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方非尽,穷途跋涉水墨丹青青.什么意思

作者的其他文章暂无签名编辑推荐最新发布的文章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编号:
京 东 价:
[定价:¥]
促销信息:
服  务:
温馨提示:
在线客服: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比烟花寂寞”系列(豪华套装共4册)(民国女子、一生负气成今日、你是人间四月天、不辞冰雪为卿热)
加载中,请稍候...
商品编码: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00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人间词话》&&& “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其所为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自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国初第一词手”。&&& ——况周颐《蕙风词话》&&& “容若当时爱贤礼士,物论归之。康熙初年维持文物之功,定当指数。不独词章清越,足示方来也。”&&& ——文廷式《琴风馀谭》&&& “就纳兰本人来说,皇室近亲,贵胄公子,少年得志,时代荣华,身为满人,不应有什么家国哀、人生恨,然而其作品却是极其哀怨沉痛的。”&&& ——李泽厚《美的历程》&&& 一朝九庙烟尘起,手握刀绳劝公死。百年此承何归乎?万论从今都定矣。可惜尚书寿正长,丹青让与柳枝娘。&&& ——袁枚《题柳如是画像》&&& 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 ——林天素《柳如是尺牍小引》&&& 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 ——顾苓《河东君小传》&&& 知书善诗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使事谐对,老宿不如。&&& ——沈虬《河东君传》&&& 柳如是在她的同时济辈中间,无疑是声势最煊赫的一位。无论是“秦淮四微”还是李香君、卞玉京,她的这些前辈或姊妹行,都远远比不上她的气派,不但在当时,就是在身后,三百年来,一切大小文士只要碰到与她有些牵连的事物,无不赋诗撰文,感慨一番。&&& ——黄裳《关于柳如是》&&&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师素珍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
jdzhaoyimfn(河北)
tlptlp888(江苏)
白居易123(山东)
fdshbfh(江苏)
nuanxin66(新疆)
pjqdaivs(浙江)
小兔兔8691(山东)
地主牛牛(山西)
lici888(辽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印象蒲田”主题散文、报告文学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登--玉环新闻网
“印象蒲田”主题散文、报告文学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玉环文学艺术网
蒲田“书”韵/散文
  ◇叶长林
  江南风起时,烟雨正朦胧。悠然走进蒲田,历览风物人情。蒲田山怀水抱,南连楚门,西接清港,“凤凰”镇北隅,“天马”倚东南。环视四维,方形如书。在烟岚雾霭中,忽觉自己是在翻读一部厚重的书籍。想想在这样的时节,阅读“蒲田”最为适宜。
  一直认为,每一部书都是有魂魄的,浸润了著书者的心血汗水,延续了历史发展的痕迹,记载了文化的传承,因而富有灵气、沉稳厚重。是谁写就了“蒲田”这部厚重的书?亘古以前,蒲田凤凰山脚下一片汪洋,退潮时露出广袤的海涂。向沧海要桑田。实现这个理想既要大胆更要有拼搏精神。“抬起那个夯儿哇,嗨呀呀嗬,嗨呀!要齐那个心呢,嗨呀呀嗬,嗨呀!”打夯筑坝的劳动号子,依然依稀在我的耳畔回响。戴士正先民们挥汗如雨,昼夜不息,齐心协力,从马山臀尾到渡酵分闪颂跚壮ひ徽煽淼暮L粒哟朔锘松较掠辛饲О倌读继铩T谡馄滞辽希烟锵让衩乔诟钢郑阒财巡荩源擞辛似烟锎澹簿陀辛艘徊靠梢源笫樘匦吹摹捌烟铩闭獠渴椤
  捧读“蒲田”, 我小心而虔诚。这应是本卷面泛黄的古“书籍”,谁都不卒忍读碎了它。千百年来,蒲田人生存发展的印记,像一个个字符烙刻在“蒲田”这部书里,沉淀在书里书外。蒲田人的生活在“书”里流淌。一口清泉古井,滋养了凤凰山脚下赖以生存的蒲田先民。一块村前的“系舟石”,见证了蒲田先民扬帆出海,耕海牧渔,归来曾停泊于此,在“破a岩”上,将收获的海鲜,破a晒干……蒲田的文化在“书”中流传。四尊戴家旗杆石,记载了清光绪年间进士戴尧仁满腹经纶、诗礼传家,“家传曲礼”,“席夺经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兽戏龙、滚马灯,演绎了蒲田人民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细翻“册页”,阅读“文本”,思接千载,脑海里一一掠过蒲田先民们打渔樵耕、传经授道、娱乐喜庆场景。顿悟到耕读传家这一中华文明,在这部“书”里,悄然的在源源流传。细读“蒲田”,在感到沧桑肃穆的同时,怎能不觉得婉约亲切?
  我读“蒲田”,如同行走在蒲田山道间,曼妙而愉悦。“苍翠分栽十八公,往来求牧众儿童。无腔吹澈飞涛碎,疑似梅花落此中。”这首由戴扬题写蒲田八景诗之一的“松林牧笛”,描绘了蒲田处处翠林荫荫、松涛阵阵、牧笛声声、飞瀑涟涟。在山径行走,蓦然回首,见一山如马形,镇守在东南角。其峰曲线犹如柔滑的马背。山势顺延而下,如马之前后驱。马首则隐没在山脊之中。“一峰如马镇南山,伯乐相逢笑破颜。唯恐驰驱多跌足,安归深谷最幽闲。”想必是戴高题写的蒲田八景诗之一的“马伏南山”了。或许蒲田人就是这匹“马”的伯乐,故此马永伏南山,归依蒲田。我绝没想到,在这地域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蒲田,端的幽美,竟然还有“悬崖滴翠”、“柳岸渔灯”、“凤楼北屿”、“花园览胜”等六处景色。不必屐旅处处,光听景名,就可知蒲田俯拾皆景,宜居宜游。“蒲田八景”恰似“蒲田”这部书美丽的插图。在“读”累时,神游一番,或许更能亲近蒲田,读懂蒲田。
  古书有韵。“蒲田”这部书透露出来的丝丝香韵,犹如蒲田先民种植的蒲草,幽香淡雅,沁人心脾。我读“蒲田”,在氤氲的淡香中,恍然眼前,走来一位儒雅之士戴汉节,衣袂飘飘,或书或画,启蒙开智,授业解惑,桃李满天下,开风气之先。又有一缕香魂飘来,戴礼仿佛还在凤凰山上筑屋独居,读书写作,终其一生研究礼学,《礼记通释》令人高山仰止。戴湘云、戴尧仁祖孙两进士,戴基、戴樽节等诸多戴氏乡贤名士,携手著文吟诗,留下了浓墨重彩、精美华章,使“蒲田”这部书更显文脉底蕴、古色古香。
  细读“蒲田”,发觉有些古旧,“卷角”微有些褶皱,“册页”还有些残缺。像那口古井依然泉水清洌,可已是旧貌新颜。花香曾弥漫过大半个楚门城、闻醉过千百人的那株桂花树,只残留在记忆中。古桥已失影踪,戴家旗杆石曾做了桥基。一代才女戴礼所住过的香山书院,毁于大火。其生命最后栖息地也荡然无存,不知魂归何处。戴家友人赵雪风曾写了首诗:“卓笔京华注六经,御炉香燃石榴裙。撩情鹦鹉知人意,风动帘钩唤翰林。梅枝历落破香梦,黄卷青灯送旧情。策马长街人影远,至今犹听坠簪声。”以此凭吊奇才女子戴礼,实则也可纪念“蒲田”这部书一切记载的逝去。
  轻轻合上“蒲田”这部书,掩卷沉思,不禁千年一叹。不过,残缺永远是“书”在流传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逝去的已经逝去,美好已留在记忆中,最值得去追忆珍惜,或因残缺更显价值。残缺也是一种美。而今,蒲田人安居乐业,振兴桑梓,兴建礼堂,拾缺补遗,续写华章。那时,我想“蒲田”这部书会更有新意,更显价值。会有更多像我这样的羁旅之人,向往蒲田,洄游蒲田,亲近蒲田,再读“蒲田”。
  家住蒲田100年/散文
  ◇王祖青
