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孔垄站让梨的诗人有谁

{username} 欢迎回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孔垄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KongLong zhen)
是湖北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黄冈市20强乡镇,市级精神文明镇。
名称来历:南宋末年,有孔姓人家在此拓荒地定居,筑起小垄坝,人称此地为孔家垄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5&51&#39;~<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59&#39;,北纬29&48&#39;~29&55&#39;,地处县境南部,东濒龙感湖,南联分路、小池镇,西依新开、蔡山镇,北邻濯港镇,人民政府驻邢圩村。电话区号0713,邮政编码435502,北距县城24千米,距省会武汉市189千米。
政区沿革:春秋属楚地,秦隶九江郡,隋代始属黄梅县。明清至民国时期设孔垄镇。1949年设孔垄区,1958年改设孔垄镇后,镇、区、人民公社并行。1987年并镇、区、社,设孔垄区。9月撤区建乡,分设孔垄镇、张河乡。2001年张河乡并入孔垄镇。
政区划分:<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末辖严闸、洪碾、孔东、汤大、梅坝、邢圩、邢港、油榨、王坝、树林、七里、五里、洪铺、公口、德化、殷湾、周碾、吴河、卢列、段列、梅列、邓渡、余墩、安墩、方畈、蒋营、郭湖、邓湖、长湖、刘桥、付渡、新安、张塘、马坊口35个村民委员会和万年台、西厢、站前大道三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村民小组389个,居民小组28个。
人口面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mso-hansi-font-family: 仿宋_GB年末,辖区总人口11.5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683万人,城镇化率12.7%,另有流动人口420人。总人口中:男性5.684万人,占49.13%;女性5.886万人,占50.87%;14岁以下1.851万人,占16%;15&64岁6.840万人,占59.12%;65岁以上2.879万人,占24.8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1.5694万人,占99.99%;回族人口6人,占总人口的0.005%。2011年人口出生率8&,死亡率7&,自然增长率1&。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47千米。镇域版图总面积126.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06.34平方千米,占84.06%;水域20.16平方千米,占15.94%。人口密度为平方千米860人。
地形地貌:境内为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地势为北高南低,平均地面海拔高程13.3米左右,最高点孔垄镇西正街海拔14.65米,最低点长湖猪婆凼海拔12.51米。
气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气候温和,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期短。年平均气温17℃,1月均温4.4℃,7月均温28.9℃,无霜期年均258.3天。年均日照时数1865.9小时,年均总辐射111.6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雨量1417.6毫米,降雨量集中在每年5-9月间,6月最多。
水文:属长江流域华阳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东港,经严家闸入大感湖;西河(西港)经杨家闸连长江,港道全长26.6千米。另有邢港、七里湖、勇士港、友谊港、义务沟等20条河流和周龙凼、王龙凼、吴龙凼、洪龙凼等大小面积不等的十几个沉积湖,与东、西港河道相连。
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灾害。最严重一次是1998年7月间的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农田受灾面积80183亩,直接经济损失3986万元。
农业:耕地面积9.23万亩,人均1.04亩。其中旱地面积3.34万亩,水田面积5.88万亩。水域2.3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5.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15.3%。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兼种红薯、蚕豆,种植面积分别为8.28、2.3万亩,生产粮食4.05万吨,人均340千克;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蔬菜,种植面积为3、4.24、1.33万亩,产量分别为0.91、0.86、6.98万吨;林业以种植经济林为主,片林、四防林面积450亩,活立木蓄积量3.68万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84.9亩,品种有梨、桃、杏、橘、杏等品种,产量256吨;畜牧业以猪、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4.23万头,年末出栏2.75万头,存栏1.87万头;家禽年饲养量26万羽,出栏20万羽,存栏6万羽;水产养殖以鱼虾为主,养殖面积2.02万亩。鱼、小龙虾产量分别达6826、2684吨。
工业:以纺织、轧花、服装、油脂、塑料、建材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27.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3.8%。拥有中小型企业128家,规模以上企业20家,职工83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比上年增长38.49%。拥有&七仙女&、&老牛&、&神州&等注册商标13个。
