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醉千愁是什么意思

美女总裁俏佳人
&美女总裁俏佳人5200,美女总裁俏佳人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如果你觉得美女总裁俏佳人是一部不错的小说,请向你的朋友推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目录
重要声明:小说“美女总裁俏佳人最新章节"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阅读更多小说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美女总裁俏佳人”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涅书小说网美女总裁俏佳人全文阅读《大劍神》全文閱讀
第339章苟家人找上門來
&&&&酒樓中,秦陽剛剛舉起茶杯,眉頭就驟然間皺了起來,隨即又舒展開,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看向了對麵喝著小酒的賴老頭兒道:“來了!”&&&&賴老頭兒將盤子最後一點花生米全都送進嘴,再抿了一小口九,眯著眼睛道:“來就來唄,你都不怕,老頭兒我也不怕。w&w.&v&&m)”&&&&“秦陽!”江葉此刻也凝重的下樓,秦陽卻招了招手,指著旁邊的凳子,笑道:“坐。”&&&&這兩天,紫晴三女的關係突然變得非常要好,除了吃東西的時候,幾乎就看不見人了,而且她還真有著大姐的派頭,將兩個妹子教育得服服帖帖的,當然了,反麵教材自然是秦陽,連江葉也插不上話,隻能暗自為兄弟祈禱。&&&&“我們也下去吧。”&&&&“好!”&&&&六人圍坐在桌子旁等著苟家人來,在這等了四天,終於等來了,這一刻的到來反而顯得平靜。&&&&大批氣息湧動,將酒樓四麵八方圍得水泄不通,以往繁華的街道如今卻找不到一個小販,好多的人蹲守在遠處,對著酒樓方向指指點點。&&&&“苟家終於動手了,這下有好戲看了,那幾人怎麼回事,明明知道苟家不會這麼輕易罷手,還在這等死。”&&&&“這個就難說了,他們不離開肯定有一定的底蘊,苟家崛起以來,這才是第一次遇到了對手。”&&&&“不可能吧,苟家勢力如此龐大,據說苟家主的老丈人是毒魘宗的人,那幾人這不是找死嗎?”&&&&“誰知道呢,我看那幾人都不是傻子,他們不離開這自然有他們的道理,我們還是等著看熱鬧吧。”&&&&苟家此次可謂是真的動怒了,破武境高手來了不下於十個,道胎境武者也有幾十個,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一股陰寒之氣。&&&&這也難怪,不管這件事是誰對誰錯,苟家立於冰海城無人敢招惹,三少爺被廢已經不是誰對誰錯這麼簡單了,這是臉麵的事,如果真這麼輕易的放過了這幾人,日後有何顏麵在冰海城繼續稱霸。&&&&酒樓老板帶著幾個店小二滿臉驚慌的跑來,一看秦陽六人相安無事的坐著,急忙道:“少俠,苟家的人來了。”&&&&“倒茶!”秦陽不急不緩道。&&&&老板更加著急,卻也不敢多說一句,帶著膽顫給每個人倒上了一杯熱茶。&&&&小抿了一口茶,跟著秦陽將茶杯放下,再次掏出了一些黃晶遞給老板,道:“你們走吧。”&&&&“少俠,這錢我不能要,你們一切小心。”錢雖然是好東西,但老板也不是不識趣的人,沒有接下秦陽遞來的錢。&&&&微微點頭,秦陽將黃晶收起來,道:“好吧,你們走吧,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和你們無關。”&&&&“保重!”老板抱拳,一個眼神之下,幾個店小二都跟了出去。&&&&距離酒樓一段距離的地方,苟家大少挑眉看著老板和幾個店小二,問:“他們都在酒樓?”&&&&“回大少的話,都在邊,沒有一人離開。”老板依然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不管是苟家還是秦陽幾人,他都不敢輕易得罪。&&&&思量了一下,苟家大少掏出一些錢來遞給老板,道:“你們走吧,我苟家也不是蠻橫之人。”&&&&“大少,不用了。”&&&&“拿著!”在一怒之下,老板身軀顫了幾下,將錢袋接了下來,帶著店小二急匆匆的離開。&&&&挑眉看向了酒樓,苟家大少扭頭看著身旁的一行人,冷笑了一聲:“走,我們去會會這幫人。”&&&&苟家。&&&&苟萬年恭敬的站在旁邊,昔日的家主之位上坐著的是竇慶,在另一邊坐著的自然是王鵬。&&&&“爹!”&&&&一看苟萬年,竇慶勃然大怒,指著他的鼻頭吼道:“別叫我,我不是你爹!”&&&&“爹,我知道這件事有點···可事發突然,而且這些人好像的舉止很讓人奇怪,兩位破武境武者死了,但老三隻是被廢了,沒有傷及性命,這有點不對勁。”苟萬年皺眉道。&&&&竇慶哼了一聲,雖然心中不爽,不過苟萬年說的也不無道理。