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看,列夫托尔斯泰ppt是离开我们了,可我们有不少人感受过他握手时的情义

妖衣 - 孤岛上有座疯人院 - 博客大巴
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模仿游戏是成功的。至少它能让所有先前没看过图灵传记,对他一无所知的人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都被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对他悲惨的一生唏嘘不已。好吧,刚刚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的感受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影片从一桩发生在曼城的剑桥教授住宅扑朔迷离的爆窃案开始,一场在警署审讯室的对话,一位神色沉郁的中年教授,徐徐开启了二战时期大不列颠隐藏最深的秘密&&由个人角度切入战争史国别史,让影片的基调感性不少,比起拯救大兵雷恩这些伟光正的战争故事,这种大历史包含在小格局之下的风格是现在流行的。故事在鱼雷和坦克伦敦轰炸这些惨烈的战争历史画面与Bletchley Park小木屋中一群戴眼镜穿呢子马甲吞云吐雾眉头紧锁的解密专家之间穿插,一头是腥风血雨,一头是迷雾重重,一则动,一则静,透过画面外Benedict Cumberbatch扮演的Turing的旁白回溯,这场隐秘战线上与纳粹更是与时间竞争的战争和大历史汇聚在了一起。故事的高潮,当Turing被女同事的一句玩笑所启发,终于找到破解Enigma的秘诀,不顾一切冲过哨兵,在黑暗中极速奔向Christopher机器,他的同事和未婚妻慌忙追赶,呼喊和叫嚣在夜空此起彼伏的情景,几乎如同任何一场战役的冲锋一样,让人热血沸腾,激动得要叫出声,眼泪几欲夺眶而出。
而在解密Enigma机器的任务之外,导演透过Bletchley Park生动地塑造了Turing这个为英国立下卓绝功勋的奇才的形象,他天才而孤僻,不懂得和人相处,因为笨拙和不识趣而惹出许多笑话;他从与同事交恶,直到在Joan的帮助下,逐渐得到理解,甚至昔日仇人愿意为他挺身而出,这份情谊不禁让人莞而;而最最感人至深的,是他的同性恋性倾向,对童年初恋的一往情深&&除了二战时期Bletchley Park之外,50年代的Turing和童年往事三线并进,而这三条线在影片结尾汇聚成了一个字:Christopher。在他倍受欺辱的童年,Christopher是他唯一的朋友和鼓励,并带他走进了密码学的大门;刚刚萌芽的情愫因Christopher的骤然离世嘎然而止,使得Turing一世活在对Christopher的怀念之中,他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希望透过人工智能的机器找回Christopher的陪伴;正是因此,那部为同盟国赢得二战作出伟大贡献的机器被他叫做Christopher。
从故事情节来说,The Imitation Game不愧荣登2011年度&尚未采用的好莱坞最佳剧本&,它取材于历史,既合时宜,又有时代性,有感人有煽情,有笑料有深度,而除了以上种种,更不失英国风格。相比雄性荷尔蒙过于浓厚的好莱坞风格,它还有英伦三岛的细腻平实,将焦点放在无意于为国捐躯的个体身上,而他对于自我和知识的追求却无意中拯救了全人类和英国,然而国家机器没有给予他应有的肯定,却因他个人性取向而将其迫害致死。透过对Turing的性取向感情丰沛的描写,对他性取向的正面肯定,大英帝国再次在一部影片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赎罪。将主流建制与非主流反建制如此融洽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只有英国人才干得出那么天衣无缝的活儿来。
如果只是想看一部不错的影片,为冲击奥斯卡度身定做,但意欲隐藏得比较好,不像张艺谋那么明目张胆的话,这篇影评看到这里就可以关闭视窗了。尤其是考虑到Benedict在影片中奉献的神演技,Matthew Goodie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美颜和终于可以在一部影片中看到不那么讨人厌的Keria Knightly,我觉得一百块不到真是值回票价了!
然后如果有心者在看完电影,被Turing坎坷一生深深感动之后,满怀好奇心翻了翻他的传记,就会发现,这位导演不仅是个讨巧的说故事人,还是个大骗子!
当然,根据历史人物改编的文艺作品,为了制造戏剧效果而进行再创作或者一定程度的歪曲,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比如说,为了给枯燥的破解密码的工作制造一些波折,而将Matthew Goodie扮演的Hugh Alexander写成Turing的死敌,或者把海军上将写成个不近人情的老顽固,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艺术加工。但,导演对Turing的生平和性格为了制造狗血剧情而做的某些大刀阔斧的改动,不仅毫无必要只反映导演水平之庸俗,更有意无意地透露了导演满满的恶意。
首先,影片刻意将Turing塑造成一个高IQ低EQ,有如Sheldon Cooper,BBC版Sheldon这样带有自闭症甚至反社会人格倾向的怪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Turing确实是一个天才,还带有一点毒舌,可是正是因为他的毒舌和天才,使得他一向深受同事欢迎,在Bletchley更吸引了一群粉丝,他和Hugh Alexander性格上的互补并没有让他们交恶,反而有助于他们取长补短无间合作。如果要给Turing的性格制造一些古怪之处,为什么导演不选用因为有花粉过敏症而带防毒面具上下班,或者总是在睡衣外面罩一件夹克就返工这样的有史实证明的细节呢?
其次,影片对于Turing的同性恋倾向着墨事实上并不多,一方面把他描述成一个因为惧怕社会压力而深柜的同志,另一方面则把他的同性恋情集中在对初恋的忠贞和念念不忘之上。而事实上,Turing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性取向,只要一有机会就向同事出柜,甚至在和Joan订婚第二天他就把自己的真实性取向告知了对方;而在Christopher去世之后,从大学开始他的情史便洋洋洒洒一大堆,完全不像电影中写的那样永远活在纯情的十六岁。
也许这种媚俗的改编纯粹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主流影片要一再纵容这些口味呢?为什么一说到高智商的科学家,就一定要出现A Beautiful Mind,Big Bang Theory这样的刻板印象?难道一个高智商的人,就不可以有高情商吗?难道一个人因为学术和知识的成就被人敬仰,就注定在日常生活中孤独终老吗?莫非这就是当代人所能接受和理解的&上帝是公平的&吗?