  民国初年,天下大乱,黄岩太平等地天灾人祸不断,我太公太婆,迫于生计,也是太平人历来四海为家,有出门讨生活的习性,他们将一双年幼的儿女放在豆腐担中挑起,一路跋涉,从新河翻山越岭,来到玉环求生。一日行至楚门一方山岙,但见村庄山环水抱,峰峦峻拔,北山如凤凰展翅,东南有天马屹立,村头老树婆娑,小亭轩敞,村外千亩良田,蒲草芊芊,百十户人家掩j在绿树竹影里,恰似一幅美丽清雅的水墨画卷。太公赞叹:“好一块风水宝地。”后来一打听,此地名叫蒲田,它南连楚门,西接清港,村里人烟兴旺,民风淳朴。心想,这里应该是个卖豆腐讨生活的好地方。
  放下豆腐担,在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边,求得当时人称蒲田大老爷的戴尧仁(宣统年间进士)家族的同意,在一块荒地里,太公用身边仅有的几个铜板,支起一间茅草小屋。他垒起土灶,架起石磨。太婆到凤凰山上捡来柴禾,去戴家门前的吊井里汲来山水。当石磨拉开,灶膛烧红,白嫩嫩的豆腐水点卤成形,我王记豆腐就算在蒲田开张了。
  “豆腐呵!卖豆腐啦”,白白嫩嫩的豆腐、清清脆脆的叫卖声,在蒲田乃至楚门、清港的街头巷尾萦绕了几十年,可一生忙忙碌碌的太公太婆和后来的爷爷奶奶,除了用豆腐渣填饱肚皮,没能让那一间茅草屋变成泥瓦房。我不知道王记豆腐在哪一年停止了吆喝,只听说穷途末路的爷爷,后来除了租种地主几亩田地,农闲时还干起了贩买米面的营生。
  盈盈苦涩,触目凄凉,我势单力薄的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尽管磨破了双手,可小本经营,能有多少收获。后来随着父亲仨兄弟渐渐长大,家里分了田地,兄弟们各造了几间泥瓦小屋,才算真正的在蒲田安了家。
  轻敲记忆的心扉,整理如梦的往事,老家的轮廓渐渐清晰。蓝布褂、粗布衣,一张破竹椅,一只针线篮,这仿佛就是奶奶晚年的行头。暖阳下满脸皱褶的奶奶,用枯枝似的双手,补衲着她永远补不完的破衣服。爷爷习惯坐在门槛上,身旁是一捆稻草和一只打了半截的草鞋。此时,他正眯着眼睛看父亲劈柴,一袋旱烟握在爷爷手上,他能吞云吐雾个半天。春潮带雨,小溪丰盈了许多,母亲和妯娌们在溪边说笑着汰洗衣物。这时的我,是无忧无虑的,可以摘溪边的桃子、院里的香梨,可以像猴子爬上高大的枣树,也可以夜卧溪头,听风,听雨,听奶奶讲天上的牛郎北斗。
  百行先孝,宜演孝子忠臣颁观感,
  万恶淫首,勿点淫辞艳剧荡人心。
  读懂这副对联时,我已经是蒲田小学的一名学生了。这副由清末民初蒲田才女戴礼,撰写在高庙古戏台台柱上的对联,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古文字。墨浸平仄,余香缭绕,无言的启蒙和教诲,伴着我的小学,初中。戏台高阁,飞檐斗拱,四周古木参天,荫翳蔽日。那时,传统戏剧已经远去,戏台成了学校集会的讲台。多少次作为音乐课代表,我站在戏台上,领唱那些迄今仍在流行的红歌。
  “好山尽处一重山,安道还应住此间,老树婆娑清阴合,小亭轩敞白云环”。当年玉环同知陆玉书赞美戴湘云(嘉庆年间进士,蒲田人)如安道、蒲田山水似剡溪。是啊,时光的剪影里,惆怅了多少往事?多少才俊,在蒲田的山水间留下不朽文字。蒲田有峻山秀水,有璀璨的历史文化,有说不完的民间故事。看,系舟石、破鲞岩、凤凰山、拔船坞、滴水崖、马头、马腰,甚至马屁股,那一处不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听,香山院、刘府庙、九连堂,龙皇庙,这些恢弘大气的古建筑,钟磬和鸣,云烟缭绕,那一处不述说着历史,洋溢着文化。挽一抹花香为墨,萦一缕情愫做笔,好想为你的一山一石、一树一井,画一幅丹青,吟一首好诗。曾记得,春天,我背着竹篓在你的崇山峻岭间采蘑菇;夏日,我在你清澈的小溪里摸泥鳅、抓小鱼。及至长大,我在你的身上耕耘,春华秋实,你奉献着杨梅桃李、文旦广柑、荸荠葡萄。呵!蒲田,我曾穿梭于你昨日清风滴露的柔美与清丽间,感受你的恬淡和清幽;也曾迷恋于你今日文明小康的美满和丰盈里,感受你的富庶与繁华。一份浅笑、一份祝福、一段温馨,蒲田,安好。
  月是故乡明,我爷爷在他晚年的时候,曾卷起铺盖说要回新河老家去,可现在,我已不知老家在何方?他乡无好梦,尽管我现在居于城里,可蒲田,你却让游子魂牵梦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百年,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这百年,蒲田,从闭塞落后,渐渐发展成制造业基地和文化名村;这百年,我王家,从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到人丁兴旺,安居乐业。哦!时光清浅,岁月无痕,留在记忆里的,只有萦绕心头的蒲田梦。
  黄埔学生戴撙节/人物报告
  ◇方贵川
  题记:人生真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在这条长长的河流中,有的人一辈子坦荡舒缓、水波不兴;有的人曲曲弯弯坎坷起伏;也有的人时而波澜汹涌时而激流奔腾浪花闪耀……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节气,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日子。
  公元1979年冬至日的那场大地回春,是一个给戴撙节先生带来好运和福音的时刻,也是值得戴撙节先生一辈子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清晨,一位竺姓法官在铺满阳光的楚门招待所103室,向戴撙节先生宣布了一个数九寒天里暖意融融的好消息。
  根据党的政策,四川三台起义投诚人员,是对革命有贡献的人。因此你们被资遣回家后,应该享受复退军人的同等待遇。但你却被宣判为历史反革命,蒙受了三十年不白之冤。现在,我代表法院向你道歉,给你平反,恢复名誉。
  竺法官的宣布,有如惊蛰春雷让年近花甲的戴撙节鼻子一酸,老泪沧然。
  昨天下午,戴撙节一家正在忙着准备冬至祭祖。一位身穿法院服装的同志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来他家下通知:让戴撙节明天上午6时30分去楚门招待所103室找他。
  法院同志走后,一家人心里七上八下的吓得团团转,全没了准备“冬至祭祖”的兴致。因为,三十年来,戴撙节和他的一家人患上了严重的“恐官症”。他们害怕见到面容威严的干部,尤其见不得穿法院、公安服装的“陌生人”。入夜,戴撙节瑟缩着身子躺在床上,搜肠刮肚地检点、反思着自己一阶段来的“表现”,忐忑着又会是什么样的厄运降临头顶?
  可刚才,竺法官向他宣布了一个向他道歉、给他“平反、恢复名誉”的喜讯。宣布时的竺法官脾气温和,没有半点威严和架子。这是真实的,分明不是梦境!
  这宣布怎不让戴撙节喜极而泣?!
  这是一本近两万字的戴撙节自传。翻阅自传,戴撙节三十年梦魇般往事幕布似拉开。
  1951年的一个春暖花开时节,领导多次挽留三台山随部起义的原国民党特命472团二营副营长戴撙节,去解放军第七步兵学校当教员。面对领导的多次挽留,戴撙节坚持着选择了回到阔别十余年的老家莆田。对新生活的充满希望,让他一路上春风马蹄,心魂里洒满阳光,那春风那阳光妩媚而温煦,尽是那醉人的甜蜜,他满心欢喜地迎接回家过一辈子安稳日子!
  可谁曾想,戴撙节到家后的第三天,就被通知去灵山寺与全公社的四类分子一起参加“开会”,并在会上被当众勒令脱去那套在身上穿了两年多的解放军服装。他说,当时的情形让他如遭雷击,也让他屈辱得无地自容。
  之后,戴撙节说自己“身上枉生一张嘴,无法与人说话;身上枉生一双脚,连亲属间也无法走动。”那年月,许多事让他记忆深刻:第一件事是,戴撙节家晚上夜幕降临关门就寝后,要由民兵将封条贴在门上。第二天起床时,需由民兵撕去封条后方可开门。第二件事是,由于长期的从校门到校门以及军旅生涯,刚回家的戴撙节连基本的农活也不会干,不会干农活的他在干农活时闹出了许多笑话、也付出了更多的艰辛。是那些胆子较大的好心邻居,偷偷的教他犁地、耙田、插秧、锄草,使他逐步地变成了一个会干农活的道地农民。第三件事是,刚回家时的戴撙节一家,起初与老娘和弟妹们一起过了十多天,但亲人们的口粮也不充裕,经不起戴撙节一家五口继续 “蹭吃蹭喝”。他只好变卖了那些当兵时带回的衣物用具。但可卖的东西实在不多也不值钱,有时就是卖了几个钱,也很难能换到粮食,因为邻居们害怕给戴撙节家换粮食而遭到株连。戴撙节说,起初,别人见到我,都害怕地绕开走。慢慢的,有好心的婆婆在夜色苍茫中给我家送来了他儿子办喜事后剩下的肉食,让数月不知肉味的全家老少尝到了油水;还有一位小学的尤校长在我大儿子降生身无分文时,让学生给我送来了四元人民币。四元钞票,数目不大,在当时,那可真是雪里送炭啊!
