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叫张跃凤生于1970年5月25日的,女,在全国查名字有几人?

小升初语文语言应用训练试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小升初语文语言应用训练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发布时间: 浏览:-&&&&&&&&&&&&&&&&&&&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册设计(会员8834708)& 第3板块“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典论·论文》)这里的“气”,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风貌,“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我们在体会文本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情境中,进而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气”读《藤王阁序》你可以体会王勃渴望用世的抱负和自强振作的意志以及追求和痛苦交织的心态;《秋声赋》则使我们感悟到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感慨&&&&&&&&&&&&&&&&&&&&&&&&& 第1课《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苇叶纷下,芜杆迁黄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离人频顾,羁客成伤中夜不寐,林下彷徨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这是一篇高考写秋的优美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还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而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品读1300多年前的一位少年才子王勃的写“秋”传世之作《滕王阁序》!&①感悟课标新理念▲教材文题感悟[品思文题]&& 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在洪州任都督时修建的一座楼阁,故址在今天江西南昌赣江之滨落成时,李元婴封为滕王,所以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洪州任都督阎某又重新修缮,并在公元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但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店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邓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成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乏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昔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高,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历来论者所欣赏《旧唐书·文苑拓》引崔融语云:“王勃文章宏逸,固非常流所及”《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文艺传》《唐才子传》2作家背影《唐摭言&8226;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探寻背景]《滕王阁序并诗》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作于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洪州(今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并诗》,两个月后渡海溺水而英年早亡,遂使《滕王阁序》成千古绝唱&&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并诗》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地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感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州牧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语言知识积累[字词积累]1难读字徐孺rú 翼轸zhěn& 瓯越ōu&&& 棨戟q&301;& 襜帷chān& 骖騑cān& 雕甍méng& 绣闼tà 萦回yíng&& 彭蠡lǐ&& 睇眄dì mi&259;n& 懿范yí邺水yè& 遥襟甫畅fǔ 舸舰迷津& 命途多舛chu&259;n叨陪鲤对tāo& 躬逢胜饯jiàn& 逸兴遄飞chuán& 衡阳之浦pǔ& 簪笏zān前瞻 预测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A.翼轸(zhěn)&&&& 骖(cān)騑&& 睇眄(&mi&259;n&)&& 捧袂(mèi)B.瓯(ōu)越&&&&&&&潦(li&259;o)水&& 簪(zhān)笏&&& 桑梓(z&301;)C.台隍(huán)&&&&& 舸(gě)舰&&& 帝阍(hùn)&&&&& 叨(dāo)陪D.懿(yí)范&&&&&&&彭蠡(n&301;)&&&&& 虢(guó)州&&&& 遄(cháng)飞&2古今异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在今义“维护”“维持”)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今义“赊欠”)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是:这今义判断词)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再:第二次今义“又一次”)3一词多义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旧)& 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没有,干)&尽则智者尽其谋(全部用出)&&& &&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是)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在)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引恭疏短引(序文)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胜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美好的)烟光凝而暮山紫(凝止)凝&&& 纤歌凝而白云遏(慢慢延长)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穷尽)&&&&&&&&&& 响穷彭蠡之滨(尽)穷&&&&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 岂效穷途之哭(走投无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前瞻 