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荣在日本本国的民众评价

那段历史真的在日本沉没了吗?是不是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知道历史真相以后,他们相信吗?
1 不了解日本,去看看数据很难?如果说日本的知识界被左翼把持,那知乎关于日本战争反响问题的话语权,则被右翼把持。更坑爹的是,知乎的这种问题,是不了解日本,还以为了解的右翼把持。比如,现在排名第一的那个答案。不了解日本,随便翻开日本 amazon ,找到"太平洋,日中战争",看看热门收藏列表很难吗???2 扶桑社比你想象中人气这个列表中,扶桑社的那本极力抹黑中国的历史书排名第一。这并不奇怪。苏联的解体后,实际上中国已经变为日本的头号假想敌。3 日美,日俄战争多带劲,日中没有那么人气另外,这个列表的前五名中,讲太平洋战争的(美日)占了三本半。这也不奇怪。实际上日俄,日美战争才是日本最有人气的内容。你要是日本人,会津津乐道于自己挑了世界强国,还是打败了中国这个三流国家?4 战争反省?和中国人的苦难无关最后,这个列表中的书,反省战争的内容,多围绕两个主题:1 日本人的战争苦难。比如排名第二的:戦場の軍法会議―日本兵はなぜ処刑されたのか 2 日本失败的原因分析。比如排名第五的:「持たざる国」への道这也很正常啊。日本人当然更关心日本人的死活。至于他们在中国有多少战争罪行,怎么可能津津乐道???打败了当然想复盘推演。你以为日本人的永不再战真是因为自己把别人祸害的太狠了而良心发现??是美国人把日本打得太狠了。你看,战后 60 多年,参战的一代都死光了,主张修宪的安培做了总理。5 最后的话简而言之,日本人也是人。都喜欢听有利于自己的辩解。喜欢自己干俄国,挑美国玩弄满洲于股掌的战争辉煌。更关心自己人而非别人的死活。对自己为什么没有打胜充满惋惜,喜欢复盘。对于中国的立场而言,这些并非政治正确。但是,这难道不是自然的人性吗?!倒是中国有些人一厢情愿的相信日本"总体上来说",喜欢给自己找不痛快,否定自己的想法。。。可笑的紧。
原以为只有在2ch上的OTAKU会整天拿ODA出来卖萌。找了点资料:第一篇看看日本人怎么说他们的历史认知。第二篇为ODA没想到回答中有那么多喜欢日本右翼的人,嘛,在知乎,不意外,平均水平。第一篇BBC:日本的历史课遗漏了那些历史By Mariko Oi翻译译文来源:BBC News, Tokyo大井真理子BBC新闻,东京日本人似乎总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的邻国总是因为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件而对日本怀恨在心。而究其原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学过二十世纪的历史。以我本人为例,我直到离开日本到澳大利亚上学后才对20世纪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仅仅一年内学习超过30万年的历史——从直立人到现今。这是我在十四岁时第一次学习日本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经历。每周3学时,即每年105学时,我们奔
向20世纪。所以有些学校或者班级,事件完全不够一直上到这一部分,教师只好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把书看完之类的事情一点都不会令人觉得惊讶。
我最近回到我的母校,東京聖心女子学院,教师们告诉我,每当接近年底时,他们就要加快进度,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教授关于二战的部分。“当
我作为教师来到聖心女子学院时,校长亲自与我谈话,以确保课堂教学确实的包含近现代历史,”我中二时的历史老师如此说到,“我们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姐妹学校
有很深的联系,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理解日本与邻国的历史关系。”我仍然记得她在17年前向班级教授了关于日本战争历史的重要性,并指出许多今日的
地缘政治僵局便是由那时发展而来的。园子的日本历史书:关于南京大屠杀仅有一条脚注
我仍然记得当时觉得很奇怪,为何我们不直接进入如此重要的战争历史部分,反而在更新世历史上浪费时间。当我们终于开始学这个部分时,全书357页,仅有19页是讲述1931年至1945年之间的历史的。
书中有一页讲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士兵在中国满洲地区炸毁铁路的事件。
还有一页讲了1937年导致中日正式宣战的事件——包括在脚注中的一行字说在日本军队入侵南京时发生的大屠杀,即南京大屠杀。
还有一句话提到了在战时被掳到日本做矿工的中国人和朝鲜人,还有一句话,也是在脚注里,提及“慰安妇”——日本帝国陆军建立的军妓营。对于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也只是一笔带过。
我希望更多的了解这一时期,但是我的渴求没有强烈到让我牺牲课余时间来深入了解这一科目。作为一名少女,我对时尚和男生的兴趣显然更高。我的朋友们在高二的时候可以选修世界历史,但是那时我已经离开日本的教育系统去了澳大利亚生活。
我记得当我发现历史课的教学不是匆匆掠过某一特定时期的编年史,而是专注于世界史的一些关键事件时十分兴奋。所以,我甚至无视了老师的的反对——我尚不能流利的使用英语交谈而课程要求大量的英语阅读和写作——在IB课程中选择了历史。
