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烫金太红了,用什么方式可以改成蒂芙尼玫瑰金手镯镯

供应古铜色烫金纸 玫瑰金烫金箔 布料烫金膜
供应古铜色烫金纸 玫瑰金烫金箔 布料烫金膜[详细参数]
产品数量: 1000
产品规格: 64cm*120m
产品包装: 防水防晒
产&&&&地: 上海
产品价格: 100元
供应古铜色烫金纸 玫瑰金烫金箔 布料烫金膜[详细内容]
烫金纸已应用到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其中服装服饰(布料)烫金早已流行于欧美大部分国家,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它具有油墨无法取代的亮丽光泽、具有较强的水洗牢度,且烫印后的布料可耐洗多次不掉色,可以随意烫印各种图案效果,使服装服饰(布料)显得更加高贵、大方和时尚,已博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1)产品特性:丰富的颜色可以使色泽单一的织物呈现多样性,提高了织物的档次和美感。2)烫印基材:棉、麻、仿皮绒、麂皮绒等多种织物。3)适用范围:各类服装面料;鞋材、箱包、手袋面料;部分家纺类面料。4)注意事项:a)根据被烫印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烫金纸/烫金箔及烫印工艺;b)烫印过程中掌握好温度与胶水的配合;c)服装类面料的柔软剂含量不能太高。&使用方法:&1、将配套之烫金浆用30T-43T网版印刷到布料上,印刷次数根据面料及要求,一般2-3次,目的是使布料表面平坦有一点的厚度,以保证烫印效果;2、再将对应烫布料、织物的专用烫金箔烫在烫金浆上,烫印温度一般为140-180&C左右,时间一般为10秒,(烫印时间、温度可自行调整,以烫印效果不变色为准)。颜色:金银色,哑金,哑银,红色,兰色,绿色,咖啡色,褐色,灰色,黑色,古铜色,紫色,桃红色,五彩色,七彩色(变形虫),彩色条,珠光色,全透明等60多种不同颜色。&产品规格: 16um*64cm*120m或12um*64cm*120m,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做不同厚度、宽度或长度的产品。产品标准包装为:10卷/箱&&
供应详情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勤加缘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本页面提供有关的供应详情信息,您是想采购上海市布料烫金纸?可以直接联系供应商哦。
【客服QQ】  王鼎钧出了个上联“桃花太红李太白”,下联好难对喔!  悠哉  刚刚读王鼎钧散文集《左心房漩涡》,书中他出了个上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下联好难对喔!
楼主发言:24次 发图: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难的是第一个字和第五个拼成了桃李。
  悠哉,请你从弘扬正气的角度,去评论一下顾随写的木兰花慢,是赞扬谁的?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象予独行者_
1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兄,这个下联不符啊。
  @象予独行者_
1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兄,这个下联平仄不符啊。
  我叫王哲钧,这个不会是我兄弟吧!  
  作者:ernie 时间: 15:23:41  @象予独行者_
1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兄,这个下联平仄不符啊。   =================================  是的呀,e老。^_^
  有趣。
  严格说,桃加花字,李不加花字,是病句。  完整是桃花太红李花太白,  花名+程度副词+形容词+花名(人名)
  文笔可鉴 史可法  ---------------------------  王本人给出的下联是:  诗书可诵史可法楼上所对“文笔”乃六朝的区分(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它俩与“史”不构成并列关系。  “诗书”与“史”就不同了,能够构成。  然而“桃花”与“李(花)”皆植物,且为两种植物的花朵,对应于“诗书史”仍稍存遗憾。
  将士若隐王若望  