预测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织是(&&&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六国灭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谏太宗十思疏》&&4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襟”“带”,带宾语“三江”“五湖”,用如动词;“以……为襟”,“以……为带”)徐孺下陈蕃之榻(方位名词“下”,带宾语“榻”,用如使动词:使……放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腾蛟起风,孟学士之词宗(动词“腾”“起”用如使动词,使……腾空,使……飞起)川泽纡其骇瞩(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动词“屈”“窜”带宾语“贾谊’,“梁鸿”,用如使动词:“使……受屈”,“使……逃匿”)[熟语积累]人杰地灵: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就会成为名胜地区,后多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联合结构近义成语:藏龙卧虎、钟灵毓秀(指美好的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钟,凝聚,集中毓,养育)胜友如云:许多才华出众的友人聚集一处近义成语:高朋满座、群贤毕至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主谓结构近义成语:嘉宾如云、胜友如云反义成语:门可罗雀、青蝇吊客(生前无一知己,死后只有苍蝇来吊唁)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比喻才华富盛近义成语:龙跃凤呜钟鸣鼎食:古代贵族权贵用餐时,打击乐器,用鼎器盛食物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近义成语:食前方丈(吃饭时食物摆满一丈见方的地方)、酒池肉休、炊金馔玉(烧金吃玉比喻饮食珍贵,活极其豪华奢侈)反义成语: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耸,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粗茶淡饭&&& 天高地迥:形容极其高远迥,远联合结构近义成语:天涯海角萍水相逢:像浮萍随水漂泊,偶尔碰在一起比喻不相识者偶然相遇近义成语:不期而遇、邂逅相逢老当益壮:原指年纪老了,志气应该更壮现多形容人老干劲大主谓结构源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竖,老当益壮”近义成语:老骥伏枥反义成语,未老先衰、老气横秋(横,充满秋,秋霜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时在这方面虽然失败,最后在另一方面获得胜利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夕阳西下,余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源出《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渑)池,可谓失主东隅,收之桑榆”前瞻 预测答案:1.A&&讲习:B潦水为l&259;o;簪笏zān C&台隍huáng& 叨陪 tāo &D彭蠡l&301;& 遄飞chuán答案:2. A讲析:(A项含义相同,意为“旧的”;B项前者意为声望,后者意为期望;C项前者意为才能出众的,后者意为丰盛;D项前者意为条陈,引申为写作,后者为一种文体)②研习教材重难点▲语篇感知[语篇结构分析]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行文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写尽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4段5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 &&&&&[语篇脉络梳理]&&&&&&&&&&&&&&&&&&&&& 地势雄伟& 物产珍异&&&&&&&&&& 述宾主之美&&&&&&&&&&&&&&&&&&&&&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滕&&&&&&&&&&&&&&&&&&& 楼阁壮丽,山川胜景王&&&&&&& 绘山川美景阁&&&&&&&&&&&&&&&&&&&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对偶:音韵和谐序&&&&&&&&&&&&&&&&&&&&&&&&&&&&& 宴会盛况,人生遇合并&&& &&&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 用典:凝练典雅诗&&&&&&&&&&&&&&&&&&&&&&&&&&&&&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知己难遇,盛宴难再&&&&&&&&& 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怀才不遇,不甘沉沦&&&&&&&&&&豫章故郡[1],洪都新府[2]星分翼轸[3],地接衡庐[4]襟三江而带五湖[5],控蛮荆而引瓯越[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7];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8]雄州雾列,俊采星驰[9]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10];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11]十旬休假,胜友如云[12];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13];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14]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象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活跃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荚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象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刀光剑影,如紫电、如清霜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注释】 [1]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 [2]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3]星分翼轸(zhěn枕):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4]衡庐: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5]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五湖:南方大湖的总称 [6]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 [7]物华二句: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据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人寻找,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出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8]徐孺句: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 [9]采:通“寀”,官吏 [10]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阎公:名未详棨(qǐ启)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11]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襜(chā搀)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12]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假通“暇”,空闲 [13]腾蛟起凤:《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孟学士:名未祥 [14]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王将军:名未详 [品味] 起笔不凡,简捷明快“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称名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襟”“带”活用为动词,生动形象,将洪州的气势写出“物华”“人杰”,两个四六句相对,既扩展了叙述,又升华了情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两句,又转为四字短句,节奏的变换带来了文意的转折,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另辟话题,渐近本事“台隍”两句,写州城形胜,写宾主才美,作为过渡句,承上启下下文以六四句式写“都督阎公”和“宇文新州”大驾光临,节奏舒缓,语气雍容,给人一种和乐的感觉“十旬休假”几句,又变而为四字短句,避免单调的罗列“腾蛟起凤”和“紫电清霜”两句,接着写来宾句式又变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后,节奏急促,格调高昂,造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与前面的人物出场相对应,别有情味最后又归于四字短句:“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这几句写自己的“闯入”,委婉含蓄赞美而又不失身份,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体会]第—部分: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翼轸”句,“俊采星驰”呼应“物华天宝”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翼轸”句,“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天宝”句多层次渲染,以壮文气&&&&&&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16]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17];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18]云销雨霁,彩彻区明[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0];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1]&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注释】 [15]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16]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 [17]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 [18]舸(gě葛):《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轴:通“舳(zhú竹)”,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19]彩:虹彻:通贯 [20]彭蠡:古大泽名,即今鄱阳湖 [21]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品味]“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点明了时令,领起下面对秋景的描绘“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两个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论,“而”字前为因,后为果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秋天,写水写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接下来的四个六字短句,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节奏放慢,词意不迫“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已开始转入正题“鹤汀”,两个四六句,“四字”托出叙述主体,“六字”作描绘、渲染,意在指出阁在山水形胜之地“披绣闼”,是由外至里;“俯雕甍”是由上视下仅用六个字,就极简练概括地写出登阁的情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以虚词“其”为分界,“其”前实写,“其”后虚写,虚实相间,有尺幅千里之势下面,又用两个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气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变而为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绘出雨后天晴的景色,由此引发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经过前面的变奏,又用两个四六句收束“渔舟唱晚”,写生活之乐;“雁阵惊寒”,写候鸟之歌社会与自然各具情趣,又融为一体[体会] 这一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厂,周围秋景之灵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遥襟甫畅[22],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23],纤歌凝而白云遏[24]睢园绿竹[25],气凌彭泽之樽[26];邺水朱华[27],光照临川之笔[28]四美具,二难并[29]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30],目吴会于云间[31]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3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33],奉宣室以何年[34]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35],李广难封[3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37];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38]所赖君子见机[39],达人知命[40]老当益壮[41],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2]酌贪泉而觉爽[43],处涸辙而相欢[44]北海虽赊,扶摇可接[4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46]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47];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48]!&&&&&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象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象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展美景,尝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的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 哎!