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肯定也看过类似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或者是湖南新晃职中文艺表演演,与大家分享当时的情景和感受50字

人文地理学与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
  周显宝 16:36:00   来源:《文艺研究》(京)2006年04期第76~84页【内容提要】西方人文地理学关于观念、行为和人文景观(human landscape)及其互育(cross-fertilization)关系的研究,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皖南民间戏曲舞蹈音乐表演艺术的发生是与皖南民间的信仰、行为和人文景观密切相关的,这种表演艺术实际上是民间宗教信仰、各种祭祀仪式和公共庆典活动展示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地理空间、场所的依存、与人文景观的互动和互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显露出与民间观念和信仰的内在联系。笔者提出,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应该把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放到其发生的人文景观、仪式空间和生态环境中进行。【关 键 词】人文地理学/皖南民间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简介】周显宝,厦门大学音乐系。一、问题的提出2003 年9 月29 日至10月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第32届世界大会,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这一公约的基本精神出发,笔者主张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与研究放到它应有的仪式场合、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中进行,既要培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也要牢固树立我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多样平衡、人地关系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是互相依存的。那种把戏曲舞蹈音乐从具体的生态环境、仪式场合当中生硬地抽离出来的做法,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发展十分不利。笔者自1987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对皖南民间戏曲舞蹈音乐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1]。皖南民间戏曲舞蹈音乐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原因和空间背景,其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丰厚的佛道信仰、祭祀行为、宗教景观背景,更与皖南民间的宗族祭祖、迎神赛社、祭神驱鬼等民间信仰、仪式礼俗与区域景观有直接的联系。从这一意义上说,观念信仰、仪式和表演行为、人文景观和音声环境[2]的三元结构模式及其互动互育[3]关系是始终不变的,而这一点正是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二、空间、场所、景观: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人文印迹空间,表征着一个观念化由客观物体和主观意识共同构成的物质网络结构,表征着一个有共同意义和价值群体的区域,它不是抽象的地理空间概念,而是在人的观念基础之上界定的物质和精神空间。西方当代人文地理学学者段义孚(Tuan Yi-fu)提出,应该“研究人的经验历史中的空间感情和空间观念”[4],“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的地理行为和他们的情感,研究关于空间和地方的观念,从而达到对人类世界的理解”[5]。空间,首先是人与外界初始接触的具体“空间”,之后通过人的感觉、情感、观念和意义等形成场所或地方。“场所”或“地方”概念也是人文地理学家们关注和讨论的重点之一。人文地理学家认为“场所”与其中的人密不可分,“场所” 如同一个“充满意义的仓库或贮存器”,“孵化、培育着人类的感受和灵感”。恩特瑞金(J. N. Entrikin)认为,人文地理学对“场所”的研究,主要是对“场所感(sense of place)”的研究,是对“场所”的主导意义、对地理感受的质性(Quality of Geographical Experience)的探讨[6]。 普瑞德(A. R. Pred)则进一步提出,艺术品、雕塑、建筑、广场和城市等也是场所,因为它们能将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中心。塞缪尔斯(Marwyn S. Samuels)从景观角度进入空间问题,提出一个景观就是人们为自己创造的一部传记,是一个关于空间排列关系、相关事物之存在的起源的叙述。有些景观是个别的,是某位景观创造者的传记;有些景观却是普遍的,反映着人类曾经共同留下的群体经验、记忆。人文地理学“力图以一个景观的占有者、使用者、探索者和研究者的眼睛,调和或改变各种历史情况下的各种关系的眼界,来重建那个景观。”[7] 刘易斯(G. M. Lewis)也认为,“人文景观——人类创造并置于地球之上的普通而又平常的事物,它为说明我们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如何发展而来的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8] 关注、保护和研究、开发人文景观有助于个人和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有利于集体记忆和历史传承。皖南是佛教、道教盛行之地。北有九华山、南有齐云山、中部则有黄山。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在此曾留下过无数诗文篇章、碑刻铭文。皖南的三座名山及其辐射区域作为象征性的文化空间,以可视的寺庙、道观、碑刻铭文、摩崖石刻等为人文景观,以可闻的寺院和道观中的晨钟暮鼓、击梆诵经、奏乐唱诵为音声环境,向人们昭示道、佛的神圣,激发信徒对佛与道的敬畏情感、虔诚情怀,启示民众对于道、佛神圣空间的认同和宗教习俗的遵从。皖南民间自古就有祭祀仪式传统和迎神赛社、搭台唱戏的风俗,各种民间祭祀活动都离不开乐舞铺陈和戏曲表演。皖南的各种祭祀仪式的进行大多以宗族为单位,这些宗族性和地方性的迎神赛社祭祀仪式通常是“张灯演戏”[9]。演戏的场合根据祭祀仪式的内容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在宗族祠堂古戏台、村中土祭坛、万年台、城隍庙等不同场所进行。正是由于皖南祭祀仪式传统的经久不衰,尤其是宗族祭祀传统的延续,并与传统儒家哲学——程朱理学相融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严密的宗族礼仪程序,在皖南民间传承数百年。音乐、舞蹈、戏曲表演艺术与皖南地方民间的风俗礼仪融为一体,深深扎根于民间。美国人文地理学者西门(David Seamon)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环境行为理论“身体芭蕾/地方芭蕾”研究模式[10]。他指出:“身体芭蕾就是一套完整的持续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和目标的姿势和运动……在一个自然环境中,身体芭蕾和时空常规相结合就创造了一个地方芭蕾——一种植根于空间的许多时空常规和身体芭蕾之间的互动。地方芭蕾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环境中,地方芭蕾的标志就是人的连续行动和时间的连贯性。地方芭蕾培育了一个强大的、深刻的地方感和计划或设计的含义。”[11] 所谓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文化传统与民间习俗都与“身体芭蕾”、“地方芭蕾”密切相关,它们通常表现为一种整合性、抽象性、表演性的个人或地方的仪式或礼俗。皖南的九华山、齐云山分别以寺院和道观为主体,形成一个神圣空间的中心,信众围绕这个中心散居于各地,每逢祭祀仪式或宗教节日,朝圣者从四面八方涌向寺院、道观,烧香叩拜、奉献祭品或捐助钱财。每个朝拜者的身体语言都是低头躬腰、亦步亦趋,在神位或佛像前跪拜或作揖,甚至一步一叩首地走向心目中的圣地,从而形成宗教的“身体芭蕾”。