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一个能让我醉氧的症状地方特色

行走在缺氧与醉氧地带---攀登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与探访伊瓜苏瀑布
> (分享自@穷游网)" data-url="/thread-.html" data-summary="
Day 3 Mendoza---Penitentes (760m-2700m)初次感受阿空加瓜的风
早上8:30,所有人已经吃完了早饭并开始办理退房手续。Andrew收拾的比我慢,加之他昨天在房间内喝了一瓶收费的伊云矿泉水,我便让他最后办理退房手续。Andrew办理了退房,随后小声跟我说那瓶矿泉水要了他42比索。很显然,这样的价格让他有些意外。其实Andrew在当初喝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价格问题了,也许是因为他当时还不了解的物价,想当然的认为会比较便宜,所以连价目表看都没看就直接打开喝了,所以这42比索也算是买个教训了。昨天最后抵达的3个人也同大家见面了,Sandra、Fredy及Daniel 三人来自。因为同说德语,所以来自的Michi一下就同他们熟悉了起来。大家每个人的行李都不少,加上公共物资,酒店大堂里到处都是大包。等所有人办理好退房手续,我们先将行李寄存在了酒店,随后在Andy的带领下步行前往旅游管理局办理攀登阿空加瓜的登山许可。
阿空加瓜同世界上许多知名山峰一样,攀登它必须要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不管是商业攀登还是个人自主攀登,都必须与管理部门签署有关文件并交纳登山许可费之后才能前往。阿空加瓜的登山管理已经非常成熟,两条进山路线的登山大本营内都设有医疗检查点,所有攀登者必须在此经过医生检查并认可后方能继续向上攀登。同时,公园的救援直升机(兼顾负责部分物资的运输)随时待命,可以及时将出现问题的攀登者送出。此外,登山者在山上产生的所有垃圾也受到严格的控制,必须按规定带出,否则将会受到处罚。至于说阿空加瓜登山许可的费用,受“登山经济”与阿根廷本国严重通货膨胀的双重影响,这里每个登山季的登山许可费用都会有一个明显阶梯式的增长。以这个登山季为例,攀登旺季(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1月底)Vacas山谷一侧商业团队的登山许可费用已经高达4700比索/人(按当时的官方中间牌价约合950美元左右),而个人自主攀登更是达到了5700比索/人。要知道在上个登山季,Vacas山谷一侧商业团队的登山许可不过3000比索/人。短短一年的时间,费用涨幅高达50%以上!根据我对阿空加瓜以及两个登山季登山许可费用的比较,50%的涨幅当中“登山经济”的贡献约为30%,而通货膨胀的贡献则为20%。当然,以上的这些都是针对外国人而言的。对于阿根廷本地人来说,他们攀登阿空加瓜只需要交纳上述费用的25%即可。另外除了登山许可,在阿空加瓜省立公园内徒步的游客同样需要申请徒步许可。徒步许可按时间分为1,3,7天不等,费用也不大相同。出于对财产安全方面的考虑,登山公司已经提前为我们预付了每个人的登山许可费用,避免了大家需要携带现金前往旅游管理局。听Andy说之前曾有过团队在路上被人抢劫的事情发生,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在这段路上会带大量现金。正式办理登山许可前,所有攀登者都要签署一份声明文件,声明自己对攀登期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所产生的任何费用负责,并同时放弃事后追究公园管理部门的权力。办理许可时,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护照和申请表上的内容,申请人在签字确认无误后便可拿到阿空加瓜的登山许可。