商业外贸: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1356个,职工4368人;年末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3.8亿元;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4亿元。比上年平均增长19%。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收入1145万元,完成营业税30万元,增值税730万元,企业所得税150万元,个人所得税12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03元。年末有工行、农行、信合及邮政银行4家,人保、太保等3家保险公司。各类存款余额2.6亿元,贷款余额1.5亿元。各类保险费金额达1.3亿元。
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7个;楹联、书法、诗词、戏剧团、秧歌、莲厢、锣鼓队等各类社团138个;文化专业户62户。各类图书室48个,藏书24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128人,有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7个。
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1900人,专任教师152人;小学12所,在校生5800人,专任教师2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900人,专任教师247人。高级中学(百年名校)1所,在校生3600人,专任教师2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76万元,比上年增长17.7%。
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含门诊部)38个,床位18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6.05张。专业卫生人员299名,其中执业医师62人,执业助理医师34人,注册护士73人。年末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5.64万人次。37个村、社区、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医疗保险。
体育:2011年末有体育活动场所386个,设座椅560张。85.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9%。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拥有广播电视网络服务中心1个,开通数字电视频道135套,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0.52万户,入户率69.6%。
社会保障: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90户,人数2515人,支出49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长50%;医疗救助32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60人次,共支出24.36万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71户,人数3567人,支出293.85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增56元,比上年增长3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7.61万元;敬老院4家,床位3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01人,社会福利费支出153万元。社区服务设施3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个,社区服务站7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1%; 基金支出合计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9%,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77万人,参保率63%。
交通运输:有铁路京九、合九线在辖区内交汇,过境20千米,另有G50福银高速12千米,蕲龙S321省道3.2千米、G105国道12千米过境,通村公路35条,通车里程138千米。
邮政电信:2011年末有邮政局1个,代办所10处,邮政业务总量378万元,报纸、杂志累计发行1.1万份;电信企业3家,服务点4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46万户,电话普及率57.6%;移动电话用户6.5万部,互联网用户8696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520万元。
镇区市政建设
城区道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 font-family: 仿宋_GB年末城区总面积5.4平方千米,有大街小巷38条,路桥涵洞6座,道路总长17千米,主干道有东正街、西正街、北正街、西厢大道、腾龙大道、站前大道等大街。
公共交通:铁路设三级火车站1座,有货运站2座,货物日吞吐量3500吨;公路客运站1座,日发客运汽车130班次,日均容量5000余人次。有客车停靠点13个,开往黄梅、武穴、九江、武汉等方向。
给排水:2011年末有自来水厂1座,2007年接通长江利源水厂主管网,年末全镇城乡居民自来水入户率96%。
供电:2011年有变电、供电所各1家(含辖区供电),变压器305台(专变台区),容量458兆伏安,7条高压输电线路,总长195千米,年供电量7600万千瓦时。
燃气:2011年末铺设天然气管线长52千米,延展面积5.8平方千米,供气站1个,居民用户0.11万户,日供气量0.09万立方米;石油液化气站1个,日供气量320千克。燃气普及率63%。
