀等。从这些主张可知,王莽建立新朝时所依靠的理论其来有自,非王莽时的新说。[65]
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附会《》,托古改制,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新朝遂告灭亡。[71]
王莽建立新朝后,为了宣示新朝的威德,派遣使者四出,东到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的玄菟、乐浪、高句丽及夫余;南到西南边境;西到西域。收回旧日汉朝授予外族的印绶,改受新朝的印绶,并把所封的王贬为侯,所用的玺改为章,这样就引起西南夷钩町王及匈奴的叛变,西域诸国也逐渐与王莽破裂关系。[4]
在北方方面,匈奴与西汉和平约有30多年,直到新朝建立为止。王莽推行改王为侯的政策,并将“匈奴单于”称号改为“恭奴善于”,后改为“降奴服于”。为了弱化匈奴,王莽分匈奴居地为15部,强立呼韩邪子孙十五人俱为单于(如孝单于、顺单于等等)。乌珠留单于因此而叛变,王莽就于11年征发士兵三十万人,大举进攻匈奴。由于战事连年不决,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北方边界,又变成了“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的悲惨情况;而新朝北部的人民也因为战乱而相聚为盗,动乱开始形成。王莽为了讨伐匈奴,于12年强令高句丽、乌桓出兵,两国皆不愿而叛变,西域地区也陆续叛新投匈。新朝灭亡后,匈奴认为有机可趁,扶持九原与渔阳,其中卢芳还被封为汉帝。另一方面,率军东掠并、燕,西侵凉、朔,对当时的新成立的东汉威胁很大。[72]
东北方面,是东北强国,役属、。高句丽叛变新朝后侵扰东北各郡,新朝辽西太守田谭战死。王莽派出兵斩其王,但高句丽别种仍旧屡次寇边。直到东汉初年,还入侵右北平、渔阳、上谷等幽西数郡。而与连和,乌桓叛变新朝后投奔匈奴,在东汉中期匈奴衰退后与鲜卑瓜分漠北领地。[72]
西域方面,到汉哀帝、汉平帝时,西域已有五十五国。王莽建立新朝后,西域诸国大多不服统领,而匈奴势力也进入西域的。13年亲近匈奴的就杀西域都护,投奔匈奴阵营。王莽于16年派五威将、与等西征西域,最后被焉耆率领、、危须等连军击溃,王骏被杀,西域与新朝断绝往来。西域北道诸国沦入匈奴势力范围,只有位于西域南道的率领南道诸国抗衡匈奴。到东汉初年,以莎车王延与其子康最支持汉朝,但汉光武帝为了要全力对内,不能支援南道诸国。不久全西域地区被匈奴占领。而西羌的部分,王莽用政治手段领有西海郡(今青海海宴附近)。到新末汉初,西羌迁入境内掠夺,招怀其酋豪,陇西数郡都成五溪羌、的势力范围。[73]
同时间位于四川松番一带的武都也被蜀地的煽动,发起叛乱。这些羌族于35年至37年被东汉所平定,到光武末年,又崛起,成为东汉一朝的西患。[72]
在北方、西方一片叛乱之际,12年西南夷的(今云南广南一带)也发生叛变,钩町王攻杀牂柯太守,跟者益州蛮夷也攻杀太守程隆。越巂、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属,陆续叛变。王莽屡次派兵讨伐,宁始将军率领的大军水土不服,数十年拖延未果。而后以为太守,他开垦南中,劝降西南夷,与其恢复关系。公孙述占据蜀地后,文齐据南中不愿投降。到东汉时才归顺。[74-75]
新朝的军事制度承袭西汉,但王莽更改官制名称为古称。为了平定叛乱,王莽采取“以军领政”的方式控管地方。他命令原为文官的“七公六卿”[76]
都兼称将军,监督地方官吏,以便稳定地方治安。11年并州、发生民变,派著武将军逯并驻守平乱。[66]
22年由于绿林军在荆北作乱,派司命将军驻守,纳言将军、秩宗将军平定荆州,此为兼称将军的实例。以军领政的方式还有于10年命、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分别驻守大郡,监督地方。[77]
中郎将不仅涉内政,兼有对外职责。王莽所封的太子四友,就有中郎将。此外还在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十二人。20年,新末民变期间,王莽见四方盗贼多,复欲厌之,又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之位,赐诸号为大将军,各郡的、、为,为,为。然而部分军人在地方胡作非为,扰乱地方行政,以军领政的方式还是失败。[63]
