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如何布展,体现中国风图片

第二届陕西省社区文化节
当前位置:首页 >> 主会场
>> 理论研讨
>> &传承&突破&发展&&陕西省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
&传承&突破&发展&&陕西省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学术
研讨会&发言摘要
陕西省文化厅
【编者按:为推动我省美术、书法创作繁荣发展,日,&传承、突破、发展&为主题的美术书法学术研讨会在省美术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召开。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研讨会开始由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胡安忍主持,学术研讨部分由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陕西国画院学术顾问程征主持。在近三个小时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传承、突破、发展&的主题,就我省美术书法创作如何走出困境、走出误区,重组陕西西部&美术重镇&的实力,重塑陕西美术在全国的形象等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会议气氛热烈而严肃,体现出与会代表对陕西美术、书法创作繁荣问题的关心与责任。现将研讨会发言摘要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蒋惠莉:(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老师,各位艺术家,还有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各位专家、老师来参加这次研讨会。
今天上午,作为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一个重要看点,以&传承.突破.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艺术节陕西省优秀美术书法艺术展隆重开幕。今天是不寻常的日子,十七届六中全会今天上午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推出了陕西省美术、书法的优秀作品展,也是陕西文化工作者对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献礼。这次展览也体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对美术、书法事业的重视。这次展览是对我省三年来专业美术、书法工作者创作成绩的一次展示、一次交流、一次检阅。刚才主管文化的郑小明副省长和孟建国副秘书长把作品基本浏览了一遍,郑省长认为这次展览办得很好,一是展览组织的好,二是作品比以往展览的质量高,展示了我省美术书法创作的实力。
这次我们策划在展览隆重开幕之后开一个学术讨论会,题目也是围绕着陕西美术、书法如何传承、如何突破、如何发展进行研讨,其目的也是想推动我们这一块的创作迈上新的台阶。近几年我们陕西的美术书法机构很多,除了国办专业的,也有很多社会的团体,我们美术、书法方面的力量也是非常强的,人才济济。近几年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美术、书法展览赛事中捷报频传,不断获得新的成绩,像国家的九届美展,我们都有精品亮相,而且成绩也非常好。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和我们整个陕西美术、书法界长期以来不单搞创作,也搞研讨是分不开的,通过一些研讨使我们美术、书法的质量不断提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党中央作的主题报告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专题研究文化工作,这标志着文化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我们在美术方面,在艺术各方面有很多的成就,但和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来要求的话,还感觉到我们的创作,特别是我们的精品,和大省的称号相比,还需要再加力。所以也想通过今天这个研讨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当然更多的是从学术方面进行探讨,我们今天还专门请程征老师主持这个研讨会,主要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感谢大家参与,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开门见山,多提宝贵意见,多多在学术方面研讨,共同促进我们陕西美术、书法的繁荣发展。谢谢。
程征:(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陕西国画院学术顾问)
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受文化厅领导的委托,由我来主持今天的研讨会。先就我接受这个任务谈一点感想。
作为陕西省的头发发白的老的美术工作者,我的经历是上有师层,就是我们老一代的在做什么,和我们更新的一代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这次展览的主题。文化厅有非常好的主题叫做&传承.突破.发展&,我想这六个字里面就包含着一代一代的陕西美术、书法在高的层面上向上发展,这个发展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才能发展,这是很重的带有历史使命性的任务,里面的含义很多,份量很重。
参加今天这个会跟其他的会不一样,因为是陕西省政府办的非常重要的一次艺术活动,跟美术学院教学系统、美协系统还不一样,今天是陕西省政府文化厅出面组织的会议,我想这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引领、组织美术、书法事业的重要举措。
我记得在90年代的时候,1996年陕西省中国画的重大活动在陕西省美术馆办,北京有名的一位艺术家讲过这么一句话,当时陕西省的美术、书法工作者深受鼓舞,同时感受到一种责任。他说&中国画当前在全国的情况来看,三足鼎立,那两足在哪里还可以讨论,其中有一足在西安,是无可争议的。&我理解他讲的中国画的西安是包含了长安画派和当时对西安总体的评价,这举话既使人兴奋,同时也感受到责任重大。所以传承这两个字里面含义的份量是很重的。