而这部以主角同志身份为重心的影片,甚至重要到要虚构一个情节贯穿整部影片将三条主线汇聚在一起,却根本无法正视主角的同志身份。让Joan抢掉那么多感情戏份也许是出于剧情考虑暂且不说,但是导演在影片中对主角的同性恋倾向甚至都没有Turing那么坦然,他所勾勒的Turing对同性的偏好,是因为童年阴影和初恋情节这些伪心理学的陈词滥调所建立起来,这里的Turing不是坦荡荡地对同性有性趣,而是因为错误的巧合,刚好对同性产生了依赖,却没有机会得到正常的表达与疏导,受这些影响,才导致了同性性取向的萌发。这种煽情的合理化让我感到恶心。与导演所想要表现的这个内心永远住着当年失去了Christopher而强忍着眼泪故作坚强的敏感小男生的Turing相比,没有了这些狗血和矫饰,现实生活中的Turing却显得更真实而可爱。
影片中最打动我的是Turing谈及他的论文时所说的那段话:
&机器当然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机器与人类是不一样的,有趣的是,如果某个东西与你的思考方式不同,那是否说明它不会思考?你看,我们允许人类之间的种种差异,你喜欢草莓,我讨厌滑冰,你看悲伤的电影会哭泣,我对花粉过敏,不同的口味,不同的选择,意义究竟在哪?如果我们并不会因为大脑运作方式不同而质疑思考方式的不同,我们如此对待另一个人的大脑,为什么我们不能对一个由铜线与钢铁铸成的大脑,抱有相同态度呢?&
我想,对于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来说,这段话也许想要问的是,&天才和普通人也许是不一样,但是那是否就说明天才不会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和享受生活?有人通情达理,有些人弄袖善舞,有些人则是彻底的混蛋,我们并不会因此质疑那些人是不是正常人,可是我们能不能以同样的平常心对待一个思想不同的天才呢?&&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也许是不一样,但是否就说明同性恋者不会和普通人一样那样去爱呢?有些人享受萍水相逢的鱼水之欢,有些人永远着迷爱情的新鲜感,有些人信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我们不会因此质疑那些人是不是正常人,可是我们能不能以同样的平常心对待一个跟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恋爱的人呢?&
这部电影反映出来的答案是悲哀的。也许我们终于可以把同性恋者放在台面上来谈论,可是我们仍旧从骨子里觉得他们不可能像我们那样去爱。和我们不一样的天才,仍旧是需要低情商自闭症这些标签去看待的;和我们性取向不同的人,仍旧是需要用一套伪心理学的陈词滥调去分析他的性取向动机,合理化他的性取向的。因为,从骨子里,这部影片的导演,并不愿意,也无法去坦然地理解Turing,而种种媚俗,或许正反映了大众的真实面相。
有人说,Turing对于机器人工智能的孜孜热情事实上反映了他本人在社会中的焦虑,他从来不曾感到他自己和其他的人类是一样的,当他研究及其如何模拟人脑思考,他的一生也是在思索,自己该如何模拟正常人那样去生活。或许从这一点来说,无需有狗血的Christopher情节,Turing孤独的终年与崩溃也是可以理解的,而Benedict在那一段的表演,仅仅是透过满怀哀伤的双眼,所反映出来的深度是电影所不曾企及的,而真实的Turing的思想的深度,也远远超出了这部商业影片所能反映的。
在Turing的传记中,作者写道这个社会永远不曾grapple到Turing的unconformism。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这句话的真实,社会并没有去理解他的unconformism,只是尝试把他的unconformism中某些当下社会已经开始能够接纳的部分提炼出来,以confomist的方法去解读,并以此表达自己对unconfomist的包容。
有些人看完影片之后说不知道这部影片想要讲的是什么,究竟是天才,还是同性恋。我说别闹了。这部影片只是一部典型的英式主旋律电影,反映了英国在二战期间对反法西斯主义作出的艰苦卓绝的伟大贡献,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透过自己书写的忏悔剧本来赎罪,树立大英帝国正义而神圣的形象,Turing不过就是个时下流行的元素借来过桥而已。这通过影片结尾就已经体现出来,没有床头的苹果,没有服毒自杀的Turing,只有二战结束之后,Bletchley Park各位同僚,肩搭着肩手挽着手,亲手将数年的心血投入火堆看着它们化为灰烬,火光映衬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带着欣慰的笑容,闪着幸福的光芒,好像革命胜利之后的地下党一般,功成身退,深藏功与名。
当然,我还是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的,难得有一套主流的影片,可以用广大群众能明白能理解的方式,将一个同性恋者为人类社会做出的伟大贡献呈现给大众的。套用一句网友评论,各位恐同者,你们敲出的每一个恐同和仇恨同志的字眼,若不是因为这位同性恋者的无名贡献,绝不可能成为现实。建议那些号召因为库克出柜抵制苹果,因为Starbucks支持同志平权而抵制Starbucks的各位,看完这部影片赶紧快快把自己的电脑合上,扔进垃圾堆里,不,为了表达义愤填膺,最好是一把火烧了,让火光映衬着你们的充满正义感的脸,如同影片结尾一样,看着熊熊火光闪着幸福的微笑,大声地唱着歌,从今往后,只用竹简书帛,深藏功与名。
&& & & & &
& & & & & 前几天大半夜在客厅工作,电视机开着刚好转到HBO,正播着And the Band Played On,瞥了几眼,竟然不知不觉把手头的工作给放下了,等片尾字幕出来,才发现,一不小心就给看完了。
&  &  当时电影已经播了大半,正播到疾控中心(CDC)的某场会议,会议上,有学者正式提出以AIDS来命名这个新型传染疾病,取代&gay cancer&这些坊间称呼;更主要的是,CDC专家提出艾滋病毒可能透过血液传播的假设,并建议政府对输血进行限制规范,血库的血样进行测试排查。唇枪舌战的不止两方,同志团体首先对输血限制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于同志赤裸裸的歧视;而血库官员们则认为CDC只拿得出一个案例证明艾滋病毒的传染和血液传播存在联系的假设,薄弱的证据使得政府认为不值得为此立刻耗费难以想象的人力财力去采取行动;而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病人家属激动地反驳,一个病人为了治病却导致被一种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病毒致死,难道不应该采取保护措施么?这根本无关歧视。夹在中间的CDC专家,电影主角Don Francis最后拍案而起,如果公共健康和疾病控制还要用效益来衡量的话,如果一个、几个病人的感染与死亡不能够引起重视的话,请问要死数千数万人,直等到诉讼费用比开发预防措施费用更高的时候,政府才会采取行动吗?事后,Don因为这番话被他的同僚和上司指责,这样情绪化的宣泄,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CDC在对艾滋病的研究上更举步维艰。