在建立新军方面,王莽陆续建立猪突豨勇、理军等新军,但无大用。与匈奴发生战争的期间,王莽招募天下丁男、死罪囚、吏民奴而编成的新军“”。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皆保养军马,多少各以秩为差。[78]
又招募自称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的人,然而大多夸大其词,但王莽仍拜为“理军”,赐以车马。[79]
此外还设立捕盗都尉以平定盗贼。23年王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率领精兵数万人前往关东平乱。这些士兵的妻子与儿女还留在宫中当人质。以上介绍的这些新军,除捕盗都尉外,其余大多无用。[63]
新朝的经济政策有部分是遵循古制,有部分是重建西汉汉武帝时的经济政策。[75]
立国初年,西汉末年的土地与奴婢问题依旧存在。[80]
为了稳定统治,附会《》上的古制,先后下令改制。针对土地被豪强强烈并购与大量贫穷人口转为奴婢的问题,王莽建立了王田制与禁止奴婢买卖(私属制)。于8年推行,视全国土地为朝廷所有,称为“王田”,王田不得任意买卖。恢复井田制,限定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不得超过九百亩(一井),超过的土地须分给宗族乡邻。如果无地者由政府授田,每夫一百亩,这是与后世极为类似。[75]
针对奴婢问题,王莽推行私属制,禁止奴婢自由买卖。然而地方大地主激烈反对土地转让,王莽虽然派、到地方强力推行,反而使地方大乱。[81]
三年后,王莽接受区博的建议于取消王田制。而私属制,因为王莽禁止奴婢买卖,地方豪强竞相于黑市卖奴婢,使价格低落,最后也宣布废止。[82]
为了稳定物价、鼓励生产、增加国家税收与打压商人,早在汉武帝时就向商人和工匠征税,但王莽的制度更加完整。[75]
他建立政策、贡所得、征荒地税与赊贷。这是新朝在民生及财政的重要革新,也说是一种国家社会主义政策的推行。“五均”就是把盐、铁、酒、货币、山林川泽等五类收归国有以控制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五均官还针对渔、猎、畜牧、巫、医以及养蚕、纺织等业,均收取所得纯利的十分一,称“贡”,即现代的。“六筦”即六管,就是前面的五均与贡所得等六项由官府管理,对每一项制定条例与处罚。此外,为了鼓励生产,对荒地征荒地税,鼓励开垦荒地。对贫穷或需资金周转的人,给予赊贷。[82]
这些政策虽然出自好意,但推行者多是薛子仲、张长叔等大商人。这些商人到处和地方官吏勾结以榨取百姓,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骤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经济更加崩坏。[80]
针对货币,王莽先后五次改币。7年,王莽附会周代铸大钱之说,加铸、、与汉代共为四品。9年,除大钱外的货币均废除,并铸与大钱通用,并严禁盗铸。隔年,另造二十八种货币:黄金一品、二品、龟宝四品、五品、六品、十品。钱、布共为铜制,所以总称“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后因人民抵制繁杂的莽币,改用汉五铢钱。在官府无法禁止的情况下,王莽又尽废诸币,改行货币、两品,并于许民间铸大钱 ( 限期六年)。这样反复的改革币制,让新朝的经济混乱,加速人民破产。[82]
新朝时期没有具体的人口调查,估计17年中国有5600万人。由于失败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和14年黄河下游改道,致使17年爆发。之后烽火遍地,军阀割据和混战,造成黄河流域大量人口死亡,其余为躲避战火大量向流域迁徙。东汉初年,江南地区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州、荆州、扬州与益州等四州。南方人口增长的同时,北方大部分郡国人口减少。[84]
新朝时期户口流动表年代
西汉元始二年(2年)
12,366,740户
59,594,978人
新朝天凤四年(17年)
  约5600万人
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
4,279,634户
21,007,820人
