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书班超传翻译》后对班超的看法

《后汉书班超传》的翻译_百度作业帮
《后汉书班超传》的翻译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后面的部分: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一点不感到难为情.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班超便说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来,他去见一个看相先生,这人对他说:“尊敬的长者,你虽是一个平常的读书人,但日后定当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想问个究竟.这算命的指着他说:“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样的头颈,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个万里封侯的命相.”过了好久,明帝有一次问起班固:“你弟弟现在在哪里?”班固回答说:“在帮官府抄书,以此所得来供养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因犯了过失而被免官.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去与匈奴作战,任命班超为假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双方交战于蒲类海,班超杀死了很多敌人回来.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国,国王广接待他们礼节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变得疏忽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你们难道没觉察鄯善王广的态度变得淡漠了么?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来到这里,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头脑清醒的人能够预见到还未发生的事情,何况现在已明摆着呢?!”于是班超找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诳骗他说:“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来了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这侍者一慌张害怕,就将实情全都招认了.班超便关押了这个侍从,将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个人全部召集,与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顺势用话煽动他们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要想通过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广对我们便不以礼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们看这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已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马决定吧.”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他们不知我们究竟有多少人,一定会感到很害怕,我们正好可趁机消灭他们.只要消灭了他们,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肝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动地说:“是凶是吉,在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他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暴露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便会白白送死而落下不好的名声,这就称不上是壮士了.”大家说:“好”. 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北匈奴使者的住地.当晚正好刮起大风,班超吩咐十个人拿了军鼓,隐藏在屋子后面.相约:“一见大火烧起,就立刻擂鼓呐喊.”其余人都带上刀剑弓箭,埋伏在门的两旁.于是班超亲自顺风点火,前后左右的人便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惊慌.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人,部下亦斩得北匈奴使者及随从人员三十多人,还有一百多人统统被烧死在里面.第二天一早,班超才回去告诉了郭恂.郭恂一听大惊失色,但一会儿脸色又转变了,班超看透了他的心思,举手对他说:“你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占这份功劳呢?”