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场形容友情的唯美句子骑马的句子

安徽省淮南五中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安徽省淮南五中年度高一下期第四次教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8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新正(hēng)
汗涔涔(cén)
窈陷(yāo)
扪参历井(shēn)
B.悚然(sǒng)
两靥(yàn)
草窠(kē)
拗他不过(niù)
C.罗绮(qǐ)
歆享(xīn)
榫头(sǔn)
鸡豚狗彘(hì)
D.信笺(jiān)
洿池(kà)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
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B.美军此次清剿,不仅准确击毙了拉登这个让他们最头疼的恐怖分子,而且牵制了巴基
斯坦境内的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现在只剩下姚明和易建联了,俩人在比赛之余,举案齐眉,关
D.李娜是中国以个人身份参加法国球公开赛的始作俑者,她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为
中国球的发展带来一些改变。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月15日,当记者问梅德韦杰夫是否想让儿子出国留时,他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B.山东大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界后继乏
人的状况。
C.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9日介绍,发改委正在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
通涉嫌宽带接入领域垄断,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
D.芽菜多属速生蔬菜,本身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种
植前景看好。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每题2分)
“中国崛起”是近几年来国际政治中最热门的话题,受关注的程度并不亚于美国的反恐战
争。虽然国内外对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否称得上已经“崛起”有所争议,但中国经济快
速增长、政治与外交影响力逐步扩大,而且正在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则已经成为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中文化和意识形态还存在严重的“赤字”。中国在物质力量高速
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力量的建设却没有跟上。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不平衡
,是当前中国内政外交问题的一个症结。中国政府近几年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国家发展
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和
谐社会需要借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世界也需
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和合”思想。两者紧密结合,都是中国文化力量重建的体现。
从更高的层次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政府在21世纪全球化国际形势
下,寻求中国发展大战略的尝试。中国经过28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目前正需要一种
能与之相匹配,并为之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理念。
当然,这种理念的创建,需要以文化为内涵,以对全球化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为基础,
并从历史的高度思考中国在21世纪的角色和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者和官
员认识到中国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之视为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复兴是实现强国梦的必备条件。如果中国的文化力量在现有状态止步不前,中国
就永远成不了超级大国。
中国人其实最清楚这一点:中国的“王道”就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
所以,文化振兴是中国新战略理念构建的根基。
现在看来,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希望既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
,又能为中国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官方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
对内通过文化复兴来实现和谐社会,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践和谐世界,几乎能够概括当
前的中国大战略。但是,和谐世界的理念能否为外界充分理解并接受,仍须接受时间的
5、下面对“双和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和模式”是指既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团结,又能为中国外交提高意识形态支撑
的新发展理念。
B“双和模式”包含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这两方面,它概括了当前中国的
C.“双和模式”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政府在21世纪全球化国际形势下,寻求中国发展大战
略的尝试。
.“双和模式”是指对内通过文化复兴来实现和谐社会,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现和谐世界的
新发展理念。
6、根据文义,系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双和模式”消除了外国对中国崛起为强国的疑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B.只要文化力量的发展跟上物质力量的发展,那么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超级大
C.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双和模式”的构建根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王道”思想。
如果没有文化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所以和谐社会需要借助文化振兴来实现。
三、文言文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6分每题2分)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
,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
,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
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
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
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
,卒脱桷狱。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
。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
。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
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三年,知江
州。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
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
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帝日乡用②槐
,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起,
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
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
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乡用:重用。③洊(jiàn):再度。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遇:遇到。
B.吾属将责之偿
责:要求。
C.斩以徇师
徇:示众。
D.麾妇人出
麾:挥手使……离去。
8.文中“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
”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他父亲很生气,以为董槐喜
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
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C.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
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
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10.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 (2分)
(2) 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3分)
(3) 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3分)
四、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毎空1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羡长江之无穷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时无声胜有声。
,独留青冢向黄昏。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五、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本诗采用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系”和“啼”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类文本阅读(14分)
在维也纳寻找贝多芬
那是一个时而晴朗,时而飘着雪花的三月,我去维也纳默默地寻找贝多芬。即使在
维也纳,贝多芬也是很难找到的。虽然他从1792年11月就到了“德意志音乐的首都”维也
纳,在那生活了35年,乔迁过30个寓所。而且,几乎他所有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
成的。日,“他在大风雨中,在大风雪中,在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
。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罗曼·罗兰《贝多芬传》)。那所宅第就坐落在黑色西
班牙街上,一百多年来,一直保留为贝多芬纪念馆。但我在黑色西班牙街听到的最后一
个低沉的音符,看到的是一个凝固了一百多年的悲剧的终场,却没看到贝多芬,没有!
