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检党建工作检查表主编王顺简介

朱由检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朱由检
朱由检(日—日[1]),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2]后世称为崇祯帝。朱由检继位后大力铲除,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军攻破北京时,于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2]朱由检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2]
纠错 关闭纠错
别&&&&名崇祯帝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逝世日期1644年(崇祯十七年)主要成就颁行《》除等逆党母&&&&亲孝纯太后刘氏配&&&&偶庙&&&&号思宗,毅宗逝世地北京紫禁城煤山(景山)谥&&&&号懋孝烈皇帝(孝烈帝)
因父亲是皇祖父所厌的太子,母亲是太子所薄的婢,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公元1622年被哥哥册封为。[3-4]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天启七年)死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5]朱由检即位后,勤于政务。[6]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自我检讨。曾一度使明室有了中兴的可能。[7]
同时朱由检大力清除。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8]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9]大旱不断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10]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来,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兵士失业。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在《》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最后腹胀而死,[11]崇祯六年,“全陕旱蝗,、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家住的前兵部尚书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闯王”。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崇祯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抵,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12]被召入京时说:“臣自江推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亦仅余四壁城隍,物力已尽,蹂躏无余,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13]
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14]十室九空。
崇祯十六年八月,天津爆发:“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15]
崇祯十七年,天津督理军务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在崇祯十三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了十分脆弱的状态,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7]
主词条: 、
为剿流寇,朱由检先用主抚,后用,再用,再用,复用洪承畴,再用,再用,再用,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用人存疑,以至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聚众发展。[9]
此时北方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朱由检求治心切,《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16]中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17]
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朱由检的滥杀也日趋严重,[18]总督中被诛者七人,[19]巡抚被戮者十一人。[20]朱由检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但明朝士大夫鉴于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朱由检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朱由检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最后战死沙场。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21]
崇祯十五年(1642年),、失守,降清,朱由检又想和满清议和,兵部尚书因泄漏议和之事被处死,与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朱由检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在、等反对之下未能下决心迁都。[22-23]