  那时候,运动很多,一个接一个的。戴撙节最害怕搞运动,运动一来,一家人常常惊恐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戴撙节说,运动中不但自己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还让无数平时帮过他或替他说过公道话的好心邻居,吃了许多冤枉亏。那时,他说自己几乎是被逼到了“孤家寡人断六亲”的地步。他说他之所以活着,得感谢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是孩子们“嗷嗷待哺”的眼神,让他不忍撒手。
  三十年漫长蒙冤,让戴撙节年仅16岁的女儿在宁夏支边时生病身亡。举目无亲还来不及看够世界、还来及和家人说声道别的女儿,孤身一人在病痛中挣扎时的最后遗言是:“我死不足惜,只担心家里的亲人们怎么活?”大女儿小鸟泣血般的嘤嘤哀鸣,以及大儿子上小学时那一串串滴答的泪水:“爸爸,我在学校常受同学们的打骂,老师又不爱,我不读书了。我跟你去劳动,赚点工分养活弟妹吧……”孩子们滴答的泪水像一颗颗盐巴,抹在了戴撙节撕裂的心头……
  戴撙节的“撙”字很难认,翻查字典后才知道该字的读音和含义:撙节者,节衣缩食之谓也。想必给孩子起这一名字的家长一定是肚皮里浸满墨水的。果然,蒲田戴家堪称望族,只是到了戴撙节上小学时,家境已呈“败落之象”。
  戴撙节9岁时在村里上的私塾,11岁进入楚门小学二年级就读。由于在私塾时没有用功,因此,在楚门小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戴撙节的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二。是一位尤姓女同学的一句玩笑话,让第二学期的戴撙节后来居上,将自己的名字挪到了榜首,并且一直稳居榜首至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后,戴撙节以玉环第一名、全班第四十五名的成绩考入温岭县立中学。学习上排名的靠后,于戴撙节来说似乎始终都是暂时的。至期末公布成绩时,戴撙节又拿了个全班第一。之后,这把全班第一的交椅,一直伴随戴撙节在温岭中学的初中阶段坐完五个学期。
  亲近和宝爱成绩出众的学生,永远都是为人师者母鸡护雏般的天性。看到常常为交不出学费犯愁而学习成绩却一直力拔头筹的戴撙节,班主任老师动情地许诺,一定要尽己所能资助戴撙节上完大学。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往往令人遗憾。就在离初中毕业还有一个学期的时候,戴撙节敬爱的班主任老师调离了温岭中学。而更令戴撙节遗憾的还有:日寇的飞机经常地在学校附近扔下炸弹,使温岭中学无法正常上课,无法正常上课的戴撙节感到自己继续升学的希望愈来愈远。于是,在校方的鼓励下,离初中毕业还有一个学期的戴撙节,试着报考了具有高中毕业学历才能报考的成都军校。
  不知是戴撙节注定就是当兵的命,还是他的成绩实在优秀?!初中肄业的戴撙节居然考中了成都军校。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黄埔军校成都本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两侧立柱上的一副对联。1938年初秋的成都依然酷暑难挡,20来岁的戴撙节汗津津地站在立柱旁,时而“汗毛倒竖”,时而“五内沸腾”。
  戴撙节入学后,被编入黄埔17期第三总队第三大队步兵第八队。学校里严格的学科教育和军事训练,使他感到了比别的同学更大的压力。
  压力面前,戴撙节的脑海里浮现了父亲因吸食毒品而卖田卖地、家道衰落的那双凹陷、迷茫而无助的眼睛;浮现了温岭中学附近日本飞机扔下炮弹的轰炸声;也浮现了考中军校时的莫名激动和兴奋,以及考上军校后,与东南各省新同学一起,自江西上饶集中后整整历时半年,肩负行囊,餐风饮露,一步一步爬山涉水到达成都的千辛万苦。于是,戴撙节在一本“步兵操典”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少说话、多做事、不偷懒、勤苦练”的十六字格言,并照着格言身体力行,终于获得了毕业典礼上的“勤学奖章”。
  古往今来,大量史实证明,考试真的能够决定人生奔赴。戴撙节就是因了这场人生“三岔路口”的关键考试,走上了十年军旅生涯。
  十年间,戴撙节从国民党的排长起步,干过连长、副营长、战地代营长;十年间,戴撙节与日寇有过对峙;与军统属下的忠义救国军有过摩擦;在烽火连天的孟良崮战役结束后数天,他奉命驻守青陀寺,参与过孟良崮山区万泉山的战场清理;也有过与解放军的多次交锋,他带领的120多人的连队在沙土集一战中仅存29人。战斗中,他多次命悬一线,当过解放军的俘虏。直到1949年重庆解放后,戴撙节在三台山随部队起义。
  起义投诚后的戴撙节,参与了近两年的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学习。学习期间,首长们多次动员戴撙节留队当教员。可就在人生抉择的重大关头,戴撙节选择了回家。这选择让戴撙节“一落千丈,跌入深渊”,当了三十年“二等国民”。
  人生真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在这条长长的河流中,有的人一辈子坦荡舒缓、水波不兴;有的人曲曲弯弯坎坷起伏;也有的人时而波澜汹涌时而激流奔腾浪花闪耀……
  “嗟叹世道欠公允,满怀悲愤对苍天。”这是戴撙节挥泪悼念亡妻的诗句。我想,戴撙节先生要是像私塾时那样成绩一直不好;要是他能在温岭中学顺利毕业或不报考黄埔军校;要是他在三台山随部队起义后不选择回家……那么,他的人生就不会走上三十年蒙冤长途。当然也不会有年近花甲时被连续六届20年聘为县政协委员的那段荣誉晚景。
  有着十年军旅生涯,三十年人生磨难,二十年政协委员经历的戴撙节先生说往事不堪回首但必须面对。他说,比比那么多死在战场上的人和在蒙冤中死去的冤魂,他能够在人生的晚年迎来阳光,得见天日,这就是他最大的幸运,因此,他很知足。
  有人常常相信宿命,有如相信“冬至阳生春又来”一样的对命运深信不疑,以为冥冥之中似有神灵的力量在主宰人生的奔赴。想想戴撙节先生的一生,好像也是大抵如此,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面对宿命,个人的选择有时也实在是无能为力的。我还想,戴撙节先生的命运同时似乎难以摆脱“人生识字忧患始”的魔咒,但他的个人命运又始终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的…… 
  ――戴撙节先生是黄埔军校的学生,黄埔军校的学生是上世纪国共两党历史上炮火硝烟中的风云人物。
  蒲草韧如丝/散文
  ◇周  围
  仿佛能听到海的声音。
  是的,这应该就是海在不远的地方低吼着咆哮着,声音雄浑有力,给人一种万马奔腾春雷阵阵的感觉。
  行走在蒲田的大地上,我被这种感觉震撼着,同时,我还被另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文化冲击波所打动与折服。
  一路走来,我心中一直感觉有一个人在远远地凝视着我。她就站在村子的那一头,手捧一卷书在风中独立着。我虽看不清她的真实模样,但我知道她是谁。
  她是戴礼。
  她是一个生在这海天一角的女子。也许,在她的生命历程中,长大后出海捕鱼,当一个勤劳的渔家女;或者说沉醉于“琴棋书画诗酒花”之中,“些须认得几个字”就行了,当一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小姐,她的人生也许会圆满而幸福。
  然而,她没有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她把目光投向了另一片以前女子很难涉及的区域,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戴礼是个不幸的女子。33岁时,她已经是一个差一点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然而,原翰林院侍讲郭立山踏海而来,这让她在冥冥之中又觉得人生当中该来的还是会来。郭立山是湖南长沙人,那时候的湖南也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便是湖南人的豪气。戴礼原以为可以随夫在北京获得一个幸福的家庭,她也能静下心来从事自己的著述。然而,丈夫还是禁不住世俗的压力,最终鸾离凤散。
  我想,那时候的戴礼一定会痛苦地自问:这是为什么?我到底错在哪里?
  没有谁能回答她,远处涛声阵阵,风中夹杂着海的腥味让人恶心。
  成为弃妇是一种大不幸,更是一种耻辱。她也许想到了死,这个念头在她的心中一闪,如一道黑色的风从她的身边掠过。但她马上就否定了这个荒唐的想法,她隐隐觉得自己虽是一衩裙,但来天地间,也是有使命在身的。她擦干泪水,将一切的烦乱轻轻抹去,她又把目光投向那重重典籍。她知道,那里有她另一种生命。
  此后的戴礼还干了一件让人惊异的事。后来,她闻得郭立山老母病故,于是千里迢迢赶往长沙奔丧。让她没想到的是,郭立山竟然不让她进门。她万念俱灰,当然也气满胸膛,她脱下孝服,对天焚烧,一则权作祭奠逝去的婆母,二来此举也给郭立山那个伪君子看看,那把火就是自己一腔的愤怒。事后,她带幼女返回蒲田,不料屋漏又逢连阴雨,孩子夭折。经此一番打击,她似乎渐渐明白,在尘世她是没办法获得应有的幸福了。
  这更坚定了她自己心中的追求。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她一定多次默念过这句诗。她知道,那是古人写爱情的,那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最后只落得一个“举身赴清池”的悲惨下场。她要走出这个人生的怪圈,来让自己的精神生命完成另一场飞升与涅。
  她在不经意间看到村前的“系舟石”,她似乎顿悟了,当世俗的一切都如落花流水一样消逝之后,她内心深处的精神之舟也应该找个停泊的港湾了。儒家经典如暗夜明灯在她人生的前途闪烁,她想,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也应该有一块“系舟石”,维系她的生命,也寄托她一生的追求与梦想。
  她沉重地将头埋下,在黄卷青灯中苦苦著述。终于,八十卷计110万字的《礼记通释》完稿了。
  她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突然看到镜中的自己,已经满头飞雪。她笑了笑,在内心深处,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是她用毕生的心血换来的精神之柱。一介女流,能在古典文献的整理与弘扬上作出让七尺须眉也叹为观止的事业,诚属不易。
  在蒲田村香山院西北面百余米处,有一个芳草萋萋的所在,村民说这就是当年的戴礼墓。
  为什么会是这样?
  没有人能回答我,其实也不用回答。
  我向这一片芳草表示深深的敬意,就如同向那皇皇的巨著《礼记通释》表示我虔诚的稽首一样。
  凤凰山下,有一个因“田多种蒲而叫蒲田”的村庄。
  蒲草韧如丝,无所畏惧,生生不息!