  柳岩求红杨求荣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冰大头跑到哪里去也?看看你主子的回复是不是也是一个京巴之屁不通呢?  人家上联是:桃花太红李太白。先不说什么平仄不平仄的,反正我这文盲也瞧不懂。起码字面上看的是桃花对李花一个红一个白,两种不同的颜色,和李太白的名字。傩姐你这是什么哪?茴香去腥霍去病。那么这问题就来了,茴香和霍去病是什么关系呢?是你在家中茴香豆做多了不仅能去腥,而且还能快速如闪电般地给姐夫治病。霍的的字义是什么呀?难不成它还是一种药材吗?  我觉得书话的首席写出的玩意,不应该这么的轻率跟浅薄吧。否则,你老人家那么不遗余力地发放的那些推荐“脸”是不是水分也忒大了些哪?  临时凭记忆凑活几个,也不懂仄不仄的就那么回事吧。  桃花太红李太白  公瑾恩主周恩来  桃花太红李太白  天子安基王安石  桃花太红李太白  蜀汉忠义魏忠贤  桃花太红李太白  健身有法康有为
  @枫叶能红多久7
20:03:40  临时凭记忆凑活几个,也不懂仄不仄的就那么回事吧。  -----------------------------  阿枫这记性可不简单,“临时凭记忆凑活几个”,跟学富五车似的,信手拈来。赞。:)但为什么要费这个脑子呢?网上瞎搜一通,不就啥都齐了吗?你其实挺擅长搜索的呀。呀,对不对。:)
  枫叶能红多久7
20:03:40  临时凭记忆凑活几个,也不懂仄不仄的就那么回事吧。  -----------------------------  @郑午然
20:42:41  阿枫这记性可不简单,“临时凭记忆凑活几个”,跟学富五车似的,信手拈来。赞。:)但为什么要费这个脑子呢?网上瞎搜一通,不就啥都齐了吗?你其实挺擅长搜索的呀。呀,对不对。:)  -----------------------------  阿午,你干啥来了。你主子现眼还不够瞧的,又多你这一坨,有本事你也学你二舅我,管他对不对呢,半个点儿,即刻弄几个原创。估计是难为你啦,咋整,连话都嘚啵不利索,嘴跟含根撩子似的也不嫌寒碜。赶紧回后院去吧,哪儿有版友还等着你递手纸哪。
  @枫叶能红多久7
21:32:58  -----------------------------  瞎白乎什么呀,“也不懂仄不仄的就那么回事吧”,你没有对联的简单基础,别瞎闹。:)
  作者:ernie 时间: 15:23:41  @象予独行者_
1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独行者_
18:37:52  象予兄,这个下联平仄不符啊。  =================================  是的呀,e老。^_^  -----------------------------  其实上联也是平仄不符,没什么好搞的。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枫叶能红多久7
21:32:58  -----------------------------  @郑午然
22:02:21  瞎白乎什么呀,“也不懂不仄仄的就那么回事吧”,你没有对联的简单基础,别瞎闹。:)  -----------------------------  啥仄不仄的,你二舅我玩的就是一个意境和有趣。那些符不符的还是给你们这些呆头呆脑看对倒的木乃伊留着吧。  这年头啥稀奇事儿都有,这不,连茴香去腥这样锅台转似的馊文也不是引来几只苍蝇嗡嗡地围着哼哼了吗,O(∩_∩)O哈哈~!!!  不好意思,一眨眼又蹦出几个不合仄的来:  桃花太红李太白  关粉阿(e)湄苏(抱琴)阿(e)仑  桃花太红李太白  午然不举吕不韦(萎)  桃花太红李太白  夏润万物周润发(姬发)
  作者:ernie 时间: 15:23:41  @象予独行者_
1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独行者_
18:37:52  象予兄,这个下联平仄不符啊。  =================================  是的呀,e老。^_^  -----------------------------  如果踢足球也可以用手,不计规则,只要“好球”,那么人人都是高手高足,哈哈。  如果不计平仄玩对联,那么“佳对”也可以玩出不少。  试试看:  桃花太红李太白  山居不孤岳不群
  桃花太红李太白  商朝大衰周大福  桃花太红李太白  山壑少风邱少云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文字太水章太炎
  @绝对不主流
10:26:51  文字太水章太炎  -----------------------------  这个太应景了,说的就是楼主么,楼主那个“大师”章确实很火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nono,我兄说的这个是添彩的事儿,不是硬性要求
  作者:ernie 时间: 15:23:41  @象予独行者_