(译注:IB课程全称为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是由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美国高中课程难度等级一般为普通regular——荣誉honor——预科等级AdvencedPlacement,AP——国际预科证书IB)
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英文论述就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尚有争议,中国主张在事件中有超过三十万人遇害,许多妇女被日本士兵轮奸,但是当我花了六个月搜集各方资料后,我发现有些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藤冈信胜就是其中之一,我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读过他写的一本书。“当地是战区,有人死在那里十分正常,但是没有发生过有组织的屠杀或强奸”,当我在东京拜
访他的时候,他如此声称。“中国政府雇佣了演员装扮成受害者并邀请日本记者去采访。中国用作证据来证明大屠杀历史的照片都是伪造的,比如那张展示被斩下的
头颅的照片是在国共内战时期出现的。”
作为一名17岁的学生,我没有试图对事情的真相做出判断性的陈述,而阅读大量的书籍至少让我了解为何很多中国人仍然对于日本的军国主义过去耿耿于怀。
日本的学生关于南京大屠杀大概只会学到一句话,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仅仅详尽的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日本的战争罪行,尽管这些对战争的记述有时
被指责“太过反日”。在韩国,事情与此相仿,他们的教育体系对近现代历史投入了大量的经历。这就导致了日韩这两个飞行距离仅有一小时的国家对于同一件事件
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日韩之间最有争议的话题就是慰安妇了。藤冈认定她们是妓女,但是日本的邻居们,比如台湾和韩国,主张她们被强迫成为日本军队的性奴。不了解这些争议就不会
理解为什么最近与中国和韩国的领土张端在我们的这两个邻国造成了如此之强烈的反日情绪。街头游行的民众对于日本表现出的赤裸裸的敌意在很多日本的电视观众
眼里是莫名其妙甚至蛮不讲理的。同样的,很多日本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日本政客参拜极具争议的靖国神社——与普通的日本士兵一起供奉着日本的战犯——会导致如
此强烈的愤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2年参拜靖国神社
我问我的同事和朋友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学了多少历史知识。22岁的大学生吉田奈美和她的姐姐吉田麻衣——都在本科学科学类专业——说从未听说过慰安妇。她
们都说“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但是不知道究竟发生过什么”。奈美补充了一句“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学到的更古老的时期的历史更多一些,比如战国时期”。17岁的冢
本由纪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16世纪入侵朝鲜半岛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日本在朝鲜半岛不受欢迎的原因。“我觉得这可以理解因为没人会希望自己的国家被
人入侵。”但是他也对慰安妇的问题一无所知。中国的抗议示威者往往选中20世纪与日本冲突的纪念日上街
退休历史教师、学者松冈环认为日本的教育体系要为该国所面临的数个外交关系困局负责。“我们的教育体系让那些年轻人对中国和韩国所抱怨的战争暴行感到不厌
其烦,因为他们在学校里从未学到这些东西。”她说,“这很危险,因为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就会上网查找更多的信息,并被民族主义者‘日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的论调所迷惑。”
我第一次读到她通过对参与了进攻南京的日本老兵的采访形成的作品是我几年前去她在城里的博物馆时。“我们见过很多受害者的证词,但是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听听
士兵们是怎么说的。”她说,“这花费了我多年的精力,但是我访问了250名当年的老兵。很多人一开始拒绝谈论这些事,但是最终,他们都承认了杀戮,劫掠以
及强奸。”松岗职责政府对暴行“故意沉默”
当我看到她对那些老兵的采访时,使我感到震惊的不仅仅是他们对于战争罪行的承认,还因为他们的年龄。在接受采访时他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是在当时,他们中的很多人才刚到20岁,现如今他们却通过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被人性所感召。
我在极端复杂的情绪中感到窒息,看到日本一次次的被形容成邪恶的国度并被称为“邪恶国家”使我感到很悲伤,想到我周围的人知道我是日本人时会怎么看待我又是我极度紧张。然而,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为什么?——是什么驱使这些年轻人去杀戮,去强奸?