  仰望蒲田村的古枫树/散文
  ◇张凌瑞
  记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步行去清港镇赶物资交流会,走在三联村的公路上,远远望见一个在田一方的小山村,从此我知道她的名字叫蒲田。那是个多雨的季节,她的上空总氤氲着山岚,令人向往。
  我一直固执地遐想着,曾是一钵相传的礼学之乡,定像端坐在古木森森下满目忧郁的文化老人。今年春节间,我有缘叩开了蒲田村,穿弄走巷,发现这个我县早开教化的地方,在工业化进程中也不例外,早已脱掉了农耕时代的外衣。我轻轻地踏进村后凤凰山上的香山禅院,禅院是重新修葺的,这里曾是清代礼学家戴礼幽居著书的地方,院中立着戴礼的生平碑,也是崭新的,内容复于《玉环县志》。诵经声随着缭绕的青烟飘出,几位年老的信女,坐在殿堂门口,抬起迷茫的目光,看了我几眼,又继续她们的聊天。我带着几分心疼与失落离开了。
  杜鹃花开的季节里,我随着县作协的文友们又一次走进了蒲田村,参观她的文化礼堂建设。
  眼前称为高庙的仿古戏台,雕梁画栋,是我看过的气势最具恢弘的农村戏台。当物质的幸福感在人们的内心波澜不惊时,蒲田村在高庙四周建起了文化展示廊、文化展示馆、图书阅览室、少儿图书室、文化道德讲堂、健身休闲区等。这些去处,可温情致意,可荡涤心灵,也可深情守望。
  戏台两侧各有一棵老枫树,以挺立的姿态,穿越百年的云烟。树下立着“席夺经坛”、“家传曲礼”等清代石碑。也许是草木之心受了浓厚的书香浸润,老枫树仍然结构谨严、气势磅礴,几乎透明的枫叶婆娑,发出的宛如是意味隽永的格言、警句。我站在这两棵古枫树下仰望,如同拜谒久经风霜的哲人。
  历史文化展示馆中,有展示戴汉节先生的生平简介、书画作品和文稿。戴汉节先生出生于蒲田村的望族――戴家,曾是我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他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至今让我难忘。
  他教授课文时,为了让我们更感性地领会文章中丰腴的意境,喜欢布置我们课余作以文写意的图画。那时,我刚迷上国画,拥有一本《芥子园画传》,当时,同学们还不知道国画是怎么回事。戴老师将我的习作贴在教室的作文园地里,连临班的同学都争相跑来观赏,我特别感到骄傲,更起劲地自学国画。我常在前往学校的路上碰到戴老师,便随手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习作,向戴老师讨教,戴老师总是微笑着与我并肩边走边讲。一次夜自修课间,他突然进来送给我宣纸,说这些是他作画后的废料,给我练习用。我猛然想起,我在一篇作文里写了自已跑到县城买不到宣纸的情境。没想到戴老师将这点小事都放在心上,当我接过一卷宣纸,一阵阵暖流在心中激荡,连一句谢谢都说不出来。
  昨日的梦,一点点被现实碾碎。终是庸常的我,回到故乡探亲,曾在静静的夜里,独自走在楚门镇勤耕巷的石板路上。小巷深处那幢熟悉的炮楼式小楼,越来越近,透出如豆的灯光,映出他颀长而微佝的身影,我的脚步却越走越慢,心怯地放弃了叩门的勇气。
  现在,先生早已驾鹤仙去,这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我坐在枫树的绿荫下,枫树的清馨沁脾而悠远。翻阅着先生的遗作,一方石、一支梅、一丛菊,灵动、生气而绚烂,让我耀目神迷。
  枫树的绿色是一方土地的修为,修于内而华于外,待到霜重色愈浓时,枫树将蕴藏在内的德行品性迸发出来,如心如烛,斑斓了这小山村,也斑斓了整个秋天。每个有幸走过古枫树下的人,只要你稍有悟性,一定会得到启迪,让你受用一辈子。而枫树不求回报,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它的初衷。
  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我们还能从这里找到那个时代一鳞半爪的精神现场。今天,高庙戏台的阁楼里,藏着麒麟、狮子、赖豺、独角兽、倒鼻兽和一条长长的金龙所组成的道具,我敢肯定,两棵古枫树一定观瞻过发轫于田野阡陌的“五兽戏龙”, 也一定目睹过孝子忠臣故事演绎于高庙的大雅之堂,在悲欢离合拍案处叫绝。克己复礼之道与闹猛的草根文化同台交相辉映,这就是蒲田村文化的根系。戴礼的礼学思想和她家世发出的曲礼正声、蒲田八景古诗中透出的一缕东篱菊香,便是这方土地无尽的给养。我想,如果蒲田村的历史上,若有过红叶题诗或曲水流觞的故事,也许她的文化源流更飘逸、更荡漾。
  “仰首展目皆妩媚,飘落人间总是彤。”温暖的阳光下,淡淡的春风在四季轮回的歌里流转,我再一次向两棵古枫树仰首致敬。
  风情蒲田  永远的美丽家园/散文
  ◇匡  芳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今游子思乡的诗歌俯拾皆是,李白在做客他乡时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春夜洛城闻笛”,每每读到都让我想起我的故乡。
  我的家乡蒲田,坐落于风景秀美的凤凰山翼,辖戴家、上陈、小蒲田三个自然片。蒲田因“田多种蒲”而得名,是一座翠竹摇曳、林木葱茏、涧水潺潺、花香满坡的富庶宜居村庄。她如一条纽带般把有“文旦之乡”之称的楚门镇和位于楚门半岛西北部的清港温情裹束着,又似玉环的一条朴素而又充满瑰丽风情的配饰,把地处浙东南黄金海岸线的楚门半岛这颗明珠衬托得更加熠熠生辉。
  家乡永远是游子心里一方神圣的净土。那里的蔚蓝天空、丰沃土地和甘甜水井沉淀了年少时华美的岁月;那里的山、水、风土人情和菜肴,即便是在后来多年的漂泊中每每想起都仍让我回味无穷、遐思弥漫。
  蒲田三面环山,那些山峦绵延千年,它们把我出生的那个古老村落稳稳包裹在一方平坦的地域之中,似一个小盆地。家乡的人们朴实无华,但并不守旧,小商业的发展不逊于外界。春天里,山坡上桃花梨花文旦花次第开放,绚烂之极;夏季草木繁茂,苍翠欲滴;秋日里,稻浪翻滚,文旦、广柑挂满枝头,霜叶似火,五彩缤纷;冬季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几百户人家住在绿树和鲜花环绕的村庄里,听几声鸡啼,闻几声犬吠,蓝天白云,翠竹青藤,夕阳下,炊烟袅袅……那是一幅如世外桃源一般安宁美好的图画。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凤凰山右翼山尖上的刘府庙,也叫高庙。山因庙名,叫高庙后山。清玉环厅志载:“蒲田中有刘府庙,古枫森立,亦前朝物也”,可见高庙历史之久远。但凡现在上点年岁的蒲田人,都知道以前的高庙建筑恢弘,画栋雕梁。听老辈人讲,昔年这里是小有名气的佛教圣地,终年香火不断,来往朝圣的人络绎不绝,纷至沓来的朝圣者给小村注入新活力。高庙四周古木参天,阴翳蔽日,那些千年香樟和几百年的红枫,曾经是那样的繁茂。可惜的是,在文革时代,那些珍奇古树几乎被砍伐殆尽,只剩两株红枫有如夫妻一左一右站在高庙的前台,见证着高庙的辉煌和苍凉。
  对于蒲田,我有着深深的牵念,每每与人谈起,都有着发自内心的骄傲和止不住的赞叹:家乡有着丰沛的人文历史底蕴和美丽的湖光山色,而今,回忆起这方土地,浮上心头的全是那些让人感觉温情和难忘的片段,那热情朴实的人们脸上畅快的笑容,那些有着淳朴民风的小村落,那平实生活中的安逸和惬意……
  记忆里的那条小溪从凤凰山麓汩汩流来,穿村而过,溪水并不丰盈,却细水长流。它流过山涧沟壑,滑过岩石草丛,然后从几十米高的滴水崖上如线似带的飘入龙潭,龙潭不大,清澈见底,沿着龙潭往上走,南山多秀色,峰峦如聚,悬崖峭壁上倔强的长着常青的树木,清新的空气夹杂着野花的味道扑鼻而来,让我如今忆起鼻端都仿佛可嗅闻到那一阵清甜的香气……
  提到小溪和龙潭就不得不提到那座石板小桥。它跨越着小溪,使被中间的水流阻隔的民居相互连接。桥身只有几米的宽度,古朴的桥梁,使古老的村落有了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桥下的河水中鱼类繁多,石缝里水帘下垂,宛若淅沥的小雨从天而降。
  在蒲田,很多美好传统在这片大地历经岁月流转不仅没有渐渐消融于历史长河中,反而与时俱进地溶进了新时代的精神,愈益散发出特有的人文醇香来。蒲田有着足以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轨的文化品牌,如舞龙、八蛮、五兽戏龙、滚马灯等,尤其是舞龙和五兽戏龙,曾无数次在县市演出比赛中夺得金奖,还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今天,在富有地方特色的锣鼓伴奏声中,人们通过折子戏倾诉着源于今日幸福生活的满足感,“呆度郎”中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的诙谐唱词也将他们对幸福的憧憬飘得很远……
  想念蒲田,想念街头人们的闲适和悠然,那大街上身着美丽服饰的女孩子们尽情展示着青春的笑靥,小巷里飘出的悠扬乐器与马灯戏和直沁心脾的清新空气都让我心情激荡。记忆中,蒲田的春天有着磅礴的气势。尤其是恰逢油菜花开,那一片如潮水般起伏涌动的金黄毡毯的美景,映衬得这一方山水多姿多彩,为春日蒲田添上一笔靓丽的色彩。
  暖暖春光里,蒲田的每一片土地都在惬意舒怀,勤劳的乡亲们在晴好的春色里精心耕种,每一片土地都散发着安静祥和、激情满怀的田园味道。
  蒲田水产品丰富,造成了饮食种类繁多,膳食原汁原味,风格口味回归自然,具有野性野味的特点。文旦、水漂圆、敲鱼面、辣螺香肴、鱼皮馄饨、豆腐鱼饼、蛏子羹、番薯糊、猪脚豆干等上百种菜品特色鲜明,凸显绿色生态。
  家乡的那些令人回想起来便口舌生津、垂涎欲滴的美食连接着往昔岁月的美好和愈来愈浓的乡情,人只有在远离或失去时,才会时常回忆起那段永远无法抹去的往昔。
  家乡的美景、美食、山水都牵挂着每一个在外的游子,那一方神圣的净土带来的永远是宁静、与世无争,这就是我的家乡,魂牵梦绕的家乡,夜夜走进梦里的家乡……
  蒲田  何处可觅系舟石/散文
  ◇方  刚
  《说文》有云:蒲者,水草也,田者,树谷也。蒲田,一个优美的名字。一听到,仿佛就让人闻到了一股江南草木润泽的香味。
  当三月的早春抵达蒲田,所有的景致都开始明媚。
  行走在蒲田,可以安静的小憩在林荫树下,坐看田野上金黄的油菜花昂首怒放,看春风剪过,河畔杨柳翠绿低垂;也可以漫步于宽阔整洁的街舍村道上,感受现时生活车来人往的热闹与喧嚣,或在爬满青苔曲折的小巷内流连徘徊,在巍然耸立黑瓦红墙的文化礼堂前仰首驻足,一边静静聆听人民桥下清澈的山溪水叮咚流淌,一边让思绪在历史与现时中交织纷飞。
  但在这个三月,我来到蒲田不为其他,只为看一眼当年那块曾立于村前海边的礁石,人们唤它为系舟石。
  系舟石,这个名字饱含着古典的文化意韵,仿佛来自于古老泛黄的书卷,不经意间遗落于人间,让人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回味和想象。
  我不曾问路,只是顺着风声,趁着一抹早春的暖意,随意的走过田间,穿过巷道,沿着整齐漂亮的民居,期望着与它有一场不期而遇的相逢。
  等到登上了凤凰山顶,临高眺望,清风徐来,心胸不由为之一阔。悠悠然间不禁遥想当年乐清湾潮起潮落,等得红霞绚烂之时,几片渔舟满载而归,桨声哗然,沿途蒲草遍目,间或可见山林之间茅舍炊烟袅袅,犬吠声里迎人归,不胜心向往之。
  百年前清凉的乐清湾海风,是否也如现在这般温柔的吹拂?