新朝思想上起西汉,下承东汉。西汉末期盛行学说,谶纬是神学与庸俗经学的混合物。儒生好谈灾异、祥瑞,常以自然现象来附会人事的祸福,后来成为王莽建立新朝的依据。早在西汉时,儒生就多信奉阴阳家“五德终始”之说,盛言“天运循环,贵贱无常”,相信“汉历当终,新王将兴”。由于社会改革的要求及天运循环的理论相结合,儒生鼓吹、改元易号以更始,这些都成为王莽建立新朝时所依靠的理论。[82]
前78年时,便附会之言,认为汉帝应该寻到贤人,禅让帝位给他,自退位为王,如同夏代尧、周代商故事,[86]
他将董仲舒半人半神的神学目的论演变为谶纬神学。时,又有齐人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下传授道。甘忠可传授给重平、容丘丁广世、东郡等。甘忠可弟子夏贺良等对陈说西汉中衰,当更受命。[87]
于是汉哀帝改元,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后因无嘉应,汉哀帝遂诛杀夏贺良等人。谶纬学说到新莽时达到高峰,王莽崇尚古制,也利用谶纬学说以取得帝位。他假借符命、祥瑞,伪造禅让的根据,如制作了“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石碑、“金匮神嬗”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等王莽的谶纬。[82]
西汉末年也有人对阴阳家提出质疑,仿《论语》作《》,模仿《易经》作《》,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强调如实的认识自然现象,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方士的学说。他主张要回复儒学的本来面目,为东汉注重文字本身的真实性的开启了先河。[88]
新莽的覆灭代表儒学家复古思想的破灭,也使汉儒变法禅让的政治理论至此消失,渐变帝王万世一统的思想。先秦学术注重矫正社会的病态,建立大同世界。由于王莽新政的失败,说明以古代礼法改革的方式不通。魏晋以后,思潮不向整体利益求答案,转为寻求人性及生存的意义,玄学及佛学遂取代先秦诸子的思想地位。[82]
文学与文字
新莽时期,与等儒者提倡古文经,使古文经与今文经抗衡,即古今文之争。王莽还于以外增设,增加博士和博士弟子的人数五人。并且扩建和宿舍,于地方学校广招生徒,征求各地异才。[82]
古今文之争源自秦始皇焚毁事件,后来儒者凭记忆书写经书,成为今文经。在西汉时于孔壁发现古经书,称为古文经。西汉的五经(乐经已失散)博士仍以今文经为主。西汉晚期,今文经学派如等人受阴阳家影响,偏向怪力乱神,到西汉末年出现学说。古文经学派则在西汉末年由巨儒刘歆(刘向之子)与王莽提倡。汉成帝时,刘向负责整理古文经,刘向去世后由刘歆继承。刘歆最后完成编目,即《》,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书,集结古代学术思想与著作的内容。刘歆在整理古籍中发现先秦时期的,主要有《》、《》、《》等等,并认为《》与其他家派不同,可列为古文。最后刘歆大力提倡古文经,并建议立古文经博士、学官,得以和今文学家抗衡,这受到今文学家的抵制,即今古文之争。新朝成立后,王莽为上述古文立古文经博士。虽然东汉成立后古文经博士被废,但不排斥古文经,而且民间研究风气大盛,三国时期古文终于取代今文,成为学术正统。[82]
王莽改定文字为,即古文、、、佐书、、,可分成古代文献文字、通用文字与应用文字等。古文为经书的战国文字,奇字是有非孔壁古文的战国文字,均属古代文献文字。王莽为了拉抬古文经学的地位,所以将古文及奇字分列六书的前二位。篆书即秦朝、佐书即秦朝隶书,为新莽时期的通用文字,两个都广泛运用,一般日常文书也是用佐书。缪篆为小篆变体,较为权威、庄重的场合使用,如铜器、印章、石刻、货币、等;即秦体虫书,用于旗帜和符信,与缪篆都是应用文字。[89]
语言学研究方面,曾著《》,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90]
王莽当政后,拉拢扬雄,任他为中散大夫。扬雄还写过《》,指斥秦朝,美化新朝。[91]
新朝艺术属于汉朝艺术的一个时期,比较有特色的有印章、书法与墓画。新莽的印章属于秦汉印章的系统,但其工艺水平高,古代玺印无出其右。新莽印章具有自己的风格,分成与两类,在制度、印文、字数、名称诸方面,与、的印章有较大的区别,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堪称秦汉印章中最大的靓点。[92]