郭恂这才高兴起来.接着,班超就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北匈奴使者的头髗给他看,鄯善举国震恐.班超趁势对鄯善王晓之以理,又安抚宽慰了他一番,于是接受鄯善王的儿子作为人质.班超回去向窦固汇报,窦固十分高兴,上书朝廷详细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很赞赏班超的胆识,就下达指令与窦固:“象班超这样得力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可以提拔班超作军司马,让他继续完成出使的任务.” 班超再次接受了使命,窦固想叫他多带些人马,他说道:“我只要带领原来跟从我的三十余人就足够了,如果发生意外,人多了反而更增加累赘.”当时,于阗王广德刚刚打败了莎车国,于是声威大振,雄霸南道,而北匈奴又派了使者来监护他.班超西行,首先到达于阗国,广德王态度礼节十分冷淡,而且这个国家的风俗很迷信神巫.神巫散布空气说:“天神发怒了,你们为什么想去归顺汉朝?汉使有一匹嘴黑毛黄的好马,你们赶快把它弄来给我祭祀天神!”于阗王广德听了就差人向班超索取那匹騧马.班超暗中已得知这一阴谋,但仍满口答应献出此马,只不过提出要让神巫亲自来索取才行.不一会神巫来到,班超立即砍下他的脑袋,亲自去送给于阗王广德,并就此事责备他.广德早就听说班超在鄯善国诛灭匈奴使者的事,因而非常惶恐不安,便下令攻杀北匈奴的使者而归降班超.班超重重赐赏了广德及其臣下,于阗国就这样安抚镇定了. 那时,龟兹国王建是在北匈奴支持下上台的,他依仗着北匈奴的势力,占据西域北道,攻破疏勒国,杀死国王,另立了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第二年春天,班超带领部下取道小路,来到疏勒国,离兜题所居住的盘橐城只有九十里,预先派部下田虑去劝告兜题降汉.还告诉田虑说:“兜题本非疏勒人,疏勒国民一定不会为他尽忠效命的,他如果不肯投降,就将他扣押起来.”田虑到达那里,兜题看到他孤单力微,一点也没有归降的意思.田虑乘他不提防,就突然上去擒获他并捆绑起来.兜题手下的人大出意外,都吓得逃走了.田虑派人飞马驰报班超,班超马上开赴城中,召齐疏勒文官武将,历数龟兹王兜题的条条罪状,另立原来国王的侄子忠做疏勒国王,疏勒人都兴高采烈.新国王忠和他的下属官员都请求杀掉兜题,班超不同意,为了显示威信于西域,反把他释放送走了.疏勒国因此与龟兹国结下了怨仇. 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去世.焉耆国借中国国丧机会,便攻陷了西域都护陈睦的驻地.班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两国又屡屡发兵攻打疏勒国.班超固守盘橐城,与疏勒王忠互为首尾,但兵少势单,一直坚守了一年多.汉章帝当时刚刚登基,考虑到陈睦全军覆没,恐怕班超势孤力单,难以立足下去,就下诏召回班超.班超出发回国时,疏勒全国上下都感到担心害怕,一个名叫黎弇的都尉说道:“汉使若离开我们,我们必定会再次被龟兹灭亡.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汉使离去.”说罢就拔刀自杀了.班超回国途中来到于阗国,国王以下的人全都悲号痛哭说:“我们依靠汉使,就好比小孩依靠父母一样,你们千万不能回去.”而且还紧紧抱住班超坐马的脚,使马无法前行.班超看到于阗国民坚决不让他东行归汉,又想实现自己最初的壮志,于是改变主意返回疏勒.疏勒国中有二座城池自从班超离去,又重新投降了龟兹国,而与尉头国联兵叛汉.班超捕杀了叛降者,又击破尉头国,攻杀六百余人,疏勒国重新安定下来. 章帝建初三年,班超率领疏勒、康居、于阗和拘弥等四国军队一万多人,攻占了姑墨的石城,杀敌七百余人.班超想要就此平定西域诸国,于是上奏朝廷,请求派兵说:“臣下曾经看到先帝想打通西域,因而向北进击匈奴,向西域派出使者,鄯善国和于阗国当即归附汉朝.现在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等国又愿意归顺汉朝,共同出力,攻灭龟兹,开辟通往汉朝的道路.如果我们攻下了龟兹,那末西域尚未归服的国家就屈指可数了.臣下心中独自思量,我虽然原是个军中小吏,却很想象谷吉那样在远方为国效命,象张骞那样在旷野捐躯.从前魏绛只是一小国的大夫,还能与诸戎订立和盟,何况我今天仰承大汉的声威,难道不能竭尽铅刀一割的作用吗?前汉议论西域形势的人都说只有联合了三十六个国家,就称得上折断了匈奴的右臂.现在,西域的各个国家,那怕是极边远的小国,没有不愿意归附汉朝的,大小国家都十分高兴,自愿进贡的络绎不绝,只有焉耆、龟兹二国不服从我们.臣下先前曾和三十六个部下奉命出使西域,历尽艰难危困,自从孤守疏勒以来,至今亦已五年,对于西域的情况,我较为熟悉.曾经问过大小城廓的人,都认为依汉与依天一样可靠.由此看来,葱领的道路是可以打通的;葱领一通,那么就可以攻伐龟兹了.现在我们应该封龟兹国的侍子白霸为龟兹国王,派几百名步骑兵护送他回来,与其它各国军队联合作战.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擒获现在的龟兹王.以夷狄攻夷狄,这是最好的计策啊.臣下看到莎车、疏勒两国田地肥广,草茂畜繁,不同于敦煌、鄯善两地.在那里驻军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不须耗费国家的财力物力.而且,姑墨、温宿二国国王又全是龟兹国所册立的,既不是那两国的人,就会进一步相互对立和厌弃,这种情况必定会导致反叛和出降,如果这两国归降我们,那么龟兹自然可以攻破了.我希望朝廷发下臣的奏章,看能否参照办理,如果万一获得成功,我就是死了又何恨之有?臣下区区之身,承蒙上天保佑,暗中希望不至于马上就死,能够亲眼看到西域平定、陛下举起预祝万寿无疆的酒杯,向祖庙报功,向天下宣布特大喜讯的日子.”
