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西班牙诗人 拉斐尔.阿尔宙斯贝蒂(Rafael Alberti) 的诗歌《海洋,海洋》的西班牙原文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水之诗开放在我的灵魂中
&&&&&&本期共收录文章19篇
  离格拉纳达古城约40分钟的车程,就是西班牙著名诗人加西亚?洛尔迦的出生地富恩特瓦克罗斯、一个幽静的小镇。2002年我与北大西语系教授赵振江老师一起,从格拉纳达专程前往富恩特瓦克罗斯。 中国论文网 /5/view-1370368.htm   “我在格拉纳达,这里热得要命……我一直努力工作,“创作”了一些致布谷鸟(那令人赞赏的、象征的小鸟)的诗和一条河的白日梦,哀婉的诗篇,我在内心深处、在我那不愉快的心灵的最深部分中感受到它们。你不知道,看见描绘在这些诗里的自己,我有多么难受。我幻想自己是在激情的回水上面的一只紫罗兰色的巨大蜻蜓……”[注1]   这只激情水面上的巨大晴蜓,曾经在水的万神殿――阿兰布拉宫的回水中自由栖落,但最终陨落在家乡的橄榄树林中。洛尔迦的一生就像他在《骑手之歌》中描述的骑手一样:知道自己永远无法到达那“遥远而孤独的科尔多瓦”,致命的敌人正在那儿注视着他:“死神在向我张望,从科尔多瓦的塔楼上”。这些诗句像谶语一样地暗示了他的最终结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西班牙的文学和艺术都不可避免地被政治所左右,而洛尔迦则在内战中成为最大的牺牲品。1936年,“死神在向我张望”,但不是从科尔多瓦,连洛尔迦本人也没想到,敌人就是自己的邻居:他被暗杀在他的家乡。如今只有公园中的一块花岗石标志出他被害的地点,他的遗体始终未被找到。   富恩特瓦克罗斯是一个安静、少人的镇子。进得村来,向路人询问洛尔迦的博物馆,似乎倒也人人都知。洛尔迦故居是一个外表普通简朴素静的小白房子。进去后是一个缀满鲜花的内院,院内最瞩目的是一口井壁很高的古井,爬满青藤的墙上,有一座不大的洛尔迦青铜胸像。   1922年,洛尔迦幻想写一本关于水的书:“因为我“看见了”一本令人赞赏的书,必须把它写出来,一本我要写的书:《对于水的沉思和寓言》,多么深刻,一个人可以述说关于水的栩栩如生的奇迹!我的书的水之诗开放在我的灵魂中了。”“水的织机,水的地图,声音之津,对泉水的沉思,回水。以后,当我研究(是的,研究!)(祈祷圣人们赐予我欢乐!)死水,我就会写出一首关于阿兰布拉宫[注2]的难以置信地流动的诗,那座宫殿被视为水的万神殿。我相信,如果我真的这样处理的话,那么我就能作某种美好的东西,如果我是大诗人,真的是大诗人,那么这也许就会是我的杰作”。[注3]      赵振江老师是中国作家都很熟悉的翻译家,几乎我们所熟知的拉美作品都是他翻译成中文的。他翻译出版了《加西亚?洛尔迦诗选》中译本。同时他还将《红楼梦》介绍和翻译到西班牙,为了表彰他对西班牙文学交流所作的贡献,西班牙国王授予他一枚伊莎贝尔女王十字勋章。据说在外国人中,只有他和萨马兰奇获得过如此殊荣。赵老师为人随和,一次我们坐在咖啡馆中,吧员将他视为一落魄中国移民,十分轻慢。我开玩笑说:快把女王的十字勋章拿出来拍在桌子上,看他怎么说。赵老师说:他肯定认为是假的,反倒把我们赶出门去。   不过赵老师在西班牙文学界却是大大的有名,不只是文学界。一次他在格拉纳达公园散步,突然两个警察向他直直地走来,把赵老师吓了一跳。结果他们是来告诉他:听说你翻译了洛尔迦的诗选,我们特地来向你致意。可见洛尔迦一直是西班牙人的骄傲。   洛尔迦博物馆的接待员是一位年轻女士,听说赵老师是馆长的朋友、《洛尔迦诗选》中译本的译者,顿时肃然起敬。热情地为我们安排了一个专场解说。据介绍:洛尔迦故居于1986年重新整理修缮后对外开放。所有房间布置、家具器皿的安放均由洛尔迦的妹妹凭回忆布置。客厅是普通农家的样式,从左侧进去是洛尔迦的琴房,那是他初练钢琴的地方。右侧是他父母的卧室。有洛尔迦的摇篮及学走路的木凳,其式样与中国相似。   整个二楼包括楼梯间都挂满了洛尔迦的剧本在各国演出的招贴。其中有各种版本的《血的婚礼》,印象较深的是一张现代舞的剧照,画面上一个青年男子手拿一柄弯刀,裸体站在左侧。剧照充满了洛尔迦诗剧中紧张和不安的气氛。   这所故居是洛尔迦9岁之前的居住地,9岁后他随全家迁往格拉纳达。但以后也经常回到这里,因为他的父亲是此地的一个庄园主。时时地要回到这里经营土地。   二楼的钢琴是洛尔迦初学弹奏时所用,解说员还特地指给我们看钢琴上摆放和一个花瓶。原来那张著名的洛尔迦弹奏钢琴的黑白照片上的花瓶,也被他们找到原物,并放在了照片中的位置上。   三楼则被打通了原空间,将房间扩成了一个约100多平方米的展厅。一个大玻璃柜里陈列着西班牙文学界著名的“27一代”诗人们的通信、手稿。以及当时他们发表作品的各种杂志、报纸。还有一些当年对“27一代”的评论文章。从中可以看到著名诗人阿莱桑德雷、阿尔贝蒂等人送给洛尔迦的签名诗集,以及他们互赠的手稿。“27一代”是西班牙诗歌中重要的一个诗人群体(尽管他们之中的文学主张、艺术风格、甚至年龄都并不相同)。其核心成员有洛尔迦、阿尔贝蒂、豪尔赫?纪廉,以及日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阿莱桑德雷等。他们的特点是从传统诗歌中挖掘和发展超现实主义,与当时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有共同、共时的特征。   洛尔迦诗作中的超现实却首先是从现实出发,他自称是“水的儿子”,瓜达尔基维尔河滋养了他,阿兰布拉宫每一道石缝中透露出的浪漫和幻想辉映着他:“从一首小诗(《河流的白日梦》),我思考着事物的门廊中的一块石头:      缓流   我的目光沿河而下   沿河而下。   我的爱情沿河而下   沿河而下。   (我的心数点着时辰,它熟睡着)   河流带来枯叶   河流。   它清澈而深沉   河流。   (我的心在请求它能否变换位置。)      洛尔迦从小就有超常的诗歌天赋,但他本人曾学过音乐,原来想考音乐学院。