  当远航的渔船从海上归来,渐行渐近,一阵又一阵的“渔歌”声在海面上开始嘹亮。渔民们看着岸边久候的家人们欢欣的笑容,他们那被阳光和海风捶打成古铜色的脸上满是平安而归的幸福与满足。他们互相开着不晕不素的玩笑,搭着手将沉重的船锚抛下,用力拉紧绳索,牢牢的系在村子前海岸边的一块黑色礁石上。
  这一块并不起眼的岩石就是系舟石,它立于斯地海面之上,像一条无形的纽带,一头牵挂着远航出没于风浪的渔船,一头勾连着温暖小小的家,无数年的日升月落,潮起云涌都不曾让它动过分毫。
  但现实不比歌谣,在古时出海捕鱼从来都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扁舟一叶求存于茫茫汪洋中,生死反复只在顷刻之间,一有不慎就是船覆人亡的惨剧。
  系舟石,也因此经历过了太多的人间悲喜,它沉默的看过多少满载而归的欣喜,又哀恸过多少家人久候不归掩面的哭泣,面对所有的欢愉和悲伤,它只是默默的将看到过的、听到过的往事都深深的纳入心底,不复与人言。
  上溯数百年,时光一页一页翻去,当年那些曾在系舟石畔驻足过的人们都已远远消逝,不管他们渺小或伟大,有多少依恋与不舍,所有曾有的爱恨离合也都已化为灰烬随海风而去。但幸好,幸好还有系舟石依旧静默伫立,依旧仍记得这里所发生过的一切。它不再是一块简简单单的石头,在它的身上承载过太多人们复杂的情绪,所以它是活的,它有着灵魂,它的身上经过风雨,系过船绳,洒下过笑声,也滴落过泪水。
  我在凤凰山上静静沉默,看着山下日益繁华的村落,看着眼前的山川河流一如既往的秀丽动人,开始怀念着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和事,只是时光冉冉,人间早已是物是人非,而系舟石,你可仍安在?
  曾深深覆盖着蒲田的大海,自清时起就已远远退去,你也因此早早的失去了人们的依赖,到而今,或许你已早已沉没于地底,融入了肥沃的大地之内,曾有的棱角峥嵘也只能自我顾盼无人欣赏,仅仅作为一个传奇的符号停留在了历史深处。
  系舟石,我终究没有找到你。但我知道你仍在那里,在你一直在的地方,不管见或不见,都无妨你继续鲜活的活在我的心里,活在蒲田人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间。
  蒲田四月天/散文
  ◇林显正
  凤凰展翅,天马行空,一刹那相拥定格,造就了凤凰天马两山环抱作屏,成就了潺潺溪水西流,孕育了一个江南小村庄――历史上田多种蒲,名为蒲田。
  “老树婆娑清荫台,小亭轩敞白云环”,“此乡淳朴因人著,胜地高超待我攀”(清?陆玉书诗)。今年四月中旬的第一个礼拜六,我们文友一行十余人来到蒲田村文化礼堂,走进蒲田。
  年少时,缘于吃过蒲田产的荸荠和甘蔗,初识蒲田之富庶。第一次踏进蒲田,从清港除斗而上,经菩提寺而下,一眼阡陌交通,两耳鸡犬相闻,满目房舍散落山脚,疑是世外桃源。再次走进蒲田,已是包产责任制的年代,田园上稻浪翻滚,葡萄文旦硕果累累,蒲田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十年前,组建楚门镇文联起草讲话稿时,蒲田早已在撤区扩镇并乡中并入楚门镇,稿子中洋洋洒洒地列举楚门历代英才俊彦,撰《清代列女传》、《女小学》、《女小学韵语》、《潇湘梦》及《大戴礼集注》和《礼记通释八十卷》等书的清末民初才女戴礼跃然纸上。实为楚门有蒲田,蒲田有戴礼,厚增文化底蕴而欣欣然。
  迈进刘府庙戏台底层――春泥书屋,百忙中赶来接待的村书记蔡赋祥告诉我们,此庙地处山坡,当地人俗称高庙。重修建时,把戏台地基掘低,多出一层作为图书、电子阅览室。室内有多台液晶电脑,还有一台55即ッ炼帘Q矍埃父鲂⊙诰劬嵘竦乜词椤J楣窭锊赜欣尽⒖破铡⑿∷岛托《榷廖铩2淌榧撬担骸拔颐堑耐际槭沂呛拖赝际楣萘摹!蔽蚁耄舛窍诽。彩瞧烟锶说闹腔劭狻
  我们从小陡坡缓缓而上,迎面戴家祖辈地位的见证――劫后余生的四款旗杆石被恭敬地立在百年枫树前,向人们诉说着疯狂年代的愚昧无知,自豪地彰显昔日蒲田的荣耀以激励后生好学上进。
  面对书屋顶上的大戏台,台上方的三厢边廊存放的五兽戏龙灯正在总结那些年获得县市金奖的经验,抑或在谈论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的体会。此时的我正默念着曾经的老戏台粗大的台柱上戴礼撰写的对联:“ 百行先孝,宜演孝子忠臣颁观感;万恶首淫,勿点淫辞艳剧荡人心。”
  来到蒲田村内涵面貌闪亮登场的历史文化展示馆,凝视柜窗里陈列的戴礼代表性作品影印本,不禁使人对这位才女的命运多舛而感叹,为她的才学如汉之班昭而赞叹。我们曾经自以为是地摒弃中国文化传统里那些优秀部分,把儒家文化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全民批孔,大喊圣人老二,大丢“温良恭俭让”,还自以为站在道德的顶峰上。毕竟人们潜意识里的道德标准顽固,道德观点鲜明,戴礼尽管惨遭掘墓抛骨,到头来,仍然被推崇备至。人生匆匆,转眼即逝,人生平凡不可怕,成功固然是少数,可怕的是心中道德的沦失,道德的变味。 
  如果说戴礼是蒲田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么戴汉节是蒲田的现代师表。出身书香门第的戴老师从教近半个世纪,桃李满天下。柜窗里陈列着他的书画作品、读书札记手稿和证书,也有他的学生不同时期送与赐教的作品。
  看到我的老师王克宏赠的《英魂》和《三国人物趣谈》等书,前事顿涌心头,三年前,病中的王老师整理了两摞书,一摞叫我专送楚门中学他的母校,一摞呈送他的戴老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为家具重新油漆时,曾前往请戴老师书写毛泽东的《咏梅》词,现如今可不知他家的新址,好在我的一个学友陪同才如愿。当时的戴老师身体还健朗,自己再次上楼拿书画作品送我们。墨香尚留,人已远兮,不禁感慨。
  说到我的这位学友,他是戴氏后裔,给我看过一本戴礼的手书。那是一本用毛笔书写的32开毛边纸小册子,封面已经严重泛黄。由于当时有点事,即草草翻了几下,想等有空再借,谁知他去年患病走了。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礼记》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崇尚德才兼备,倡导善举,力行不懈怠的普及,就是保持春色的永恒。蒲田村文化礼堂,涵盖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和知识技能普及;承载着村民的精神寄托,培育着乡村社会精神秩序,维系着中华文脉的传承;是一个灿灿的文化光环,是一首朗朗的礼仪村歌。
  仿佛才女戴礼骑着骏马哒哒迎面而来,为故里儒家礼仪的复苏而欣慰?倏忽,茫然收缰仰头凝视……
  四月,春光明媚,春暖花开,也有落花雨。 开山取石头,世途伤老马,但见天马山缺了一半马屁股。蒲田人说,这是以破坏生态环境谋取经济利益的憾事,好在开山的机器早已销声匿迹,清理河障的推土机已在鸣响。还蒲田一个山清水秀,蒲田人正在身体力行。
  四月,春天中的盛季,风和日丽,枝头添绿。看那行道树,看那河边柳,那一抹鹅黄,是绽放的生命,那一片翠绿,是蕴含的无限生机。
  蒲田四月天,时候清明,时政清明,春风正浩荡。
  那一笔浓墨重彩染尽蒲田/散文
  ◇丁君朋(学生)
  淡淡清风,载着我的思绪,来到这一佳境;溶溶明月,映着蒲田的灵韵,清新淡雅。百年的轮回,墨香萦绕;千年的洗礼,底蕴深藏,曼妙故事,一代又一代,口碑相传;书香墨气,洋洋洒洒,在岁月如歌的蒲田经久而散。
  从亘古的凤凰山下那块悠久的“系舟石”到千百亩良田上汹涌的蒲草波涛;从湘云、尧人祖孙连中进士,到汉节撙节秉承前人衣钵再续辉煌。一砖一瓦,古韵情思总让人神游其中,一草一木,都透着历史的沧桑。这里,有一群淳朴的蒲田人携有荷月带锄之惬意;这里,寸寸土地都在诉说着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脚,踏进这片桃源天地。我望见,蒲田婉约地依偎在凤凰下;我嗅见,一丝书香沁鼻渐入佳境;我诧异,一道白虹贯月;我听见,隐约一声啼哭,梅姿卓然临于尘世。一袭素衣,典雅淡妆,你又何须粉饰?唐诗宋词,你于其间凌波微步;元曲杂文,你涉猎其中;笔谈游记,你甚得其趣。在文学的殿堂里,你尽情挥墨。卓然的你,透心的墨香夹杂在你的坚韧中,终是扶风弱柳,又怎能承受疾风怒吼!听,仔细听,我聆听到了你的心在啜泣,在呻吟,在滴血。因墨香而幸的你,终不解这人世间的千百世故――因田不丰,且不能为客悦,遂遭嫌弃。一支寒梅,独立风雪。纵疾风瑟瑟,却也是零落成泥碾作尘,风华已尽,梦里犹香。罢了,走就是了。伶仃流落乡里,平素家居,为了幼女,你始终日夜操劳,上下奔波。这一刻,你也许已忘记那时的痛,只沉浸在这二人幸福时光。然而, 忽有一日,人间恰似寂静,惊天的横祸啊!欢笑,瞬间打断,幼女的夭折,这般,是非如雪上加霜?痛啊!这一刻,你柔肠寸断;痛啊!这一刻,你心碎彻;痛啊!这一刻,天地人间,你又该何去何从?而你,不甘就此沉沦。于是,你选择了浩瀚书海,选择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孤舟竞帆!血泪交织的汪洋中,你始终在寻觅――那粒辍满光华的明珠。忍着撕心的痛,一步一个脚印,你未曾退后,面对荆棘锐刺,你无悔穿行其中;笑看大家唾弃,追寻宋荣子的足迹,你又何曾止步?回首相望,终走出了一条令人扼腕的康庄大道。你每日与初阳接吻,与黄昏相约。与时光多少次的邂逅,你用笔墨酣畅人生。书卷叠叠,暗黑色的方块精灵藏于其中,你为它们赋予了一个名字――《礼记通释》,青史榜单中,你的名字被永久镌刻。卓尔不群的你在蒲田扎根,练达的文章,世人惊叹。眼前,浮现――在清新的蒲田,淡雅的圣仪正向我走来,迎面,拂来一缕墨香,百年的悠悠情韵,沁入素绢,斑驳的岁月,沉淀在此。历史,在诉说,而我,在倾听,古老而悠久的蒲田哺育了多少如戴礼般的凤凰骄子?