当松冈出版她的著作时,她受到了民族主义团体的大量威胁。
松冈和藤冈代表了日本国内就“日本学校应当教授怎样的历史”这一问题争论的两派。
藤冈和他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认为大部分现行历史教科书是“自虐史观”,只教授日本历史上的负面信息。“日本的教科书授权体系又被称为‘邻邦体系’,
就是说教科书中的内容必须考虑亚洲邻国对其中世纪他们的历史事件的看法,这太荒谬了。”他说。藤冈因为持续的寻求日本政客的支持以便在所有初中的教科书中
删除“慰安妇”这一词汇而闻名。他编撰的第一本教科书于2001年通过了日本政府的审查,其中轻描淡写的提及死在南京的中国军民,但是他计划将在下一本教
科书中进一步淡化这一事件。
但是视而不见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教育部的初中教育大纲称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学习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历史关系,以及宏观上,二战对于人性造成的灾难性损伤。”教育部发言人堀内明彦解释道:“这就意味着学校必须教授日本军队(在1930年代)日渐增加的影响力和实力的扩张以及与中国的持久战。”
“学生学习日本在战时对许多国家造成的严重的伤害,以及日本人在战后所经历的痛苦,尤其是在广岛,长崎以及冲绳,借此了解国际合作以及和平的重要意义。基于我们的大纲,各学校可自行根据地区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成熟程度决定重点教授的事件。"
然而,松冈认为政府故意不向年轻人讲述日本在战争中各种暴行的细节。
我体验过两个国家的历史教育,日本的历史教育方法至少有一个优点——学生们在结束学习时能对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顺序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从各种意义上说,
我的校友和我都是幸运的,因为当年初中生几乎可以肯定能够升入高中,没几个人要经历所谓的“考试战争”。对那些需要通过竞争以取得进入好高中或好大学的学
生来说,竞争极度激烈,你必须背下数百个历史日期,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课程要学习。
就算在书上读到了,他们也没时间深入了解寥寥几页描述战争暴行的课文。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日本的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和韩国——指责日本粉饰战争暴行。与此同时,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指责中国的学校课程“过于反日”。他和藤冈一样,希望改变日本学校的历史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我们的过去感到骄傲,他还谋划
着修改日本在1993年就慰安妇问题作出的道歉。如果这事成真,那么那时将毫无疑问的在我们的亚洲邻国中导致巨大的轰动,而很多日本人还是不会明白为什么
这事如此重要。文章背景:Nanjing massacre, 1937-38南京大屠杀,1937年至1938年
■在日本于1937年12月占领南京后长达六周的血腥时期
■根据二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估算,约有20万人遭到杀害,包括许多妇孺
■关于这一暴行严重程度的争议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症结之一,甚至有些日本人怀疑这一惨案根本是子虚乌有Comfort women 慰安妇
■ 据估计,在二战期间的日据地区有超过20万妇女被强迫作为日本军队的性奴,或称“慰安妇”
■ 1993年,日本承认设立过军妓营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发表对于慰安妇存在的怀疑的言论后被迫道歉。日本学生花在历史课上的时间
■ 学生在六年级的时候首次接触日本历史,大约105学时
■ 中二的时候,学习日本与外国联系的历史——这门课现在有130个学时
■ 教育部审核通过了7本教科书——学校可以自主决定使用哪本
■ 高二时,学生可以选修世界历史教科书之争
■2005年,中国和韩国由于一本2001年通过审核的,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教科书爆发了抗议示威
■外国批评者认为这本书为日本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前半的战争记录洗白
■该书中用“事件”来形容南京大屠杀,并粉饰慰安妇问题
■ 该书并没有在多少学校中得到采用,但是取得了重大的商业成功-第二篇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政府一样,免除了日本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起战事的官方战争赔偿,对此日本政经界人士深表感激。而同时中国的发展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于是中日政府双方达成默契,以日本政府发展援助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中国放弃的经济损失。日本对华援助是ODA项目的一部分。日本对华日元贷款始于1979年。截至2006年6月,目前只剩下些许环保项目的ODA,日本政府已累计向中国承诺提供日元贷款协议金额约