如果他不写诗,相信他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音乐家,甚至于画家。因为我在展厅中看见洛尔迦的素描也画得很有特点,他也常常在给朋友的信和自己的手稿上随意画一些插图。西班牙画家达利一直是洛尔迦最好的朋友,达利常常为他的诗剧制作舞台布景。他也曾在巴塞罗那书店朗诵他为达利所写的那首诗《萨尔瓦多(达里颂歌)》。他们多次计划一起合作写书配画,但最终因他们之间友情的分分合合与纠缠,而未能实现。   在三楼的展厅,解说员拿出一盘录像带放给我们看,这是一盘很短的黑白纪录片。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录像像质很差,勉强能看到洛尔迦的面孔。录像带纪录的是洛尔迦和他创建的“茅屋”剧团开着一辆破卡车,四处演出的情形。洛尔加曾经在谈到“茅屋”剧团的意义时说:“我们要把戏剧搬出图书馆,离开那些学者,让它们在乡村广场的阳光和新鲜空气中复活。”为此洛尔迦亲自选择演员,亲自负责剧目排演。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布景、自己动手搬运道具、自己布置演出场地等。在两年多的时间,“茅屋”几乎走遍西班牙,吸引了无数的平民百姓。他说:“对我来说,‘茅屋’是我全部工作,它吸引我,甚至比我的文学作品更让我激动”。从录像带中可以看出,洛尔迦每次都非常投入地为大众演出,以及朗读自己的诗歌。当年洛尔迦从纽约回到故乡后,曾有好几年写诗很少,将精力投入到戏剧创作和演出中。“茅屋”剧团无疑振兴了30年代西班牙的戏剧舞台。《血的婚礼》和《叶尔玛》是他那一时期的代表作。时至今日,我们都能在屏幕和舞台上看到各种版本、各种形式的《血的婚礼》在上演。      洛尔迦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长诗《伊?桑?梅希亚斯挽歌》(这也是他作品中我最喜欢的诗之一),哀悼他的朋友、著名的斗牛士伊?桑?梅希亚斯。伊?桑?梅希亚斯本已退休,英雄迟暮。不愿老死床上,宁肯血溅黄沙。他在重返斗牛场的一次斗牛中,不幸被牛挑中死去。在这个展厅中,也有洛尔迦与他的许多合影。其中经常出现的一位美丽女士是昵称为“小阿根庭”的女演员ENCARNACIONLOPEZJULVEZ,她生于阿根庭,是洛尔迦和整个“27一代”诗人们的朋友和他们之中的一员。展厅里有许多“小阿根庭”的演出剧照,她跳舞、她唱歌、她演戏、她表演弗拉明哥。ENCARNACIONLOPEZJULVEZ和洛尔迦一起举行过许多巡回演出,每次都是洛尔迦为她弹奏。展厅正中有一张照片颇能表现当时的场景:在他们的共同朋友所开的一家著名餐厅里,有一个专门的表演舞台。整个餐厅是达利设计的,墙上并有达利的壁画,完全是达利风格(当然是达利早期成名前所为)。照片中仍是洛尔迦演奏、“小阿根庭”跳舞,据说他们经常在这家餐馆表演。
  ENCARNACIONLOPEZJULVEZ也一直是伊?桑?梅希亚斯的情人。伊?桑?梅希亚斯与妻子分居,然后与她同居多年。但是当伊?桑?梅希亚斯死时,其妻却不许她到医院去探视。为此洛尔迦大为光火,但是最后他还是根据西班牙的习惯,将这首诗题献给了伊?桑?梅希亚斯的妻子。   赵老师告诉我一件趣事:他应洛尔迦博物馆馆长的邀请,曾来此镇参加洛尔迦50周年祭的活动。在会上,赵老师用中文朗诵了洛尔迦的《伊?桑?梅希亚斯挽歌》。结果还没朗诵完,全场的观众就都学会了一句中文:“下午五点钟”。因为洛尔迦在这首诗中反复使用“下午五点钟”这句话,一共在诗中出现了50多次。在西班牙,斗牛总是在下午五点钟开始,一直持续到夜里。洛尔加说:“当我写《挽歌》时,致命的‘在下午五点钟’这一句子像钟声充满我的脑袋,浑身冷汗,我在想这个小时也等着我。尖锐精确得像把刀子。时间是可怕的东西。”所以洛尔迦在诗中不断地重复使用这句话,以强调斗牛的仪式和“神圣的节奏”、在这节奏中:“一切都是计量好的,包括痛苦和死亡。”(他说)。在这节奏中:有一种对死亡渐渐逼近的预感,和一种弥漫全场的不祥气氛。在这节奏中,反复的、叠加的对时间吟诵,像一种强迫症式的念叨,造成了诗歌音韵上的鲜明节拍,与斗牛时的紧张气氛形成了对应。在这节奏中,所有熟悉洛尔迦诗歌的人,都记住了他的这一句“下午五点钟”。所以,当赵老师朗诵至此时,全部在场的西班牙听众用刚听熟了的中文,一起跟着念了起来。   据马德里报纸说,当时送葬也开始于下午五点钟。正像他所说的,在这节奏中,“一切都是计量好的,包括痛苦和死亡。在下午五点钟。/正好在下午五点钟。/一个孩子拿来白床单/在下午五点钟。/一筐备好的石灰/在下午五点钟。/此外便是死。只有死/在下午五点钟。随着死亡步步逼近,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直至终点的叫喊:伤口像太阳燃烧/在下午五点钟。/人群正砸破窗户/在下午五点钟。/在下午五点钟。/噢,致命的下午五点钟!/所有钟表的五点钟!/午后阴影中的五点钟!”      在80年代,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戴望舒译诗集》里收录了戴望舒先生翻译的32首洛尔迦诗选,全部译自西班牙文。其中《吉普赛谣曲集》和《杂诗歌集》,曾经影响过很多中国诗人。诗人北岛、顾城都喜欢他的作品。施蛰存先生为戴望舒的《洛尔迦诗选》做过校对。这个译本,少年顾城曾爱不释手。北岛在《收获》上开了一个专栏,谈他心目中的20世纪大诗人,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洛尔迦。我的朋友吕德安和柏桦都曾谈到过对洛尔迦作品的喜爱。我也对洛尔迦的诗歌尤其是《吉普赛谣曲集》非常喜欢。到了格拉纳达,我才知道:“吉普赛谣曲”其实就是现在的“弗拉明歌”,是流传在西班牙南部安达路西亚地区的民间歌谣形式。有人直译为弗拉明歌之深情歌唱,又译为“深歌”。原来是流浪的吉普赛人随口唱出的即兴歌谣(通常由吉它伴奏)。这些谣曲最初是反映吉普赛人和流浪者的感情和生活。吉普赛人置于这种短小形式中的热情融合了异教徒般的神秘音调、坦率的、直截了当的语汇,多神教和多种民间文化,“来自第一声哭泣和第一个吻”。   