&&&&一旁坐著王鵬笑著打著圓場:“竇老息怒,不管對方是什麼人,別忘了這是冰海城,是毒魘宗的領地。”&&&&王鵬的話雖然沒有說明,卻表明了一個態度,聽到他的話,竇慶便更加的放心,盡管隻是一個駐外的執事,但是很清楚毒魘宗的格局,王鵬是四長老的孫子,有他一句話什麼都用不著擔心。&&&&苟萬年沒說話,他不認識王鵬,不過能夠感覺得得出來,這個年輕人很有可能是毒魘宗的人,而且恐怕地位還還不低,在冰海城周圍,他這位老丈人從未如此客氣,對於年輕人卻多了幾分謙恭。&&&&“有王鵬少爺這句話老夫就放心了。”&&&&“無妨!”王鵬擺了擺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竇慶瞪了一眼在一旁不做聲的苟萬年,冷哼道:“你還杵在這做什麼,要是我大外孫和二外孫也出事了,我一巴掌拍死你。”&&&&“是,爹!”苟萬年暗歎,大兒子和二兒子還好一些,三兒子之所以變成這樣,不僅僅是因為年紀小,更是受到了這位外公和母親的溺愛。&&&&都說慈母多敗兒啊,等真正的發現錯了時已經晚了,可偏偏老丈人和妻子都沒有意識到這點,苟萬年身為苟家家主,在外人眼風光無限,隻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內心的苦楚。&&&&苟家大少帶著踏進酒樓,一看秦陽六人正自顧談笑,頓時眉頭緊蹙,這幾人死到臨頭了還有心情談笑。&&&&再看三個絕美的女子,苟家大少心中驚歎不已,難怪三弟會公然的搶奪,不說是三個,如此姿色的女子一個就能夠讓人心動。&&&&“是你打傷我三弟的。”苟家大少冷眼直視著秦陽,從酒樓老板那已經知道了秦陽的衣著特診,自然能肯定就是這個人。&&&&聽聞苟家大少的話,秦陽不予理會,反而笑盈盈的看著江葉,道:“葉子,江叔和嬸子早就盼著抱孫子了,你可得努力啊,哈哈哈。”&&&&江葉心領神會,淺淺的一笑,偷偷的看了紫晴一眼,羞澀的道:“這個不著急,真不著急。”&&&&“你再說一句!”紫晴臉上俏紅,狠狠的瞪了秦陽一眼。後者摸了摸鼻頭,笑道:“師姐,我說了什麼嗎?貌似沒有說你吧,說不定這小子在外邊還有很多紅顏知己呢。”&&&&“你大爺。”江葉立馬就開罵了。&&&&紫晴也一個白眼一翻,在柳思琪兩女身上打量了一眼,道:“你以為誰都跟你一個德行?”&&&&柳思琪和寒穎兒也變得不好意思,不過這妮子從小就膽大,收住羞意,也調侃起來:“以前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夫唱婦隨,今天我終於見到了,咯咯咯咯。”&&&&“思琪!”紫晴咬住紅唇,瞪了柳思琪一眼,繼而笑道:“我看也是這麼回事,你們倆都向著這小子,小心到時候蛋蛋不依。”&&&&秦陽大囧,柳思琪卻饒有興趣的看著他,“蛋蛋?”&&&&“咳咳咳······”&&&&幾人的相互調侃讓苟家大少臉色急速陰沉了下來,揚手一掌將他們身旁的桌子震碎,冷言道:“行,夠囂張!”&&&&這個時候,幾人才回過頭來打量著苟家大少,江葉卻率先譏笑道:“原來是一條狗啊,喂,你說這世界上的人是不是很怪啊,居然有姓狗的。”&&&&秦陽笑了笑,聳聳肩:“我怎麼知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說不定還有姓雞,姓貓的呢。”&&&&“找死!”震怒的苟家大少怒吼一聲,急速出手,在冰海城從未有人敢如此羞辱苟家,今天算是見到了。&&&&眼見突然襲擊的苟家大少,秦陽悄然的消失在凳子上,急速成拳,轟隆一拳撞擊在一起。&&&&碰!&&&&一聲悶響之後,苟家大少被打了出去。&&&&秦陽慢悠悠的走出酒樓大門,掃視了四處的苟家人一眼,再看著臉色難看的苟家大少,道:“人挺多啊,準備幹什麼?”&&&&苟家大少拳頭緊握,他能清楚的感覺到剛才這一拳的威力,論實力,他是苟家三個兒子中實力最強之人,已經到了破武境一重天中期,居然被對方震了出來,可見這年輕人的確很強,難怪四天前家族兩位破武境高手會死,三弟會被廢。&&&&“傷我三弟,今天你們誰也走不出這,我保證。”苟家大少陰沉的道。&&&&在遠處的圍觀的城民麵麵相窺,從苟家大少帶人進門時他們都在猜測會怎麼樣,沒想到這麼就被打了出來,那幾個人真的就那麼肆無忌憚,一點不害怕苟家嗎?&&&&“你三弟是什麼德行你會不知道?既然你苟家人知道就應該有心理準備,歹事做多了的人,活不長的。”&&&&苟家大少怒極反笑,咬牙道:“好一句歹事,小子,你根本不懂生存的法則,這個世界本就是弱肉強食,誰的拳頭硬誰就有說話的資格。”&&&&聽到這話,秦陽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點了點頭,笑道:“原來是這樣啊,我今日算是受教了,不過······”&&&&頓了一下,秦陽朗聲大罵:“既然你他媽知道是生存法則,老子廢了你三弟又能怎麼樣,你為你三弟出頭沒錯,我為我兄弟出頭也沒錯,別他媽在這唧唧歪歪,苟家是吧,我等了你們是四天,倘若你們有那個本事,今天就將老子留下,沒那個本事,就滾!”&&&&秦陽的話讓每個苟家的人身上的殺氣再次升騰,連那些安靜觀看的人群中也沸騰了起來。