书法方面,《王俊幕府档案简》为起草正式文书的底稿,这是完全成熟的草书。而《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墓题记》与《张伯升柩铭》相似,属于缪篆。字形总体为方扁形,偏旁结构很明确地分为方、圆两类,方形结构以直线衔接建构而成,圆形结构以曲线纠结盘绕形成,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93]
西汉末年到新莽时期,墓室内绘制的壁画的面积增大,增入了世俗生活宴乐
西汉末年壁画墓
的内容。墓例有洛阳金谷园和辛村的新莽墓,金谷园墓前室穹隆顶在白地上以朱墨等色满绘彩云,四壁影作枋柱,以象征木结构建筑。后室顶脊及柱头斗子间分绘日月神灵异兽。辛村墓则除日、月及辟邪画面外,其最有名的有《壁画宴乐图》与《西王母图》。并且绘有多幅门吏、庖厨、宴饮、六博等世俗生活的画面。[92]
除了墓画,自西汉宣、昭两帝萌芽的也有充足的发展,以河南出土的五年的“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为经典之作。该区画像石的内容丰富,约有30余。主要描述墓主生活的迎宾拜谒、驯虎骑象、乐舞杂技,反映儒家伦理道德的历史故事,反映仙人思想的羽人、应龙、四首人面虎以及镇墓辟邪神怪如、、、、衔杯等。由于主题明显、内容丰富又质朴,而且纪年明确,所以十分被重视。[95]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新朝 (8年-23年)新太初祖姬轩辕    新始祖姚重华      新统祖虞满    新世祖  齐敬王    新王祖  济北愍王    
8年-23年 8年-13年 14年-19年
地皇 20年-23年
玄汉( 23年-25年)宗23年-25年 23年-25年
赤眉汉 (25年-27年)宗25年-27年 25年-27年
新末割据者
各地势力统治区域统治时间各地势力割据区域统治时间黄河以北地区
东海(山东郯城),扩张至徐州、兖州
上将军西平王.汉帝(后自称刘文伯)
九原(内蒙古包头)
鄗县(河北柏乡),占河北后攻洛阳、关中后统一天下建东汉。
渔阳(北京密云)
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
海曲(山东),在海上游击
赤眉兵樊崇
莒县(山东莒县),先占领泰山一带,后攻入关中拥立刘盆子
东海(山东郯城),扩张至徐州、兖州
平原(山东平原)
汝南(河南平舆西北方射桥乡)
睢阳(河南商丘)
翼汉大将军海西王董宪
郯县(山东郯城)
辅汉大将军.齐王
剧县(山东寿光南方)
东平(山东东平),扩张至黄河下游
厌新大将军
密县(河南密县)
淮阳王苏茂
广乐(河南虞城西北方)
堵乡(河南方城)
淯阳(河南南阳南方)
    淮河、长江、汉江以南地区
绿林兵王匡、
绿林山(湖北随州西南方),先攻下宛县,后攻入关中建。
黎丘(湖北襄樊东南方)
平林兵陈牧
平林(湖北随州东北方平林关)。
舂陵(湖北枣阳南方)
淮南王.皇帝
舒县(安徽卢江)
扫地大将军.周成王
夷陵(湖北宜昌)
关中、巴蜀、西凉地区
西州大将军朔宁王
平襄(甘肃通渭)
辅汉将军.蜀郡太守.益州牧.蜀王.成家帝
成都(四川成都)
武安王廷岑
蓝田(陕西蓝田),后据有汉水一带
河西五郡大将军.凉州牧
张掖属国(甘肃金塔东方)
上郡(陕西榆林南方鱼河堡),由、与尤来等所立。
     
《廿二史札记》:“王莽建号曰新,亦以初封新都侯故也。”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63–64.
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六节〈西汉中衰与政权结构的变动(元帝~王莽篡汉)〉》,1993年:第72页-第84页。
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一章〈大一统帝国的政治变迁〉,第七节〈王莽托古改制的迷梦〉》,1993年:第85页-第93页。
傅乐成,《中国通史·上册·第六章〈汉帝国的盛世〉,五〈东汉的建立及其初期政治〉》,1993年:第146页-第154页。
胡适,《王莽》:“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1922年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58-60. ISBN 7-.
