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版益智儿童故事书书的作者是谁人这本书是谁写的

海底两万里只是大人念给儿童的故事书吗?有人笑我喜欢这本书是年龄不熟_百度知道
海底两万里只是大人念给儿童的故事书吗?有人笑我喜欢这本书是年龄不熟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管别人怎么说,只用你从这里收到有益的东西和快乐就足够了
这本书老幼咸宜,哪个年龄段都可以喜欢,不是不成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海底两万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修改病句大全(有答案的)_百度知道
修改病句大全(有答案的)
最起码要150个快一点!~4月28
20:00之前
我不要什么问题解析,只要六年级修改病句题就行了。别多说。快一点,答案和题争取分开。好的加悬赏400分。
提问者采纳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五、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例: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改: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树病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条件复句 ,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中学生理解和阅读大量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文学名著要读了才有用) 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2条回答
1、(2个别字,1个用错标点,2个病句,2个用错的标点)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以为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付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呀授粉。小岛原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蝴蝶、昆虫。西瓜花没授粉,突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才明白了。
2、包括标点、错别字、语病等8处
一天,张林对我说:“去年暑假。他到福州参加少先队员优秀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姿,有趣极了。它虽然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意义啊!”
1.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接过是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王老师说:“你一题错了,订正了吗。”我慢不经心的回答,“没有。”王老师严厉地说:“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我只好拿出试卷...
修改病句练习题
1、苏州、杭州、大连、昆明是我国江南旅游胜地。
2、上星期去植树了。
3、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4、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5、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6、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7、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
8、我和姐姐都参加了。
9、西湖的景色秀丽,风景优美。
10、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
11、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12、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
13、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14、和暖的风呼呼地吹着。
15、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16、完成了作业。
17、大连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8、今天上午我在家看了一天的科学幻想故事。
19、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林中.
修改病句题模拟训练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非常激动。
B、关于事故的详细情况,以后再作汇报。
C、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D、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D、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3、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他的崇高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非常激动。
B、关于事故的详细情况,以后再作汇报。
C、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D、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
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D、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3、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他的崇高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B、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一、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多以判断式的题型出现在第一卷中,如1999年、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题的第5题,有时也让考生动手修改,出现在二卷中,如1998年全国高考题的第32题。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说明&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6种,为此我们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
、(2个别字,1个用错标点,2个病句,2个用错的标点)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以为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付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呀授粉。小岛原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蝴蝶、昆虫。西瓜花没授粉,突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才明白了。
2、包括标点、错别字、语病等8处
一天,张林对我说:“去年暑假。他到福州参加少先队员优秀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姿,有趣极了。它虽然丰富了大家的假期生活,而且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的生活多么意义啊!”
1.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一次考试卷发下来,我接过是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王老师说:“你一题错了,订正了吗。”我慢不经心的回答,“没有。”王老师严厉地说:“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我只好拿出试卷...
7、我刚要做完那道难题,下课铃就响了。 (去掉刚要)
8、这些新鲜蔬菜估计肯定是妈妈买来的。(估计和肯定去掉一个)
9、今年暑假,我旅游了黄山。(旅游是名词 不是动词)
10、广场四周鲜红的红旗迎风飘扬。 (鲜红改为“鲜艳”)
11、各类图书整整地装了一箱。(地去掉)
12、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工人、农民、教师和一大批年轻人。(年轻人可能也包括工人,老师。。。)
13、无论天寒地冻,晨练队的队员还是坚持锻炼。 (无论改成尽管,连词搭配不但)
14、雨点像一个个铁球落下来,砸得屋顶上劈劈啪啪地响。(去掉上)
15、展开翅膀的两只鸽子向蓝天飞去。 (两只鸽子展开翅膀向蓝天飞去,语法上的错误,不解释)
16、6月1日下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下午不等于一整天)
17、这学期我校开...
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搭配不当:效率与改进不当,将效率改为提高)
  4、今年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搭配不当:在&今年&后加&的阅兵&或将&是&改为&举行&)
  5、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6、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份残缺:缺主语,删掉&随着&)
  7、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
、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句间次序不当)改为:他跳下池塘,游了过去,很快就到了池边。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6、试看山花烂漫...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修改病句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个关于友谊,考验,合作和勇气的故事
(责任编辑:浅岸)(人气:)上一篇:
(来源:安卓网)下一篇:
热门产品推荐
分享到其他平台:
推荐理由:《功夫宠物(Kung Fu Pets)》全新概念的功夫SNG!收集宠物与好友们展开对战吧!动物们都会功夫?前所未有的功夫概念SNG!召唤并养成
推荐理由:《现代指令 Modern Command》是由Chillingo发行的ios移植的一款策略游戏,其深色调的逼真画面是一大亮点。游戏重新定义了防守的
推荐理由:《符文陨落 Spellfall - Puzzle Adventure》是一款由ios移植的有趣好玩的三消RPG游戏。其实看标题和游戏图标就知道这一款三消 RP
推荐理由:《缘分眼:战争指挥官 Nitropia: War Commanders》是一款非常讲究策略的塔防游戏。指挥部队,防守御敌!Nitropia 是平衡性极佳的游
推荐理由:文明变革2(Civilization Revolution 2)这在 PC 平台上发售的《文明变革》(Civilization Revolution)的续作,本作将是该系列第一款手游平台答案:提示:
联系作者的读书观点,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读书的见解即可。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作家说“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而人的一生总要跟书打交道,从幼儿园到高中,你读过哪些书呢?是否为了一本有趣的卡通书被赶出教室?是否为了一本名著而废寝忘食?