&  &  关于80年代艾滋病爆发的故事,不难让人联想到上一年另一套同是HBO推出的电视电影《平常的心》(The Normal Heart),不过这两个故事在人物和情节上却并没有什么重叠。相对于取材于自身经历,视角集中在同志圈的悲欢离合的The Normal Heart,改编自同名纪实小说的And the Band Played On涉猎点更广,从CDC专家孜孜寻求新型传染病的病毒、传染途径和预防治疗方法出发,回溯了80年代艾滋病爆发对科学界、同志圈和整个社会带来的诸多影响。也正是因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接触面信息量太大,都是干货,才让这部两个半小时长,采用同样平铺直叙、纪实风格的电影并不显得冗长无聊。
&  &  影片的主线从CDC的研究员Don Francis举步维艰的研究入手,在迷茫和疑问中,企图抓住狡猾而致命的恶魔的尾巴,眼看着感染与死亡的人数几何倍数般疯狂增长,而那微乎其微的成果与发现,却因为不够坚实而难以将理论化为行动,调查与研究的困难艰巨到难以想象,而他和他的同事们想做的,不过是尽快以科学的方法了解这种疾病,治疗感染者,并使已接近失控的传染速度得以减缓。
&  &  而他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这种难以捉摸的全新的疾病与病毒本身,这段历程更折射了同志圈、美国政府甚至科学圈的群像。
&  &  艾滋病这个无形而冷酷的杀手,对于80年代同运高涨,欢呼着our time has come的同志圈来说,就是死神的真实化身,悄无声息地随时随地他就举起镰刀,亲临家门。有些如那个在LA的病人一样,死亡临近的步伐让他发狂崩溃,开始怀疑这是否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而如Richard Gere扮演的编舞家,疾病的征兆让他万念俱灰&&正如在The Normal Heart中所反映的,这个原本应当是CDC研究成果受益最直接的群体,却在关于疾病的科学研究面前严重分化,有些积极合作,并为自己的群体寻找出路;而有些则讳莫如深,在关于是否应当关闭旧金山同志公共澡堂的听证会上,他们慷慨激昂,声称公共澡堂是他们平权和自由的象征。但是,如果我们都死了,那还有什么捍卫权力和自由的必要呢?欢呼的海洋中,夹杂着这么一个微小的声音。同运活动家Selma在Don耳边说,他们这样,只是因为他们惧怕。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类的本能反应是否认和抗拒;而尚未享受多久自由的空气和骄傲,内心深处那曾歧视被拒绝的恐惧依旧存在,而他们担心,随着艾滋病与同志群体挂上钩,将会让那些噩梦再次重现,这双重的恐惧,让艾滋病成为他们最真实的噩梦,也是最隐秘的禁忌。
&  &  而另一方面,同样抗拒着艾滋的,还有一众公共机构,事实上包括CDC本身。他们惧怕在尚未足够了解这种疾病之前,过早地下结论采取行动,除了虚耗财力人力,更会导致严重的社会恐慌。假设与结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特例与个案之间的界限在哪里,究竟该等足够多的信息来保证政策的无误,还是应与病情蔓延的速度赛跑&&人们谴责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官僚和冷漠,而在这种保守与隐瞒背后,更反映的是他们的怯懦,他们怯懦,他们冷漠,他们官僚,他们保守,是因为他们同样恐惧,生怕有所作为造成更难以控制的后果,生怕被公众指责没有尽责,倒不如无所作为,坏结果总比更坏的结果好。
&  &  然而,无所作为并不能保持现状,隐瞒事实并不能阻止流言四起。到了1983年,艾滋病已经不仅仅在同志圈内引起恐慌。大众以仇恨与宣泄来排解恐慌,艾滋病患被当做生化危机对待,甚至有护士不愿意治疗艾滋病人;艾滋病人在生活中遭到歧视恶待,反对仇恨同志的标语示威四起;保守分子在电视上鼓吹这种疾病是上帝对性滥交和同性恋者的审判&&当群体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威胁时,只有把这种威胁驱逐出群体,与之划分界限,才能保证群体的安全感。
&  &  这些恐慌、仇恨与排斥,是让科学家在追寻真相的路上举步维艰的障碍,却也正是促使他们必须加快脚步的动力。造成恐惧有种种原因,但最直接根本的,却是无知和异质化。在艾滋病的爆发和研究预防的历程上,更能看到疾病并不仅仅与病患和医生相关,更能影响社会,塑形社会心态的形成,而要打破病态的社会区隔与心态,唯有始于科学工作对疾病的解魅。无论是同志圈中的惊慌或抗拒、公共机构的隐瞒与漠视还是大众对艾滋病患者的污名化,都是在发出恐惧的讯号,而唯独只有科学家必须力排众议,去聆听他们的声音,用科研来找到消除无知,化解恐惧的方法。
&  &  而这个故事除了透过科学家的脚步将这些不同群体串联在一起,还有另一个画面不停闪现,从里根当选总统开始,宣布将国防作为财政预算的重点对象,里根获得连任,里根讲话&&国力强盛,民众欢腾,一派歌舞升平,在电视画面里只有掌声与欢呼,却没有这个本世纪以来最令人恐惧的疾病的声音,与压抑在病患与大众内心的哀号尖叫。片尾的后续介绍中写道,当里根总统第一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及艾滋危机的时候,已有两万五千名美国人死于艾滋。公众的声音不仅需要科研人员们去聆听,去表达,也需要自己的政府,自己的领袖去聆听。虽然公共媒体大肆报道艾滋肆虐,但官方声音始终保持缄默,研究艾滋经费的不翼而飞,里根政府的沉默,是笼罩在美国上空比之艾滋更巨大的阴影。
&  &  而让Don失望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战友之间的分歧。Dr. Gallo和法国科研所就发现艾滋病毒专利上的争吵与官司长达数年。最初发现新型疾病的兴奋,破解密码的激情,最终都被追名逐利所取代,甚至因此可能会耽误对疾病的防治进一步研究,都在所不惜。
&  &  影片结尾再一次回到了旧金山,1985年11月的同志烛光大游行,气氛竟是肃穆沉重,没有了四年前万圣节游行的一派狂欢。一直与CDC合作的同运人士Bill Kraus感染艾滋入院,Don赶去看望,在病榻前,Bill问已经离开了研究艾滋岗位的Don,我们究竟能不能战胜艾滋。Don看着Bill,说,不知道。
&  &  与艾滋战斗的序幕是一个悲哀的故事,而这悲哀有时甚至并不和疾病本身有关。喜欢这部影片可能是在于它并没有着重于歌颂人性的伟大,映衬着这个伤感的结尾,And the band played on,也不像是献给孜孜不倦与疾病作斗争的斗士们,在这时说起,似乎更带着无奈,疾病不会停止,所以,总得有人继续跟它战斗下去。
&  &  P.S. 影片的片尾曲的Elton John的The Last Song,写的是一位父亲和他同志儿子之间的感情,歌曲中那句I never thought I'd lose, I only thought I'd win尤为伤感。
&  &  P.P.S. 片尾导演剪辑的视频是死于艾滋或者曾积极参与抗艾活动的名人的影像,比如戴安娜王妃,Freddie Mercury,而最让我惊喜的面孔是福柯,还有Larry Kramer,也就是The Normal Heart的原作者,终于在这里找到两者间的交集了!