信徒对九华山佛寺和齐云山道观的膜拜,形成了两地不同的宗教的“地方芭蕾”。由于这一行为上“地方芭蕾”的历史传统延续不断,从而在心理和观念上形成了观念形态的“地方芭蕾”,即区域世界观,或地方宇宙观。无论是宗教信徒还是乡野民众,在心理上都形成了一种以齐云山、九华山和黄山的道、佛为中心的向心意识与倾向。道与佛的可视可听的景观标识最终抽象化为一种符号,帮助人们构造出一种包括客观物质、知觉意识和符号象征多重复合观念和想象的神圣空间。这种反复构筑的神圣的空间行为,成为宗教空间中的“身体芭蕾”和“地方芭蕾”。在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中,除了神圣空间,还有一个凡俗空间,这个凡俗空间在传统社会往往以仪式性戏曲舞蹈音乐的表演与观赏方式得以建构。世俗世界中的城市剧场和民间草台与神圣空间中的寺院和道观具有类似的空间意义,仪式参与者和一般观赏者在表演和观看过程中,具有和宗教信徒类似的期待心理,仪式戏曲的主持者和表演者与道士、和尚具有类似的主宰意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和宗教空间世界中的关系具有相似之处,但宗教和艺术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具有本质的不同。剧场、舞台构成了城市和乡村的祭祀、庆典或娱乐的中心。戏曲表演者如同仪式主持者用他们的姿势、动作、语言道白、音乐唱腔——“身体芭蕾”——描述、表现某种信仰和审美情感,力图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皖南的民间表演艺术生存于皖南道、佛的时空环境之中,宗教神圣空间中的身体符号与“身体芭蕾”之间构成了互动关系,仪式与戏曲的空间是神圣与世俗的复合体。宗教空间具有相对独立的神圣性,但仪式及其表演空间和宗教空间的划分并不清晰,二者之间具有重叠和相似之处。与宗教文化传统仪式相伴随的民间表演艺术正是这种身体芭蕾和地方芭蕾的一种展示方式。正是因为身体芭蕾和地方芭蕾的不断展演,才使我们发现祭祀仪式和艺术表演背后的神圣宗教空间和符号象征意义,以及支撑这一空间意义的仪式环境和景观标志。三、仪式、习俗、信仰: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内在底蕴皖南民间的祭祀仪式主要分布在宗教、社坛和宗祠祭祀三个方面,而戏曲舞蹈音乐始终覆盖、贯穿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如果说寺院道观、乡村社庙和村中祠堂进行的祭祀活动在文化景观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和族群化的空间,那么,与这种空间相伴随的戏曲舞蹈音乐,也相对应地形成一种抽象的空间结构,透露出仪式和信仰作为内在精神的不可或缺性。祭祀仪式是由多个仪式环节与程序组成的,其目的多种多样,比如祭奠先祖,回忆家族历史,增强宗祠这一村落或家族景观对“家”的象征意义,加固家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再比如,感谢神灵的恩赐和保佑,回报神灵给予的丰收和平安,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加强信众对于寺院、道观、 社屋、社坛、社树、社碑等区域景观的情感寄托和依赖,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瘟疫疾病,都会临时或在寺院道观前、或社庙社树前、或田野地头等处搭建各种用于进行驱除仪式。笔者在皖南徽州、池州、安庆等地各县乡村的多次实地考察中发现,除了傩戏、目连戏,还有徽剧、黄梅戏都是伴随着祭祀、祛除或庆典、狂欢等仪式而发生、发展的,它们被用来祭祀佛道、社坛和祖先,唱戏奏乐、娱人飨神。其中的社坛神,不仅包括各种自然界的神灵,还包括那些功德卓著、造福一方的英雄或祖先神灵。笔者曾经多次实地考察过的贵池源溪,每年正月的傩祭仪式及戏曲舞蹈音乐表演中,以上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们每年的祭神仪式和傩舞表演都先在社坛和社树下进行。傩舞以舞《古老钱》为主,音乐伴奏主要是打击乐器:鼓、锣、钹、镲、小锣等。社祭仪式和艺术表演不仅仅反映了对当地社神的崇拜,还包括了对自然神灵的敬奉。当地人以舞蹈《古老钱》祭拜傩神,既愉悦了神灵,又娱乐了乡民,这种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绵延不衰,它蕴含着当地人的多重神灵信仰。不同族群与区域的类似仪式、习俗与信仰又会有所差异,贵池刘街镇刘家每年的傩祭仪式上表演的傩舞《舞伞》反映的是一种生殖求子的愿望,使用表情滑稽的娃娃面具,舞伞演员模仿儿童,情态幽默、动作诙谐;而《古老钱》则表现了古代人们庆祝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舞蹈表演刚健火热、粗犷有力。两种傩舞风格迥异,各有特色,但它们都与各自相关的仪式、信仰一起,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构成了当地人特有的仪式表演空间。—26日,笔者在安庆实地考察当地民间的一个黄梅戏剧团的表演。这个剧团因其成员大多来自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乡罗岭,因此叫“严凤英故里黄梅剧团”。每次演出之前,保管衣箱的演员都要举行祭祀“三圣祖老郎师”的仪式:烧香、叩拜,请出“三圣祖”,再奏一段二胡、唱一段黄梅戏,洒酒于衣箱前、三鞠躬,仪式结束后演出方能开始。衣箱内有一红布,上书:“三圣宫”三个大字,下面还有三个纵向的文字,右边是“金枝玉叶梨园子”;左边是“龙生凤养帝王家”;中间是“三圣祖老郎师之位”。在红布的上方,还挂着黑、白两个“口面”(即胡须),据负责服装道具的吴昌永(男、47岁)介绍,三圣祖是唐玄宗时期梨园中三位最负盛名的表演艺人,深受当时皇帝的宠爱,这三人也以其出众的创作表演才华被后人尊为戏曲音乐表演的祖先神灵。徽州历代的地方志记载与笔者的实地考察事实基本相符。明嘉靖《徽州府志·风俗志》(卷一)载:“二月二十八日,歙、休之民舆汪越国公之象而游,云以诞日为上寿,设俳优、狄鞮、胡舞、假面之戏,飞纤垂髯,偏诸革鞘,仪卫前导,旗旄成行,震于乡井,以为奇隽。”[12] 清《橙阳散志·风俗志·游神》也记载:“正月十五日奉社稷神出游,以汪越国副之。”[13 ] 清康熙年间的一首《新安竹枝词》:“油茶花残麦穗长,家家浸种办栽秧。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宋大王。”[14] 清嘉庆《绩溪县志·舆帝志·风俗》(卷一)载:“登源十二社挨年轮祀越国公,张灯演剧,陈设毕备,罗四方珍馐,聚集祭筵,谓之‘赛花朝’。”[15] 登源是汪华的故乡,“赛花朝”是当地民间在百花神的神诞日举行的社祭仪式。同一时期的《黟县志·地理·风俗》(卷三)载:“(黟县)俗多联会赛神,汪公华、张公巡、许公远,昔以防御有功德于民。”[16]清同治《祁门县志·舆地志·风俗》中也记载:“(正月)十八日,祀越国汪公,有演剧者。”[17] 清乾隆《歙县志·舆地志·风土》(卷一)载:“元宵并前后三日为灯节,村落游烛龙于社,为汪越国寿,竹马秧歌,亦以队从。”[18 ]“灯节”也是与社祭仪式相伴随的。清康熙《婺源县志·疆域风俗》载:“(婺源)俗重社祭,里团结为会,社之日,击鼓迎神,祭而舞以乐之,祭必颁肉群饮,语曰:‘社鼓鸣,春草生’。”[19] 。徽州、安庆和池州地区的民间信仰不同程度地具有地域性、族群性,多神信仰是其基本特征,不同的是,徽州民间的信仰带有更加强烈的宗族色彩,往往大姓的祖先在区域社祭中占有重要的祭祀地位。徽州各地至今仍然保留着迎神赛社和傩戏或目连戏表演的习俗。这也与当地的方志记载相符。“假面之戏”实际上就是傩戏,《祁门县志》记载:“立春前一日,官长率属迎春东郊,造土牛觇厥色以卜水旱,听民扮戏相从。立春日,官长祀太岁,形鞭春祀,傩。”[20 ]春祈秋报,是民间社祭的重要内容,“民扮戏相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仪式环节。《绩溪县志》也有类似记载:“立春前一日,县大夫率僚属迎春东郊,出土牛以逐寒气。至日,执彩杖环击土牛者三,乡民争取土牛以为吉兆,既而傩。”[21] 可见,徽州地区早在清代的民间迎神赛社活动就与傩戏、傩舞表演相伴随,并流传至今。皖南祭祀活动除了这三种大的祭祀活动以外,有时还有一种三祭合一的情况,祭社神时,也祭佛教观音和道教诸神,还要祭祖先。晚清文献《陶甓公牍》记载:徽州知府刘汝骥曾评价徽州民间风俗“醵钱迎社,无村无之。其所演戏出,又多鄙俚不根之事。一届秋令,其赴九华山、齐云山烧香还愿者络绎不绝。尤可怪者,七月十五日相沿于府署宜门招僧道多人,作盂兰道场。”[22] 这位知府曾下令禁止社祭,但徽州民间祭祀活动依然繁盛不衰、屡禁不止。所谓“鄙俚不根”则说明这种民间戏剧的原生形态,并没有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改造和舞台化、艺术化。在对青阳腔的考察中,笔者注意到青阳腔的原生形态、文化环境、历史变迁的空间意义。青阳腔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音乐声腔并不只是存在于某一个地方剧种之中,而是与同一地域、族群和自然、文化生态环境内的多个地方剧种相联系。