1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独行者_
18:37:52  象予兄,这个下联平仄不符啊。  =================================  是的呀,e老。^_^  -----------------------------  @ernie
08:44:05  如果踢足球也可以用手,不计规则,只要“好球”,那么人人都是高手高足,哈哈。  如果不计平仄玩对联,那么“佳对”也可以玩出不少。  试试看:  桃花太红李太白  山居不孤岳不群  -----------------------------  这破上联没平仄可讲  咱也凑俩武侠的,纯粹凑数  桃花太红李太白  柳枝不舍杨不悔  桃花太红李太白  巴山留恨楚留香
  桃花太红李太白  驽马十驾熊十力
  桃花太红李太白  骐骥一跃马一浮  -----------------------------
  桃花太红李太白  史筆徵隐文徵明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午然兄说得对。但注意,这个“上联”,平仄不对,严格说,不能算“联”。
  这个上联,谈不上意境,构不成音律,仅仅在于有趣而已。无法苛求。否则,桃花粉色而已,何时红过?何况太红。  但求灵机一动,别趣生于自家心底︶︿︶
  桃花太红李太白  儒术一统僧一行
11:15:40  这个上联,谈不上意境,构不成音律,仅仅在于有趣而已。无法苛求。否则,桃花粉色而已,何时红过?何况太红。  但求灵机一动,别趣生于自家心底︶︿︶  -----------------------------  敝乡山桃花盛开时节,绚烂一片,“太红”亦不为过。农家春色,翁首席来不来瞅瞅。︶︿︶
11:15:40  这个上联,谈不上意境,构不成音律,仅仅在于有趣而已。无法苛求。否则,桃花粉色而已,何时红过?何况太红。  但求灵机一动,别趣生于自家心底︶︿︶  -----------------------------  @郑午然
11:32:20  敝乡山桃花盛开时节,绚烂一片,“太红”亦不为过。农家春色,翁首席来不来瞅瞅。︶︿︶  -----------------------------  蛮地多杜鹃,山桃花,雅言之耶?
11:15:40  这个上联,谈不上意境,构不成音律,仅仅在于有趣而已。无法苛求。否则,桃花粉色而已,何时红过?何况太红。  但求灵机一动,别趣生于自家心底︶︿︶  -----------------------------  @郑午然
11:32:20  敝乡山桃花盛开时节,绚烂一片,“太红”亦不为过。农家春色,翁首席来不来瞅瞅。︶︿︶  -----------------------------  海水入目蔚蓝,入手则清。山桃花其理宜同。
11:15:40  这个上联,谈不上意境,构不成音律,仅仅在于有趣而已。无法苛求。否则,桃花粉色而已,何时红过?何况太红。  但求灵机一动,别趣生于自家心底︶︿︶  -----------------------------  @郑午然
11:32:20  敝乡山桃花盛开时节,绚烂一片,“太红”亦不为过。农家春色,翁首席来不来瞅瞅。︶︿︶  -----------------------------  @指难
11:58:18  蛮地多杜鹃,山桃花,雅言之耶?  -----------------------------  杜鹃即“映山红”,小灌木,爬满山坡,那跟火烧云似的。山桃树则是大树,不是一回事。唉,跟你城里人很难讲明白。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关粉儿
10:38:51  nono,我兄说的这个是添彩的事儿,不是硬性要求  -----------------------------  掩耳盗铃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把眼睛也蒙上,甚至鼻子也捂住。
  看了看,最贴切的一个没有啊!  桃花太红李太白,  蓝苹培情朱培德。  --------------------------------  悠哉所对的这个下联,也算勉强。  “桃”对“李”  “蓝”对“朱”,仍不是太贴切。
  看了看,最贴切的一个没有啊!  桃花太红李太白,  蓝苹培情朱培德。  --------------------------------  @悠哉原名杨秋荣
15:10:46  悠哉所对的这个下联,也算勉强。  “桃”对“李”  “蓝”对“朱”,仍不是太贴切。  -----------------------------  桃花太红李(花)太白,  蓝苹培情朱(苹)培德?  不对啊,大师。
  重在交流探讨,结果反倒不那么重要。明天来发个元旦至春节的征文帖,先预祝楼上上上……所有书友们新年好,平安吉祥快乐如意!
  肠虫必清胃必治,尼玛,贴切伐?  