奏章上达以后,汉章帝觉得这事情可以成功,就商议要派兵支援班超.平陵人徐干一向与班超志同道合,他上书给皇上,自告奋勇前去帮助班超.建初五年,章帝就封徐干为假司马,让他率领减刑的罪犯和自愿出塞的兵士一千人赶赴班超驻地.起先,莎车国以为汉兵不会到来,便投降了龟兹国,而疏勒国的都尉番辰亦因此反叛,正好这时徐干率军赶到,班超就与他一起先打击番辰,大获全胜,杀敌一千余人,活捉了很多俘虏.班超攻破番辰之后,想乘胜进攻龟兹国,但考虑到乌孙兵力强大,理应借助他的力量,于是又上书朝廷道:“乌孙是西域大国,拥有十万军队,因此武帝时曾将细君公主远嫁和亲,后来终于在宣帝朝得到过乌孙兵的援助.如今还需要朝廷派遣使者去招抚慰问,以使乌孙国能与我们同心协力,攻打龟兹.”章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建初八年,晋升班超为将兵长使,并破格使用鼓吹幢麾,又晋升徐干为军司马,另外派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回国,携带去赠送给大小乌孙王及其部属的许多礼物. 李邑刚行至于阗国,正碰上龟兹在攻打疏勒国,他吓得不敢继续前进,就上书说开通西域的事业难以成功,又竭力诽谤班超,说他拥爱妻、抱爱子,在西域享乐,根本无意为国效忠.班超知道这事之后,慨叹地说:“我本非德行高尚的曾参,如今又有接二连三的谤言,恐怕难免被朝廷上下怀疑了.”于是,便舍弃了爱妻.章帝知道班超一向忠诚,所以严厉地责备李邑道:“纵然班超拥爱妻、抱爱子是真的,但一千多思乡念土的部下,为什么都能与他同心同德呢?”并命令李邑到班超属下,听从班超的指挥调迁.还另有文书通知班超:若李邑能在西域任职,便留他共事,不行便遣送回国.班超得令就派李邑带领乌孙国的侍子还归京城.徐干见了对班超说:“李邑在于阗时曾亲口说你的坏话,想要败坏沟通西域的大业.如今你何不依照皇上命令把他留在这里,而另外派人护送乌孙国侍子回洛阳去呢?”班超回答说:“你怎么讲这样浅陋的话呢?正因为李邑毁谤过我班超,所以今天才让他回去.只要我问心无愧,为什么害怕人家的坏话呢?如果为了泄愤而留住他,就不是忠臣了.” 第二年,朝廷又派遣假司马和恭等四人率领八百兵士前去协助班超,班超便发动疏勒、于阗兵攻打莎车王.莎车王暗底里派使者串通疏勒王忠,以重利诱惑他,疏勒王忠便决定反叛,勾结莎车王西逃,固守乌即城.班超于是另立疏勒王室的府丞成大为疏勒王,将不愿谋反的人全部调动起来攻打叛王忠,双方相持了半年,因为康居王派精兵援救,班超难以攻取乌即城.这时,月氏王与康居王联姻不久,关系很亲密,班超就派人赠送很多金银锦帛给月氏王,让他劝止康居王.康居王便撤了兵,还生俘了叛王忠,把他押回疏勒国,乌即城便只好向班超投降.又过了三年,忠去游说康居王,向他借兵回国,占领了损中,并暗中与龟兹勾结,派人向班超假投降,班超心里知道他们的阴谋,但表面上假装答应接受投降.忠一听大喜,马上带领轻骑来见班超.班超暗中埋伏下军队等候着,设下营帐,奏乐接待,酒过一巡之后,就高声喝令部下将忠捆起来斩首,并就势击溃忠的随从,歼敌七百余人.西域南道就此畅通无阻. 第二年,班超征发了于阗等国的军队二万五千人,再次攻打莎车,但龟兹王派左将军纠合了温宿、姑墨、尉头等国五万军队去援救莎车王.班超就召集了将校和于阗王商议道:“眼下我们寡不敌众,唯一的办法不如表面上各自散去,于阗军从这里向东而去,我军就从这里向西运动,可以等到昏黑鼓响后分头出发.”并暗中放松对俘虏的看管.龟兹王打探到汉军动向十分高兴,亲自率领一万骑兵赶到西边去拦截班超,另叫温宿王带领八千骑兵赶到东边去狙击于阗军.班超得悉两支敌军已经分兵而出,便秘密地把各部兵力召集拢来,在鸡叫时分飞驰奔袭莎车军营,莎车军一片惊乱,四方奔逃,班超追击歼敌五千多人,缴获了大量的牲畜财物,莎车王于是只有投降.龟兹等国只好各自撤退.班超从此威震西域. 以上是全文的翻译~~~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一点不感到难为情。班超很有口才,广泛阅览了许多书籍。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他便和母亲一起随从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专题08&《燕歌行》(练)-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③。注:①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⑧紫骝:骏马名。(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含义?(2)“皆共尘沙老”描写怎样的生活?作者对“幽并客”表现什么态度?(3)“矜”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作者用此词包含怎样的感情色彩?(4)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两种人,并说说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5)对这首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八月萧关道”既点明了时令又点明了边塞的具体地点。B.“出塞入塞”暗示边塞形势紧张,“处处黄芦草”显示将士戍边环境的艰苦。C.“尘沙”指边塞沙场,诗人歌颂了戍边战士长期守卫边境沙场,愿与“尘沙”共老的精神。D.七、八句劝勉戍边战士勤练战马,掌握保家卫国的杀敌本领。(6)对这首诗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A.这首是写边塞征战之诗,唐代的《塞下曲》(以及《塞上曲》)源于汉乐府,但又是乐府新诗。B.第一句中的“空”字既表现桑叶已经落尽,也表现林中空空,渲染了边地荒凉冷落。[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这首诗重在描写萧关仲秋的自然环境,然后抒发了对驰骋沙场的健儿们的歌颂,由景到情。D.