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父亲逝世关于茶的古诗对联集锦锦

父亲去世,过年要注意什么?_百度知道
父亲去世,过年要注意什么?
我父亲09年去世,我想了解一下过年应该注意什么?比如能不能拜年,放炮什么的,我是湖南的,不知道有什么禁忌和风俗,希望能详细一点
提问者采纳
  老人逝后,孝子要守孝三年。  《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段文字记录了孔子与宰我的对话,大意是:宰我问孔子:“守孝三年的时间太长了,一年就够长的了。君子在三年中间不行礼,礼一定要废弃;三年不奏乐,乐一定要毁掉。旧粮已经用完了,新粮已经收成了,钻木取火也到了改换木料的时候了,一年也可以了。”孔子说:“吃着稻米,穿上绸缎衣裳,你于心安吗?”宰我说:“安呀。” 孔子说:“你于心安就做吧!君子在居丧期间,吃美好的食物也不觉得甜,听美好的音乐也不觉得快乐,日常起居都不安适,所以是不肯那样做的。现在,你于心安,就做吧。”宰我出去以后,孔子说:“宰我是不仁的人啊,儿子出世,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三年的丧服,是天下共同的丧期。宰我呀,在他父母那里也得到三年的爱抚了吧?”  父母亡故,守孝三年,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绵延至今不绝。宰我不仁,早已被人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守孝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三年之约仍然在人们心中,被世人视为大礼。淮北一带对孝子守孝有许多讲究,给“三年丧期”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孝子穿三年白鞋。旧时孝子的白鞋是父母亡故之日临时缝制的,鞋底鞋面鞋口全白,没有二色。如今孝子已不再缝制白鞋,都是直接从商店里买来白色宗酸鞋或运动鞋、皮鞋。解放后,穿白鞋的时间逐渐缩短。如今时兴西装,与运动鞋不搭配,生活节奏快,忙于生产工作,出入公共场合,不再苛求穿白鞋,农村尚能穿仨月俩月,城市里穿十天半月,意思到就行,“五期”内的祭奠仪式上多以黑纱戴孝了。  三年内不办嫁娶喜事。直系子孙,即便定好了婚期也要更改,有的在老人弥留期间,匆匆把事情办了,还有个说法叫“冲喜”,办喜事能把老人的病灾冲走。还有的因各种原因等三年有困难,就在老人入土后立即办喜事,不贴“喜”字,不放鞭炮不听响(喇叭)。如果是后来要办喜事,也可以迁就着挂三个年头计算。  三年内正月十五不蒸灯。淮北有正月十五蒸面灯的习俗,面灯上分别捏出一到十二个褶子,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掀锅后,从灯里所蓄的蒸汽水推断月份的旱涝,预测年景。人在三年守孝期间,没有蒸灯的权利,但可以点灯。乡邻们用笼布包三个五个面灯送去,说给孩子点个灯吧。主人答谢。不在于几个面灯的价值,在于人家能想到自己,与自己共同怀念老人。人缘好的能收到数十上百盏面灯。  三年春节不贴门对子(春联)。过春节时,不贴门对子不听响。从门前过路的人一见便知这家有变故,也会为之叹惋,念一声:这家子老的去世了。到第三个春节可以贴黄色或蓝色门对子。亲属的门对子也有讲究,哥哥嫂子死,弟为幼,为长者执礼,大爷大娘死,其父为幼,自己父母健在也当执父母礼。弟弟弟妹死,兄为长,叔叔婶子死,若父母健在,其父为长,均可贴红色门对子。有时堂兄弟之间处理不当,也会反目。  三年没有好时运。说父母去世三年内做事不顺利,凡事要格外谨慎,不冒险,不经营大生意,不与人斗恶。这大概是因为心情极度悲伤,情绪不稳,做事易出差错。有时孝子与人斗恶,人们便用“三年没有好时运”相劝,孝子很容易接受,斗恶的对方也会谦让。  这些习俗,都是用来劝人恭敬父母,身教子孙,引导父慈子孝,使人伦有序,社会和谐,承载的是传统美德。虽然今天已是百无禁忌,而这些习俗依然在人们心中庄重地保留着,三年守孝的仪式虽然难以做到,而世人心中皆有三年之约。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大家的回答,我很想全都采纳,可是只能是一个,就只好给这位字数最多的了,人家粘的也辛苦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1条回答
不能拜年 串门是传晦气的要放放炮 放炮是去晦气的说不能放炮是不对的一定要放{平时不要放鞭炮过年可以}
三年内不准放鞭炮,不能贴春联,应该还有不能穿红这应该是比较大众的做法。这都是表达我们对逝去亲人的一种哀思。
可以拜年,但不可以放炮,因为你爸爸去世还不到一年,这样会对他的灵魂受到伤害或不能安宁。你不可以在过年时喝个烂醉因为这样他不会放心的。。。注:我不确定,因为我外公去世时我们是这么做的。不知道你那边跟不跟我们一样。
我们这里是不能3年内 都不能出去拜年
不能放鞭炮 除非 有亲戚结婚
过年的时候不要贴福字 。 不要放鞭炮。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没听说过有什么有注意的去世的人不会在复活了,活着的人就要好好的活,年要高高兴兴的过哟
不能放鞭炮 烟花
贴春联也不能 !!!