我今天浏览了一下展览、雕塑、书法、中国画、油画、其他版画等等,我们可以注意到参展的作者主要是中青年艺术家为主体,老艺术家也有,但是主体在发生变化。因此这个主题&传承.突破.发展&就成为这次研讨会非常重要的核心点,特别是这次活动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之下,就是现在中央前30年抓经济发展,这次重心在研讨中国的文化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我们不能只有物质,我们必须要有精神,必须要有文化精神,要不然我们不能成为强国,我们作为中国画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足鼎立当中的一足,当然不光是中国画发展,我们陕西的美术、书法要全面发展。
我们怎么面对这个主题,我觉得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讲,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与这个活动。我点名发言,请陕西国画院院长范华先生就近年来陕西国画的发展做主题发言。
范华:(陕西国画院院长)
这次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是以陕西专业院团为主,检阅带动我省美术事业发展的一次展览。省政府、省文化厅对陕西美术这么重视,首先抓专业,因为专业是由国家供养,有这个责任首先把学术搞上去,带领全体陕西画家在艺术事业上、美术上有大的突破发展。这几个月来,我们画院新的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这次展览,要求在职画家每人必须创作出2&3幅的作品,并且对他们在个人创作上要求跟一般画展作品不一样。这次杨光利把他参加全国100幅重大题材优秀展的作品复制了一遍给陕西的观众,原作已经送到北京收藏了,所以一直和陕西的画家没有见面,这次和大家见面了。
陕西国画院建院伊始有一个口号就要&出人才,出作品。&在这一方面我们现在领导班子坚守这个口号,在承接了展览以后,从创作一直到承办,画家们都是很认真,在这一方面第一个感谢我们政府、领导和文化厅对这次展览学术的定位,以专业为主体来检阅、来提高我们陕西的创作水平和创作队伍,这是我们应该表示感谢的。
另外,我们画院有着光荣的传统,老一代长安画派画家创办了这个画院,当时石鲁先生已经病重,第一任院长是方济众,他带领老一代画家创造了陕西的辉煌,从这可以看出陕西国画院应该是引导和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我们应该继承长安画派老一代画家的创作辉煌。所以现在领导班子上任以后,首先着手的是对人才、学术这方面一步一步的落实,我们有责任把这块牌子、旗帜扛起来,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创作方向、创作研究、学术探讨这一方面我们正在一步一步悄然的进行着。
这次的展示,大家可能能感受到一点,就是整个国画的创作情况、展览情况,以中青年为主,可以看到我们第三代、第四代长安年轻画家的崛起,还是有一些好的苗头的。这次特邀画家不多,基本上国画展览的就是中青年代表,包括70后、80后的年轻画家。我们有责任、有能力,也在不断的认真去做,将来有一段时间我们陕西的国画才能够继续陕西老一代的辉煌。
希望国画界的一些年轻人努力继承老一代长安画派的画风,继承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传承.突破.发展&学风,不辜负领导,包括我们艺术的希望,为陕西的美术事业、国画事业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潘晓东:(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
各位专家和领导,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立足生活,关注社会,研究自然,以中融西&&对陕西油画的几点思考》。
目前省委省政府把陕西发展为一个美术强省作为一个目标,从美术大省到美术强省的过度时期,陕西美术界确实也做了很多活动和工作,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油画方面,陕西油画家曾在全国美展和几次全国性的重要画展的交流上也有过好几次辉煌成绩。
第一个就是在60年代,陕西油画家们以长安红色精神为主题,创作出了《贫农的儿子》、《延安火炬》等等。第二个就是以70年代时代背景,那时候以五届全国美展的展出为亮点,陕西一些油画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创作出很多反应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的一些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有比较强烈的时代烙印,但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的油画家遵循从生活中找素材,另外对历史资料利用方面有一些手法,所以有些作品还是很有时代特点的。此外他们十分注重创作细节和对素材来源、生活资料的转化,所以有些作品现在看起来还是能站住脚的。第三个是改革开放以后,陕西的油画家的创作主题也基本上是主题生活化和注重艺术风格的创作,创作出了一大批作品,像《黄河谣》、《红枣》等等。
通过我省专业油画家共同的努力,陕西油画逐步走向了正规,我担任油画系主任有12年了,在西安美术学院,提出的就是发扬&立足生活,关注社会,研究自然,以中融西。&立足生活主要是体现在画家的系列创作,要加强基本功,加强速写等等,关注社会主要是了解社会,讴歌正义,弘扬主旋律,研究自然,我以为是体现在我们风景写生也好,在外观人物也好,对油画语言本题研究一系列的探索上,另外,就是以中融西,希望能看出陕西特有艺术创作多种的表现手法。
从2001年到去年我们通过举办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展览,,带动了我省油画事业的发展,将来会做得更好。陕西油画能够平稳发展,以后可以从关注生活和研究自然两方面着手,尽管大家个性不同,关键是画家自己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研究自然、来关注生活,来表现建设中的新西部,这就是我的一个期望。例如陕西重要的画家,包括石鲁、方济众等一些画家都是值得我们油画家来继承的。
我们的画家最好是能有固定的生活基底,有创作思路,立足某一块,研究某一类型的风格和题材,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结合起来会对陕西的油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现在我们请陕西省近现代雕塑事业重要的开创者、优秀的老一辈艺术家马改户教授发言。
马改户:(西安美院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过去接触比较少,今天主要是看雕塑,油画、书法没有来得及看,有一点感想,不一定对。
我们老一辈的思想没有现在年轻人们活跃,有那么多雕塑都是年轻人做的,年轻人做雕塑是各式各样的,反映出年轻雕塑家的思想活跃,我们老一辈的人跟不上,做的还是过去那样。思想活跃确实是的,但是有些雕塑我感到是经不起仔细推敲。