  无题  闲闲饭桶多  午然算头锅  湄湄紧随后  悠哉是菠萝  桃花太红李太白  紫薇超凡梅超风  桃花太红李太白  文姬归汉田归农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关粉儿
10:38:51  nono,我兄说的这个是添彩的事儿,不是硬性要求  -----------------------------  @ernie
12:25:21  掩耳盗铃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把眼睛也蒙上,甚至鼻子也捂住。  -----------------------------  这不是掩耳盗铃  比如上联为“桃红李白”对句只需考虑“李白”这个机关,完全不用考虑“桃红李白”是个俗语  成语,俗语非常有限,强求对应毫无意义,一般没这个要求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关粉儿
10:38:51  nono,我兄说的这个是添彩的事儿,不是硬性要求  -----------------------------  @ernie
12:25:21  掩耳盗铃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把眼睛也蒙上,甚至鼻子也捂住。  -----------------------------  @关粉儿
18:45:12  这不是掩耳盗铃  比如上联为“桃红李白”对句只需考虑“李白”这个机关,完全不用考虑“桃红李白”是个俗语  成语,俗语非常有限,强求对应毫无意义,一般没这个要求  -----------------------------  我是说,中间着一副词 是必须的。其实,平仄更是起码的。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关粉儿
10:38:51  nono,我兄说的这个是添彩的事儿,不是硬性要求  -----------------------------  @ernie
12:25:21  掩耳盗铃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把眼睛也蒙上,甚至鼻子也捂住。  -----------------------------  @关粉儿
18:45:12  这不是掩耳盗铃  比如上联为“桃红李白”对句只需考虑“李白”这个机关,完全不用考虑“桃红李白”是个俗语  成语,俗语非常有限,强求对应毫无意义,一般没这个要求  -----------------------------  @ernie
19:44:40  我是说,中间着一副词 是必须的。其实,平仄更是起码的。  -----------------------------  其实那也不是必须滴,勉强可以说是句中自对O(∩_∩)O~
  呵呵,悠哉对出了个更佳的下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苏轼公仰黄公望。”  -----------------------------------------  悠哉的这个,比以上诸位对的,好了许多喔!  
  @清扬婉兮阿湄
12:03:24  中间着一副词有点难度,我勉强凑一个平仄不太谐的,支持下大师:  茴香去腥霍去病  -----------------------------  @关粉儿
23:34:36  茴香,藿香,这个不赖  -----------------------------  @郑午然
10:22:49  这个上联有难度,它暗藏一个熟句“桃红李白”,很难弄。即使是前面有人对“经书可读史可法”,剥离出来,“经读史法”,通是通的,但生涩,也就不够了。这是个终极难度:要对出一个同样的熟句。当然像阿枫那样胡弄,就不在话下了。:)  -----------------------------  @关粉儿
10:38:51  nono,我兄说的这个是添彩的事儿,不是硬性要求  -----------------------------  @ernie
12:25:21  掩耳盗铃可以有多种玩法,可以把眼睛也蒙上,甚至鼻子也捂住。  -----------------------------  @关粉儿
18:45:12  这不是掩耳盗铃  比如上联为“桃红李白”对句只需考虑“李白”这个机关,完全不用考虑“桃红李白”是个俗语  成语,俗语非常有限,强求对应毫无意义,一般没这个要求  -----------------------------  @ernie
19:44:40  我是说,中间着一副词 是必须的。其实,平仄更是起码的。  -----------------------------  老E头一如既往地虚伪怯懦,闪烁其词,自己也没对出好对子。哈哈哈哈哈
  呵呵,悠哉对出了个更佳的下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苏轼公仰黄公望。”  -----------------------------------------  悠哉的这个,比以上诸位对的,好了许多喔!
  呵呵,悠哉对出了个更佳的下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苏轼公仰黄公望。”  -----------------------------------------  @悠哉原名杨秋荣
11:52:05  悠哉的这个,比以上诸位对的,好了许多喔!  -----------------------------  唉,看不出来。:)
  牛轩致重马致远。哪个再敢说不贴切?
  如果按古音,白字是仄声字!
  勉强对个:菊蕊艳色梅艳芳
  @英特纳雄耐耳 52楼
12:30  牛轩致重马致远。哪个再敢说不贴切?  -----------------------------  (^_^)  
  @田崇善 53楼
12:45  如果按古音,白字是仄声字!  -----------------------------  说这个出联不讲究平仄,不是说尾字,是说句中平仄失调  
  凑个热闹,不讲平仄。  老子不愚孙不二。  
  凑个热闹,不讲平仄。  老子不愚孙不二。  ----------------------  不如改为:孔子不愚孟不二?  都不好!