此时,农民军起义已经十多年了,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白骨满地,人烟断绝,行人稀少。崇祯帝召保定巡抚徐标入京觐见,徐标说:“臣从江淮而来,数千里地内荡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仅存四周围墙,一眼望去都是杂草丛生,听不见鸡鸣狗叫。看不见一个耕田种地之人,像这样陛下将怎么治理天下呢?”崇祯帝听后,潸然泪下,叹息不止。于是,为了祭祀难民和阵亡将士和被杀的各位亲王,崇祯帝便在宫中大作佛事来祈求天下太平,并下诏罪己诏,催促督师孙传庭赶快围剿农民军。[24]煤山殉国
主词条: 、
崇祯帝自缢之处崇祯十六年正月,部克、、德安、承天等府,部陷,明将逃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朱由检任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监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太监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25]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李自成军攻入。太监急告皇帝,朱由检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皇帝投降,被一剑刺死。朱由检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家。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检又召来15岁的,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26-27]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么女—昭仁公主。
朱由检又砍死了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张皇后自尽。懿安张皇后隔帘对 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日凌晨,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然后朱由检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三月十九日拂晓,大火四起,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此时天色将明,朱由检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朱由检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陪同。[9][28-29]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30]
诸臣惊闻这一变故,大学士及其妻妾,户部尚书与他的一家十三口人,左都御史,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与其妻何氏儿子孟章明,儿媳万氏,左谕德并其妾朱氏、李氏、左中允并其妻万氏、妾李氏及儿子、奴仆婢女满门共十八人,太长寺少卿,左庶子与他的两个妾,检讨与他的妻子耿氏,户部给事中,御史,御史与其妾时氏,御史、赵馔,太仆寺丞,吏部员外许直,兵部郎中并母张氏、妻张氏及子,兵部员外并母章氏、妾王氏及弟錝,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并妻,新乐侯并祖母与弟,左都督及妹、子孙男女共十六人,驸马并及子女五人,惠安伯张庆臻并阖门男女,宣城伯卫时春并阖家,锦衣卫都指挥,锦衣卫指挥同知,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并一家十七人,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中书舍人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阳和卫经历毛维、张儒士、张世禧并二子,百户王某,顺天府学教官五人,俱失其姓名,长州生员,俱死之。诸臣死难,惟孟兆祥守正阳门,死于门下。王章、赵撰骂敌而死。、、刘文炳、卫时春赴井,金铉、滕之所、阮文贵、张应选投御河,施邦曜饮药,凌义渠扼吭,巩永固及乐安公主、张庆臻自焚。其余皆投环自缢而死。 [31]
三月二十一日尸体被发现,军将朱由检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示众,“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过之。”,暂厝在北面的河边。当地平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32-33]
明思宗死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左中允、刑部右侍郎等,全家自杀,[34]太监自杀者以百计,战死在千人以上。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35]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明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处于崩溃边缘。之后,南方明朝势力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政权。[36]
十六年十一月(1659年),以“兴朝谥前代之君,礼不称,数不称宗”为由,去怀宗庙号,改谥庄烈愍皇帝,清代史书多简称为“庄烈帝”。
思陵神主题为: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当为清代所加谥号的全谥。[37]
另有书作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或果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38]改庙号钦宗[39]等,又有作庙号烈宗[40]或敬宗[41],谥号正皇帝[40]。
南明安宗之大臣初议崇祯帝之庙谥号为烈宗敏皇帝,议庙号干宗或乾宗[42]。但不被采用。最终在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谥号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元年二月丙子改上庙号毅宗[43]。唐王谥为威宗。智除魏忠贤