洛尔迦将深歌视为他写作的源泉:爱,痛苦与死亡。他用一种新的、现代的形式复活了民间谣曲这样一种西班牙民族诗歌的形式,并注入了不羁的想像力和美妙的音韵(得益于他对音乐的学习),使之更为优美和适于吟诵。这些谣曲起初并未印成诗集,而是口口相传。被安达路西亚地区的农民,和住在格拉纳达山顶窑洞里的吉普赛人默记在心,又传唱至西班牙全国。当年戴望舒就是去西班牙旅行时,听到这些谣曲并进而认识洛尔迦的。他说:“在广场上、小酒店里,村市上,到处都能听到这样的歌声。问问它们的作者,回答常常是:不知道。这不知道的谣曲的作者往往就是洛尔迦的作品”。戴望舒回来后就翻译了洛尔迦的第一批作品。1936年,西班牙反动势力长枪党暗杀了洛尔迦,在全世界引起了关注。戴望舒决定更系统地翻译“洛尔迦诗抄”,后因心脏病突发逝世,终未能全部完成。但就是已完成的这一部份,也在80年代的中国诗人中间引起了关注。所有的诗人都会记得《梦游人谣》中的诗句:“绿呵绿 / 我多么爱你这种颜色 / 绿的风,绿的树枝 / 船在海上 / 马在山中”。   当年我读着洛尔迦这些诗句时,但从未想到过有一天会来到他的家乡格拉纳达,参观他的故居。看起来老天对格拉纳达格外厚爱,因为它居然将三座山脉,一条溪流都赐给了格拉纳达,同时还给了它最好的气候、历史上最好的一段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以及一位最好的诗人。洛尔迦自己曾经说过:“水的一种伟大生命,具有对同心圆、反影、水流那喝醉似的音乐(未与沉寂融合)的细致分析。河流与灌溉渠来到了我的内心深处。如今没有人能真正说:瓜达尔基维尔河或者米尼奥河诞生于富恩特米纳,又完全倒空在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的心中,倒空在那个无足轻重的梦者和水的儿子的心中。”[注1]      接待我们的年轻女士也告诉我,除了赵老师之外,还很少有中国人来过这里,所以她非常高兴,拿出一本纪念册请我也题点字。我翻开一看,上面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爱好洛尔迦诗歌的读者。用各类文字写满对诗人的溢美之词。   我也曾到洛尔迦的朋友、西班牙画家达利的故居参观过,这两位好朋友生前和死后的待遇都大不相同。早已成为艺术超级明星的达利故居博物馆,像一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达利吃达利的势利场所(我只在中国一些场所见过)。参观门票贵得惊人,9欧元(90人民币)一人次。每次参观只容许停留20分钟,解说员们人人如临大敌,手拿一个对讲机,一分不误地赶人,一分不误地召人。一分钟0.45欧元,精确无误。达利生前作品早已售罄,这里只是展示他怪异而享乐、狂放而铺排的生活场景而已(当然,达利艺术作品中彰露毕现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在这所曲里拐弯的房子中,也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当我走出博物馆时,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的参观人群,一个个活像受虐狂(包括我在内)式地,还在继续排队。比起达利博物馆,洛尔迦博物馆则不卑不亢、有礼有信,简约素朴。工作人员也都文雅持重,对文学虔诚有加。馆藏则显然更致力于整理、传播、记录洛尔迦的作品和展现他的人格力量。由此想到一个博物馆也像一个人一样,可以分类、分性格、分血型,以及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其个性和与馆藏对象的身份基本吻合。   今年我又一次去了西班牙,在巴塞罗那看了一次斗牛。斗牛果然是在下午五点钟开始。整个过程中,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洛尔迦《伊?桑?梅希亚思挽歌》中的片断诗句。我发现,“下午五点钟”的节奏正对应场上人兽之间的激烈角斗甚至斗牛士的步履,也对应场下观众对表演的投入程度包括他们情绪的起落。散场后,我对一起去的艺术家朋友说起洛尔迦的这首诗,我还背出他那句评价式的结语:“我们将等待好久 / 才能产生、如果能产生的话 / 一个这样纯洁、这样富于遭际的安达路西亚人”。我的朋友揶揄说:“不会吧,你们诗人总是言过其实”。我告诉他:不知在伊?桑?梅希亚斯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斗牛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言过其实):再也没有一个如此优雅、如此纯洁,如此富于遭际的安达鲁西亚诗人,让我们这些远在东方的中国诗人,为之醉心,为之动容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聂广友:理智与情感——读奥登的《西班牙》
聂广友:理智与情感——读奥登的《西班牙》&&
奥登著& &&
昨天是陈迹,是度量衡的语言
沿着通商的途径传到中国,是算盘
&&&和平顶石墓的传播;
昨天是在日照的土地上测量阴影。
昨天是用纸牌对保险作出估计,
是水的占卜;昨天是车轮和时钟的
&&&发明,是对马的顺服;
昨天是航海家的忙碌的世界。
昨天是对仙灵和巨怪的破除,
是古堡像不动是鹰隼凝视着山谷
&&&是树林里建筑的教堂
昨天是天使和吓人的魔嘴沟口的雕刻。
是在石柱中间对邪教徒的审判;
昨天是在酒店里的神学争论
和泉水的奇异的疗效;
昨天是女巫的欢宴。但今天是斗争。
昨天是装置发电机和涡轮机,
是在殖民地的沙漠上铺设铁轨;
昨天是对人类的起源
作经典性的讲学。但今天是斗争
昨天是对希腊文的价值坚定不移,
是对一个英雄的死亡垂落戏幕;
昨天是向落日的祈祷
和对疯人的崇拜。但今天是斗争。
诗人的底语,他在松林中感到震惊,
或处身在瀑布歌唱的地方,或直立
&&&在山崖上的斜塔旁;
“噢,我的幻想。送给我以水手的好运!”