在贝多芬的祭日那天,我走进维也纳森林的海伦娜山谷,过了一座湍急溪流上的小
桥,就是人们说的“贝多芬小路”了。路两旁堆积着去年的黄叶……树枝上刚刚有些绿意。
小路旁边竖有一块绿色的牌子,上面写了一段贝多芬1815年的日记:“恍惚大地上的每棵
绿树都在向我述说。神圣啊!神圣!森林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谁能把这一切用语
言来表述?森林里的甜蜜和静谧……”罗曼·罗兰证实: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从1815年秋天
起,他和人们只有笔上的往还。”可他竟然还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因为大自然的语言是
神明的语言。否则,人类的损失就太大,太大了!在离开地面约两米的粗糙的峭壁上,
雕刻着青年贝多芬的半身像。路旁有一块贝多芬经常歇息的岩石。这时,我真正找到了
贝多芬!听到和看到了他!我悄悄地坐在贝多芬的身边。他的右手轻轻地敲击了一下岩
石,神秘的LA—MI的和声从天而降。在他整个灵魂领域里,轰然出现一个D小调的动机。
这个动机带着他回顾了自己痛苦的一生。我看见,阳光落在他那饱满的前额上,很快就
移去了。留下的是淡淡的愁云。雪花落在他的眼窝里,很快就融化了,留下的是浅浅的
泪痕。接着,林中一只对春天最敏感的小鸟啭鸣起来,引出一段春天的牧歌。之后,热
切的和平祈求与无奈的人生惆怅交替出现,号角声像是渐近,又像是渐远。最后,美妙
的合唱在提琴的带领下升起。唱的是什么?他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是席勒的《欢乐颂》!
对!是的!“拥抱吧,千万生民!把吻送给全球。”欢乐和爱是一体的,是分裂着人类的
永恒的渴望。但在器乐和声中,不是理想地体现了人的融合么?——贝多芬一跃而起,一
路看着、听着、欣赏着,携带着他所创造的美丽欢乐的世界,回到自己的住所。当晚他
在谱纸上绘出了海伦娜山谷里的一个辉煌的白日梦——那就是伟大的《第九交响乐》。
14、文中大自然向贝多芬述说了什么?(4分)
15、为什么贝多芬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6、贝多芬在海伦娜山谷里所做的“辉煌的白日梦”,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7、作者在文中分阶段地提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旋律的含义,共分为三个阶段,将其
具体内容按要求写在空格内。(6分)
第一阶段内容是
第二阶段内容是
第三阶段内容是
七、语言表达:(8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简要概括微博小说的优缺点。(不超过25个字)(4分)
微博小说方兴未艾。由于微博小说要在140字内完成起承转合,因此被誉为“以小搏大
”的文。与传统络小说相比,它具有短、平、快的特性。微博小说的写手必须锤炼语
言,去掉那些常常被滥用的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文字因此简洁、有力。所以,有
论者感叹,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但也有业内人士一针
见血地指出,微博小说可能会因为形式与概念上的新鲜而引起一时注意,但终归避免不
了成为一种“短命文体”。因为情节的延续性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微博小说多以语录体
为主,这无疑是对小说情节延续性的巨大破坏。此外,微博小说的碎片式结构,也会使
其失去生存根本。
19、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
使用的词语或句子。(4分,每空1分)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
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
八、写作 :(40分)
20、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有些事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
自己说:“如果我健康,有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
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更健康,对别
人也就更仁慈。”
语文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18分)二、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安徽省淮南五中年度高一下期第四次教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8分每题2分)1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2
亲爱的同:
考试只是检查你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请你以自信的心理迎接挑战,相信你一定能行!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知识积累与应用(25分)[来源:]