  对联,文字游戏。靠的是字感、语感,跟乐感一样,主要是天分。北大毕业有个毛用?哈哈。。。
  回复第58楼,@悠哉原名杨秋荣  凑个热闹,不讲平仄。   老子不愚孙不二。   ----------------------   不如改为:孔子不愚孟不二?   都不好!  --------------------------  孙不二是全真七子之一,孟不二还真没听说过  
  @ernie
08:44:00  作者:ernie时间:5:23:41  @象予独行者_2:43:13  大师,这个是王鼎均出的么?  网上好像说是古对?有不少下联,我倒挺喜欢这句合在一起看,但据说平仄不对,不过还是挺喜欢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  经书可读史可法  -----------------------------  @象予独行者_8:37:52  象予兄,  —————————————————  这个不错  
  桃花太红李太白  人生易老牛易飞  
  桃花太红李太白  孟子三迁胡三省
  桃花太红李太白  龙生九子陸九渊
  呵呵,悠哉对出了个更佳的下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苏轼公仰黄公望。”  ---------------------------------  上联:“桃李”属于并称,  下联:“苏黄”也是并称。  好多人不考虑并称,自是下一等的。
  @悠哉原名杨秋荣 66楼
13:43  呵呵,悠哉对出了个更佳的下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苏轼公仰黄公望。”  ---------------------------------  上联:“桃李”属于并称,  下联:“苏黄”也是并称。  好多人不考虑并称,自是下一等的。  -----------------------------  喜憨儿,红、白是形容词,跟仰、望对不上  
  还还还。。。。“并称”,连词性都不搭,也只能“对”出屎一样的东西了。北大毕业!哈哈。。。
  桃花太红李太白  塞外云淡关云长
  桃花太红李太白  塞外云起关云长
  老子悟到道孙悟空  
  作者:指难 时间: 15:31:46  桃花太红李太白  塞外云淡关云长  ------------------------  “桃李”属于并称,就跟“李杜”(李白、杜甫)、“苏黄”(苏轼、黄庭坚)一样。  “塞”与“关”就不属于并称,因此对得一般吧。  “淡”与“长”,二者倒是可行的。
  老子悟道孙悟空  -----------------------  “老”与“孙”也不构成并称;  “道”与“空”更劣。
  古代小瓶董小宛
  墨者自黑朱自清
  我觉得难点在李白字太白上,要去找个相似的名字  
  老子悟道孙悟空  
  @郑午然 35楼
11:32  @指难
11:15:40  这个上联,谈不上意境,构不成音律,仅仅在于有趣而已。无法苛求。否则,桃花粉色而已,何时红过?何况太红。  但求灵机一动,别趣生于自家心底︶︿︶  -----------------------------  敝乡山桃花盛开时节,绚烂一片,“太红”亦不为过。农家春色,翁首席来不来瞅瞅。︶︿︶  -----------------------------我见到过血红色的桃花,很富贵很漂亮  
  @悠哉原名杨秋荣 66楼
13:43  呵呵,悠哉对出了个更佳的下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苏轼公仰黄公望。”  ---------------------------------  上联:“桃李”属于并称,  下联:“苏黄”也是并称。  好多人不考虑并称,自是下一等的。  -----------------------------  喜憨儿,红、白是形容词,跟仰、望对不上  -------------------------------------------------------------  可以对嘛!  “仰”与“望”,既可以做动词,视觉动作,也可以做名词,即动作的效应、效果。例如“望族”、“名望”的“望”字,不就是名词么?  至于“仰”字也一样:“公众所仰也”,在此它就是名词。  