观测者在瞄着他的仪器,观望到
无人烟的区域,有活力的杆菌
&&&或巨大的木星完了;
“但我朋友们的生命呢?我要问,我要问。”
穷人在不生火的陋室里放下晚报说;
“我们过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噢,让我们
&&&看到历史是动手术者,
是组织者,时间是使人苏生的河。”
各族人民集起了这些呼声,召唤着
那塑造个人口腹的,井安排私自的
夜之恐怖感的生命;
“你岂不曾建立过海面的成邦?”
“岂不曾组织过鲨鱼和猛虎的
大军事帝国,成立过知更雀的英勇小郡?
干涉吧,降临吧,作为鸽子,
或严父,或温和的工程师。但请降临
然而生命不予回答,或者它的回答
是发自心眼和肺,发自城市的商店
&&&和广场:“呵,不,我不是动力,
今天我不是,对你们不是,对于你们
“我是听差遣的,是酒馆的伙计和傻瓜,
我是你们作出的任何事情,你们的笑话,
&&&你们要当好人的誓言:
我是你们处事的意见:我是你们的婚姻。
“你们想干什么?建立正义的城吗?好
我同意。或者立自杀公约,浪漫的死亡?
那也不错,我接受,因为
我是你们的选择和决定:我是西班牙。”
许多人听到这声音在遥远的半岛,
在沉睡的平原,在偏僻的渔岛上
&在城市的腐败的心脏,
随即像海鸥或花的种子一样迁移来。
我们紧把着长列的快车,蹒跚驶过
不义的土地,驶过黑夜,驶过阿尔卑斯
山洞,漂过海洋;
他们步行过隘口:为了来奉献生命。
从炎热的非洲切下那干燥的方块土地
被粗糙地焊接到善于发明的欧洲:
&就在它江河交错的高原上,
我们热病显出威胁而清楚的形象。
也许,未来是在明天,对疲劳的研究
它装机运转的操纵,对原子辐射的
&八原子群的逐步探索,
明天是用规定饮食和调整呼吸来扩大意识。
明天就是浪漫的爱情的重新发现:
是对乌鸦的拍照,还有那一些乐趣
在自由之王的隐蔽下。
明天是赛会主管和乐师的好时刻。
明天,对年轻人是;诗人们像炸弹爆炸
湖边的散步和深深交感的冬天:
&&&明天是自行车竞赛,
穿过夏日黄昏的郊野。但今天是斗争。
今天是死亡的机会不可免的增加,
在自觉地承担一场杀伤的罪行;
&今天是把精力花费在
乏味而短命的小册子和腻人的会议上。
今天姑且安慰,一支香烟共吸;
在谷仓的烛光下打牌,乱弹的音乐会,
男人们开的玩笑;今天是
在伤害别人面前匆忙而不称心的拥抱。
星辰都已消失,野兽不再张望;
只剩下我们面对今天;时不待人,
&历史对于失败者
可能叹口气,但不会支援或宽恕。
温斯坦.休.奥登有很多写关于战争题材的诗,如《日》,《在战争时期》等,都是名诗。这里试着分析的是一首《西班牙》,写的是关于1937年西班牙的内战。从中我们可稍窥端倪,奥登的诗艺是如何的一种炉火纯青。这里选择的是查良铮(即著名诗人穆旦)的译本。奥登是一个诗风多变的诗人,这首诗写于奥登从英国移居大西洋彼岸之前。
昨天是陈迹,是度量衡的语言
沿着通商的途径传到中国,是算盘
&&&&&&&&&&&和平顶石墓的传播;
昨天是在日照的土地上测量阴影。
这是奥登典型的一种句子,诗之所以是这首诗而不是另一首诗,关键在于三个要素:语言,节奏,思想内容。而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来说,节奏及内在的韵律是至关重要的,一首诗的节奏会自动找到诗人意识中的潜在的词及句式。而对于一首格律诗来讲,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好比用英语去翻译一首唐诗,那几乎注定只能就是一种一小部分的努力,或只能从最简单的意译,而要保证一种格律,除非你能在英语中重新找到一种格律,但那时已是另外一首诗了。这首奥登的名诗虽不押韵脚,但也非自由体。要重现原诗中的音韵是如何的难可想而知了。我用的是老翻译家查良铮的译本,从接下来的分析我们就可知道老一茬的翻译家是如何的严谨而技艺高超,可谓名诗名译。那让我们来仔细逐行的检验这首诗。“昨天是陈迹”,奥登非常明白一首诗的第一句是如何重要,它要为整首诗起一个定调的作用。但第二句,接下来的第三句才是决定一首诗是如何走向的,因为在这几句里,诗人必须选择一种节奏,而节奏一但定调,它就决定了以后的一首诗只能根椐它来调整相应的内在变奏。“昨天是陈迹”,“是语言传到中国”,“是传播”,“是测量阴影”,已经很明白,诗人在每一句的句尾用的是一个名词:他用的是一个名词来压节奏,准确的说是用一种名词的句式来控制节奏。其中当中有二句:“是度量衡的语言/沿着通商的途径传到中国/....../是在日照的土地上测量阴影”。这是二句类似于个动词的句子,奥登选择的是用名词来控制节奏,但再傻的诗人也不会在整个一段中都会用同一个节奏,一首好的诗中细微的节奏变化会结一首诗带来足够的活力,但又不能太突兀,否则就会不谐调,奥登是如何来做这一点的呢。就是如上二句,他用了二个以名词为主的动词句子。“是”通常后面是个名词或形容词或副词,而奥登用的是一个句式,是一个以名词为主体的动词句式。主体是“度量衡的语言”及“沿着通商的途径”,“测量阴影”也是一个有动词的组合名词。而诗的节奏无外乎两种:有一种是非常适合朗诵的节奏,高亢而激昂;而有一种是智性的,它更多的是通过内在的节奏而使诗读起来更温文尔雅。前者如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国内的如第三代诗人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梁晓明。后者如TS.艾略特或国内的张曙光。而这首诗更倾向于前一种,只要我们心里读一遍就知道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或许也更能保证得到一首战争诗所需要的一种力量。而这种朗朗上口的音步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形态词。艾略特也说过:要尽量在一首诗里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名词。