我发言主要是提意见,不管做抽象的也好,具像的也好,雕塑要看着美才行,有的做得造型不好看,在这一点上,我希望年轻的一些雕塑家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要静下心来在艺术上好好钻研。陕西的雕塑在过去50、60年代,在全国还是很有特点的,陕西的、四川的、东北的、北京的各个地区的雕塑,不管是谁做的,一看就能看得出来,不一样。现在我感觉雕塑不管是哪个地方做雕塑都差不多,看不出来。好多人在艺术上、风格上、造型上区别不太大。身处陕西这个地区,我希望年轻人还是要重视这个东西,重视学习传统的东西,但是不等于模仿传统的东西,你多看、多研究了以后,身体里面有这种能量,他做出来的雕塑肯定和别人不一样。
过去美协的人不管画的国画也好,版画也好,和其他地区有很明显的不同。我们过去也是这样的,过去陕西不管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就是和全国其他地区不一样,现在看有好多都差不多,一追求现代味就做得差不多了。我是美院第二届系主任,我在当系主任的时候,把古代的文化作为一门基础课,因为我们有这个特点、这个条件,西北和其他的地区不一样。陕西一说就是羊肉泡馍,为什么?因为它和其他地方的美食不一样,特别有陕西地区的味道。我希望年轻人以后做雕塑,在这方面多下工夫。我们陕西雕塑家做的作品要和别的地区不一样,要追求这个东西。
今天来参加展览的雕塑很多,确实有很多是很不错的,有很多年轻人也是重视学术研究传统民间雕塑的,但是很多人还是追求新的多,但是在雕塑艺术造型上下的工夫不够。我说话不客气,请大家参考。
谢谢马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年轻一代的希望。现在请陕西省雕塑院张琨院长发言。
张琨:(陕西雕塑院院长)
大家好!非常感谢省政府举办这次艺术节,我们院非常重视,要求每个人至少拿出3幅作品参加,刚才马老师谈到了自己的一些观感,也谈到了对陕西雕塑如何在全国找寻自己的位置,如何去创作,如何去突破,进而再发展。我觉得我们老师提得非常好。
在学生的时候,马老师经常谈到传统雕塑,当时确实不太理解,当时在想世界上有很多文明留下的辉煌雕塑作品,比如古希腊的、欧洲的、墨西哥的等等,一直觉得传统雕塑的优势就是没有充分体验到,通过这么多年搞雕塑创作以后,马老师刚才说的一番话体现了,尤其在陕西这个地方,周秦汉唐最能够代表民族文化雕塑的灿烂,这种博大,它的力度在中间体现到。你像咱们的青铜文化,周代青铜器的华美,它造型的力度,咱们秦代雕塑,大家看到兵马俑雕塑,它的这种大气、辉煌,它在世界每一个国家展览的震撼力,咱们的汉代雕塑,比如《马踏匈奴》,它在世界雕塑史上都是非常经典的,唐代雕塑更是辉煌,它造型的饱满,比如十八陵非常好。我在想当年马老师一再强调对传统文化、传统雕塑的重视,现在通过这么多年体验到,他和我们原来中国一般的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欧洲式的教育方式,他的教学理念,他造型工艺性的学习,和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方式还是不一样。他是一种写意,一些精神上的张扬,他对造型的刻画不是在解剖自然科学准确性上去逐一表现,而是在艺术性上的表现。
这次雕塑创作,我们雕塑院提出了一个想法,&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咱们陕西的雕塑家就如马老师说的,在全国怎么去立足,其实我们还是把了一些关,如果再把更当代的拿来以后,马老师肯定会请我把它搬出去,我觉得这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现状,很正常,大家都在探索,尤其是年轻人,我们应该想让年轻人通过他自己对生活、传统、文化的体验,展现出他自己的作品,但是对不对,我在想很对,你最终要归到自己的路上,自己如何去做雕塑?如何找寻自己的语言?我们在陕西很荣幸有这么深厚的传统,有长安画派的精神,我觉得我们这些艺术家应该再去挖掘,然后把自己的作品能够在众多的表现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在世界各国走的时候,我也非常注意每一种文化、每一种雕塑的表现形式,它是不同的。就想在我们陕西自己的这片厚土上,如何把我们自己的雕塑做好,还是马老师那句话,要立足本土,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谢谢大家。
请省雕塑院李军先生发言。
李军:(陕西雕塑院创研室副主任)
大家好。陕西省艺术节已经办了第六届了,但是作为美术、书法作品还是第一次(实际是第二次)举行,说明我们的政府对美术更加重视了,对我们也是一种鼓励,对美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从昨天的布展到今天也反复看了很多次,总体感觉,我觉得陕西的美术发展还是延续着一种传承在突破、在发展。
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次展览,不管从国画、雕塑,还有书法等方面,它都代表着当代陕西比较高的水平,也体现当代美术的现状。我感觉所有的作品,不管从油画,各个画种,都体现了陕西地域的文化特征,有种浓密的一种黄土气息。
我看了国画部分,比较振奋,一是量大,二是所有画尺度也很大,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宽泛,从传统到现代都有所表现。感受特别深的是现代年轻的一些画家,他们思维非常敏锐,画得非常有深度。从他们画中可以看出来,他们不仅仅在画自己的东西,也在传承陕西传统国画。雕塑方面因为受场地的影响,尺度没有国画那么大,但是从形式到内容非常的丰富,在造型上、材料上很多方面都做了一些很大的突破。
我觉得陕西作品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因为咱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你所接受文化的熏陶,对各种艺术的影响,自然就带着陕西的一种黄土气息。这种文化发展的气息也是得益于生活在这片热土的结果,因为周秦汉唐给我们积淀了很丰厚的文化。陕西美术的发展也就是在传承、突破发展起来的,比如中国画派的三足鼎立,西安是一足,老一辈画家都是接受了传统之后,都有了突破,有了突破之后,他们在全国才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当代的长安画派也有新的一些画家同样是传承着老一辈的传统,这都有突破,没有突破也不会有那么好的作品出现。
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我感觉这些东西对我们现在都是有益的。在现在很多的创作中,经常都会把一些传统的手法、一些具体的技巧和精神运用到当中去。传承传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死抱着传统表面上去传承,它更多的是在文化的精神上传承,这是更重要的。如果死抱着传统,这样一定会被淘汰,他的作品就不会有生命力。我们一定要把陕西的传统传承下去,大家说传承和突破,我觉得突破就更难了,如何突破、怎么突破?美院都要认真思考,而且突破不是简单的事情,它不像传承,我可以向前人学习,去研究、去仔细的甄别,就会学习到他们一些优秀的东西。那么突破它是一个质的发展,这样的话,从一个质的发展,它是一个需要很多不同条件的,只有突破才有更强的生命力。所以突破要深刻的研究传统,在研究的基础上才很好的解决,同时要表现时代的精神,比如多元化,现在是多元化的社会,还要融合多元化的文化,这样不断的去突破发展,就可能达到我们今天所说的传承和突破发展的目的。
下面请书画界的两位代表讲一讲近年来陕西书画发展的情况。首先请李成海先生发言。
李成海:(陕西书学院一级美术师)