&  &  P.P.P.S. 这片绝对是众星云集,最赞的还是Ian爷爷的精湛演技。
&  &  P.P.P.P.S. 影片的一开头是70年代,Don来到非洲调查一种严重的传染疾病,导致整个村庄甚至医生全体死亡,幸存者的质问和濒死者的哀求成了萦绕Don一生的梦魇。字幕介绍,这种在非洲流传的传染病在尚未扩散到全球范围前就被控制住了,但是却成了即将到来的灾难的前兆&&这个恐怖的致死疾病正是埃博拉病毒。当防艾工作普及,有研究表明艾滋病毒已经开始衰退,埃博拉病毒却再次卷土重来,在此时看到这部影片,似乎再讽刺不过。或许比起某一种病毒更长久更可怕的,是疾病本身,也是人类恐惧本身。And the band played on,在2015年,又有了新的含义。
洪荒远古的人类见到电闪雷鸣,惊恐异常,于是寻求图腾与山神庇护;被囚巴比伦的犹太人国破家亡,于是有了申命记,告诉他们是耶和华独一真神被拣选的子民;黑死病横扫欧洲,人们以为末世临近,于是鞭挞肉身,禁欲修行;乱象丛生的二十一世纪令人认真地担忧起天启预言,有些寻求灵性的解脱,有些等待来自外太空的白马王子&&
穴居的原始人第一次见到发热发光的太阳,内心为这奇迹迸发由衷的赞叹,不禁跪拜;牧羊四十载的摩西在旷野见到燃烧的荆棘,受了神启,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去往大马士革路上,保罗忽瞎了眼,又听见天上的声音,从此皈依他曾逼迫的基督,竭力传道;二十世纪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终于为好奇的人类插上双翅,回应千年来穹苍对故人的召唤&&&
人类的宗教感,往往离不开对未知事物的惧怕,或是被超然外力所吸引激发,荒蛮之地如是,科学昌明的当下,仍离不开这些最原始的本能反应。
正如同Interstellar中,让Cooper再次上天的动力,是对枯萎病和沙尘暴的惧怕,对人类未来的担忧;NASA的计划,是因为认定虫洞是冥冥不可知的力量对人类施出的拯救援手;而Murph卧室里的Ghost,从梦魇成为谜题。如同所有的救赎神话一样,故事的开端是悲观的,生态破坏、思想控制、进取精神的退化,人类在生存线上挣扎,一年不如一年,坐以待毙,无能为力,这大概是最接近真实而更残酷的末日。人类上天,是被抗拒死亡的求生本能所驱使,也是回应更高智慧发出的讯号,隐藏在背后的还是不死的好奇与冒险的心,怀揣着单纯的信心,在一切奥秘背后,有着救赎与一切的答案。当然这次大无畏的救赎计划获得了成功,救赎的高潮与成就发生在黑洞里面,在那里Cooper找到的不仅是救赎之道,更是顿悟了救赎的奥秘与人类实存的意义。
所以,Interstellar,或者某一些科幻小说,也可看作不过是又一种形式的回归永恒的神话。
解码Interstellar有很多把钥匙。不少人手拿的是科学理论,有些是人性与爱,而我的那把,是&拉撒路复活&。
片中Brand博士说,这个救世计划的名字是&拉撒路计划&,寓意死而复活,Cooper说,但他必须先经过死亡,才可以出死入生。这个名字表面似乎指的是那先驱的十二名科学家,甚至之后的Cooper等人需要付上生命的代价,才可能为人类的未来杀出一条血路;而或许还有另一层不那么崇高却更真实的含义:只有牺牲了地球上的人类,才可为未来的人类这一种族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但拉撒路复活的隐喻并非止步于此。四福音书中,约翰福音是最特殊的一卷,而拉撒路的复活在这卷特殊的福音书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只在这卷书中被记载。相比另三卷福音书拉拉杂杂一堆,约翰福音的结构显得特别简练,从耶稣出来传道到他受难复活之间,约翰只记载了七个耶稣所行的神迹,&拉撒路复活&,是最后一个神迹,无疑是耶稣传道生涯的高潮。它的重要性不仅是因为耶稣的能力超越死亡,更因为这个故事中直白而具体地记载了在其他经文中少见的耶稣的一面。&
&耶稣哭了。犹太人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这大约是&拉撒路复活&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经文。耶稣哭了。神子从未在这一刻那么像人子。拉撒路的故事中,两次讲到耶稣的爱,并不是抽象的大爱,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约翰说,&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的妹子,并拉撒路&,又借犹太人之口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神爱世人,透过的是将自己的独生子赐给世人,透过他的独生子为所爱之人流下的眼泪体现出来。神的救赎大计,并非是超然而抽象的理念,而必须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某一点,实实在在地介入在历史之中。
神子与神子的救赎,不是conceptual的,而必须是historical的,由history event构成,这是基督信仰中不断争辩亦不可动摇的根基。Cooper在黑洞的五维空间中,置身于Murph房间的时间合集中,忽然顿悟:并不是我们需要&他们&,而是&他们&需要我们!
全知全能如&他们&,即便拥有实施救赎的技术,也不能够成就,&他们&建造Murph房间的五维空间,吸引Cooper走到这一步,因为&他们&需要Cooper,需要Murph的房间。救赎的施行,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空间与时间上的一个点,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时刻,在那里,救赎者与被救赎者发生接触。&他们&作为遥远世界的他者无法掌握找寻到那个历史时刻,他们需要Cooper,一个真实地活在这段历史中的人来定位。而让抽象的救赎与现实发生沟通,而不成为冥冥呓语的解码器,正是爱。因为比起一切宏伟理论,爱是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最清晰最有力的讯号与联结。
神对于人的爱,促使了神以人的形象来到世上,神与人同行同住,使救赎成为可能。这是基督教的道成肉身,是印度教的Avatar,也是Cooper在黑洞中顿悟的救赎的奥义。
&父啊,我感谢你,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我周围站着的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
耶稣在将拉撒路复活之前的祷告中,如是说。约翰福音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耶稣不断宣示强调他与他的父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并在最后的晚餐中提出他将会赐下圣灵保惠师给门徒。约翰福音清楚表明父、子、圣灵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不是一种神学上的论述,而是对三个位格那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唯一可行的叙述。三位一体,教义上说,是一位神,拥有三个位格,这由三个位格组成的独一的神,据某些神学家说,只可用爱来比喻。圣父是施爱者,圣子是被爱者,而爱这个行动,正是透过圣灵表达出来。三者各不相同,却必须同时出现才可构成爱这个动作,没了任何一方便也不存在所谓的爱,也就不存在什么神了。
正如在黑洞中,那施行救赎的,是来自未来的人类;等待被救赎的,是活在21世纪的人类,对Cooper而言,正是在书架后面抽泣迷茫,令他心揪的小女孩;而那将这救赎实践出来的,是Cooper──一个人类。于是在那一刻,Cooper顿悟,从来不存在什么遥远的他者,那不是&他们&,而是&我们&。既是群,来自不同时代的独立个体;又是一,同属一个种族。在这个救赎事件中,Cooper感受到人类作为一个种族,超越空间时间的阻隔,我们是一体的,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这救赎的一刻,是&我们&的同在,合作完成的。