几乎与傩戏同时活跃于皖南各地的目连戏不仅运用、保留了青阳腔,而且与民间崇拜、宗教信仰和仪式行为密不可分。徽剧音乐的原生形态与祭祀仪式共生共荣。对徽剧音乐的研究,以往关注的重点只是音乐声腔的来源、嬗变、吸纳和融和方面,却较少有人从民间崇拜、宗教信仰、宗族礼仪和仪式环境、文化行为、人文景观等方面探索徽剧音乐的风格意蕴。四、一点启示我国历代都较为注重对民间文化、艺术和风俗的收集整理和继承利用,20世纪50和80年代,我国政府曾与民间携手,两次大规模组织专家和文艺工作者进行民间采风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出版发行了各个省区地方性的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单项艺术的集成。任何一个剧种的名称,无论是行政界定、还是约定俗成,都是一个既具有历史和变迁的涵义、又包括族群与区域意味的时空意义名词。任何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的发生与变迁都不是偶然的、突发的、单线的、孤立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原因和空间背景。笔者认为:任何民间表演艺术都是在不断的变迁中生存与发展的,都不会按照人为行政区划的地理界限来传播和流行,它与方言、族群、风俗、历史、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信仰体系、行为方式和文化景观等各种复杂因素密切相关,它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规律与空间结构。皖南的民间表演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本民族本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等行为紧密相关。它的世代相传体现出该民族群体和社会区域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特征,成为族性认同和文化识别的标志,也是各个族群和区域民族精神积淀和民族历史延续的见证,各民族独具个性的文化形态是其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源泉[23]。它是一种流动的、无形的、深深扎根于民间乡土之中的特殊历史档案或文献文本。它从另外一个角度、以另外一种形式,记录了一定地区或区域中的民族或族群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这群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来——如何去。责任编辑注:因版面有限,文章在转载时有删节。【参考文献】[1] 周显宝:《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音乐研究》,载《音乐研究》2002年第4期.[2] Tsao, Pen-Yeh(曹本冶). “Soundscape of Daoist rituals: ‘Musical’ values from the insider’s perspective,” Tongyang Umak(Vol.22), 2001. pp.63-88; Also published in The Changing Values of Music: In Search of New Creativity. The Korean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 2001. pp.63-88.[3] 互育(cross-fertilization),这个词来自于生物学科,它本来是指生物之间的“异体受精(allogamy)”或“异花受精”、杂交,即来自不同的个体,有时指不同的变种或种类的个体的配子相结合的受精过程。而引用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则是指不同的思想、文化、行为或范畴之间能增进理解或产生有益作用的、并能相互交换的一种交流(mutual exchange)。笔者认为:“互动”仅指同类事物或范畴之间的“互动”交互作用,而“互育”则是指不同事物或范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促进培育,只有“互动”,加上“互育”才能较为全面地描述、解释“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自然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4] Tuan, Y-F. Space and place: Humanistic perspectives. In C. Board etc. Progress in geography, 1976, Vol. 6,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4. pp.213.[5] 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1977. p. 266.[6] J. Nicholas Entrikin. The Betweenness of Place: Towards A Geography of Modern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7] Marwyn S. Samuels. Individual and Landscape: Thoughts on China and the Tao of Mao. In Humanistic Geography, edited by David Ley and Marwyn S. Samuels, London: Croom Helm, 1978, p.238-296.[8] G. M. Lewis. “Axioms for Reading the Landscape.” In Meinig , D. W. edit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p.11-32.[9]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8页.[10] David Seamon.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79. p17.[11] David Seamon.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 Movement, Rest and Encounter.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79. p54-57.[12] 明嘉靖《徽州府志》,何东序、汪尚宁纂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13] 清乾隆《橙阳散志》,江登云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7页.[14] 清方士《新安竹枝词》,张海鹏、王廷元选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21页.[15] 清嘉庆《绩溪县志》,清恺修、席存泰纂,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16]清嘉庆《黟县志》, 程汝翼、俞正燮纂,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17] 清同治《祁门县志》,汪韵珊纂,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18] 清乾隆《歙县志》,刘大櫆纂,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19] 清乾隆《婺源县志》,张图南等纂,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20] 清同治《祁门县志》,汪韵珊纂,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21] 清嘉庆《绩溪县志》,清恺修、席存泰纂,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22] 清刘汝骥:《陶甓公牍·禀详·徽州府禀地方情形文》卷十,《官箴书集成》,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542页.[23] 陈国强、石奕龙《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描写看过的最精彩的表演,写出当时气氛 100字左右_百度知道