再次返回酒店的时间已经上午10:40。经过昨天的初步整理,我把不用的衣服、笔记本电脑、相机镜头以及护照等重要证件连同我那120L的TNF黑色大驮袋一起寄存在了酒店。我的全部进山物资重量因此也减到了32公斤左右。大家的行李连同所有公共物资一起被搬到车上,乘车出发后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登山公司的办公室,在那里我们需要缴纳刚才办理登山许可的费用。这次我所跟随的登山公司的阿空加瓜最大的商业登山公司INKAExpediciones。我想目前国内所有组织商业攀登阿空加瓜的团队应该都是与这家公司进行的合作,这其中也包括当年孙斌、王秋阳、十一郎等人以及金飞豹的攀登。登山许可的费用是单独的,并不包括在登山公司的报价当中。攀登者可以选择使用美元或者阿根廷比索来支付这笔额外的费用,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按照出发前方面给我的信息以及我自己从网上查到信息,登山许可的费用应该只能使用比索支付才对,所以我早早就兑换了当地货币。在得知可以使用美元支付后,我心里暗自后悔,因为很明显那样会便宜不少(比索兑美元的汇率每天都在下跌)。交费是在登山公司门市内部的一个办公室里完成的,每个人要单独进去,其它人则是在办公室外等候。在此期间,Andy给每名队员发了一条头巾。后来他可能是觉得之前发的头巾有些厚,随后便又从公司库存里挑了一批薄的换给大家。作为一个没有太多登山经历的人来说,起初我并不知道Andy换头巾的用意。在我的认识中,厚的头巾似乎应该比薄的要好才对。
在登山公司交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有人办完手续后已经是中午12:20,我们终于可以向阿空加瓜进发了。从门多萨市到今天的目的地Penitentes,两地间的距离约为168公里,车程3个小时,海拔提升在2000米左右。除了开始的一段路,我们乘坐的汽车很快便进入了山区。由于气候高温干燥,这里的山大多光秃秃的,没有什么绿色。下午14:20,我们一行人抵达前往阿空加瓜路上最大的一处城镇Uspallata午餐。阿根廷人的作息时间与其他地方不同,午饭通常下午要到14点才开始吃,而晚饭时餐馆则需要等到20点以后才开始上客。 作为特色,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品尝阿根廷烤肉,但对于团队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么大的一块整肉仍然让他们觉得很新鲜。当然,作为一个国际性团队,我们这支队伍当中自然也有素食者,而Mithun便是其中之一。说实话对于阿根廷这样的国家,素食者在这里似乎并不好过,因为餐馆里可点的东西太少。Mithun捉摸了半天才要了一份菜单上并没有的所谓水果沙拉,结果当服务员拿上来后大家都哈哈大笑,原来餐馆只不过是把新鲜的水果清洗了一下就装到碗里拿上来了。不要说沙拉酱,就连桔子皮和香蕉皮都没剥。Mithun看后相当无语,连忙让Andy帮他换一份别的。作为队中的少数族裔,我可以感到Mithun并不想被别人所冷落,所以他经常会找些话题把大家吸引过来,证明自己了解西方的文化与社会。可让人无奈的是,他的一些行为和举止却总让人觉得荒唐和不可思议,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他说的越多大家笑话的也就越多。这些笑话有些是公开的,有些则是大家私底下互传的趣事。见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Mithun又开始说起了好莱坞的话题,说他是有多么多么了解好莱坞的电影。后来有人问他是否喜欢自己的宝莱坞电影,Mithun回答说不喜欢,因为宝莱坞的电影剧本全部是抄袭的外国电影,随后便就又把话题转回了好莱坞。此时不记得是谁开玩笑说Mithun长得某某电影中的一个演员,这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从来不能吃亏的Mithun听后马上开始“反击”,给桌上除外我之外的每个人都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起了个外号。而我之所以能够“幸免”,主要是因为Mithun实在想不出来好莱坞有什么样的华裔演员长得像我。
吃过午饭已经过了下午16点。离开Uspallata,汽车继续向西。车窗外的风开始逐渐大了起来,此时路上的一个检查站将我们的车拦了下来,几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开始检查车尾拖车上的行李。向导跟大家解释说这些警察是在查是否有夹带毒品,毕竟这里距离边境只有差不多20多公里了。外面的阵风呼呼作响,吹得整个车都直摇晃。因为知道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了,所以大家带着玩笑式的口吻说这便是阿空加瓜的风。过了检查站汽车再向西行驶约10分钟,我们便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Penitentes,此时的时间是下午17:20。