32078.54亿日元,用于242个项目的建设。截至2006年5月底中国实际使用日元贷款约23864.13亿日元,使用日本无偿援助累计1376亿(约合12.5亿),用于136个项目的建设。日本对华ODA三部分:对华日元贷款占80%技术合作占10%无偿援助占10%  用日元贷款时,首先要向日本申报具体的项目(比如机场)。日本政府不会把钱汇到中国,而是在该支付的时候,由日本政府指定的银行直接汇往项目承包企
业,中国政府是见不到一分钱现金的。所以,使用日元贷款的项目,大部分都要由日本企业承接,或者参与。毫无疑问,日本企业从中又赚走了大部分利润。 
 最初在田中角荣继承人大平正芳当总理时,主导对华友好政策,曾给对华日元贷款非常优厚的条件,比如利率设置在约1%,前10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等等,这
对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缺少外汇时,无疑是巨大帮助。当时我们用这些贷款建了宝钢,减少了部分高级钢材进口,同时修了连云港和相关铁路,将山西优质煤和焦
炭源源不断运往日本,为我国换来当时难得的外汇。(日本获得的好处省略)  后来日本政府出于其政治需求,采取亲美反华政策,对华日元贷款的条件
也逐渐加码,后期日元贷款利息已达3%。大家不要用人民币或美元利率来考虑,当时日本央行利率已经降至1%以下,后期甚至跌到0.1%。在这样前提条件
下,日元贷款利率3%无疑相当于高利贷,起码比日本市民购房贷款要高。  在日元升值时,中国曾提出请日本考虑中国还款突然增加了一半,完全失去了援助的意义,请考虑予以减免。但日本说日元升值受损失最大的是日本,一口回绝,最终我们按日元金额加息,返还的金额远超过贷款(最后这句是日本驻华大使回日本后向日本报告的原话)。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掩盖其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国家犯下的滔天罪行,也出于统治世界的整体考虑,相约制定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计划。日本作为唯一亚洲发达国
家,负责援助的重点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所以,请大家明白,日本对华援助并非出自日本本意,而是发达国家集团中的分工。但日本在援助中多用贷
款,很少使用无偿援助,这点在西方国家之间也受到了批评,甚至遭到西方国家联合决议要求改正。为此日本对受援国家日元贷款多次大幅减免,唯独对中国从来没
有减免一分钱。  用100%安全的高利贷借款给中国,再有日本企业承包项目,双重盘剥获取利润,不论中国怎样困难从不减免,为日本赚来了远高于
商业贷款的利润,这是日本应该感谢我们的,难道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感谢吗?可日本居然厚颜无耻地要求我们为它在首都机场立碑,不知羞耻,脸皮简直厚到极
点。  再看日本援助技术合作约1446日元,这部分钱用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准,包括派遣专家、举办技术培训、提供培训器材、接受技术研修等方式提供。实施期间中方是见不到直接经济效益的。 
 最后日本无偿援助部分约1457亿日元,只能援助非盈利项目,也就是说不能挣钱的项目。内容多是对留学生的奖学金计划、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相关计划、黄沙
和酸性雨调查计划、造林绿化等非营利性援助。早期的还有北京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等项目,也是用这种无偿援助建成的。但日本对华无偿援助时,也处处算计,总
要中国回报他们好处。在建设中日青年交流中心同一时期,在北京的日本大使官邸,获得了异常巨大面积的土地就是佐证。这个无偿是否真是无偿的,很值得磋商。
另外,日本无偿援助部分,因无偿援助早期居多,按当时汇率,只相当于约10亿美元,尚不足日本对印尼海啸的一次援助,根本不足补偿当年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
逾1500亿美元(1945年币值)的直接经济损失。“中国是模范借款人”“援助”的字面意思是一方对一方的帮助,而日本的贷款,中国是要还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日
本经济出现泡沫的时刻,资金富余,收益率低,于是大量往海外撒钱,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通过金钱开路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向政治大国迈进,可谓一举两得。当
然,日本官方不这样讲——增加联合国会费是支持联合国的发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是为世界发展做贡献。以1980年的660亿日元低息贷款为例,假定贷款期限是30年,按照年利率1.5%计算,中