因为确实:形容词使你的话模棱两可,或使你的态度里充满怀疑。但奥登却选择用了足够多的形容词来构成长句子,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许形容词的作用是在大声朗读时才能发挥它的强调作用,在一首诗用来阅读时,它更多的是减弱你选择的名词及动词的作用。那么奥登又是如何既让音步激昂又使形容词的付作用减少呢?仔细看看就知道了,形容词之所以无力是因为它是一种心里的不确定而为了安慰语气的一种虚词,是本身无实在涵意的。而这里奥登选择的形容词是怎样一种呢?是“度量衡的”,“沿着通商的”,“日照的”,“平顶石墓的”:奥登选择的没有虚词,都是有确定意思的一种名词化的形容词。这显然就是奥登的秘密。而作为节奏,是除了韵脚外最难翻译并传达的一种无形的诗,查良铮老师却翻译的非常传神。再从内容上或思想上来讲,第一节诗人开宗明义:昨天是陈迹,接着是继续对陈迹的阐述,是什么陈迹:陈迹是历史,历史是一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是一种不同文化的传播。接着说到“平顶石墓”,这是一个具有接近于死亡色彩的词,每个诗人之所以选择一个词,一个意象,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心灵的安排。奥登写的是战争题材的诗,看他是如何慢慢接近这个残酷的人类的发明的。先是“平顶石墓”,接着一句“昨天是在日照的土地上测量阴影”,绝妙!粗看是用一种现代的当下的描写来为写不当下的历史达到一种平衡,但显然这里隐含了意义,“日照”与“阴影”是黑暗与光明的潜台词,其实人类历史就是一个这两者之间持续的斗争的过程,是光明针对黑暗的斗争.奥登就是在这样一种不知不觉间已扯到了要写的正发生的西班牙内战。毫无疑问,作者认为,这是一场光明针对黑暗的正义的斗争,人民战线的共和政府是正义的一方,而法西斯帮助下的佛朗哥势力则是反动的一方。
&昨天是用纸牌对保险作出估计,
是水的占卜;昨天是车轮和时钟的
&&&&&&&&&&&&&&&&&&&&发明,是对马的顺服;
昨天是航海家的忙碌的世界。
因为奥登自已非常清楚自已要写的是一首长诗,或一首三段论的诗:即昨天,未来,当下。从长诗的角度来说,因为随着诗向前推动发展,为避免一首诗的过于单调,诗的内在本身会有一种恳请节奏变化的需要,这需要要求你在适当的时候作出一种调整的选择。但显然不是在这第二节,从三段论的需要来看,它要有足够多的昨天的铺垫,来烘托气氛。所以奥登选择了同上一节基本一样的句式。但这时奥登也稍有变化,是一种在保持基本一样句式的选择中内部的的一种变化.第一句是一个名词式的动词句子,其余三句都是典型的名词式句子,这种风格同原风格保持一致而在细部的微小变化却又给诗带来了活力。&“昨天是用纸牌对保险作出估计”,好象是说历史,但也隐含了一种批评,对战争态度持保险估计的人的批评,他的保险是一种纯粹的对敌对一方的态度的赌博,而低估了敌对一方的力量及其残酷性,人们的历史始终在证明:人们要为自已的错误付出代价,如奥登祖国二战前和开始时的张伯伦政府。而下面讲的是历史如何以一种进程来进步的,就象上一节最后一句一样,这一节是第一句,诗人在讲昨天的同时,一直没有忘记对今天的当下发生的事保持足够的警醒。
&昨天是对仙灵和巨怪的破除,
是古堡像不动是鹰隼凝视着山谷,
&&&&&&&&&&&&&&&&&是树林里建筑的教堂
昨天是天使和吓人的魔嘴沟口的雕刻。
同样,上述三节的节奏每一节都保持了风格的基本一致,又保留了在局部细微的变化,这节的变化表现在第二句上,变化的办法和上面用的一样,这里就不多讲.而上二节讲的都是历史一种正面的创造,这一节讲的更多的是一种相互的斗争。如果相对于上两节是在隐蔽处表露自已对当下的态度的话,那这一节所讲的就是历史上的另一种进步,一种矛盾斗争使历史的进步,是一种公开的态度。意象选择的也一正一反,使诗充满的无穷的张力。“仙灵”对“巨怪”,“山谷”对“教堂”,“天使”对“魔”,&“古堡像不动”对“鹰隼凝视着山谷”。“天使”与“吓人的魔嘴沟口的雕刻”这种不平衡的排列又使诗充满了活力。奥登是一个在诗里不安分守已的喜欢的变化的大师,这也符合他对艺术和生活的态度,就如同他在1939年突然移居美国,及他对现代诗一种调侃轻松的态度。奥登选择了这样一种铺垫的写法,在这种已定格的写法中,他就是这样通过找到一种足够多的变化来对待一种可能的刻板,找到足够多的张力来对待一种平坦句式可能导致的平庸。而在为内容找到相称的匹配的词这一方面,以及如何在一种稳定的不显山露水的态度中有条理的安排一切就绪,奥登之所以是奥登,已开始显露端倪。
是在石柱中间对邪教徒的审判;
昨天是在酒店里的神学争论
&&&&&&&&&&&&&&&&和泉水的奇异的疗效;
昨天是女巫的欢宴。但今天是斗争。
看奥登又是如合在坚持总体风格的大前提下保持细部的调整的?每个诗人都内置有一个随时根据需要来调整节奏的小闹钟。提醒该抒情时要抒情,该发议论时要发议论,该延续时延续,该转弯时转弯,该大踏步时踏步,总之一句话:既不能让你的诗拖沓,又要保持必要的丰满,既要保持审美的新颖,又要警惕思维的疲劳。奥登在这节里全部用的是名词式句式,没有一个象上三节用的动词性的名词句式或动词句式。他用在开头省略的“昨天”两字来保持这反疲劳的内部装置,又使的这一节在气上延续了上一节的气,使气更长,要求更迫切,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一切都是为了引出下面这一句“但今天是斗争”,在引出这个三段论的最重要的第二个主题时,奥登用了一个更长的气,一个更长的三段论中第一个主题的排列句。就象主角要出场时必要的铺垫一样,奥登是如此深谙世故。奥登在讲述“昨天”时,讲述历史时,为了更有说服力,他选择的题材既宽广又有针对性,他先讲到历史是一种通商,航海等更大外延上的斗争与进步,接下来讲到正义与邪恶,及西方最重要的宗教等人意识领域及精神上的内延的一种斗争及发展。接下来奥登该如何推进主题呢?