大家把行李搬下车,放到旅馆的地下室。这里是登山公司的一个固定联络点,每个登山季都会有专人在这里值守,负责相应的协调工作。大家到达旅馆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再次整理并打包行李。我们每个人都允许有30公斤的行李可以让马帮负责运到大本营。所有背包和驮袋都要自己动手先装到大号工业包装袋里,然后自己秤重并在包装袋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行李重量以及INKA字样。我的进山行李之前已经整理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快便闲了下来。我拿出为了这次登山而特意准备的Spider HolsterBlack Widow相机腰带,将同样是才刚刚升级的尼康D800相机挂在了腰带上。本想秀一下这套我琢磨了很久的摄影解决方案,可没想由于对装备还没有完全了解,当我从一个陀袋上方跳过去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几乎崭新的相机重重的砸在了水泥地面上。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下惨了,别还没进山主力相机就挂了。其他人见此情景也赶忙关心的问我相机有没有摔坏。Michi看起来有些经验,他跟我说恐怕镜头的前组镜片会出问题。我打开已经错了位的镜头盖,还好只是碎了一片UV镜,镜头镜片本身没什么问题。我走出地下室,打开相机想检测下其他功能。镜头始终是我最关心的,这次携带的17-35mm广角镜头此前因为磕碰已经被送修过两次,每次都是光圈环弹簧断裂而导致镜头只能处于最大光圈状态。如果这次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那我就只能用另外一台微单来记录了这次旅行了,这是我不想见到的。我用相机试着拍了几张,很幸运相机和镜头最终都能正常工作,这让我平静了不少。有了这次的教训,在后面登山日子的里我每天都会检查腰带与相机之间是否连接紧密,以防相机再次脱落(无奈最后还是在路上掉过一次,好在没什么影响)。关于Spider的这个相机腰带,这是我目前比较常用一个装备。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整个系统非常简洁,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存在着一定相机脱落的危险,尤其是当你还需要加上一个相机腕带的时候(我的这次登山相机上就加上了一条腕带)。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其实并不太适合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但对于那些常规旅行,Spider的相机腰带应该还是禁得住考验的。
整理完各自的进山物资,大家从地下室内部的楼梯来到旅馆前台。此刻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天气。旅馆的老板说到目前为止阿空加瓜今年这个登山季的登顶率很低,风一直很大。很多队伍别说冲顶了,就连6000米的三号营地(Camp3)都没上去(之前在酒店遇到的一支队伍甚至只上到了5000米的C1营地便不得不结束了他们的登山之旅)。我的心里有些郁闷,虽然知道登山过程中的不可控的因素有很多且登顶不是唯一目的, 但毕竟来这里一趟太不容易了。旅馆老板随后又查了一下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说过几天可能会有一个窗口,但不知我们能不能赶上。拿到钥匙来到房间,Andrew先进浴室冲了个澡,而我则想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景色。然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强烈的大风就把我刚刚才打开的窗户吹了回来。猛烈的撞击声像是阿空加瓜给我们的一个下马威,时刻提醒着人们它是一座以风而闻名的山峰。