诗人将戍边战士与“幽并客”作了正反对比,目的在于突出戍边战士长期驻守边塞的决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①南宋张孝祥霜日明宵水蘸空②,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③。【注释】①荆州:今湖北江陵。②水蘸空:形容天空明净似水。③酒阑:行酒将近[来源:学科网](1)分析“万里中原烽火北”句的含义。(2)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美文欣赏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人常常在诗中以汉代唐,并多次提到汉代的军伍英雄,以往评论者多将此视为一种修辞方法,或认为是诗人就一事而发感慨。笔者则认为,唐代边塞诗人对汉代情有独钟,既有唐代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有汉代军伍文化传承的原因。它虽然通过诗歌反映,但并不是语言现象,而是文化现象。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厚重的历史意识。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朝代。汉唐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是刚刚结束纷争的局面而定都长安,同时又都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威胁。汉代的边疆保卫战和开疆拓土常常被后人传为美谈,一大批优秀的军伍英雄被后人奉为楷模。卫青、霍去病、李广、李蔡、张骞、傅介子、马援、班超、窦宪等人物,雄姿英发,战功卓著,成为功名的化身和人们崇拜的偶像。唐代开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致使边塞战争不断,社会的尚武氛围相当浓厚。比较而言,唐代诗人比以往朝代诗人要活跃得多。他们关心国事,注目边塞,渴望在盛世做一番事业建功立勋。在时代的呼唤下,他们摒弃了读经应考入仕的老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寒微,仕途之路坎坷崎岖,“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1],“尚有芹心,无因见明主”[1],“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1]。边塞战争的兴起,使他们看到了一条光明之路,军中将士的功业使他们跃跃欲试。在他们看来既然“无由谒天阶”,倒不如走军旅之路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军中主帅也需要文人到幕府中来,高适《送董判官》:“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即是指此。于是,他们响应时代呼唤,放弃延续多年的传统老路,踏上了文人从戎的新路。火热的激情,异域的风光,战争的场面,渴望与梦想,使他们热血沸腾,豪气冲天。“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1],“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东走到营州,投身事边将。在军伍精神的感召和功名心的驱使下,其尚武精神超出以往任何朝代诗人。上述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法国美学思想家丹纳说:“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了几个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这段话用来解释唐代边塞诗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恰当的。确实。呐喊着从军边塞的并不只是诗人,整个社会的人都在憧憬着走这样一条路。除了张扬尚武精神外,整个社会都在从历史当中汲取精神资源,寻求可继承的历史文化。这样,汉代的军伍英雄便非常自然地成了唐代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史料看清当时整个社会是怎样把汉代英雄视为楷模,鼓舞着人们走向边塞战场,也可由此看出唐代边塞诗人产生汉代情结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我们首先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旧唐书魏元忠传》曰:夫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故班超投笔而叹,祖逖击楫而誓,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汉文帝时,魏尚、李广并身任边将,位为郡守。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常叹李广恨生不逢时,令当高祖日,万户侯岂足道哉。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将”,尔时胡骑凭凌,足伸其用。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逢时。此是仪凤年间,吐蕃犯边,魏元忠上书言用兵之事,举出汉代班超、魏尚、李广三名将,希望朝廷举贤用能。《旧唐书解琬传》称其“器局坚正,才识高远,公忠彰其立身,贞固足以干事,类张骞之出使,同魏绛之和戎”。以汉代出使西域立功边塞的张骞比之。《旧唐书刘子玄传》:“至如李广北征,解鞍憩息;马援南伐,据鞍顾盼。”也引出汉代名将李广、马援。《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中记述郭虔璀等六边将事迹后评价道:“史臣日:‘郭虔璀、郭知运、王君龟、张守琏、牛仙客、王忠嗣立功边疆,为世虎臣,班超、傅介子之流也。”’将唐代边将比做汉代英雄,评价是相当高的。