国要还款820亿日元。这样的资金收益率虽然不太高,但非常稳定,风险低,如果把日元升值、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本银行贷款利率是零、闲置资金放在国内无
利可图等因素考虑在内,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日本给其他国家的ODA,无偿资金援助的比例大大超过对华ODA,所以国际上有观点认为,日本
对华ODA不是援助,而是投资行为。其他ODA对象国,要求免还利息者有之,要求减免本金者有之,往往造成ODA的不良债权。与此相比,中国年年都按时归
还本金和利息,算得上是ODA和日元贷款的“模范借款人”。此外,日本给中国贷款时以美元计算,中国还款时以日元计算,之间的汇率风险都由中国承担。即使
这样,中国仍然模范地履行着还款义务。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对华ODA是打开中国市场的先行者。2003年以前,日本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ODA功不可没。日本提供ODA时,就希望通过它建设有利于日本对华贸易的项目,秦皇岛的运煤码头就是个典型。这些基础设施为日本对华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日本对华ODA中,相当一部分“回流”到了日本,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发展。原
则上不允许附加条件的对华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求中国向日本企业购买机械设备或技术。在日本大使馆提供的2001年度日元贷款概要表上,15个贷款
项目中有10个项目的附加条件为“限定两国间采购”。在所有日元贷款中,带有类似条件的资金约占30%。对华ODA多用于日本企业的对华出口和日本的在华项目,救活了许多濒临倒闭的日本企业,并因此得以快速发展。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强人领袖,运动政治把持太久的缘故,中国人对“历史”“政治”之流的恢宏词汇抱有過强的期待了。提问者真的以为有浓烈的历史记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应该追求的吗?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举个或许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有人在日本知乎上问:中国人对毛东东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种种没有反思吗?日本青年加藤驴排名第一,他是这样说的,首先,中国人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诸如杨继绳写的墓碑,高华写的延安纪实,还有地方台,凤凰网,各种公知带领小愤青牟牟牟连日刷屏轰炸,因此,中国的反思很深刻。然后日本小姑娘小泽鸭排名第二,他说,反思了个j8,你去中国搜索一下毛,看出来的都是怎样狂热的歌颂网站,你去看看多少人为了拥护毛泽东上街如何如何,还有国外势力的种种,导致毛的复兴,以及老顽固,红二代,把持了很关键的意识形态种种,因此,中国的反思很有限。事实这两种都不客观现在是一个话语并起的时代,讨论共识的公共时代已经完蛋了,从日本就可以看出来,日本国内反思历史的人,如同所说,进行的非常深刻,但是那又如何呢?那只限于一个史学圈子中,秉笔直书只是一小群人的追求,他们或许获得一点点圈子外的声誉,不过只会越来越难。同样的,煽动粗劣的原始情绪如血腥热情恐怖民族主义向来是卖书良方,民族主义者向来是政治能量非常足的人,他们没有广泛的意见基础,但不管人数多少,却总能显得他们声势浩大。但是无论这两种人哪一种,他们对国民日常,民族气质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跟宫崎骏丰田村上春树比起来.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来讲,政治无非是黑箱子里的游戏,天天游说的政治家不比一个推销员重要多少,他所持的意识形态也不如现实利益来的可靠。这种对…“大话语”的瘾早就过去了任何一种严肃话语,实质都是消遣,你去跟老学究消遣多了,就会得到很深刻的结论,你跟小热血混多了,就会得到很激进的结论,但不能对整个日本下结论,因为从国家角度来说,这种讨论的帮助和影响都是很肤浅的,远远没有现实利益有意义,政治在日本早已祛魅。这才是我无为而民不争。八月十日补充有很多人,认为利益至上,人人关心自己,是堕落的体现,也有人担心,日本人冷漠了,就没有深刻反省了,因此干起坏事儿来就肆无忌惮了。我觉得正好相反,遏制大规模暴行靠的不是诸如歉意,悔恨等等之类任何一种深刻的情绪,相反,这种不良情绪往往很容易就成为转化为仇恨的契机,真正重要的是反省的结果-警惕一切使人们摈弃“私欲”的意识形态,私,正是维持和平和冷静的根源。试想,如果每个纳粹在希特勒在台上喊叫的当初都“自私的”纪着街头巷尾那些勤恳的犹太人,如果没了他们,古董店没了,裁缝屋子没了,酒吧少了许多,工厂也没了好多,许多人都丢了工作。。。他们能毫不犹豫的犯下这样的罪行?还不是他们“为了元首,为了德意志,为了我雅丽安,克服这些琐碎的儿女情长又怎样?”