由于正直阿根廷的夏季,这里的天要到晚上差不多八点半才开始变暗,而我们的晚餐也定在了那个时候。外面的大风似乎有减弱的趋势,我、Andrew、Karen和Mithun四个人一起趁晚饭开始前的时间到旅馆周围转了一圈。这里是典型的安第斯山脉地带,气候干旱,绿色植被并不多。Karen见Mithun拿着手机拍照便与他聊起了相机方面的话题。这次登山,Mithun的相机就是几部2手可拍照的手机,都是有了一定年头基本的款式。按他的话说,这样的手机买来很便宜,也不怕摔,随后便拿我之前相机脱落的事情举了个例子。Mithun还说,手机另外的一个好处就是方便自拍,而且几个手机轮着用也不必担心电池问题。转回旅馆前,Mithun又主动聊起了这次登山费用的问题。我在交谈过程中才知道Andrew原来跟我是通过同一家旅行公司报的名,而Mithun在听了我们几个人所支付的费用后便开始炫耀起他的讨价还价经历。在见识了Mithun的种种行为后,大家都开始逐渐都他所说的话不以为然,rank最后甚至怀疑他所说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吹牛。因为的确按照我们的理解和认识,他说的很多事情都太难让我们相信了。晚饭期间,旅馆的餐厅内除了我们之外还有一支刚从山上下来的队伍。同之前很多队伍一样,他们也没有登顶。也许是下午吃的烤肉还没有完全消化,晚上点的主菜被我剩下不少,虽然这是我们在山外唯一不用自己付费的一餐。
早上退完房,队员们的个人行李以及团队公共物资一下就堆满了酒店大堂
徒步前往阿空加瓜的管理部门办理登山许可
要想获得阿空加瓜的攀登许可,首先就要签署这个“生死状”。声明自己会对攀登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危险以及所产生的一切费用负责,并同时放弃事后追究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紧急救援部门的权力。
队员们在签署“生死状”
队员在向导们的协助下办理攀登许可
攀登许可的办理每次只能一个人,而其他队员就只能在一旁耐心等待
队员们的护照,中间夹着的就是登山许可。许可证上分为好几栏,进山后每到一个检查点就会被撕下一部分。
登山季阿空加瓜登山许可和徒步许可的价目表。按当时的官方汇率,这一年商业团队的攀登许可费用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人左右,自主攀登则更贵。当然,本地人来此攀登/徒步的费用是很便宜的,只有外国攀登者的1/4。
再次返回酒店,行李开始装车
酒店内的巨幅阿空加瓜照片下,向导们正在核对行李,而队员们则抓紧享受这最后的轻松
在登山公司办公室交纳登山许可的费用。已经交完的队员们正坐在店面外聊天休息。
前往阿空加瓜的途中
在Uspallata镇的餐馆午餐
烤肉。队中有不少队员是第一次来阿根廷,所以对此感到很新鲜。
我们这次队伍中的4名向导,左起依次是Andy、Javier、Christian和David。
午饭过后继续赶路。沿途的景色越来越荒凉,我想我们距离今天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
在距离边境20公里左右的一个公路检查站,警察们正在检查我们拖车上的行李,以防夹带毒品。来自的Don在笔记本上正记录着今天所发生的故事。
下午17:20,队伍抵达今天的目的地Penitentes。队员们环顾四周景色,眼神里充满着新鲜与期待。
我们到达旅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对自己的行李进行再次整理,以方便马帮明天的运输。
我的个人装备。一旁的工业包装袋用于打包自己的行李,方便马帮运输。
来自的Patrice和Laurent父子正在旅馆外交谈着什么。Patrice至今已经游历过了75个国家,能说英语、法语、语的他在与儿子Laurent完成了乞力马扎罗的攀登后,这次又一同向阿空加瓜发起了挑战。
旅馆外的景色
趁着晚饭前的一点时间,我与Andrew、Karen和Mithun又在旅馆四周转了转。
傍晚20点,月亮早已高高升起,而太阳此时也在慢慢落下,夜幕即将来临。
在旅馆餐厅内晚餐
我要的主菜羊肉。味道还不错,可惜没有吃完,因为下午的烤肉到现在还没有消化干净。
Day 4 Punta de Vacas---Pampa de Lenas(m)攀登阿空加瓜从高温开始
正式进山的日子,每个人心里都有种莫名的兴奋,也许这就是山带给我们诱惑。今天的天气不错,没有了昨天的大风。上午10点,全部行李整理完毕。因为车上的座位有限,全队20人分2批抵达了距离旅馆约10分钟车程的徒步起点Puntade Vacas。这里是阿空加瓜省立公园Vacas山谷一侧的入口,海拔2400米。与传统路线一侧的起点不同,Vacas山谷一侧的入口非常简陋。几块木牌加上一个简易集装箱式的办公室就是这里的全部,而阿空加瓜的真身此时更是连影子都见不着。从这里我们要连续徒步3天约40公里才能到达海拔4200米的登山大本营---广场(Plaza Argentina)。