  有人对“文官太文武(指武官)太武”和“富平不贫习近平”,窃以为,这二者都不好。最理想的对偶,例如杜甫的样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它连”萧萧”和“滚滚“偏旁(前者草字头,后者水字旁),都给照顾到了。伟大的对偶艺术!  至于”桃花太红李太白“,真正的佳对至今没有人对出。  它的下联必须满足:  第一,出现”桃李“似的并称;  第二,语意双关,例如”李“字,一是指与”桃“并称的树木”李(花)“,同时又作为人名”李太白“,属于跨领域的转义。  第三,此”李“非彼”李“,例如它与”桃“并称时是树木,随即转为人名。  第四,”李太白“去掉”太“字仍然有意义,而且重复指同一人。  四个条件皆满足,再加上平仄,可就太难了!太难了!  拿悠哉所对第一联”蓝苹培情朱培德“来说吧:  第一,”情“与”德“似乎对得不工;  第二,”蓝“与”朱“都可以指颜色,通过,但不够理想。  拿悠哉所对第二联”苏轼公仰黄公望“来说吧:  第一,”仰“与”望“语意近似,可以的;  第二,”苏“与”黄“构成并称了,蛮不错的。  但是,”李太白“去掉中间字仍然有意义,指李白;”黄公望“就不成。  第三,”桃李“属于植物的并称,”苏黄“属于文学史上的并称,后者没有跨领域的转义,而前者就有,因此仍不完美。
  至于“文官太文武(指武官)太武”和“富平不贫习近平”,二者都不好。最理想的对偶,例如杜甫的样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它连”萧萧”和“滚滚“偏旁(前者草字头,后者水字旁),都给照顾到了。伟大的对偶艺术!  至于”桃花太红李太白“,真正的佳对至今没有人对出。  它的下联必须满足:  第一,出现”桃李“似的并称;  第二,语意双关,例如”李“字,一是指与”桃“并称的树木”李(花)“,同时又作为人名”李太白“,属于跨领域的转义。  第三,此”李“非彼”李“,例如它与”桃“并称时是树木,随即转为人名。  第四,”李太白“去掉”太“字仍然有意义,而且重复指同一人。  四个条件皆满足,再加上平仄,可就太难了!太难了!  拿悠哉所对第一联“蓝苹培情朱培德”来说吧:  第一,“情”与“德”似乎对得不工;  第二,“蓝”与“朱”都可以指颜色,通过,但不够理想。  拿悠哉所对第二联“苏轼公仰黄公望”来说吧:  第一,“仰”与“望”语意近似,可以的;  第二,“苏”与“黄”构成并称了,蛮不错的。  但是,“李太白”去掉中间字仍然有意义,指李白;“黄公望”就不成。  第三,“桃李”属于植物的并称,“苏黄”属于文学史上的并称,后者没有跨领域的转义,而前者就有,因此仍不完美。
  至于“文官太文武(指武官)太武”和“富平不贫习近平”,二者都不好。最理想的对偶,例如杜甫的样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它连“萧萧”和“滚滚”偏旁(前者草字头,后者水字旁),都给照顾到了。伟大的对偶艺术!  至于“桃花太红李太白”,真正的佳对至今没有人对出。  它的下联必须满足:  第一,出现”桃李“似的并称;  第二,语意双关,例如”李“字,一是指与”桃“并称的树木”李(花)“,同时又作为人名”李太白“,属于跨领域的转义。  第三,此”李“非彼”李“,例如它与”桃“并称时是树木,随即转为人名。  第四,”李太白“去掉”太“字仍然有意义,而且重复指同一人。  四个条件皆满足,再加上平仄,可就太难了!太难了!  拿悠哉所对第一联“蓝苹培情朱培德”来说吧:  第一,“情”与“德”似乎对得不工;  第二,“蓝”与“朱”都可以指颜色,通过,但不够理想。  拿悠哉所对第二联“苏轼公仰黄公望”来说吧:  第一,“仰”与“望”语意近似,可以的;  第二,“苏”与“黄”构成并称了,蛮不错的。  但是,“李太白”去掉中间字仍然有意义,指李白;“黄公望”就不成。  第三,“桃李”属于植物的并称,“苏黄”属于文学史上的并称,后者没有跨领域的转义,而前者就有,因此仍不完美。