我看了一遍书法,整个从书法的年龄段上分得还比较合理,我和程征先生的年龄都是一样的,上面有老一辈的,下面还有年轻的。从书法作品上,北方人的这种性格和所处的地域决定了你对艺术的认识,整个表现的还是以北方的书风为主的东西比较多,从继承上来说,不能说传承,美术和书法的学习道路不一样,美术要走到大自然当中去,书法就得老老实实在那。我们现在的这种精神和毅力跟古人还差很多,急功近利的情况太多了。从整个的表现方式来说,有传统的东西,也有跟风的东西,这种跟风的是也可能是他这个时期的这种意识和对现在的这种书法大环境的认识,归根到底,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去继承传统的东西。所以在整个的书法表现上,从传统的功力上和继承上还不是太到位,在吸取新的东西上,如果传统的东西不到位,那吸取新的东西再认识上就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书法的创作中间,它有一个很扎扎实实的传承在里面,如果没有传承,就不可能去突破,而且这种突破又是一个长年累月积累的随着对书法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自然而然的一种突破,它不是刻意要去突破的东西,所以还是要扎扎实实的去继承和认认真真吸取去创作,这是非常关键的。
艺术节得到了省上领导的支持,这个展览在以后应该是更上一层楼。最后希望领导对专业单位的环境给予大力的支持,有了好环境,才能有好的东西、好的作品。希望大家在书法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谢谢大家。
郑幼生:(陕西书学院一级美术师)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今天参加学术研讨会,我觉得很有重要的意义。大约20年前,陕西书学院在东大街美术画廊搞首届画展,那次除了院里面的画家以外,还有社会上的一些老中青的书法家展览,那时刘老说咱们陕西书法家的书法功力要加强。所不同的是现在跟过去比,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不论是展场也好,还有文化厅领导对艺术的关注力度上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书法展览本身来看,还需要加强实力的培训,不管是当年的中年和青年现在已经是老年了,老一辈的像刘老、陈老已经离开人世了,我们现在有责任担任重担,把&传承.突破.发展&作为重要的议题来思考,我们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思考这个问题,探讨这个问题。从整体的面貌来看,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实际上仔细深入观察的话,书法的研究方面还有一点距离。一个书法家不管是刚入门的也好,起来已经写了几十年的老书法家们,我认为临帖应该是他一生的课程,一定要在继承方面下大工夫。
中国艺术优秀的传统不是单方面描写一个事物,中国画也是这样的,中国画任何一个题材,哪怕一个花鸟虫鱼都可以赋予很深刻的思想在里面,中国的书法一定要把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表现出来,这个就需要艺术家终生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提高自己的情操,体现艺术创作中,才让人看到他的作品有深度,而不是表面上写出几篇就能搞出创作来,那是表面化的东西。深入来说一个是从本体上,一个是从字面艺术的学习上。
另外,我们今天在书法艺术创作当中最缺乏的是批评,现在你看不到书法的批评和美术的批评,我们今天所看到所有的评论都是一片赞歌,言不由衷,这样的风气对我们的艺术发展是不好的,要真正深入的发展,我认为要提倡言之有理而且是言之有据的批评,我觉得应该提倡这种批评精神,这一点在20多年前做得还是不错的,大家在研讨会上都能够直面某一个人某一件作品提出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今后还应该倡导这种风气。要发展的话,必须要加强理论的研究,理论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艺批评,这一点今天已经很少看到这方面批评。谢谢大家。
下面请陕西省艺术馆两位研究员就陕西美术做综合性的发言,因为艺术馆的角度跟国画院、雕塑关注的角度不一样。首先请高民生先生发言。
高民生:(陕西省艺术馆研究员)
陕西历史资源太丰厚了,光一个西安美院历年来培养了多少人才,再加上社会上的,市场这么红火,在这么多元的环境下,陕西的美术要宏观的把握,无能为力。我的想法是,陕西既然有这么多资源,领导也知道这些资源,周秦汉唐的古文化资源,还有民间美术的资源,在全国都是独树一帜的特色,这是相当大一部分的资源,再就是美院不断输送人才的资源。怎么能够把这些资源有策划性、针对性、主题性的进行组织,人才是有的,关键是怎么样整合,我觉得整合的话,还得要靠有关部门,比如文化厅牵头,画院或者美院进行具体操作。 。
在官方组织上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我主张如果要推出陕西强省的美术家,一定要打排炮,我现在已经进入垂死挣扎阶段了,但是还想挣扎,这是历史的自然规律,为什么?还想把自己的余热发挥出来,还想尽可能的向年轻人学习,与时俱进,这样会把自己的语言、绘画的主题、思想尽可能的靠近这个时代,能表达出来时代精神。 所以我觉得陕西很有希望,把资源整合起来,在整合资源中,一定要加强陕西美术资源的凝聚力,包括画家的团结性。把思想的东西团结、凝聚起来,通过有主题性的组织,放长线钓大鱼。应该有长远规划,要有有效的组织。
对于画家来说的话,要想反映陕西的新面貌,学传统是为了自己在艺术境界上有陕西质朴的、大气的精神,我希望很多年轻人还是要像过去一样,真真正正的深入到生活,在一个地方最短时间呆上一个月,我认为创作上心灵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请王先生发言。
王国征:(陕西省艺术馆研究员)
我感觉展览办得很成功,我看到很多基层的作品,而且质量都很好,说明陕西美术界、书法界整体的师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我今天主要想谈一点建议。陕西美术界现在和其他文化界一样,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尤其像近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换届,美术博物馆也更换领导,一片新气息,一片新面貌,事业蒸蒸日上。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报上发表长安画派提升成长安精神,这个提法是质的飞跃。画派的派别从流派式到地域上的提升,体现了陕西总体水平的新面貌、新艺术特色。这对美术大省变成美术强省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讲继承,现在陕西的美术界,西安美院、省美术博物馆,包括一些美术家协会,都是从延安时期老班底人员转化来的,陕西有了很大的班底,现阶段我们取得的成绩,比如西安美院有很多的绘画作品,也是继承了延安时期的优秀传统。但是延安时期的文艺界一大片艺术家,美术界像王朝闻、石鲁等,有一大批全国的精英都是从延安时期出来的,但是延安现在没有一个文学艺术纪念馆,我建议把这个资源省上给予重视,有可能在延安建立一个&延安文学艺术纪念馆&,这样使我们陕西的资源得到新地位的认识,使我们的工作给全国也做一个新的贡献,也给党政界、博物馆界、书画雕塑界带来新的任务,对我们陕西文化艺术和美术事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下面请罗宁馆长发言。