  手捧一把泥土,轻嗅――一个个蒲田人于岁月痕迹中留下的一缕书韵清香悦人。蒲田的才子佳人们――“汉节”、“樽节”……你们挥一挥,染尽。染尽了一位位蒲田人,染尽了富有书韵一代又一代的蒲田。
  时至现在,蒲田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承载了光阴的风华,它正欲扬帆起航。如今的蒲田,依旧保留着那一份古色古香。我原以为,以为现代的工业繁华会冲淡这片土地的宁静。但,恰相反,科技文明与古时风韵相得益彰,更显其鱼米富庶。如今的蒲田,正昂首阔步,带着古蒲田人的梦想;喷薄欲发,带着今蒲田人的朝气,墨香淡淡,底蕴深深……
  一笔浓墨,绘出了蒲田;一笔重彩,绘出了蒲田。拂去历史的尘埃,我看见,蒲田正带着它的典雅,走向辉煌!
  蒲田种文化/散文
  ◇潘闻涛(学生)
  翻阅《曲桥》刊载的梦青先生的大作《永远的蒲田》,我被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乡情所打动。我为蒲田人感到骄傲,他们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闻不如一见。趁周末是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我们在黄伯伯的引领下,经过天马山脚,来到了位于楚门镇北部凤凰山南麓的蒲田村。一听“天马”、“凤凰”的名字,我猜想这地方肯定蕴藏着许多神奇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村子里有一道溯溪而上的孝文化墙,图文并茂,既有古代先贤的典范,也有新时代的榜样。我心想:蒲田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孝文化?联想起梦青先生文章里所说的戴礼墓被掘坟扬尸一事,和蔡书记对五人合围的古樟被锯作船板的感叹,我们都为那个骚动年代出了这么些不孝子孙深表遗憾。戴礼是清末民初的才女,出版了备受行家看重的《礼记通释》,是太婆辈的名家,人都入土为安了,怎么能把她当作“四旧”给扫了呢?五人合围的古樟少说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应该全力保护的古木,怎么说锯就锯了呢?人啊!缺乏文化教养,也就不懂得什么叫礼节。今天的蒲田人痛定思痛,以文镇邪,大力弘扬二十四孝,告诫子子孙孙要明大义、知礼节。
  孝文化墙到顶,迎面是一座隆栋飞甍的仿古建筑,东西两边各有一棵两百多岁高龄的枫树。这便是蒲田村文化礼堂。正门两侧墙上立有寿星榜、学子榜、成就榜等。底层是阅览室,配有流动图书室、电脑室、触摸屏电子读报机等,还有专门为儿童开设的阅览室。
  阅览室顶上是戏台,装饰一新。戏台前方的台基上是九龙戏珠浮雕,虽然比不上普陀山法雨禅寺九龙壁那么精美珍贵,但确实很有气势。戏台上方的看台上还珍藏着蒲田村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兽戏龙”道具,麒麟、狮子、赖豺、独角兽、倒鼻兽、金龙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年元旦前后,人们吹吹打打,舞起“五兽戏龙”,可热闹了。
  戏台东面的小庭院内,竖着清代当地名门望族戴家祖先考取进士后所制的旗杆石,令人肃然起敬。那厚重的石碑告诉我:要从小勤奋好学,长大才会有所作为,做人要像石碑一样竖得正立得稳,才会为前人后代和一方百姓争得荣光。可惜还有几块石碑在那个骚动的年代被人用来造陡闸,压在了河底。蔡书记告诉我们:“无论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还是出于对先辈的敬重,我们都要想方设法让它们重见天日。”
  戏台对面是刘府庙,当地人称高庙。我不知道所供神像刘老爷的真实身份,但我觉得:受一方百姓敬仰的人,肯定是个大好人。
  村部四楼还有个展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和字画。村里人费尽心思,四处搜集戴礼生前的著作,并复制成仿真品。其实,我不知道《礼记通释》讲了些什么,但凭直观感觉,这些古书肯定很有历史价值和教化作用,待我长大了再好好拜读拜读。村里人还请当代画家根据戴家祖辈“蒲田八景”诗作意境作画,要是有人真能按诗作意境再造“蒲田八景”,那该多好啊!
  初次认识蒲田,我已被氤氲的文气所陶醉。蒲田人汲取几百年来大山蕴育的灵气,在墙上、室内、院落撒播着健康饱满的文化种子。我相信,这些种子必定会在蒲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会香飘四海,恩泽千秋。
  一蒲一亩田  一画一世界/散文
  ◇林家锋(学生)
  微暖且带着稻香的风萦绕着,带来远处的些许歌声,也模糊了我的记忆。我不记得,那刚刚露畴的太阳,是否斑斓了远处的小河;那布满青苔的瓦砾,是否流动着芬芳的时光;那屋外带露的广柑叶,是否绽开了青涩的脸庞――我总会将这些记错。然而对于那幅画中清新而迷人的感觉,却是绝不会记错。
  一记,就记了七八年。
  然而,流年的故里还是回来了。我,歇下旅程的脚步,踏入蒲田的画中,拾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寻幽访胜,静心装点――
  蒲田,美!
  静静走着,倾听画卷中清澈的流水声,循道而去――好一幅蒲田茶村图!瞧!山村茶田,万山含黛,层层迷雾,笼罩一蒲一田,沐浴绿色的波浪。美,蒲田,美在善劳善作的蒲田人民。幽幽的画卷中,闪现着绿色的身影――他们种稻谷、种蔬菜,也成片的种植蒲草。眺望田间的嫩芽,凑前而去,摞起袖子,我同他们一道搬运,绿色海滔中,千万亩良田掩映着茶农们欢乐的笑声,格外悦耳!哗哗的泉水和着田地溪流的韵律,激得蒲田姑娘绾起了长发,裸露着粉嫩的肌肤,踏着碎步,采撷田间的绿芽,甜美的歌声在蒲田里回响。山护着田,田傍着水;伊伴着夫,夫和着妇,一方茶田守候景!默默地,不忍心打破蒲田和睦的气氛,我记载了朴实动人的瞬间,良久回味!
  载满感动,画卷中的我应邀做客,满望袅袅的炊烟――好一幅蒲田好客图!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糟酒,煮上一盆香气扑鼻的醉带鱼,捧上一瓣清新可口的文旦果,便能一起相欢畅饮。美,蒲田,美在淳朴乡情!热情的蒲田人民,总不忘唠一唠家常,赞一赞蒲田文化。花甲老人总能爽朗地带领我翻一翻蒲田村志,道一道一代才女戴礼的故事,触一触文化礼堂的历史栏杆,听一听孩童们响彻的读书声,赏一赏戴汉节先辈的艺术丰业,望一望迷人的蒲田八景,蒲田奶奶的一言一语纂在心间,难以平静。一道道风景,一处处历史的见证,一涓涓溪流的故事,洗涤了尘俗的烦恼,留存的恍若天边的彩帆,惬意美好!累了,歇一歇,看看山,闻闻茶,想想人,说说事,没有了心底的板结和惆怅,耳边还有老奶奶温切的喃语!淡淡地,沐浴着蒲田乡民的淳然朴实,我放达劳累的身心,珍藏清洁!