楼上说的守三孝那是古代的事跟我们没多大关系!!!就这些
如果父母去世了。
过年的时候不要贴福字 。 不要放鞭炮。
反正我们这是不能贴对联,不能放鞭炮,这样一直持续三年。还要给离开的人送纸钱。我是辽宁人。
三年不能贴春联啊,还有什么红色的东西也不能贴,自己一年之内不能穿大红大紫的衣服,我们这里是这样的
我是河北的,我们这里不能拜年,但是可以赶着年前去走亲戚。
不要放鞭炮,不要哭,不要贴福字,注意吃饭要吃清淡的,不要吃大鱼大肉~
老人逝后,孝子要守孝三年。
《论语·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第一年是不能帖对联的,不能放炮,不能出去拜年,静静的在家里。且不能坐高凳子。
如果父母去世了。
过年的时候不要贴福字 。 不要放鞭炮。
希望对你有帮助
补充:不是“不要贴福字”,对联等等要贴的东东都不可以。这是对死者的一种缅怀的表达方式。亲者刚刚过世,就张灯结彩,好像一点悲痛的样子也没有,这怎么行呢?
不能贴对子 不能放鞭炮
这两点基本上是最主要的
应该是三年之内不能贴&花花” 不能放鞭炮吧
不能拜年,不要放鞭炮我们这是这样的
年还是要过的,只是不能过于欢乐,不能穿太花俏服装。
对联好像要紫的不能用红的不要张扬 不能放鞭炮
过了百日没?过了就没什么。没过就收敛一下。
不能去拜年
不能放鞭炮
贴黑紫色对联
不能穿红绿衣服
不贴福字 不放鞭炮
可以拜年,但不可以放鞭炮。我们山东是这样
过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社会批评类杂文以及政治、历史、法律、文化方面的文章,佛学文章、佛教对联 ,对联作品与对联理论文章,新诗、格律诗词,哲理随笔、杂感体验等
本博客开设4年多,进入了“人气博客排行”,欢迎诸位光临本人QQ:以下是_之的新浪微博链接/&关于本博客,请读者注意以下几点重要提示:1、文章排列是以发表时间先后为顺序,早先发表的文章在后面,其实有的质量更高;2,文章后面随时添加的评论(即跟贴)值得一看,尤其是左边的“最新评论”,都是一些重要的补充;3,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后面链接的网址去看看在猫眼看人等论坛所发的原贴及其讨论,跟贴往往巨多,不少跟帖非常给力。&
大江东去_tm
my_love_bewi
my_love_bewi
my_love_bewi
文章数:235
评论数:5196
浏览数:1694596
星期一 &&&
&在父亲去世及治丧期间记的日记
在父亲去世及治丧期间记的日记&&&&
肖大志于2014年2月
2014年春节前几天,我象前几年一样,携妻子女儿回到湖南邵阳市五中,和父母住在一起过春节。期间,父母亲身体和精神状态还比较好。父亲每天还能看一会书。我和妻子每天陪父亲打一会纸牌。父亲头脑清醒,牌技不错,兴致也高。去年,父亲过九十大寿,我们全家为他办了一次寿宴。考虑到老人家随时可能走,也许是父子之间冥冥中的感应,所以,与往年不同,今年寒假期间,我特意做了几件事:一、我找到父亲题甲午年的一副春联:甲第迎祥双福至,午风送暖百花香。并为其加了四个字的横批:满堂春意。然后到市场找人写好并带回家贴在家门口。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那个老夫子,将百花香,写成了白花香。我提出来,他才在白字上面加了一横。我心理有个疙瘩,因为白花代表着丧事。二、这次我破例带回一本佛教关于临终关怀的书《饬终》,放在家里并特意交代二姐看其中的两节,怎样以符合佛法的方式处理后事。三、除夕之夜,我找出一副放在家里好多年都没有挂出来的西方三圣图,要挂在客厅,但是妻子说别挂了,就没有挂。四、我有两个念佛机放在家里多年,前些年因为家里整理书柜,我估计将其与书籍一起放在小房间的搁板上面了,我想去找念佛机,但是因为书太多,没找了(清明节前回家时才被我找出来)。五、寒假期间,我和父亲聊了一次关于死亡的话题,我说,父亲,您过了九十了,对生死问题应该早有思想准备了,您对死亡怎么看?父亲淡淡地说了四个字:顺其自然。我相信,这四个字无疑是父亲对此深思熟虑的总结,也是他这几年一贯的心态了,也是我此生与父亲最后一次思想交流的唯一记忆。可惜的是,我当时没有再进一步对他说,平时多念念佛。不过,这些年,我偶尔看见父亲双手合十,默念着什么。对父亲一辈子兼容儒释道的理念,我也是一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我和晚年的父亲专门讨论佛教,也许只有大约十年前的一次,我从头到尾为他解说了一遍《心经》。