&&&&的確夠囂張!&&&&實力也的確夠強!&&&&然而,苟家真的這麼容易妥協嗎?&&&&答案是否定的!&&&&苟家大少被氣得臉色扭曲,渾身殺氣蔓延,用冷得不能再冷的語氣喝道:“既然你們選擇了死路,就休怪我們無情,殺了他!”&&&&在苟家大少一聲令下,一同而來的十個破武境高手中有人五人在第一時間就出手了。&&&&四天之前,此人以一敵四,殺死兩人重傷一人,他們每人敢小瞧,動手的過程中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喂,小子,要幫忙嗎?”賴老頭兒提著一壺酒,笑盈盈走出來。&&&&扭頭看了賴老頭兒一眼,秦陽搖頭,抽出龍刺劍,拔地彈射出去:“現在還不用。”&&&&
Snap Time: 06:48:27&&ExecTime:0.233键盘左右键(← →)双击鼠标自动滚屏,再单击恢复。
字号默认12px14px16px18px20pt24pt
底色默认蓝色白色淡蓝淡灰灰色深灰暗灰绿色明黄
字色黑色红色绿色蓝色棕色
行距默认特大大中小
新太白醉酒之梦回千年 文 /
最近几天工作特别忙碌,有时连续好几天通宵加班,一天才睡四五个钟的觉,头发蓬乱,凭空增了些许白头发,真可谓“空悲切,白了少年头。”原本俊朗不凡的我已沧桑了许多,双眼布满了血丝,胡须参差不齐,半个月没修理了,衣服上布满脏污,好几天没换洗了,俨然一位21世纪的丐帮帮主,整天精神恍惚,三魂不见七魄。记得那天凌晨三点才下班,累
的浑身乏力,一阵风就可以把我吹倒,迈着沉重的步履向着宿舍走去,整个人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看来大限将至。突然,风云突变,天空异色,九色之光笼罩在我上空,“九星连珠,必有诡异,千年难得一遇的奇观!”我惊呼道,一股强大的吸引力, 将我的灵魂抽空,我感觉一阵眩晕,便不省人事了。
当我醒来之后,才发现世界和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耶稣,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从此便开始我的梦幻之旅。原来我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成了李白的书童,唤李有为,小名阿宝。少爷聪慧过人,只不过生性顽劣,野性难驯,那日,我与少爷纠集一帮小破孩,去他大伯的花园里捣乱,伙伴们四处游玩,随意的“掐花扯草”,弄得满院子“残花败柳”。突然一位小伙伴掉在大水缸中,大呼“救命,救命!”大伙儿闻声飞奔而去,急得团团转,七嘴八舌的商议营救之法,此时少爷举起石头向大缸砸去,“咣当”一声响,这口缸破了,“自恃是我大伯,便强占了太祖爷爷的传家宝,不顾手足情深,同室操戈,可恨可耻。”少爷这下出了口恶气,大伙儿拍手称快,只我独自摇头,少爷闯了大祸却不知道。翌日,大老爷带着家丁兴师问罪,“白少爷昨日作孽,砸了太祖爷爷留下来的宝物。二弟,依祖训,该如何处置?”二老爷脸色铁青,责问到“太白,可有此事。”少爷不敢吱声。“非也,非也,少爷砸缸,智救同伴,何罪之有;依祖训 ,还请大老爷奖励一番。”我镇定自若的笑道。“有为,言之有理。”二老爷眉开眼笑,满面春风。大老爷偷鸡不成蚀把米,随手甩了块蓝天玉给少爷,拂袖而去。“还是宝哥儿机敏,”少爷抱着我说。从此便有了“太白砸缸,智救玩伴”的佳话。
少爷玩心太重,不思学,八岁时不知四书五经何物。老爷为之心烦意乱“朽木不可雕也,何时才能光耀门楣。”“老爷勿急,少爷天资聪颖,及文曲星下凡,他日定飞黄腾达。”我宽慰道。一日正逢庙会,我与少爷去城隍庙游玩,途中遇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他上下仔细打量了少爷一番,“吾观君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及天上谪仙人,文曲星下凡,日后必成为诗坛豪杰,只是壮志难酬,难得善果,可惜可惜。“说完飘然而去,少爷听了亦喜亦优,“少爷,世间之事早有定数,何必自扰之”。少爷闻之坦然。在城隍庙里,我们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视若无人,兀自磨着铁杆,少爷痴痴地望着,三个时辰未转身,一直冥思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少爷恍然大悟,“孺子可教,送你八个字‘事在人为,天道酬勤’。”老婆婆说完便见金光一闪,不见了。今日之事太过灵异,也许这便是民间盛传的“仙人指路”吧!自那日起,少爷头悬梁,锥刺骨,寒窗苦读,博览群书,立志蜚声诗坛.