.中博网[引用日期]
.百家讲坛[引用日期]
.历史千年[引用日期]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语在《元后传》。唯莽父曼蚤死,不侯。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凤且死,以托太后及帝,拜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永始元年,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根因乞骸骨,荐莽自代,上遂擢为大司马。是岁,绥和元年也,年三十八矣。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已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辅政岁余,成帝崩,哀帝即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太后拜莽为大司马,与议立嗣。安阳侯王舜,莽之从弟,其人修饬,太后所信爱也,莽白以舜为车骑将军,使迎中山王奉成帝后,是为孝平皇帝。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莽以大司徒孔光名儒,相三主,太后所敬,天下信之,于是盛尊事光,引光女婿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说者,莽皆傅致其罪,为请奏,令邯持与光。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莽上书言:“臣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定策,今愿独条光等功赏,寝置臣莽,勿随辈列。”甄邯白太后下诏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属有亲者,义不得阿。君有安宗庙之功,不可以骨肉故蔽隐不扬。君其勿辞。”莽复上书让。太后诏谒者引莽待殿东箱,莽称疾不肯入。太后使尚书令恂诏之曰:“君以选故而辞以疾,君任重,不可阙,以时亟起。”莽遂固辞。太后复使长信太仆闳承制召莽,莽固称疾。左右白太后,宜勿夺莽意,但条孔光等,莽乃肯起。太后下诏曰:“太傅博山侯光宿卫四世,世为傅相,忠考仁笃,行义显著,建议定策,益封万户,以光为太师,与四辅之政。车骑将军安阳侯舜积累仁孝,使迎中山王,折冲万里,功德茂著,益封万户,以舜为太保。左将军光禄勋丰宿卫三世,忠信仁笃,使迎中山王,辅导共养,以安宗庙,封丰为广阳侯,食邑五千户,以丰为少傅。皆授四辅之职,畴其爵邑,各赐第一区。侍中奉车都尉邯宿卫勤劳,建议定策,封邯为承阳侯,食邑二千四百户。”四人既受赏,莽尚未起,群臣复上言:“莽虽克让,朝所宜章,以时加赏,明重元功,无使百僚元元失望。”太后乃下诏曰:“大司马新都侯莽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策,功德为忠臣宗,化流海内,远人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其以召陵,新息二县户二万八千益封莽,复其后嗣,畴其爵邑,封功如萧相国。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以故萧相国甲第为安汉公第,定著于令,传之无穷。”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于是莽为惶恐,不得已而起受策。策曰:“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群僚众位,而公宰之;功德茂著,宗庙以安,盖白雉之瑞,周成象焉。故赐嘉号曰安汉公,辅翼于帝,期于致平,毋违朕意。”莽受太傅安汉公号,让还益封畴爵邑事,云愿须百姓家给,然后加赏。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为皇后。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宇与师吴章及妇兄吕宽议其故,章以为莽不可谏,而好鬼神,可为变怪以惊惧之,章因推类说令归政于卫氏。宇即使宽夜持血酒莽第门,吏发觉之,莽执宇送狱,饮药死。宇妻焉怀子,系狱,须产子已,杀之。莽奏言:“宇为吕宽等所诖误,流言惑众,与管、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甄邯等白太后下诏曰:“夫唐尧有丹朱,周文王有管、蔡,此皆上圣亡奈下愚子何,以其性不可移也。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昔周公诛四国之后,大化乃成,至于刑错。公其专意翼国,期于致平。”莽因是诛灭卫氏,穷治吕宽之狱,连引郡国豪桀素非议已者,内及敬武公主、梁王立、红阳侯立、平阿侯仁,使者迫守,皆自杀。死者以百数,海内震焉。大司马护军褒奏言:“安汉公遭子宇陷于管、蔡之辜,子受至重,为帝室故不敢顾私。惟宇遭罪,喟然愤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宜班郡国,令学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请令天下吏能诵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经》。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褒新、赏都两国合三千户,甚少矣。忠臣之节,亦宜自屈,而信主上之义。宜遣大司徙、大司空持节承制,诏公亟入视事。诏尚书勿复受公之让奏。”奏可。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立《乐经》,益博士员,经各五人。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说廷中,将令正乖廖,一异说云。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群臣奏言:“昔周公奉继体之嗣,据上公之尊,然犹七年制度乃定。夫明堂、辟雍,堕废千载莫能兴,今安汉公起于第家,辅翼陛下,四年于兹,功德烂然。公以八月载生魄庚子奉使,朝用书临赋营筑,越若翊辛丑,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唐、虞发举,成周造业,诚亡以加。宰衡位宜在诸侯王上,赐以束帛加璧,大国乘车、安车各一,骊马二驷。”诏曰:“可。其议九锡之法。”
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和韩复智,《剑桥中国史─秦汉篇》关于汉平帝的死因,一说被王莽毒杀,另一说是病死