下面,我们再来通过唐代墓志铭的记载,看看在唐代人的心目中,汉代的军事英雄占有多么崇高的地位。温彦博墓志铭称其“如傅介子之斩楼兰,暴胜之静渤海也”。杨顺墓志铭称其“昔霍去病以功深冠军,益封骠骑,今之此任,无替前规。……(公)投笔以申班燕,弯弧而妙李猿,立事立功,以取富贵”。“班燕”指班超,《后汉书班超传》:“相者指日:‘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李猿是指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韩逻墓志铭称其“慕班定远之绝域,慷慨口平;抱马伏波之殊勋,夙兴忘寐”。王思讷墓志铭称其“君亦占募从戎,随广、陵以深入;投名壮籍,逐卫、霍而横行”。靖策墓志铭称其“捐躯许国,慕班超之投笔;向月弯弓,学王粲之从军”。苑玄亮墓志铭称其“战争必克,若卫青之开幕;蛮貊是服,信马援之南征"L3J。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尚武和边塞立功已不是个人兴趣与爱好,而成了大多数人要走的一条道路。据《旧唐书》载:张仲武“少业《左氏春秋》,掷笔为蓟北雄武军使”,李抱玉“少长西州,好骑射,常从军幕”,马炫“少以儒学闻于时,隐居苏门山,不应辟召。至德中,李光弼镇太原,辟为掌书记”,郑云逵“大历初客游两河,以画干于朱此,此悦,乃表为节度掌书记”,杜亚在至德初年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时被辟为从事,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时奏充严武为判官。在这种时代气氛的熏染和感召下,边塞诗人走上军旅之路乃是非常光荣而自豪的事情。过去常有人说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说:“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顾。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驻足凝望之际,思绪遥接汉代,以班超、霍去病的业绩来激励自己。岑参在《银山碛西馆》中感慨:“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希望自己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立功边塞,青史留名。《后汉书班超传》载:“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的壮举在唐代诗人心中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弃文从武成为盛行一时的风尚。崔融说:“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一方面效仿班超投笔从戎,一方面又以窦宪为榜样要立功边塞。他们耻笑那些儒生,虽然他们也是文士,但心态和身份刚一改变,便对文士投去鄙夷的目光。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说:“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就连孟浩然这样的诗人也似乎体察到了时代的浓厚气息,在送人赴边从军诗中高唱:“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他们崇尚汉代的军伍文化,景仰汉代立功边塞的武将英豪,甚至对汉代的历史地理也颇感兴趣。岑参在北庭时说:“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郑吉、张骞、赵破奴、李广利、王恢、傅介子等出师征讨西域,皆立功封侯。往事历历,神思悠悠,古今对比,更激发了岑参在西域边塞施展抱负的决心。甚至见到边塞风物,也顿时令人想起汉代英雄叱咤风云的形象。高适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中回忆他在北游蓟门时说:“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思绪遥接汉代,暗含对现实不满之意。唐天宝年。高适在哥舒翰幕府时,看到武威的汉代军垒遗迹,也引发联想,“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这些英雄人物,已经在他们心中成了鲜活的形象。[来源:学科网ZXXK]唐代边塞诗人凝聚的汉代情结,激发了他们的豪情,使他们在汉唐对比之中找到了人生的希望之路,重新确定了人生价值的坐标,使他们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受到感染鼓舞,呈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唐代诗人的汉代情结,其意义并不在于仅仅反映了诗人本身的追求和渴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一情结,反映了唐代军中和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进行汉唐对比时则更加显而易见。汉代和唐代虽都是盛世大国,却又有不同处。汉代北有匈奴,但青藏高原的吐蕃尚未崛起,所以,汉军北击匈奴深入几千里,并无后顾之忧。唐代则不同,北方的突厥和回纥始终对唐王朝构成危胁,而吐蕃又迅速崛起。受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原的农耕文明受到了游牧文明的挤压,唐代的边疆危机要甚于汉代。紧张危急的边塞形势,使诗人们忧虑万分。他们在诗中描述了战争的频繁和惨烈、士兵的艰辛和无奈、将帅的无能和贪婪都令人深思感慨。唐代边塞诗人由军中的现实想到汉代,渴盼威震边塞、体恤士兵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汉书·班超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