1.根据拼音写出相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年度山东省枣庄市十八中第一期高一期末考试
一、默写(每空1分,共16分)1
2015年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九年级业水平模拟考试(1)
一、积累与运用(25分)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三年之回眸 ――江苏省自主命题走向分析及复习对策
江苏自主命题已有三年,从模仿、摸索到初步定型甚至形成自己的特色,分析总结这三年的命题走向,探讨复习对策,对今后的教学无疑具有极强指导意义,具有很强的操作价值。试卷各大题分值构成变化和具体情况解说年份&&&一大题&&&二大题&&&三大题&&&四大题&&&五大题&&&六大题&&&七大题&&&2004&&&18&&&12&&&12&&&18&&&18&&&12&&&60&&&2005&&&12&&&12&&&12&&&21&&&20&&&13&&&60&&&2006&&&12&&&9&&&9&&&23&&&22&&&15&&&60&&&一大题:04年标点符号题05、06年没考;04年近义实词辨析05年没考,06年和成语运用放在同一题里考。相应地分值由18分降为12分。二大题:04、05年为四道选择题,依次为概念理解、句子理解、筛选文章信息、推断。06年减为三道,具体题型组合形式灵活多样。相应地分值由12分降为9分。三大题:04、05年年为四道选择题,依次考查实词、虚词、筛选符合人物性格的选项、对原文内容理解。06年减为三道,没考查相对容易的筛选符合人物性格的选项。相应地分值由12分降为9分。四大题:翻译题由04年的8分增加到05、06年的9分&&&&&&&诗歌鉴赏题由04年的6分增加到05、06年的8分&&&&&&&&名篇名句默写由04、05年的4分增加到06年的6分,由三题任选两小题到四题全做。五大题:题数固定为四题,04年赋分为4、4、6、4,05年赋分为6、5、5、4,06年赋分为5、5、6、6。04、05年的最后一题选择题06年改为文字表述题,这样,这一大题就变成了纯粹的主观性试题了。六大题:题数固定为三题,04年赋分为4、4、4,&05年赋分为4、4、5,&06年赋分为5、5、5。增分的趋势非常明显。七大题:作文题赋分保持不变,均为60分,尽管有段时间有增分之说。这三年,I卷由42分降为36分再降为30分,每年下降6分;II卷由108分上升为114分再上升为120分。升降的幅度和力度无疑是很大的,在升降之间凸现了对思维和表述的考查,所以在抓好字音、字形、成语、名句等硬性知识点的识记练习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学生理解诗歌散文文本能力的训练,提升其比较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整合能力,要舍得投入时间并要开动脑筋,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分值变化告诉我们,高考在更纯粹地考查学生的“读”――读懂文本并能鉴赏评价,“写”――准确表达自己理解的东西。具体题型的变化及备考策略字音题&&&&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04年考的是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如“A&拜谒&哽咽&&液晶&&弃甲曳兵&&奖掖后进”;○五年考查的是形声字,如“A&眩晕&&舷梯&&炫耀武力&&改弦更张”;06年在《考试说明》就明白地说要考多音字,今年果真考的是多音字,如“A&&殷&yīn&&殷勤&殷红&&殷切期盼&&家道殷富”。三种对象都考到了,明年会不会重点考查异形同音字?在教学中恐怕要重视些。&字形题&&&&04年、06年以单独词语的形式考查,05年放在语句语境中考查,明年考“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概率要大一些。要高度重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这100个别字都是10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据专家统计,若将这100个常见的别字纠正过来,现在出版物上的别字总量将减少一半以上。今年高考就考到了5个:凑和(合)&、滥芋(竽)充数、食不裹(果)腹、泊(舶)来品、渲(宣)泄。而且错误设置方式都一样。平常练习时就要训练学生细心地.用铅笔一个字一个字点过去,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词语运用题今年将近义实词辨析和成语放在一道题中,且两个近义实词放在一个句子中动态地进行考查,命题人还是煞费心机颇有新意的。这三年,词语尤其是成语的运用,考了这样几种类型:1、感情色彩不当:如04年的“在劫难逃”、05年的“巧舌如簧”、06年的“评头论足”。2、适用范围不当:如04年的“稍纵即逝”、06年的“感同身受”“凶悍(适用于人)”“凶猛”3、望文生义:如05年的“屡试不爽”4、与语境指向不一致:如04年的“弄巧成拙”、05年的“画地为牢”。“弄巧成拙”是“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语境中家长因望子成龙而提出过高要求,不属于耍弄聪明,已属不明智之举。