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注释】 [22]甫:方才 [23]爽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24]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5]睢(suī虽)园绿林: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26]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27]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28]光照句: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这里指代谢灵运谢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29]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 [30]望长安句:《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31]吴会: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云间:江苏松江县(&古华亭)的古称《世说新语·排调》:陆云(字士龙)华亭人,未识荀隐,张华使其相互介绍而不作常语,“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 [32]天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北辰:《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33]帝阍(hūn昏):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34]奉宣室句: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35]冯唐易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36]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37]屈贾谊句: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圣主:指汉文帝 [38]窜梁鸿句:梁鸿,东汉人,因得罪章帝,避居齐鲁、吴中明时:指章帝时代 [39]君子见机:《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40]达人知命:《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41]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2]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43]酌贪泉句: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 [44]处涸辙:《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涸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45]北海二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46]东隅二句:《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 [47]孟尝二句: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事见《后汉书·孟尝传》 [48]阮籍二句: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品味] “遥襟甫畅”句起过渡作用,从写登览之乐回到写宴会“甫畅”和“遄飞”,神情高昂,情绪激动“爽籁发”句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接着,用两个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这里交错迭用历史典故,暗示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含蓄凝练“四美具,二难并”变换节奏,心绪也为之一转,由喜悦渐生悲慨“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放开一笔,神游天宇,视野又扩展到宴会之外,感情亦随之升华,为下面的抒情张本这里充满哲理玄思,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望”“看”,实际上是在想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长安,由云海而想到东北的吴会,日下即长安,云间即吴会的意思又暗含其中“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进一步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面的感慨,即:“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直抒胸臆,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体会] 这一部分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际遇的感慨作者描绘外景时,笔锋一转,回到宴会场上:箫管齐鸣,清风伴之而来;清细的歌声,使白云为之停飞座上嘉宾,才气横溢,主人贤明顿感天地之广大,宇宙之无穷,于是联想到李广难封侯爵,贾谊屈居长沙,梁鸿逃避海曲等壮志难酬之事,兴尽悲来,怀才难遇,委婉地表达了对所谓“圣君”、“明时”的不满其中虽夹杂着些许悲观的宿命情绪,但并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勃,三尺微命[49],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50];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51]舍簪笏于百龄[52],奉晨昏于万里[53]非谢家之宝树[54],接孟氏之芳邻[55]他日趋庭,叨陪鲤对[56];今兹捧袂,喜托龙门[57]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58];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59]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60],梓泽丘墟[61]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62]&&&&&&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弱冠,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懿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请在座诸位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注释 ][49]三尺:指幼小 [50]无路二句: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等,相同,用作动词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51]投笔: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爱宗悫(què)句: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事见《宋书·宗悫传》 [52]簪笏(hù户):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百龄:百年,犹“一生” [53]奉晨昏:《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54]非谢家句:《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55]接孟氏句: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事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 [56]他日二句:《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鲤,孔鲤,孔子之子 [57]捧袂(mèi妹):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58]杨意二句: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 [59]钟期二句:《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期,钟子期的省称 [60]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附近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61]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62]请洒二句: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 [品味] “呜呼”以下句子,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谦虚地表达自己写诗的情感,并期望在座的嘉宾各展文才各赋所怀全文在这种礼让中结束,不失分寸,非常得体诗歌的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下文“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 “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体会]全文一气呵成、首尾连贯,又不乏抑扬跌宕、起伏顿挫之妙,典故随文纷沓、意蕴深远,与美景良辰相映成趣,又与深沉的情感相得益彰,千载之下,仍是动人良深,让人叹为观止[疑难问题探析]1.本文写景抒情,我们怎么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正面描写了藤王阁宴会和景致以后,笔势一转,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著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句,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贪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2本文以描绘山水著称,请作具体分析以第二段为例,正面写楼阁之壮丽及山川之胜景,注重远近视觉变化,虚实的相映之美,使得摹写景物成浑成之美,给读者展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句,首先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接着,作者定点观景,取远景、近景、宏观、微观多视角,用实、虚景相映的手法展示秋天别具的特色尤其注重绘色绘形:暮秋,路旁的积水已干,寒冷的潭水很清,四野的烟火凝结,傍晚的山色青紫给人以清冷感觉阁对青山,峰峦耸起一片苍翠,高入重霄,架空建筑的阁道,彩饰的丹漆鲜艳欲流,从阁道俯视,鹤凫栖息的沙洲,岛屿萦绕回环;华美的宫殿,形状像高低起伏的山冈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山岭平原尽收眼底,河流湖泽令人惊心房屋鳞次栉比,尽是富庶人家船只停满渡口,有许多雀舫龙舟彩虹消散,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音响直传到鄱阳湖边群雁感到天寒而惊飞,直飞鸣到衡阳水边而止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山水画!▲语篇鉴赏&&&&&&&&&&&&&&&&&&&&&&&&&&&&&& 藤王四美千古传诵&&&& 首先,是诗意之美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文,它继承了汉、魏以来骈文的传统,吸收了赋体的成功的艺术经验,形成了规模崇丽、气象清新的风格,可以说是“诗人之赋”的典范之作王勃是初唐具有革新意识的诗人,他的散发出一种清新诱人的气息,为文善于诗意的捕捉和意境的创造,以诗人的心情去体验和抒发真实感受的,既能吟咏出“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样歌咏山河风光的佳句,也能抒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怀然而,由于时代及其他方面的局限,诗人的理想不能实现,免不了要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深沉的孤独感正因为有这种出自内心的深沉感受,所以千百年以后它仍然能拨响与他有某种类似体验的读者的心弦这种情感并不单单表现为序文的个别章节,而是贯穿全文各个部分的整体效应正是出自内心,意深义高,才能在整体上把抒情、写景、叙事、议论、使事、用典熔于一炉,而获得以情感人的艺术功效因为序文具有真挚的情感和浓郁的诗意,所以它的影响远远超过同时创作的《滕王阁诗》&&&& 其次,是形式之美全文层次清晰,首尾联贯,针线细密,次第井然多为四、六偶句,句式非常整饬但过分整齐必将呆板而缺少活泼之气,所以文中还多用七字句或间用三字句,整中见散,摇曳多姿句中还不时杂用“之”“而”“于”“其”等虚词,或适当运用“嗟夫”“呜呼”之类的感叹词,整饬之中富有变化,做到奇偶相生,避免了板滞的缺点文中不仅句与句对偶,有时句中的词与词也构成对偶,如“腾蛟起凤”“紫电清霜”;“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有些深层的对偶,如“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有些对偶从不同侧面向心地集中于一个重点,因而又带有排比与连珠的修辞特色&& 再次,是绘画之美作者非常注意画面的构图与布局的整体性,很自然地把万里之遥的自然景观恰当地纳入自己构思的画面中来作者的想象超越空间的局限,他通过想象的视角遥摄各种景物,统驭全局,服务于滕王阁的描写在构图与空间时间关系上,作者注意到空间的深度与历史的深度,使这篇序文具有纵深的立体感技法运用也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工笔细描,反复勾勒,如滕王阁的建筑;有的是水墨烘染,信笔点缀,有时重彩叠金,浓丽耀眼这都不是一般画笔所能达到的& 最后,是音乐之美在讲究对偶的同时,文章还特别追求文字声调的平仄相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上联“墟”字平声,下联“灵”字处也必为平声反之亦然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主”是仄声,那么,下联“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中的“曲”字处,亦必用仄声(“曲”为入声字)这种手法是“平接平”,“仄接仄”再就一句本身而言,不论四、六句或七字句,均如同律诗一样,在双音节处要交替使用平仄声字,以使句中平仄相间,铿锵起伏,错落有致一联中的两句,也如同诗句一样地讲求平仄相对,使全文抑扬顿挫,回环往复,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 ③开拓学习新视野▲品味语言之美[含英咀华]初唐四杰诗句辑录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卢照邻《曲池荷》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咏蝉》&[妙语珍藏]&&&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滕王阁诗&&&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白流&▲聆听名作弦音[美文经典][导读] 《滕王阁序》千古流传,这里是当年王勃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是滕王阁成全了王勃,王勃成就了滕王阁诗人骚客和景物通过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那就成为一种经典,一种仰望这就就像历史古战场的赤壁属于羽扇纶巾的周郎,浩淼的阳关道属于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静谧的西湖属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苏轼品读文字我们可以感悟历史的丰厚与博大,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些&&