描写看过的最精彩的表演,写出当时气氛 100字左右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帘幕慢慢地拉开了。蓦然,音乐响起,立即渲染了整个舞台气氛。邰丽华带领的舞蹈演员们出来了。真是佛光普照地一闪!她们排成一竖排,抬起头,挺起胸,亮出她们秀丽的脸庞和那能说出千万种语言的眼睛与眉毛。她们短凝地站立着。悠扬的笛声吹起,响亮的鼓声敲起,照射出一种神圣的光。金灿灿的,温馨极了,美丽极了,她们开始舞蹈了。领舞的演员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头上的头饰、腰间的铃铛,以及她细腻迷人的舞步,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出她心中的悲欢离合。瞧!千变万化,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真像天上的云,征兆着天气的变化。一会儿把天空笼罩;一会儿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看她们忽而双手放在胸前;忽而轻柔得点额抚臂;忽而排成一排;忽而分成三列。如同小伙伴们捉迷藏的游戏,令我们躲避不...
1今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了深圳动物园。到了动物园,我们先去了游乐场,有好多好玩的,可是我有点害怕什么都没玩,但是看到同学们都玩得好开心。接着我们去看到了好多动物,有小马、羊、蛇、骆驼、狮子、老虎、熊猫、鳄鱼等等。最好看的是海豚表演,海豚从水中跳出来,去顶挂在水面上好高好高的球,还有一只海豚像人一样的直立身子绕着水池游了一圈。我觉得今天好开心,很想再来一次。
2几个星期前我和妈妈一起到乡下看表演。
那里可热闹了!有孔雀舞表演,跳着跳着,我感觉就演员们像几只美丽的孔雀在舞蹈。还有舞龙表演,人们用竹竿挺着纸龙甩来甩去,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最后一个表演是几个小朋友站在很高的架子上走路。我想这太危险了要是摔下来怎么办啊!我看她们可一点也不害怕的样子,我觉得她们...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题1】C E (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B得1分;答A、D不得分)&&【小题2】①“最精彩的表演”,既指梅兰芳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2分)②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2分)③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可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2分)【小题3】①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战期间,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决不以精湛的技艺取媚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2分)②高洁的做人品格。梅兰芳以孤傲高洁的画家为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表现出洁身自好的做人品格。(2分)③爱国爱民的情怀。抗战胜利后,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人民演出,以清越的歌喉为祖国的胜利歌唱,表现出奉献人民、报答祖国的宝贵情怀。(2分)【小题4】观点一:梅兰芳应该放弃艺术表演。艺术不能与政治分开。艺术要摒弃政治分歧,不要和政治联系,这是天真的想法。抗战期间,国土沦丧,人民生灵涂炭,日寇利用梅兰芳的艺术影响,强诱他媚敌表演,梅兰芳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他的这一行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观点二:梅兰芳应继续登台表演,以自己的精湛技艺和优秀作品激励人民克服时艰。艺术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对大众产生影响,艺术家往往是无意识地承担了政治重任。任何艺术都具有观念性,一旦将蕴含在艺术中的观念强化,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便凸现出。正义或邪恶,艺术永远是表达、承载的东西。作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不应放弃自己的舞台,他应该以自己的艺术去召唤抗敌的挚诚,以优秀的作品去激励人民,以他清圆的唱腔化为对正义的坚守,对丑恶的批判。(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恰当4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 A.“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错误,梅兰芳早在移家香港之前就已蓄须明志。B.川喜多长政与梅兰芳不是老友关系,他们只是有一面之缘。D.“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错误,本文没有描写梅兰芳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而是重在突出梅兰芳的民族气节。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最精彩的表演”,是指日本人邀请梅老表演时,他为了拒演而采取的虚与委蛇的掩饰和应对,又指梅兰芳以精湛的技艺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精彩表演。这次表演,不仅显示出梅老精湛的演技,又显示出他的机敏与睿智。他没有单纯的硬生生的回绝,而是用这样智慧而精彩的表演来婉拒,既保存了自己,又给全国人民留了眼福。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通过台上台下的精彩表演,有利于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增强文章的主旨。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个是抗战期间,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家香港,甘于淡泊的生活,决不以精湛的技艺取媚敌人,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高洁的人格;另一个是抗战胜利以后,梅老精湛的演艺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小题4】试题分析:该题为开放性试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明确自己的观点,又能联系文本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郭沫若的“崛起”邹士方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女神》的诞生使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界的巨人,奠定了他在整个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女神》的诞生同一个人很有关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产婆”,这个人就是宗白华先生。1918年11月,宗白华开始担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编,宗白华就是在这期间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学灯》属于“学艺性副刊”,原来占据主要篇幅的是学术性讨论、报道、翻译、名人演讲录及编作者之间的通信。宗白华到来后,把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特别是新诗和戏剧)的血液输入《学灯》,使《学灯》大放异彩,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在宗白华的建议下,日《学灯》开辟《新文艺》栏,开始刊载新诗。宗白华从大量来稿中发现了字体秀丽的日本来件,深为留学生的浪漫热情而感动。他没有因为上面陌生的作者名字而看轻作品的实际价值,不久署名“沫若”的诗作《鹭鸶》与《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在9月11日《学灯》刊出。当时郭沫若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出于爱国热情,他集合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夏社”,出油印小报。