若是这个故事停留在一个来自未来外太空拥有高科技的智慧个体对人类无私或偶然的拯救,它不过依旧是个俗套的人类中心视角的故事──不仅整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是围着人类打转,好像他们多么独特而珍贵。可以说,不仅被救赎者,施行救赎者是人类,甚至连那全知全能的救赎者都是人类,似乎是人类中心论的巅峰。然而跨过了这傲慢自大的极限,故事又变得有意思起来。穿越星际中的挣扎、冲突、失望与孤独,还有那在天上数小时人间已恍如隔世,整个世界与一切都被时间偷走,而只有自己被遗落在过去的无助痛苦(那是整部影片中唯一让我触动的煽情时刻),这些忽然都变得不再重要。人类被恐惧、孤独与期盼驱动而探索太空,而最终得到的答案需要放下从这些从个人出发的得失,把自我交托于一个更大的集体意识。这是Cooper在黑洞之中的第二次顿悟,他的自我意识被更大的&我&所浸没,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力挽狂澜的英雄,而是人类这个浩渺大家庭中的一个分子,没有他来自未来的同胞,救赎的大门不会打开;而没有他的努力,救赎无法施行;而没有他的女儿在地球上的信任与回应,救赎亦无法达成,一切都在心有灵犀中。
&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Interstellar中一再出现的危机,是与时间赛跑。太空中的人与地球上的环境危机赛跑,黑洞附近的人与地球上的人赛跑。时间与效率,是这场计划的关键,至少他们是如此认为,一旦跑输了时间,便前功尽弃。
拉撒路的故事也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至少在耶稣之外的门徒和犹太人看来。马大与马利亚在拉撒路病重之际传话给耶稣,期盼他能前来医治自己的弟兄,他们对耶稣医治的能力满有信心,只怕他赶不及在拉撒路病故前到达。然而,耶稣却在众人期冀的目光之下,故意捱延,甚至故意输给了时间,等他启程的时候,拉撒路已经病故多日。当马大与马利亚见到耶稣的时候,第一句的话都是&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这句埋怨似乎正正印证了Interstellar中,Cooper等人在太空上对迟到的恐惧,地球上的至亲者对迟到的不解与愤懑。后世信徒解读这段经文中耶稣故意的迟到,说这是因为耶稣意在施行更大的拯救,当马大马利亚的信心只落在耶稣医病的能力之上,耶稣希望她们将信心放在他是生命之主的应许上,将眼光放在他与全能父神的关系之上,而这救赎不仅仅可造福拉撒路和他的姐妹,更可造福全人类,乃是他来到世上的目的。而为了彰显这救赎,并使人信服,耶稣必须让拉撒路经历死亡,让他的姐妹经历绝望,正如耶稣自己一样,也是必须经历死亡,才可复活。
Cooper曾两次被黑洞拖慢时间,第一次是在第一个覆盖满水的星球,他精密计算将时间损失降到最小,他对行动失败而懊恼愤怒,在登上太空船后,他对着错过的岁月痛哭流涕。但来自未来世界的人类所安排的救赎注定必须冒着时间被无限延迟的风险,才能实现。第二次Cooper主动选择放弃,不仅放弃追赶时间的挣扎,甚至是做好彻底而永恒地输给时间的准备,但生机正藏在死亡与放弃背后,不仅是此刻地球上人类得救的方程式,更是摆脱与人类如影随形的恐惧与焦虑的秘诀,是人在这宇宙间的位置与实存意义的奥秘。
坠入黑洞的那一刻,Cooper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也许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也许带着些许侥幸,盼望在黑暗后面找到一丝渺茫的希望。他的信心虽小,找到的奖赏却是大的。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存在许多巧合,主人公几乎幸运得无法想像,也许只有在不合常理之处,人才需要take a leap of faith。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基督教的救赎观中,人的信心寄托于上帝的爱与大能,而将全知全能的上帝和他的计划与地上渺小人类联系起来,能实实在在落在二千多年前的巴勒斯坦,能让神与人同行同住,能被后人以最鲜活的回忆记录下点滴的,是耶稣的道成肉身。他既是神,又是人,人们看到至高无上无形的他者,变成了&我们&;而那玄而又玄的道,以人可以理解效法的方式被实践出来──爱人如己。让他者与我们接触,搭起这座桥梁令等式对等的,是既是人子又是神子的耶稣。而在Interstellar中,神话不再需要如同道成肉身,如同Avatar这样架起桥梁的神人,那他者本来就是&我们&,我们是被救赎者,也是救赎者,我们的信心不需要寄托在不知所终的他者,而是我们自己身上,而令我们成为自己的神明的,是爱,是自我牺牲,并对人性寄予的信心。
有人说,Nolan讲来讲去还是人性的伟大,还是煽情,还是絮絮叨叨说爱,太空洞无聊了。也许观众期待在玄而又玄的特效与理念背后,理应有惊世骇俗的结论与发现,而不是这些爱与牺牲的陈词滥调。可是也许Nolan就是想要告诉我们,那些被我们重复到厌烦,感到毫无新意的爱啊牺牲啊,是多么重要,甚至值得请一堆好莱坞明星,找物理学巨擘,种一块玉米田,烧一大堆美金去说给我们听。也许爱是陈谷烂麻,也许是再普通日常不过的事,比如父女之情,比如恋人之间的恋慕,比如同袍的情谊&&尽管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屑言说,但是这些无限无尽的林林总总的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联系背后,是一个更大的&爱&,让我们放下自我,将我们联系成为一个共同体的大爱,那些我们经历的种种琐碎的爱,甚至只是某个瞬间,不过是这种大爱的碎片与反映。这大爱,是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是我们寻找救赎与自救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透过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一件又一件这些卑微而不足为道的爱,才可抓住永恒的一个瞬间。
看到这里,有些基督徒又要跳脚,批判Nolan将有限的人取代了至高无上全能神的位置去谈论救赎是一种亵渎。但我们不要忘了,创世纪中的雅各在梦中见到异象,看见有天梯连接地上与天上,而有天使在这天梯上上去下来。约翰福音的传统讲述的是一个至高永恒的道从天上降到人间,完成了地上的使命,证明了他是上帝的儿子,再次回到了天上;但这传统还有另一面,是耶稣作为人子在地上施行神迹,死而复活升天之后,降下圣灵回到地上,并应许他会第二次再来。无论是在犹太教还是基督教的传统之中,神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远离人世的他者,上去下来是他行为的一贯逻辑与模式。我喜欢Nolan没有让那Cooper口中未来的人类露脸,他们悄无声息地布下棋盘,当任务完成他们又悄无声息的隐去。是的,我们没有必要知道他们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重要的不是那个他者或&我们&的具象是什么,唯一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也是诸多宗教所谈论的,不过是相信,那他者,因为爱,成为了&我们&。
原著小说与作者虽如雷贯耳,但并没有看过,看完电影之后却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拿来翻一翻了。
有点惊讶评分竟然如此之低,故事确实有不少缺陷,节奏差强人意,后半段处理平淡,有流水账之嫌,太多细节省略,情节又跳跃,往往给人点到即止的感觉,缺少回味和省思的空间,但无论如何都比那些宝莱坞无脑歌舞片强多了吧。画面几乎帧帧都跟明信片一样精致,色彩醇郁但不艳俗,至于穿插片中偶尔轻浅现身的印度小调,就像是个在干家务的年轻少妇不经意间的哼唱,反倒更悠扬动人而生活化,比之标准化的劲歌热舞美多了。