&昨天是装置发电机和涡轮机,
是在殖民地的沙漠上铺设铁轨;
&&&&&&&&&&昨天是对人类的起源
作经典性的讲学。但今天是斗争
奥登已经成功的在这首诗里运用了节奏这诗歌中的重要的一种载体,一步步地将诗歌推到“今天”,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完善它,并根据内容的需要适时的调整。奥登这次选用了和第一节基本相似的节奏,作为“今天是斗争”的延续,又用“今天是斗争”这自身的变化来强调自身。奥登在这一节里讲的历史是人类工具的不断焕新,也许潜台词就是武器的更新。人类用自已制造的工具在对付别的物种时同时用来也对付自已。西班牙内战之所以以人民战线的共和政府失败告终很大程度上也归于此。由于英国,法国,美国等保持中立态度,对共和政府实行武器禁运,而法西斯德意却堂皇的对佛朗哥装配着这样的一种更新的人类工具,至使共和政府最终失败。而佛朗哥政府却恰恰是在“是在殖民地的沙漠上铺设铁轨”的北非摩洛哥为起点。不知这是诗人有意如此还是一种纯粹的巧合。但好的诗歌都能起到一种提供案例的作用,提供各种隐藏的的预见性。
昨天是对希腊文的价值坚定不移,
是对一个英雄的死亡垂落戏幕;
&&&&&&&&&&&&&昨天是向落日的祈祷
和对疯人的崇拜。但今天是斗争。
到这节,这种相同节奏间的变化已完成了它的作用,也许该给诗歌重新装上一个能让诗歌飞翔的引擎。但是任务还没有完成,仅仅上一段隐藏的巧合还不算完成了过渡及完全交接。希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开端,接下来古罗马文明慢慢接下了这接力棒,但历史有时是疯狂的,神经质的,昨天是对落日的祈祷,今天却是对疯人的崇拜,希特勒,墨索里尼,包括佛朗读哥都是疯人。诗人明明白白的讲到了当下的这场战争,面对疯狂的一切,我们该如何面对呢,这是一个问题,却也会成为推动这首诗歌向前的又一个引擎。
&诗人的底语,他在松林中感到震惊,
或处身在瀑布歌唱的地方,或直立
&&&&&&&&&&&&&&&&&在山崖上的斜塔旁;
“噢,我的幻想。送给我以水手的好运!”
&战争报发了,诗人感到震惊,他也许正在树林中悠闲的散步,在游山玩水,在灯塔旁眺望,从内容及思想上来说,这一节除了最后一句有点给人以新颖感外,其余三句也稀松平常。在西班牙牙内战时期,由于英法美等列强对法西斯独裁者挑起的战争估息,激起了无数各国左翼思想的青年来到西班牙支持人民战线,奥登那时是英国文化界左翼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对于战争,当然不会漠然视之,他也支持人民战线,同无数人一样,他对这场因为法西斯德意的立场而决定的战争的强弱分明也感受到担忧。所以只能说“噢,我的幻想。送给我以水手的好运”,也许因为他正在灯塔旁,才会说有“水手的好运”。也许奥登对上几节的节奏已感到疲劳,他除了保持每一段采用四句外,在节奏上来了个彻底的变换。同时也成功的将诗歌的思想内容拉到了现在式,也保证了诗歌的新颖及合适地装上新的动力引擎。也许历史是相对于现在的生命力来说是静止的,而作为一种更活跃的当下的现在式,诗人这里选用了一种以动词为主的动词句式。我们如果来朗读一下就会发现,如今的句式在读起来缺乏一种朗朗上口的音质,却更活泼,更不确定。针对战争带来的不确定,疑惑,以及一件事物初始阶段必然的会有的一种寻找过程而带来的多样性特点,奥登选择了是这样一种比较相匹配的节奏。诗人也在寻找,他也只有在变化当中才能去寻找,才寻找得到。
观测者在瞄着他的仪器,观望到
无人烟的区域,有活力的杆菌
&&&&&&&&&&&&&&&&&或巨大的木星完了;
“但我朋友们的生命呢?我要问,我要问。”
战争如此冷酷,相对于战争的发动者来说,仅仅是军用地图上的小园圈,或粗细不等的红蓝箭头在一首诗人写的诗里,我读到过上述这样描写的战争.但奥登却更冷酷,更精确,对于法西斯独裁者来说,就如同在对着显微镜做课题,而生命就如同眼皮底下的细菌。还有比这更能说明法西斯的铁石心肠的吗?同时奥登这里选择的仪器也让人联想到另一种带有战争的色彩的东西:望远镜。奥登在上一段因寻找而彻底巅覆了节奏,此时又慢慢恢复一些旧的课题,如同将现在式慢慢地化入历史。作为上一节较成功的延续,在末一句,奥登也用相同的节奏来了一个“但我朋友们的生命呢?我要问,我要问。”的独白,而这一次加了一个“?”来作细部的调整。
穷人在不生火的陋室里放下晚报说;
“我们过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噢,让我们
&&&&&&&&&&&&&&&&&&&&看到历史是动手术者,
是组织者,时间是使人苏生的河。”
奥登论述三段论中第二个主题时,在上两节用的最成功的节奏,就是找到了二个带有“”号的对话句式来作为整体诗风格的补充。所以聪明的诗人如奥登者,比任何一个读者都清楚哪些是有益的补充,而哪些又是过渡的一次性工作。在一首长诗里,这很重要。“穷人在不生火的陋室里”还要关注时局,西班牙人民战线更多的是代表广大低屋者的利益及心声,在下面&三行的带有“”里的对话句式里,三句的节奏采用的是诗人部分在上一节就已部分恢复的节奏。因为此时的历史是对疯人的崇拜,是历史的患病之期,所以说过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这时诗人在不知不觉中又抛出了新的解答,在继二段论第一节里诗人用幻想来逃避,这里诗人借人民之口表达了另一种希望:寄希望于历史与等待的时间,让历史来作为手术者,组织者,让时间来说知,这种愿望是明智的么?让接下来它自身的行为来作答。
&各族人民集起了这些呼声,召唤着
那塑造个人口腹的,井安排私自的
夜之恐怖感的生命;
“你岂不曾建立过海面的成邦?”
