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渡槽雪满山.表达诗人怎样的心境

夜雪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5BBS 我爱购物网
&&夜雪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夜雪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以下是由我们语文老师上课时讲的内容,由本人转载: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思念,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豪迈的气概和壮烈的情怀,与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8条其他回答
1.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下阕抒写了作者[在逆境中更应积极主动改变命运]的看法表现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韩愈的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早春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小草刚刚长出来时远看嫩绿近看却稀疏的特点。
3.还是早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喜悦和对美好希望的热爱。 4.春日偶成 程颢 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
诗人被春日郊游时淡云疏远、轻风拂面、花柳繁华的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色所感染。 5.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可以看出来?(春日偶成)
这首诗表达了理学家程颢那种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理念,同时透露出闲适恬静的心境。
这从后两句可以看出来。作者指出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而是在于自然的互动中体悟哲理人生。 6.天净沙(马致远)一切景物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悲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思念故乡、孤独凄凉]的情绪 7.小桥流水人家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在作者家乡经常见到的生活化的场景,在这个北雁南飞、暮鸦归巢的时候,异常强烈地唤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它们是诗人乡愁的来源,又是这种乡愁的寄托。 8.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描写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的是高贵奢华的宴饮场面。
在这里起到了反衬的作用。“清酒”、“珍馐”、昂贵的价格都在竭力描述宴饮场面的华美,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竟然“停杯投箸不能食”强烈的反差表现出诗人内心极度的苦闷。 9.行路难作者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作者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不畏艰险主动追求理想的。整首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诗人处境的艰难、内心的彷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说明诗人已经到了举步维艰、进退维谷的境地。然而,诗的结尾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说明诗人在如此艰难的人生境地里仍未放弃志向和理想,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人生态度是积极昂扬的。 10.送友人(薛涛)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什么样的景象,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前两句描绘了秋夜别浦晚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带霜的蒹葭是深秋的象征,透出肃穆清冷。月光寒凉,山色苍莽,分外表现出秋夜的寒冷寂寥。前两句描绘出深秋月夜极度苍凉萧飒的景象。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鼓励和离别的惆怅伤感。“千里自今夕”前面加上“谁言”二字,似乎想冲淡这离别的惆怅,让离别变得乐观豁达。然而“离梦杳如关塞长”一句却又流露出作者掩饰不住的悲伤:今后相见只能在梦里了,但梦是杳杳无期的东西,似乎连这唯一的相见也不可能了。 11.西江月(辛弃疾)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夏季夜晚](时令和时间)的景色
抒发了词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的心情。 12.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2种答法)
可能是作者和农民,也可能是作者听到农民之间的谈论。 13.滁州西涧(韦应物)横字好在哪里?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横”给人一种随意、无人看管的感觉,这与“无人”照应,突出了滁州西涧的野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4.赤壁(杜牧)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怀古伤今]之情。
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首先,“铜雀春深锁二乔”虽然伤感,但不失美感。铜雀台、暮春、美人构成一幅虽寂寞但美好的画面,这是“国破人亡”所不具备的。
其次,全诗弥漫着怀古伤今之情,但并不悲愤,“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落寞正是这种感伤的体现,“国破人亡在此朝”过于悲凉,与全诗的感情色彩不协调。 自己答的,没想到这么多题