大多评论不好看的人似乎分两种,一种是和原著比较觉得差太多,我无法置评;另一种就是觉得没看懂,领会不到电影要传达的信息,大概都是因为对印度现代史所知甚少,所以片中种种符号象征都显得晦涩难懂。
记得上亚洲神学的时候,教授让我们底下一班香港内地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个亚洲地图,所有的人都顺利地勾出中国傲人的海岸线,安上个台湾岛,海南岛,然后再加个朝鲜半岛;画到日本的时候,不少人能勉强画对样子和位置,再等到白板笔往西面跟南面走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凌乱了,有人胡乱画几条曲线,意思意思南亚次大陆算数,有人不知所云画的跟狗啃一样,也有人索性大笔挥出个大土豆了事。来自韩国的教授说,虽然我们都是亚洲人,但却很少意识到这个身份,对我们所属的这个大洲,其实根本不了解。
是的,我们可能对美国的政治历史评论得头头是道,对欧洲的文化,无论是古典的还是流行的,主流的还是边缘的都如数家珍,但对于与我们有领土接壤的国家,却可能一无所知,只会嘲笑下阿三的火车和&干了这碗恒河水&。从这点上来说,这个世界仍是西方主导,我们并没有完全走出后殖民主义的阴影。就好比无论是哪个国家制作拍摄的从个人历史角度叙述本国现代史的影片,总会有人说,&哎呀好像阿甘正传&,就好像这部美国主旋律大片是此类电影的标尺一样,包括这部在内。
如果不谈形式,就内涵而言,阿甘正传那个傻小子眼中的美国,跟Saleem眼中的印度,几乎并无任何相似之处。那种整部影片中如影随形的孤独、茫然而混乱的疼痛感,或许还是我们这些亚洲人会更有共鸣,因为我们都曾是Occident眼中的Orient,受过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被挥之不去的后殖民主义所缠绕,为国土的独立完整而抗争,为维系一个在古老文明的废墟上匆匆搭建起来的现代国家而不断痉挛。
就好像片中日的凌晨,印度独立日,举国狂热。这是一个古老的印度,承载着历史遗留的重担,种姓制度,贫富差距,男女不平等&&千年以来从未被解决;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印度,这块次大陆从未成为有过大一统的经验,全拜英国殖民势力的蚕食扩张,如今这片土地上不同的种族、信仰族群,无论是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泰米尔人&&都被硬生生糅合在了一起。
把这片与《甘地传》放在一块,总感觉两部影片中说的印度独立完全像是两码事,一边是理想主义和人性与民族的光辉,而另一边更像是一群精英在玩的游戏,富人们的博弈,穷人们依旧受着不平等的命运的折磨,烟花再灿烂都与他们毫无干系。《甘地传》里的英国人被甘地的人格魅力搞得无可奈何,而在这里,还在母腹里的印度就被日不落帝国的子民狠狠地敲诈了一笔,殖民者的挑拨使得尚未独立的印度就因为宗教纷争而分裂流起了自己人的血。那个老道的英国人(让泰温大人来扮演实在是太正确了,完全演出了老奸巨猾的感觉!)就像是英国的化身,虽然失去了殖民地,却依旧捞尽好处,带着胜利者的姿态高傲退场,留下一滩浑水由印度人自个儿去折腾。
所以从一开始这个故事的基调注定就是沉重的,就像这午夜时分,正是长夜漫漫白昼未现的时刻;就像这群午夜之子,新生命的诞生伴随着的是母亲撕裂的疼痛,精疲力竭和死亡的阴影。
独立运动中,为了激发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当时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借用印度宗教中的概念,将印度的国家概念神化,赋予其&mother earth&的意义,而大地之母正受着英国殖民者的蹂躏,她的孩子们自然应当发起&圣战&保护他们的母亲,将她从恶魔手中拯救出来。因此在影片中,将祖国视作母亲是个再恰当不过的比喻。
一个新的民族国家的诞生,就如同母亲产子一般,新生的欣喜虽是巨大,但鲜血淋漓也是现实。而在这群午夜之子,正是形形色色的印度母亲的孩子们。
Saleem是印度之子之一,一个印度人与英国人的混血,这或许代表的是现代印度一个重要的群体与阶层。作为老牌殖民地,印度已被英化太多,连他们国家最热门的体育运动都是板球。这些精英虽是印度人,却受过完整的英式教育,从事医生、律师或商人这些高尚职业,在欧美大手笔置业,生活方式也已完全英国化,而这些黝黑皮肤的&英国绅士&却成了20世纪轰轰烈烈的印度独立运动的推手。
但作者想象中的午夜之子并不仅仅是这群在上层玩文弄墨的精英,他们中有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女巫,有原住民,有印度教徒,有穆斯林,也有活在仇恨中愤怒的流浪汉。Saleem有召唤他们的能力,大概因为Saleem所代表的精英群体建立起了现代印度国家,建国之初,纵然暗流汹涌,但总体而言还算是颇有凝聚力,众人都向往着同一个目标理想中的印度,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暗藏的问题接连暴露,就算分立两国,印度与巴基斯坦除了边界冲突,国内宗教多数派与少数派仍冲突不断,巴基斯坦政变军政府上台,克什米尔边界战争,东巴基斯坦独立,印度出手搀和,又是一场血腥内战,但贫穷与社会不公却从未被正视解决。Saleem看到午夜之子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不同的性格与使命,也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异禀,他知道应当将他们的天赋都使用起来,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只能任由自己与他们随命运之波漂流,于是他的号召力也就随之消失,仇恨暴戾的Shiva凭借战乱不断得势的同时,Saleem却失去一切沦落到贫民窟中。
影片中说,只有战争才能造成这样命运戏剧性的突变。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命运的改变不仅仅只有依靠战乱,在故事的一开始,一个小小的举动便改变了两个孩子的命运,它体现的不仅是社会阶层的流动,更是将不同阶层、种姓、血缘与宗教的壁垒打破,一个是流浪汉,一个是富商;一个是印度教徒,一个是穆斯林,彻底挑战印度最根深蒂固的传统。而将此付诸实现的却是置身事外的一个天主教徒。我不知道作者的用意是想表达命运的荒谬性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还是天主教在印度独立的混战中也有段故事,不过天主教在印度人数虽不多但历史久远,有所声音与影响也难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Mary的爱人投身革命的时候,说虽然这事与天主教没太大关系,但是事关自由,事关公义,所有的人都有责任参与。Mary实践的方法并不高明,她一直活在自己的罪咎当中,但你不得不承认,她不过是出于爱,出于一个极其简单的信念&穷人变富人,富人变穷人&,却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影片中的Shiva果真像是印度教的湿婆(他孩子的母亲Parvati就是神话中雪山神女的名字),当推土机在贫民窟肆意横行碾压的时候,他衬着明亮冰冷的月光骑着机车高高在上的背影,像极了跳着坦达瓦之舞的毁灭之神,而在他摧毁的世界的废墟之下,他的儿子&&一个新的生命,新的创造却已经诞生,悄无声息地与毁灭共成长。
所以故事的最后仍是充满希望的,这并不是西方式的对光明未来的乐观憧憬。所有印度的故事最终总是会回到他们那深深扎根于他们血液之中的悠久文明之上。在印度神话中,毁灭与创造总是同时发生,正如午夜,既是一日的终结,又正是另一日的开始,旧的时代总会被摧毁推翻,而这毁灭之舞正是新的时代的孕育与发生。
日零点,亚当,这基督教传统中的第一个人类,喊出了平生第一声父亲。他的父亲母亲,是午夜之子,是印度之子,是喜马拉雅山上毁灭与创生之神湿婆,是雪山女神Paravati;既是一个印度人的儿子,也是一个英国人的儿子;既是一个富商的儿子,也是一个流浪汉的儿子;既是一个印度教徒,也是一个穆斯林;既是善,也是恶;既是宽容,也是仇恨;既是毁灭与死亡,也是重生与新的生命。