在编印小报过程中,他经常阅读上海的《时事新报》,《学灯》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当他在8月29日《新文艺》栏上读到康白情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唤起了自己的胆量,遂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不想很快刊出,惊喜若狂。在此之前郭沫若虽有创作和翻译,但他知音难觅,寄回国内,屡屡碰壁。这次作品第一次变成了铅字,给他的生活道路和创作历程带来了决定性的转折。闸门已经打开,诗人的才华之泉终于迸发奔流了!宗白华以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出年轻诗人胸中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创造力,看到一颗珍珠正在东洋岛国烁烁闪光,他以惊人的气魄将“无名小辈”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大量发表,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就陆续发表了《死的诱惑》《新月白云》《某礼拜日》等十几首。宗白华鼓励比自己年长五岁的郭沫若尽量写诗,为此1920年1月宗在《学灯》取消了《新文艺》栏而代以《新诗》栏。郭凡有诗寄去,宗毫无保留地发表,甚至有时用《学灯》整个篇幅。沫若像一座作诗的工厂,产品有了销路,他的诗兴大发,于是沫若的诗像潮水一样接连不断地在《学灯》上涌现出来。大量地编发一位无名作者的新诗,在《学灯》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报刊史上也是罕见的。在现代文学史上,宗白华不仅是郭沫若新诗的最初编发者,而且是第一位评论者和鉴赏家。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很希望《学灯》栏每天发表你一篇新诗,使《学灯》栏有一种清芬,有一种自然的清芬”,对于《凤凰涅檗》和《天狗》二诗,他热烈地赞颂:“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后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因为没有辞藻来粉饰他。”“你《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使人读了有点麻烦,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你的诗意诗境偏于雄放直率方面,宜于作雄浑的大诗,所以我又盼望你多作像凤歌一类的大诗,这类新诗国内能者甚少,你将以此见长。但你小诗的意境也都不坏,只是构造方面还要曲折优美一点,同作词中小令一样。要意简而曲,词少而工。”对于宗白华的扶植和帮助,郭沫若是永远不忘的,他认为由于宗白华给予他很大的鼓励使他有最初的一本《女神》的集成,他甚至感激地称宗白华为“我的钟子期!”(选自《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宗白华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产婆”,《女神》是中国最优秀的新诗诗集,是宗白华奠定了郭沫若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B.《学灯》之所以成为遐迩闻名的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与宗白华引入哲学、美学和新文艺,并将其与过去的学术讨论等内容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 C.郭沫若对《学灯》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将自己以前的诗作投寄《学灯》,没想到被刊载,这唤起他的胆量,他的生活和创作从此发生决定性的转折。 D.宗白华用《新诗》栏取代《新文艺》栏,大量发表当时并无名气的郭沫若的诗作,打破《学灯》编辑的惯例,激发了郭沫若的创作热情。 E.本文通过宗白华发现并鼓励郭沫若创作诗歌的经历,表现了一位编辑工作者认真细致并敢于打破常规的非凡勇气和惊人魄力。【小题2】宗白华为郭沫若的“崛起”提供了哪些帮助?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3】对于郭沫若的诗,宗白华从哪些方面予以了评价?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小题4】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的“崛起”源自各种主客观条件,一个人的成功不也如此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吴宓的1944①对吴宓先生而言。1944年是他生命里最逍遥的一个年度——这一年的夏天,他获得了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带薪一年假期,他接到这个消息是在1944年的9月初,而在此之前的8月20日,恰恰是他50岁的生日。②这一年的春天,和所有颠沛流离到大后方的大学教授一样,吴宓先生在昆明的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艰难而且庄严地为华夏土壤培养“知识的种子”。这个时候的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军队的飞机已经没有能力轰炸昆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正在对日伪展开反击,原来的西南联合大学也悄悄地分裂,几所顶尖学府虽然名义上还在联大的招牌下,暗地里却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这一年是昊宓先生在清华任教的第三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年。③1944年的春天,吴宓先生在艰苦的环境里写成了三部英文版著作:《世界文学史大纲》、《欧洲文学史大纲》和那部见解独到的《文学与人生》。也正是为了校订修改和翻译成中文,以培育桃李为己任的吴宓先生才接受了校长梅贻琦的休假建议。也有人说,吴宓先生之所以接受休假是因为和当时的系主任陈福田发生了激烈争执,二人矛盾重重,无法共事,天性率真的吴宓教授才动了离开清华的念头,于是,1944年的9月23日吴宓先生离开了风景如画的昆明,经过贵阳来到遵义的浙江大学,会见他的哈佛同窗竺可桢、梅光迪。10月13日,吴宓先生从遵义出发去重庆,和茅以升、潘伯鹰会面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的燕京大学,去见他亦师亦友、寤寐思之的陈寅恪。④关于吴宓、陈寅恪二先生的友情,实在是中国学界的一段佳话。在“文人相轻”、动辄诋毁诽谤的新文化以降的学者圈子里,吴陈二人的友情堪做万世楷模。且不说二位先生留学海外期间的真挚友谊,且不说共事清华的巅峰岁月,且不说1944年吴宓先生竞为了能够和陈寅恪先生做同事而留在燕京,且不说1961年吴宓先生南下广州拜会睽违16年的陈寅恪;即使到了山穷水尽的1971年,被摔断腿、被批斗到凡近心理崩渍的昊宓先生曾着极大的政治压力,给中山大学“革委会”写信,询问中山大学最大的“反动学术权威”陈寅恪的下落。吴宓先生根本不知道,陈寅恪夫妇早在两年前悲愤去世。60年后的2004年,作家叶兆言写到吴陈这一段情谊,动情地说:“友谊有时候正是因为距离,因为离乱,会产生特殊的美感。”⑤1944年整个漫长的春天,吴宓先生都住在昆明大西门附近一栋老式木制楼房的阁楼里。每天从学校回来,吴宓先生要爬50多级楼梯,扶手已经很老了,像是经过了一百年,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拉倒。吴宓先生每次爬楼梯的时候心里总在嘀咕,“是它扶我还是我扶它”?战时的大后方没有电灯,晚上吴宓先生只能屏气吞声,慢慢地摸上楼去,像一条史书里的蠹鱼,没有丝毫的波澜。和昆明所有阁楼一样,屋子中间高四面低,吴宓先生进到屋里必须低头弓腰,才能过他一桌一椅一床一书架的教授日子,而他的三本英文著作,正是在这里写成的。⑥就在吴宓先生即将离开昆明的时候,几名研究生去看他,好客而又寒酸的吴宓先生带着弟子们上街下馆子。先生要来菜单子,对照墙上悬挂韵菜谱,亲手在点菜单子上写上菜名和单价,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认真地计算总数,把钱数算好,和自己口袋里的钱数相符、不超,这才交给堂倌下厨。⑦昆明的晚上有雾,师徒一行出得饭馆,光滑整齐的石板路在雾气里湿漉漉,雾蒙蒙。学生拥着老师,像一群依恋母亲的孩子。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没有人知道吴宓先生想什么、看什么,每个人心中 都是对先生无比的依恋和浓浓离情,夜色渐深,两旁商铺的檐角偶尔有水滴滴落,打在同学的头上,打在吴宓先生的帽子上,打在后人记忆的湖面上,直到如今还在泛起层层涟漪,荡漾成1944年有关吴宓、有关清华、有关抗战、有关知识分子的种种回想。