公园门口的注册登记处。今天除了我们这支队伍外,还有6名自主攀登阿空加瓜的登山者,听说队员主要来自。对于像阿空加瓜这样的山,自主攀登就意味需要携带大量的物资。Laurent和Dharmesh看着那几个人背的大包小包,小声说道这才叫登山。话语中既有玩笑又带着些许崇拜。上午11点,我们的队伍完成了必要的注册手续,随后大家集体在公园大门木牌旁合影留念。正式徒步前,Andy建议大家用头巾把嘴和鼻子盖上,防止呼吸带走过多的水分。由于阿空加瓜地区气候非常干燥,如果没有合适的防护,身体内的水分便会随着呼吸而大量流失,我这才明白了为什么昨天Andy会特意找了一批相对薄的头巾换给大家。原来头巾在阿空加瓜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套在脖子和面部上进行保暖,而是为了在不影响正常呼吸(质地厚的头巾可能会影响正常呼吸)的情况下防止身体内的水分过多流失。不过对于Andy这条的建议,起初我并没有在意。
徒步正式开始。在经过了公园入口处一段短暂的开阔地带后,队伍马上进入了狭长的山谷地带。安第斯山脉深处冰川融化成的流水从我们身旁穿堂而过。Andy带队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这让我在路上很难有时间停下来拍照,很多照片几乎都是在行走当中拍的。可即便是这样,出发后不久我还是掉到了队伍的最后。要说Vacas山谷一侧的进山路线与Horcones山谷一侧的传统路线在景色上有什么不同,最明显的可能就要数视野中的绿色植被了。从Vacas山谷的入口到阿根廷广场大本营,我们几乎一路上都能看到些绿色。片片的绿色为四周光秃秃的大山平添了一分秀气,也让徒步的人们不会感到太过枯燥,而这正是Horcones山谷一侧传统路线所无法给与的。今天的徒步难度不大,大多是相对平缓的路段,队伍基本上是每走一小时休息10分钟左右。
下午13:10,Andy找到了块适合路餐的地方。天气很热,每个人似乎都不太想说话,默默的寻找自己觉得合适的地方午餐。吃的东西不过是自制的简易三明治和饼干。我看了下背包上挂着的气象数据仪,上面显示当前的温度为35.1度,而湿度则只有9%。看到这样的数据,再想想我所携带的那些大量保暖装备,突然感叹道这世上可能没有几座山会像阿空加瓜这样,所携带的衣物需要覆盖7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因为天气太热,我没有什么胃口,本就不大的三明治最后也剩下了。路餐的地方有条小溪,溪水很是凉爽。我将水壶连同里面已经被太阳烤温的白水放到流淌的溪水中,不少人看到后也纷纷效仿。向导David的背包里装了一个香瓜,他拿出来切好后分给大家。香瓜很甜,但在这样一个被太阳暴晒的日子里,每人一块实在觉得不够过瘾。路餐中的一盒250ml的软包装果汁也很快让我喝掉了,可我还是觉得渴。Laurent和Dharmesh在猜现在的气温是多少,他们知道我这里有温度计,便向我询问。由于之前我将气象数据仪放在阴凉处,仪器上此时显示的温度为33度。我将数字告诉他们,Dharmesh听后有些诧异,说他觉得现在怎么着也应该有36,7度的样子。13:50,队伍继续出发。也许是刚刚补充过能量的缘故,Andy带队的速度感觉一下加快了,这让我有些不太适应。这段路上的爬升虽然要比上午多,但经常是上上下下的,所以实际的海拔提升并不多,景色与之前相比也没有太多变化。又是近一个小时的徒步,狭窄的山谷中间几乎没有任何遮掩,让我们完全暴露在太阳的强光之下。风开始逐渐大了起来,干燥的空气加上大风让身体中的水份通过呼吸迅速流失。我开始正视之前Andy关于头巾使用上的建议,把头巾盖在了嘴和鼻子上。Andy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可以遮阳休息的岩石,大家都纷纷躲了进去,享受一下这短暂的阴凉。Andy说前面还有大约一个半小时便可到达今天的营地,所以后面不再做固定休息,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行进的速度。继续前行,队伍一开始还保持得比较紧凑,但后来大家彼此间的距离就被拉开了。Andrew和Sandra等人一直跟着Andy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而Karen和Mithun则落在了最后,二者之间最远时有将近8分钟的行程。今天徒步的最后半小时,我的体能在也开始吃紧,需要不时的停下脚步进行短暂休息。我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也从先前的中前部逐渐落到了几乎最后。下午16:20,在行走了近五个半小时后,我们的队伍分批抵达了今天的露营地点---海拔2800米的Pampa de Lenas营地。今天路程的大约在13到14公里之间,虽然看上去不长,但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擅长徒步的人,加上又是进山的第一天,所以到最后我仍感到体力有些跟不上了。