少爷十四岁那年,老爷身染重疾,不幸去世。少爷孤寡伶仃,心中愁苦万分,“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不久便染上了酒癖,三年孤苦守孝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少爷成熟了许多,为了让少爷从悲痛中走出来,我建议少爷成立菁青诗友社。那年,碧水湖畔,全国各地诗人闻名而来,甚是壮观,“今年的菁青诗友会就在这碧水湖畔举行,大家就以湖光山色为题赋诗。”少爷道。“少爷,我抛砖引玉,先来个为大家助兴。”今日少爷做东道主,我自不能损了少爷声誉“青草池塘绿水波,青鱼一跃上碧荷。”“太白果然高才,学富五车,连书童都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佩服佩服,那鄙人也以荷花为题献丑了,“杨万里道“接天莲叶我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万里兄亦才华横溢,各有千秋,那小可亦接一句,“白居易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众兄之文才,冠绝九州,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少爷与众才子高谈阔论。唯有崔护满怀伤感,望着凋零的桃花与孤坟,凄凉的说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少爷听了,亦陷入忧伤之中不能自拔,提壶豪饮“吾与诸君畅饮三百杯,共消万古愁,”众人痛饮至月上山岗才回去。
那日少爷喝的酩酊大醉,我扶着他踉踉跄跄地走回来。刚坐在床边,望着皓月,少爷挥笔题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刚写完,少爷便吐了一地,又抱着一坛西域葡萄酒,痛饮起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时少爷醉地不醒人事,诗兴大发,写下鸿篇巨作《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为了助兴我高歌一曲“我承认都是月亮惹的祸,那样的月色太美太温柔、、、、、、”我与少爷彻夜狂饮,不眠不休,后来民间盛传“太白有酒方写诗,有为沉醉唱名曲,”此事不胫而走,《将进酒》成为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争相珍藏的名著,而《月亮惹得祸》则被编入宫廷名曲《唐乐府大全》红遍九州。
后来,我与少爷游历名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那段日子是我与少爷度过的最美好,最充实的时光。少爷与我来到白帝城,看见了猿,猿的叫啸声令人毛骨悚然,而少爷反而大喜,拍案称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临走时,当地居民透漏一个秘密;相传在百里之外的“神农架”,生存着一群庞然大物,有的好食人畜,有的长着双翼,有的凫于水中……少爷闻着,欣然向往,却不知此种动物实为恐龙,在当时已是极为稀有的。我便随着少爷跋山涉水来到蜀山,山路崎岖,少爷感慨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寻遍蜀山,也无缘得见恐龙的踪影,我们看到了一种可爱的食竹动物,当地居名称为“猫熊”,也就是今天的国宝熊猫。我们辗转来到黄鹤楼,欣赏如画的美景,并有缘结识诗人孟浩然,一起泛舟长江,饮酒吟诗。而我则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淘浪淘尽了世间情仇……”“好曲,绝唱,闻有为兄之歌令余茅塞顿开,妙哉,妙哉!”孟浩然赞不绝口,几日后少爷送别孟浩然,并赋诗一首以表浓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别孟浩然,我与少爷到了江南神秘的桃花岛,穿过桃花林,来到了桃源村,后来才知便是传说中消失了五百年之久的“桃花源”。在这里我们受到村民汪伦的盛情款待,享受着人间惬意的生活——远离外界的紛擾与喧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此间乐,不思唐,半年后我们与桃源村村民在桃花潭边话别。少爷握着汪伦的手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老村长诡秘的笑着说:“二十年后,此处将是贤侄避世之所,世间之事皆为虚幻,贤侄不必过于执着。”走着走着便来到都成长安,在繁华的长安街上,少爷有缘遇见启蒙恩师贺知章,“恩师在上,受学生一拜,余常感恩师当年教诲之恩,至今的未忘恩师之绝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恩师安好?”少爷行了拜师礼,便与贺老嘘寒问暖一番,得知贺老仍当今太子太傅,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太白,你今非昔比,《将进酒》深得圣上之喜爱,太子亦早晚诵读,君乃天上谪仙人也,同吾进京面圣。”