  殊获美好,我抵达画卷中的下一个目的地,馥丽的文化遗产――好一幅蒲田戏乐图!高大的戏台上,诚如一曲“春生秋实掀开F古铸今史,玉韵金声唱响欢天喜地歌”,品着广柑,注视着台上的一颦一笑。美,蒲田,美在吞吐百年的马灯文化!又是一年过节,诵读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名句,不知不觉那边的马灯戏开始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猛地探出头来,只见戏班里五六对小男女,马灯架竹,蒙布扎成;马首系腰,马尾鬃毛,其间中空,别有“年”味!刹时间,鼓声、鞭炮声、马步声、歌声一鸣而响,声声动听,声声婉然,声声凝华成诱人的蒲田文化;跳竹马,跑阵势,调折子,一言一行逗得当地朋友捧腹大笑,连连叫好!小至垂髫,大达耄耋,仍会被趣味的马灯戏折服!寄予,马;恍然,灯,蒲田文化的圈子吞吐了数百年,吞入经典文脉,吐出中华精髓。浓浓地,随着悠远的蒲田气息伴那槐花的清香,氤氲在城墙根儿下,我嗅嗅这一文化清泉,醇香久远!
  美,一幅悠然蒲田图,多少眸子为您留恋,难忘!
  一爿幽静,记忆,拉回到流年的光华。岁月静好,又是一个八年!
  我说,早安,母亲。
  您说,早安,孩子。
  收拾行囊,点染这一幅蒲田画卷,踏上生命的旅程。楚门蒲田,雁过无痕,装载永恒的故里记忆。拾起美好,拂身而去。
  稻香,依旧在回荡!
  印象画  蒲田/散文
  ◇杜露霜(学生)
  留步饮君茶,一夕浮生梦。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题记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到的并不是错愕之下的惊艳,而是淡淡的生活的气息。这种感觉既抽象,又具体。当它和解时,我才发现原来这种感觉会使我平静,沉淀,并且坦荡而又淡然地面对很多事情,并成为一个有耐性的人。
  外边的世界刚经过了雨水的洗礼,往车窗外看去,外边是雨后罕见的双彩虹,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血液一点一点地流回自己的心脏,心中少有的那种淡淡的忧愁和伤感被蒸发在空气中,被风带走。
  脚刚踏在桥上,一种踩在大地之巅的心情油然而生。每当看到那些亲切友善的笑容时,我不这么迷茫也不这么仓皇了。有时间能够搬一把小凳子坐在这些转瞬即逝的陌生人面前,安静地听他们讲讲故事,讲讲他们的美丽与哀愁,生活与美好。
  眼前的礼堂修建得很有特点,让我想起了陈亮的诗词。
  酴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铜彝。
  一水横陈,莲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礼堂门房被紧紧闭上,门外还有几个小孩在嬉戏,树下掉落着数不清的浆果,然后被充满元气的孩子一个个踩扁,被鸟儿啄食。
  曾记得才女戴礼,分命诸侯重,葳蕤绣服香。八蛮治险阻,千骑蹋繁霜。山断旌旗出,天晴剑光。还将小戴礼,远出化南方。
  手边轻抚过锈迹斑驳的护栏,望着下方布满石子青苔的平静水面,呵气成霜。我回过头来捕捉自己地上的影子,恍然觉得自己的一生在静默中缓缓流逝。
  护栏的颜色,是时间的气息。一起度过的每一天,每一个早晨,每一个夜晚,都是不可复制的绝版。
  大梦醒来,永逝我意。
  茫茫人海,就此掩埋。
  每一个地方,都会永久地留在心底,不会被尘土的喧嚣所湮灭。
  村里的人井然有序地生活,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陈府庙的门上雕花简单却不失古朴,有人手执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地从我的身边走过,雨后的阳光打在他们平静而安详的脸上,有一种远离喧嚣的遥远,仿佛将一切的虔诚都献给了信仰,了无牵挂。
  “春华秋实掀开F古铸今史,玉韵金声唱响欢天喜地歌。”
  高庙新戏台台柱上的对联,也将永远是继往开来永不停息的心声。怀揣新的羽翼,在生的气息中,慢慢消融。
  它正如一幅具象画,让每一座山,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流,都铸就了无数的生命。曾记得亘古以前,凤凰山下还是汪洋一片。涨潮时,帆船沿着海沟可直达村前的“系舟石”,先民将收获的海鲜放在“破a岩”上破a晒干;退潮时,广袤的海涂与楚门、外塘连成一片。那时楚门还没有筑南塘,先民戴士正怀着对土地的渴望,向沧海要桑田。他组织人力从马屁股到渡酵分闪艘惶跚壮ひ徽煽淼暮L粒源顺彼巳ィ锘松较掠辛饲О倌读继铩K侵值竟龋质卟耍渤善闹种财巡荩哟耍锘松较拢辛艘桓鲆颉疤锒嘀制讯衅烟铩钡拇遄
  年间,便是沧海桑田。
  白云无尽。
  我并不知舞龙、八蛮、五兽戏龙、滚马灯为何者,但是我却知道,我站在这里,所以在此处流连。
  连娟十样宫眉,不堪红紫,风雨晓来稀。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
  踏着脚下的土地,正好赶上日落,火烧云将天际染得一片通红,完全没有一丁点雨后的觉悟。它带给我的,是淡淡的感动。
  那一刻,众神缄灭。
  让我看到了,更加广袤的天地之中,有着更加彻底的春种秋收和夏日冬雪。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历史?文化?蒲田/散文
  ◇李昭蓉(学生)
  蒲苇满郊民乐业,田歌遍野俗成仁。
  楚门东望思沽酒,清港西瞻许问津。
  此去万城曾川里,宰官不见寄闲身。
  ――题记
  在那一撇蜿蜒而来的凤凰山上,翠竹摇曳,树林葱茏,涧水潺潺,花香满坡。就在这秀美的凤凰山翼翅下,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坐北朝南,有山有水有田地,自古就是一个富庶的宜居村落,这就是蒲田。
  蒲田的山峻,峻在天马倥偬;蒲田的水秀,秀在河道纵横。千百年来,有无数的才子佳人为蒲田吟诗作赋,是他们赋予蒲田的山水有文化的背景和内涵,其中蒲田八景诗就是他们的代表作。不仅如此,历史悠久,灵秀优美的蒲田孕育出了一位位文人墨客,正如一代才女戴礼。
  戴礼,字圣仪,是清光绪年的一位奇女子,她不似一般女子有婀娜的习气,反而秉性刚强,谈吐犹健,而且好骑马驰骋,丝毫不逊色于男子。戴礼的文笔精致优美,隽永秀丽,著有名作《子遗吟草》、《子遗文钞》等,不过最值得令人称赞与惊叹的,便是《戴礼通释》。在这本书中记载了曲礼、玉制、月令、学记、乐记等四十九篇。著名京都经学大师陈衍读后,曰:“富矣哉!自来闺阁所未有也。”慨然为之作序,略云:“上下三千年,女子作此词章。如汉之班昭,千古一人也……。”又云“戴礼治经宗法,根据义理多采宋元各家之说。上视陈皓《集说》,下视孙希旦《解集》,实有突破超越之外。”脱稿前夕,静海高潜亦为之序,谓:“其志可谓宏矣,其功可谓勤矣!”后葬于蒲田“香山院”之侧,墓碑由高潜题:戴圣仪女史之寂居。
  戴礼于纸墨之间溢出的文化底蕴,让人不得不赞叹蒲田文化的灿烂,人文的积淀。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在蒲田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流中,注入了一股富有灵气的活水,让蒲田文化更加地深厚,更加地灿烂,如旭日般朝气蓬勃。她那优秀美好的品质,影响了几代蒲田人,在现如今的蒲田人身上,依旧能感受到善良、孝顺、智慧等中华民族内在的心灵本质。
  在蒲田,有一座文化图书馆,村民们时常可以进去览读一些名篇之作,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图书馆之内,还设有儿童书区,让蒲田的孩子们从小就受到文化的熏陶,从小就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之中,使得蒲田文化可以世代传承。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种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永不磨灭的印记。或许,此中背后,有着戴礼深深的凝视。
  除此之外,蒲田还有一项寓意深远、传承百年的文化活动―五兽戏龙。“五兽戏龙”凝聚民间智慧,制作精美,寓意百姓安康,祈愿祥龙祥兽守护这一片乡土,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可以说,“五兽戏龙”就是蒲田的一个文化符号。
  蒲田,仿佛一幅素描,淡雅而纯朴;仿佛一滴蜂蜜,清甜而芬芳;仿佛一个清晨,朦胧而美丽。在薄薄的晨雾之中,隐约可见蒲田文化的绰约风姿……
  蒲草纤纤  田舍其间/散文
  ◇应丹妮(学生)
  并未真正拜访过蒲田,偶尔也只是匆匆而过。轻意地说蒲田如何怎样,似乎是托大了些。于是,细心考据究史一番后再加之自己的一些所见、所感、所悟。尽管如此,所述未详尽之处,还望见谅。
  ――记
  蒲田,以“田多种蒲草”而得名。然我以为“蒲草纤纤,田舍其间”作解更佳。蒲田以两大闻名乡里,一为好景,一为佳人。
  望不尽,是那纤纤蒲草。
  袅娜着,暖春里,蒲草随着风的气息攀升,顺着雨的足迹舒展。蔓延、生长、蔓延、生长,春光那么短,却草长莺飞。柔,是它的特点。
  繁茂了,闲夏里,蒲草扭晃了腰肢,见那深沉了的叶,挥舞,任南风吹尽,蒲苇无移转。韧,是它的个性。