  至于“文官太文武(指武官)太武”和“富平不贫习近平”,二者都不好。最理想的对偶,例如杜甫的样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它连“萧萧”和“滚滚”偏旁(前者草字头,后者水字旁),都给照顾到了。伟大的对偶艺术!  至于“桃花太红李太白”,真正的佳对至今没有人对出。  它的下联必须满足:  第一,出现”桃李“似的并称;  第二,语意双关,例如“李”字,一是指与“桃”并称的树木“李(花)”,同时又作为人名“李太白”,属于跨领域的转义。  第三,此“李”非彼“李”,例如它与“桃”并称时是树木,随即转为人名。  第四,“李太白”去掉“太”字仍然有意义,而且重复指同一人。  四个条件皆满足,再加上平仄,可就太难了!太难了!  拿悠哉所对第一联“蓝苹培情朱培德”来说吧:  第一,“情”与“德”似乎对得不工;  第二,“蓝”与“朱”都可以指颜色,通过,但不够理想。  拿悠哉所对第二联“苏轼公仰黄公望”来说吧:  第一,“仰”与“望”语意近似,可以的;  第二,“苏”与“黄”构成并称了,蛮不错的。  但是,“李太白”去掉中间字仍然有意义,指李白;“黄公望”就不成。  第三,“桃李”属于植物的并称,“苏黄”属于文学史上的并称,后者没有跨领域的转义,而前者就有,因此仍不完美。
  至于“文官太文武(指武官)太武”和“富平不贫习近平”,二者都不好。最理想的对偶,例如杜甫的样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它连“萧萧”和“滚滚”偏旁(前者草字头,后者水字旁),都给照顾到了。伟大的对偶艺术!  至于“桃花太红李太白”,真正的佳对至今没有人对出。  它的下联必须满足:  第一,出现“桃李”似的并称;  第二,语意双关,例如“李”字,一是指与“桃”并称的树木“李(花)”,同时又作为人名“李太白”,属于跨领域的转义。  第三,此“李”非彼“李”,例如它与“桃”并称时是树木,随即转为人名。  第四,“李太白”去掉“太”字仍然有意义,而且重复指同一人。  四个条件皆满足,再加上平仄,可就太难了!太难了!  拿悠哉所对第一联“蓝苹培情朱培德”来说吧:  第一,“情”与“德”似乎对得不工,然而关乎人的内心,勉强可成对偶;  第二,“蓝”与“朱”都可以指颜色,通过,但不够理想。  拿悠哉所对第二联“苏轼公仰黄公望”来说吧:  第一,“仰”与“望”语意近似,可以的;  第二,“苏”与“黄”构成并称(苏轼、黄庭坚),也是蛮不错的。  但是,“李太白”去掉中间字仍然有意义,指李白;“黄公望”就不成。  第三,“桃李”属于植物的并称,“苏黄”属于文学史上的并称,后者没有跨领域的转义,而前者就有,因此仍不完美。
  “桃花太红李太白,”  “文官三省武三思。”  ---------------------------------------  悠哉的第三次对,又进了一步:  第一,“省”与“思”可对;  第二,“文”与“武”构成并称;  第三,“文武”属于官职,“武”字转义为姓氏,这与“李太白”的“字”恰好对应上了,而且构成跨领域的转义。
  高手的对子是让人一眼会心,二货的对子后面还要加上备注一二三四五自辩。连尼玛“武三思”都出来了,怎么不用柳三变啊?咱北大毕业!哈哈
  太字,用真字对比较合适,词性,词义都更贴合  另外,太白是字,因此如果后面要对人名,应该用号  设定完要求,接下来就是填空游戏了
  作者:地下丝绒 时间: 14:34:19  太字,用真字对比较合适,词性,词义都更贴合  另外,太白是字,因此如果后面要对人名,应该用号  设定完要求,接下来就是填空游戏了  ----------------------------------------  不能说只有“真”字可对,那岂不成独一份?  “李太白”的“太白”属于字,哪里是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用“武三思”姓名对“李太白”,可以也。  “文官三省武三思”,细究起来不能称完美。  不过有个明显的好处:“桃花太红李太白”满足了“桃花太红李(花)太白”的省称:“文官三省武(官)三思”,瞧瞧!将那个“官”字补上也通顺,这就算很不错了。  当然,“文官三省武(官)三思”,仍不能称尽善尽美。
  @悠哉原名杨秋荣
16:00:37  不能说只有“真”字可对,那岂不成独一份?  “李太白”的“太白”属于字,哪里是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用“武三思”姓名对“李太白”,可以也。  “文官三省武三思”,细究起来不能称完美。  不过有个明显的好处:“桃花太红李太白”满足了“桃花太红李(花)太白”的省称:“文官三省武(官)三思”,瞧瞧!将那个“官”字补上也通顺,这就算很不错了。  当然,“文官三省武(官)三思”,仍不能称尽善尽美。  -----------------------------  大师,发现两个问题被忽略了  一个,桃花太红李太白,如果李太白解作名字的话,整句子变成蛇精并句子了,尽显文字游戏之无聊。  第二个,桃花红,李花白,这里边包含了省略的各自比较对象。桃花比啥红?李花比啥白?这层意思要对出来,也是有难度的。