唐明皇携杨贵妃与众大臣在兴庆宫沉香亭赏花,“启禀圣上,臣有一人引荐之。”贺老道“贺太傅平身,何人?”“李太白”“今有幸见到李白,以了却吾之夙愿。”明皇甚为激动,“圣上谬赞,吾辈萤烛之光,岂敢与圣上日月同辉!”少爷从容答道“尔等一介腐儒,岂敢在圣上面前造次。”一太监怒斥道,“力士,不得无礼。”明皇大为不快,“妾身仰慕太白之高才。今有缘相见,实乃三生有幸,甘为李大才子研墨,以求绝篇,望圣上恩准。”杨贵妃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笑着说,“恩准,速为李翰林准备文房四宝。”明皇大喜,顷刻,笔墨纸砚准备好,贵妃亲自为少爷研磨。少爷执笔写道“云想衣裳花思容,春风拂拦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见。”“绝妙,诗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张龟年大学士赞道,“李翰林真乃文曲星下凡,赐贡酒“杏花村”三坛,黄金千两,李翰林有何要求大可提出,寡人定当满足。”明皇龙颜大悦,“谢圣上隆恩,臣肝脑涂地愿效犬马之劳。”少爷接过一坛美酒畅饮起来,“臣愿再赋诗一首,须高总管为臣脱靴。”“恩准,力士将汝之新靴为李翰林换上。”高力士大为恼恨,但不敢抗旨,高力士躬身为少爷脱靴,差点被脚臭味熏倒。还得将圣上赏赐的新靴换给少爷。穿上少爷的破靴子,高力士颜面大失,囧态令人喷饭,那高力士权倾朝野,何曾受此奇耻大辱,日后必将报复少爷。“一枝红艳露凝香,云山巫雨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少爷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众人一片喝彩,不久众人便散去。我便在沉香亭的石柱上写上“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绳生一个。”那让个高太监看后气得背过气去。傍晚,我与少爷徘徊在沉香亭的后花园中,而杨贵妃早在此等候,“妾身早已备好美酒,与君共饮耳。”杨贵妃暗送秋波,柔情似水,而少爷兀自饮酒,不解风情,沉吟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帯笑看。解释春风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吟完便悄然离去。杨贵妃独自抽泣,唱着闷酒“但见泪很湿,不知心恨谁。太白,你将柔情深种,却不能解我情仇。”这便是“贵妃醉酒”的典故,只不过经他人篡改后流传于后世。
半年后,少爷“幽会”杨贵妃的事不胫而走。民间谣言四起,而当时号称“铁齿铜牙”的说书先生白晓生四处开讲“贵妃醉酒”的故事,这属纯绯闻,炒作,幕后操纵的那个人一定高力士——娱乐堂堂主,《娱乐周刊》总编,《娱乐急先锋》栏目剧导演,一个专门搜集大臣及王公贵族隐私的暗黑组织头目,说白了就是一个狗仔队队长,世人对其卑劣行径深恶痛绝。此事震惊朝野,明皇勃然大怒,将杨贵妃打入冷宫,少爷贬谪流放,永不录用。
我与少爷离开都城长安,繁华过后,只剩下无限凄凉,望着模糊的长安城,少爷吟道“乘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千秋功名尘与土,万古流芳云和月。功名利禄过眼云烟,少爷何必沉迷于身外之物。”我劝慰道,“还是有为胸襟豁达,我自愧不如。”少爷大为欢悦,恍然醒悟。
时光任茬,少爷已过不惑之年。少爷与我纵情山水,游历大江南北,在范十郎的故居,少爷遇到忘年之交杜甫,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杜子美指着倒塌的城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里泪,恨别鸟惊心。”“安贼不除,唐难来完,”少爷愤然道,“明皇昏庸,奸臣当道,国将不国。”子美兄道,两人开始抨击时政,毫无忌讳,而后又开始互诉衷肠,研讨“唐诗三百首”,子美兄对少爷极为钦佩“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少爷与子美兄才华冠绝天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我称赞道。二人自是不知后人对他们的尊崇,李白被尊为“诗仙,”杜甫被尊为“诗圣”,“有为兄过奖了。”二人同道,后来少爷怀念知交杜甫写道:“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那年,少爷与杜甫分别后,永王李遴邀少爷下山入幕府,共商平安大计。安禄山叛乱,危极江山社稷,民不聊生。少爷献“声东击西”之计,永王负责骚乱安禄山后方,李光弼讨逆大元帅率主力围歼安禄山大军。安史之乱平定后永王反叛肃宗,少爷死谏不成,逐不献一计。不久永王兵败身死,少爷因此受牵连,流放千里。幸得杜甫,李龟年,高适,贺知章众文人的搭救,肃宗赦免少爷的谋逆之罪,才保住少爷不世英明。在流放途中,安史余党一路追杀少爷,幸得髯须客与红拂女的搭救,才逃出魔掌。