【小题1】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吴宓的性格特征。(4分)【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含意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吴宓先生穿长衫,戴礼帽,携一文明棍,在那样一个浓雾弥漫的晚上走在薪火相传的古道上,所有的喧哗和市声都被雾气清洗。【小题3】文章第6段对于酒馆算钱的描写是不是有损吴宓的形象?为什么? (4分)【小题4】吴宓先生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1944年发生的故事为吴宓作传?(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警惕叙述陷阱——评《南方周末》复旦投毒报道王辰瑶这两日《博客天下》和《南方周末》关于复旦大学学生被毒杀事件的长篇报道在网上热传。截止现在,《博客天下》的《完美学生的不完美毒杀》在其官方微博账号下被转发1.5万次,《南方周末》的《与自己的战争,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室友》仅在新浪的“头条新闻”账号下就被转2万次。应该说两篇报道都生动、丰富、好看,契合了人们急切想了解“为何会如此”的心理,所以很引人关注。但是,我仍然认为,这两篇报道(《南方周末》的报道尤甚)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很值得商榷,这关系到,这两篇报道究竟是优秀的报道,还是失范的报道,关系到我们对于新闻伦理和新闻规范的基本判定。这两大问题是:报道时机和报道主题。这两篇报道都抢在法庭审判之前,将“犯罪嫌疑人”变成“罪犯”了。这个案子还在警方查案阶段,虽然警方已经“初步认定”是林某因为琐事毒杀室友,但毕竟只是“初步”。更何况,警方审结之后还要提起公诉,走司法程序。我不是法律专家,但我想法律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不就是这一套“程序正义”的重要和必要吗?抛弃了这些,我们就抛弃了现代社会的正义,只有梁山泊时代的正义。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也认为林某是凶手(正如我也认为孙某是朱令案的凶手),每个人都可以有而且必然有自己的事实判断。我相信报道此事的记者确然无疑地相信林某毒杀室友的事实,但是为什么媒体仍然不应抢先做媒介审判呢?因为和司法一样,媒体也是社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所有的重要力量都必须自我克制,否则就会一面强而霸,一面丧失公信力与合法性。媒体在监督社会的同时,不应自外于同样的道理和逻辑。具体到此案,既然警方已经在审,媒体应该做的是密切关注警方信息以及紧接其后的司法程序。这个时候,节制一点,可能是与读者迫切的愿望不符,但是体现的是媒体对法治的尊重。也有很多人说,中国的司法太有问题,不靠媒体,很多冤假错案还发现不了。我很同意,所以媒体需要做的是监督司法程序,而不是代警方破案,代法官判案。因为这起毒杀案,大家又把朱令的案子翻出来,如果朱令案放到今天,媒体应该干什么?应该紧紧盯着那神秘的抓捕—放回过程不放,紧紧盯着神秘的存在—消失的物证不放,监督程序而不是越俎代庖,这才是媒体为司法进步和社会进步所能做的最大贡献。第二大问题是报道主题。两篇报道都从“人性”角度试图去解释林为何会毒杀黄。前几天和我的研究生聊天,一个研究生说起正在兼修的心理学的课程,听得我们这些外行颇觉博大精深。我想说,一个领域有一个领域的知识,一个领域有一个领域的道理,如果记者没有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很容易奔着答案找线索——那就会看什么都有问题。这两篇报道的细节,在很多时候都存在这样的叙述陷阱。我只举一个例子:《南周》报道中有一个特别的细节,被“头条博客”特意放大,我注意到也已经被一些媒体引用了,即把宿舍里因为饮用水费用问题发生的纠纷作为一个重要的动机。报道中写道:“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这里“林出入隔壁寝室借水”是争执的结果。而《博客天下》的报道同样采用了这一细节,但写的是“林默的同学注意到,黄洋中毒前后,林默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他不喝自己寝室的水”。联系上下文,这指的是林默为保护自己而不喝饮水机的水。我并非要辨别这两处描写谁更“真实”,而是试图指出,同样一个简单事实,编织进不同的叙述,得到的就是不一样的原因或结果。这就是叙述的陷阱。长篇报道最容易掉进叙述陷阱,因为长报道涉及的都是复杂事实,事实驳杂破碎,但记者又要将之讲成一个有头有尾合情合理的“故事”,并且呈现一个意义,这是非常难的,稍不留神,就会过度推论。专业的记者应该不断和这种过度推论的可能自我斗争,警惕自己到处都埋藏着叙述的陷阱,而不是不加节制地把各种细节编织进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框架中,甚至当材料不够的时候,还要加点“现场化”叙述、“合理想象”或心理推测。从这点上说,记者写这类报道才真应该进行“与自己的战争”。所以,叙述有陷阱,记者需谨慎。在审判别人的内心之前,还是先进行一场“与自己的战争”吧。(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文章有删改。)【小题1】从全文看,“叙述陷阱”指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小题2】作者认为,有良知的、专业的记者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叙述陷阱”?(6分)&&&&&&&&&&&&&&&&&&&&&&&&&&&&&&&&&&&&&&&&&&&&&&&&&&&&&&&&&&&&&&&&&&&&&&&&&&&【小题3】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题共3小题,前两个小题每题3分,最后小题5分,共11分)“守德”如何不再难?①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②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是“道德两难”问题。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埋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集束炸弹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③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④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课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⑤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这就需要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常理推定淹没道德情理;需要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需要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而抛开自己去做道德评判。只有这些成为常态,才能走出“道德两难”的困境;只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才能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让“两难”变成受助者获益、道德受鼓舞的“两全”。⑥“道德两难”的存在,也在提醒我们,当经济的洪流冲刷道德的堤岸,对道德的坚守与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道德“亡羊”了才想起“补牢”,“积重”了才想起“难返”。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道德问题的演化轨迹,照亮其曲折路途,疗治其存在的病症,以抓经济搞改革那样的干劲,脚踏实地致力于精神家园的建设,这样才能创造出与时代梦想相辉映的道德成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小题1】下列事件中出现的“道德两难”困境没有被突破的一项是(&&)(3分)A.一方面,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有经济损失;一方面乞讨老人食不果腹,令人同情。爱心让老板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 B.