日清早,父母还在安睡,我没叫醒他们,只去看了一眼他们,见他们睡得很安稳。然后,我携妻子女儿动身回广东佛山。这一天,南方刚好开始降温。
自三十年前大学毕业后,一直没写日记。不知怎的,父亲去世的这几天,我在有感而发写了几副对联的同时,也随手写了几段日记。现整理如下(有一部分细节是后来补记):
2月5日―2月6日
因近日天气突变、寒流南下、气温剧降,日,父亲可能于睡眠时受寒感冒,当天即入市中心医院治疗,不久即为病危状态。医生说父亲身体衰竭,这次很可能挺不过。在邵阳的家人全都赶去探望守护。妈妈始终守在其身边。当晚,二姐将情况告知在云南丽江的大姐和远在加拿大的三姐。大姐则将父亲的病情及时电话和短信转告我,其中一条短信是:“爸可能今晚难过,医生说的,你看她母女俩要一起走吗”(.22:17:10)。见此短信,本来想独自再回家一趟的我,就决定携妻子女儿一起赶往邵阳。根据医生所说,父亲心脏和呼吸都出现衰竭(父亲年轻时身体还好,退休年老后,先后出现肺气肿、冠心病、高血压,近两年又出现糖尿病),可能很难捱过一天的时间。
一夜未睡,我携妻子女儿于2月6日上午赶回邵阳,直奔医院,见到父亲靠呼吸机在维持,戴着氧气面罩,已经不能说话,但应该还知道周围的人和事。我握着他的手跟他说了几句话。不知他能否听见。看他的样子,呼吸困难,不知是在努力呼吸还是想努力表示什么,是不是他也想回家呢?这是临终老人很常见的心理。从后来不久他回到家里显得安详多了来看,这是他当时可能想表达的心愿。可惜,当时我并没有静下来多跟父亲好好沟通一会,没有多倾听他观察他想有什么意思表示。我见到父亲后,只是再三对他说了几句:父亲,你要保持乐观心态,要看开点,要欢欢喜喜,我们现在就回家。父亲戴着氧气面罩,脸色涨红,但始终说不出话。家人早就一致同意我一回来,就马上让父亲办手续出院回家。我和二姐一起,与主治医生短暂交流了一会。随即叫来一辆120车,很快便将父亲接回家中。期间,除了二姐全家、妹妹全家、毛嘉等家人,堂弟肖洪斌夫妇等也一直在帮忙。
虽然只折腾了很短的时间(家就在医院对面,车只开了两三分钟就到了),回到家,将父亲安顿在他自己的床上,换上自家的氧气机,父亲也许是更虚弱了,但他神色显得平静,估计他最感到难受的是呼吸一直比较困难。从中午到下午,父亲躺在自己的床上,象平时一样右侧卧。神情比在医院安详平静,呼吸微弱。我时而和他说几句话。期间,邓小兵等佛友赶来为父亲作临终助念。邓小兵带来一部念佛机(我托建乾又买来一个专念六字洪名的),并为父亲做了一些开示。
下午,二姐请来了社区医院的院长,他来看了一会,说父亲能否挺过一天很难说。到了晚饭前,我看父亲用着的两瓶点滴大约只能维持到半夜,所以,我又去社区医院买了两瓶备用。晚饭时,家里留下妈妈、大志全家、妹妹全家,其他人暂时各自回家。我在当天就向家人提出,父亲若去世,这几天首先要注意:一、24小时内不要搬动,不要触碰其身体,不要换衣服。二、不要放鞭炮,不要大声哭号,不要大声说话和弄出其他声响,尽量安静一些。三、24小时内暂时不要通知其他亲友来。家人对这几条基本做到了。