天启皇帝临死前曾专门叮嘱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44]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天启皇帝死后的第三天,其弟信王正式即位。当时,魏忠贤以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的亲信为锦衣卫提督,为兵部尚书。朝廷内外遍布魏忠贤的死党。[45]
魏忠贤不敢公然加害崇祯,暗中毒害还是有可能的。所以,崇祯在入宫当天,一夜未眠,取来宦官身上的佩剑以防身,又牢记皇嫂张皇后的告诫,不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麦饼。整个宫中,都处在一种非常恐怖的气氛当中。[45]
登基之后的,他一面像哥哥一样,优待魏忠贤和客氏,一面将信王府中的待奉宦官和宫女逐渐带到宫中,以保证自己的安全。魏忠贤始终无法猜透崇祯的心思,于是送一些美女给朱由检。朱由检不好色,自然对美色毫无兴趣。但怕引起魏忠贤的疑心,朱由检将魏忠贤送来的4名绝色女子全部留下,但都仔细搜了身。结果发现,4名女子的裙带顶端,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为“迷魂香”,实际上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崇祯命4人将药丸毁去。[45]
魏忠贤千方百计地想引导朱由检做一个荒淫皇帝。一计不成,另生一计,就派一个小太监坐在宫中的复壁内,手中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氲着一种奇异的幽香,以达到催情的效果。这一招,同样被崇祯识破。朱由检对此大发感叹:“皇考、皇兄皆为此误矣!”[45]
既然美色无法打动朱由检,魏忠贤干脆采用更露骨的试探方式。一些无耻的臣工们仍然不停地上疏,为魏忠贤大唱颂歌。朱由检读这些奏疏的时候,总是“且阅且笑”。魏忠贤向皇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皇帝请求停止为他建造生祠。朱由检的批复不温不火:“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这种顺水推舟之举,抑止了朝野上下对魏忠贤的崇拜,又不致引起魏忠贤的恼怒。[45]
朱由检还不断嘉奖魏忠贤、王休乾、崔启秀等人。自然,朱由检心中明白,这一切早晚都会收回来的。他在静静地等候时机,暗暗设法削弱的影响力。[45]
政治斗争是非常微妙的。也许,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都在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机的,有不动声色的,有冒死直谏的。最后倒魏,竟然首先是由魏忠贤的党羽发动的。天启七年十月十三日(农历,下同),御史上疏弹劾,却美化“厂臣”魏忠贤——“呈秀毫无益于厂臣,而且若厂臣所累。盖厂臣公而呈秀私,厂臣不爱钱而呈秀贪,厂臣尚知为国为民,而呈秀惟知恃权纳贿。”这分明是丢车保帅之策。[45]
崔呈秀在魏忠贤将门下号称“五虎”之一,是魏忠贤的得力干将。而且,由于是魏忠贤的亲信,崔呈秀的儿子崔铎虽然目不识丁,居然中了进士。除去崔呈秀,等于断了魏忠贤一臂。朱由检免除崔呈秀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这掀开了倒魏的大幕。[45]
敏锐的官员们觉察到政治局势的动向,于是弹劾魏忠贤的奏疏接二连三地出现。朱由检一直不动声色,任由臣工们攻击魏忠贤的浪潮一波胜过一波,中间还得面对魏忠贤的哭诉。十月二十六日,海盐县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政、;九、伤民财;十、亵名器。[45]
应当说,此疏并不是空洞的议论,十条罪名大都可以坐实。于是,朱由检立 即开始行动,召魏忠贤,命令太监当着魏忠贤的面宣读钱嘉征的奏疏。魏忠贤“震恐伤魄”,立即去找他的赌友——原信王府太监徐应元,讨教对策。劝魏忠贤辞去爵位,也许可以保富贵。次日,魏忠贤请求引疾辞爵,得到朱由检的允许。[45]
十一月一日,朱由检斥责徐应元,并再次将魏忠贤贬往中都凤阳祖陵司香。然而,魏忠贤是过惯了有权有势生活的人,出京的时候,竟然还带着卫兵1000人、大车四十余辆浩浩荡荡地向南而去。一个戴罪的宦官竟然如此跋扈,无疑刺激了朱由检敏感的神经。于是,崇祯接着下了一道谕旨,命锦衣卫旗校将魏忠贤缉拿回京。[45]
十一月六日,在阜城县(今河北阜城)南关的旅舍中,亲兵散尽的魏忠贤孤零零地呆在客栈中,听着旁边房间里一名书生的《桂枝儿》小曲。只听得“势去时衰,零落如飘草……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魏忠贤在客栈中绕房疾走,最后自缢而亡。从此,树倒猢狲散,清算魏忠贤余党的行动也很快着手进行。[45]
次数时间背景内容第一次崇祯八年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在中原数省范围内流窜奔袭经年的陕西农民军突然挥师南下,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克明朝中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掘朱元璋祖辈之明皇陵并焚毁之,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随后,朝廷匆忙调集各省精兵八万余人在中原地区进行会剿。八月,负责督剿西北,负责督剿东南,剿灭农民暴乱军之战事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十月初,崇祯帝走出了令他的自尊十分难堪的一步,即第一次向全天下颁布“罪己诏”,向天下臣民首次承认朝廷的政策失误及天下局势的险恶。内容[46]第二次崇祯十年崇祯十年闰四月,北方大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仍旧逼粮催科、盘剥百姓,多处地方亦然民怨沸腾、干柴烈火、一触即燃,面对这样的危局,崇祯帝在久祈不雨时的时候颁布《》。内容[47-48]
第三次崇祯