《对 雪》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g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g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意思: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好在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感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诗是说,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
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声”,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关于《长征》一诗的创作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与《长征》诗相媲美的,也是对《长征》诗作出最好注解的还有一段同样出之于毛泽东笔端的美文,那就是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论及革命形势的一段: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作者毛泽东。
2,写于1935年10月。
3,诗中对举世闻名的长征作了生动的描写和热烈的歌颂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日。那是“七?七”事变后整个民族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中反抗挣扎的极端苦难的日子,正所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原本就因深重苦难而披遍“悲凉之雾”的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的土地上”,而今又遭民族命运空前危机的战争灾难之“雪”的覆盖。世纪的“悲凉”之感瞬间激化为异常尖锐的痛苦和快要破裂的悲哀与忧郁,于是,“寒冷”的抒情语境来临了。   我们不妨先从诗人稍前于这首诗也同样写于“七?七事变”前一天的《复活的土地》一诗谈起。这首诗中写道:   ………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诗人是热情的敏感的,他在抗战爆发的前夜就如此预言了即将到来的时代,同时也如此向人们宣告也告诫自己:“苦难”已成为过去,从此不再悲哀和忧郁,召唤人们与“复活的土地”一同去“希望”和“战斗”。于是诗人满怀投身民族解放战争的“战斗者”的激情,辞去了他任教的杭州蕙兰中学,途经上海奔赴当时全国抗战中心的武汉,又“从武汉到山西临汾,从临汾到西安,又折回武汉”。他在战争烽火连天的土地上一路辗转奔波,深沉的诗人一方面为抗战初期高涨的全国抗战的热潮所鼓舞,另一方面却又被亲眼目睹、亲身体验的战争带给土地和人民的深重苦难而忧郁的感情所困扰。就在这种时代背景和主观心境中,1937年底的一个夜晚,在诗人居住的阴暗寒冷潮湿的房间里,天色晦暗,空中浓云密布,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即将降临。此情此景,正在为民族的苦难和中国的命运而深深忧虑的诗人,沉浸在一股难以抑制的悲哀忧郁的感情潮水里,与眼前大雪将临的自然景象不期而遇,碰撞出诗人浮想联翩的抒情“灵感”的火花,捕捉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大地”这一诗的意象和意境,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著名诗篇。这,正如诗人所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来到的兴奋,瞬间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诗之为诗,其本职在于“抒情”二字上。那么,这首诗抒写了怎样一种感情?而这种感情又是怎样抒写出来的呢?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诗人写诗的“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他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像印子打在纸上一样地清楚。……在于把一切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东西――可感触的东西”。在这首诗中,诗人聚焦于自己“寻找”到的富于创造性“灵感”的“雪”的意象,并由此展开想象。诗歌开头就描述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一景象。这既是自然景象,又是富于概括性与象征意味的苦难的时代现实生活画面。它形象地传达出为战争所带来的“苦难”所痛苦的悲哀、忧郁的感情。这一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由此营构出浓缩凝聚全诗的中心意象和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意境。“苦难”与“忧郁”是理解这首诗的意境的两个关键词。 -  接下来,诗人围绕这一核心意象,选择了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的“风”、冒着大雪“赶着马车的农夫”,“寒夜的船中”“蓬发垢面的少妇”,“背井离乡的年老的母亲”,失去土地和家园饥寒交迫的无数的“土地垦植者”等意象:(它们)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双臂,还有曾经几次被“苦难的波涛”“吞没而又卷起”的诗人“我”等多组既具有生动生活质感和画面感又富于概括象征意味的令人感触“寒冷”的生活情景,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一核心意象具体化。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把苦难与忧郁的意境诗情画意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读者不仅被其深沉而悲怆的“艾青式的忧郁”之情所感动,同时也为“艾青式”的独特而多彩的抒情艺术所征服。对于雪夜之“风”的描述,从修辞艺术上说无疑采取的是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而比喻与拟人的手法本身并不稀有,别的诗人也常用,而到了艾青手里,却借此生发出不同寻常的艺术想象。“像太悲哀了的老妇,”“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一比喻所创造的意象,不仅生动形象地使“风”这一“难以捕捉的东西”,“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于读者的面前,像印子打在纸上一样地清楚”,而且寓意深刻地传达出“苦难”与悲郁的历史之漫长和程度之深重,鲜明烙印上了艾青对民族与土地的苦难和忧郁的深沉的感受与理解。