如果文革土改三五反的时候,那些高喊打倒的人,如果自私一点,想想这个人,曾经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好处,与自己有过怎样的感情和联系,这些人或许就能幸免于难,怕就怕(任何一国愤青)“打日本/越南/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苏联/伊拉克我捐一条命”而不去关心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怕“狠斗私字一闪念”,结果把私里面包含的人性斗掉了,红色高棉,延安整风,军国主义,大规模惨案,概莫如是。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其一,在个人意识强烈觉醒,分工极其明确,人类智能空前重要的今天,人在合作意愿前提下发挥的能力比奴役和强迫下的能力差距相差空前巨大。不像原来,奴隶跟自由人在搬砖上没多大区别,奴隶也缺乏自我意识,而现在,就算开个挖掘机,也需要极其纯熟的技巧,合作比强迫的效率提升空前的大。其二,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越发达,抛却了国族概念,专注于利益的的跨国企业就会努力维护超越国界的利益诉求,例如日本国内右翼涌动,最着急的向国会施压的是丰田本田等等一干需要打开中国市场的人。同样的,中国的工人,日本品牌代理商,也会阻止事端的扩大。
魅族营销中心招募设计师花为媒:日本的“樱花外交”
11:16 来源: 作者:邓亚君
核心提示: 随着日本越来越熟稔于以樱花为渠道进行对外交流,如今在法国巴黎,甚至在樱花树种并不适合生长的越南河内,4月间都会迎来“樱花节”。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邓亚君 发自北京
据部分学者考证,明治时期,樱花就屡次作为日本与他国交往时显示亲善的道具,这以日美两国樱花交往史为证。二战后,日本以&花为媒&,继续让樱花扮演着文化交流载体的角色,使之也在欧洲、亚洲等其他国家开枝散叶。
这当中,最为人乐道的,当属中日间的樱花故事。
中日樱花往事
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中日两国政府互相交换了代表本国特色的礼物。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中国1000株大山樱和1000株落叶松树苗。
中国则送给日本一对大熊猫&康康&和&兰兰&。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意见,这1000株樱花树大部分留在了北京,另有部分种植于南京梅园新村和武汉大学。樱花树对周总理本身也有特殊的含义。他曾与一位日本友人谈起:我当年就是在樱花盛开的季节离开日本的&&。话语间透露出对青年时代曾经生活过的日本的思念。后来经这位日本朋友提议,两国建交后中国第一批留日学生在大学里种下的樱花被命名为&周樱&。每年4月,当地还要举行被称作&周樱会&的赏花会,由中日学生合奏合唱《樱之缘》。
数十年来,以纪念中日友好为契机,日本民间友好团体及个人,经常向中国赠送樱花。以武汉大学为例,1982年、1992年,日本友人曾两次赠送武大樱花树苗,共约300株。现今开放在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大多来自于此。而除北京、南京、武汉,在中国多个城市、多处园林景区等地,也都留下了樱花的芳踪。
&樱花节&走向世界
上世纪90年代初两德统一时,日本曾发起募捐在柏林墙废墟植樱的活动,结果用捐款购得7000株树苗赠给柏林与波茨坦。伴随着日本越来越熟稔于以樱花为渠道进行对外交流,如今在法国巴黎,甚至在樱花树种并不适合生长的越南河内,4月间都会迎来&樱花节&。
其中,去年在河内举办的越南樱花节更是与日本地震和海啸灾害相连。越南姑娘们穿起印有樱花图案的日本和服,一边为灾民们募集捐款,一边向民众展示日本文化。
今年2月11日,在河内和平公园举行了由日越友好协会向河内市赠送500株樱花树的接受仪式。这些樱花树将在和平公园种植。仪式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在表达对日方的感谢时强调说,樱花树是具有意义的礼物,它能促进越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并增进两国民间交往。据了解,赠送樱花树的活动亦是为庆祝和纪念越日建交40周年(1973年&2013年)的前奏。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曾以&梅花樱花总相伴&来表达对中日两国友谊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时至今日,在日本外交流淌的血液里,&樱花外交&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韩冬]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参考消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参考消息微信
加入读者俱乐部
国新网备2012001 京公网安备
- 参考消息报社 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中角荣访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