崇祯十五年(1642年)新年伊始,崇祯帝在奏对朝臣时格外谦卑地揖拜阁臣等人,希翼君臣齐心协力、再图振兴国事之举。正月,在崇祯帝的默许下,朝廷派马绍愉为特使,同关外进行谈判,以期减缓明朝腹背受敌的军事压力。二月,闯王李自成所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害陕西总督。三月、四月,关外等城相继被清军攻陷,辽蓟总督洪承畴被清军俘虏,后归降清廷。五月,李自成所部三围开封。七月,贤淑聪慧的田贵妃病故,崇祯帝悲痛欲绝、日不思饮、夜不成寐、痛不欲生。八月,对议和机密被朝臣泄露,朝廷舆论大哗,迂腐言官大肆抨击,崇祯帝恼羞成怒,情急之下,竟将无意泄漏国家机密的下狱问斩,明清之间的和谈彻底破灭。九月,在李自成所部围困开封期间,黄河堤溃,开封城被滔滔洪水冲毁,导致几十万开封百姓无端丧命,酿成明末巨大人道灾难,李自成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十月,李自成所部在击败明陕西总督部。十一月,清军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东腹地,俘获人口三十余万人丁,杀害官吏数百人。闰十一月辛丑,崇祯第三次下罪己诏内容[49]第四次崇祯
崇祯十六年(1643年)年初,闯王李自成在建立政权。二月起,京师瘟疫流行。三月,左良玉部哗变。四月,清军进犯出塞。五月,张献忠部攻克武昌,楚王遇害(被张献忠残忍地打入囚笼沉入长江溺死),张献忠正式建立“大西”政权。随后,周延儒被罢官。六月,崇祯痛心疾首、欲哭无泪,悲愤地向天下官绅百姓第四次下罪己诏,谴责自己的失德和过失导致生灵涂炭、社稷遭殃,希望天下官民士绅能够振聋发聩、共赴国难,鼎立拯救危机重重、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第五次崇祯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日,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立国号“大顺”。李自成随即分兵两路剑锋指向北京进军。正月,朝廷拜大学士为督师,出京抵御军,为了鼓舞士气,崇祯帝隆重地在平台为即将代帝出征的李建泰举行“遣将礼”。不料,风云突变,三月,李自成大军即兵临下。十八日,崇祯于仓促之中第五次下诏罪己内容[50]第六次崇祯
(临终遗言)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绝望无助的崇祯帝强打精神举行了最后一次家宴,当夜酒宴罢后,崇祯帝即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炯、四子永王慈焕逃离皇宫。随后,崇祯帝在宫中亲自持剑砍杀妻妾、女儿,幼女致死,长女长平公主断臂重伤,一生贤德的周皇后于自缢。十九日凌晨,天将曙明,崇祯揩御笔太监离开,登上皇家禁苑,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时“以发覆面,白夹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衣上以血,公元1644年甲申年的3月19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统治华夏中国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的亡国祭日,每逢此日,、等明末遗民必沐浴更衣、面向北方、焚香叩首、失声恸哭。内容[51]将相
崇祯时期的宰辅和名将宰辅
司礼太监。骄纵颇受宠信。
在内侍中,以知兵称。
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自缢与崇祯皇帝其下。
崇祯时,为司礼太监。城陷时,虽击杀数十人,仍遭砍杀身亡。
在东北,在万历年间经过30多年的征战统一了女真族的全部。之后正式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定都盛京,即现在的沈阳,接着努尔哈赤便开始了对明朝的进攻。崇祯帝启用已经解职回乡的大将出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平息后金叛乱。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大炮打死后,儿子皇太极继承了他的汗位,但是疑心太重的崇桢帝中了的反间计,结果是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然后传首边关示众,尸体被北京民众争买而食,家被抄,但家无余资。袁崇焕死后,副将祖大寿闻讯大惊,率领部下毁坏山海关而出,直奔锦州,投奔后金。祖大寿给他的外甥吴三桂写了一封招降信,但这时的吴三桂不从。祖大寿投降后,崇祯帝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统领吴三桂等八总兵共十三万人前往救援锦州,洪承畴在镇压李自成的征战中,立了大功,但在锦州被围了六个月,食尽,被俘,投降后金,吴三桂逃走。锦州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52]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53]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53]
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党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53]
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3-54]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 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44][53]与此同时,朱由检虽屡下罪己诏,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明末的众多农民起义也正是其贪财苛政最严重的后果。此外,在辽东战局屡败之时,不纳周皇后迁都之谏而丧失了最后的机会;而从南明诸政权观之,朱明皇室在满清的背景下号召力依旧不容小觑。故而,朱由检尽管勤政,却错误百出,不仅不可能中兴明帝国,其亡国也几乎是必然。[53]
明思宗是一个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极诏》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民国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朱由检的性格相当复杂,在除魏忠贤时,崇祯表现得极为机智,《明史》说他:“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由于较之前任的神宗、熹宗,甚至明朝中后期的多数皇帝,思宗治国救国的责任感与雄心强上许多,故史家对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为崇祯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55]