经历这次劫难,少爷看破红尘。决定隐居桃源村不问世事,当然为掩藏真相,髯须客制造少爷醉死宣城的假象,连子美兄也骗了。我与少爷在桃源村遇见了老道士,“仙翁,我们又相见了。”少爷道,老道士道:“太白,你乃天上文曲星,因打翻我的炼丹炉,炉中九昧真火将天书焚烧的一干二净,因此才被玉帝贬下凡间,遭此劫难。邹公子,你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吧!”原来少爷果真是文曲星转世,老道人自然是太上老君。只见太上老君咒语一念,我便回到千年以后的世界——
我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周围是一张张很熟悉的面孔,让我感觉一切都是虚幻的,无非是我在三天三夜的昏迷中所做一个怪异的梦而已。
电话:010-
Copyright (C) 1997 - 2014 榕树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十八、古诗词中的饮酒诗句
&&&&十八、古诗词中的饮酒诗句
&&&&&&&&&&&&&
【晋】陶渊明&
  【原诗】
  结庐在人境,②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
【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清陶澍注《靖节先生集》是较好的注本。
【注释】
  ①《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 ②人境:人类聚居的地方。 ③日夕:近黄昏的时候。 ④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齐物论》:“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庄子》 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
《山中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饮中八仙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尊酒。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
喧喧歌哭半死生。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我酒本小户,痛饮乃有时;意气不相值,终日持空卮。
醉或能斋庄,不醉或狂逸,乃知老子狂,非自麴孽出。
今日雪始晴,行歌官道傍,超然醒醉间,非庄亦非狂。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桃花诗》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马尘车驰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车马, 他的富贵我的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清清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夜暮了,秋风渐起,月光透过窗纱照到床前,酒过三巡,李白独坐床前,手端酒杯,望着一轮明月,愁绪满怀,思绪万千。于是,情不自禁地自言自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极普通不过的几句话,但这几句话让后来的人们不断吟诵之后,便成为了家喻户晓、最具魅力的五言绝句《静夜思》。李白压根儿就不曾想到,就是那几句简单的话,在一千多年之后,竟然会作为识字入门的经典词句,被人们一直所传诵,要是李白知晓的话,肯定会大笑不止。
提起唐诗,不能不提我国诗仙第一人———李白,而说起李白呢,我们又不能不提到李白诗中的酒。在他的生命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酒是李白心灵的慰藉,酒是李白诗作的源泉与动力。缺乏美酒的滋润,李白的诗便显得有些单薄与苍白无力。后人这样说道:“李白酒杯一端,文思如泉涌,一口下肚,运笔有神。”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李白的诗断不可离开酒,诗中的酒也离不开李白本人,即诗外的酒和诗中的酒已浑然融为一体,酒既成就了李白,也辉煌了唐诗。