罗宁:(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谢谢主持人。我不想从今天展出的作品具体谈创作,我想就是说展览文化和我们陕西美术界的状况,特别是中国画创作状况,我想说一点想法。我的题目是&继承.创新.突破&。我原来还想起名字叫突围,因为包围了才是突围,为什么提这个词,是因为陕西这个地方在中间,我们的黄土虽然很丰厚,但是对创新方面有影响,外地人说你们的陕西黄土太厚了。我们怎么样来突破、突围,展览是对大的突破的一种亮相,在省内先小展,在全国再大展,上世纪到这个世纪一共有3次大展奠定了陕西中国画在全国的位置和影响。1961年长安画派当时叫西安美术家协会创作室习作展,当时在北京,这一次它经过了30年,因为长安画派在40年代就慢慢积蓄,这一次展览刚好是突破的,然后时隔30年以后,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我们陕西当代中国画展精品展,这次规模比上一次大多了,当时是6个人,这次是群体出现,除了群体之外,还有15个人的风格探索展, 应该说在北京和南京的展出都是成功的,就是回答了长安画派今何在的疑问,北京专家和大批媒体都对这次展览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评价也是比较到位的,第二次突围了。第三次就是今年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提名为&长安精神16人巡回展&,北京一站、广东一站、上海一站,这个也是有点影响的,我认为这个是对1997年的延续,但是这一次更成熟了,依靠现在传媒的手段影响更大,它奠定了长安画派的整体面貌,就是向全国宣布我们长安画派基本上成形了。南京的理论家还说,把我们南京就这样取掉了,选择了上海,没有选择南京,没有去南京,他们很遗憾,因为前两次都有南京。三次突破奠定了我们陕西中国画在全国的形象。作为今天的年轻人,你要发挥这个优势,除了古代的传统,我们周秦汉唐的传统,更重要的长安画派以后这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们前辈的艺术家所创造的另外一种传统,这个传统就是一代一代人延续,不能说传统就感到很古很旧,实际说这是新传统,是我们力求要研究的问题,这是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上世纪到本世纪的三次突破。
第二个话题是面对优势的再思考。陕西画家有优越感,因为我们从古到今我们都有优势,面对着优势,我们怎么样思考我们到底继承什么?当下的陕西美术工作者沐浴着长安画派的阳光,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吸收其精华,保持自尊自爱。我在想,今天的&传承.突破.发展&话题,是美术发展史面临的共同话题,包括西方都在研究如何突破、创新,是一代一代人过来的,不是今天这个时代才提出这个话题。所以我想在这个话题里面说三点,对今天这一代中青年画家。一、仍然要解决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问题,因为艺术伸向生活是石鲁这一代人提出来的,我认为在今天还有新的意义,有的人提出对这个的怀疑,甚至要不要深入生活。实际上既要有对生活的态度,石鲁说一幅作品能使人心动,不一定与事业的选择有关,艺术的矿藏散布在生活的海洋里,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艺术的矿石,这是对生活态度的问题。二、要继承什么?面对这么多传统,一个是周秦汉唐的传统,一个是现代的传统,一个是宋元明清,包括明清以来祖先留下来的笔墨传统仍然要研究。因为大家都知道西安的历史和陕西的历史,周秦汉唐以后,政治的东移,我们就缺失了很多 ,但是因为我们有丰厚的遗存,所以我们现在传承的时候不光是明清的笔墨和周秦汉唐我们所需要的氧份,而且要研究国外的传统,其实我们现在说的新传统是三结合。3、长安画坛这三次突围和突破,对我们启迪是什么?从这几次突破当中,他们的团队精神,对传统继承的精神,对形式美大胆追求探索精神,长安画坛这种创造精神是真正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陕西画坛要走出一条开放制度、融合制度、西部特色的。我的观点就是面对陕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周秦汉唐博大精深的艺术遗存,我们更重要的是继承开放的胸襟和思想,继承其融合民族优秀文化的态度,努力寻找一种博大、丰厚、充实的艺术境界,创造一种雄厚、厚实的、多彩的艺术风格,陕西画坛要走出一条开放路、融合路和地域特色路。面对现状,对陕西中青年画家要说三句话:1、要树立好创作与艺术市场的关系。2、就艺术创作的本体而言,我们要的是在共性的技艺中凸显每个人面貌。 3、现在是美术创作环境最为宽松的时期,今天我们的领导不管他们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给我们很多的条件让我们创作。我认为不是环境的问题,不是条件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思想问题。现在是美术创作环境最好的时期,我们要有责任意识,所谓的优势只代表过去,不代表将来,我们要为将来负责,要有一种担当的意识和文化的自觉。谢谢。
我们这个会虽然短,但是时间分为两个阶段,下面有四位艺术家从批评家的角度发言。在发言之前,我对艺术部门和艺术家的发言做一个简要的小结。
范华院长作为最近新担当的陕西国画院院长,就国画院如何发展,他和他的团队讲了一句让我心动的话,就是陕西国画院怎么扛起这个担子,因为陕西国画院前一辈30年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都做了很多工作,在全国有人物画、山水画。新一代的领导、国画家怎么扛起这个担子,全国你有没有这个地位,这是我们衡量的标准。他介绍了这次展览的筹备过程,做了大量的工作,还有核心思想就是重点在中青年的作品。
潘晓东教授很客观的简要的回顾了陕西油画几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当前现状和下一步他的一些想法,潘晓东先生是一个比较低调、下内功的人,他从他的角度提到了非常微观、非常具体作为一个艺术家,怎么注视、关注生活,研究自然,他谈到了每一个艺术家从自己的角度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垫,要探索那种风格和语言系统等等。