此处换成“适得其反”较好。1、2两种错误类型,很好解决,可以充分利用资料上的归类让学生识记,学生即可形成比较牢固的印象。麻烦的是类型4,要训练学生准确的把握语境,细心推敲成语和语境是否吻合。如“画地为牢”强调的是“只允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而语境侧重于一些地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为正常经济往来煤炭交易设置障碍,并没有限制自己或他人自由之意。成语教学不可忽略成语功能混乱导致的错误,如词性混用,“龙飞凤舞”就不能作动词性谓语带宾语,只能作形容词性谓语。如词义重复,如“人民生灵涂炭”。成语不好直接带宾语,如“漠不关心人民疾苦”。注意修饰语与中心语的搭配,如“出神入化的表情”。&病句题:变化不明显,注意讲清六种错误类型,精选典型习题进行练习。对自己做错的题目,学生搞一个“错题集”,归归类,加深一下印象。&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这三年的现代文阅读,头两年是科技文,今年是人文类文章。应该说今年的文章可读性、趣味性更强,难度也低一些。今年三道题都是选择“不正确”“不符合”“不恰当”,从正确中寻找错误项,总比错误项中寻找正确项在心理上觉得容易些。这也体现了命题人以人为本的意图。今后高考选文看来不会太抽象深奥,要多选些浅近平易的文段进行训练。今年的三题选项设置的类型为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瞒天过海。搞好这一大题的教学,从技术层面讲,要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命题陷阱,如“强加因果、张冠李戴、颠倒时态、主次不分、答非所问”等,并通过练习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心态层面,要求同学做到专心读文,细心比较。&文言文阅读这三年还都是人物传记,而且都是唐宋名人。要复习好八篇文言重点篇目:《过秦论》、《六国论》、《师说》、《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五人墓碑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这三年高考的实词虚词题从这八篇文言文抽取例句的考查竟达七次之多,再如今年的最后一题,“槐骑从数人于火所”在选项中表述为“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考生们只要联想《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就应该知道这里“从”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人跟从,带领”。这一题也提醒我们,文言文复习中词类活用决不可以忽略。最后一题往往考得“很细”,要训练学生回到原文细心比对的习惯,杜绝仅凭印象解题。文言实词题平时复习要注意加强积累,解题时要注意语境的限制。今年高考“吾属将责之偿”的语境是将军马彦直克扣士兵的军饷,所以这里“责”应解释为“索要”。文言虚词只考十个,应认真总结它们各自的义项和用法,背熟记牢。高中课本里的典型例句也要练习化,让学生牢固掌握。虚词是不应失分的。&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其实是用储备的文言字词语法甚至文化积淀去理解具体文段语境中语句并准确表述的过程,所以复习工作还是要强调复习好课本尤其是重点篇目。04年“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只要理解《五人墓碑记》里“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便不难译出。就今年而言,“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这里“发”其实可以像“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那样翻译成“拿出”;“非所以事天也”,“所以”《师说》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就应该翻译成“用来的”。&&&&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联系语境,注意语境对词义的限制与指向,不能仅仅根据现代义加以翻译。例如05年“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学生很容易把“售”译成“销售”“买出”,其实语境是强调阳城的清廉好客的,没有余财,又喜置酒醉客,只能变卖抵押自己的物品了,别人只能是“买”而非“卖”了。&&&&当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三年的翻译题也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用直译即可准确达意。但我们不能走向极端――轻视意译,有的情况下非意译不能达意,或者说不能做到准确妥贴、简洁流畅。如04年“而不至大用”直译为“而没有到大的任用”,听起来多别扭!