  桃花比啥红?李花比啥白?  ------------------------------  胡说八道嘛!哪里来的比较?  “太红”与“太白”,无非是人的赞叹而已。赞叹等于“甲比乙如何如何”?  “文官三省武三思”里,包含了“文官三省武(官)三思”,它恰巧对应于“桃花太红李(花)太白”的省略成分,当然是蛮好蛮好的。  当然,我承认,“文官三省武三思”仍不是尽善尽美的。  按词性来分析:一是上联的“太”字与下联的“三”字,不怎么工整。二是末尾的“省”与“思”对仗“红”与“白”,也不是完美的。
  “桃花太红李太白”句,实际上是缩略了一个李花的花字;  “文笔可鉴史可法”,句中的史字也可以视为史笔一词的缩略。  在句法上对应得何等巧妙细致。  ---------------------------------------------------------------------------  这个,算是很好的了!  悠哉所对“文官三省武(官)三思”也算一个,因为补充上那个“官”字仍然得以成对仗,这就很不简单了。
  “桃花太红李(花)太白”句,实际上是缩略了一个李花的“花”字;  “文笔可鉴史可法”,句中的“史”字也可以视为“史笔”一词的缩略。  在句法上对应得何等巧妙细致。  ---------------------------------------------------------------------------  这个,算很好的了!但是有个缺陷: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下联的末尾应当是平音字,而“法”乃是仄音字。  悠哉所对“文官三省武(官)三思”也算一个,因为补充上那个“官”字仍然得以成对仗,这就很不简单了。
  武三思对李太白,北大毕业!顶!
  师兄这个对得不错,平仄上尤其好。  -------------------------------  悠哉回复:  呵呵,抬举了!  我用“文官三省武(官)三思”来对“桃花太红李(花)太白”,的确较为理想,可仍然称不上尽善尽美。  不过,虚实词的对应方面,它犹存不足:  上联的“红”、“白”属于形容词,“太”属于副词。  我用名词“省”、“思”来对它俩,用数词“三”来对副词“太”,仍是不太理想。  最好是虚词来对上联的这个“太”(副词),那就更佳了。  “文笔可鉴史可法”,别人所对的这一联虽然也不错,然而存在两个缺陷:  其一是“仄起平收”规则破坏了:“法”字三声,乃入声字。  其二是“文笔可鉴”乃今语,古语讲不通。古人曰:“以铜……史……人为鉴”,此君改成“文笔可鉴”,就牵强了许多。六朝讲究“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然而文笔终究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可鉴”的。  为文之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也。  
  悠哉用“文官三省武(官)三思”来对“桃花太红李(花)太白”,有一意外之妙处:  “三”可作不定数的解释,等于“多”义。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的是多人的意思。  又如“吾日三省吾身”,也是多次反省自己。  用“三”配对上联的“太”字,妙处于此凸显了。  
  王鼎钧出的“桃花太红李太白”,悠哉对出四副佳对喽!  悠 哉/文  台湾作家王鼎钧在散文集《左心房旋风》中,出了这么一个难对的上联:  “桃花太红李太白”  《燕园梦》作者悠哉考虑许久,对出了四副佳对。  其一如下:  “桃花太红李太白,文官三省武三思。”  其二如下:  “桃花太红李太白,文职三省武三思。”(第二字由平音的“官”,改为仄音的“职”)  其三如下:  “桃花太红李太白,文尺量情史量才。”  其四如下:  “桃花太红李太白,秦时中兴汉中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玫瑰金手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