“岂不曾组织过鲨鱼和猛虎的
大军事帝国,成立过知更雀的英勇小郡?
&&&&&&&&&&&&&&&&&&&干涉吧,降临吧,作为鸽子,
或严父,或温和的工程师。但请降临。”
上一段诗人抛出了历史与时间作为一种解答。诗人这里用的是这样一种技巧,即为了证明欲抛出最后隐藏的最终观点,先要证明其它几种可能是不可靠的.而怎样证明其它几种是不可靠的呢?奥登先引出其它的观点,然后给它以自已生命力,让它自已的发展说服自已是错的。面对战争,人们总是幻想有一种超级力量来抑制邪恶。根据历史的要求与经验,人们期盼那超自然的生命。即英雄的诞生,呼唤伟大的王,但是有条件的:作为和平的鸽子,或严父,或温和的工程师.其实这里人们期盼是和以前不同的一个王。作为一种经验,时势造英雄,一切都到了很关键之时,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以前无数显灵的历史和历史的载体――时间上。在经过了上两节的节奏上的调整与变化上,奥登正得心应手地享用着一个成果:他已很清楚该如何延续一种已成功的节奏手术。
然而生命不予回答,或者它的回答
是发自心眼和肺,发自城市的商店
&&&&&&&&&&&&&&&&&和广场:“呵,不,我不是动力,
今天我不是,对你们不是,对于你们
&然而上上一节里有一串形容词定义的“生命”对于人们乞求的那一种答案却不予直接回答,而作为另一种回答,它说出了它自已赋予的生命而选择的语言,这种语言才是它自已生命发展出来的语言,也才更有说服力.三段论的长诗,有足够的布局去让你把一个形象写的丰满,从出生到发展,到它说出你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所以奥登又必须象开头几段干的那样,让历史这个现在式的生命在充足的空间里发出清晰的声音。于是生命说道&“不,不”,这种回答奥登说的很明白,是城市的回答,作为当下的代表,奥登选择了商店和广场作为代表。既然部分的选择已表明了力场,诗人又要干起相近的活了。这对轻车驾熟的诗人来说,显然已轻松多了,也许只有在轻松里,奥登的语言更多的特点才会显现出来。奥登对于现代诗的态度一直不是很严谨,他还热衷于写诙谐轻松的奥体诗。他是一个本质上轻松的人,在这种战争体材的诗里选择的严谨让他内心产生了相应的厌倦与抵触。他在自已的生活中就一直是这么干的,在1939年,在德国发动对英国战争的前期,他毅然移居大西洋彼岸而成为一名美利尖合众国的居民,置本土的舆论与读者不顾。
&“我是听差遣的,是酒馆的伙计和傻瓜,
我是你们作出的任何事情,你们的笑话,
&&&&&&&&&&&&&&&&&&&&&&&你们要当好人的誓言:
我是你们处事的意见:我是你们的婚姻。
&“你们想干什么?建立正义的城吗?好
我同意。或者立自杀公约,浪漫的死亡?
&&&&&&&&&&&&&&&&那也不错,我接受,因为
我是你们的选择和决定:我是西班牙。”
看看这些城里人是如何回答的,这里奥登用了一种他骨子里最喜欢用的反讽.当然奥登在讽刺的同时总是很谦虚和客气,其实我们可明显感觉出来,这里包括了诗人一种自我的反讽,从而达到了一种诗人在语气上在态度上的平衡从而也更具有说服力。“我是听差遣的,是酒馆的伙计和傻瓜”,天啊!还有比这更绝妙的形容历史的形容词吗?是的,历史是被动的,是人与自然活动的一种全面的记录。被动的,就象没有选择的伙计与没有自我的傻瓜。“是人们作出的任何事情”,下面的就更绝妙了,如果偶得一两句这种吓人的句子还没说服力的话,奥登如同一个醉酒的人一样,突然来了灵感,如同一大串还没准备好的词从突然打开的闸门里纷纷涌出来,成群结队.仿佛在说:只要你可以消受,我给的起。:“我是你们的笑话,是当好人的誓言”,也许只有奥登才明白誓言是怎么回事,也许只有他才理解的比我们更深刻更接近于本质,“我是你们的处事的意见,是你们的婚姻”,我敢打赌,除了奥登再无人可如此轻松地说出这样一种话来.他用一种调侃的话作着最精确的最权威的解释。就象刚才说的,奥登非常清楚自已的优势,所以他没有中断,而是正确的延续这一段的精彩和本色。对于那些抱着美好心愿的人们,奥登又是如何在一种轻松中说着一件重要的事.也许只有这样一种反讽才是真正的心底里的绝望。两种答案,在历史轻松的反讽面前才露出他这种轻率的特点,只不过是要建立正义的城或自杀公约,那的确很浪漫,这是轻松里的当头一棒。作为城市里的回答,历史说,“我接受,因为我是西班牙”。这两段可堪称经典。同时,奥登是用检验了的一种更正了的节奏在做他最拿手的活。
&许多人听到这声音在遥远的半岛,
在沉睡的平原,在偏僻的渔岛上
&&&&&&&&&&&&&&&&&&在城市的腐败的心脏,
随即像海鸥或花的种子一样迁移来
我们以为奥登说了城市的回答案后该轮到农村的回答了,也许是上两段太出色,让我们过足了瘾。于是奥登笔锋一转,用了这样四句来作一个干净利落的结尾。指出城市虽是腐败的却是心脏.确实如此,西班牙内战最关键的战争就是反映在马德里的争夺战上。人们信任“心脏”的回答,“随即像海鸥或花的种子一样迁移来”,这里奥登用了两个经心挑选的意象:“海鸥”与“种子”,于世界各国的支持者纷至沓来如海鸥,而西班牙国内的支持却象生命力顽强的种子。用这样一句从容平缓而充满内心真诚的句子与节奏来结束上一段的轻松而回到一种平和严肃的氛围上,是再明智不过了。
&我们紧把着长列的快车,蹒跚驶过
不义的土地,驶过黑夜,驶过阿尔卑斯
&&&&&&&&&&&&&&&&山洞,漂过海洋;
他们步行过隘口:为了来奉献生命。
从炎热的非洲切下那干燥的方块土地
被粗糙地焊接到善于发明的欧洲:
&&&&&&&&&&&&就在它江河交错的高原上,
我们热病显出威胁而清楚的形象。
这里两段,第一段,更多是用一种句子的节奏来增加力量。作为一种从心底里的一种由衷的欣喜和感动,使诗人更多的是在一种情绪上的波动,相对于用理智来约束它,诗人选择了更好的办法:用节奏来引导它。而相对于第二段的分析则显然更适合一种理智。就是因为这摩洛哥与西班牙粗糙的焊接,才诞生了今天这样一种战争中的佛朗哥,才使得我们的热病显出清晰的形象。
也许,未来是在明天,对疲劳的研究
它装机运转的操纵,对原子辐射的
&&&&&&&&&&&&&&&&&&八原子群的逐步探索,
明天是用规定饮食和调整呼吸来扩大意识。