看电影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的是月底爸妈来看我的事。现在还在求学期间,空闲时间多能陪他们,可是等到再过十年有了小孩工作上了正轨,正是事业上坡压力最大的时候,而父母也越来越老迈,在感情和生活上会不会都对我有更多的依赖和要求,到时候我能不能应付得过来,会不会也有片中儿女两难的尴尬呢?看到老人对儿女的迁就体贴,可是难掩孤独,对有人陪伴的强烈渴求还是在许多看上去笨拙的细节行为中流露出来,难免会想起家里的老人,却想到自己从19岁开始就没能好好守在他们身边陪着他们,眼泪还是忍不住下来了。&  &  电影借鉴小津原作的载体,但关注和表达的内容都很不一样,把两者作比较是不公平的,小津的《东京物语》没有看过,只是根据豆瓣一些影评对这部《东京家族》的批评,感觉小津的电影更多的是关注日本人和东京这座城市,向度是本土的,所以也能挖掘得深刻入木,自然能达到更高的层面;而《东京家族》要讨论的是更普世性的问题,其中日本和东京只是一个场景和道具,帮助导演带出他要表达的关怀,我想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文化中的人,只要是离家在外漂泊的游子,或多或少都能在这部影片中看到熟悉的影子,找到共鸣,这种普适性很有可能会使得影片深度降低,因为要顾及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难免会让讨论流于泛泛而谈。&  &  那些平淡的生活纪事,自然的人物对话,还有颇为突出的几个笑点,都是想要把观众带入到的是一个很琐碎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去,让人进而观照自己的生活。虽然导演总有点故作平淡的感觉,比如苍井优的角色实在是个有点刻意煽情的角色,但总体感受是这部影片在平淡之中,润物细无声地,就把情煽了起来。导演要的不是观众在那些故事情节层面找到共鸣,而是在更深的感情上,比如与家庭的羁绊,父母无言的体贴,对父母的愧疚,与长辈之间的僵持与尴尬,人与人之间的体谅,还有希望得到理解与难以言说的爱&&虽然我们生活背景各不相同,这些美好的情感其实都在我们心底是呼之欲出的,而这部影片帮我们从日常点滴中发掘了出来,让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而我们可能平时不够敏感并没有意识到,又或者长久以来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缺失了这些而忘记了它们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必要。&  &  其实影片中不少的点还是看得出它除了普遍感情之外,对现实社会是有明确的关照的。比如在父子对话,和居酒屋那一场中,都表达了对世道不满,对现实的失落情绪,认为这个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坏,老一辈信仰努力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可却发现他们换来的美好生活渐渐变了质,而小一辈已经连理想都已经不谈了,似乎这个社会根本没得救了,这种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日子越来越难捱的情绪,在如今不少大城市中都存在,在香港要是聊起生活,几乎人人都在抱怨一片哀鸿遍野,&狮子山下&精神早成了不切实际的都市传奇,说明这种心情有其普遍性,也同样具有现实性。另一方面,在日本语境之下,311大地震被不断高亮也在意料之中,虽然难免会让人觉得俗气多余,跟风一般,但有意思的是,同是这一场地震,爸爸朋友的太太因为地震失去了母亲,而小儿子却因为地震做志愿者认识了未婚妻,一个给他的生活和家庭都带来了希望的新鲜空气。年老者与年轻人之间的差别不知是否导演刻意为之,但影片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典型的对现代城市人群的划分标签,被忽略的老年人,冷漠灰暗的中年人,和失去理想的年轻人,不过加了个注脚,这些年轻人充满着朝气终究是未来的希望。&  &  当然,讨论社会问题拍的深刻的影片肯定也大有人在,但《东京家族》要关注的并不是这一点,影片中存在的种种张力跟问题,比如大儿子对长辈无暇顾及,二女儿自私的心理,小儿子未来的生计似乎都没有改变,而老一辈拼搏奋斗的生活理想与小一辈放任自流的精神世界的冲突,导演也没有说哪一个说服了哪一个,最后孩子们还是要回到忙碌的都市为生计奔波,留下爸爸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家乡守着妻子的骨灰。诚然,虽然学者与艺术家在社会议题上可作许多有意义的分析,但是生活总要继续,而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些问题总是存在在那里,而你永远无法解决,大多的人只能习惯接受,甚至忍受,就好像社会大背景一样,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经济下滑,都是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而导演认为,面对如今大都市普遍存在的这些生活压力,理想的破灭,生命的毫无目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都是有办法去解决的,要解决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人的情感,回到家庭,回到至亲的人身边,用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真实的感情与依赖,互相照顾体贴,来扶持彼此在艰难的世道捱下去,生活的希望与力量正在于此。&  &  所以影片最后还是充满希望的,爸爸虽然一人在乡下,可是有邻居一家,特别是那个小女儿来照顾他,亲友邻舍之间守望相助的精神还是有人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守望延续着;而至于他的三个儿女怎样,都包含在爸爸最后对苍井优说的那句话里面,这个社会会越来越艰难,请你好好地照顾他吧。(大约是这个意思,当时已经感动得哭瞎了)&  所以这部影片对我们还是有一些重要的意义的,活在这个艰难的世界中,每天媒体和网络上都充斥着各样叫人充满戾气的消息,一些很炫很牛逼的观念只能打一时鸡血,我们终究需要一些真实的,细微的,日常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来温暖我们,给我们希望。&  &  谨以此片,温暖你心。便是这部影片于当下存在的意义。&  &  =========================================&  &  题外话:一边看的时候,忽然冒出来这样一个想法,其实这个题材在中国也一样有足够丰富的现实土壤拍出一部好片子。前两年在上海的时候,住的小区大多都是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年轻人,刚刚成家,有些小孩才两三岁,有些自然把一方母亲接过来,挤在小小的一房一厅里帮忙带小孩,但是另外一方的老人呢?等到孩子大了呢?我想《东京家族》所讲的人物背景完全也有可能在任何这样一户小家庭身上发生,但是在中国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下,整个故事的走向,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肯定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似乎很有意思,而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城市文化变迁中一个正在不断涌现的重要现象。不过中国的另一个社会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市场基础的题材是不会有人拍,也许拍出来也不会有太多人欣赏,而我更期待的是,在中国有没有人能把这个题材拍出像《东京家族》一样细腻真实,而不是流于俗气的婆媳大战的电影呢?