  沉淀着,金秋里,花了满地的田,洋溢着暖融融的芬芳香气,染黄了叶,染黄了田,染黄了这个世界。积累,是它的执著。
  凋败了,冷冬里,枯了满身的叶,却望不透这片沉吟的沃土地,只因为死的是叶,立的是根茎。顽强,是它的积淀。
  蒲田人在蒲田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代又一代。蒲草的四季,是蒲田人的一生,柔、韧、积累、顽强。望不尽,纤纤蒲草,望不尽,深深扎根在蒲田人心底的品格。
  忘不了,是这其间田舍。
  蒲田早已是高楼林立、大道四通八达,田舍一称似为不妥,但曾经的戴礼的故居又何曾是这样的呢?岂非几畦菜田又一方农舍?因说睹物思人――忘不了田间农舍,正是因为曾经的那个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农家桃源里,一方农舍里,瘦弱的修长的女子的身形隐在了众多书籍里。这是失意却不失志的戴礼在钻研礼学――在女子正美好的年华里经历双亲亡故、夫弃、子夭的惨痛,她并未从此失意下去,而是将所有的精力专注于礼学的研究。这正是戴礼不同于世间其他女子的地方,这也是蒲田人不同于其他水乡人的地方。她、他们,有水乡人的柔情,却加之一份蒲草的韧劲。
  即使在物质丰裕的时代,蒲田人的心中仍应住着几间田舍,屋内除却一桌一椅一床,俱是藏书。戴礼教会我们的东西不多,只够我们去体会一辈子,去领悟“礼”、“韧”。
  或许说,这蒲田印象,并不仅是如今的美好风光,而更应是其间所蕴藏的人文内涵。
  好景,一时而已。
  文蕴,百世难移。
  蒲田之韵/散文
  ◇赵世娟(学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无数个云卷云舒、花开花谢,蒲田以其特有的文化韵味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一颗明星般,璀璨地令人挪不开眼!并为之深深着迷。
  蒲田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漫漫历史长河孕育了她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让蒲田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小溪,每一座庙宇,每一棵古树,每一块奇石甚至每一寸沙土都有这不为人知的故事。
  蒲田位于浙江的东南沿海地区,靠近大海,故而这里的人亦或是物无一不是洋溢着大海的气息。在亘古以前,凤凰山下是一片汪洋大海。涨潮时帆船沿着海沟可直达村前的系舟石,先民们将收获的海鲜放在岩石上晾晒。可当退潮后海涂会与楚门的外塘连成一片。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先民们开始修筑海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凤凰山下便有了千亩良田,后又因田多种蒲而名为蒲田。这就是蒲田一名的由来。
  历史如歌,看多少英雄豪杰在此驻足。此间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在大清朝的戴湘云、戴尧仁祖孙二人,二人连中进士,更有一代才女撰写《礼记释通》。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贡生与国学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蒲田八景诗等优秀诗篇。多少优秀的作品举不胜举。
  蒲田拥有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且看着滚马灯,在蒲田滚马灯已经有130余年历史,蒲田滚马灯由红马、灰马、黑马、白马等共8匹马、2名马宝组成一个方队,行进出各种阵式。当唢呐声响起后,十名孩童身着戏袍,骑着五颜六色的马灯,威风凛凛地在台上来回穿梭,煞是好看。台上喜庆祥和的气氛感染台下的村民。再看这五兽戏龙,据了解,“五兽戏龙”是蒲田村独有的民间传统项目,已有178年的历史,由麒麟、狮子、赖豺、独角兽、倒鼻兽和一条42米长的龙组成,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时的队形排列有长蛇阵、梅花阵、连环阵、黄龙翻身等,舞者将举起五兽模型模仿兽类绕行,蹲伏迂回,龙与兽互相呼应,舞步先慢后快,并随着乐曲的节奏起伏而变化。每次演出,需13人舞龙,15人舞兽,加上乐队,演出人数在60名以上。这种表演的难度很大,对阵型的要求很高,但因表演内容丰富、场面大,每次演出都会吸引附近的老老少少前来围观,现场很是热闹。再看这八蛮,鸦片战争后清港人民深受其害,族长决定首创制作八蛮灯,意图唤醒民众,消灾引福保平安。开舞时,锣鼓吹打乐演奏传流曲牌,如《将军令》等。音乐声中,鞭炮四起,赞灯官吟诵《赞灯词》,吟毕,“八蛮”依次舞起《长蛇阵》、《三角阵》、《四角阵》、《梅花阵》、《元宝阵》、《连环阵》等阵式。“八蛮”或蹲伏迂,碎步行;或绕行蹿扑,大步腾跳。随着阵势和音乐节奏的变化,被神化了的“八蛮”交头接耳,彼此滚动,追逐嬉戏,妙趣横生。夜色中,更令观灯舞者犹如置身于如梦如幻的神话世界里。
  别样的蒲田,别样的韵味。愿这蒲田春华秋实歌掀开F古铸今史,玉韵金声唱响欢天喜地歌。
  落寞的梅姿/散文
  ◇丁君朋(学生)
  红灯红烛红衣裳,拜天拜地拜双亲。喜戴凤冠着霞帔,双颊自有笑靥起。一场红绫漫天的婚礼。哪个女子不是独倚窗轩静思索?相夫教子敬公婆,手捧圣贤与君读,又有哪个女子不是希祈婚后的日子是如此的恬淡安适?梅姿亦是如此!
  那一年,你脱俗淡雅,悄然临世,自此人间便绽一朵不染风尘傲骨白梅;天赋异禀的你,自小便冰雪聪慧异于诸兄;文辞歌赋,把玩指尖,一袭素衣,墨晕尽染,着实一个扶风弱柳之纤纤才女。此后,食江南烟雨,于蒲草间吟词作对,满腹才情的你,自要寻得个如意伴侣。
  那一年,你,三十三岁。那一天,你,在房中静候新郎归来。“立山慕其才名。不远数千里渡海赘于玉环。”那一夜,全家安睡,独你忐忑――秉承父命成婚,这又是对或错?也许吧,这凡尘就是戏剧的,说不清,亦道不明世间人的有情无情。梅姿万万没有想到,这郭立山竟是一个世俗物质之人。因这“奁田不丰,且不能为客悦”独忍弃梅姿。可叹,你甘于被禁锢这世俗之中,一横心,遂勉与立山一同至湘,又何曾想到,这堂堂男儿竟如此不齿,将你狠心虐待。于是,你心灰,携了幼女,便梦回江南。你,流过多少泪?不知,许是泪尽;你,心到底多痛?不知,许是碎彻。乘着_泣血般的哀怨,仳离、零丁、返里。……
  清新的蒲田,这曾经的天堂,正敞开胸怀,喜迎儿女归来。山花烂漫,鸟啼啾啾,最美不过小村故居旁。夕阳斜晖,落寞的微黄倾洒在你的发丝,凭风拂。你,却淡然,显一番把酒临风之笑对沧桑,此刻故里应是最销魂。今朝,平素家居,倾心幼女,如此这般,恰也似忘却成婚之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茶淡饭,诗书相伴,倒也是一家两口逍遥自在。然而,世间轮回万事应是注定,天有天意,人亦无力。幼女的凭空夭折,你举杯欲消愁,却不知愁更愁,双眼茫茫,魂儿也已失了三分。此情此景,怎能不透心刺骨。在这曾经最美之地,如今却破败不堪。痛啊!如梭的光阴,载着她的才情与幽怨,直至今日。
  戴礼,这个传奇玉环人的名字,在故乡似乎并不为人所熟知。不知她的才情,不知她的幽怨,不知她的落寞。……许是她早已淹没在当代的车水马龙之中,灯红酒绿,谁曾想一女子熟知子集经典,愤笔著述!形形色色,人们川流不息,每日都与文化擦肩而过。与其,捧起一本《礼记通释》,倒不如交杯把盏,畅饮划拳,或是穿行于时尚衣装的潮流中,不亦乐乎!他们与戴礼相对,不知谁更落寞?
  此刻,梅姿的血泪,尽了,尽沁入斑斑书卷;梅姿的身影,淡了,淡出了现代人群的视野。犹可见,落寞寂夜,古油灯一盏,落寞梅姿正落寞下笔,横竖勾画,意韵深深。可叹,可叹今时无人解。
  时光荏苒,梅姿依然独行,多么期盼有人能解衷肠。泪珠点点,浸透满地散落黄花,斜风吹至故居处,却显得人比易安瘦。“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蒲田人果不负这一份乡情乡韵,欣然与梅姿来了一次邂逅――三尺讲台,身影驻立几十载;一笔丹青,画梅巧夺国之冠。在现代的玉环,戴汉节先生几乎被所有从事文化事业的人所知晓。知晓他手执教鞭,桃李三千,知晓他挥毫泼墨最喜画梅。殊不知,戴先生亦是蒲田骄子,是戴家子弟。梅姿!你也终可感到一丝欣慰了吧!如今的蒲田人重修了戴礼故居,将其视为蒲田的文源之地,也算是了了你的一桩心愿。蒲田的一份悠悠墨韵独立于这纸醉金迷之外,着实引人深思!
  梅姿一生,涉猎经史百家,勤劬不问寒暑,“大小戴记”誉满人间,确是一个惊天才女,不让须眉七尺男儿。有如一枝寒梅,独忍栗冽,铮然绽放,笑看人间世故。数十年的光阴融入著述典籍,留下墨韵萦绕蒲田不散。然,你虽于文学殿堂里凌波微步,引领风骚,但,终因封建礼教的束缚,你成为牺牲祭品。一生的落寞,许是注定。梅姿,梅姿!天地人寰,为你恸哭不已;梅姿,梅姿!在岁月的第五十四个年头,你赍恨而殁,令人扼腕不已!落寞!落寞!落寞!梅姿,梅姿!我懂,因而啜泣,蒲田亦懂,因而与你永相随。痛!痛!痛!梅姿,梅姿!愿你留一片沧桑正气永驻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墨丹青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