大家吃完晚饭后,我和建乾守护在父亲身边。过了一会儿,我看见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微弱,逐渐地也显得也越来越困难,因为根据父亲的病症和他平时身体情况。他的肺部应该有积水。虽然,如果采取插管抽水等措施,也许能延长父亲一段时间的生命,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事无济于事的。我们在医院,除了用氧气机,也不打算这样做,而且这样做,也不知是减轻还是增加乃至延长父亲的病痛煎熬。既然把父亲从医院接回来,那更是决定了不再这样折腾。所以我们还是用父亲自己的观点:顺其自然,不去人为地干扰父亲辞世的过程,而是让父亲顺其自然地走过生命中最后一段时间。哪怕是必经的痛苦,也只能让父亲独自挺过。我能做的,只能是握着父亲的手,偶尔对父亲做一些言语方面的安抚、开示,并为父亲念佛祈祷。在此期间,我几次给父亲做了简短的开示。我说:父亲,你对死亡要看开一些,对痛苦要看淡一些。临终前,一般都要忍受一些痛苦的,但是这些会过去的。这一切都在一点点的过去。生命的开始和结束都是艰难的、痛苦的,这都是必经的过程。你要把这些痛苦观想成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直至观想成空的。要观空、念佛。其间,我估计父亲马上就要走了。于是跟二姐打了电话,要他们全家和毛嘉等人马上过来。
父亲在临终前的一段时间,最痛苦的肯定是呼吸困难,因为其直接死因是感冒引发的心肺衰竭。父亲临终前不久,也许是由于呼吸困难的原因,舌头稍微伸长(我们起先没注意、或者开始不明显),因此,他的舌头被自己的一颗长牙咬破了一点,流了一些血。我和建乾想办法用纱布将父亲的那颗牙齿垫住,但看来用处不大。关键是父亲的呼吸困难,我们爱莫能助。
自从父亲回到家,从中午到下午,虽然我不知其神智状况具体如何,但看他的神情始终是平静安详的,即使是忍受痛苦的最后一段时间。最后,我眼看父亲的呼吸越来越微弱,慢慢地,其呼吸间隔的时间稍长了一点。呼气越来越慢,越来越轻微,吐气更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短暂。我知道父亲弥留的时刻马上要到了,就去隔壁房间将红红等人叫过来。我要红红、建乾等人跟我一起念佛送父亲。我们一边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一边看着父亲越来越微弱的呼吸。最终,我看到父亲吐出最后一口气,终于停止了呼吸,我知道:父亲走了(这个时间,只是以民间习俗最通俗直观的所谓断气为标准的。至于医学上所谓的脑死亡标准,以及佛教说的中阴身出现或离开的时间,具体何时,我们不得而知)。这时,建乾突然起身,去叫留在家里的冬冬等其他人过来,对他们说:爷爷走了。我一直在父亲跟前,继续为父亲念了一段时间的佛号。其间,我想到应该记下父亲辞世的时间,就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显示是下午6:47。而实际上,父亲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时间应该是此前一点点,所以,我将下午6:46作为父亲辞世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妈妈、妹妹等人来到父亲跟前,哭泣了几声,我要她们别大声哭,最好为父亲念几句佛,她们也就没有大声哭号,并念了几句佛号。不久,二姐一家和毛嘉等人赶来了。二姐夫为父亲烧了几张纸钱,并点了一盏小油灯,烧了几支香和烛。然后,我的几个佛友也陆续赶来了。大家一起轮流为我父亲助念佛号。
父亲辞世于日星期四下午六点四十六分(农历正月初七酉时),当时,大志、红红、建乾、季芬、妈妈、冬冬、儒儒等在父亲身边。父亲辞世之际,很安详平静。容颜与平时安睡一样。大志、红红、建乾等在父亲辞世前后,一直在守护其身边念佛号。期间,大志为父亲做了一些开示。季芬、妈妈等在父亲辞世之际,也为其念了几句佛号。二姐全家及毛嘉等人不久也赶来,也为其念了几句佛号送其往生。妈妈等人间或有一些哭声,但家人始终没有人大声哭号。更没有人摇动触碰父亲身体,只是我和建乾将父亲的氧气面罩取下并将其手上的点滴轻轻拔下。不久,邓小兵等佛友也赶来为我父亲轮流助念,至凌晨零点,我要他们回家。当晚直至天亮,我和妹妹为父亲守灵。期间,我时而小声为父亲念一段时间佛号。另外,从2月6日中午起,在父亲床边一直开着念佛机,不停地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同时,我找到一册小本的《佛经集》,放在父亲枕边。