艾青不愧为“土地的儿子”、“农夫的后裔”,堪称是“苦难的画手”、民族的诗人。因为如此,他才能在这象征着苦难的雪夜之“风”中看得见“太悲哀了的老妇”的形象,听得见“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从中不难见出艾青对“苦难”感觉之深沉,“忧郁”体验之沉重。正如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告白的那样: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古老的土地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诗人把“中国的土地上”的苦难与其“古老”二字联系在了一起,其所诉说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时代的遭遇,而且是它的历史命运。因此,那所谓“太悲哀”之“太”所意味的不仅是悲哀的尖锐,而且还指向其所积淀的深沉,因深沉而又更见其尖锐。是“古老的国土”以及对这“古老的国土”的“爱”,赐予艾青以如此尖锐而深沉的诗的想象和语言。从所谓“古老”的“悲凉”激化而来的当下的“寒冷”,在那历史积淀与时代投射的纵横交织中,诗一开始就不仅表现出“寒冷的指爪”感觉刺激的尖锐性,而且透出“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内里包孕着的浑然深广的忧患况味。所以,从那“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的“风”中,不仅可见出“悲哀”的力量与深度本身,还可见其所由产生以及其所蕴含着凝重而严峻的民族历史与时代信息。只有从这里,你仿佛才可能触及到艾青诗悲哀与忧郁的根柢和底蕴。所谓悲哀与忧郁,既是诗人自我的,又是根于“国土”及其历史的。作为“土地的儿子”的诗人如此与自己的民族与时代融为一体,在共同呼吸和命运中“抒写”着民族之情,时代之情。  人们爱用“散文化”来形容艾青诗自由体之语言和形式特色。意思是说,它可以不押韵,句子长短不拘,章节的行数也没有给定的格式。然而却有着诗的形式美,富于诗的语言艺术的魅力。因为所谓“散文化”不是散漫随意而是“适度的慷慨、适度的吝啬”,“努力把自己感受到的世界不受拘束地表达出来”。因此“散文化”,决不是要把诗写成散文或散文诗,从而摒弃了一切诗之为诗的形式和技巧。相反,艾青其实在诗歌形式上十分讲究,十分注意巧妙而自由地运用诗的形式技巧而不露雕琢的痕迹,纯熟地驾驭着自由诗体的规律,从而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诗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展示出特有的朴素清新的形式美感。这首诗就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色。我们知道,艾青是学绘画出身的。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如上提到的造型(“凝形”)艺术形式的画面感而“诗中有画”,而且在既不押韵又无整齐句法的外表下,却流动着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而“诗中有乐”。因此,这首诗又可以说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如果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大地”这一乐章是贯穿全诗的主旋律,而从开篇起调开始在有规律定形地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过程中,交织着上述富于画面感的几组相对独立又相互映照的生活图景,形成渐次递进的主旋律的变奏,而这些变奏又使主旋律得到不断动态的扩展和深化。当读者每一次听到这一主旋律的反复以至于到最后一次,不仅逐渐领会和把握到蕴含其中的深广的思想感情的信息,而且获得了富于抒情韵律与节奏感的完整的“音乐美”的诗美享受。      富于生命个性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抒情对象之间交流对话的抒情角度与结构,是这一首诗又一独特鲜明的抒情方式。西方现代哲学界马丁?布伯把理想的(审美的)人类相互关系看作是交往与对话的关系。这种理论把人类关系归结为两种基本的关系模式,即“我――你”关系和“我――它”关系。当人们摆脱日常功利的“我――它”主客的工具关系,便可能进入审美的诗“主体间性”的“我――你”关系。从诗的抒情学的角度上说,诗的抒情通常是由抒情主体与抒情对象(景、物、人、事)及其关系构成。由于两者的形象及其关系的构成方式不同,表现为不同抒情语境中不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情角度与结构。艾青在他的《诗论》中曾说:“个人的痛苦和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和欢乐也必须糅合在个人的痛苦和欢乐中。”这里所说的是“个人与时代”关系的“融合”与“糅合”,这种从审美境界中形成的“我――你”之间的交流对话关系,具体到这首诗里则体现为落在同一命运对“苦难与忧郁”感同身受的“我”与土地(民族)及土地上的人民亲切直接的交流与对话的抒情角度与结构。首先,“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与其抒情对象之间,不是在“我――它”的疏远的语境中而是在“我――你”的亲切语境里。不是作为“苦难”的通常所谓旁观者或同情者而是以“大地的儿子”,“农民的后裔”身份作为“苦难与忧郁”的承受者和表现者出现在诗中,与苦难和忧郁的“你”――土地与土地上的人民进行“我――你”关系对话与交流的,这样就令人觉得十分地亲和、深情而感人。诗人“我”不仅用“你”直接与赶车的农夫和蓬头垢面的“少妇”对话,而且干脆就在“年老的母亲”前面冠以“我们的”这一称呼,并且以“赶着马车的你中国的农夫”称谓,以:“告诉你,我也是……”格式的面对面交流式的口吻,与抒情对象展开“零距离”的对话,诉说自己的苦难与忧郁,――“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地憔悴呀”。这样,抒情主体“我”与抒情对象“你”(“你们”)融为一体,构成苦难与忧郁的“我们”的合唱,而且也非常自然地把读者也卷进这一合唱中,成为这“我们”中的一员,感同身受这苦难与忧郁,因而真正实现了心心相印的心灵共鸣。正是在这种审美感受的诗的抒情语境中,诗人才能写出而读者也能够感受到的诗的结尾一节催人泪下、暖人血热的诗行: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诗人是在问“中国”,更是在问自己。这嘘寒问暖、无比温柔的诗句,与其说是出自诗人的自谦,毋宁是对其使命的自省;与其说是无奈的叹息,毋宁是渴望的吁求。它不仅是一种温柔的殷勤,更是一种坚强的庄严。由诗人深沉的“爱”与“力”所孕育出的这“温暖”的诗句,因此“温暖”而带着心灵的体温体贴和熨抚着“中国的土地”。至此,读者终于明白,这首诗不仅仅要告诉人们“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是如何“封锁着中国”,而且是要给予这“寒冷封锁着中国”以“些许的温暖”。