《杀戮行动》是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我看过的最棒的一部作品,不仅仅是因为题材的惊世骇俗,也不仅仅是因为导演为了拍这部纪录片在印尼呆了整整七年半,还学会了印尼语。&  &  观影过程中,不停地听见观众席中发出不屑愤怒和讥笑的声音,这还是我第一次碰到:&流氓(gangster),它在英文中的原意是自由的人(free man),所以流氓是正义的,他们捍卫着这个国家的自由,不被共产主义侵蚀&,这些手上沾染着无辜者鲜血四十多年还趾高气扬的侩子手,竟然还好意思把这句荒谬无比的谎言,四处宣扬,在镜头前,在大会中,在电视节目上,厚颜无耻地炫耀自己当年的屠杀行径,&在我们这些遵纪守法的文明人看来,简直荒唐透顶&!&  &  1965-66年,印尼军政府的&反共&清洗中,一百多万印尼共产党、左派人士、知识分子和华人遭到屠杀,为规避责任,印尼军方将屠杀任务交给当地流氓执行。至今过去四十余年,那些参与屠杀的流氓和他们的家人都成了当地位高权重的要人,称霸一方,权与利双收;而幸存者与受害者的家人,仍对那段往事噤若寒蝉,即便对门就住着当年杀害自己父亲或祖父的凶手,却只有沉默。&  &  当导演Joshua Oppenheimer刚开始拍摄这部纪录片,采访当年大屠杀的幸存者与受难者家属的时候,却发现大多采访者都不敢谈论那段往事,而拍摄也不断受到政府和警察的阻扰,最后,那些受访者说,你们不如去找那些杀人者吧,他们都很乐意跟你们吹嘘那些事的。然后Joshua就开始一个一个寻访苏门答腊那些臭名昭著的屠杀者,他采访了四十个屠杀者,听他们炫耀往事,带他重游当年施行屠杀的地点,而第四十一个,便是纪录片的主角,喜爱好莱坞黑帮片,崇拜Al Pachino的流氓安瓦尔&冈戈。&  &  其实到这里我想大多人都已经想到导演有两条路径可走,绝对能拍出一部涤荡人心的历史纪录片。一则继续跟随受害者进行惊心动魄的拍摄,伴随着政府和军方的追逼压迫,满是血泪的往事被慢慢揭开,站在这个绝对弱势群体的立场为他们呼吁,让他们被强权压抑紧闭的口第一次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既正义又感人肺腑;或者是听从建议转而采访安瓦尔&冈戈和其他的杀人者,展现他们日常普通的生活与那些被害者实则无异,随着拍摄的深入渐渐揭示他们夜晚的噩梦与良心的折磨,在杀人如麻的外表之下也有着一颗肉长的人心,以此来博取观众的同情与历史的谅解。这两种叙述方式都并不少见,想象起来,用在这个黑白分明的题材上无论用哪一个角度效果一定不差。&  &  然而这些思考在导演执镜之前都已经完成,他见识到了受害者们累累伤痕的内心与恐惧,也从那四十个屠杀者的身上了解到,他们不是想象中的恶魔,像普通人一样,有着一份工作,一个家庭,甚至已经儿孙绕膝,过着平常的日子,即便是流氓混黑道又怎样,不是每个上街收保护费的小混混都下得了手砍了一千多个人的脑袋还心安理得。所以,在他遇见安瓦尔&冈戈的时候,他带着更多的疑问,做了一些不一样的尝试。&  &  他把舞台和镜头交给了他们,这些屠杀者,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重现这段历史,表达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对历史中的自己的想象。一开始,我想安瓦尔和他的同僚们并没有想太多,他们早就习惯了自己鼓吹的那套,自己所理解的正义,正如年复一年印尼播放的反共宣传电影,共产党是恶魔,当年的屠杀保护了国家,是正义的实施者,所以尽管有时晚上睡不着觉,会发恶梦梦见那些他曾砍下的脑袋,安瓦尔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毕竟他是好人,他的刀下鬼都是恶人。开始拍摄时,安瓦尔和他的手下赫尔曼几乎像是在嬉闹一样,带着些戏谑夸张地表演被他追杀的村民,抱着母亲哭泣的孩子。&  &  然而,随着他们让自己的想象不断丰富展开的时候,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就像是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犹疑与恐惧不断流泻而出,他们笑不出来了。拍摄焚烧村落和强奸妇女儿童的场面时,火光熊熊惨叫凄厉之间,安瓦尔茫然地在镜头前晃过,那些只是群众演员,不过逼真地回应着扮演施暴者的&五戒青年团&的追赶和暴行,但已经足够震撼,拍摄完成之后,赫尔曼哄着那些被吓哭的儿童演员,抹干他们的眼泪,告诉他们不过是拍戏,也许那一刻安瓦尔想到的是,连做戏都能让人吓破胆,更何况那些经历真实历史的当事人呢?而连抹干一个儿童演员的眼泪都如此之难,更何况堵住那百万失去家人的受害者的口呢?他们一定在诅咒我们,一直在诅咒我们。以往安瓦尔也会这么说,因为这些共产党员都是恶人,所以会诅咒仇敌,而如今他恐慌,因那诅咒是出于真实的伤害与痛苦。&  &  最后,他选择扮演曾被自己审讯杀害的受害者的角色,体验坐在办公桌前被审问虐打,被自己极其高明的发明,钢丝勒脖而死的感受,他根本无法继续拍摄。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丧失了所有的尊严,充满恐惧,他说,我想我体会到了我所杀害的人的感受。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安瓦尔最后这么说。&  &  导演说,不,那些受害者跟你的感受不会一样,因为你只是在排戏,等喊cut就结束了,而那些受害者知道自己是真的就要死了。&  &  从最初活在杀人无罪的好人的想象中,直到想象中他和受害者相差无几,安瓦尔已经被自己想象的演绎逼得步步退让,但是导演却给了最后一击,无论你如何想象,在你的想象与你亲手造成的现实之间,仍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  想象中,你是好人,而他们是恶人,所以你血刃上千性命仍值得歌颂;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这现实不是导演铺垫塑造的现实,而是活在这些人心中的现实,他们知道也许他们才是恶人,或许正因为无法接受这现实,他们制造出一个又一个谎言,以想象代替现实。并非是想象建构出现实,而是想象因现实而存在,因不愿面对现实而存在,只不过因为一再被重复,就显得好像是现实还真实了。&  &  安瓦尔最终是否接受现实,他所接受的现实是怎样的,他又如何面对现实,无从而知。也许我们会简单地想象,他的现实从&我是好人,而他们是恶人&,变成&我是恶人,而他们是好人&,又或者变成&谁都不是好人或恶人,大家都是人&。然而这终究只是我们的想象,无论是煽情还是冷静,促发人的正义感或者同情心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部纪录片让我惶恐。&  &  &你們有禍了!因為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那先知正是你們的祖宗所殺的。可見你們祖宗所做的事,你們又證明又喜歡;因為他們殺了先知,你們修造先知的墳墓。所以,神用智慧曾說: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們那裡去,有的他們要殺害,有的他們要逼迫,使創世以來所流眾先知血的罪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就是從亞伯的血起,直到被殺在壇和殿中間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都要問在這世代的人身上。&(路加福音11:47-51)&  &  今日我们在观众席上发出不屑一顾的啧啧声,因为与这些杀人狂魔相比,我们正义凛然,当回顾历史,我们为受难者哀悼。但我怕有一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不一定永远是好人,原来我们和我们以为的恶人一样,不过都是人;我怕有一天我们意识到,原来在我们的想象与现实中间,有着那么大一道鸿沟;而我更怕的是,当我们一路逃避一路合理化直到被逼到墙角的那一天,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Categories
:::::::::DAISY:
访问统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托尔斯泰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