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26个,绿化面积0.8万平方米,主要街道两边都铺设有草坪绿化带
上一篇:[ 08-04 ]
下一篇:[ 08-04 ]有谁知道孔垄_百度知道
有谁知道孔垄
孔垄镇   孔垄镇 镇政府驻孔垄,人口110000人,面积127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黄豆场、西街、东街、德化街、张河、长湖、郭湖、邓湖、刘桥、吴河、梅列、卢列、段列、邓渡、余墩、方畈、安墩、蒋营、洪碾、严闸、孔东、汤大墩、梅坝、邢圩、邢港、公口、杨树林、王坝、蒋油榨、洪铺、五里闸、七里湖、马坊口、新安、张塘、付渡桥、殷塆、德化、周碾。   孔垅镇地处黄梅县腹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建镇已有1 0 0 0多年,清朝康熙年间定名“孔垅’’至今。现有国土面积1 2 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 3 4 0 7亩,人口11万,辖3 5个行政村,3 8 2个村民小组。是黄梅县的经济重镇、人口大镇和文明古镇。九、合九铁路在孔垅交汇并建站,黄黄高速、1 0 5国道、孔武省道、龙孔省道纵横过境,东港西河横穿东西,南距九江大桥、机场咫尺之近,西距黄石、黄冈、武汉一箭之地,是鄂东重要的交通枢纽.   孔垅曾是古代江西德化县治的所在地,一条东港成为江西和湖北的界河,古时候,此河是两省的重要商埠口岸,夜来渔火星布、歌舞升平,有鄂东“秦淮河”之称。此地建于明代的石板街也很著名,全长1.5公里,街两边店铺商号林立,民居奇特古朴,清乾隆皇帝四下江南时,来此游历过,并在万年台大戏台下看过戏,电视连续剧《木棉袈裟》曾以此为天然外景地。   京九,合九两条铁路像两条舞动的钢铁巨龙在黄梅境内纵贯横穿,并交会于孔垅镇。京九线黄梅段长37.1公里,于1996年9月建成通车;合九线黄梅段全长41.7公里,于1995年2月建成通车。京九站、合九站在次合建,是全县一大火车站台。京九铁路通车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l里亲临孔垅火车站剪彩。孔垅火车站成为鄂、皖、赣三省南来北往的旅客、东进西出的货物最好的集散地,从而使黄梅县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加显著。   孔垅还有许多知名的人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古德化县遗址、古文昌阁、古万年台、关帝庙、滩湖桥、祭塘、七星伴月、金狗凉亭、芦荡雪雁、德化农民麦棉画、黄梅挑花头巾等。自唐宋以来,黄梅下乡一带就有挑花的习惯,明末清初更是遍及全县,尤以孔垅蔡山等地最为盛行。许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纺的傣布,精心设计挑绣各种吉祥图案的头巾,赠与自己的恋人。黄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艺术图案和明快的格调曾先后两次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窗帘、沙发等室内装饰品就选用了孔垅东风服装厂工艺美术师设计制作的黄梅挑花。黄梅戏剧院还把它制作成舞台背景,更是朴素大方,别具一格,该舞台背景曾获全国戏剧节&百花奖“舞台艺术金奖,并选送国外参加“第六届布拉格之春”舞台美展,获传统与现代舞美结合荣誉奖 。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邮政编码436502。
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
你说的是孔融吧,让梨的那位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username} 欢迎回来|
孔垄镇创建“荆楚诗词乡镇、湖北楹联文化乡镇”工作重要讲话
孔垄镇创建&荆楚诗词乡镇、湖北楹联文化乡镇&工作重要讲话
& & & & 孔垄镇是鄂东名邑,地处吴头楚尾,南面扬子江,北倚大别山,清江横贯东西,驿道纵穿南北。地理区位优越,自然条件独厚。悠悠清江,哺育一方儿女,滋润一方文化,自古以来,名儒俊彦辈出,诗联文化繁荣,吟咏风气浓郁,文化底蕴丰厚。
改革开放以来,为讴善政,颂明时,抒民情,达民意,一批草根诗朋联友,挥毫泼墨,入会结社,兴致盎然,为孔垄文明建设作出贡献。我镇为实现孔垄文化经济在黄梅中部崛起,决定申报&荆楚诗词乡镇&、&湖北楹联文化乡镇&,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创建&机构
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局。镇党委书记李磉同志亲自过问,镇长许俊军亲自部署,镇宣传委田力同志亲自挂帅,组建专门机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田力同志担任组长,另由相关单位一把手和诗联社领导骨干十人分别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二、明确目标,实施创建方案
我们的创建目标是:(一)扩大诗联普及范围。继续推进&五进&活动,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经典文化渗透到各行各业。(二)提高诗联创作水平。树立精品意识,继续搭建平台,举办讲座课、研讨会、改稿会、提升会(社)员创作水平,提高作品质量。(三)拓展诗联应用阵地。利用节庆活动,办墙报,出专刊,送对联,服务上门,使诗联文化深入机关学校,遍布城镇乡村。
三、注重实效,推进诗楹联工作
(一)健全诗联组织。文昌阁诗联社原名滩湖诗社,成立于1983年,1990年更名为文昌阁诗社,2012年与楹联分会合并,更名为文昌阁诗联社。迄今三十余年,会(社)员、作者由起初的1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158人,拥有海外作者16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5人,省学会会员12人,市会员62人,县会员78人。会员中有工人、农民、干部&、教师、学生、个体工商户。值得一提的是:曾有农民诗人出任社长、主编。
(二)巩固诗楹联阵地。我会(社)成立以来,会(社)址几经搬迁。2014年7月,在孔垄文化馆新老馆长王家乔、刘光天先生大力支持下,正式迁入孔垄文化馆三楼,实现了办公地址固定化,拥有100多平方米的办公活动用房,现已装修一新的近80平方米的办公室,小会议室和活动室正式投入使用。外有钢质标志牌,内有办公桌椅和档案柜,墙上有锦旗奖牌。有会(社)章程,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活动剪影,成果展板。社外五进单位各有固定的诗联长廊和诗联活动室。(县二中、县二医院、镇一中、镇张河中学、镇幼儿园、张塘村&&)