一方面,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一方面,顾客自觉“天下无贼”,无人“顺手牵羊”。信任让彼此倍觉温暖。 C.一方面,倒地老人着实可怜,应当出手相帮;一方面,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扶老人”这样简单的事竟要纠结、躲避。 D.一方面,18名路人对车轮下的“小悦悦”“视而不见”;一方面,拾荒老人陈贤妹,出手相帮。朴素的情怀,简单的举动,令众人羞愧。 【小题2】下列关于解决“道德两难”困境的措施,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法律在关键时刻应站在善良这一边,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人们做出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B.减少行善的恶果对社会心理的消极甚至负面暗示,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让人们敢于行善。 C.执法者守护道德底线,别让道德情理淹没常理推定;媒体坚守社会道义,不再为吸引眼球去夸大渲染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 D.公众守望社会公德,不再只是针对他人去做道德评判;更多的人站出来去修复和维护道德,为破解“道德两难”提供更多现实支点。 【小题3】怎样理解“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粗鄙文化伤害了谁冯骥才我们一向自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那是古代。而我们今天的文化却正在走向粗鄙化!读一读媒体和广告上的话语,已经完全不遵循任何文字规范了。没关系,只要能抓住看客或买主就行!看一看荧屏上的人物,从乾隆皇帝到唐伯虎全都挎刀背剑蹿房越脊了。没关系,只要有收视率就好!再听一听全国各处旅游景点的导游小姐讲述的故事,都是胡编乱造,没关系,只要收到了门票费就“0K”!从这无所不在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我们的公众已然生活在这种日益粗俗不堪的环境中了。当然,文化的粗鄙化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如果追根溯源,至少有三百年日益恶化的历史。它的起点应该是满人入关。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满人入关的结果是被汉文化同化掉。为此洋洋得意于雄强深厚的汉文化所具有的神奇的同化能力。其实同化是相互的。在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同化满人时,也被满人粗浅的“马背文化”所稀释。比较一下华丽外露的清文化与雍容醇厚、平和内敛的明文化,便会看出其中的深层的损害性的变化。清代的整个过程是国力日衰,精神萎缩,文化渐变粗糙。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粗糙的文化自然变为松散。五四运动的进步本质毋庸置疑,但它的文化倾向是过激地破坏传统。从此文化传统在中国革命中总是处在反面的位置。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文化干脆成了革命对象。不间断的政治运动总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敌人,从而获得“革命动力”。这样一直到“文革”末期,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印象里,只剩下“批红楼”“批水浒”“批克己复礼”。我们的文化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迅猛而来,我们就是以这样一种文化状态与外来文化相撞。自然就成了一片“文明的碎片”。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是你现在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还有你心怀多少文化的自尊与自豪?否则,你辉煌的过去与你的关系并不大。有时,看上去甚至还有点像埃及人那种“失落的文明”呢!一个民族文化的粗鄙带来的问题,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损害,而且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时致使人们丧失文化的自尊与自信。而失去这种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才是最危险的。【小题1】从全文看,文化粗鄙化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小题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小题3】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粗鄙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20分)下笔不觉师造化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价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小题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小题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4分)【小题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锦诗之美--记敦煌研究院女院长樊锦诗樊锦诗,一个女人的名字,让人遐想到锦缎,诗歌,华丽纷披的美丽。四十余年过去,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生长为一种精神。四十余年前,樊锦诗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这个面庞秀气的上海姑娘,把父亲劝阻的信压在箱底,抛却繁华的都市生活,执意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文艺片里的丝绸之路,总看见欢乐的西部人弹着冬不拉,唱着小调,漂亮的女子献上洁白的哈达……这不过是真实的谎言,西部人把生活的背景归纳成两个字:荒凉。那时,戈壁滩人烟稀少,走上几十里路也碰不见一个人,沙子的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低达零下30度。莫高窟内极尽辉煌,鬼斧神工,洞外却是灰土蒙蒙,孤苦伶仃。人总要走出艺术的洞,柴米油盐地生活啊。水是碱性的,樊锦诗总洗不干净头发。没有屋子住,就在附近的小庙凑合,土炕土凳土桌,吃饭的时候起风,灰尘就呛到肺里。一个月也去不了一回城里,读书读报简直奢侈。有晚洞外传来狼啸。她吓得整晚睡不着,次日才发明,洞外原来拴着一头不安分的驴子。那时她也不过是个小姑娘,单调寂寞的日子几近让她窒息。但她不走。敦煌壁画的大气之美使她折服,而壁画雕塑自然的老化破损、被盗窃的空白痕迹更使她心疼。迫使她留下。她要以自己柔弱的坚韧保护敦煌。多年来,樊锦诗沉浸在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当中。保护、研究、思考、发扬画在石头上、刻在窑洞里的大美,乐不思蜀。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朝前期的分期断代,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这些年,樊锦诗把自己的先生也从武汉拽到了敦煌,风雨兼程,同甘共苦。流年似水,青丝变白发。听说有些女同学信誓旦旦要来敦煌,樊锦诗就紧张:“人很难真的和艺术过一辈子。我怕她们太苦……回头一想啊,我是三不像,一不是管理出身,不像院长;二没有坚持专业,耽搁了北大那几年;三不是贤妻良母,孩子受了很多委屈,亏欠家庭太多。”那场特殊的媒体见面会,就在石窟之外。樊锦诗扯扯普通的青布罩衫,犹如邻居慈祥而抱愧的老太太。旁边的听众却在感慨:“一个地道的上海女人,完全是浓重的西北口音了。”那她为什么坚持留下?“你们看夜色中的莫高窟,宁静、圣洁。我老说有一种魅力,一个极大的吸引力在吸引着我。愿意留下,死心塌地地留下,慢慢地就上升到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保护不好真是千古罪人。”“许多人都这样,一些老先生。你像常院长、段先生他们来的时候,有的比我还小,20岁左右。然而来了之后,一辈子默默无闻。被打成右派,还持续去画画,仍是一丝不苟地画。他就觉得这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没有这部分,他就没支撑了,并且他画的时候也是在跟古代的艺术家交流。