请以“我和书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上海市吴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读书的艺术
  读书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孔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诗人、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
  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因为我们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树那样地生长着,或像河水那样地流着。只要有适当的树液,树便会生长起来,只要泉中有新鲜的泉水涌出来,水便会流着。当水流碰到一个花岗岩石时,它便由岩石的旁边绕过去;当水流涌到一片低洼的溪谷时,它便在那边曲曲折折地流着一会儿;当水流涌到一个深山的池塘时,它便恬然停驻在那边;当水流冲下急流时,它便赶快向前涌去。这么一来,虽则它没有费什么气力,也没有一定的目标,可是它终究有一天会到达大海。
  这么一种读书艺术的观念,把那种视读书为责任或义务的见解完全打破了。在中国,常常有人鼓励学生“苦学”。有一个实行苦学的著名学者,有一次在夜间读书的时候打盹,便拿锥子在股上一刺。又有一个学者在夜间读书的时候,叫一个丫头站在他的旁边,看见他打盹便唤醒他。这真是荒谬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把书本排在面前,而在古代智慧的作家向他说话的时候打盹,那么,他应该干脆地上床去睡觉。把大针刺进小腿或叫丫头推醒他,对他都没有一点好处。这么一种人已经失掉一切读书的趣味了。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谈到他的四弟拟入京读较好的学校时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有些人在要读书的时候,在书台前装腔作势,埋怨说他们读不下去,因为房间太冷,板凳太硬,或光线太强。也有些作家埋怨说他们写不出东西来,因为蚊子太多,稿纸发光,或马路上的声响太嘈杂。宋代大学者欧阳修说他的好文章都在“三上”得之,即枕上,马上和厕上。有一个清代的著名学者顾千里据说在夏天有“裸体读经”的习惯。在另一方面,一个人不好读书,那么,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正当理由: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第二自然段中加粗词“交通”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
作者把“不读书者”和“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作比较,其用意是为了说明:
读书是一件生活上的雅事
读书是令人尊重和嫉妒的事
读书能够改变现实环境
读书能起到旅行的作用
第三自然段中说孔子也有同样的观念。请列举孔子表达同样观念的这句话,并说明其内涵。
作者在阐明“世界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这个观点时,表达上很有特色。请指出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请整合信息,分条概述,为这篇“读书的艺术”做一个内容摘要。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 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  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种发见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益处可言。象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一个人如果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 &&&&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选自《人生的盛宴》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读书的嗜好和对食物的嗜好是一样,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个性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书籍将成为毒品。 B、“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这句话可以说明:好书是耐读的,重读它依然有新乐趣和新收获。 C、读书除了要选择和自己心灵相似的作家作品,还要浸润在文学情人的怀抱中,那样才会从书籍中获得灵魂的食粮。 D、只要有良好的读书心境,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是可适宜读书,读书如果不是出自自然,就无法享受读书乐趣。 E、本文善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有趣,浅显易懂,富有幽默色彩。 2.请简要概括文章所谈到关于“读书的艺术”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如何看待作者说的“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是他知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情”这句话,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读书的艺术林语堂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所以,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所以,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纵使某一本书,如《圣经》之类,是人人必读的,读这种书也有一定的时候。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种发见自己所爱好的作家的读书方法,才有益处可言。象一个男子和他的情人一见倾心一样,什么都没有问题了。她的高度,她的脸孔,她的头发的颜色,她的声调,和她的言笑,都是恰到好处的。一个青年认识这个作家,是不必经他的教师的指导的。这个作家是恰合他的心意的;他的风格,他的趣味,他的观念,他的思想方法,都是恰到好处的。于是读者开始把这个作家所写的东西全都拿来读了,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所以他把什么东西都吸收进去,毫不费力地消化了。这个作家自会有魔力吸引他,而他也乐自为所吸;过了相当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便渐与那个作家相似。这么一来,他真的浸润在他的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他的灵魂的食粮。一个人如果有过三四个情人,而把他们吃掉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有许多读者永不曾堕入情网,正如许多青年男女只会卖弄风情,而不能钟情于一个人。随便那个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一切作家的作品,他们都可以读,他们是不会有甚么成就的。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选自《人生的盛宴》有删改)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认为,读书的嗜好和对食物的嗜好是一样,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个性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书籍将成为毒品。B、“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这句话可以说明:好书是耐读的,重读它依然有新乐趣和新收获。C、读书除了要选择和自己心灵相似的作家作品,还要浸润在文学情人的怀抱中,那样才会从书籍中获得灵魂的食粮。D、只要有良好的读书心境,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是可适宜读书,读书如果不是出自自然,就无法享受读书乐趣。E、本文善用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有趣,浅显易懂,富有幽默色彩。13.请简要概括文章所谈到关于“读书的艺术”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内容。(4分)14.你如何看待作者说的“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是他知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情”这句话,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儿绘本故事书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