马老师是老一代的雕塑家,我觉得他的几句话既明确又非常重要,他的话主要对年轻人讲,肯定了我们一些成绩,但是作为老师,主要不是在这表扬你,主要是找出你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年轻艺术家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到此为止了,问题是你的空间,怎么钻到问题里面去,马老师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他重点强调了陕西艺术家怎么从汉代、唐代世界最著名的雕塑艺术里面去获取东西,来充实到我们自己的作品当中,我理解马老师不是说你们要搞老套子,马老师培养的艺术家,一代一代不断在出新,但是陕西的艺术家放弃一些大的,抓的是小的,你的艺术点是什么?虽然是传统两个字,其实非常具有陕西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包括每一代艺术家都不能忽略,谁忽略了就太愚蠢。马老师提出怎么美的问题,提出现代性雷同的问题,这是年轻当代艺术家、画家、雕塑家共同面对的问题,他虽发言时间短,但问题是尖锐的。
张琨的发言很有战略性,他提出了一个大口号,弄不好这个大口号就是空的,弄好了就好了。他重点涉及到一个话题,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艺术家、雕塑家,不能跟老一代一样,你必须提出陕西当代性、现代性的问题,当代性这个话题是西方先演示了一下,他们先给我们展示出来,我们改革开放才30年,我们发现是那样的,给我们提出新的命题,陕西的雕塑家和当代中国的雕塑家应该怎么面对,我就想我们应该主动、积极的听取老一代艺术家给我们的提醒和告诫、教导,跟当代性结合起来,在这个时候来发挥我们的创造性,我想就不会太落后。
两位书法家讲得也很好,除了分析陕西书法的基本属性、北方风格这种东西,也探讨了怎么面对传统的问题。郑幼生特别提出三个概念,看来郑幼生先生是追求实质性的艺术家。张渝给我们提出批评的问题,我认为这很重要,艺术需要真诚的批评,有理有据的批评。
高民生重点在谈陕西拥有得天独厚或者非常强的一种陕西美术资源,怎么整合这个资源,他做了一个建言献策的发言,比如他讲了打排炮的群体力量的展示,呼吁陕西美术界团结。
谢谢刚才12位艺术家的发言。下面请几位专家从批评家的角度发言,先请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张渝先生发言。
张渝:(陕西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这次展览的主题&传承.突破.发展&,刚才罗宁已经涉及到一些了,我接着谈。
第一,传承。传承涉及到传统。在我以前接触的老艺术家里面没有一个人不跟我强调传统,但是通过一些艺术家创作,我也发现在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是传统传下来这个&统&到底是什么,就是对这个&统&的理解,它实际上不是一种姿态、态度,不是这个传统你想尊重就尊重得了,一定要有尊重传统的能力。对传承的理念,一定要明确继承传统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口号、姿态、态度,整天喊着尊重传统,如果解读不了传统,依然是继承不了,你也尊重不了。
第二,突破。实际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出面把艺术展览、艺术项目当成真正的政绩工程来做,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艺术才能真正产生排炮的效应 。
第三,发展。我更愿意把发展改为&发现&,因为艺术的最后阶段是天分,作为一个部门,作为一个组织,我觉得最重要在于发现,发现有天分的艺术家,把他们组织起来,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如果没有发现,也谈不上发展。
沈奇:(美术批评家)
中国人从古到今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就是不看谁有钱,而是看谁有文化。国强民富之后,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文化格局中重新确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这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的命题。所以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大好形势,形势逼人,形势喜人,但是这个形势之下,我倒是盼望不要转换成再让一批艺术家先富起来,而是让一批艺术家成长起来,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我看了这个画展,晓东的油画部分还没来得及看。有一些感想:第一,这不是一个天才的时代,也不是一个出天才艺术家的时代。尽管我对程征老师讲的三足鼎立这一足是没问题了,我们正在转型,老一批艺术家,真的是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正在从身体上和精神上走向衰老的阶段,中青年艺术家的整个状况大概都属于工夫性的艺术家,而一时我很难看到天才性的艺术家的存在。
怎么发展?提两个关键词:1、工夫。我大概看了一下书法的问题最多,相比较雕塑,书法问题多了一点,原因是书法是更讲工夫的艺术,它和所谓的深入生活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它更多的是一种修行,我们的雕塑、美术绘画可能还必须要深入生活,书法是高妙的修行,这没有长久的修行过程,要达到新的突破、发展很难,大家要真的下硬工夫。2、沉着。形势越喜,人心就越容易浮躁,要把握住这个沉着。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我总结三个字。一是安&静&,要静下心来做学问,第二个是干&净&,我们今天从事艺术创造的人,心理太多杂念,导致心理不干净。第三个是&静&养,要对艺术有静默之心。所以我就想到了&沉着&这个词。
刘星:(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陕西美术的&传承、突破和发展&这样的议题,当时接到邀请函,就感觉到这个议题提得非常及时,因为我感觉陕西美术如果现在存在什么问题的话,恐怕就在传承这一点上发生了问题。
如果说陕西美术地方性特色,从国画上体现的话,我感觉长安画派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性的标杆,但是它也仅是标杆而已,并不是陕西美术的全部。这些年我们对陕西美术的研究,应该很好的来着眼于陕西美术地方性特色到底应该做什么地方?关于陕西美术地方性特色从理论上如何界定?下一步陕西的美术家应该进一步挖掘这个问题。陕西在人文社科课题报批来讲,一方面很重视陕西文化的研究。最近几年出现了《长安学》的社科,还有陕西师大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都推出了围绕陕西文化地方特色的丛书,这几年已经层出不穷了,这就说明对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已经成为我们陕西文化界的热议话题。关于陕西美术的地方性特色我们陕西理论界如何思考这个问题?我感觉相对文学界、史学界来讲,做得还是相对比较薄弱一点,这个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今天这个议题上我们要传承什么?这个不仅仅是我们到周秦汉唐看一下获取直观感觉上的感受而已,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要有清晰的概括,以便理论指导实践,这要求陕西美术家对陕西地方特色的挖掘、继承、突破、发展要有清晰的思路。