今年“民罢于征发”,直译应为“老百姓对征集调遣(感到)很疲惫”,意译调整一下“老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两者孰优孰劣,不言而喻。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学生对直译效果不佳的语句进行意译调整。&&&&另外,今年翻译最后一句“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多处考查词类活用,这是否在提醒我们,在翻译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各种词类活用情况。&诗歌鉴赏题04、05年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作者虽然不是李杜这样级别的大诗人,但还算有名。而06年选了元朝魏初的一首词,恐怕就是有意“避熟”了。这说明通过题海战术搞诗歌鉴赏,寄希望于侥幸碰上,这是完全行不通的。诗歌鉴赏,关键还在于让学生“得法”。这三年的诗歌本身都诗旨显豁,语言自然明朗,不艰深枯涩,这样可以使考生把精力用在理解题意和组织答案上,更能区分考生水平高下。所以平时训练应该摈弃学生难以理解的作品。另外,04年为6分,两道题,05、06年提高到8分,题数增加为三道。这三年诗歌鉴赏的答案都很简明,切中要点,平时训练时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精要答题,说到点子上。&&&&这三年我省诗歌鉴赏的命题完成了一个转变,即由引导考生定向思维印证命题人对诗歌的某种看法、观点到不预设思维圈子引导考生开放式思维真正认真解读诗歌的转变。04年的两个问题为“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这都是预设观点、看法,给出结论,学生无需认真去理解诗歌形成自己的认识,只要顺着命题人的意图,去证明就可以了。显然这是有违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一些主观性强的题目进一步突出开放性,有的题目可以尝试不给标准答案”的思想的。05年的第一题也是如此,还有印证型命题的痕迹。06年的试题则是在真正引导考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蕴,理解作者的艺术匠心。这应该说是一个健康的命题方向。&&&&诗歌鉴赏要重视对表达技巧的复习,尤其是涉及“景”的技巧,05年“‘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考的是情景交融;06年第二问“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考查了反衬。复习中要结合具体例子讲清诗歌常用技巧的概念,牢记其作用,并适当练习巩固。&名篇名句默写&&&&04、05年为4分,三题中任选两小题,其中两题是课内的,一题是课外的;06年为6分,四题全要做,其中三题课内的,一题课外的。&&&04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考得较偏,05、06年命题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名句名篇的默写,尽量避免那些生僻的语句,而突出对一些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的名句名篇的考查”&的精神。名句复习要据此而行,遵循“有限、有效”的原则,推行“滚动式”背诵,强化默写和错误订正,多搞点练习检测,这样就能形成比较牢靠的印象。&&&&这三年课外名句,两句出自《论语》,一句出自《诗经》,都属于儒家经典。这应该不是一种偶然,最好把儒家经典中“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的名句”摘出,搞一个专题复习,做到有备无患。&现代文阅读&&&&这三年的阅读题整体上越来越侧重于考生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文字表述能力的考查,这种考试模式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今年取消了最后一条多项选择题,换成了文字表达题。04年18、19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8题基本上是照抄,19题稍做整理即可得分,两题总分为14分!而05年仅有16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而且筛选的难度较大,表述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对考生的要求较高。这一题分值为6分。06年根本就没有考筛选整合,全是很费脑筋的理解表述题。&&&&与此相应,考试的侧重点也由文章局部一两个语段内容的提取概括转向全文主旨、作者意图的把握,着眼于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如05年的17、18题,06年的16、17题,都要求考生认真读懂全文,把握文章深层内涵,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而且都有一道理解句子意思进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对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的考查也是这三年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比重有增大趋势。