&&&&&&&&&&&&&&&&&&&& 流泪的滕王阁 (潘碧秀)&&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骛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 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脸&&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 / 躲在云层下 / 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 / 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惟有惘怅地醉去滕阁王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惘怅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赏析]一千多年前,一位少年天才的完美演出,让西边的落霞与孤鹜见证了天才王勃的诞生,一座原本普通的阁楼从此成为世人朝拜的圣地作者登临名楼,用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再次祭奠心中的天才本文真正体现了情感与理智齐飞,诗意共警世一体文章选取独特的视点展开对一代文人王勃的追思, 既写了王勃在滕王阁上洋洋洒洒的诗文、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又写了他误入官场,触怒龙颜,终至落泊溺水而死的悲剧人生,充满了对王勃的同情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情感的热流里融入了理性的沉思,没有简单地将王勃的悲剧归咎于当时统治者的腐朽,而是从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角度深刻剖析王勃的悲剧人生,慨叹王勃不该去敲那扇不属于自己的官宦之门,而应在文学的殿堂里挥洒自己的才情,见解独到,富有警世作用!▲&&&&&& 闲看时尚旋[时文英华][导读] 我们期盼智慧地留守真诚,守望自己的一方纯净的精神家园我们执着寻觅着人间真爱,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不会因为缺少真爱而变得冰冷而无聊,我们的一切物质成就也会因为有了真爱的存在而变得大放异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守望与寻觅冬暖&& &&&1903年的一天,俄国沙皇散步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克里姆林宫空地的中央,有一个哨兵笔直地站立在那,沙皇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有何理由要在这个地方设立一个岗哨沙皇将警卫队的队长传召过来,询问他为什么在这里安置一个哨兵队长回答说,上任队长就是这样安排的沙皇要求他务必查出事情的真正缘由?? 警卫队长经过多天的调查询问,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公元1776年,叶卡捷琳娜女皇散步的时候,她惊喜地看到春天的第一朵小花正在现今士兵站立的那个地方悄然绽放“在这里设一个哨兵,”女皇命令道,“好好守着,别让人踩到这朵小花”从那时起,克里姆林宫空地中央的哨位便一直保留了下来,沙皇过问的时候,它已经整整存在了127年??这是在《讽刺与幽默》上看过的一个真实故事初读时很温馨,再读很感叹好长时间过去了,偶然再次想起这个故事,竟然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情愫自心底升起这到不是因为女皇一言九鼎的权利和威望,更与皇宫卫队刻板传统的做法和习惯无关,当然,故事本身与讽刺和幽默更是南辕北辙??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痴心守望和苦苦寻觅一种心灵圣地的经历和体验它可以是一个人、还可以是一件事、更可以为一道刻在骨子里、融入到血脉之中的一种一念之间的风景??我自很小的时候,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其他寻常人很难进入的大院里,在我的记忆中,这里曾是我的天堂满院的果林荒草及低矮的灌木丛,无数叫不上名子的虫鸟竞相争鸣,那时,这里就是我想象中,孙悟空撒野翻跟头的花果山了我自家也有个很大的园子,四周用带孔的白铁板围成栅栏,里面养了许许多的鸡、兔子和小鸟,园子的身后,紧临果园成串的苹果自果园里探头探脑地垂进来爷爷说:“不许动那苹果,还不到熟透的时候”我就整日盼那苹果成熟的季节?? 现在,我仍住在这里,我的儿子也已经到了我那时的年龄可整个大院早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闲暇散步的时候,我曾努力寻找当年时的感觉,寻找那时的心情,可都是枉然荒草不见了,果园不见了,一簇簇的灌木和鲜花不见了就连初春时节记忆中的鸟鸣也成了奢望,代之的是整洁宽敞的笔直道路、修剪有致的草坪、用彩色水泥打磨雕塑成的岩石……我曾努力寻找记忆中的东西,可毫无踪迹不知是年龄的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别的,岁月沧桑毫不留情地带走了当初的影象那种随意、那种狂野、那种好奇、那种每天都能够真切感知得到的幸福感,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唯一保留着的,是那今日叫“怡园”的地方高高隆起的假山,那是当年机关的地下防空设施当年,我曾与几个伙伴打着手电筒以探险的名义进去过笔直立陡的水泥台阶直通洞底,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屋间颇为神秘,我清楚地记得,我在其中一个很大的房间里的水泥墙面上,曾用白色的粉笔画下一幅很得意的杰作没记错的话,那是一群飞翔着的鸽子,背景是许多恣意张扬的花草树木想来距那时少说也应该有三十多年了我想,它应该还在有心想再次深入进去探看,但那厚重的水泥门被一把我从未见过的大锁紧紧地锁死可能为观瞻考虑,水泥的大门上,还用看起来较原始的、带粗糙树皮的树干装点成小木屋的模样,一条同样水泥铺就的小路通往假山的顶部,路的尽头,是一个无论造型还是制作都很拙劣的仿古凉亭??几乎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我都要自它身边经过,但每天都是同样的无奈我自己知道,我仍惦记着那幅青春年少时的杰作那里紧锁着我透明的童贞和狂想??行走在喧闹的街市,心里再难寻找年少时的清凉心,被琐事困扰着,被所谓功利缠绕着,被无边无沿的各种诱惑牵引着,走向中年,走向暮年,走向衰亡……??望着渐行渐远的脚步,有多少人会记得你?有多少人能叫得出你的名字?我忽然悟出,那个叫叶卡捷琳娜的女皇当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了??我们去看海,你不可能将海的神韵带回家;我们去看山,你只能望着山的巍峨兴叹;我们去赏景,你只能任凭轻盈温柔的风景在心底片刻流连你不可能将这些风景和影像带回自己的家中其实,我们一直念念不忘、为此而难以忘怀的,只是曾经经历过的风景而已珍藏在心中的是风景,感念不忘的是风景,推着你一路义无反顾向前行走着的,仍然是风景??心存美好,是一生的财富??那海、那山、那人,那随风而逝的种种如同一粒种子深植在我们的心底,在最温暖的季节,兴许会绽放出一朵好大的牡丹[赏析]本文因事述理,侃侃而谈,生活化的琐事增添文字的趣味,我们痴心守望和苦苦寻觅一种心灵圣地的经历和体验,是我们人生的一道风景守望寻觅是希望的种子,屏弃物欲和杂念,期盼的是心地的纯净和山那边的牡丹文章融说理与抒情于一体,汇议论与形象于一炉,给人以理趣和哲思&&上一篇:下一篇:你可能还感兴趣的相关文章03/1803/1703/1603/1203/1201/1801/1701/1301/0901/0612/0910/3010/1009/1809/0109/1204/1909/1512/2006/3009/0205/1109/2603/1312/2507/0312/0610/1609/1802/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多少个名字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