韩复智,《剑桥中国史─秦汉篇·第2章〈前汉政治史的模式〉,第5节〈改造和衰落(公元前49—公元6年)〉》,1996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三十六·汉纪二十八》:“泉陵侯刘庆上书言:“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今帝富于春秋,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庆言。””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是月,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庙,享祭群神,赞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自称曰‘予’。平决朝事,常以皇帝之诏称‘制’、以奉顺皇天之心,辅翼汉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托之义,隆治平之化。其朝见太皇太后、帝皇后,皆复臣节。自施政教于其宫家国采,如诸侯礼仪故事。臣昧死请。”太后诏曰:“可。”明年,改元曰“居摄”。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四月,安众侯刘崇与相张绍谋曰:“安汉公莽专制朝政,必危刘氏。天下非之者,乃莫敢先举,此宗室耻也。吾帅宗族为先,海内必和。”绍等从者百余人,遂进攻宛,不得入而败。绍者,张竦之从兄也。竦与崇族父刘嘉诣阙自归,莽赦弗罪。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群臣复白:“刘崇等谋逆者,以莽权轻也。宜尊重以填海内。”五月甲辰,太后诏莽朝见太后称“假皇帝。”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九月,东郡太守翟义都试,勒车骑,因发奔命,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移檄郡国,言“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共行天罚诛莽”。郡国疑惑,众十余万。莽惶惧不能食,昼夜抱孺子告祷郊庙,放《大诰》作策,遣谏大夫桓谭等班于天下,谕以摄位当反政孺子之意。遣王邑、孙建等八将军击义,分屯诸关,守厄塞。槐里男子赵明、霍鸿等起兵,以和翟义,相与谋曰:“诸将精兵悉东,京师空,可攻长安。”众稍多,至且十万人,莽恐,遣将军王奇、王级将兵拒之。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初始元年十一月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谒太后,还坐未央宫前殿,下书曰:“予以不德,托于皇初祖考黄帝之后,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属。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匮策书,神明诏告,属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汉氏高皇帝之灵,承天命,传国金策之书,予甚祗畏,敢不钦受!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为建国元年正月之朔,以鸡鸣为时。服色配德上黄,牺牲应正用白,使节之旄幡皆纯黄,其署曰‘新使五威节’,以承皇天上帝威命也。”。此处王莽采五德终始说,依五行相生来解释,以汉朝为火德,新朝为土德;刘邦为赤帝,王莽为黄帝、虞帝之后。”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始建国元年正月朔,莽帅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中华网军事[引用日期]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余人。武功中水乡民三舍垫为池。......晋灼曰:‘本起江夏云杜县,后分西上,入南郡,屯蓝田,故号下江兵也。’”
范晔·《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刘縯、刘秀为长沙定王发的后代,为南阳当地望族,且具人缘。刘縯为人豪迈不肯让人,同时御众过严,王匡、王凤就改立平林兵的刘玄为帝,而刘縯最后被刘玄所杀。
《东观汉记·樊崇》:“樊崇欲与王莽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初,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稍群聚,常思岁熟得归郷里。众虽万数,亶称巨人、从事、三老、祭酒,不敢略有城邑,转掠求食,日阕而已。诸长吏牧守皆自乱鬬中兵而死,贼非敢欲杀之也,而莽终不谕其故。”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唯翼平连率田况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余人,授以库兵,与刻石为约。赤眉闻之,不敢入界。后况自请出界击贼,所向皆破。莽以玺书令况领青、徐二州牧事。使者至,见况,因令代监其兵。况随使者西,到,拜为师尉大夫。况去,齐地遂败。”
注:共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诸贼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容强盛为号。铜马贼帅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大肜渠帅樊重,尤来渠帅樊崇,五校贼帅高扈,檀乡贼帅董次仲,五楼贼帅张文,富平贼帅徐少,获索贼帅古师郎等,并见东观记。”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赤眉别校董宪等众数万人在梁郡,王匡欲进击之,廉丹以为新拔城罢劳,当且休士养威。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太师、更始合将锐士十余万人,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卒如田况之言。
范晔·《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于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
.历史网[引用日期]
范晔·《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
范晔·《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光。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