04年考了对比手法作用,分值为6分;05年考了举例的说理方法,分值为三分;06年18题考了比喻、比拟的手法,19题考了联想手法,分值为8分左右。&&&&总之,今后的阅读教学,要重点训练学生在逐层概括基础上深入理解主旨,把握作者意图,理清文脉的能力,要突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培养,要在弄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些较为固定的答题思路,让学生遇到相关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能应对自如。&第六大题这三年都有仿写题,这是因为仿写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联想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并且能看出学生能否写出优美的语句。今后还是要继续重视对此题的训练。不妨将一些学生的答案展示出来,让学生品评优劣,并将不太好的答案升格成很好的答案,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判、自我诊断、自我修改的能力。下面是笔者试拟的今年高考题的答案:唯在端午,山东山西,同尝一锅香粽;或在重阳,把一支支茱萸,插成亘古流传的思思念念和欢欢聚聚。我省好像特别倾向于考查“得体”,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工具性。04年、05年都有语言转述题,由形象优美极富文采的语言转述为平易朴实的语言,由书面材料转述为口语;06年则是修改导游解说词,涉及得体、连贯、语病的考查。语言本身就是应用性的工具,这种命题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符合教改精神,复习中要予以注意。今年考了扩展语句,这其实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前两年考查的是压缩语段,今年变一下脸,换换口味,实在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更何况扩展语句还更能看出考生联想想象能力的贫富,文采的高下。下面是笔者试拟的今年高考题的答案:雨后的夏夜,绵亘无垠的银河显得格外璀璨。一弯下弦月轻轻地钩住远处老榕树高大而模糊的身影,像在说着什么悄悄话。而青蛙也不甘寂寞,拉开了嗓门欢欣地高歌,蛙声越发增添了夜的静谧。多么美好的夜晚啊!&作文题&&&&04、05年都是话题作文,今年首次写命题作文,不过这对考生影响不大。今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作文还有天津的《愿景》、湖南的《谈意气》、辽宁的《肩膀》。&&&&今年的《人与路》显然比过去的两年降低了审题难度,更有区分度,也更具开放性。这是一个每个考生都有东西写,却未必都能写出深意写出文采的好题目。既照顾广大中下层考生的实际水平,又能让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命题人可谓是煞费苦心。04、05年作文都是要求考生作类比联想的题目。04年《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是一个并列短语话题,这类话题与生俱来的性质就是必须“兼写两个方面”,而且这个要求是不容讨论的。可是“注意”中却说“可以只写一个方面”,这不符合作文命题的基本题理,违背逻辑常识,势必使那些思维缜密的考生在审题时感到困惑,延长他们的审题时间。话题的重心是“灵动和沉稳”,材料的重心却是“灵动而不变,沉稳而变化”即“变与不变”。这样,当受制于材料的考生着力于“变与不变”这个迷人的哲理性时,很容易喧宾夺主,丢掉或淡化话题本身;而当他们发现这个问题时,又会感到很难把材料与话题熔于一炉。且“灵动和沉稳”也很难联系拓展,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大都在原题上转圈子,难以联系具体的生活经历,联系社会生活,与“山”“水”形成自然的类比联想,写出切口小、开掘深的佳作来,只能写出一些大而空东西。05年的文题较之04年有所改进,但“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用“风头、猪肚、豹尾”类比生活、学习和事业,而且是“何尝不是如此”,简直就是概莫能外,是否有机械比附,生拉硬扯的嫌疑呢?说法是否太绝对化呢?考生写来写去,还是得去证明“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这是不是在束缚考生的思维,缩小自由发挥的空间呢?&&&&故而,作文训练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学生视野的开阔和认识的深化上,扎扎实实抓好文体训练,写通顺明白文。不能一味追求文采忽略内容的充实,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春天的句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