土地一样深厚的感情,土地一样淳朴的语言!   当心灵目睹这出自心灵深处的庄严而温柔、痛苦而美丽的诗句时,不仅会为诗人“我”与“你”――中国的苦难和忧郁而潸然泪下,而且更会为诗人对这一苦难与忧郁的态度本身所怦然心动起来了吧。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大地”的历史瞬间,凡是遭遇“寒冷”并痛感到“寒冷”的人们,是会掂量出“雪中送炭”的诗人这“温暖的诗句”的“温暖”的份量来的。   鲁迅先生在《诗歌之敌》一文中曾指出:“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为了避免这所谓“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我们赏析一首诗,不仅要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还要问这一感情独特的人情美在美学意味上的“精神个体性”的风格特征。“诗缘情”,而诗情向来有豪放的,也有婉约的,有阳刚之美,也有阴柔之美,有壮美,也有优美,有血写的,也有泪写的……而这些只要是真的、善的、美的,就具有同样的审美价值和意义。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化出的诗及其美学风格的评价,也应是如此。然而,诗人在写这首诗中表现“中国”的苦难与忧郁的那个时代,却因“忧郁”而受到过不公正的批评和指责,认为这种情感过于低沉,是对民族力量缺乏认识的结果。对此,诗人曾这样回答:“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诗论》)人世间最丰富、最自由的创造之物,莫过于诗。然而不要忘却我们曾有过“太悲哀”然而“不准忧郁”的时代。现在而且即使在将来,是否承认诗人忧郁(或悲哀)的抒情权利并且是否也能欣赏所谓“太悲哀”而忧郁,这还是一个尚属待知的问题。  是的,不仅在过去和现在,而且在将来,只要人间还有苦难存在,人类对苦难的生命体验与审美创造中,“忧郁”便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苦难本身并不一定就能成就忧郁,而忧郁本身也并不一定就是目的。诗人艾青曾这样发问过自己的忧郁:   “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正是艾青式的忧郁,而这忧郁根源于他对土地的深沉的爱。而读者从艾青式的忧郁中得到的感动,在深刻的意义上说,是感动于透过这忧郁的泪水,映现出的他对土地深沉的爱。而艾青式的忧郁,虽然“常含泪水”,但绝不是一种无力的哀述,绝望的呻吟,抑或是沉溺于“伤感主义”的宣泄,唯美主义的自我陶醉,而是在这首深沉悲怆的诗中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美与“力”特殊交融而成的软而带硬、柔而含刚的美学风格。用诗人自己的语言来形容这种美学风格的话,那便是“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绝望、不平、愤懑……集合拢来……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世界吧”。(《诗论》)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因此“寒冷在封锁着大地”,然而这“寒冷”何曾“封锁”住中国的不屈的灵魂和诗人那一颗温暖的心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意境不仅如前所述可以用“苦难”和“忧郁”,而且还应用“寒冷”与“温暖”这一相反相成的两个关键词来概括。这样前后联系起来解读才仿佛更切合这首诗提供的诗味和美感。   鲁迅先生说得好:“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艾青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抗战时期,也是他解放前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作为一个时代与民族的诗人,他的感情和风格不是单调的,而是丰富深沉、充满张力的。我们仅仅着眼写这首诗的前前后后,艾青不仅写出了类似于这首诗的《手推车》《驴子》《北方》《补衣妇》《乞丐》等以苦难与忧郁为基调的许多佳作,而且几乎是在同时又写出了《复活的土地》《街》《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火把》等热烈奔放为风格的那些著名诗篇。一方面是悲哀忧郁的,另一方面则又是热烈奔放的。这两股抒情激流风景迥异、姿态径庭,却又相激相荡、漩交汇异质同构而成艾青这一时期诗歌艺术的整体,分别构成他诗歌创作并驾齐驱的两个轮子和想象展开的左右一双翅膀。我们对此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这一时期的那首闻名于世的《我爱这土地》之所以堪称为艾青的代表作,正是由于她是上述两个方面互渗互化、相映成趣而有机整合的必然结晶。《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也只有置于艾青诗歌这一整体视域,亦即在“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的语境中,方能解读明白。否则,是不易见出其中包孕着的感情的内在张力,是有可能贬抑“忧郁”本身而且难于“把忧郁和悲哀看作一种力”的,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编辑词条 夜雪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雪,是天公奇妙的造化,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古人咏雪,历代不乏佳作。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北风其凉,雨雪其”;“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下,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年。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不过,以“夜雪”为题的并不多见。因此,白居易的这首小诗可说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评解   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它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丝雕琢和安排的痕迹。这正是白体特有的风格。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
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行渡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