由于连年的灾荒,农民造反野火般的焚烧整个华夏大地,不断侵扰的边疆,导致军费不断激增,而税收却无法跟上,这一切的结果导致崇祯年间加税不断,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53]
虽然明思宗期盼着明朝能在他手中迎来“中兴”,无奈前几朝的积重难返,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北方又不断进攻,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在众大臣的吹捧下,崇祯高估了袁崇焕,误信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大话,以倾国之力打造了一条宁锦防线,结果后金从绕了过来,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53]《明史》评价朱由检说:
“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56]
清朝皇帝亲自修订的《明史·流贼传》中说:
“庄烈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烈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闻良、平之谋,行间未睹李、郭之将,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57]
“思宗而在以前,非亡国之君;在之后,则必亡而已矣!”。思宗虽有心为治,却无治国良方,以致酿成亡国悲剧,未必无过。
“苛察自用,无知人之明”、“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过重、驭下太严,史称“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换五十位内阁、)[58],却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锁绿山人在《明亡述略》中评价崇祯,“庄烈帝勇于求治,自异此前亡国之君。然承神宗、熹宗之失德,又好自用,无知人之识。君子修身齐家,宜防好恶之癖,而况平天下乎?虽当时无流贼之蹂躏海内,而明之亡也决矣。”
大臣则把思宗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步,如礼部郎余煜在议改思宗时说:“先帝(崇祯)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42]
崇祯帝上吊后,在其身上的遗言旁边又有一行书写到:“文武百官全都倒东宫行在去。”原来崇祯帝以为内阁诸臣已经看到了他所写的朱书,却不知道实际上内传将朱书送入内阁时,大臣们早已四散逃命了,内侍放在桌子上便走了,因而文物群臣并没有一个人知道此书。当初大内中有一间密室,看管的十分严密,相传其中有刘诚意所藏的秘记在内,说没有重大变故不能随意开启。到此时,事情紧迫,众人开启来看,看到是一副绘图三轴,最末一轴图像酷似崇祯帝模样,身穿白背心,光着左脚,披头散发悬在空中。于上吊后的崇祯帝的情况没有任何别。[59]高祖父:(明世宗)
高祖母:(追尊)孝恪皇后杜氏
曾祖父:(明穆宗)
曾祖母:李氏
祖父:()
祖母:(既,追封)
父亲:()
嫡母:()
生母:刘淑女(追封)
,1644年明亡之际自尽殉国。
,1644年明亡之际自尽却未死。清朝入关后,后由清廷赡养其终身。
,,宠妃,1642年病死。与崇祯帝、周皇后葬昌平。
(以上三位详细事迹见各自单独词条)
,原为,因血崩症病逝,追封为顺妃。
(第一)、王妃(第二)(根据《》记载,有两位妃子都姓王,不详)
刘妃、方妃、 沈妃(见于《》)
献愍太子,母周皇后,崇祯二年()二月初四日生,1644年封为,李败退时不知所终。
怀隐王,母周皇后,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祯三年追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之原
定哀王,母周皇后,1644年不知所终。
永悼王,母田贵妃,1644年不知所终。
悼灵王(1633年-1708年),母田贵妃。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后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遭处死。
,母田贵妃,崇祯十年生,崇祯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同年九月十六日葬之原。
悼良王,母田贵妃,三岁殇。
(名不详),母周皇后,早夭。
(1629年-1646年),《明史》称为周皇后所出,明亡时被父亲砍断左臂,未死,驸马周显。1646年病逝。
(名不详)(1639年-1644年),母不详,1644年思宗不忍其落与贼手,悲痛之余亲手杀死。
另有三女皆早逝,生母无考。(以上母不详的4位公主,其中之一是袁贵妃所生)
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多尔衮以为侍郎,负责的谥号祭葬事宜,李拟上先帝谥号端皇帝,庙号怀宗,并议改葬,后因已葬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贵妃园,不必改葬,改田贵妃园为。[60]《明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庄烈帝一》[61]
《明史·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62]
《圣安皇帝本纪》
1998年执导电视剧《》饰演朱由检。
2000年TVB《》饰演朱由检。
2003年TVB《》饰演朱由检。
2003年执导电视剧《》饰演朱由检。
2004年执导电视剧《》(又称江山风云)饰演朱由检。
2006年执导电视剧《》饰演朱由检。
2006年执导电视剧《》饰演朱由检。[63]
2007年执导电视剧《》饰演朱由检。
2010年执导《》 饰演。[6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建工作检查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