昨夜一夜未睡。凌晨,我写了几段日记,并写了几副对联在日记本上的。
早上,乔新发来,送来了一幅阿弥陀佛圣像、一小包金刚砂、一本藏传佛教的书《见即解脱》。邓小兵等佛友陆续赶来,参加助念。应二姐的要求,打算根据邵阳当地的习俗,为父亲做两个简单的法事(一个是移动遗体到下面灵堂的开路法事,一个是送葬回来后的烧纸屋法事),所以,我托人请来专职法师也是我平时的熟人刘和尚准备为父亲做法事。期间,我对刘和尚说了我对父亲丧事的几点想法:随俗、随缘、简单。另外就是不忘念佛。
下午6点48分左右,佛友的助念结束,我们几个子女开始为父亲擦洗身体,换上多年以前就准备好的寿衣。在为父亲换衣服时,我感到其身体中间部位有一部分尚是温的,下肢和头部则是凉的。
为父亲换好寿衣,随即有人来将父亲的遗体移往楼下已经布置好的灵堂(他们对遗体的的动作比较粗糙,也许是职业习惯了)。因为正值春节假期期间,加之最近连日雨夹雪,天气寒冷恶劣,殡仪馆交通不方便,安排也比较紧张,为方便亲朋好友前来悼念,我们临时在学校家属区搭建了一个简易灵堂。当时,布置灵堂的人给我看了一副对联是否可用。“从教育桃李遍华夏,抚儿女贡献为祖国”。我觉得这只是一副通用的,就当场将自己凌晨写的一副写给他们,由布置灵堂的人用条幅写好挂在灵堂两边。其中,一个繁体的缱郑闼傩戳艘坏恪D歉鲂醋值娜耍仁嵌晕宜悼赡苌傩匆坏悖艺嫣岢隼慈肥瞪傩匆坏悖植怀腥稀2还捎谔醴谀锤删凸疑希沟靡恍┠飨拢涑闪私频囊坏悖晕乙裁恢匆庖偬砑印N蚁耄钜坏憔筒钜坏惆桑
期间,我委托邓小兵等佛友为我代放生100元,找剩的一点零钱请他随缘布施给街上的乞丐。放生和布施功德,回向给父亲。另外,远在黑龙江的明坚法师,闻讯托人以华逸寺明坚法师的名义送来花圈,并为父亲念经念佛回向。
昨夜睡了一晚。早上,乔新发、邓小兵等来。邓小兵带来《地藏经》、《楞严经》等佛经。我托乔乔帮忙买来一副寿枕(一个头枕、一个脚枕)。我们三人一起,为父亲放上寿枕。乔乔为父亲额头放上少许金刚砂。白天,陆续有许多亲友前来悼念并送来花圈等等。最先是六叔等一批亲戚从隆回老家赶来。然后,其他亲友也陆续前来,有个别在外地的友人则专门打来电话或托人表达慰问。远在云南的大姐一家也赶回来了。
我先后给邹宗德、谢道溪、张正清等人打电话,安排明天下午的追悼仪式。草拟了一张讣告并叫人打印张贴。
晚上,我向隆回来的亲戚们说了我对父亲丧事的基本意见,就是上述:随俗、简单、随缘、念佛八个字。我总的观点是:对于当地的丧事习俗,基本上不反对,但一切仪式和法事都要尽量从简,不折腾人。丧事期间的饮食和举办的仪式、法事等等过程中,可以吃肉,但绝不能杀生,等等。我对父亲的丧事,只负责管理两件事。一是:父亲辞世最初24小时,对于遗体不要搬动、打扰、换衣,不放鞭炮,不大声哭号,暂不通知外人,只由我的佛友来随缘助念佛号。二是:追悼会仪程及有关人员由我安排并组织好。其他事项,都由几个姐姐负责安排、组织。对我的意见,家人和亲戚们表示完全赞成。
于早、晚、次日凌晨,我在父亲灵柩前为父亲念了三遍《地藏经》,另外念了一遍《楞严咒》。当天,更多的亲朋好友赶来悼念并送来花圈等等。妈妈的一些亲戚也闻讯从隆回赶来。市楹联学会、诗词学会的领导主要邹宗德、张正清、谢道溪等人前来悼念。除了邵阳市楹联、诗词学会以外,新邵、邵东、隆回等楹联、诗词学会也派代表分别赶来并送来了一些挽联条幅以及花圈。远在加拿大的三姐也赶回来了。
晚上七时许,召开追悼会,由邵阳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邵阳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谢道溪先生主持,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邵阳市诗词协会副会长邹宗德先生致悼词,邵阳市诗词协会会长、邵阳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正清先生、街邻代表车大成老师、父亲的学生代表鄢忠群先生、我的佛友代表邓小兵先生、亲属代表肖洪斌先生先后讲话。我作为孝子最后致答谢词。追悼会整个过程,由雷德明介绍一个摄影师来专职负责摄像。