马帮出发的时间比我们要晚很多,抵达营地时我们仍然没有见到他们的踪影。大家只好坐在营地开辟出来的一块固定区域里休息。这里虽然不大,但设施相对齐全。有固定的房屋、供队伍吃饭用的桌椅、甚至厕所里还有马桶。营地的四周比今天徒步走过的地方要开阔不少,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阵风也强了不少。队伍的行李还没有到,之前还觉得很热的天气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阵风的影响已经开始让大家觉得有些冷了,大家都很自觉的给自己加了一件衣服。下午17:25, 马帮的队伍终于出现在了营地。卸下所有行李,Andy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演示如何搭建帐篷。登山公司为我们准备的是经典的Mountain Hardwear Trango 2高山帐,搭建起来比我以前独自徒步时所用帐篷要麻烦不少,所以我不敢大意,认真看着Andy的演示。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都需要负责搭建以及收拾自己的帐篷。这与我当年攀登乞力马扎罗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帐篷完全是由背夫负责的。由于大家刚开始对这个帐篷都不太熟悉,所以在搭建上花费了不少时间,我和Andrew最后在Laurent的帮助下才终于把帐篷支了起来。说实话,我感觉这个帐篷有些小。一开始也许没有觉得什么,但后来海拔越高,这样的感触就越多。简单收拾过行李后来到营地的餐桌前,向导和马帮的人此时正在准备晚饭的材料。今天的晚餐依然是烤肉,但看起来要想吃上新鲜的烤肉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大家围在餐桌四周,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聊天,打法这等待的时间。今天正值圣诞前夜,Karen为了能在山里仍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居然把在节日聚会中才会用到的饰品带进了山并套在了自己的身上,而同样是来自的Frank则保持着相对的低调。其实Frank和Karen在学生时代读的是同一所大学,两人在学校时就认识,这次来阿空加瓜也是他们联系过后一起报的名。Frank住在阿拉斯加,也许是受环境的影响,你从他身上很少能看到美国人常见的那种夸张。Frank同时也是一位素食者,不过他以前其实是吃肉的。说起素食的原因,Frank说他是在看了一部记录片后才转而吃素的,而那部片子主要记录的则是牲畜养殖业内动物们的恶劣生存环境和状况。Frank说他看完觉得很恶心,于是决定开始吃素。营地的气氛很热闹,Dharmesh带了一个指套式的光电血氧浓度测量仪,大家正在用它测量自己此时的血氧浓度。对于没有什么高海拔经验的我来说,血氧浓度这个词之前最多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一个概念,并没有实际的经历和体会。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仪器感觉还有点新鲜,只不过后来从大本营开始这样的测量就变成了我们每天必备的功课。仪器上显示我此时的血氧浓度是91%(或是92%),这样的数字在我们队伍中并不显眼。Karen在测量完自己的数据后便向Don询问有关血氧浓度标准方面的问题。同样是来自美国的Don是一家户外救援学校的教学主管,按照他的话说,他们是给医生发放执照的人。Don介绍说此时血氧浓度90%以上都应该算是正常的,毕竟现在海拔还不高。关于Don,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为他只是户外救援方面的专家。