震撼在哪儿呢?奥妙在哪儿呢?神秘在哪儿呢?就是他们的工作。就是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画,一点一点地实现人生价值。现在都年老了,八十岁、七十多岁。还想着敦煌,还要回来。他就觉得这是他真实的家。”听她坦然安静地说着这话,将四十余年的艰辛和孤独轻轻带过,听众心里各是滋味。戈壁风沙龙卷虎啸,改变了她的吴侬软语、青丝春颜,却赠与她别样的洒脱和旷达,和常人不能体验的幸福。西部人称敦煌研究院的这位女院长是西部守护神。只有神,才有这样的意志。月光下的她,不是神,如诗歌,如锦缎,具有华丽纷披的美丽。(选自《江淮文摘》2009年第12期)【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北京大学毕业后,樊锦诗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选择了环境荒凉的敦煌,并坚持工作了四十年,这充分展示了她的“美”。B.“这不过是真实的谎言”,是说文艺片里表现的“西部人弹着冬不拉,唱着小调,漂亮的女子献上洁白的哈达”的场景,在西部人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C.作者竭力描绘戈壁滩的人烟稀少、莫高窟外的灰土蒙蒙,是为了反衬莫高窟内的极近辉煌、鬼斧神工,也为了表现樊锦诗保护艺术的强烈责任感。D.“听说有些女同学信誓旦旦要来敦煌,樊锦诗就紧张”的细节,是为了通过她的担忧与心疼,展示出她留在戈壁滩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为下文突显她的精神做铺垫。E.“那她为何坚持留下”独立成段,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下文就通过樊锦诗本人对“一些老先生”的介绍和谈论,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小题2】本文的标题是"锦诗之美",请概括出樊锦诗的“美丽”之处。(6分)【小题3】文章没有直接刻画人物,“避实就虚”是本文表现人物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小题4】文章开头说:“她的名字,却在大风沙里生长为一种精神”,末尾部分又说,“西部人称敦煌研究院的这位女院长是西部守护神”,你认为怎样的精神使她成为“守护神”? 联系实际,谈谈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8分)
科目:高中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有追求的嬉皮士1972年,高中毕业的乔布斯“必须”上大学读书。里德大学是乔布斯自己选择的学校,天知道乔布斯为什么喜欢里德大学,反正绝不是因为那里的教学环境。里德大学以思想开放著称。乔布斯上学的年代,美国刚刚经历思想大解放的洗礼,五花八门的思潮正在大碰撞、大融合。在里德大学,嬉皮士们找到了一处名叫“苹果农场”的地方,把那儿建成了叛逆文化的乐园。年轻气盛、特立独行的乔布斯一到里德,就像青苗发现了沃土,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和那个年代的嬉皮士一样,乔布斯听着鲍勃?迪伦的民谣和披头士的摇滚,读着“垮掉的”诗人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主义诗篇,吟诵嬉皮士教父蒂莫西?利里的名言,在校园里穿着满是破洞的衣服闲逛,交结趣味相投的狐朋狗友,和男孩子们一起酗酒……他只用了一个学期就发现,他来里德不是读书,而是体验,于是,他干脆利落地办了退学手续。里德大学的开放不是白来的。即便像乔布斯这样的人,校方也不排斥。他们居然允许乔布斯在学校里赖着不走,如果哪天心血来潮,还可以到教室里旁听课程。乔布斯后来说:“我决定要退学,而且觉得这行得通。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曾经做过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在我退学的那一刻,我终于可以不必去读那些根本提不起兴趣的必修课了,我开始去旁听更有意思的课程。”很少有人真正注意到,乔布斯和那些只知道无原则叛逆和追求另类生活的嬉皮士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是个有追求的嬉皮士。“我喜欢那种生活,”乔布斯说,“我追随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当时经历的许多东西后来都被证明是无价之宝。”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找到了思想上的依托—―禅,乔布斯学禅的入门读物是《禅者的初心》。1959年,日本铃木俊隆禅师抵达美国,凭着六祖“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一句话,立志教授全无佛学根基的美国人修习禅道,以弘扬佛法。《禅者的初心》就是铃木俊隆禅师为那些对佛学一窍不通的美国人写的英文入门读物。教美国人学禅并不是容易的事。因为文化不同,很少有美国人能理解禅的奥妙。但毫无疑问,乔布斯属于极少数的例外。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烦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不得不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正如《禅者的初心》所说:“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也许,乔布斯终其一生,都是在实践铃木俊隆禅师的这句话。因为有追求,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期间,总是根据兴趣到教室里旁听对自己有用的课程,例如英文书法课。他后来说:“如果我在大学里没有旁听过英文书法课,Macintosh电脑就不会有那么多漂亮的、比例匀称的字体。”1974年初,乔布斯终于离开了里德大学,回到了洛斯阿尔托斯的家。这倒不是因为他厌倦了嬉皮士和禅宗并行的生活,而是因为他脑子里冒出了更大的理想—―他想筹到一笔钱,然后去印度朝圣,研习更深奥的佛法。乔布斯在雅达利公司找到了一份开发电视游戏的工作。虽然没接受过正规的电子学教育,但凭着聪明的头脑,他居然胜任了雅达利公司的工程师工作,像模像样地在雅达利负责游戏机出厂前的调试。等攒到足够的钱,乔布斯就和他的铁哥们儿一起去游历了。印度之行给乔布斯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他第一次看到无数穷苦人在城市里、在田间辛勤劳作,满街都是和嬉皮士打扮类似的流浪汉。他发现,那些在田间劳作的人使用的还是几千年前的原始农具。乔布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好用的工具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帮助,他脑海里正有一个梦想慢慢浮现出来:“我要改变世界。”(摘编自王咏刚、周虹《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通过记述乔布斯的大学生活和离开大学后的打工朝圣游历生活,描写了乔布斯的叛逆性格和人生追求,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追求的叛逆青年形象。 B.乔布斯是个有追求的青年,他选择从里德大学退学,一是因为他厌倦了在里德大学的嬉皮士生活,二是因为退学后他可以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到印度朝圣。 C.乔布斯选择到思想开放的里德大学读书,在那里他找到一处名叫“苹果农场”的地方,把它建成叛逆文化的乐园,然后开始过自己最喜欢的生活。 D.禅宗“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不提倡烦琐思辨,认为做事应该展示内心的天性,而这种思维方式恰合乔布斯的心性。 E.乔布斯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他能理解美国人不能理解的禅道,为了研习更深奥的佛法,在打工攒够钱之后他去了印度朝圣游历。【小题2】青年时代的乔布斯与其他嬉皮士不太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他的不同之处。(6分)【小题3】在里德大学,乔布斯学会了参禅悟道,这对于他的人生有什么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说明。(6分)【小题4】你如何看待乔布斯青年时代的“嬉皮士”经历?请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新晃职中文艺表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