追悼会以后,我、红红、建乾,与佛友邓小兵、乔新发等一起,绕灵柩为父亲念佛回向,先后分别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和阿弥陀佛四字洪名。
要说明的是,因追悼会仪式没有在殡仪馆举行,根据政策,父亲的丧事,没有有关领导参加,只邀请各位亲友,以及父亲在楹联诗词界的生前好友参加。五中家属区的邻居王顺莲、李谢等人,以及大姐、二姐、三姐、妹妹家的亲友们,在整个丧事期间,帮忙不少。
晚上,我去附近的一间小旅馆看望了由隆回老家来的住在这里的父母的亲戚们。
早上8点多,除了妈妈和儒儒留在家(托亲戚照顾),家人都去送父亲灵柩出殡。首先去殡仪馆火化遗体。在去殡仪馆的路上,我捧着父亲的遗像,坐在装有父亲灵柩的第二台车的副驾驶座。前面开路的车牌号是:湘E.D1718。我看着这个数字,想起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密码。一路上小雨夹雪,车开得不快,我主要为父亲默念佛号,念的是我平时最常念的四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回向给父亲及一切众生,但愿父亲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汇入解脱之海。同时,我想到佛教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及《金刚经》里的四无: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最后,车到了神龙殡仪馆,我为父亲默念了一遍《心经》,这也是我以前曾经为父亲讲过的佛经。父亲的遗体被送入普通焚化炉01号。在此期间,我为父亲默念了若干遍佛号,以及若干遍往生咒。
父亲的遗体火化后,我们接着将父亲的骨灰坛送去坟山安葬。由我捧着父亲的骨灰坛,大姐捧着父亲的遗像,一起坐进刚才的车。我看见前面开路的车牌号是:湘E.OLJ48。我看着这个数字,随缘想到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我继续为父亲默念佛号,回向给父亲及一切众生,但愿一切有缘众生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市郊云水铺乡大牌楼,我们下车走了很短的一段山路,将父亲的骨灰坛放入墓穴,按习俗,去送葬的家人都向父亲的墓穴扔了几把土。
回家后,家人请刘和尚为父亲又做了一个简单的法事,烧了一个纸屋。对此举,我虽然不主张,但也随当地习俗没有反对。
在此附带一提的是,从今早开始,我就开始拉肚子,也许是饮食等原因引起的肠胃炎。在父亲出殡前,我一连拉了好几次,吃了点药,刚好在出殡的时间勉强停止拉肚子。一路上直至回家并为父亲做完烧纸屋的法事,我都没再拉肚子。但法事刚一做完,我又接着连续拉了好多次,又吃了一些药。由于严重腹泻以及今天的严重受寒(出殡时没穿呢子大衣,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短羽绒衣),引发了我的严重寒火,我的上下嘴唇同时长出一大片水泡。只得去医院开药。
2月11日―2月14日
2月11日。我根据当地习俗,写了一封感谢信,出去打印几张,交给姐姐去张贴。同时,姐姐们去学校的几个邻居家表示感谢。
2月13日。父亲出殡后的第三天,我们和妈妈一起,根据习俗,全家人又去祭拜了父亲的坟墓,以简短的仪式祭奠了父亲。坟墓暂时是一个土堆,尚未立碑。然后由我做东,请全家人去饭店吃饭,算是提前散元宵。这是父亲逝世后,我们家人一起第一次过元宵。大家庭已经不再圆满。世事无常,悲欢离合,一切都有聚有散,一切都有始有终!