后人谈论诗作的成就,言必称“李杜”,“李杜”宛如屹立于我国诗歌颠峰上的两棵奇葩。杜甫,诗学博大,力充气盛,无所不包。李白呢,他天性不羁,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因此,王士祯称七言歌行子美如《史记》,太白似《庄子》。我想,这里边,或许和李白喜饮酒、信道教、好剑术是有些许缘源的。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人生难得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确,李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淡泊名利,恬适自然。他在长安供奉翰林,虽说不上是春风得意,却也是洒脱无拘,“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酣饮放歌,陶醉于一种无拘无束,心怡飘然的风味中,将人世间的机诈之心,一扫而空。
在酒的世界里,李白可尽情的游乐欢快,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不向任何势力低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自在逍遥,李白的诗似一壶壶醇厚芳香的佳酿,多么沁人心脾啊!
李白不是那种特别擅长思乡的诗人,除《静夜思》和《宣城见杜鹃花》之外,我们几乎找不到其怀乡的诗文。无论是身处山水美景而雀跃,还是身心疲惫而伤感之时,酒总是时时陪伴在其左右。难怪,杜甫称其为“酒中仙”,的确名副其实!
李白二十五、六岁出蜀,曾漫游各地,天宝初年,贺知章敬仰其文才,推荐给唐玄宗,后司职翰林,作为侍从草拟公文。不足两年,因怃杨贵妃被谗言而辞官离京。途中李白彷徨苦闷,乘着酒意,一篇传诵甚广的力作《月下独酌》便应运而生。诗人独自在外,于月色满地的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邀月对影,结伴成三人,时而同饮,时而欢歌,载歌载舞,宛如友人聚会放歌畅饮,不亦乐乎。与月光、影子成群同饮共舞,这,当然是诗人的一种幻觉而已,或许李白喝了不少酒而酩酊大醉,开始梦游了吧。然而,李白当时毕竟是“暂伴月将影”,而非“行乐及春”、“永结无情”,因此,诗中字里行间显露其“借酒浇愁”、“抽刀断水”的伤感之情。
李白从小抱有“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于是,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愤激之情,面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美酒佳肴,竟萌发“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情。李白能喝酒“斗十千”,也许,这有些夸大其词,或许古代酒杯尚浅,所乘之酒甚少。但能饮“斗十千”者,想必也是海量了。
当李白遭受了一连串挫折之后,回望曾经所走过之路,个人抱负仍无着落,才华不得舒展,因而“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对人生前途豁达仍溢于言表。李白与鲍照的一味悲愤决然不同,李白始终坚信自己必然会有远大前程,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总有一天会施展其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但命运似乎偏偏同他开了个大玩笑,一生终不得志。
李白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安史之乱,辅佐永王璘而受牵累,流放于夜郎,中途遇赦东归,晚年流落江南一带,六十二岁病死于其族叔李阳冰家中。南唐后主李煜成天不问国事,天天沉迷于诗词酒色,词填得可谓精妙绝伦,甚是了得,但最终却落得个家亡国破,自己也沦为囚徒的悲惨境地。倘若李白仕途一帆风顺,实现其政治抱负,他还能否拥有那份天生与之俱来的浪漫情怀?我也怀疑,是否还能欣赏到李白曾留下的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杜甫与酒
中国的诗歌历来是和酒连在一起的,从最早的《诗经》里面即可找到许多和酒有关的诗句,后来又有曹操的“对酒当歌”
和曹植的“斗酒计十千”等,到了陶渊明,则一口气写了一个饮酒诗系列。竹林七贤没有不饮酒的,其饮酒佳话迭出,引人入胜。