四、多措并举,保障活动经费
为破解活动经费不足难题,我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社作风,开源节流,政府牵头,多措并举:一是政府支持一点;二是部门赞助一点;三是社会贤达捐赠一点;四是为单位企业宣传募集一点。经过努力,现在诗联社每年都得到镇政府、黄梅二中、黄梅二医、镇中心学校、镇一中、张河中学等单位解囊相助,活动经费有了保障,为会(社)工作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长抓不懈,坚持&五进&活动
我社诗联&五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组织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诗联教材、教案、资料5册;为县二中、镇一中、张河中学、第七小学、镇幼儿园等10余所学校讲诗联课20余次,培养了不少小诗联作者,在职教师的课余诗联作者。其中县二中被省评为中华诗词诗教先进单位;镇一中、镇二中也被市评为先进文学社团;第七小学被县评为诗教先进单位。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歌颂这些学校的成就,共写有诗词联3000余首(幅)。协助县二中出版了《璀璨百年》、《示范风采》、《我爱二中》诗联集。协助第七小学出版了《新蕾》诗联集;协助镇幼儿园出版了《发展中的镇幼儿园》诗联集。年年组织作者赴镇政府,万年台、西厢社区,县二医院,镇福利院等单位采风,为镇政府出版了《古镇春晖》、《婚育新风》,办有《文昌古镇》、《魅力孔垄》、《活力孔垄》、《东港放歌》等诗联墙报;为县二医院出版了《杏林春晖》、《春满杏林》诗联集,每年都协助其办一期诗联墙报。去张塘、邢圩、邢港、洪铺等15村参观农田整改、生态农业等工程,实地采风并为此写诗词联2500余首,办诗墙报、诗廊10期,为文化活动中心写诗联条幅40余幅,先后培养了30多名农民诗人。我们还为县体育局、公路段,在期刊上开辟专栏。为邢家镇烈士(1927年任黄梅县委书记)几度扫墓,写有纪念诗篇500余首。进学校进社区举办诗词吟诵会、演唱会4场;进单位、企业、农村开展现场采风泼墨活动33次。
六、加强联络,参与学术交流
我会(社)每年与本县各兄弟诗社均有交流稿件,互赠书刊,往来联谊,交流学术等系列活动。省内与红安、武穴、蕲春、黄州、鄂州、英山、麻城等市县均有稿件交流。省外与内蒙、广东、江苏、北京、安徽、江西、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及香港、台湾、泰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交流作品、刊物。作者遍布海内外,作品流传海内外。派员赴省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4次。老会长费锦高先生,许金华先生都曾出席全国性诗词楹联学术交流会议,并作交流发言。主编邢协宇先生两次受邀分别赴江苏镇江诗社、龙感湖雷池诗社介绍经验。
七、巩固成果,再创诗楹联辉煌
本社自创办以来,结集出版期刊、报纸50期,其中《滩湖诗词》4期,《文昌阁诗联》23期,《孔垄楹联》集3期,《孔垄楹联》报纸20期。为学校、单位编辑出版诗联集7本;为36位会员个人编辑出版诗联集40种。
会员在各级各类诗联竞赛中获奖125项;周炳硕、许学群、许金华、邢协宇、沈亚春、梅衍郎、梅金华、梅光前等会员,分别获得&中国当代词坛大家&、&诗坛耆英&、&新田园诗人&、&优秀诗人&、&国家优秀楹联教师&、&先进楹联教师&殊荣;詹剑琴先生荣获&中国楹联之家&光荣称号。邢协宇先生获诗词世家光荣称号。日,北京墨斯文化艺术研究院,授予曹金虎先生&当代中国功勋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李怀安、李耀亮等会员作品,分别被《中华世纪诗词大典》、《中国当代名人代表作》等书收录。诗联社集体受到上级嘉奖30多次。受到各级各地诗词、楹联界吟友的重视,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2002年《中华诗词学会年鉴》下册第939页,对《文昌阁诗词》作了简介。美国《华人报》转载了文昌阁诗词,报道了文昌阁诗社工作亮点;湖北电视台两次来文昌阁诗社采访,把农民诗人、农民主编董舒先生专门录像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介绍了文昌阁诗词;中央电视台也对文昌阁诗社进行了采访报道。
成绩属于昨天,我们孔垄人、文昌阁人,有决心有信心把&诗联塑灵魂,诗联构和谐,诗联促发展&工作做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浓烈氛围,创建一个合格的&荆楚诗词乡镇&、&湖北楹联文化乡镇&。我们有理由坚信,孔垄镇诗楹联文化的明天更美好、更辉煌!
&&&&&&&&&&&&&&&&&&&&&&&&&&&&&&&&&&&&&&&&&&&&&&&&&&&&&&&&&&&&&&&&&&&&&&& 孔垄镇人民政府
&&&&&&&&&&&&&&&&&&&&&&&&&&&&&&&&&&&&&&&&&&&&&&&&&&&&&&&&&&&&&&&&&&&&&&&& 日
上一篇:[ 08-05 ]
下一篇:[ 08-05 ]无法找到该页
无法找到该页
您正在搜索的页面可能已经删除、更名或暂时不可用。
请尝试以下操作:
确保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的网站地址的拼写和格式正确无误。
如果通过单击链接而到达了该网页,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通知他们该链接的格式不正确。
单击按钮尝试另一个链接。
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技术信息(为技术支持人员提供)
转到 并搜索包括&HTTP&和&404&的标题。
打开&IIS 帮助&(可在 IIS 管理器 (inetmgr) 中访问),然后搜索标题为&网站设置&、&常规管理任务&和&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的主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梨花体女诗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