谈到的陕西地方美术特色,如果长安画派的老艺术家做得非常棒的话,中青年这一代我感觉特色越来越薄弱了,基本功上的实力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还是比一代强了,但是从深层次的关于陕西文化挖掘来讲,从总体上来讲,还是有些欠缺的,甚至越来越表现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我个人感觉,邢庆仁等人非常注重挖掘陕西性,使作品的笔墨内涵上能够深度的体现出陕西的地方特色。这种做法非常可贵,也给其他的中青年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榜样。只有把陕西美术从理论上游明晰的总结和认识的话,下一步才能谈得上突破,没有很好的继承怎么来突破,没有突破,当然也无从谈到发展。
屈健:(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这个议题非常好,我想说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练好内功。1、画家个人实践能力的突破和理论素养的提升。实践能力我们画家都比较重视,但是在理论素养的提升方面还没有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近代一些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家,尤其石鲁这些取得大成就的艺术家,其实他的理论都非常棒,我在研究石鲁艺术思想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那个时候最有价值的理论是石鲁的理论,他的理论和他的实践能结合起来。2、对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化。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因为陕西的传统非常丰厚,那么我们过去经常说是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么我们现在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树底下无丰草。3、地域语言的恰当表达。我们要放眼看世界、看中国,这样才能使艺术具有艺术性。这三点是牵扯到思想、题材、表现的问题。
第二,外功的问题。1、强化集群的意识。这两年我们陕西从政府管理部门、从美术的团体上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我们陕西之所以在60年代能够享誉中国是一个打造,在当时的长安画派有很大程度是集团意识的作用,同时我们当代国内外的交流也很重要,这样可以使我们艺术家能够既研究传统,也能够研究当代,更能够放眼看世界,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个传统可能有些人理解不一样,我理解是稍微有点旧,不够新,这样的话,你必须看世界、看外表,才能使得这个传统能够有一个新的传统。2、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希望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在这一块,包括各个院校都应该要重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陕西最辉煌的当代老先生都在60岁以上,60岁以下很少,但是在江苏、北京都不一样,很多30、40岁艺术家都是一线艺术家,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老中青的结合非常重要,希望在队伍建设上有益的去扶持,加强队伍建设。
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我们希望是&长安精神,中国气派,当代面貌&。
蔺宝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谈陕西美术发展的思路。这个角度是什么?就是关于陕西美术发展大众化和公众化的思路。
第一个现象:站在中国看西安、看陕西什么是值得骄傲的?首先是文化,那这个文化指的重点是陕西的历史文化和陕西的古籍文化。过去我们一直抓经济建设,在讲求效益,现在我们也认识到这一点,西安市重点强调一手抓科技,一手抓文化,把文化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去做。
第二个现象:曲江文化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目前来说在国际上引起一定的反响。基于这种现象,我们未来的陕西西安提高我们的影响靠文化的努力,我们的经济和南方、北京、东北地区无法抗衡,恰恰文化是我们最有利的优势。
今天做这个课题恰恰是我们很好的研究方向。基于这点考虑,因为我是老师,这几年带的学生都是以城市文化研究为主题,我就想城市雕塑恰恰是提高城市文化很重要的一方面。长春这几年的发展,提到长春,过去我们说汽车城、电影城,这几年就是雕塑城的概念。我们西安这么深厚的文化基础,我们怎么样打造陕西的文化,雕塑作为大众化的公众载体,如果在城市里面能够提高人们的欣赏基数、艺术水准,这样的话,我们可能整个陕西的美术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考虑,陕西的城市雕塑目前的现状是缺少整体对文化的归宿,我们要做哪些东西不做哪些东西是空的。现在西安的雕塑主要是以唐文化为主,我们要复兴唐文化没有错,但是周秦汉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些方面我们怎么样全面的打造,不要偏颇,而突出唐,使别的辉煌消失或者减弱。
还有就是我们重点大项目的策划,我觉得这一点是未来文化部门、政府部门所要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想提出的问题。城市雕塑建设里面,本土意识的介入,目前西安很多城市雕塑建作为城市发展,很多雕塑都是外地艺术家在做,我们西安的雕塑家并没有介入很多,本土的雕塑家介入的优势是他更了解我们陕西的文化,在自己家门口做注重脸面,更注重艺术水准,因此我认为本土艺术家介入是很重要的因素。城市部门是城市雕塑重要的推手作用,我们宣传部、文化厅,包括建设口,这一块工作是完全可以站在城市文化大战略做一个规划体系,来要求我们的文化雕塑艺术家参与,做这个工作的话,不仅是省上重视,国家也能重视。因此,政府部门很好的介入,恰恰能够解决整个陕西大众城市标准文化发展很重要的推手作用,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我想强调关于雕塑家联手合作的作用,现在大部分雕塑家消极的等待,等待着政府部门跟我们说些什么事情,我们才去做,现在我们没有主动和美协共同商讨陕西做什么大的文化项目,来有计划有部署的进行推出,这样的话,可能更利于对我们陕西美术大的文化发展。城市文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我们的美术,城市雕塑也是建设未来大西安很重要的一方面。