诗发展到唐代进入了黄金时代,这时诗和酒之密切关系也差不多到了黄金时代,以李白为首的饮中八仙所特有的酒脱超迈以及豪放飘逸正是这个黄金时代的写照,他们的绝代风采,也正是盛唐气象的一种折射。
但人们在论及诗与酒之关系时,往往只知道诗仙李白之为酒仙,而忽略了诗圣杜甫也是一位饮中高人。严格地讲,杜甫与李白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双星交辉,在饮酒上也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我们从杜甫的诗中得知,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饮酒。其《壮游》诗云:“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这里的一个豪字,一个嗜字,一个酣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杜甫不仅从小就饮酒,而且还很有级别。
杜甫的名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千年以来几乎妇孺皆知,然而与之相对仗的上一句“酒债寻常行处有”和前两句“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却不大为人所知,而我以为前三句恰恰更个性化一些。杜甫已经到了天天都要典当衣服来买酒,而且每天都要大醉而归的程度,甚至除了典当衣服,他还要到处赊帐喝酒,走到哪里都有酒债。我想,即使是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也不过如此。
这里,我们不妨把杜甫与李白之饮酒作一个比较。
李白是“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是“方外酒徒稀醉眠(赠毕曜)”;
李白是“ 会须一饮三百杯” ,杜甫是“径须相就饮一斗(赠毕曜)”;
李白是“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杜甫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
这种相映成趣的例子还很多,在李杜诗集中时时可见。
最有趣的是,杜甫和李白这两位诗中泰斗曾经快乐地在一起豪饮,而且喝醉后同盖一床被子,这记在杜甫的诗中:“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氏隐居)”。李白后来回忆起这段美好时光,曾赋诗:“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而杜甫在怀念李白时也深情地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这中间反来复去咏叹的“醉别”、“金樽”、“手中杯”、“一樽酒”,都是在说酒,足证杜甫和李白不仅在诗中是知音,在酒中也是意趣相投的。
但杜甫最出色的饮酒诗,却是他的《醉时歌》。诗中写他和郑虞痛饮狂歌,“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最后将司马相如,杨雄,孔丘,盗跖统统抬出来论证喝酒的必要性,结论是“生前相遇且衔杯!”一气读下,真是慷慨激昂痛快淋漓。我以为这首《醉时歌》是可以和李白的《将进酒》交相耀映,并列为中国酒文化之极品的。
杜甫从少年饮酒一直饮到老年,他56岁那年在夔州参加剌史柏茂琳的宴会,乘兴纵马飞奔,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跌伤,朋友们看望他,提了许多酒来,于是杜甫忘了伤痛,拄着拐杖又和朋友们到山溪边去大喝起来,杜甫即席赋诗曰:“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毫竹。共指西日不相待,喧呼且覆杯中渌。(醉为马坠,诸公携酒来看)”
这种风采,恐怕只有李白可以比肩了。
酒伴随杜甫一生,最终伴随他平静地走完了人生历程。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杜甫漂泊到湖南耒阳,当地县令素仰诗人大名,送来牛肉和白酒,杜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明皇杂录)。”此说向来有争议,为热爱杜甫的人不愿接受,但联系其终生饮酒,当亦在情理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头望明月打一城市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