&在经过了历史的否定的回答后,我们诗人的三段论也经过了三分之二。也因为这全是否定的解答才被迫说出这剩下的三分之一:明天。相比于第一段论的排比和第二段论的反讽,第三段奥登又有何种更高的技艺呢?也许,综合就是一种推陈出新.对于此,奥登已经尝到了好处。聪明的奥登会不知道么?显然,奥登对自已有足够的自知。他果然这么干了。历史在作了否定的回答后,人们又寄希望于明天,而明天是还未发生的事,在这点上,明天对今天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明天是美好的,是由今天过渡而去的,今天是明天的历史。也正因为明天的美好,今天才有意义,奥登写这首诗的目的,无疑是因为今天这场当下的战争。历史无能为力,明天又必将不可避免的在未来成为一个现实。预示着,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就是明天的历史,你可以逃避今天,但无法逃避历史的公平。这里奥登用了很丰满的笔描述了这一段很有预见性的明天。
&明天就是浪漫的爱情的重新发现:
是对乌鸦的拍照,还有那一些乐趣
&&&&&&&&&&&&&&&&在自由之王的隐蔽下。
明天是赛会主管和乐师的好时刻。
&明天,对年轻人是;诗人们像炸弹爆炸
湖边的散步和深深交感的冬天:
&&&&&&&&&&&&&&&&&明天是自行车竞赛,
穿过夏日黄昏的郊野。但今天是斗争。
&这两段的第一段里,奥登选择了乌鸦这个意象,明天的乌鸦有什么美好的呢?乌鸦更多的是贬义词,是一种黑暗与不祥的象征.相对于今天的乌鸦蔽日来说,在明天的乌鸦则是一种风景,奥登故意选择了这样一个可供比较的意象。人们全忘了今天的情景,当然前提是:“在自由之王的隐蔽下”。相对于对历史的严谨和对今天的反讽的激烈,奥登选择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风格,既有轻松中带有的一点调侃,又有轻松中明显的忧虑的痕迹。在节奏的选择上,也许奥登觉得相对于动荡不安的当下来说,明天和今天一样,更多的是一种静止的现象,或由于在尝到了两种节奏产生的互相烘托与补充的作用,作为一种成功节奏行进的规律,现在也许又轮到开始了。在这里我突然想到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里说的一句话“开始就是一种结束,而结束又是另一个的开始”,另外本人也在一首《呼保义宋江》里这样写过:“作为苦痛的代价,/时间是历史螺旋式推进的引擎。”。奥登在回复到开始时的一种节奏并选择了同样如此多的明天来排比,这次又是如何做的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奥登在内容和节奏上及时的总结了一首诗写到这里所已经成功的使用了的经验。好了,三段论都说完了,诗歌却不可能在这里打住,在述说了无用的历史和美好的未来后,奥登无疑是说,无论是朝前朝后看,重担都压到了当下的今天,今天该如何办呢?奥登该揭示读者心中的疑问了。果然,在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奥登用最简单而最适宜的办法推出了今天,“但今天是斗争”。这句话奥登在讲历史时第一次说过这句话,在讲明天时,这也是第一次说出这句话,有多熟悉就有多合理。是时候了,是该结束的时候了。然而今天是怎么样,又该如何呢?
今天是死亡的机会不可免的增加,
在自觉地承担一场杀伤的罪行;
&&&&&&&&&&&&&&&今天是把精力花费在
乏味而短命的小册子和腻人的会议上。
&今天姑且安慰,一支香烟共吸;
在谷仓的烛光下打牌,乱弹的音乐会,
&&&&&&&&&&&&&&&&男人们开的玩笑;今天是
在伤害别人面前匆忙而不称心的拥抱。
显然,就象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安排私自的夜之恐怖感的生命”一样,奥登无能为力。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昨天没有,明天也没有,从来也没有一种答案,历史也不会跳过今天你邂逅的这一段而直接焊接到明天,如果那样,也会象诗里曾说过的“会产生热病”。一边是“死亡的机会不可免的增加”,一边是“腻人的会议,音乐会,玩笑”及不合时宜的爱情,历史就是以这样双重身份之间的悖论进行下去。在如此的时不我待面前,历史双重身份中的今天一些现象让奥登如此绝望,也许不这样不够振聋发聩,布洛斯基在一篇论奥登的文中说,越是看似轻松的反讽越是一种心里的彻底绝望,奥登此时就是这么干的。还有比这句“男人们开的玩笑;今天是在伤害别人面前匆忙而不称心的拥抱”更轻松而更绝望的反讽么?当然奥登说的只是历史任悖论任何一方所持有的双重身份中的一部分,就象前面诗人也曾描写过:“他们步行过隘口:为了来奉献生命”的人们。是的,时不我待,奥登这首诗的意愿之一也许就是期望唤醒这些恋爱中的善良的人们。在诗的结近尾声,奥登知道如何保持一首长诗风格的更有效率更完整,就象上文说的,回复开头就意味着结束.奥登在诗的末尾还有能力来了这么一小段小高潮的反讽,而这种反讽不是在描述“今天”时用的一种节奏,而是选择在保持同整体风格相吻合的一种风格中的一种反讽,对于这样的奥登,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星辰都已消失,野兽不再张望;
只剩下我们面对今天;时不待人,
&&&&&&&&&&&&&&&历史对于失败者
可能叹口气,但不会支援或宽恕。
&结尾最后一段,如果延续上面的节奏,就可能压不住全诗,这时奥登用了最合适最意味深长最真诚的一种语调结束全诗。是的,“历史的星辰已消失,巨大的野兽也不再张望,只剩下我们面对今天”。无人可以选择一种答案,历史在今天面前无能为力,但历史却是最真诚的记录者,最挑剔的看客。理智与情感,一种失望中的进取,一种严谨里的轻松,这就是这首《西班牙》里的奥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斐尔 阿尔坎塔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