范晔·《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更始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洛阳,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值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
范晔·《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长安中起兵攻未央官。九月,东海人公宾就斩王莽于渐台,收玺绶,传首诣宛。
《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时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中华英烈祠[引用日期]
范晔·《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主
范晔·《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是月,赤眉立刘盆子为天子。
范晔·《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十月,更始遂随禄肉袒诣长乐宫,上玺绶于盆子。赤眉坐更始,置庭中,将杀之。
范晔·《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为,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敛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帝令县厨赐食,众积困餧,十余万人皆得饱饫。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御史曰执法。”
阎步克,诗国:王莽庸部、曹部探源,中国社会科学2004第6期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监位上大夫,各主五郡。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其无爵者为尹。”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中》:“颜师古曰:‘分陕者,欲依周公、召公故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陕即今陕州,是其地也。’”
.古诗文翻译网[引用日期]
.哲学中国网[引用日期]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酒泉日报[引用日期]
翦伯赞,《秦汉史·第八章〈东汉王朝的继起及其历史形势〉,五〈东汉的建立及其初期政治〉》,2003年:第438页。
范晔·《后汉书·卷第七十八·西域传》:“康率傍国拒匈奴,拥韂故都护吏士妻子千余口,檄书河西,问中国动静,自陈思慕汉家。”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以广汉文齐为太守,造起陂池,开通溉灌,垦田二千余顷。率厉兵马,修障塞,降集群夷,甚得其和。及公孙述据益土,齐固守拒险,述拘其妻子,许以封侯,齐遂不降。闻光武即位,乃间道遣使自闻。蜀平,征为镇远将军,封成义侯。于道卒,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
韩复智,《剑桥中国史─秦汉篇·第3章〈王莽,汉之中兴,后汉〉,第2节〈王莽的统治(公元9—23年)〉》,1996年
“七公”是指十一公中除了四将之外的四辅、三公。「六卿」是指九卿中除了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之外的六卿。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七·汉纪二十九》
班固·《汉书·食货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壹切税吏民,訾三十而取一。又令公卿以下至郡县黄绶吏,皆保养军马,吏尽复以与民。”
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又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冝者以万数: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莽知其不可用,苟欲获其名,皆拜为理军,赐以车马,待发。”
地球社编辑部:《中国文明史 秦汉史 上册》。
班固·《汉书·食货志上》:“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
傅乐成,《中国通史 上册·第六章〈汉帝国的盛世〉,四〈外戚政治与王莽篡位〉》,1993年:第146页-第154页。
.人民网[引用日期]
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二章〈西汉和新莽时代的人口〉,二〈以黄河中下游为集聚中心的人口分布〉》,1988年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班固·《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孟意亦不知其所在,即说曰:‘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襢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
班固·《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寻遂白贺良等皆待诏黄门,数诏见,陈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
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第四章〈汉人的学术与信仰〉,第二节〈经学史学与诸子学〉》,1993年:第206页-第212页。
王广瑞.《“新莽六书”--王莽时期文字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7.
《风俗通义·序》:“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
《昭明文选?扬雄?剧秦美新》
赵宏,《远迈秦汉摹印极规——谈新莽时期的印章艺术》,《书画世界》, 2005,
.中国书法史教学网[引用日期]
.搜狐[引用日期]
闪修山,《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像石墓研究补遗》,《中原文物》,199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2k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