次日(2月14日元宵节),我携妻子女儿,赶回佛山南海。
从父亲去世之日的七七四十九天内,我吃素四十九天(我已经多年没有吃素了),亲自放生若干次。七七四十九天内,我一共念《心经》若干遍(至少每天一遍),《金刚经》一遍,《地藏经》七遍,《阿弥陀经》每天一遍。另外,每天念佛号若干、念《往生咒》若干。另外,每天早晚功课回向。七七四十九天内,抄《心经》、《阿弥陀经》、《地藏经》、《金刚经》、《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佛说孝子经》、《盂兰盆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八大人觉经》、《大悲咒》等各一遍。所有这些,都回向给父亲及一切众生。另外,我请明坚法师为父亲在新邵县华逸寺立了一个牌位,为父亲做回向。并请邓小兵在邵阳代为放生100元。
清明节前一周的周末,也是七七四十九结束之时,我再次请假两天,连同周末一起,回邵阳几天。因为根据习俗,第一次为新坟扫墓要提前几天。我于3月27日回到邵阳。首先, 于次日,和家人一起去到坟山,为父亲扫墓。其次,3月28日下午,我请邵阳市楹联、诗词学会的十来个朋友,到一个土菜馆吃一餐饭,对他们表示感谢。然后,于3月29日,我请在邵阳的佛友十多人,到秋月素食馆吃一餐饭,对佛友们表示感谢。
父亲去世的那天夜晚,我感到心里突然空了许多。心里觉得既空虚又安静,既悲凉又平静。深夜,四周也很安静。家里,也只有念佛机轻轻的声音。我守着父亲的遗体,父亲的遗体也是静静的,神情也是静静的。另外,父亲去世的头一晚,深夜很安静,家里也没什么风。家里的几个人都睡了。但我几次听到空寂的房间某处偶有不明声响,似乎有东西被轻轻碰动一下的声响。可以肯定的是,房间里除了父亲的遗体,没有他人。
认为人死如灯灭,不承认中阴身(神识、魂魄、灵魂)的存在,其理由是经不起分析辩驳的。这个问题,只在于对魂魄怎么看,而不是有没有。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之处,有一个是“诸法无我”,而无我的内涵之一,是指没有固定的永远不变的灵魂,而不是说没有灵魂。佛经中经常说人死之时,灵魂离开。如,《佛说八师经》云:“身烂还为土,魂魄随因缘。”《法句譬喻经》云:“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法句经》云:“身死神徙,如御弃车,肉消骨散,身何可怙!”《法句经》云:“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精神居形躯,犹雀藏器中。器破雀飞去,身坏神逝生。”等等。这个说法,跟其他宗教的说法是大同小异的。如果说对于生命是否有轮回,各个宗教还有点不同的话,那么,对于前生后世,也只在于怎么看,不在于有没有。各个宗教其实都是承认有后世的,否则就谈不上宗教了。因为任何宗教,都是超越此生这个短暂的幻象的,都是对于生命无穷以及善恶罪福等来生内容的思考。
《出曜经》云:“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逝者已矣!而生活依然要继续,工作还得照常进行,盐汤还得喝了(见屠格涅夫的散文《白菜汤》)。父亲去世的次日,学校刚好开始上班,我请了一周假。父亲丧事结束后,我携妻子女儿又赶回佛山南海,开始新学期的工作。另外,众多朋友悼念我父亲的挽联尚未整理出来,容后再发。预计今年年底在《邵阳楹联》第26期会刊登一组纪念先父逝世的挽联专辑。邹宗德先生等人已经在联都、中国楹联论坛等网站发了《为邵阳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肖玉苍先生征集挽联》的帖子,见
发表于: 21:48:00
几幅悼念父亲去世而作的对联
肖玉苍老师追悼会仪程及发言(根据视频整理)
等等相关链接
发表于: 23:00:00
刚才即时的讨论:
自古以来什么葬礼都差不多,关键是作为文明人,尽一点哀思和礼仪。至于节约耕地之类的,荒山野岭多得是,跟耕地没多大关系。
农村有专门的坟山,一般不影响耕地。
天朝的火葬公墓就是要抢钱,不抢钱,到也无所谓。
火葬费有规定,也不是很高,但化妆费、骨灰盒、殡仪馆。。。那是高得吓人,停一天5、6千,骨灰盒高的好几万,最普通的也得上千,一次火葬下来,不算公墓费就得好几万。。
俺觉得还是坟山好,逝者专属地一样。留一片给先人。
要留下三分地,让与后人耕,也要留下一分地,给予先人安息。当然,俺说的坟地,不是耕地。
伊-斯-兰教的葬俗历来是受到好评的。但是他们也是土葬,只是提倡薄葬。
有的富贵人家,死者嘴里含金玉,所以,有时造成偷墓的现象。
汉族历史上的盗墓现象,自古是中国特色的。国外除非考古挖掘,一般没听说过盗墓的。
农村现在多数是火化&&然后装棺材土葬&&
既然火化,再装棺材,就多此一举,浪费物力。骨灰坛可以直接埋葬。
俺一直对于火葬和土葬持中立态度。俺个人愿意选择火化,但是希望最好在死去三天以后。
俺父亲不反对火化,就火化。俺妈妈愿意土葬,到时候就让她土葬。
根据佛教,死后24小时不要动,这点俺绝对坚持。死后3天后再火化。比较合符人性和宗教的基本观念、也比较可靠。
佛教也有主张夏天死后三天,冬天死后一周才火化的,这个有点勉为其难。
佛教一般主张火化,但是一般坚持24小时以内不要动遗体,因为中阴身(神识、灵魂)在这段时间离去的时候不确定。当然这里的离体,还不一定是投胎或者往生。投胎、往生的时间佛教认为是49天以内,或快或慢。
以前俺没怎么多想,但前几天俺几次从学校门前不远的桥上过,几次都想着,这个地方桥小弯急人多坡陡,真的危险,搞不好会压死人,果然前天桥上就压死一个人。搞得俺现在真有点怕 自己的感觉了。
民间通俗是断气为标准,比较直观可操作性非常强。现代医学主张脑死亡,但是需要仪器,一般人普通情况难以确定。佛教的中阴身离体的时间更难确定,不过24小时不打扰死者这个习俗比较保险。
夏天尸体可能臭的快。但是西-藏有一个高-僧说得好:对遗体,反正你不会打算吃了它或卖了它。呵呵。
西-藏人坚持一定要过几天才火化。
西-藏的天葬只是极少数高层人士可以,普通人都是火葬。
佛教说了,舍利子是戒定慧的结果,主要是禅定和持戒功夫的结果。跟食物没直接关系。
有人说,舍利子是结石,根本就是胡说。个别僧人死了,舍利子作假,倒是真的。
能有舍利子的是极少数。跟声望、学识没太大关系。
发表于: 21:17:00
话说完了、说够了,也就不想说了!
发表于: 22:22:00
抱歉,俺现在没精力打点博客。加之凯迪博客很麻烦,上图比论坛麻烦不说。还有敏感词审查,有的帖子一发出去,就没音讯,要反复过滤重发。而且博客还有人定期事后审查,辛苦发出去的大把帖子,过几天又被锁了删了,所以俺现在干脆只发论坛,小编删除屏蔽就算了,不删除就发出,OK。
现在论坛发帖不能一本正经讲道理,应该玩无间。
嗯,我不得不花多时间去掉敏感词
尽管这样还是常被屏,甚至锁ID
所以不太想去论坛发了。我的博客就是这样停了的,没时间精力去这样应付消耗!
最好发貌似无厘头的无间帖子。我打算这样玩一次,可是我文采不好,需要酝酿一段时间。
无间贴也需要耗精力。
需要耗更多精力。
昨天去广州参加一个会,顺便拜见了中国楹联学会几个领导。其中余德泉老师和常江老师对我说,你父亲去世的事,应该及时告知湖南省和中国楹联学会。余老师说,我跟你父亲也算是老交情,我知道了,也好写副挽联。我解释说,当时是春节,没有通知太多亲友。另外,当时通知亲友的事,我都是托付旁人了。
另外,在今年清明时,我回邵阳挂亲,有一天陪妈妈在资江南路散步,遇见傅治同老师夫妇,傅老师也提起这个问题。礼节不周之处,一并致歉!
发表于: 10:06:00
Powered by 凯迪中途岛
Copyright & _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升学宴对联集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