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通过这个会,我个人感觉是比较充实的。刚才有四位批评家参与到今天关于陕西艺术发展突破问题的探讨,是重要的。他们四位讲了很好的意见,但是他们讲的具体意见更重要。我们想一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美术的蓬勃发展跟在第一线探索的批评家是分不开的,他们和所关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行为完全捆绑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是一笔财富,我们艺术家团队比较宏大,我们批评家的团队相对比较薄弱,关于陕西批评家队伍的建设问题和艺术家共同的协同问题,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之一,非常重要。两方面,我们批评家要以批评的角度关注陕西美术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艺术家从理论和批评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理论家不是读书读来的,它必须和艺术家在一块儿,在一个战壕里面,才知道这个仗怎么打,他的任务就是从理论的角度关注和总结而已,跟艺术家共同探讨,真理是艺术本身。
不是说批评家没有活跃,关键是氛围的问题,好多都在曲解,要回到批评的本身上来,那对艺术的发展只能起积极作用。我想我们今天开这个会,首先我们这个会跟我们今天这个展览,还有陕西省文化艺术节这个活动是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这个活动这个展览展示我们这些年来,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新生代他们的探索和成就的展示,通过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陕西的今天,期待着陕西美术的明天,各个画种,包括书法、绘画、雕塑在内。当然了这个展览的成就和成绩,谁也不可否认,但是今天这个会,我们是陕西的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共同来讨论家里面的事情,因此,不能光放鞭炮,敲锣打鼓,我们的主题是&传承.突破.发展&,我们必须要把我们怎么发展?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大家心理要明白,通过这些发言,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周边的情况,会有一点反思、思考、决策,如果起到这个作用,今天的会就没白开,每一位艺术家自己的艺术质量、实力、修养提高了,这是一种健康的发展。
今天的发言很丰富,涉及到陕西美术从历史到今天的成就以及对明天的期待,对陕西美术我们做了一些自我批评和定位性分析,还提出了心中的忧患,外省不关注的现在也在突飞猛进,我们陕西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了。
今天这个研讨会开得非常好,也是这几年参加研讨会信息量最大的一次,时间很短,但是我们的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在程征老师的主持下,14位书画家、批评家做了很多发言,还有人站在那儿开会,表示大家对我们西安美术的关注。
陕西这次提出的题目是&传承.突破.发展&,是想围绕这个主题听听大家的意见,我觉得今天大家谈得非常好,下一步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怎么向文化强省发展,应该说我们美术、书法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艺术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发展?我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的启发是:一、我们要学习传统,体验传统,要挖掘传统,要继承传统,而且这个传统不仅是周秦汉唐,而且还有我们丰厚丰富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也是我们书画艺术的营养。二、立足本土,关注社会,深入生活,紧握时代精神,要用创新的观念去创作,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创出优秀作品。三、我们一定要开展真正的批评,要注重理论研究,要形成良好的学术研讨风气。四、要推出好作品,一定要给书画家宽松的创作环境,要给大家充足的创作时间,能够让书画家静心创作、虔心创作,能提高理论修养,能够通过适当专业的交流来促进我们精品创作。五、要增强美术力量的凝聚力,我们陕西美术队伍应该是人才济济,但是一定要增强美术力量的凝聚力,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团结、和谐,政府部门要有效的组织,使我们陕西美术书法力量真正形成团队的力量,能够走出融合、开放、地域特色的路子。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陕西美术的全面发展,关注城市雕塑,让美术、书法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当代生活,体现出我们的价值,也尽到我们的责任。
我的启发还有就是政府部门在今后工作中怎么做好组织、引导,今天开这个会总的来说很有收获,信息量很大,也是一种交流,对今后的创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现在的基础非常好,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就从美术、书法发展来说,人才济济,基础很好,而且我们有一大批技艺高超、有责任感的美术家、书法家,大家都对陕西文化的发展都给予厚望,而且自己也觉得有担当、有责任。过去我们长安画派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人物,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新的&十二五&发展五年中或者十年中,我们能有一批长安画派的新人或者是在全国能够叫响的美术家、书法家出现,我想我们都会能够看到这一天,也希望我们今后加强美术、书法工作的组织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
Copyright&2010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文化厅主办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承办及设计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Email:Manag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风ppt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