直到旅行回来后我在网上找到他的个人主页,才发现这个老头实在是个非常厉害的人。户外救援只能算是他的“副业”,他目前除了是美国当地一家紧急医疗服务中心(EmergencyMedical Services)的主席外,还在一家计算机安全公司担任着工程与客户服务高级副总裁的职务。Don的兴趣爱好广泛,同时也非常好学,已经年近60的他最近还拿了一个组织学专业(OrganizationalStudies)的硕士学位,实在让人佩服。血氧仪在队员们的手里转了一圈,最后来自的Huy拿到了最好成绩,血氧浓度高达98%(或是97%)。大家都非常羡慕这样的数据并称赞Huy的身体状态不错,此时可能没有人会想到他在后来会成为我们队伍当中第一个退出的人。
Andy走过来告诉大家,因为今天是圣诞前夜,所以他们决定派马帮的人骑骡子出山去拿红酒。餐桌四周一阵欢呼。话说今天的烤肉有点咸,而且肉也比较硬,倒是符合这种户外野炊式的烤法。山里的天黑的很快,刚才还是明亮的大白天,转眼间就已经暗了下来。气温随着日夜的交替迅速下降,装进碗里的肉很快便凉了。因为之前已经吃过一些零食,加上凉下来的肉会变得更咸更硬,所以烤肉没吃多少我便不想再吃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些队员开始起身准备返回帐篷去休息,而另外的队员则仍在等待着红酒。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等待,返回了帐篷。晚上将近22点,我在帐篷里听到外面一阵欢呼,同样已经躺在帐篷中的Andrew对我笑着说,看来红酒终于到了。距离晚饭开始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想此时可能已经没有队员在那里继续等待了。这所谓的圣诞红酒更像是向导、马帮以及公园营地的管理员为自己准备的。毕竟对于人来说,这时才是他们晚饭开始的时间。
行走在缺氧与醉氧地带---攀登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与探访伊瓜苏瀑布
穷游大洋洲
/link?url=RB5ta_OjmJK1MAEAWRinAEEiTYo4LsCO3-PAQfhbPyu4s4h9T3KrlFbnAR8impG-TTqTsOFjVkr3BciWjGiQZ_【小长假 自由光带你去竹海自由醉氧_自贡建国新闻资讯】-汽车之家
咨询电话:
商家名称:
销售电话:
店面地址:自贡市贡井区长土镇大坡村1.2.3组
免责声明汽车之家i车商的信息内容系经销商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合法性由经销商负责,汽车之家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快速转帖:
37.19-52.99万
(厂商价:37.19-52.99万)
有意向购买,想了解最低价?
请填写如下信息给商家:(信息保密,不会对外公开)
*意向车型:
<span id="loadSpecTittle1" data-spid="1款 2.4L 豪华版(指导价:39.29万)
请选择您的车型
*上牌城市:
请选择您的城市
因厂商地域政策,此经销商无法为您进行报价,将由其它经销商为您报价。
*您的姓名:
请填写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提交询价后会立即收到最低价短信
请填写您的手机
申请置换:
用旧车置换新车
想置换以上车型,还需填写如下信息:
*您的车辆:
请选择您的车型
*行驶里程:
请填写行驶里程(0.01-99.99)
*上牌日期:
想到店试驾?
请填写如下信息给商家:(信息保密,不会对外公开)
*意向车型:
<span id="loadSpecTittle2" data-spid="1款 2.4L 豪华版(指导价:39.29万)
请选择您的车型
*您的城市:
请选择您的城市
因厂商地域政策,此经销商无法您提供试驾,将由其它经销商与您联系。
*您的姓名:
请填写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请填写您的手机
提交成功,经销商会及时与您联系!
电话接听率:100%
15天订单量:
营业执照:
咨询电话:
店面地址:
最高降价车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氧离子最高的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